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搜索

杨绛昨日去世,在世人缅怀她的一生之时,有个叫做萧三匝的思想者、独立学者、资深媒体人,及时地发表了一篇《在杨绛忌日,说几句不合时宜的话》一文。

虽然萧先生很想澄清,他写此文“不合时宜”,纯粹出于客观公正,他收集的也都是名人名家们对杨绛丈夫——钱钟书的中评或差评,并不是出于他自己的嘴巴,并且他敢直话直说,是因为人都世故,包括钱钟书也世故,而他自个儿宁可招非议也不世故,但读者平心静气地读起来,难免觉得通篇站不住脚,甚至挺可笑,这个萧先生不仅嫉妒心太强,而且太世故。

要知道原委,还得抄录几段:

“……任继愈对钱钟书的评价最有意思,就两个字‘自私’。为什么?因为钱钟书的学问是老师教的,应该把他回馈给社会,而他一个学生都不带,所以自私。

“钱钟书的小说《围城》风靡天下几十年,但李泽厚也不喜欢,因为‘《围城》除了卖弄机智之外没有别的东西’,‘他卖弄英国人的小趣味,我不仅不喜欢,还很不舒服。这当然或许是我的偏见’。

“文学作品风格鲜明当然也好,但《围城》里看不到其发表时中国社会一丁点儿现实危难,这未免也过于‘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了。从这个角度说,近年来把钱钟书、张爱玲的小说捧得如此高是不是有点‘商女不知亡国恨’的味道呢?

“总的来说,钱钟书在性情上是一个近于庄子的人物,喜逍遥而厌俗务;在学术上承接、发扬了乾嘉学派的传统,重考证探源而轻义理。但他虽然高蹈,毕竟终生未摆脱‘名’的束缚,甚至给人留下‘恃才’的鲜明印象。而在目前这个时代,他的学术大概只剩下供幽人品鉴的价值了。试问,如今有几个人愿意细读《管锥编》、《谈艺录》?如今盛产所谓‘知道分子’,怕是连‘知道分子’都未必知道钱先生在学术著作里到底写了些什么吧。

“今天(2016年5月25日),钱钟书夫人杨绛去世了,她终于可以到另一个世界与她深爱的丈夫团聚了。中国人有“喜丧”的观念,杨绛得享高寿,自然是喜丧,因此我们可以缅怀她,但也无需为她悲伤,反倒应该为她的解脱高兴。

“杨绛生前其实并未达到解脱的境界。她太爱自己的丈夫,甚至偏向于认为钱钟书是她一个人的,所以处处维护丈夫的声誉。钱钟书在给友人的通信中曾直言臧否现当代人物,在钱先生去世后,友人多次与杨绛协商出版其与钱先生的书信集,这本身是很有价值的,但均被杨绛明确拒绝。也可以说,杨绛生前为学者们对‘钱学’的研究划了框框,出于对杨绛的尊重,研究者也只能作罢……

“钱杨夫妇本质上是传统的知识分子,能洁身自好是其长,不能奋勇担当是其短。他们的道德文章还能助推我们这个时代吗?在我看来,这个时代需要的不是悠然的回望者,而是具有穿透力与前瞻性的思想家,以及勇猛的行动者。”

若不是读得憋闷,我直接关掉这篇文章了事,现在的手机阅读就这么回事。可是连大鱼也觉得他言之有理,我就不得不把自己的看法说出来了。别人爱怎么想可以,我们夫妻二人总得在基本观念上达成共识。

1. 《围城》和张爱玲的爱情小说,说人家写的不关乎国难国恨,这显得很好笑。作家有选择写自己熟悉的喜爱的题材的权利,凭什么人人都要去写抗日救国或土改文革,等等?文学作品是体现人性的,人性是永恒的,钱钟书的《围城》和日本作家夏目漱石的《我是猫》有异曲同工之妙,活灵活现地刻画出了知识分子这个群体的嘴脸和灵魂,不是挺难得的嘛。这点说得太幼稚了。显然,萧先生是不认真学习文学的,却又爱对文学家指手画脚。

2.道德是自己拿来实践的,而不是你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拿来指责别人的。该文却处处透出这个倾向,凭什么人家不能做个庄子一样的人物,凭什么人家不能‘自私’,如同王青松夫妇辞去北大教职,上山植树、种田、放牧,碍着谁了?怎么不行了?有个性、有个人追求也该招致是非了?我也不喜欢中国人明哲保身,不敢抗争,但要抗争你自己先去抗争,你用你的行动去感染其他人一起来抗争,你凭什么去指责别人没有抗争?别人不带学生,只要是被允许的;别人研究得广而不精,那是他的学问水准,也是他的自由选择,这也不行?你能指着一个天才说,你该发现这个基因编辑工具的,你却无耻地发现不了,竟叫默默无闻的韩春雨给发现去了?萧先生心说写此文不出于嫉妒,读起来就是万分嫉妒,嫉妒钱钟书、杨绛夫妇名气太大,贡献不如人们所想的大。

3.说什么杨绛太爱丈夫,终于解脱了,她生前其实并未达到解脱的境界,换句话说,这些年的超脱样儿她其实是装出来的了,人不真诚,心口不一,罪加一等。萧先生怎么不颂扬她忠贞不二,她的爱情伟大?却说她把丈夫占为己有,还不允许人家全面研究。丈夫是她的,她在法律上有继承她丈夫遗产的权利,你一个外人瞎讲什么?评判人家“太爱丈夫”?

当然话说回来,人一走,任世人评说。钱钟书、杨绛夫妇到底是什么面目,爱褒爱贬,各人自便。我并不因为喜欢《围城》和《洗澡》而刻意要维护两位作家的声誉,只是这个“辣笔”萧三匝自己都没点现代理念,他才够封建传统的,混淆了逻辑,却要站出来澄清这个那个,让人忍不住回两句。

读这篇“忌日反调”,还有一种感觉油然而生,那就是无奈。也许在中国这样的学者文人还是很多的吧,中国真是前路茫茫。一个处处用道德去评价他人的社会,是最不宽容、最无道德的社会。

作者原创,谢谢阅读!

今天看见丽娟在QQ上留言说:

“我在微信上看到一篇关于孩子早教的文章,尤其在大城市,你的孩子学前不识拼音、不会简单加减法、不知道几个英文单词,就会跟不上小学的教育,就会完不成作业,就会丧失对学习的信心与兴趣。上不了好初中,就上不了好高中,就上不了好大学,就没有好的工作,就不会上升到好的阶层……这就是所有的逻辑。

“转发此文的是我的北师大同学,数学硕士,现在的大学讲师,参与讨论的也是我的大学同学,现在中学当班主任。她们的教育理念与现实的冲突所引发的焦虑,我深刻感受到。她们的孩子正在上小学,在学钢琴、学外语、学各种各样的特长,她们害怕耽误了孩子,又觉得这种教育是自己曾经所鄙视的……

“我在想:这种纠结其实已经是价值观层面的纠结了。是要做个像韩春雨那样能够追寻自己的梦想,源于兴趣,甘心坐十年冷板凳的人,还是要做个普遍意义上的成功人,即便从事的是自己并不感兴趣甚至厌恶的工作。

“这个社会应该是多元化的,既有螺丝钉,也应该有领航者,甚至是坚守者。现在想想,我们的传统文化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瑰宝可供选择与借鉴,可惜被不断地弄丢了。”

读完,不用查找那篇文章,我也想得出那篇文章的全貌。这样的老调实在不新鲜了。这一些高学历妈妈们,许多人从事的也是教育工作,但她们深陷其中却不自知,尽管煽起一阵阵狂风,把自己内心的焦虑散布开去,就像传播瘟疫一样,所到之处,人心惶惶。

我已经多年不看那一类纠结、怨恨的文章了。写那些文章的作者,不过是寻求他人的认同,好给自己一番自我安慰。这个世界真是他们眼中的模样么?孩子真的做不成孩子,只能去做大人鼓吹的学习工具么?

你觉得各大城市所有学校这么搞应试教育,所有家长急切推进落实,就会搞出一大批的伟大人才了吗?假如说,催着赶着提早学,拼命学,就会培养出人才来,那这种方法光明正大地推行就好,也不需要什么“纠结”了。恐怕正是因为家长们这么做,马上带来了一系列负面效果,比如孩子不快乐,厌学,当应声虫,焦虑不安,等等,所以才有纠结一说。

显然,进入这种轨道的儿童不是正常的儿童。即使在艰难困苦的年代,即使在炮火连天的年代,儿童也常有儿童的乐趣。饥饿与危险威胁着他们,可他们从未受到今天这样普遍的来自父母的精神压迫。

其实,父母对孩子施予这种精神压迫,根儿上是个人选择。

同样是在北京生活、上学,我一对朋友夫妇,不想让女儿上什么补习班,前面妈妈给报了个舞蹈班,爸爸骂得她半死。她解释说,只是去玩,哪天不玩了拉倒,也不考级。这才平息了他的怒火。假如孩子在班上成绩排名中等或中下等,你能接受吗?他们能呀。一个班总有排在后面的人吧?

人活着究竟为了什么?为人父母,你觉得是为了成功,为了体面,为了别人对你叫好,那就注定你是要随波逐流的;你当初蔑视那一套,不过是你没发现自己的真面目而已。当初意气风发,愤世嫉俗,到头来,发现自己也成了一丘之貉了。

不要把这种心理“推己及人”,认为大环境使然,所有人都一样,都是身不由己。那是你自己眼光狭隘之故。拿我而言,我活着是为了不断成长,为了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成功不成功,只要自己对自己满意;不然,我为什么不去死呢?不自由,毋宁死。这也不是我们的原创。我及我这一类人持这种逻辑,外界怎么折腾都不要紧,随便它,是不是?

许多孩子很能考试,独立思考能力不强,琴棋书画样样通样样松——其实这也没事,只要他活得自己满意就好,幸福就好。但如果因为不成功就受不了,不快乐,那就没话讲了。事实上,这个后果简直是坐定了的,因为他们在这方面付出了太多,期望值太高,不达到预想的目的,又怎么能满足和快乐呢?

人,是怎么成其为人的?这是每个人自己在回答的。

韩春雨和他的研究伙伴就是属于“人”,毕业也不找工作,实验室一睡完事,因为有要事很想干,干得高兴,谁知道会不会成功,会不会得诺贝尔奖?反正就是乐意干。而多数人其实“未成人形”,是“妖”,所以焦虑得不行,上蹿下跳——引用心理学家的生动说法,没有“真自我”,暂且叫“妖”。

你要说,我们的社会常态讲竞争,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越是难受越要坚持,谁能忍到最后,谁就赢了。

可是,忍,多半忍成了病态。一个人真要做大事,其实不是忍,而是真心喜欢。委曲求全,忍辱负重,既不开心,也没前景。会随大流的人,有史以来遍地都是;而像韩春雨那样内心笃定的人,他们是能屏蔽环境干扰的,他们有很强的自我掌控感。因为激情,所以执着。

你又要说,韩春雨是特例,是合适的种子落在了极好的环境里。

但是,看看当下,这个“合适的种子”就很罕见,因为多数人从幼儿期起,就不再是有强大生命力的种子了。父母的焦虑、催赶、攀比,搞得孩子从小也急功近利、虚伪虚荣。学校老师一旦被送上那条应试的轨道,多半也身不由己了。时间再一长,他们竟然认为自己所做的填鸭工作很重要,不得不做,做了叫孩子将来回过头来只有感恩的份儿。他们的说法是,快乐教育会害得孩子上了学跟不上课程;成绩不好,没有特长,孩子将来会恨你的。

这些话我听着就觉得十分愚蠢,年复一年,都懒得搭理了。人的教育意识不在一个层面,根本无法对话。

看了希利尔校长写的世界地理,那般充满人情与幽默,我真怀疑中国的教育理念及教材教辅,是不是能达到美国100年前的水准,悲摧!再看近期孩子们狂买的芝麻哥哥科学书,晕!单看那成人化的叙述,大段大段的长句,不知怎么把孩子带入妙趣横生的科学世界?我从一开始就不敢买国产的百科书,吹得再厉害,也半信半疑。

这一切都说明,老师、家长和孩子跟着潮流走,不必动脑筋,再容易不过。绝大多数人都选择这条路。那么问题在哪里?在于他们做着随波逐流、不加辨别的事,却毫不自知,受了高压之后,坐下来就开始抱怨无奈啊无奈。

教育,就是培养人。不是打造工具,不是长期投资,不是追名逐利。教育人,培养人,为的是塑造一个个人格健全的个体,社会的公民,让他们有一颗好奇心,有一股闯劲,自己渴望钻研,进而在学校里努力学好各个学科。

陶行知早就讲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才是教育的真谛,因为一个拥有“真自我”的人,在这个世界上,他是无敌的。头一次看到陶先生讲的话,我内心受了很大的震动。这一感悟,绝不是平庸之辈能说得出来的。

瞧那一个个学得蔫蔫的孩子,无心钻研,对新知不感兴趣,只说“告诉我怎么得分就行了”,这样病态的孩子,如何算作优秀的了?一个没有生命激情的孩子,肯定是不会有前途的。分数再高,也就那么回事。大环境怎么样,其实人还是人,人内心有激情,有渴望,他就会工作得有声有色,生活得有滋有味。

现在涌现了一批有专业水准的心理咨询师,专门收拾那些不当教育造成的烂摊子,那些家长真该去看看,也好反思反思,人内心的平衡和自足,是不是最有价值的,否则,忧虑,抑郁,精神分裂……就找上门来了。

毕竟人是人,人不是畜生。

我经常在读历史中觉得一切都不值得担忧。任何时代,你只要想做一个人,都可以想办法去做人。人们因为恐惧,怕死,怕病,怕被抛弃,怕被瞧不起,就变得没了自我了。一个有坚定自我的人,要怕什么呢?

今天读到拉斐尔,他27岁就死了。那又怎么样?才华盖世,也说不定早死。父母们都活到几十岁了,怕死?怕失去?还是怕什么东西?为人父母,自身恐惧得不行,搞得孩子也惶惶然晕头转向。父母坚定不移,用心生活,体验一切美好,管它去天塌地陷的,孩子会不好?

孩子不成天才,也成人才。

说到底,根由全在父母。父母是什么状态,孩子就什么状态。

作者原创,谢谢阅读!

我常劝说家长,既然这么重视孩子的教育,想把他培养得出类拔萃,就给他提供一系列好书;家里连一本好书也没有,你有什么理由抱怨孩子不爱读书?

没有一个家长不认同这一逻辑。不了解图书的家长,于是拜托我帮孩子选购。我先征求孩子的意见,他最喜欢哪一类图书,就从哪一类入手。

我:你说的那套《可怕的科学》(另类历史)已经没有货了。但是《可怕的科学》(经典数学),不知道你想不想读?我个人觉得数学书非常有趣。或者你想读动物小说?历史故事?你喜欢哪一类?都有经典著作等着你。

小S:我就喜欢植物大战僵尸极品笑话。

我:笑话可以读一点,但毕竟缺乏营养,偶尔用来娱乐一下。更多时间读一些营养丰富的著作,怎么样?

小S:我还喜欢动物小说。上次你帮我订的那套《西顿动物记》(共10册),我很喜欢看。

我:那么,你现在手上有哪些动物小说,别买重了。

小S:我只有一本《骆驼王子》。沈石溪的书很贵的!

我:(心想:好家伙!沈石溪的书一本十块左右,其实不贵。他家在厦门有几套房子,每年人寿保险费就要交5万元,买一本书却像割肉一般,还是觉得把钱花在书上不划算啊。为了减轻他们一家这种“不划算”的感受,我就只给他订了1本笑话,5本经典名著,都是小薄书。)总共买了6本,绝对让你看得脸上笑成一朵花!《可怕的科学》这几本评价很高,全国孩子都着迷。虽然历史系列买不到了,却又有这一些新书。植物笑话买了一本,因为怕买不对,一次买一本,正好,毕竟那是消遣的嘛。其他五本,都是营养大大的有,至少要看两遍,还要保护起来,以后想看就拿出来反复看哦。因为打折活动中,有的半价,所以6本是53.5元,非常合适。关键要投入去看,把自己变成年级顶尖的小伙子!

小S:啊!!为什么《植物大战僵尸漫画》只有一本?极品爆笑漫画我都要啊!!哭!!!

我:等你看我订的这本买对了,下一批买书,继续帮你选笑话。

小S:我奶奶说这次只是给我六一节礼物(六一节快到了)。下次很难再买了。

我:哪里哪里。奶奶不肯买,由妈妈买嘛!家里要有藏书,否则怎么能读好书?你慢慢会有一座书的宝藏的,放心好了。

小S:奶奶不喜欢我买《植物大战僵尸》,我哪,喜欢《植物大战僵尸》。奶奶说,她这次送给我六一节礼物,才给我买的。以后不可能买了,知道吗?

我:下次我下单,偷偷又给你夹上,你别说出去啊!

小S:我奶奶付钱的时候就知道了!我奶奶肯定拒绝。

看到这条微信,我的心一酸,嗓子跟着发堵。眼前好像有个饥饿的小男孩正可怜巴巴地望着橱窗里的面包。这个小男孩绝望极了,因为家里太穷,他根本够不着它们……

许多富裕的家庭,精神上其实十分贫穷。他们有的是没文化又没见识,因为各种途径发了大财,教育理念跟不上,即使知道要注重教育,也不知道从哪里抓起,常常乱管教,或把孩子送去各个补习班完事;有的并不是没文化,S父母、S爷爷奶奶都是当地有权有钱的人物,S奶奶还是教师退休,但他们觉得把钱花在书上不值得,更不用说把钱花在《植物大战僵尸》上了。他们是从“关系”中崛起的一代,而不是从“阅读”中涌现出来的,或许在中国真正有文化有教养的家庭实在太少了,多数人都是各显神通居于优越地位,叫他们相信人文素养很重要、真才实学很重要,他们是不以为然的。所以,他们重视教育,是指应试教育,能考高分,能上好大学就稳了。只要孩子能有个拿得出手的证书,路是早就铺好了,尽情享受物质生活就是了。精神世界?他们从来没真正意识到这是个什么角落,那是跟他们无关的。

另一类家长不仅重视教育,还渴望开拓出一个精神世界来。小C班上的同学读鲁迅的有,读老舍的有,读杨红樱的有,见谁读什么,她都恳求妈妈也给她买,她一本接一本地看。这里头自然有些跟风、虚荣心理,但这同时也是一个阅读的契机,一路坚持读下去,总有一天会遇上打动自己心灵的那本书,她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许多读书人都是这么过来的,五花八门的著作读了一火车,后来才偶遇了那本属于自己的宝书,也许它唤醒了沉睡中的灵魂,也许它治愈了心灵的创伤,也许它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这本书,藏在海洋之中,犹如镇海神珍,相信有心求索的人迟早会发现它的。

可是C妈要求很高,却舍不得在书上花钱。“上图书馆借!”“找你同学借!”“你才看一遍两遍,买它做什么!”她那么在意孩子的成绩和课外拓展,但是,她仍然觉得把钱花在书上不值得。小C总眼巴巴地瞧着别人的书,渴望拥有自己的书库。真的是一种穷困得无能为力的感觉!

我跟C妈探讨,其实买好书不怕浪费,现在买了,孩子可能看一遍就搁起来了,可是上了初中高中,她还想再看呢;上了大学、工作之后,她也很可能回头看呀;就是将来她结婚生了孩子,孩子们也还看这些书。代代相传,这不就是书香门第了嘛。俗话说,培养贵族需要三代,因为贵族的灵魂、气质是很难养成的。培养读书人也一样,三代也是少不了的。就从家庭的阅读氛围来讲,首先还得引进一批经典作品吧。

不过,C妈始终觉得,书读过了就没用了,谁有热情一遍又一遍地读呢。瞧,她连读书世家的第一代还不是呢。作为家长,如果你不想当培养孩子的土壤,那你就该抱一颗平常心,不要去仰望人家精神上的富有。

穷,比富要容易遗传得多。富,还恐怕富不过三代呢,是不是?

我正写到这里,小S又发来微信了,询问他的书怎么昨天订了今天未到。

小S:他们会不会寄错地址了呢?

小S:那送书的会给我奶奶打电话吗?如果我奶奶没接到电话怎么办?

小S:要是等到星期五才寄来,我星期五下午要回同安怎么办?

……

作者原创,谢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