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搜索

李雪在《规则制定越多,孩子情商越低》一文中探讨了规则与情商的关系。的确,“规则存在的意义,是最大限度维护每个人的感受”,“规则只有在涉及两个人的时候才有存在的意义,一个人的事情是自由的范畴”,但是规则并不像李雪认为的那样,越少越好,人会越灵活,情商越高,“可以跟不同的人轻松保持不同的规则,自己的感受也没有被束缚”。

这个推断经不起推敲。

孩子从两三岁起就需要“社会化”,学习走向社会公共生活,把自己变成社会的一员。而规则是各个社会文化约定俗成的,是社会文化“自带”的,作为一个人,实际上并没有不需要规则的时候。即使孩子在家里独处,家里也有属于其他家庭成员的空间和物品,孩子也照样不该侵入家人的私人空间,对父母或其他人的私人物品随意翻找。这种对他人的尊重并不会令孩子变得呆板,跟情商更丝毫无关,这是作为一个人的基本素养。

父母在带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其实总在不知不觉地教给孩子各种规则。比如,进电梯不要打闹,在公共场所不能喧哗,得到别人的夸奖说“谢谢”,打扰别人说“对不起”……要作为一个文明的社会公民,要让他人与你相处愉快,许多规则都是必不可少的。不论对谁,他素质高低,你都以礼待之,并不需要“灵活”。而见讲规则的你讲规则,见不讲规则的你也不讲规则;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随时融入环境,随时变通,这才是给自己下套呢。

李雪说:“这些规则大家都知道,可为什么一些人还是会违反规则呢?被训导明白的规则,并不能保证遵守,这也是家长发愁的地方,规则讲了100遍,孩子也表示明白和同意,就是时常违反。”

没错,一部分人就是不乐意遵循某些规则,但这不是规则不合理,而是他们并没有把这些规则“内化”为自己为人处事的习惯,因为他们对这些规则存在的价值不以为然。所谓“内化”,是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相一致,自己所认同的新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统一的态度体系;这种态度是持久的,并且成为自己人格的一部分。而不愿意遵守规则的人,并未由衷地接受那些规则,所以规则约束不了他们。比如,电梯里明明贴着乘坐电梯的警示语,可是一些调皮孩子视若无睹,照样在里头拳打脚踢,根本不相信电梯有什么故障可出的。家长、老师、邻居屡劝无效,他们还照样捣蛋,惹得人人生厌。要是哪一天,他们意识到,遵守这个规则果然十分必要,他们就老实了。

李雪举了7岁女孩进屋不敲门的案例,由此得出她更灵活、情商更高的看法。但事实上,如果这个女孩遇上的不是宽容的心理导师李雪,而是遇上了其他脾气火爆的人,随便哪一个,都可能把她狠狠地训斥一顿,让她感情受到伤害,甚至她还可能被视为低素质、没教养,人们不屑于跟她多交往,轰走了事。我遇到过几个小男孩,到了别人家里,就跟在自己家一样,翻箱倒柜,所有东西都要给人家抛到箱柜外,因为他们对那些隐秘的空间实在太好奇了!在家里,他们都得到了比较充分的爱和自由,所以翻箱倒柜成了生活的乐趣,也成了自己的习惯。到了亲戚朋友家,叫他别碰人家的柜子,他怎么受得了?家长实在不好意思,也就不敢带孩子出门了。有个小学五年级学生,进了我家,直接就跑到楼上去,找到书房就挑出自己喜欢的书,强“借”回家去了。家长制止没用,我表示不同意,他也无动于衷,大概他觉得他敢挑战大人,还挺有个性的吧。等他一段时间后把书还回来,那书原是还没拆塑料包装的新书,已经皱巴巴、旧兮兮了。唉,想一想吧,这种孩子情商能有多高!

许多规则只是一种起码的尊重他人的态度,在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早就融于人的血液之中,于言行举止中表现出来,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行为习惯,也是一种风度和气量,并不会束缚一个人的思想和交往能力。恰恰相反,不懂规则,或不乐意遵守规则,所到之处,只会给自己制造麻烦和挫折。

家有家规,国有国法,国际还有国际法。在孩子的童年期,尤其要对社会有个恰当的认识和适应,适应得好,发展的天地才会更加广阔。至于规则制定得不合适,那是通过实践检验之后,该改就应当改的。比如,李雪说的,幼儿园有个规定,“碰到别人的身体要说‘对不起’”,这个规则本身没错,是为了让小朋友懂得,要尊重他人的身体,不要侵犯他人人身。西方人到了中国或其他发展中国家,哪怕是排着队,人与人之间也紧挨着,都觉得很不舒服,甚至被人撞了,自己很介意,但人家反而不以为意,这一点文明确实应当有的,但需要给小朋友解释,还要会看情况呀!集体活动,游乐场上玩乐,本来就是人碰人的事,还拘泥于谁碰着了谁,那不是太死脑筋了吗?

一个孩子会把规则看作一成不变,他干别的事,大概也是一样不会变通的。例如,老师说,这道题要这么解,有的孩子采用别的解法,他也会认为老师的解法才是对的。这一类型的“死板”,不管他懂不懂、守不守公共规则,他的思维定势都早已形成了,因为他从没学会独立思考,只知道服从。而把规则内化为行为习惯的,别忘了,前提是认同这个规则的意义。不用多说,想一想:中国人遵守公共规则的占多大比例呢?而中国人善于创造、灵活变通的又占多大比例?

---------------------------------------

下面,我附上几国小学生守则供比较、参考。

英国小学生守则(10条)

1.平安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2.背心、裤衩覆盖的地方不许别人摸 。

3.生命第一,财产第二。

4.小秘密要告诉妈妈。

5.不喝陌生人的饮料,不吃陌生人的糖果。

6.不与陌生人说话。

7.遇到危险可以打破玻璃,破坏家具。

8.遇到危险可以自己先跑。

9.不保守坏人的秘密。

10.坏人可以骗。

日本小学生守则(7条)

1.不迟到;进校后不随便外出。 

2.听到集合信号时,迅速在指定场所列队;进教室开门窗要轻;在走廊和楼梯上保持安静,靠右行。

3.上课铃一响即坐好,静等老师来;听课时姿势端正,不讲闲话,勤奋学习 。 

4.遇迟到、早退、因故未到等情况,必须向老师申明理由,有事事先请假。

5.严格遵守规定的放学时间,延长留校时间要经老师许可。 

6.上学放学时走规定的路线,靠右行,不要绕道和买零食。 

7.遇地震、火灾等紧急情况时不惊慌,按老师指示迅速行动。

美国小学生守则(12条)

1.称呼老师职位或尊姓。 

2.按时或稍提前到课堂。 

3.提问时举手。

4.可以在你的座位上与老师讲话。

5.缺席时必须补上所缺的课业。向老师或同学请教。

6.如果因紧急事情离开学校,事先告诉你的老师并索取耽误的功课。

7.所有作业必须是你自己完成的。

8.考试不许作弊。 

9.如果你听课有困难,可以约见老师寻求帮助,老师会高兴地帮你。

10.任何缺勤或迟到,需要出示家长的请假条。

11.唯一可以允许的缺勤理由是个人生病、家人亡故或宗教节日。其他原因呆在家里不上课都是违规。

12.当老师提问且没有指定某一学生回答时,知道答案的都应该举手回答。

中国小学生守则(2015年修订)

1.爱党爱国爱人民。了解党史国情,珍视国家荣誉,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

2.好学多问肯钻研。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发表见解,乐于科学探索,养成阅读习惯。

3.勤劳笃行乐奉献。自己事自己做,主动分担家务,参与劳动实践,热心志愿服务。

4.明礼守法讲美德。遵守国法校纪,自觉礼让排队,保持公共卫生,爱护公共财物。

5.孝亲尊师善待人。孝父母敬师长,爱集体助同学,虚心接受批评,学会合作共处。

6.诚实守信有担当。保持言行一致,不说谎不作弊,借东西及时还,做到知错就改。

7.自强自律健身心。坚持锻炼身体,乐观开朗向上,不吸烟不喝酒,文明绿色上网。

8.珍爱生命保安全。红灯停绿灯行,防溺水不玩火,会自护懂求救,坚决远离毒品。

9.勤俭节约护家园。不比吃喝穿戴,爱惜花草树木,节粮节水节电,低碳环保生活。

读到李雪的新文章《好习惯无法培养,坏习惯只因匮乏爱》,读者们一定都睁大了眼睛,眼前呈现出一个大大的问号。细读几遍,却也并不是“标题党”,故意用题目标新立异,吸引读者眼球,而是李雪实在这么感觉。

全文的叙述言之有理,只是这个题目覆盖面也太大了点,关于习惯的方方面面并未被涵盖进去,很容易误导家长。难道好习惯真是无法培养的吗?家长也许在教育孩子方面能做的不多,但帮孩子养成各种好习惯,总是能做到一些的。

比如,睡眠习惯。有些父母自己是夜猫子,但为了让孩子早睡早起,每天都早早地陪孩子洗漱完毕、读完睡前故事,等孩子睡着了,再去做自己的事情。为了让孩子有午睡习惯,每天中午做完作业,家长也陪孩子去小睡一会儿。从孩子出生以后,天天这么安排孩子的作息,孩子就养成了睡眠上的好习惯。

当然,这种作息习惯可能会在将来的某种生活状态中被打破。例如小W在初三下学期迷上了郭敬明,每晚做完作业就狂读郭敬明小说,读到三更半夜才睡觉。一本接一本地读,怎么也停不下来,半年后,作息已是黑白颠倒,白天迷迷糊糊地犯困,连上课“起立”时,大脑也在睡眠状态,而晚上不到凌晨是合不上眼的。后来,他意识到,自从读了郭敬明小说,就变得抑郁了,活泼开朗的个性也起了变化,整天陷于忧郁的情绪之中,不爱跟身边的同学打交道,几乎不太想说话了。于是,他赶紧抛掉手头的小说,专心应付中考,最终发挥得还可以,上了重点高中。可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高一年结束了,他的作息时间还是没能恢复过来。真是养成一个好习惯很难,养成一个坏习惯却很容易。

又比如,卫生习惯。有的家长从一开始就培养孩子良好的刷牙、洗脸、洗手、漱口、洗澡的习惯,年复一年,早就成为孩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他也许体验不到清洁自身的乐趣,可是一旦他不像往常那样清洁了,他就会觉得不得劲,很不舒服。尤其是吃完任何东西都要漱口,这一点日本人做得很好,口腔也保护得好。有些家长因为缺乏口腔卫生常识,在孩子小时候没有给过什么引导,没有培养他护牙的好习惯,等他开始为口腔问题着急的时候,为时已晚,他只好接受自己一口坏牙了。

李雪说:“秩序和所有美德,都是人类的本心,只要内心不被外在的要求割裂,美好的品质自然要呈现,而且不会变成教条。”但是,人性本善,这本身很可疑;即使确定无疑,也要看看等孩子意识到自己想养成好习惯,还来得及么?例如,一个从小养成偏食习惯的孩子,长大了想摆脱这个坏习惯,但是改得了么?另外,偏食严重、营养不良,体质不好,越长大越难调养。

不过,李雪又说:“若有充足的爱和流动,那孩子的好习惯会自然呈现,也无须训练。真正美好的品格,是得到充足的爱和允许之后,灵魂最自然的选择。”这话听起来也像梦呓一般。小L一生下来就得到全家人的爱,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而且对他无条件无所求,只要他天天玩得开心就好。可是,小L因此养成一身坏习惯。他的灵魂选择不吃正餐,只吃零食,形形色色的零食就是他每一天的主食。不管全家人怎么聚餐,怎么吃得津津有味,他都不感兴趣,因为他的嘴巴从一开始就习惯了零食的味道,吃厨房里端出来的饭菜简直恶心。现在幼儿园大班快上完了,他除零食之外又有了一个强烈的兴趣,就是玩游戏,连刷牙时也要眼瞧着游戏。他原先有几个玩得很好的邻居伙伴,门前屋后的一切全是他们的玩具,他所到之处就是他的游乐场。可是不知灵魂召唤他怎么着,他看见别人玩电脑游戏,就凑过去,迷上了,完全放弃了对外面天地的管辖权。他的好朋友和表弟来了,只有在一边看他打游戏的份儿。这不是持续一年,而是一年年。

等将来有一天,他会自己发现,还是现实世界更丰富多彩,玩游戏得到了满足,以后看别人沉迷游戏,他就不为所动了;每个生命都有他自己的轨迹嘛。这样想未尝不可,但是幼儿玩电脑手机用眼过度,很伤身体,等到孩子们纷纷戴上了高度近视镜,或者颈椎出了问题,再说觉悟,是不是挺可怜的?不用说,还毁掉了许多宝贵的童年时光、青春时光了。假如家长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从坐姿到书写,从阅读到写作,从观察到逻辑,等等,他们本来可以少走点弯路的,并且直路上也不会少了乐趣。关键在于家长怎么去引导孩子,怎么去培养孩子的好习惯,这是个具体的技术问题,而不是能不能引导和培养的问题。

还有运动的习惯、做家务的习惯、勤学好问的习惯,这一些全是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的。尤其是批判性思考的习惯。多数中国孩子都是不善于独立思考的,因为家长希望孩子乖、听话,孩子常常获得这样的表扬,就把顺服变成了思想和行为的习惯,创造力从哪里来?独立人格又从哪里来?所以,家长最需要培养孩子养成敢于质疑的习惯,不要人云亦云,凡事想个为什么、怎么回事。一个孩子如果从小就学会了观察和分析,不管听到什么、看到什么,就会不自觉地动起脑筋来,这种思考只不过是习惯成自然。

武志红、李雪等心理导师总感觉,只要有充足的爱和流动,一切问题就都解决了。应当说,有了“爱和自由”做基础,家教就顺利得多了,但是,家长自身不具备某些好习惯,又没有努力去培养孩子这些好惯,孩子是很难自己获得哪一个好习惯的。或许,等他将来长大了,走到外面的世界去,四海为家,重新又把自己培养了一遭,但那已经是另一回事了。少儿时期的诸多缺失,不是后来你想补就能补得回来的。

近期读李雪的心理分析,读是读得很爽快,就是疑团重重。跟读武志红的心理分析一样,如果仅仅涉及到各种心理现象的探讨,那像是合情合理的,可是一旦延伸到教育领域来,我就大大地疑惑了。

我之所以疑点多,一是因为我自己从事教育工作,二是我有教养孩子的实践。这两样正好是他们二位所欠缺的。虽然我很佩服他们“大胆猜测”与“广而用之”的精神,但为了真正有助于家庭教育,我很想把这些疑点陆续整理出来,也算给朋友们一个对照:尽管心理学是教育学的基础,但李雪心理学和教育学存在许多冲突。

我们先来讨论关于“延迟满足”。

李雪在《所有成功学的信念都制约你成功——李雪“财富”讲座文稿》中说,家长对孩子应当“及时地回应”。“回应”肯定是对的,不回应那你眼中还有这个孩子存在吗?但是“回应”并不等于“答应”。

文中说:

有些所谓的轻浮女孩被众人道德评价:“你怎么不自重?男孩子随便给你一点财物,花言巧语几句,就失去自己。”为什么不自重?因为她没有那么稳定的人格内核,她童年没有品尝过无条件专注的爱。对她来说,一个男人能给她花点钱,就让她觉得,从来没人对我这么好,这么在乎我,无以为报,于是献出身体去回报,只为留住关系。

所以,在座的男士们,如果有幸有女儿,给她花钱吧,你给她花的每一分钱都不会白费,给女儿花钱越痛快,她将来越不会为了钱就跟男人跑,她会知道这个男人既要有钱,又要对我好。

——上面这两段读起来真不像摘自心理学讲座,更像随心所欲地闲聊,并且聊得挺偏颇,很容易误导人。女孩轻浮,因为没有得到父母真正的爱和关注,所以不把自己的身体和尊严当回事,可以轻易地用出去吗?是的。但这只是一种可能。有的女孩很随意,那是她所处的文化造成的,她们把性和吃饭同等论,性只不过是自己的生理需要而已,轻浮的确是轻浮的,但她们不认为是不自重;有的女孩很随意,是因为对父母的反叛,父母对她管教得太过严格,从来不允许她和男生接触,她尽管在方方面面得到父母专注的爱,可是对异性充满了好奇和渴望,于是一旦挣脱父母的眼皮,就轻浮去了,父母百般教导她要做个矜持淑女,她偏跟各男友一个一个地睡过去。

要让女儿不会见了男人的钱就跟人家跑,那得女儿有正常的人生观、价值观。她要是有自己的人生追求,有独立思想、独立人格,并且能善待自己,或满足或克制自己的欲望,她怎么会不自重?怎么会一被诱惑就失控?相反,倒是从小就对女儿百依百顺,一切愿望立即满足,很容易造成溺爱。被溺爱的孩子,花惯了父母钱的,如果不能一直保持有钱花,那真是心痒难挠,离开了父母,要是自己满足不了自己的物欲,恰好有个能养得起她的,那自然就是个好靠山了。

尽管李雪总是怀疑家长们为什么要把“溺爱”和“真爱”混淆起来,但实践中就是这么回事。我们可以给“溺爱”一个定义:即无原则无限度的爱。那么,孩子一天到晚有多少要求是符合原则、理当满足的,又有多少不是呢?

还用李雪的例子:孩子说,我要吃棒棒糖,你说:“等吃完饭再吃”,“等回家了再吃”,“等写完作业再吃”。可是你有想过吗?为什么棒棒糖就在家放着,你却总是无意识地给孩子创造“等”?

——不是这么回事。孩子想吃棒棒糖,你要看看她今天吃过了没有,一天要吃好几个棒棒糖,那能答应吗?已经要睡觉了,那行吗?孩子已经肥胖了或蛀牙了,那还吃吗?孩子凭着自己的欲望,提出很多要求,非常自然,都值得关注、回应,但是要看那对孩子是有益的,还是无益的。

近来读法国人写的哲学书,非常惊奇,法兰西民族追求自由的精神为世界之最,可是他们却明明白白地强调,儿童得到的自由要比成人少得多,因为他们并不能预见许多自由行为的后果,这个时候需要受到成人许多限制。不自由,生命没有价值;但是滥用自由,也不是真自由,因为很快你就要受到更大的限制了。

有的孩子从小喜欢吃肯德基、麦当劳之类的垃圾食品,家长因为工作单位长年给员工发KFC预付卡,不吃白不吃,孩子吃得上了瘾,越吃越爱吃,越吃食量越大,结果吃成了个大胖子。而不是所有孩子都吃满足了,再不吃了。据我许多大胖子朋友讲,他们从小养成了吃甜食的胃口,越吃越爱吃,是真心想吃,每回打算克制,都失败了,我们怎么去试想,人家家庭教育有什么毛病,导致他(她)欲壑难填?有些家庭可能真是这种情况,可是一些家庭怎么也套不上这个路子。

更多家长是限制孩子吃垃圾食品或零食的,偶尔吃一次可以,但是不能常吃,伤害身体。当家长对孩子说,“等你过生日再买”,“等你考试考好了再买”,“过年的时候再买”……也并不是无意识地让孩子等,而是有意识地让他等,以便他不会吃得过多,或为了激发他去努力。在这些情况下,李雪要讨论的不是该不该延迟满足,而是该不该采用激励和奖赏。

另外,孩子通常在两三岁时会进入第一个叛逆期,如果不亲自养育孩子,许多情况是想像不出来的。我从怀孕起就辞职在家,一心一意读书学习、陪伴孩子,学的主要是教育学和儿童发展心理学,陪孩子时也非常投入,不断地观察她的成长,反思我自己的童年。在带孩子的过程中,我于各个情形都比较有心理准备,母女相处非常愉快。可是,当小鱼叛逆起来时,我还是困惑极了。

小鱼把这个叛逆期分成了两个小阶段。

一岁半时,好奇心牵引着她东溜西逛,屋里乱七八糟,全是她探索的天地。她天天爬到椅子上、餐桌上,哼哼唱唱。她胆子很大,经常坐在大餐桌上,两条小腿垂在空中晃荡,两只小手各拿一个饼干吃得乐呵呵。可是,她还要去饮水机接开水,她还要撕书,她还要把卫生间的水放出来……什么不能干,她偏要干,怎么劝说也不听,尖着嗓子嚎啕大哭。这个阶段只持续了一周,在她发威较劲的时候,一般只要转移一下她的注意力,她就又眉开眼笑了。

但是两岁半时,她又开始专做不该做的事了。她到厨房把油罐拿出来,在大厅里倒出一条小溪来……我不让她干,她采用哭闹的方式,我就跟她说“等你不哭的时候,我们再来商量”,无论她怎么闹腾,我都不理她,直到她遵守原则,不哭闹,有话好好说。这一次差不多持续了两三周,她呼天抢地地哭叫,直到她发现哭也达不到目的,才放弃了,又遵从原来和颜悦色和父母沟通的交往方式。往后,她始终是一个善于表达自己的需要,与他人平等对话的人,从不无理取闹或顽固不化。

如果我不是在育儿的实践中亲身体验到了这一“突然的叛逆”,我也无法从逻辑上相信这种情形。明明父母与孩子相处得非常融洽,家庭环境非常简单,只有我们一家三口,每天生活丰富愉快,室内户外都玩个遍,小孩向来得到了专注的爱和完全的自由,她还要叛逆什么?可是,事实上,她就是要叛逆,她偏要干一些有破坏性的、有危险的事,究竟是为什么,怎么解释。

当孩子叛逆起来,“及时回应”仍然是必须的,但是“及时满足”却是不适宜的,并且只要是无理取闹,坚决不能予以满足。教育孩子,情形总是各种各样的,没办法以“及时满足”解决所有问题。

其实,假如父母与孩子有良好的情感关系,彼此相亲相爱,互相信任,父母和孩子一沟通,如何延迟满足,孩子如果欣然同意,双方就可以拟定协议,开始遵行。等孩子实现目标,得到自己想要的礼物之时,他会很有成就感、很满足。假如父母总是无条件给予,要星星给星星,要月亮给月亮,一直绕着孩子转,孩子才容易以自我为中心,眼里看不见他人的付出和需要呢。这常常演化为“溺爱”。所以,当你嘴上念着“适宜的爱永远不会过度”的真理时,你还是留意一点吧,什么叫做“适宜”。

而且,我们可以留心观察,当孩子从小一味地得到满足,他容易以为这些满足都是理所应当的;一旦他哪一次没被满足,就会觉得无法忍受,他对父母的不满,足以抵消父母从前为他所做的,至少不满好长一段时间;而孩子从讲原则讲限度的父母那里,则学到了原则和限度的概念,知道哪些是该要求的,哪些是不该要求的,哪些是可以谈协议,慢慢实现的。

假如你身边正好没有这样的对象可以观察,你就去尝试一下,假如你对一个朋友施予无条件的爱,次次把他(她)照顾得很好,及时满足,从不延迟,然而有一次,你突然对他(她)说“不”,他(她)会怎样反应吧。

dashang

谢谢支持!欢迎评论、分享。

微信:yemeibin2013

微信公众号:jyzh2015

昨天夜里近三点,收到在重点高中就读的小W发来的一系列微博截图。内容关于5月27日某网友爆料,在上海地铁2号线世纪大道站站台上,该网友目睹一男子用手机偷拍前面女乘客的裙底,并且还人肉搜索了那偷拍当事人的完整信息,此人就读于上海某大学,在校为学院主席、班长,有正常交往的女友,等等。

对于该网友的爆料,未央生评论:“你打着道德的旗号,毁了一个人的前程,你觉得你就那么正确么?这样的偷拍又不是露脸,也不是强奸,具体真的伤害到别人什么了?”

御风攀云评论:“警方对犯罪分子的播报也会做相应处理,普通群众没有权利报别人的隐私,这么做不仅不合适,而且涉嫌网络暴力。应对这种事依法处理,而不是泄私愤。”

他回精神病研究院了评论:“是你们这些道德绑架的人脑子有病吧,只知道一个个转发,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这个学生的确有错,但你们无权去传播,法务机关在处理事件中也会考虑事态影响性,你们因为所谓的道德,毁了别人,在这装圣母,确是真正的可耻。”

Young小宁评论:“就是最最邪恶的人也有最基本的人权。从制度上讲,这个人虽然做了错事,有法律制裁他。你人肉公布信息,是侵犯了他的隐私权。每个人都有犯错的可能,要给人改错的机会。刀能杀人,笔也能杀人的。”

Corrade评论:“说句公道话,你们除了跟风,还会什么?知道真相?调查清楚了?这样随意暴露隐私,是因为觉得谁也不知道你是谁吗?拍照的人不去制止,反而在网络上发布,请问这就是你们说的正义?”

未央生又评论:“针对偷拍事件,我个人发表一个声明:未经她人允许偷拍她人的身体,这是一种侵犯隐私的行为,站在公众角度来说,这是不对的。而对于偷拍者来说,好色之心,也是正常的。这是人的个体和群体之间的矛盾。网络暴民高呼法律,又不顾法律,这是一种低素质的体现。处理好个体和集体的关系,是本人所提倡的。”

……

诸如此类,大半是反对网友拍下猥琐男的猥琐行为并发布到网上的。也有少数人表示这种不良行为应当发布。小W惯于开夜车,半夜看到这些互相矛盾的评论,还涉及什么“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矛盾”,一定觉得扑朔迷离,才会发过来听听我的意见。

这件事其实显而易见,猥琐男的行为已经侵犯了受害人的隐私,跟露脸没露脸没关系,不是性侵、强奸才要关注。猥琐男已经是个成年人,做这种下流的事,理当被公众曝光,谴责。他要对自己的行为负一切责任。群众一起抵制这种行为,说明中国人有进步了,没以前那么麻木冷漠,至少在这个互联网时代,轻易就可以有所作为,表示“零容忍”。

简单来讲,可以这么思考:

1.猥琐男必须被曝光、被谴责,这是公众长着眼睛,敢于制止恶人恶事的表现,谁都不要冷漠麻木,纵容坏行为;2.人肉当事人的完整信息,可以避免。他看到自己的丑事被人了解,理当忏悔,自己去改吧。

那些对女性不尊重、随意侵犯女性私密的恶现象,持“没什么真正伤害”的看法的人,自己就是那一类猥琐男,他们的意识里是没有“男女平等”的观念的,而他们对猥琐男的庇护,正是他们对自己的猥琐形象的庇护。

于一个普通路人来讲,当你看到有人这样侵犯女性,你不会视若无睹,而是把镜头拍下来,发布到微博,对这种行为进行曝光和谴责,这比你当场挺身而出,去制止他要合适得多。让所有猥琐男都知道,这样做风险很大,处处都是眼睛,他自然要收敛多了。而且,自古以来,敢于当面指出人家恶行的,有几个?指出来又要冒多大的风险?而拍照上传,既容易,又基本没风险。猥琐男们怕名誉扫地,怕被毁,那就趁早做个堂堂正正的人,不要干这种无耻下流的事。

那些上升到“道德绑架”的人,更是胡说八道。什么是道德绑架?比如,杨绛刚去世,就冒出一大批文人来,指责钱钟书、杨绛的为人为事为学,像一大群鲁迅所言的专沾死尸的苍蝇,说钱杨夫妇没有勇猛抗争,始终明哲保身,不求有功、只求无过……这就是道德绑架。你自己愿意去牺牲,不能强求别人都跟你一样高尚。你让座,助人为乐,不能强求别人都这么热心。人家夫妇就是想做平凡人,不想当英雄,不想当烈士,你有什么说的?人家只要不为恶,不伤害他人,那是别人的自由选择。我看了好多篇批评钱杨的文章,包括余杰的,但通篇读完,也没找着什么证据,证明他们夫妇害了谁,出卖谁,或干了什么坏事。人家夫妇就是清高刻薄(论长着一张损嘴,那老北京人损嘴可太多了)、离群索居,那也招人嫉妒和怨恨?中国人的心里总是搁着一座跷跷板,总想把别人压下去,好让自己高起来。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对别人指手画脚,真是没本的生意。在这个爆料评论中,那些谴责拍照网友的人们,也拿道德说事了——你这么捅别人的过错,真不道德!

难道你们视而不见,甚至为猥琐男辩护,倒显得道德了?有人这么总结说,禁人作恶,可也;强人行善,绑也。不要动不动扣个“道德绑架”的帽子,以迎合时新说法。

通过这事儿,我意识到,要让一个少年通过互联网上的讨论明辨是非,是非常困难的。网民们唇枪舌剑,吵吵嚷嚷,骂骂咧咧的,但究竟哪一种说法值得采纳?倒是很容易被席卷而去,头脑一热,加入那些无限循环的谩骂中去,年复一年,照旧无法拥有独立思考、洞察社会的能力。

李开复在《向死而生》一书中说自己曾经“沉溺在各种浮躁的快感中,我是万众瞩目的焦点,走到哪儿都有粉丝围绕着我;我在微博上的影响力,让我能够轻易发起万人实名抵制某一档红火的电视节目;我认为自己是路见不平、仗义执言的大侠,丝毫未察觉自己已经越界。我坚信自己是在关心社会,但骨子里我已经被千万粉丝冲昏了头。每一个社会重大事件,粉丝都会期待我的表态,于是我陷入言论被转发与关注的热潮中,不能自已。甚至还运用我的专业知识,筛选最值得关注的微博,好让我的言论更具有影响力”,“为了追求更大的影响力,我像机器一样盲目地快速运转,我心中那只贪婪的野兽霸占了我的灵魂,各种堂而皇之的借口,遮蔽了我心中的明灯,让我失去准确的判断力”。

等他病后,向星云大师学习,在修养中他才有能力辨识,网上许多激昂、沸腾的讨论,常常都充满了负能量,于是他现在不太看网络消息,更不觉得自己需要在网上仗义执言。

李开复的这一番肺腑之言,但愿能使少年们、乃至所有网民们的眼睛和心灵明亮起来。

作者原创,谢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