网站搜索

孩子怎样才能会写作?为什么常听他们说,我不会写!

起初,我认为是阅读量太少了,读得多了,自然受了熏染,也就会写了。

可是,小L读过那么多书,简直是各种各样的杂书,他一见到就如获至宝,津津有味地读起来。他很想读,也很想写,为什么就是写不好?我归纳一下他的作文的缺点,最要紧的是虚而不真,不合情理,有时干脆是铺上一路排比抒情,堆砌一番词藻,并没有真情实感,倒像无病呻吟,少年强说愁,让人误以为他看优秀作文选看得多了,思维僵化,所以写作模式化了。

我说,应当摒弃作文选,多读名著。但这不对症。他其实看过许多好书,比如恩德的《毛毛》。他自称读过四大名著(原著),不过后来证实是报书单行为,跟另一些同学看了注音版或简写版,而硬说是读原著一样的心理。

不管怎样,可见阅读不能保证会写。

我便认为,他们需要丰富的生活体验。只有在童年里玩得开了,切身感受到生活的喜怒哀乐,孩子才有的可写。有了生活素材,再加上有了大量阅读,自然会学着作家去表达自己的感受。可是小C跟他的邻居伙伴玩得无限好,父母又对他的教育十分上心,周周领着东玩西玩,不知接触了多少新事物,玩过多少新花样;家里也有许多书,《哈利·波特》全套他也都看过了,还读许多百科书……可是小C总说,我不会写!没有材料可写。每次搜肠刮肚总也诌不出两三百字来。

好不容易他写了个求妈妈让养狗的事,据说求了两三百回,妈妈总是装聋作哑,甚至考了298分的总成绩,妈妈说“想要什么东西都行”,结果他一说要养小狗,妈妈就又成了聋子……可惜这并不是事实,这不过是他为了写作文而造出来的,是“诬陷好人”。

读啊读啊读啊,玩啊玩啊玩啊……可是我的天哪,就是不会写作。

这又是什么问题呢?我又想,因为他玩他读,他都没有用眼观察,用心体会。他有许多能量要发泄出去,并没有从外界吸取养料的好奇心,更没有对那些事物、人物、事情、现象有什么思考,他并不想知道他们的来龙去脉,美丑善恶,所以他的心灵也不受什么刺激,所以玩过路过读过总是没有印象。这应该能解释,他为什么对各种东西总是三分钟热度,例如喜欢猪笼草,买一盆回家,看了两三天,就不理它的死活了。说要养狗,其实也是说说而已,并没发现他对狗真有什么热情。

于是,这就回到了幼儿期的许多重要品质的培养上:

一、每个孩子天生都有好奇心,家长是带着这颗心去发现和尝试,还是直接把这颗心扼杀了?

二、孩子由于好奇心的驱使,有的想往下研究后果如何,家长是创造条件让他钻研,还是随便应付一番,了事?有的孩子并不想钻研,总是浅尝辄止,家长是以身作则带着他去搞研究、找答案,还是顺其自然,算了?

三、孩子的眼力是不同的,有的一眼就看出了许多妙处来,有的看了半天也看不出个差别来,家长是不是带着孩子去查看花与花的不同,鱼与鱼的不同,人与人的不同了呢?观察的能力也是需要培养的。

四、观察到许多事物或人物之间的异同,孩子常常会自发地思考为什么,但有的孩子就是不爱动脑筋,只喜欢尽情地欢乐,释放体内能量完事,这个时候,家长有没有发现这一点,并且引导他安静下来,透过现象看本质?

五、在生活中有了丰富的生活体验,在人际关系中体验到了深刻的喜怒哀乐,也观察到了许多东西,思考了许多东西,怎么表达出来?这就需要大量阅读好书了。杰出的作家都具有很强的观察能力和感受能力,他们用各种各样的写作手段,把他们眼中心中的世界展现给孩子,孩子很容易受到启发,现学现卖,也就有了自己的作品了。但这引出了下一点——

六、敢写。有些孩子万事俱备,语文基础也很好,就是写不出超越同龄人的好作品,因为他们总怕写出了自己内心的暗面,诸如对父母的愤怒、对同学的妒嫉、对老师的轻蔑、对游戏的沉迷、对异性同学的暗恋,等等,怕写出来被别人看了,引来各种不好的眼光,他受不了,于是长年累月写作就靠瞎编乱造,应付一个得分。长此以往,压抑、虚伪的人又多了一个。

要学会写作,真不像我原先设想的那么简单——我手写我心。

为什么?首先得有个真心,其次这手还得敢写。就这两个条件,多难得啊!

作者原创,谢谢阅读!

农历三月初三,是玄天上帝的诞辰。玄天上帝,即真武大帝,全称“真武荡魔大帝”,是神话传说中的北方之神,在道教神仙中赫赫有名。我姑姑所在的村庄每逢三月节就要为其庆祝生日,轰轰烈烈地祭拜完,还要举行一场盛大的晚宴,招待亲戚朋友。村民们自称“老烈(热闹)”,官方称之为“搞封建日”。

我从前并不喜欢这种节日,哪怕来了姑姑们舅舅们,表兄弟姐妹们欢聚一堂,还可以大饱口福,但我发自内心地抵触它,因为在学校里我们被灌输了一种先进的思想:这种“老烈”是迷信活动,我们读书人理当是无神论者。这下可好,由此推衍开去,我成了跟闽南传统习俗格格不入的“外人”,骨子里头的“反传统”(对抗)意识使我很难接受当地的生活方式。

然而,绕了一大圈回到原点,我才实实在在地质疑起来:无神论者就比有神论者高明了么?更有见识?更有智慧?更加幸福?——简直一派胡言。信仰本是自由的,用自己的无信仰去蔑视村民的有信仰,真是不自量力。事实上,村民们为什么直到今天仍保留着他们世世代代固有的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要去了解它,我们才看得明白文化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我跟我的侄女思颖谈起这一番话,自然是肺腑之言。她歪着脑袋斜瞟着我,一皱眉一眯眼,眼睛就成了一道狭窄的缝隙。

她正读初一,是个青春少女,但看上去实在不美。虽说不算胖,但腰身圆滚滚的;五官也算端正,但每一处都长得不精致。单瞧那扁塌的鼻子、肥厚的嘴唇和耷拉着的单眼皮,就看出她那面相的粗笨来,再加上脸部一运动,眼睛就成了一条线,班上的同学总拿她的长相做文章。

她眨着眼瞅着我,咬住厚嘴唇,一脸好奇的神情。

我耐心地讲起来,一个人了解自己家族和家乡的历史文化,尤其是深入探究各种现象的来龙去脉,了解身边一个个具体的人、一件件具体的事,去观察其中各个要害,弄懂里面的因果关系,于自己的成长十分有益,比学各大学科还要有帮助。譬如,为什么你第一次期中考考了个年级第二名,就造成了那么大的轰动?

姐姐在一旁听到了,立即插嘴道:“哇!你当时分数一出来,我们整个公司的人都知道了。有个同事扯开大嗓门宣布,某某中学初一年年级第一名是某某某,第二名是叶思颖,第三名是……我听说你考了第二名,很惊奇,不知道那人消息怎么那么灵通。我不经意地说了句‘叶思颖是我大哥的女儿呀’,同事们见了我都向我祝贺,好像这个成绩是我自己或我女儿考出来的一样。我赶紧打电话给你爸爸,想问问看是否属实,结果老打不通,一天到晚占线呢……”

“嗨!人家急着打电话给全天下通报呢!”大嫂接过话头说,“思颖的分数和排名让她爸爸脸上贴满了金箔一般,不赶紧炫耀一下,更待何时!多牛气呢!而且,体育不参与排名的话,她就年级第一了,数学和英语都是140多分。”

思颖垂着眉红着脸,撅起嘴来,不耐烦地说:“别老提上学期期中考,都去年秋天的事了!后来期末考不是掉到二十几名了嘛。”

“你还好意思说!你不保住名次,站稳脚跟,倒是往下掉,叫人家笑话。我还比较无所谓,你爸爸脸就没地方挂!”大嫂没好气地说。

我试图给打个圆场,又强调起我那晦涩难懂的理念来:“的确别老盯着分数看,多鼠目寸光哪。成绩是能力的副产品,学会观察和思考,能力提升了,分数自然有了,而不是本末倒置……”

“你姑姑说得好。你现在就是本末倒置,”大嫂又继续教训起思颖来,“老喜欢看什么日本漫画,都把时间浪费了。要是把精力都投入在学习上,你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思颖早已听得烦不胜烦,实际上她和其他孩子一样,一听到父母指点她的学习,她就已经烦透了。她抬头看向户外,惊喜地叫起来:“下雨了!”

“下雨了有什么好乐的?”大嫂继续数落她,“长这么大了,怎么不会看人眼色。老烈就怕下雨。我们来得早,倒是把屁股坐稳了,人家还没来的客人就不方便了。今晚准备了八桌,要是来不了那么多人,可不是摆着一大堆好料,怪发愁的!”

果然,这雨越下越大,在昏沉的夜幕中噼哩啪啦地响着。客人来不齐,少开了三桌。我们围成一大桌开了餐,众人话题仍跑不了各家孩子学习的好坏,分数的高低,排名的先后。

思颖索性起身上厨房去,自告奋勇给各桌做服务生,一直忙到上完所有的菜色。我们喊她快来大吃一顿,她却没什么胃口,原来那种胡吃海塞的嘴馋劲儿全不见了,只随意吃了几块五香条,喝了一碗茶树菇老鸭汤。

众人劝说她多吃点,简直是苦劝,她听着也显得不耐烦了。

大嫂大概摸着了她的心思,挑明了直说:“你担什么心哪。拿出干劲好好学,多做些习题,过几周又期中考了,再考个好成绩,不就结了?”

不料,思颖却闷声闷气地说:“我还想提前跟你们打个招呼呢,我这次可能又要退步……”

“夭寿死孩子巴!”大嫂转身朝众人笑道,“大家听听,她这话叫谁听得下去?还没考呢,就先说会退步,不是决心气死父母吗?为了她读好书,一家人忙得团团转,专门围着她的学习转——”说着,又转向思颖说,“你还好几周才考试呢,就预定要考砸,说得过去吗?你只要用心学了,以你的理解能力,根本没问题。别叫所有人对你高看了,原先那么仰慕你,往后低下头也找不着你……”

思颖张望着雨帘中那片朦胧的路灯光,好像压根儿没听见妈妈的规劝。大家散了席,有些着急回家的先走了,有些又围坐在一起泡茶。思颖不喜欢喝茶,站在屋檐下发呆。我问她要不要搜一搜百度,查看一下“玄天上帝”的由来,她好像不感兴趣,既不点头也不摇头。

就在这个时候,一辆白色汽车停在她身边。车上下来一对夫妇和一个女孩,看来是姑姑家的亲戚,晚上在另一户亲戚家吃酒,随后过来逛一逛。那丈夫跟姑姑姑丈寒暄了一会儿,突然发现思颖立在一边,一下子惊喜交集,跟粉丝邂逅了偶像一般,情不自禁地伸出双手,拉住思颖的胳膊,一边激动地摇晃着,一边高声叫道:

“你是叶思颖!我认得你!你入学考试就考了年级第二!原本把你分在八班,可是各位老师争论不休,最后为了平衡大家之间的冲突,才把你调到了五班。第一次期中考,你又考了第二名!”

思颖愣愣地望着他,由他拽着胳膊乱晃,一点也不知道怎么回应。她完全惊呆了。

那穿着十分体面的男士又继续发表他的心声:

“叶思颖!叶思颖!你的数学很厉害啊,哇,147分!你的英语也很牛,145分!语文也很好!生物也很好!历史也……”

他的妻子和女儿在一旁听得不耐烦,连连催他快走,该回家了。

他却意犹未尽,还朗声说着,他女儿也读初一,在三班,学得不好……

他妻子终于发作起来,愤怒地叫道:“快上车!回家!”

大嫂连连赔笑说:“你女儿长得真漂亮啊,又高又苗条,真是个美女啊……”

那一家人开车走后,姑丈说道:“那是我外甥啦,来得少,你们没见过。就在思颖中学当老师,一路升得很快,早就当了教务处处长了!”

大嫂怒目瞪着思颖,训道:“你怎么由人家处长拉着你说话,你却一句问候也不会说?”

“我的头脑一片空白!根本没听见他说了些什么!”思颖大声嚷着,眼眶红了,连忙转身进了里屋。

我的头脑倒是活跃起来,噌地浮上来三个字:仰——慕——者。

作者原创,谢谢阅读!

读了王开东写的《中国教师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一文,我生出了一个疑问:鲁迅有救孩子的说法,怎么今人又有了救老师的说法?好像先有恶棍孩子,然后有倒霉老师?莫不是鲁迅白说了?事实上是说也白说,他说孩子吃人,要救救孩子;今天孩子并不“吃人”,而是打人杀人,就改成要救老师了?

教育的理念总是乱成一锅粥。老师搜集了这么多弑师的资料,说明孩子到了如何邪恶的地步,而老师薪水再高也是低,其实在各大城市,老师的收入是相当高的,怎么说也嫌低了……想一想吧,把我的孩子调教成什么样了,老师该领多高的工资?当时在公司时,每次一看那干不出活的手下,我心里总想,就你这工作效果,给你五百块也是有点浪费了。真的,一个好好的孩子,上了应试教育的道儿,出来都满脑子应试得分的技巧,人却变得麻木、呆滞了……好了,不想多说,毕竟这是整个教育体制的毛病。许多老师拼命给孩子灌输错误的东西,连自己也未觉醒,是无意识扼杀人心。但不能因为无意识,就觉得自己做得太多太高尚了。客观事实摆着,孩子们太痛苦了。

孩子天生是追求阳光的,就像植物趋光一样,谁会在一个温馨有爱的家庭里长大,在被尊重被呵护被理解的学校里学习,结果却要把自己变成坏蛋,去泄愤杀人?哪来的愤恨?孩子心灵扭曲,还不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共同造成的,最后反说要救老师?是不是也应该说要救家长?然后也该要救教育专家了?

所有问题孩子,没一个不是可怜的。他们在家庭里得不到真正的关注和爱,在学校里,得不到老师的接纳、认可,也得不到同学的友谊,他们是死了心的人,多数人得过且过,做个游离于他人的边缘人。少数人,要么独来独往,严重起来自杀得了;要么沉迷虚拟世界,在网游当中寻找存在感;要么发泄出来,或单干或聚众,就要伤害别人了。但归根结底,他们首先是受害者。

假如他们能得到尊重、自由、爱,能在一个友善的充满温情的环境里成长,他怎么会变坏?我正想写一篇《仰慕者》,看看学校里那些老师,长着什么嘴脸,对高分学生是多么崇拜吧!而对那些分数低的呢,正眼不瞧一下,他们不过是学渣,“死孩子巴”……说实在,任何孩子受到这种压迫和歧视,出于生命的本能,也要反抗,也要杀人,不是很正常么?人类历史如果不是因为人性中的这种反抗意志,哪能走到今天?说不定还处于奴隶社会呢。

现在这些个无法无天的孩子,是血性的抗争者,行为极端,危害性很大,他们的恶又是各种具体的不同的原因造成的,正好让我们多多反思,他们都遭遇了怎样的家教、怎样的不平。如果把思考方向归到严惩他们上去,那么对于这些活着找不到方向和乐趣的年轻人来说,正好是个大大的刺激,来呀,反正我们不怕死,早就心死的人了,是“存死”的,还怕你的死刑不成?把矛盾越搞越烈罢了。

总之:

第一,没有一个孩子天生是邪恶的,想杀人的。

第二,没有一个得到爱和自由,感受到学习乐趣,想要开发自己的人,想杀人的。

那么,你要说,孩子已经坏了,怎么办?

第一,推动每个家长、每个老师去认识自己的问题,拿出行动,去做尊重人、培养人的教育,不要成天搞那些异化人性的东西,还老觉得帮孩子得了高分,是天大的功劳,考上好大学了,你得感谢我了!这样的大人实在太不懂得孩子的真正需要了。

第二,推动这个体制改变呀。家长害怕体制,要么迎合,要么把孩子送出国,要么自己教,拿鸡蛋去碰石头,谁肯做这个牺牲?老师怕体制,因为老师端着个金饭碗,上行下效,一级压一级,照办就是了,谁肯冒险?

所以说嘛,形势就会这样恶化下去,别怪孩子,怪大人自己吧。要孩子对自己负责,首先要有对整个教育后果负责的家长、老师和教育当局。

作者原创,谢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