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搜索

文 | 李雪

《小王子》是一部男人成长的寓言,一个未完成弑母的男人的悲剧自传。

玫瑰跟小王子的关系,狐狸跟小王子的关系,都是在寻求母婴依恋共生。玫瑰向小王子撒娇,装病要小王子照顾她的情绪;狐狸渴求小王子驯服自己,然后自己的每个快乐,都取决于小王子,完全没有独立狐格。

01

以下,狐狸说的这些话,无一不在表达跟小王子共生的依恋渴望:“如果你驯养了我,我们就会彼此需要。对我来说,你就是我的世界里独一无二的了;我对你来说,也是你的世界里的唯一了。” “一旦你驯服了什么,就要对她负责,永远的负责。”“ 如果你说你在下午四点来,从三点钟开始,我就开始感觉很快乐,时间越临近,我就越来越感到快乐。 到了四点钟的时候,我就会坐立不安,我发现了幸福的价值。”

02

玫瑰象征着小王子的母亲,一个亲子关系倒错的母亲。小王子冒着巨大的危险离开了自己的星球,离开了无比需要他的玫瑰,这是他试图弑母的第一步——完成分离个体化,解脱共生关系。然后,小王子游离各个星球,见证不同的人生,这也是他寻找父亲,向父亲认同的过程。

然而,一堆二逼男人们很让小王子失望?。

他寻求父性力量认同,走向多元关系的尝试遭到挫败,于是这个状态的他又吸引到了小狐狸,狐狸跟玫瑰花一样渴望把他拉回一元共生关系。这种共生依恋的感觉既是小王子熟悉的,又是他恐惧的。妈的,逃离了整个银河系结果还是逃不掉这样的关系,小王子懵逼了?。然后巨大的愧疚感淹没了小王子——玫瑰那么需要我,我不应该离开她的。

下面这段话是小王子内心矛盾依恋的独白:“如果不去遍历世界,我们就不知道什么是我们精神和情感的寄托,但我们一旦遍历了世界,却发现我们再也无法回到那美好的地方去了。当我们开始寻求,我们就已经失去,而我们不开始寻求,我们根本无法知道自己身边的一切是如此可贵。”这段话表明,小王子还是没有完成“弑母”。既然游历世界也没有带来解脱,所以到底哪里是出路?

然后小王子自杀了。这是他唯一能够获得自由,同时又免于弑母罪咎感的方式。

03

《小王子》也是作者的自传,作者是个渴望自由的飞行家、冒险家,可是精神上无法完成弑母的男人,飞到万米高空也是不自由的。那么死亡就是唯一的出路了。

* 注释:《小王子》的作者死于驾驶飞机过程中的离奇失踪。

网友 @宇宙141319 有个超赞的解梦:前两天梦到自己可以腾空而起,飞的很爽,可是突然感到好害怕,不是恐高。看完这篇文章突然明白,原来那份恐惧是内疚——我怎么可以让自己那么自由,而没有带上妈妈呢!那种无法脱离的感觉太难受太害怕了。

* 补充:小王子是个孩童或者说少年的模样,也是在表达这种共生关系。未能弑母的男人,无法承受一个成年男人的生命重量,心理上始终是个少年。

未能弑母的男人,不愿深入亲密关系,无法安于平淡生活。他们迷恋神秘未知、英雄力量、才华成功,渴望像烟花一样在空中绚烂,回到家就变成空炮仗。于是必须再次踏上征程。他可以结婚,但不能深爱。老婆要守在家里,等待他旅程休整的间隙。对于宅男,旅程也表现为关上书房门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看完这篇文章,你可以学到一样东西,那就是:千万不要用精神分析的视角解读文学它会扒光一切幻想和美好,如同把美人送上解剖台。

作者 | 李雪

心理学学者,从事心理学研究十余载,创办「初心心理」;畅销书作家,著有《当我遇见一个人》《走出剧情》京东、亚马逊、当当、淘宝等平台皆有售。

我们谈一件事,必须循名责实,先把什么叫国学弄清楚,免得乱说。

01

国学,从培养贵族子弟到讲经史子集

“国学”两个字最初见于《周礼》。“国”是指的“国子”,什么叫国子呢?贵族子弟,贵族子弟就叫国子。那么这些贵族子弟,要给他们办一个学校,他们出来才能继承父业,这是由公家办的,名叫国学。

民间办学,古代早就有了,那是私塾。最初的国学就是指的专教国子的,除了教经书、计算、战争(就是骑和射)、音乐、体育之外,还要管他们的行为,所以国学里面设有保跟傅,保是保育员,傅就是政治辅导员。那么除了这些还有老师,因为它是公家办的,培养他们自己的接班人。这个最初就叫国学。这个国学的概念使用了很长时间,到了明清两代的时候,各个县的文庙里面也办的有学,也叫国学。

县上办的国学是怎样的呢?并不是学生一天到晚就在那儿学习,而是他们读书时还是在自己的私塾里面,有些有钱人自己家中就有私塾,有些家中没有私塾的就附到别人家中有私塾的读。一个月只有两次,你到县上这个国学来,这里有专门的国学老师,要求你们把上次布置的功课交来,还要交每月一篇的作文,都交文庙里面来,这个就叫国学。来一天,也不过几十个学生,老师批改他们的作文,给他们讲要怎么做,题目要怎么破,八股文要怎样写,等等。

我们家是三百年前从苏北泰州乡下迁到这边来的,迁来第一代是农民,第二代有两儿子,一个儿子继续当农民,还有一个儿就到县城文庙里面去读了书,取得秀才资格,所以我们家留下的族谱第二代的大儿子底下有“国学”两个字。清代县上的文庙办的这个国学,学生初一、十五要到,除了讲授作业之外,老师还要管教学生的行为,比如老师知道学生还去赌博的,就会说再有一次就要开除了,但是管也只有这一天。所以一直到清代,在我们那么一个偏僻的小县城仍然把文庙办的学校叫国学。但这是民间,学术界早已经不是这样了。从乾嘉时候起,学术界就已经把小学当成国学,所谓小学就是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说这个就叫国学。当初将这些提出作为国学,是因为这是任何一个读书人起码的门槛,必须要进这个门槛,读书应该从这里开始。只有取得这三门学科的常识以后,才能够在老师辅导之下去攻读中国古代典籍。我现在研究的这一套,就是国学。

02

从国学到国文

清朝完了进入民国以后,就把“国学”这个名字废除了。按照胡适说的叫国故,所谓国故就是中国旧有的,经、史、子、集四部全都叫国故。胡适提出整理国故,意思是说我们用现代人的新观点,再用现代的标点符号,把古代的典籍重新加以整理。但也有的人不这样,还是把这个叫作国学。成都有座尊经书院,它的前身是锦江书院,清末民初尊经书院改成了通省大学堂,不再讲国学了。但民国过了几年以后,就发现这样也有缺陷——进入民国以后,学生学的基本上都是新的学科,这些学科最初也学得很好,但渐渐发现还是要需要专门培育一些老夫子,这些老夫子今后做教师、编辑,专门去处理文言文。所以后来就又办了一个四川国学院,就在原来的尊经书院那个地方。我进高中的时候,那个国学院还办起的,国学院水平低,只相当于高中,初中毕业如果你文言文特别好,就可以去考国学院。

​国学院那个时候很倒霉,全校只有两百多个学生,因为大家觉得学那些东西没有什么用。而国学院的办学方针也就是这样的:我不要有什么用,我就是要培养一点老夫子,不然今后这些古代典籍断了怎么办?这个国学院是公办的,公家花了力量的,就是专门培育钻研古文、古代经济的人。从清倒推上去,《古文辞类纂》《明儒学案》,一直推到宋代的朱熹、陆象山、王阳明他们的一些学说,这些国学院都教。

​虽然它很倒霉,但现在回想起来还是需要一点的,比如有些出版社专门出古文的就需要这样的专业人才。你看现在的出版社,只要涉及古文的都是错误连篇,因为你没有专业人才。所以那个时候的国学实际上是这个意思。我上学那时候,国民政府审定的教科书有五种,随任课教师选,但审定的教科书不管哪一种都选了大量的古文。

​这五种教科书,被认为思想最先进的是叶圣陶、宋云彬他们编的《开明国文讲义》,他们的观念新得多,能把《三国演义》里面的文字选进去,也把《水浒》武松打虎那段很生动的文字描写选进去。另外还有《诗经》、古诗、古词,等等。

​我上学时,都是读这些,从小学起就能背:《春夜宴桃李园序》《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教科书上都有,没有把这些叫作国学。把这些叫作什么呢?国文!把小学学的叫国语,因为主要是白话文,中间很少有一点诗,有的都是唐诗宋词,所以叫国语。

​一上高中,学的全部就是国文,拿到我们今天来说这就是国学了,经、史、子、集全都选的有。那个时候国民政府和一般的学者、老师还有我们,从不认为那个叫国学。

​你要知道“学”是一种学说,是专门一个学科,是带有研究性质的。国学不是一个学科,国学就是“文”,在我们那个时候叫“国文”。

​03

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国学并不能称之为“学”

所不同者,他们在90年代以后提出的国学,其内涵和我们上学那个时候学的国文根本就没有差别,还赶不上我们那时所读的那样广泛,是因为这只是一种文不是一种学。

​国文就是学中国的古文,是把它作为我们今后进入学术研究的一个必要准备。古文本身并不成为一个学科,数学能够成为学科,化学能够成为学科,物理学能够成为学科,所以它们都叫“学”。将其称为“国学”,没有具体内涵,又不是汉学。实际上,我们根本就不必要求学生要把这当成像化学、物理那样,而是把它当成“文”,叫国文。原来的名字“国文”是取得很好的,这个不是国民党取的,国民党根本不管这些事,这是那个时候学界的看法,自然形成的,这种课叫“国文”。

​现在取一个名字叫“国学”,但这个学完全没有规范,具体指的是什么?这根本不是一种学术,不能够单独成为“学”,而且对于学生也不必要求这样高,只要求他学这种文,先学国语后学国文。

​至于我们解放后取名叫语文,我也赞成:白话叫语,文言叫文。那么我们可以就把它叫作国文或者就是语文,就是语文就不用单独再设一科了!

那么在编国文课本时,就可以把这些内容纳入进去了。原来国文课本中间大量的白话文必须删除,因为那些白话文根本就用不着拿到课堂上去讲。而且那些白话文在课堂上被语文老师分成段,分得那样复杂,讲得那样细,其实写那个文字的人有时候只是草草率率地写,哪里有你分析得那么复杂。我一看知道这是花架子,花拳绣腿,还分析得头头是道。90年代,盐道街中学有一个老师邀请我去听他的课,讲我的那首诗《就是那一只蟋蟀》,当时选到高中课本里,他上课要讲解分析。我说:算了,我不敢去听。我怕一听就忍不住要笑,一会儿又给他们说一些拆台的话。

​因为他们在分析白话文时可以把最简单的一篇文章说得复杂得不得了,把A、B、C、D这些常识说成是主题思想怎样怎样。可我没有想那么多,诗就是诗,你要当成诗来讲。所以几十年来他们教语文,把白话文这样神秘化、琐碎化、技术化……导致所有的学生厌恶!

还有一些学生爱语文的,但一看他们写的文字,我说完了!完了!写的文字完全是老师给的标准化模式,一个个模子浇出来的,没有什么深度。都说鲁迅的文章究竟好,好在哪里你们知不知道?就好在他不落套,全部是他自己的套路,而且用的很多词都是他自己想的,有他自己鲜明的个性。结果任何好的文章,被那样一分析就失去了个性。学生被标准的句子、篇目教出来,今后全部一个腔调,怪不得我看他们写的那些文字毫无特色,包括小学生都学会了那一套,中学生学得更熟,这样已经失去了对语言文字的训练了。

​学国语、国文,无非就是训练我们一点起码的文字功夫。选一些范文,我们读了以后在心里有所借鉴,可以模拟。如果再求甚解,反而就把一个东西弄得很糊涂了,越看就越复杂了。你想,文字是非常感性的,这样才使人爱,如果没有了这种功能,学生怎么会喜欢呢?为什么古代有很多诗我们很爱?就是因为它一下就把我们打动了,缺少了这个就不行了。

​04

旧的一套面对现代世界是没有用的

现在的国学院,多半和文无关,都是教人的道德、品行、修养,落实在这个方面。就是去学点古文,也说学要儒雅,哪个说古文就一定要儒雅呢?你看科学家、植物学家竺可桢的古文做那么好,桥梁学家茅以升写的古文也非常漂亮。所以不是说学古文,就可以学得儒雅,就可以应对进退,何必要这样?

​很多人就是很爽性的,我不来你那一套,但是我很有文化内涵,你说的中国的这些典籍遗产我全部都有,而且我能够发现它的美、它的价值就够了。现在单独弄一个“国学”,学的还不如我们当学生时候学得深,而且还要浅得多,当然这也是因为我们把文言抛弃了很多年,现在突然要重新开始学习,稍微深点大家就都不懂了。在这个时候,要把国学变成一种思想就更不行了,因为这个只是国文,是学会文字,不是专门关于道德修养的。

​关于道德修养的课程应该有公民课,什么叫现代社会,什么叫选举制度,开会要怎样开,这才是起码的。我们读小学时,公民课本上就有怎样开会,什么叫共和,什么叫民主,什么叫选举,什么叫选举权、被选举权,然后什么叫法律,什么叫原告、被告……这个是公民常识,不是学了就喊你去做官,而是你作为一个公民起码应该知道的。现在把一些很古老的对学生的要求提出来,像《弟子规》那种,说实话,迄今为止我一句都没有读过,不但我没有读过,跟我同一个时代读书的人也都没有读过。只读“赵钱孙李”,《百家姓》,然后就是《三字经》,然后《千家诗》,然后《千字文》,叫“三百千千”。

​现在弄来完全是开历史的倒车,而且也不想想这是否有效,也不看看看当下整个社会文化生活成了什么形态了。把《弟子规》这套拿去给小娃娃当作国学硬灌下去,他们是否能够接受?早就无法接受这个了。我们小时候还在旧社会,那时候风气很紧,也很闭塞,新文化也很少,都已经不接受那一套了,连教师也不教那一套的了。

我举一个例子,在旧社会有很多关于军阀韩复榘(jǔ)的笑话,嘲笑他野蛮。但韩复榘在济南办的中学全部是新学,他自己还参加过科举,是秀才,但他就要办新学,而不是教旧的一套。

​可见,那个时候的军阀都有这种起码的常识,就是中国的旧一套虽然不能废除,但是万万不可认为它们能够振兴中国,绝不可能!我就这样热爱传统文化,我也一点都不相信它们能够振兴中华!现代世界是什么样的世界,面临怎样的局面,国外那些人的观念——人家早已经走很远了。就连一个军阀在七八十年前他都晓得,自己秀才那一套是不能拿来教学生了,因为不能应对社会的变化了。

​清末鸦片战争特别是甲午战争以后,中国的读书人就都明白了这个道理。在成都,哪怕那些五老七贤也一样懂这个道理,说:我们教的这些你们好好学,但还有那么多学科你们同样要好好学。他们都没有想到要把自己的东西拿去规范学生的纪律、提高学生的道德。我们上学那时候的教科书里国文基本都属于文学欣赏,没有多少是服务政策的,就连抗日战争那么艰难,课本里仍然还选有李华的《吊古战场文》,只是那时国民政府觉得这些是不是还是暂时不要教给学生,因为抗日战争这么艰难。

​但是教科书要选,还是要允许人家选,实际上学生学这个也不是光学思想,还要学他的文字表达,写古战场的环境写得如何阴森恐怖、鬼哭狼嚎,“尸填巨港之岸,血满长城之窟”,看了你就晓得,就说这些文章写得那么好,首先还是学文章。对于学生来说,不是要他还没有学会起码的掌握能力,就去弄得那么深沉。

现在的国学,学的是好多已经被历史检验过的、不足以救中国的东西,也没有特别大的害处,只是放在这儿不合适,碍事,没有什么用。不要去迷信,说靠那个就可以振兴中华,世界天下一家。我们必须要认同人家的价值观,而且要和国外多文化交流。就像余光中说的要有两个结合:一个做文章、学文化,古今结合,既要学现代的文,也要学古代的文;第二个结合,中外结合,中国的、外国的。这两个结合都非常需要。所以真正的出路是往前面走,不是往后面看。因为之前几十年都没有搞过,现在搞得大家有些满意有些不满意,恐怕也是正常状况,如果要这样实验也可以这样实验下去。

​但是我本人认为这些实验古人都早已经做过了,有些实验还在清代末年就做过了,所以我们应该要有历史观念,用不着重新又来一套。

所谓国学我只谈这一点。

01

自发的成功
被指定的成功

人们对“成功”常有的刻板印象,认为孩子的成功或优秀都必须是父母每天陪着盯着严苛训练逼迫出来的,比如朗朗和福原爱。这些人成功了,所有的家长们都开始给自己颁奖:没有我们十年如一日对孩子含辛茹苦的付出,哪里有孩子的今天,孩子应该为今天的成就感谢父母!

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些逼迫训练下的成功典型,基本都是亚洲文化的产物。欧美文化下,人家父母自己潇洒自己的,孩子默默地就改变了世界,父母压根没想到过。

例如比尔·盖茨Bill Gates和艾伦·马斯克Elon Musk,简直是任性生长。人家父母有自己的事业要忙,有自己的生活要享受,关心孩子但是绝对不会以孩子为中心,结果孩子非常清晰自己要往哪里长,那股子韧劲,是拦都拦不住的原始生命力。马斯克Musk小时候就要上火星,这父母可能理解吗?天才的世界,有他自己的运算法则。

最重要的是,这些自由生长的人,不会在事业有成之后对天发出灵魂的拷问:今天这一切到底是我想要的,还是我被告知我应该达到的,我到底是谁?

如果父母用自己的全部认知,去教育孩子。那么孩子最好的情况也不会超过父母;如果父母能对孩子这个独立的灵魂心怀敬畏,只是给予关注、回应和陪伴,而不去干涉他。去信任孩子内在的精神内核,内在的灵性会引领他成长、发育、智慧,这样的孩子就会成为大众眼中的奇迹。

父母可能经常会担心孩子走自己过去的弯路,而你那个时代你的“弯路”很有可能是这个孩子未来就要开拓的蓝海。所以,面对孩子这个无限可能性的存在,父母放空自己,保持敬畏,这是最美好的大爱。

所以,如果我是福原爱或者朗朗,我会感谢上天赐予我的天赋,感谢自己后天的努力,感谢父母给我提供的物质条件。但我不会感谢父母对我的精神寄生,如果能回到小时候,我会对父母说,你想要成功,请你自己努力,请你过好你自己的人生,我也会过好我的人生。

02

天才是保护出来的
不是教导出来的

每个孩子生下来都有满分的链接事物本质的天才潜力。但孩子会偏向哪个方面,我觉得很可能是“前世”带来的,就像佛经这类东西,我看得极少,但是有一种很熟悉的感觉,真心觉得自己不用看都大致懂。

前世带来的天分,能不能显化?回到现实层面,如果自体虚弱心神散乱的话,很难有能量持续投入一件事情中。而想要在任何一个领域杰出,无论多牛逼的天分,持续投入都是必要条件。

附:如何保护孩子的专注力

所以矛盾就来了:自体虚弱散乱的人,貌似需要被人管着才能基本有序,没人管好像就废了。其实这样的人如果不自我成长,即便被人管着一段时间看上去还不错,但是总有一天还是会废掉。

管,永远不是答案。

对于成年人来说,自我认识自我负责,重新养育自己,这才是答案。对于家长来说,给孩子满满的爱,滋养他/她的真自我,他/她自然会生迸出蓬勃的生命力去自我实现,挡都挡不住。

自体虚弱散乱的人,拥有自我负责的勇气后,不是一下子自体就饱满有力了,人格确实还需要在跟现实的碰撞中,在反复的躁狂抑郁中,不断从妄想回到现实,归于内在中心。这是一个千锤百炼的过程,人格因此更有韧性。

附:「假自我」与「不存在」的痛苦

这个过程中,我们当然可以请人帮助暂时还虚弱无序的自体。比如健身,我全程都请教练陪着,因为我知道以我的散乱,我没有办法主动坚持下来。这种“管着”是我主动选择的,这就不是外力的制约,而是内在强健的过程,最终生发出来的是真正的内力。

03

你的愿望自己实现,
不必等着孩子“传承”

一个妈妈苦口婆心劝女儿学芭蕾,因为芭蕾很美。我问她,你喜欢芭蕾吗?她说很喜欢,我说喜欢就去学啊。她恍然大悟,然后自己找老师学芭蕾去了。

生命的韧性需要千锤百炼,就是别搞错了该锤的对象。寄生在孩子身上,窃取孩子的成功为自己的成功,失败时还可以轻松推卸责任到孩子身上,这样就不用承受过程中无数次挫折带来的对人格韧性的锤炼。这是一种让孩子背着父母前行的狡诈。

孩子不是父母逃避自己生命重量的借口,孩子不是父母可以窃取的果实。孩子只是他/她自己,一个身体只能承受一个灵魂的重量。

04

你再仔细说说?

新的读者朋友们可能会提出一些疑惑,关于孩子的,关于自己的。下面贴出几份链接,点击即可跳转阅读。

如果不教导孩子守规矩,那他们岂不是要搅乱社会?

首先呢,我们需要明白规则存在的意义是保护界限,然而吊诡的是,父母常常用入侵孩子界限的态度去教导孩子守规矩。介绍一个简单实用的方法来看清界限:这是谁的事儿。更详细的解析请点击:孩子如何学习规则。

你说的这些“爱与自由”很鸡汤呀,有用吗?

嘿嘿,有用呀。爱提供支持,自由提供可能性。我们来看一下:世界著名的冒险家“贝爷”,他的勇气从何而来。

你也说了,成功的人都有优秀的专注力,那么如果不督促他,他不专注怎么办?还有,都说成功的人都有优秀的“延迟满足能力”,那训练他这种能力有错么!

嗯,专注也好,延迟满足也好,其实都是保护出来的。本文的02部分就在谈这个。更详细的解析请点击:如何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和“延迟满足”能力如何形成。

对于成年人,自体虚弱不堪,也知道你所说的“自我负责”,但我真的感到虚弱无助,没有精神为自己担起责任。

精神分析心理学里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原生家庭”,这门实用的工具可以用来推卸责任,也可以用来找到自己痛苦的症结。看你选择怎么使用它。找到症结,疗愈自己,是个漫长的过程,过程中还会有反复。给自己一些时间空间,不急,慢慢的,也许你还会发现,就这样“重新活一次”也是奇妙的。

下面是这门工具的入门介绍,点击即可阅读:① “原生家庭”的说法这么流行,也快过时了吧?②「归因」与「归责」③ 命运,就是摧毁「假自我」的修行 ④「假自我」与「不存在感」的痛苦。

自己感到承受不住了,也可以寻求专业的帮助,比如求助心理医生:如何选择心理咨询师。再比如,我的公众号常常会推送免费的高质量心理学文章,或者,这就报名参加我们的舞动疗愈工作坊吧!

今天是衡水中学校庆日,这座应试教育体制下诞生的超级中学,素来以铁腕着称。超高的升学率吸引家长把孩子们送往这里,但整齐划一,泯灭个性的管理方式也给学生们带来阴影和负累。当我们走进学生们的真实内心,会发现他们建立了一套对抗高压环境的生存策略。

不吃蛋糕的人

在衡水中学,激励学生的方式五花八门林禾青高三那年,一次月考过后,学校组织了一个活动:月考前30名的同学,和下一次月考想考前30名的同学,被召集进同一间教室,考了前30的人吃蛋糕,想考前30的人看着他们吃蛋糕。

林禾青考进了前30名,是可以享用蛋糕的人。但她没去。

“我认为这样的激励方式对我没有意义。”她一本正经地回答老师的询问。在整齐划一的强压教育下,林禾青试图保持某种清醒。

这所全国知名的中学以铁腕着称,它是应试教育体制下诞生的超级学校,一方面以极高的升学率为人熟知,许多家长挤破头想要把孩子送进这里;另一方面它以整齐划一,泯灭个性的管理方式强压十几岁的少年人,给不少人留下难以磨灭的阴影。

每周日一次的班会,和誓师大会,月度总结颁奖大会,班级挑战大会一起,组成了衡水中学的精神方阵“我傲立九天之上,恨不能万世为王”;“进清华,和主席总理称兄道弟;入北大,与大家巨匠论道谈经”;‘两眼一睁,开始竞争’,以及更为打动少年人的关键词‘青春’,‘梦想’,‘奋斗’,‘热血’ ,这些豪气冲天的口号飘荡在大会之上,又在高声演说中注射进学生的大脑。

在这些统一思想,鼓舞士气的活动面前,甚至学习也需要让位。开班会的时候,林禾青把桌子上的书摞得老高,躲在后面学习,努力屏蔽班主任滔滔不绝的激情演说,班主任说:“?!你就差这一个小时吗磨刀不误砍柴工”

她也常常怀疑,比如老师在黑板上写的“考个高分报亲恩”,林禾青想了很久,前四个字和后三个字到底有没有关系。

在密不透风的铁幕之下,林禾青理所当然成为一个异数。她至今可以逐一数出自己在三年间留下的“违纪史”。

高一,晚上睡着后翻了个身,被查寝老师看到,扣分,理由是“在床上翻来覆去不睡觉”。

高二,被班主任搜到一本从图书馆借的《霍乱时期的爱情》,被没收,超期了三个月没还书,班主任执意不给,还给家长打电话说:“这个孩子有问题,她竟然在看《霍乱时期的爱情》,她是不是想谈恋爱呀!”

高三,晚上睡觉时脚抽筋,她坐起来,正好被查寝老师的手电照到,扣分。

高三,午休结束后,拿着一个没吃完的苹果向教室走,被年级部老师抓到,要求拿着苹果拍照留证,到教务处写检查。

有段时间,她总是做梦。梦到老师同学在班上发现了蛛丝马迹,巧克力皮、橘子皮,都说是林禾青吃的,她拼命说“不是我不是我”。

“那段时间连续违纪,防不胜防,莫名其妙就被抓,特别崩溃。”离开衡中三年后,她讲起这些故事,像是说着别人的笑话,又像是看到了彼时的自己。嘴角带着一丝苦笑。

除了这些“小事儿”,她还做了一件“大事儿”:逃操半年。

跑操是衡水中学的标志性场景。每周的开放日,甚至会有人花上两百元的门票,来参观这一人间奇景。每个班七八十人,排成六列,脚尖贴着脚跟,前胸挨着后背,距离近到鼻息都会打在前面人的脖梗子上。每个班的队伍,挤挤挨挨组装得像一架坦克。

每天跑两圈,每圈喊一次口号。在那些口号里,出现最多的,是“拼搏”“必胜”“青春”“清北”这类词汇。有时候,身高一米九的校长张文茂会站在行政楼的高台上,俯视他的“孩子们”,威严的架势如同检阅军队的领袖。

高二夏天,早操刚开跑,林禾青的鞋带开了,后面的人踩住了她的鞋带,她失去平衡,向前扑倒,其他人的步伐跟着乱了,踢踩磕碰,最终大片倾倒,林禾青被压在最下面,还有一个同学露着的胳膊上擦破了好大一片。两个星期内,她以同样的方式摔倒两次。“我不敢跑操,特别害怕,一跑操浑身都在发抖。”

更令人痛苦的是,夏天跑操后,同学们身上散发着的汗味。这涉及另一个问题,洗澡。衡中的澡堂是2011届学生们的集体记忆,所有的女生采访对象聊起衡中的澡堂,都是一边说一边笑,笑得要流出眼泪来。

当时的衡中,每周给一次洗澡时间,吃饭加洗澡,50分钟,珍贵得不可一世。澡堂没有隔断,因为人多,每次洗澡时间,都是两到五个人围着一个淋浴洗,人挨人人挤人,满目都是白花花的身体,几乎类同于生鲜市场。

出于对跑操的极度恐惧,林禾青想要向老师请长假,老师一句话就把她噎了回去:“就你特殊?”

林禾青依旧我行我素。

“因为我根本就不相信他说的那些东西。我学习不是因为环境让我学习,是我自己要学习。”这个看似简单的道理,在衡中奇妙的氛围中成为一种难得的清醒觉悟。

2014年,她参加高考,谁也没有料到,她是那一年最大的黑马,她成为了河北省高考状元。

执法者毁于执法

“她是一个十足的叛逆者。”李翰是林禾青高三时的班长,在北京昌平的一家烤鱼店里,他这样评价林禾青。

高三的周测,林禾青情绪不好,作文写了两三行,实在写不下去了,就交了卷。

第二天,李翰宣布:周测名次退步的同学,交份检查。

林禾青没交。

他气冲冲地走到讲台上,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指着林禾青吼道:“你作文就得了五分,还不交反思?”

林禾青回击:“你说的时候我没在,没听到。”

那天两人吵得很凶。

三年后,北京大学的学生林禾青和中国政法大学的学生李翰一块吃饭。

李翰说:“那天说完你,我就后悔了。”

林禾青说:“我也是说完你就后悔了。”

林禾青早就完全地理解李翰。衡水中学的压力是层层传导的,李翰的压力来自班主任的要求,李翰既是被管理者,也是执法者。他勤勤恳恳地帮学校和班主任维持秩序,还为了“心中的正义”,给班上同学告御状。

量化是衡中管理制度的核心。成绩、纪律、卫生、跑操,是量化考核的四大指标,事关班主任的奖金,以及班干部的荣誉。

量化掌握在“年级部”、“小黄帽”和查寝老师手里。所谓小黄帽,就是戴着黄色棒球帽的年级部学生会成员。跑操前,跑操时,早饭后,晚饭后,还有把十分钟课间挤压成八分钟的“预备铃”前,他们都在盯着手表计时,拿着纸笔计分。

他们站在教室后门,从窗户往里看,并记下“上课喝牛奶”“上课转笔”“上课扭头笑”这类的违纪事实,为方便记录,每个学生的座位都可以用方位表示,比如“北一后一北二”,就代表北边第一大组最后一排从北数第二个学生。不久,班主任就会找那个同学兴师问罪。

高三,一次跑完课间操,一个女生“小黄帽”告诉李翰:“你们班队形乱,要扣分。”他形容自己当时的心情:“我一听到乱字,脑袋就像炸了一样。”

李翰也做过“小黄帽”,那是高二的时候。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一种投机主义”。

“小黄帽”像个护身符,给他带来过不少好处。比如,假期不用写作业,打通学生会的人际关系,就不用被查。比如,课间操的时候去班里查零食,想查谁查谁,查到了直接自己拿走吃掉。比如,借事翘课,拎着帽子出去溜达溜达。他甚至悟出一个道理:“一旦跻身了权力阶层,你会发现人跟人都是有利益交集的。”

回味过去,李翰感到一阵荒诞。“我不认识那时的自己。我现在想想我好搞笑啊。”

在衡中时,李翰并不是什么异数,他曾是衡中评价体系中最优秀的那种学生。从文理分科之后,就做班长,一直做到高考。高三一年,成绩长期保持在文科实验班前五名,这意味着他是个极有希望考上“清北”的学生,是像大熊猫一样的保护动物。

但规矩的守护者也会被规矩所摧毁。高考前一个月,一个周六的晚上,难得的放松时刻。张家口人李翰离家远没回去,他和朋友从外面带进宿舍一只烧鸡,想在熄灯后,偷偷摸摸地大快朵颐。

一只鸡翅膀还没吃完,年级部老师一脚把门踹开了。

那天,李翰彻夜未眠。他有一种感觉,自己往日磨的薄得不能再薄的刀,一刀劈在了石头上,咯嘣一声,断了。

第二天,他等来了处理结果:回家。

这么严重的处理是出自学校考前抓典型整肃纪律的需要,对他这样的好学生毫不手软,更能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

李翰的妈妈从家里赶来接他回张家口。从衡水到张家口火车要走10个小时,因为远,他平时放假都不回家。爸妈开车来接他回家,一趟是四个半小时,来回花费大于1000元。

对父母的歉疚,给他带来了最大的痛苦。他描述回家那几天的感觉:“如同万箭穿心,很复杂,后悔,愧疚,愤怒,委屈……”

这件事情对他的打击之大,直接影响了他高考的发挥。本来对于清华北大胜券在握的李翰,因为高考前的情绪崩塌,最后只考入中国政法大学。

而这一事件留下的阴影仍然笼罩在李翰身上。进入大学之后,他变得内敛,与学院系统保持距离,对“集体”保持高度警惕,学校的组织和活动,能不参与就不参与。

他现在信奉美食,经常一个人下馆子,“但就是没有当初那种味道了,那个鸡是真香”,他笑了一阵,又停住了。 

结成团队对抗

如果说林禾青是叛逆者,那么康乔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不稳定因素。他和李翰从小一起长大,但到了衡水中学之后,放纵不羁的康乔无法忍受严守规矩的李翰,于是两人分道扬镳。

康乔高高瘦瘦,是那种很讨人喜欢的阳光大男孩。入学之后,他很快有了一帮兄弟,组成了自己的小团体。他们靠小团体的力量对抗环境的巨压,用朋友之间得到的善意的理解,来消解少年人被压抑的巨大不满。学校规定,22:10熄灯睡觉,23:40之后才能去厕所。他们就经常等到23:40之后,在厕所相会,蹲在一个个坑位上夜聊。

小团伙中有一个男生的父亲是开书店的,经常能打印一些资料,他们就如饥似渴地传阅,那里隐藏着跟历史课本上不太一样的历史。他们高谈阔论,谈国家和社会,也谈衡中体制和教育制度,评析和批判每一个标语、每一句口号,颇有些“恰同学少年”的感觉。

康乔颇具领袖气质,讲义气,周迎是被他影响的人之一。

周迎刚进衡中的时候,从不敢违纪,学习成绩一般,调研考试考年级1000多名,在实验班里排倒数,在同学们面前抬不起头。他来自秦皇岛,距离衡水 500 公里,几乎每次放假,父母都会开四五个小时的车来看他,车上塞满了家里带的零食。考不好,他觉得愧对父母,一给家里打电话就哭。

自从进入文科班,结识康乔后,他慢慢地变了。他开始参加厕所夜谈会、打球、阅读开书店的叔叔打印的资料,渐渐明白生活中不能只有学习。

高三,他的叛逆达到顶峰,以至于班主任在班上对他做出这样的评价:“有些同学很愚蠢、幼稚,想以自己的成绩为代价反抗教育制度。”

高三时,他参与自主招生,申请了校荐名额,按照当时的成绩,预期会拿到复旦的名额,结果被分到了西安交通大学。他发现很多成绩比他差的同学,分到了更好的大学的名额。

他开始意识到,这里除了成绩,还有一些不能言说的东西。家人劝他去参加西安交大的自主招生,他不听,意气用事放弃了这个名额,就因为这件事“很不尊重、很不公平”。

那天晚上,天很冷。跟家人打过电话,周迎突然想哭,他走到操场上,躺在凉飕飕的草皮上,望着深蓝色的天空,告诉自己:“只能靠自己了,只有高考一条路了。”

班主任的一句话他听进了心里:“如果你自己不够强大,就只能做教育制度的牺牲品。”

三年后,香港中文大学的学生周迎回想起高中生活,仍然无法抑制激动的情绪:“压迫无孔不入,如果顺从,会迷失掉自己非常信仰的东西!”他庆幸自己没成为老师说的那种牺牲品,但是他知道,在光辉灿烂的成绩后面,有太多人当了炮灰。

上海的雨夜,刚从CBD高层写字楼里一家投资咨询公司实习下班的周迎身着西装,看起来神采奕奕,几年前衡中操场上那个跑操一摇一晃的胖子已经不见踪影。

聪明的人会钻空子 

和林禾青一样,黎方也不想跑操。不过相比林禾青硬碰硬的办法,黎方更懂得钻规则的空子。

高一军训,他看了两天跑操训练,断定这样跑操既不能起到体育锻炼的效果,而且像马戏团耍猴一样滑稽,主要是为了领导们看着爽。

作者图 | 衡水中学候操的学生们

于是他找到班主任,义正言辞地说:“我想当体委,为班集体做贡献!”老师没有拒绝的理由。就这样,黎方每到一个新班,都当体委,当了三年。

体委在队伍两侧跑,负责把握队形整齐,带着喊口号,不用和别人摩肩接踵。黎方甚至连口号也不喊,因为体委不止一个,他不喊,自然有人愿意喊。当体委后,他顺理成章地从被耍的猴变成了看耍猴的看客。

“又没有尊严又没有发言权,一群奴隶才能练成这样。”他说这话时,平静的表情,无所谓的口吻,带着一贯的自信和自负。

黎方是个物理奥赛生。他热爱物理,是那种有天赋的人。初中自学了微积分和高中物理,40分钟就能把高考数学卷做到140分以上,20多分的椭圆解析几何大题非要用三角形证全等去做。

到衡中以后,他就像被戴上了紧箍咒。虽然高一物理的知识他初二就会了,但是还得按照老师的要求认真做笔记,刷那些在他看来很弱智的习题。他想看国家队难度的奥赛题、学大学物理,被视为歪门邪道。他精力旺盛,努力了三年都没有能在午休时间睡着过,所以只好偷偷带个不能上网的手机,午休时间用衣服蒙着头,看手机上的小说。

手机里只有一部《龙族》,他来来回回看了十遍以上。黎方喜欢看书,高中三年,他的阅读资料极度匮乏。只有一部《龙族》,一本《法医学》,和一本《丑陋的中国人》。在衡中,“闲书”是受到严格控制的。

他甚至把抄书当成一种放松。一本大学教材《热力学》,他从头到尾抄了一遍,包括前言、序言、目录、插图。

在衡中,每天晚饭后有20分钟的新闻时间,播放老师剪辑过的《新闻联播》、《焦点访谈》、《新闻直播间》等节目。新闻是必须放的,因为学校会派人检查,但是高三的班级,新闻都是静音放的,所有人都低头学习,任主播在屏幕上滔滔不绝。

整个班,只有黎方会抬头看,但是好几次,他正看着,冷不丁地后脑勺就被班主任按下去了,被按了几次之后,他也不抬头了。

衡中给每个奥赛生上了双保险,所以学竞赛科目的同时,高考科目也不能丢下。但是对于黎方来说,给他学物理的时间太少了。他想学物理。化学课,他学物理,生物课,他也学物理。为此,被老师没收书、和老师吵架、被赶出教室。他陷入了极端的理想主义,越是不让学,越要学。

被赶出后,他就没再回去,找了一间空教室,自己在里面偷偷学物理。跟老师撕破脸,老师不再理他,也相当于达成了某种妥协。

事实上黎方为自己争取到了一部分自由。但是他也为此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比如精神上巨大的压迫感,整个人变得歇斯底里。

“我本来是一个情绪很稳定很理性的人,被他们逼得很疯狂很极端。给我自由的话我是不会放纵的,我是可以把我自己管得很不错的,但是他们给我一顿乱管,我就什么都不会了。”这是一个天才少年的自述。

衡中的学习方法是为多数人准备的。黎方这样的异数,只能在挣扎中自求多福。

他没赌赢。物理奥赛的省赛中,因为一道“有争议”的题目,他与省队失之交臂,无缘保送,只剩高考一条路。

幸运的是,他通过了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的自主招生。高考之后填报志愿,出于某种仪式感,他就填了一个学校一个专业。这正是他最喜欢、也最适合他的。功德圆满。

但是让他哭笑不得的是,高考之后,老师对他说:“你如果那时候再听话一点,就能走清华了。”清华北大高于一切,只管学校不管专业,这是典型的衡中思维。黎方谈起这事时,露出难以掩饰的轻蔑神情。

我们在中科大见到了“出狱”后的黎方,彼时他正在主导一个投入上百万的科研项目。幸运的是,摆脱极端疯狂恢复理性平静后的黎方,发现自己依然还是热爱物理。

如果重来一次

2014年夏天,高考完的林禾青重回衡中,她的身份是高考状元,任务是给高三的学弟学妹做分享。

以衡中的标准来衡量,黎方和李翰,都是失败者。因为他们本应该考上清华北大的。

林禾青则是成功者。

在衡中,分析行为与结果的关系,最通用的逻辑是“成王败寇”。

“如果我没有考好,他肯定会说,你当时不听我的话你活该吧?但是最后我考好了,就会说这个孩子很有自己的主意,很乐观心很大。”林禾青表现出令人惊讶的坦诚。“高考之前大家水平都差不多,这次考第一的下次可能考三百。所以我觉得高考,运气的成分很大。”

高考之后,林禾青成为衡中的骄傲。像所有衡中的高考状元一样,她获得了中国奥运冠军式的荣誉和褒奖。让我惊奇的是,她清晰的自省力,和对待过去记忆的诚实,没有被“胜者”的身份模糊掉。她对衡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做了深入的反思。

林禾青回溯高中年代:“我始终在摸索,自我和环境之间的界限我不甘心把自己缩在那么小的一个地方,五点半起床,跑步,读书吃饭,吃完饭继续读书,吃饭,睡觉,睡完觉继续读书,读完书又睡觉......这样的三年对我来说,太无聊了。我还有精神世界,自我发展和人格健全。我试图找到一个界限,在这样的氛围和管理中,我能够得到的自我到底有多少?”

她渐渐发现,摸索就会越界,越界就会冲突,冲突就会受伤。和环境抗衡,受伤的永远是自己。

每次违纪被叫家长,她都会怀疑自己的人品,怀疑自己犯了天大的错误,是个不孝女。衡中最令她畏惧的是,每一个小小的行为都可以和很大的东西挂钩,上升到人品问题。以至于你上课偷喝牛奶影响到你父母的幸福,你睡觉翻一个身也会影响到你室友的人生。

“我并没有找到那个最大的界限,最后我变成了那个最小的我。”

那个班会课上躲在书堆后面学习的,那个考了前30还不去吃蛋糕的林禾青,并非从一开始就明确“我要为了自己学习”。经过很久的思考和挣扎,她才搞清楚自己为什么不学习,又为什么要学习。

她设想了另一个情境,如果自己不在衡中,而是在一个普通的高中,那么她肯定会像初中的时候一样,比其他同学都更努力,她是一个并不缺乏自制力的优等生。但是为什么到了衡中,她成了一个叛逆者?

林禾青给了这样的答案:“在衡中,我表现出对学习不屑一顾的态度,是因为我想要与这个压迫我的环境去抗争如果你要抗争这个环境,就要抗争这个环境中最强大的东西,那就是学习。这个环境和制度,从上到下,都告诉我要学习,我就只想,我不听你的,我要证明我自己,我要反抗,我不学习“。

“但是我忽视了一点,学习对我本身来讲是重要的,我自己是想学习的,这是一个矛盾的事情。我那时叛逆,但是很多东西看不清,是为了抗争而抗争,而不是为了自己而抗争“。

时间逼近高考,她不再“为了抗争而抗争”,开始“为了自己而学习。”她尽量不理会整个环境的影响,并最终证明了自己。

站在台上,林禾青发现,她看着台下的这些人,发自内心地希望他们好好学习,希望他们不要跟环境抗争,希望他们能平平安安地度过高三。那个时候她明白了当初老师们对他们说那些话是为了什么,只是为了让他们学习。

她把很多话,换了一个说法,讲给学弟学妹们听她告诉他们:“我高二的时候也总是违纪也很叛逆,因此我很痛苦,影响了我的学习,所以希望你们高三规规矩矩的,不要像我一样痛苦。”

“如果让你重新过一遍这三年,你会规规矩矩的吗?”

 “不会。”她不假思索地回答。 

 (因作者要求,文中人名均为化名)

作者王露晓,张紫璇,曾为衡水中学学生

***********

评论区

  • 沉思
    我爱北京四中。同为名校两所学校的差异我们都能看出。我是北京四中道元班的学生,陈寅恪先生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一直是班主任教育我们的目标慢。慢也成为一种灵性和气质。不愧为一所敢把“民主”二字作为校训的学校了。
     9218
    作者
    北京四中的权力背景是衡水中学不敢想的
  •  3266
    竹子
    深圳中学大概是衡水一中的典型对比吧,我们学校极自由,极开放,以校园民主,校园自治着称,重点率在全国名列前茅
     2909
    作者
    后来你们深中就成了敏感词
  •  3177
    小不
    为了抗争而抗争的抗争是没有意义的,为了黑而黑的黑是没有道理的,为了言论自由而言论自由的反调是没可取性的。为了上墙而上墙的留言是可以上墙的。
     1666
    作者
    我差点以为你是真心......
  •  2651
    若水∮若冰
    我觉得很悲哀的一件事是很多人拿在衡水高中牺牲三年青春和后半生高大上的人生做对比权衡,我觉得这是个伪命题,你在衡水高中的三年牺牲未必会换的后半生的辉煌,你后半生的辉煌未必会因为是在衡水高中的原因,在说句刻薄的话,即使是上了北大清华,你也未必会有后半辈子的辉煌。而且,我觉得真正的人生是活给自己的,不是为了别人眼中的“高大上”,活得值不值爽不爽只有你本人知道。再一点,现在你看来“高大上”的物质,等你真的拥有了,也就感觉那么回事儿,我开上了保时捷,也就新鲜了没几天,现在丝毫没觉得比我同学开丰田开的爽....
  •  2626
    秃撸撸
    犹记得在一期关于毛坦厂的“新闻1 + 1”里,白岩松咬牙切齿的指责一个毛坦厂的反叛者忘恩负义。从那之后,白某人在我眼里是一个反面人物。 一句老生常谈的话是“无论有多少弊端,高考仍然是当前寒门学子对抗阶层固化的最有效方式”。 将其奉为圭臬的那些人,在我看来,捍卫的不是高考,不是寒门学子对抗阶层固化的权利。 他们真心要捍卫的,是这个让寒门学子除了高考之外别无更好出路的机制。 就像王志安和观察者网表面上要捍卫格斗孤儿走出凉山噩梦的机会,实际上是在捍卫那些失位失职,使孤儿们沦落到除了投身格斗别无出路之地步的人。
  •  2443
    Z-伟
    虽然方法很极端,也是现实的产物。试想一下,如果时关可以倒流,回到高中,拿三年时间换一个可能全新的高大上的后大半生,有多少人会愿意?
     593
    作者
    好问题
  •  2322
    张家玮
    这篇写的太真实了!真的太真实了!看了这么多研究衡中的,都是放屁。只有这一篇写出了我这三年真实的经历,真实的感触!
     729
    作者
    你这种表达方式很不讲规矩啊
  •  2084
    我学校在努力学衡水难受
  •  1835
    耿思嘉
    衡水中学的在此!来占个坑!
  •  242
    152130128
    为黑而黑瞎带节奏 就一句话既然这么讨厌这个体制为什么不直接走了好?一副异类的样子或许只是为了在这个体制里有更好的地位?
     1828
    作者
    你的思维方式需要纠正:你讨厌中国的环境污染,为什么你不移民呢
  •  1665
    看到留言里有一个衡中新高一的孩子说,也许这样会有比别人更好的未来。事实告诉你,等你上了清华北大你会发现,那些北京市重点考上来的学生,过得比你快乐,学习比你好,能力还比你强。事实就是这么残酷。
  •  1469
    伟大的老师モ
    我很感谢衡水把我送到了很好的大学,但我永远不会说我爱我的母校。畸形的高中
  •  1126
    递归
    我终于没有被异化成为一颗齿轮,规训与惩罚的结果就是对现代社会,工具理性的彻底疏离,这让我生活的很艰难,如果让我再来一次,我不会改变,直到被生活碾碎
     379
    作者
    我喜欢你的态度,保重
  •  1067
    阿泽
    每一个踏过高考独木桥的人都有过类似的挣扎,无论他是不是在衡水。(挣扎的是占绝大多数的中等生,天才在哪都会发光,不适合学校的早早自找乐趣了,只有中等生才在拼杀中怀疑,犹豫,困惑,思索)
  •  879
    白云
    我是一个初二学生的父亲,真的很矛盾。衡中是河北最好的高中之一甚至于要去掉之一两个字,进入衡中就等于一只脚跨进了985或211,在未来的日子里会有一个体面的工作,有一份体面的工资,可是又有这么多批评的声音。
  •  633
    李通
    衡中毕业八年。量化不假,竞争机制不假,但哪有那么夸张,这记者选取了一些极端案例,再妖魔化。从我观察到的视角,后遗症有,比如依赖外部压力,自主性差,偏好竞争。但客观讲,绝大多数人都进入了相对不错的学校,现在生活也都丰富多彩。这也是衡中赋予的。 一个体制让人反感,但同时又千军万马往里挤。家长不是傻子,市场是有效的。衡中只是一个厌恶但又不得不选择的地方,其背后反应的价值观单一和教育资源有限,甚至区位资源不均才是根源问题。
     870
    作者
    描述就是描述,没什么妖魔化
  •  810
    你看起来好好吃
    不快乐的人生谈何成功?
  •  767
    告别
    衡水二中的表示我们没有衡中这么宽松
     287
    作者
    泪目,别人家的孩子衡中就在身边
  •  735
    甜元
    上学的时候老师总说:不要让廉价的快乐埋没了你的人生我毕业之后总是在想,在很好的年纪里,在那样的环境下,自己的单纯的青春的快乐真的那么廉价么?总觉得学校在价值观的输出方面真的很畸形。我一直不愿意回想当时灰头土脸没有一点自我的生活,只想记得一些可爱的事情。我是差生。
  •  621
    批判衡水似乎是一种政治正确诚然高压的环境给每一个人带来的都会是最沉重的打击但与其对这样不合理的学校制度进行揭露我们又是不是应该想想是什么造成了这一切?
  •  594
    JasonJason
    【来自衡中毕业生的五点思考】 1,衡中的大气候下也有很多微环境系统。班级与班级之间的环境差异是巨大的。 2,衡中的所有规则的核心逻辑其实非常单纯---确保学生全身心投入到高考备考之中。由于普通年轻人的惰性,理想主义,大部分学生无法做到全身心投入高考,所以衡中采用了规格化监管,纪律和目标导向,感恩教育,狼性教育等手段促使学生“全心投入”。这种“搞运动,树英雄,抓典型,大批判”的模式,对大部分学生有很强的督促作用,只不过在社会语境中,这种模式已经被过度渲染而被妖魔化了。 3,衡中教育的本质只是一场长达三年的“素拓”或“军训”。而自由民主的价值观,每个年轻人的独特性与人格,是不会因为这些“素拓”和“军训”就受损的。 4,提醒大家不要只关注形式。高中教育的主要内容还是基础知识,史,政,语文这些科目的学习本身就能帮助学生冷静客观第地了解这个世界。当年轻人感受了“我有一个梦想“的平权力量,了解了苏格拉底之死背后的民主陷阱,我相信民主与理智的种子已经在他们心中种下。不让吃零食,不让玩手机之类的条条框框只是鸡毛蒜皮而已。 5,在河北,高考突围之后才能谈“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  564
    魔盒潘朵拉
    作者之一如果是真名的话应该是我同班同学,作为一个在衡中经历四年熏陶的,所谓“失败者”,文中学霸的故事让人感慨,但是还有许许多多像我一样没有达到期望的同学存在。
  •  505
    白衣
    衡中就是一个看中分数的地方,不用和我讲什么均衡发展。在你进衡中之前就应该搞明白它是什么样的地方,更应该搞明白不是它求你进去,是你有求于它。是,你可以不选择它,但你一旦选择了它,你就要准备承受这一切,是你自己的选择。而且最重要的,也是不得不承认的,它能让你有个更好的前程,就因为它给了你环境和压力。我相信每个从衡中出来的学生,在校会恨它,离开会爱它,多年后怀念和感激它。
  •  483
    草民邢楷
    2011年毕业于河北衡水中学的我,对这种抹黑我母校的行为,异常愤怒!就好像同样在一个城市,有人发财无人贫困一样,同样在一个学校,也有好学生和坏学生。我高中时候也因为“压力大”而故意违纪过很多次,我从不打游戏,但是也晚上翻墙出去过,就是为了违纪而违纪,现在看来所谓的压力大不过是年幼时的狗屁不懂,真正的压力面前学习压力狗屁都不算。我也被停过课,也被遣送回家过,但是至今我感激我在衡中学到的坚韧,你以为学校只是让你学知识的?大错特错!高中的知识除了考大学以外人生用到的可能性极低,在衡中要学的远远不止是知识,更多的是如何在处理压力并从中获取打不败,压不死的人生品格!请你们这些没在我的母校学习过的人和一些毕业于母校的糊涂虫不要再抹黑我的母校,你的妈你不认,我认!
  •  477
    小树小树
    评论中有人拿北京四中,深圳中学的自由开明民主做对比,我也觉得这种对比基础是不公平的。深圳这么多高中,深中那样的高中只有一所!七八万中考生里挑出来那800个,200个多是考国外大学。别的学校都没有笑傲高考的筹码。北上广深最好的高中拥有各种权力资源换来他们在高校录取上的优先权而换到学生相对自由不是他们蔑视其他学校的理由。该改革是高考录取制度,比如一年考三次。文中物理很好那娃不用浪费三年,是南科大的菜,南科大录过12岁的,现在上牛津去了。
  •  420
    亿万少女没有一万
    对于一楼,我觉得不光是权力背景,四中资金之雄厚也不是衡水所能想象的。所以来自广东实验的我只敢庆幸,不敢优越。
     199
    作者
    好吧,广实也很优越的
  •  409
    蔻静
    终于看到衡中的人自己站出来说这种制度的不好了想想以前高中学校的领导还去参观了回来大肆宣扬虽然我们没这么严格但是那个班主任也真的给我造成了伤害觉得过得很压抑毕业之后的8月底回去领空调桌椅押金班主任得知我考上了还让我给学弟弟妹讲一下很违心的告诉他们要听班主任的话虽然现在觉得很严厉但是都是为你们好。最后,还是觉得开开心心的学习最好
  •  208
    哇咔哇咔
    看到后面真心看不下去了。作为北京四中的一名中等生,高考失误,学校平均成绩进了现在的大学。北京四中地理位置历史原因导致它确实有很多优势,但我想说四中也有很多平凡地踏踏实实努力的人,凭借自己的实力考上了好大学,北京高考是比外地容易,名额也多。但也不是你们想的那样不努力就能上大学的,这在任何地方都是一样的。我最骄傲的是学校的讨论的氛围,老师们工资不多(真的我们语文老师都说肯定上辈子杀了人才落到这样11H)却真心热爱他们的工作学生,与他们平等地交流互相学习进步。我之所以能在北京上学也是因为父母当年努力从小村子里走出来的,既然你们不服,那就努力让你们的孩子能上四中再说吧
     367
    作者
    我都没户口,孩子应该上不了四中
  •  343
    万水
    看哭了......我在怀仁一中上过一年学,整个学校的模式都是按照衡水一中来的,那一年真的太压抑了,每周跟家里通电话的时候都会崩溃大哭。我不知道这种教育体制是不是正确的,但如果重来一次,我可能会逼自己一次吧
     114
    作者
    那个时候没得选
  •  343
    ?
    衡中2017级毕业生挺衡中,天才毕竟是少数,如果再来一次我仍会选择。
  •  325
    肌肉姑娘?️
    海南华侨中学,连着出了文理状元若干,全省清华北大的名额一半在我们学校...但是氛围轻松,发型着装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自由又自律。海南酷热,午休时间有两小时五十分钟。吃完饭散个步,睡个午觉起来冲个凉,然后开始上三个小时课。感觉大学都没有那么轻松。 我在重点班,高三的时候有人中午不回宿舍,在教室加班学习。老师一次次劝他们好好休息,学校也为了赶学生回宿舍,中午给教学楼断电关风扇...那时候我还报了补习班,晚自习的时候出去补课。我们班主任知道了让我晚上别住宿舍,回家休息,第二天早读还给我批假... 所有同学想起母校都是美好的回忆,所以未来我无论如何都不会把我自己的孩子送到那种集中营一样的学校受折磨。假设年幼的他没来得及成长出一个清醒的自我,又没有一个重视自我的学校给他引导,会成为怎样的一个人我不敢赌。
  •  309
    埃米尔辛克莱
    对作者的最高赞回复颇有微词。 北京四中的成功关键不在于其如今的权力背景,而源于其每一代人积累传承的精神底蕴。 四中学子方盛年,志高而气锐,其志不在清北,而在大效于世;其气不为今日胜万人,而为明日报社会。 上一段多处出于四中王道元先生训诫,诸生皆可共勉。
  •  278
    张锋镝芬迪
    其实说衡水中学变态严,也全看学生自己如何调节。我也是衡中的学生,天性并没有被泯灭,反而还学到了很多我到现在都在受益的东西,比如压力的调节,时间的安排,对事情的坚持。如果再选一次,我还会去衡中
  •  267
    MELISSA
    看到上面有衡中学生留言说学到了很多他到现在都在受益的东西,比如压力的调节,时间的安排,对事情的坚持。本人窃以为这是任何一所正规有责任高中的义务输出,并不足以作为一种夸奖,也没有必要感激。恰恰相反,对于高中应该提供给学生的眼界,兴趣培养,人际交流方面,他却只字未提,不免有些疑惑,对于一些衡中学生,他们是否明白除去成绩外,高中对于他们人生的意义,以及这段时光除了青春外,对自己人生的目标到底有何影响。
  •  253
    leewalt
    对于大部分家庭来说,其实他们知道衡水中学的种种缺陷,这不是最好的,但可能是最不坏的选择。
  •  233
    田洋洋?
    庆幸自己在衡中时遇到了一位开明的班主任,他很少给我们灌鸡汤,班会也经常被他说成段子。一度不被人看好,但是我们班最后的成绩却是遥遥领先的。啊对了,因为我是他的课代表,他还会偷偷给我买零食吃哈哈哈,非常幸福了!
  •  200
    吴美斯?
    男票高中在衡水复读他也讲过夜聊聊天几个人抽着烟吹牛到两三点再回寝睡觉五点多起床去跑操那个时候好像真的没办法像别的学生一样安分守己啊
  •  194
    子午周天胖一世
    我的高中,不知花光了我多少年的运气。美好没有挫折的五段暗恋五次,接着有一段人生最好的恋爱时光,交了至今为止最好的朋友们,同时参加四个社团玩得飞起,好好学习了人生最后两门特长......我把所有能主动控制的时间专心用来生活,因为学校的应试教育体制让我被控制的时间足够让我考上了一所不错的大学。雅礼中学,给了我最好的自由。
  •  184
    卟噜卟噜
    这让我想到了大护法,麻木,不清楚自己的道路。很多与环境的叛逆是在充分了解自己的前提下,他们知道自己前进的方向,行行出状元
  •  182
    Kulla heyo
    哈哈哈哈哈,以前挺讨厌校友们动不动就拿出河北经济不发达,好大学少等等去反击别人的质疑这种行为的......可是当我听到前几天有个段子“河北省教育厅出来辟谣说从来没有说过要建双一流大学”时,真的是苦笑不得。还是那句话,存在即合理,如果不合理,那请各位坐观其毁灭好了。还有就是,文中的例子大概比我要早几届,反正我这一届真切的体会到了衡中与日俱增的人性化,老师们正在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个性化的发展空间。至于那些听起来很变态的规定,其实大多数的处理者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  172
    柳(✿ฺ-ω-)
    我差不多是衡中最高分进去复读的,因为对自己不满意,甚至没有报学校,绝了自己的后路,可是这个环境就和我初中毕业时候见到的一样,肮脏,绝望,因为对这个环境的抵抗,和制度的不满,最后我只比第一年提高了全省1000名左右,到了西交大,现在大四了,保研,仍然没有办法回想那段时间,我几乎屏蔽了所以和那时有关的人和事,如果有可能,我不希望和我相关的任何人,再去那种地方受煎熬
  •  151
    浸沙
    衡二的飘过,表示对文章中同学的遭遇很是羡慕。 被老师一脚踹出过教室,在教室外从窗户听课一周,老师办公室门口站军姿三天,被误会不尊重老师被拽头发用脚踹,扇脸,流鼻涕被在班会说恶心。不好意思,我是女生,当时17岁。
  •  145
    Mikki?
    如果是衡水模式的反叛者,那我算一个吧从小学时就被灌输要上衡中,上清北的思想中考后,我做出了一个在他人看来很不可思议的决定:。我没有选择任何一所重点中学,而是拿着还不错的分数选择了一所排名倒数的高中。为了所谓的自由。高中三年,过着轻松生活的我在衡水的高中生里简直是异类。现在,我已经是某上海高校的大一新生了,高考成绩也创下了我们高中的记录羡慕者,称赞者众多,惋惜者也不在少数。如果当初选择了衡水中学,也许今年的清北新生名单上就有我的名字了。我不后悔,如果回到三年前,我依然会做出同样的选择。而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也会继续努力证明自己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
  •  143
    君子之交淡如水
    作为衡中家长,我不后悔把孩子送到衡中。十几岁的高中学生,正处于思想活跃期,叛逆期,如不严加管理,放任自流很容易养成任性,懒散,自私的性格,会一事无成,更别提能考上理想的大学。中国现在的社会对孩子的管理不是严的问题,而是溺爱的问题。因溺爱而受害的例子比比皆是,反而因严管而出事的例子少之又少。比如因衡中的管理模式而受害的例子就没有听说过。中国社会与西方社会不同自学成才的是极少数,而严师出高徒是公理。在衡中的严格管理下,能灵活应对,坚持自我,顺势而为而成功考上理想大学的是智者;能循规蹈矩,艰苦努力考上大学的是能者;用不学习反抗制度,浪费青春的自以为是者是愚人所以,有问题的不是衡中的制度,而是你在衡中的自我定位和对制度的应对能力。在应试制度下反对衡中的应试教育本身 是错误。
  •  124
    小串
    终于有一次刚更新就看到了......话不多说,去看故事了。
     63
    作者
    正确打开方式
  •  120
    我在河北高考,但不是衡中,河北省每年45万考生,一流大学在河北的招生指标又少的可怜,现在没有一个一流大学的学历,想要改变自己的社会阶层,可能性几乎为零。你们没经历过这样的压力就不要妄自揣测,我见过太多的人在高中拼命的努力最终得到的只是一个二流一本或是二本的通知书,我想他们在北京天津应该可以考上更好的大学,有一个质量更高的人生吧。到了大学我们才发现,我们拼命考上的大学,只是其他省份的差等生才会上的,我们能怎么样,心里是深深的绝望,其实我们根本就不在一个起跑线上,绝望之后就是疯狂。衡中体制不行,但是 上衡中的初中同学觉得衡中挺好的的,老师们很负责任,也没有培养出一堆应试机器,也没疯了傻了,你们只是站在河北的旁边对我们这个高考的炼狱指手画脚,还是那句话,我们根本就不在一个起跑线上,我们差太多了。不要说我们的方法不行,学习很苦,但我们别无选择,只有能治好病的医生才是适合病人的。
  •  120
    南特
    超级中学产生的根源还是在于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如果河北省能均衡发展各个地级市的高中教育的话,河北各地的家长也不会争先恐后地把学生送往这个地方。
  •  112
    小雨
    我是高中是衡中的今年大学毕业一年了现身说法我三年反正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这个事我是不太相信的毕竟微信上谣言太多。不管这件事是真是假反正我觉得衡中也就是个普通高中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极端。就吃蛋糕事件来说,我是非常不认同的,可是我经历的衡中,的确不是这个样子。高中确实忙了一点辛苦了一点但挺单纯的比现在上班幸福很多。学海无涯,有秩序有规律的学习生活加适当的压力,对于一个高中生来说不算过分。我也很认同自由教育,甚至一度向往但这种教育现阶段只适合一部分地区。后来上了大学,接触了从各种高中毕业的人,受自由教育的人从整体素质上来讲确实大部分是优秀的,总结一下他们有机会去参加社团活动,参观历史科技等各种博物馆,接触各类名人,甚至连补习班的发展也很先进,不是单纯补授教材 会更多的去激发兴趣和发展智力。这些确实是客观存在的。但是上了大学以后(我们学校也比较开放),我可以接触的各种各样的人,自己的思想也越来越开化,会有各种各样的想法。对于我个人来说高中生活给我带来的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规律的生活作息和一定的抗压能力。当时确实觉得有点小苦小累,但完全在承受范围之内。也可能是我比较想的开,偶尔偷奸耍滑,所以过的比较滋润也所以学习不好。我没有条件在高中接受自由教育,但进入大学后确受了不少自由教育的影响,能力是跟着自己的脚步走的,而思想却被这群人给带偏了(后文还有)
  •  112
    博文
    我就在二类学校,太熟悉这种针对大多数普通学生所设计的管理,以及学生们对待高压所萌发的无奈和叛逆。生活就是故事,故事必然精彩,但是我不会看了,无奈过后呐喊了也罢,沉默了也罢,无非是生活的一点涟漪罢了
  •  101
    小云儿
    因为中午午休时间看书被说过,理由是会影响其他同学的人生 - 是可耻而不公平的;因为在生物课总是积极提问被说过,理由是这么简单的问题希望在课后问 - - 会占用其他人课堂时间很不好;后来就变得很胆怯,觉得做什么都会给别人添麻烦,然后不想社交。 有一次夜晚查寝室,说我们宿舍晚上有塑料袋的声音。然后班主任把我们全宿舍的人都叫到办公室,说是谁站出来,没有人吭声。然后班主任下命令给宿舍长找出这个人,不然全宿舍的人就要受惩罚,最后还是大家一起受罚了。 妈妈给我买过件裙子,高中唯一的一件裙子。我特别开心,就穿上了。我们班主任说我不穿校服,罚我吃完饭让我穿着我的裙子,去操场上跑圈。高中再也没穿过裙子了。 我刚开始跑操的时候也是摔过一次,裤子摔破了一个口子。对,当时担心的不是自己而是裤子摔破了怎么办。然后看到有人的鞋子被踩掉了光脚跑完了全程才去找鞋子,就觉得原来自己不是最惨的哈哈。 但是我犯得都是小错,最可怜的是高一的舍友,她特别可爱,有一个男孩子喜欢她。然后晚自习下课的时候在人群里拉了她的手,结果被年级主任撞到了。然后就让她家长接她回家反思两周。她在宿舍里一直哭,熄灯了也哭。然后她姐姐来了,安慰她说正好回家歇会儿,稀罕在这破学校待着。她家在承德,特别远。还是回家了两周,没办法。这一度让我觉得和男生走近了可真危险,我觉得这件事得为我一直到现在都没恋爱负一定责任。
  •  101
    哪吒美乃滋
    度过衡中三年,我见过许多同学像这些反叛者,他们在三年最紧张的时间里追求自己的爱好,追求音乐,创作,艺术,他们不屑一顾,他们用思维燃起火花,给学校带来不一样的活力,他们选择做大多数人中的异类。有的人为了反抗而反抗,到头来坑了自己,有的人坚持到底,倒也算得上有勇气,有的人比如我,挣扎也是挣扎过,到头来还是把头埋进书桌里,其实我并不是像这样严格的管理低头,衡中的老师是我见过的最有人情味的老师,我只是迫不得已,高考在我面前,我得尽力改变我自己,才能让自己挤进这些条条框框里。很多人说衡中的学生就是学习的机器,我不认为。我是有血有肉的个体,有充沛的感情和饱满的灵魂,但我选择了压抑我自己,是因为当我知道我无法得到北京四中那样的教育资源时,作出的最好的选择。生命的挣扎,请你 都尊重
  •  90
    阿强爱上了阿珍
    那时候怎么那么怕被骂啊。明知自己考不上什么好学校,但对于什么人格的健全毫无考虑。有时候偶尔做一点追求自我的事情,就要被大批小批,把下棋这样的小事上升到灵魂高度,把上课睡觉,迟到上升到道德高度,给我施压的同时,还要给家里施压,直到家里也给我施压,真的像噩梦一样。我每天面对班主任唯唯诺诺的样子,才真像是个小人。正因为那时候受够了,到了大学我才选择做一个自由的人,只要我无所求,别人就不能拿我怎么样。也就有了后来的事情。
  •  86
    ࿓西弗勒斯天狼星彡ChayeChi࿐
    北京的高考压力能跟河北省的高考压力比么?衡水模式是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的产物,如果能享有相同的待遇相同的录取率衡水中学有必要走这条路吗?虽说高考不是唯一的出路但是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真的是唯一的出路,在这种压力之下我们北方很多学校模仿衡水中学,衡水模式可以算是北方一种通往大学的成功样板。
     71
    作者
    中部的毛坦厂中学和南方的临川一中表示不服
  •  83
    奇迹
    没有上过衡中的人也许不能理解在衡中体会到的压抑0.7分钟不到的吃饭时间,出食堂的时候一边跑一边把鼓得快要爆了的腮帮子里的食物咽下去。到现在,想起在衡中吃饭的情况,我还是委屈得想哭。洗澡时间哪里有50分钟,飞奔过去再飞奔回来,从一群白花花的身体里挤出澡堂时再出一身汗。考得不好时不说被各科老师轮流叫出去谈话,光是升降可达四位数的名次就足以把人逼疯。高三见到了太多崩溃,有在操场上号啕大哭,破口大骂的,有在晚自习下课跑回宿舍的路上骂校长被校长听到,被年级部强制回家的,在公共电话上哭到岔气的更是数不胜数,男生把头抵到胳膊里哭,女生蹲在地上哭,违纪被老师抓到的时候在走廊里失控的大闹......这种压抑来自氛围。来自墙上的标语,来自课间的寂静,来自跑操之前同学疯了一样背书的声音,来自每 班会课上洗脑一样的教育。我真的一度以为,如果我高考失利了,我的人生就完蛋了。衡中适合于那些没什么反抗精神又没什么学习动力却想要考个好大学的人,对于很多有主见的人来说,这就是一个牢笼,是压抑个性的高考机器,于是也出现了,众多的反叛者。
  •  83
    桃?夭夭
    给评论第一条点赞 北京四中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非常民主。高一的时候学校给每个班发了一张单子,让学生给学校提建议,要是这条建议班里有超过半数学生都同意就上交学校审核。当时校规允许带手机,但不能在建筑物内使用。同学们建议,希望放学之后能在室内使用手机,因为冬天外面实在太冷。过了大概小半年,同学们脸上手上冻裂的口子已经愈合了,这件事也渐渐被同学们淡忘,这时学校的反馈意见下来了,不同意,理由是,现在已经是夏天了 当时年轻不懂事,校规已经这么宽松允许学生带手机,还给我们提建议的机会,我们不感恩戴德,竟然还妄想真的改动校规,简直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  81
    八宝妈
    我可能从小就是一个异类,天生独立,不服管教,对自己感兴趣的一切都想去学习,了解,尝试,上课做题时嫌弃老师教的方法太繁琐,总是用自己的方法做。直到高一,阴差阳错进了一所封闭式高中,管理模式学习衡中,除了学习不可以做任何事,不许看任何课外书,不许听音乐,不许用手机,所有穿着发型统一,不许有任何自我标志,一个半月放2天假,剩下的一切时间被关在学校里不许外出,对我而言这样的日子就像蹲监狱。本来入学时全班成绩第二名,因为无法适应这样的环境和教学模式,成绩也在逐渐下降,在巨大的精神压力下精神面临崩溃,在高二快结束时的一天,我没有任何原因的大哭,让我认识到我必须离开这里,否则不知道以后前途如何,我首先无法成为一个心智健全的人。之后是和家里摊牌,转学,在努力和失败中逐渐接受我 就是无法适应应试教育的事实,上了一个不入流的大专,学了自己喜欢的专业,做自己喜欢并适合自己的事,让我的成绩和专业能力一直名列前茅,还没毕业就顺利找到工作,三年的办公室生活虽然悠哉待遇好,被别人羡慕,但我明白自由才是最适合我的,辞职创业,拿到我父母从前不敢想的收入,虽然付出很多,但是因为是做自己喜欢的事,从来不觉得辛苦。现在这个社会,选择太多,机会太多,把任何一件事做精做深都可以养活自己,既然如此干嘛不去做自己喜欢的事,那些只知道父母老师领导让干嘛就干嘛,没有任何主见,连自己喜欢什么都不知道的人才是最悲哀的。
  •  80
    刚刚好
    衡中塑造了一种让大多数人能考入重点大学的应试教育,这和这个时代所认可的学历观念相吻合,毕竟高考在当下是最能改变人的命运的一次机遇。一般而言,普通学生上了重点大学后会特别回味和感谢这场炼狱的洗礼,同时往往会过分的夸大衡中的神话,这在相当程度上会掩盖衡中体制的弊端。只有那些学习极有天赋,处在衡中优等行列的学生才有能力,并自觉的对体制,对学习,对态度有深刻的反思。这种人放到哪都会发光,卓越人才的天赋不会被任何应试教育压制。我在衡中时读过不少优秀学生的分享,他们展现出来的自由和上文同出一脉。这和衡中模式无关,因为它是针对大多数人的。但是对于普通学生来说,衡中的模式的的确确给了他们一次对命运很好的一次改观。即使他们大学像别的学生一样堕落。但最后的毕业证也能给他们一份相 比较优越的工作。然而,但是,最后真正最后决定生命高度的,还是个人天赋,努力,还有对外界的思考。金子在哪都会发光,世界石头比金子多,分数并不是衡量金石的唯一标准。衡中应该就是人生路上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和回味吧。(衡中差生路过)
  •  76
    小娄的合格粉条儿
    这篇文章太过真实,就是我们的生活。这三年我最后悔的事就是当年没有像林禾一样活的明白。我弟弟是高考衡中理普班第一,他经历的高中生活真的更加丰富多彩,敢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挺羡慕的,我高中只知道死学,但是高三德心态有一个大滑坡,导致高考没有考好,我有一个大学舍友高中的生活更加有趣,也交到了许多好朋友,他讲自己的高中眼里是放着光,我当时即羡慕有追悔莫及,不过我大学心态发生了挺大变化也慢慢懂得这些道理,放飞自己了,大学很开心也很精彩
  •  73
    锦藜
    很真实,也很修辞 衡中确实如此灭人欲 然而,文中大部分都是北大人大的尖子生,已然颇受照顾。我等班级倒数差生,还一样胆敢反叛的,境况不用严明。 诚然,衡中不是所有老师都能称得上“为人师表”四个字,不想多做评论。 可是,谁又能选择呢? 如果十年二十年之后,可能我也会毫不犹豫,想方设法地把我的孩子送到衡中。 河北省,作为北京天津的代谢物;我们这一代,乃至下一代,作为教育改革的代谢物,要想所谓的拼搏,实现自我,衡中大约已经是最好的选择了吧。 衡中,可能是这场代谢里的一个窑炉。我们这些凡人,都想用焚身烈焰换来一场脱胎换骨。
  •  62
    金桥
    我很尊重高考制度,确实是一个现在看来松动阶级固化的好办法。但是衡水并不能代表高考,衡水所做出的样子只是高考背后畸形的缩影。我们推崇高考制度,是因为它能让寒门出贵子,我们诟病高考制度,是因为它刻板,无奈,制度大于内容。衡水可以说极大地展现了后者,与教育的本真背道而驰。高考的标准是单一的,极度强化其中的狭隘内容,而把其他所有我们人生中该体验和追求的摒弃,是一种价值观的误导。让一个拿不到名次的运动员截肢参加残奥会夺冠,实在可笑。
  •  61
    路泽阳
    衡中复读了一年,到现在睡觉都不敢翻身
  •  58
    小仙不乖
    今天正在上党课的时候,看到朋友圈里的分享,跟男友吵架被送精神病院那篇,那么惨痛的故事弄得我一阵阵的想笑啊!但在那个环境中,我还是坚定的忍住了!但是却忍不住一直翻看历史文章,一晃就看到了下课。新来的,第一次留言,还不扶我上墙。
  •  56
    绯色流云
    庆幸自己读的重点高中以南外,深外为学习榜样,而不是衡水,而且我们学校也不分重点班,从某些方面来说减轻了压力。 但我读高三时还是觉得压力很大,有时候站在栏杆边就想跳下去一了百了。所以日后读到衡中的故事时我总忍不住想,衡中这种日子我可没法忍受三年,大概是要么转学要么死。我父母也不能理解衡中,他们纷纷表示宁愿让我读个差一点的大学也不想让我受这种折磨。 我的高中和衡中比简直像个天堂,并不怎么信奉所谓题海战术,也没有衡中那长的令人发指的学习时间,每年的一本率也在90%以上。但想要达到这种效果,师资力量和学生素质都必须很高才行,所以或许衡中的办法才是更多能为广大普通学校所借鉴的办法吧。
  •  55
    莱斯利
    从衡中走出来,我的三年,风平浪静没有反叛,最后我挤进一所四非大学 - 非211非985非世界一流大学非世界一流学科我对衡中却一直是感激的在。河北,这个能向一流高校进阶的应试教育是被需要的。我想,反叛只是少数人的权利和资格。
  •  54
    Warial
    在衡水某个中学复读的高三,跟文中一样的生活节奏,一样的白花花的洗澡,还因为睡觉铃响以后在床上坐着被罚站一星期上课,班主任还把我凳子搬到了办公室,哎呀,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委屈;还因为早上起来太早洗头被全校通报批评;有时候晚上正在吃饭铃就响了,所以就练就了一边走一边吃饼,现在我吃饭都特别快,四年前我发过誓,以后再也不去那个地方。
  •  52
    木子林夕
    其实我并不觉得这是抹黑,这是衡中学生真实的生活状态,在反抗中生活,寻找乐趣。而这正是在衡中模式下才能带给我们这样的感觉,其实我很享受这种感觉,能够让我有我所认为美好的回忆。人们总觉得衡中泯灭个性,而这些反抗一直存在,这就是我们的个性。
     22
    作者
    对啊,有这样学生说明衡水中学还是很多样的
  •  31
    何生枷锁
    有点害怕精英也变成另一个衡中
     45
    作者
    衡水中学的老校长就是精英中学现在的校长吧
  •  43
    蔡随
    又是老乡,又是同届,初中开始就互有耳闻,却从来没有同校过。不过经历却大致相同,一镇二镇,衡中石二。河北的中学,顶尖有衡中石二唐一,顺次风气趋自由,升学率(尤其顶批梯队)却趋弱势。不过诸位同仁暂且不必急于批判衡中,因为这种军事化制度的确精巧且成果斐然,无论是分数结果还是实实在在的基础学科素养。举个例子,同县同届,人家去衡中的学文的拿了省1与14,我们去石二学理的只拿下了一个区区45名。高考分数就是能力体现,我想学校越好的人对此越有体会。但若适应不了衡中的严制,那还是早早远离的好,熬着谁都受罪。 石二也很严,我们也在批判石二。但谁也不敢否认,我们在这种制度中获益匪浅。文中的反抗者也都是这种制度的受益者。不适应的人只会觉得自己痛苦,却不懂得反抗。他们怎么反抗的?不学闹事直至勒令退学?趁老师不注意悄悄打牌被罚停课?这都是亲历真事,这不是反抗。 严格也好,宽容也好。高中生活有的无聊,有的多彩。但我绝不觉得多彩的可以肆意批评无聊的,知道我们这届清华北大在河北招了多少高考生么?我们以四十万之饿殍,争区区百粒米粟,自没有诸京沪贵人自在风雅。吃相难看,污了贵人清眼,还望海涵。 哎话说,衡中不是被禁止全省招生了么?那么......想出来读高中吗?觉得衡水太不人性化吗?想拿个好成绩走上人生巅峰么?石家庄二中是你最好的选择!直属省教育厅,顶尖竞赛,一流高考,钟灵毓秀,人才辈出,还有不时的免费中药理疗哦。不容错过!
  •  40
    小谭只认钱?
    觉得林禾青很像“肖申克的救赎”里的男主角,如果能把这三个人的故事拍成电影就好了。
  •  39
    海水知天寒
    可能每个人性格不同吧,我就是喜欢轻松的环境,有休息和自由的时间。我是唐山一中的,老师经常会提到衡中,可无论给我多少次机会一定也不会选择衡中。我的高三我已经觉得累的要死了,上课练字每天晚上抽空玩手机,成绩也是文科前20.后来去了北京上学,还要更轻松自由一些,而且这时候心态更放松,也同样按部就班在学。高考比模拟考的差一点没去了清北,但我也觉得没什么,也是很好的学校。 说句实话,清北和二本区别很大,但和其他985区别没那么大。可是,在其他学校考二本的学生,去衡中就能上清北么?在那种环境里压出来的分数,到清北,面对很多天赋强又努力的人,还能有这样的纪律性和名次吗?进了清北,就能保证成绩一直好下去吗? 说到底,情商和智商不会因为上哪所学校而改变,只要差不太多,这才是以后人生里最重要的。 可惜,我听说现在的唐一越来越像衡水了,原本唐山学生还有的选择,现在没有了。 幸亏我已经毕业〜
  •  39
    忌讳
    想起身边三个朋友 一个是我现在的室友,衡水人,中考考了全校第二,她的初中上的私立学校,完全按照衡中的标准来的,衡中给她抛的橄榄枝是不要学费,但是我这个室友冒着被爸妈打死的风险,拒绝了衡中,来到了我们学校,学大专。 第二个是我的一个哥哥,在衡中上了半年受不住了,每天给她妈打电话,在因为种种小事被扣了分挨了骂之后,每天都觉得有人盯着他,后来转到附中,去年考上了复旦。 第三个是我发小,走后门在衡水二中读初中,规矩比衡中还要多,一个月回一次姥姥家,吃饭的时候都在看书,吃两口就要回去看书,她姥姥每次说这些事都要哭,高中没考上衡中被他妈骂废物,高考失败复读一年还被他妈骂废物。
  •  36
    emmmmmm
    这算什么叛逆,首先你得学会找了女朋友被发现了然后当着班主任面前踹教室门有时间去瓦解一个高中,还不如多搞科研为国家做贡献,从衡中毕业的粗糙的理工科男生写不出像他们这样优秀的毕业生的文笔,我有科研成果了我会说我的母校是衡水中学
  •  36
    戴飞侠
    记得我高中的时候,感觉应试教育很难受,仿佛自己与周围人看见的风景是不同的,我的语文老师跟我说,在一座全是疯子的岛上,只有正常人才会觉得异类。教育的最终意义是教会一个人如何在人生中有尊严得活着,我见过很多人,他们有的并非名牌大学毕业,也没有毕业后就获得一份体面的工作,但到了社会却很明白自己该干什么,也许是两年,也许是五年,他们都在自己想处身的领域站稳了。如果教育磨平了一个人的棱角,那这就是错的,并不是那些反乌托邦式的教育制度使人成材,学校终归只是在提供知识,真正让人觉得自己未来成功的,是他自身不甘于泯灭常识而为自己订立的准则。所以升学率并不代表一切,就算是北大清华毕业,依然有泯然于众的,即便有一份好工作的,但本人未必以此为豪,更谈不上幸福。但存在即为合理,合的 何理?社会的评判标准所衍生的道理,许多家长对孩子学习问题超越心理问题关心程度的道理。但时间会证明一切,过去的阴影会在你的现在,未来如同幽灵缠着你不放,这种黑色的学习环境是不值得提倡的。
  •  31
    跳过悬崖的驴
    不要把应试教育看作一个学习的过程,也不要把高考看作是比拼思想与智慧的舞台,因为它的本意就不是想区分智力水平,思想水平的高低,而是要设立抛开天生因素与环境因素的后天的竞争平台,评价的因素就是努力程度,很直观也很公平。换句话说,考试内容的绝大部分是一般人可以掌握的,只要机械的记忆,熟练的操作就好了。面对这种境况,如何提高效率,多重复记忆考试内容就成为了成功的关键,也就是说一个技术工人比一个大学教授可能更适应高考。而衡中就是依靠最佳路径的管理理论培育这样的技术工人,每个人只要在高考上投入了更多的时间,并用更少的时间完成了更多的任务,也就是越熟练成绩越好。虽然无数人批评这种模式,但这才是和现今高考制度最相吻合的教育模式。这种高考制度也是对实现阶层跨越最有利的方式。
  •  31
    日新
    过程比较摧残,结局可以说是美满,几位反叛者激烈的抗争之后又尽可能的适应了体制(不是迎合)也取得了好的结果,这样当然没错,作为一种宣传对读者也比较负责任,像鲁迅先生那句劝告:辫子当然是不好的,但我劝你们不要剪......同时也表明了顺从这种体制并不是唯一的出路,读者看着也舒服。 然而是不是未能免除“必令生旦当场团圆“的俗套? 峣峣者易折,对这种体制和价值观心存疑虑乃至憎恶的人,会不会有“折”的?内心有独立的想法行动上努力适应的人,结局一定好吗?“全心全意”顺从的人又如何呢?关注这些不一定会舒服吧,但应该可以看到些更真实的东西。 春秋之法,责贤者备。本人不自量力,还请见谅。
  •  三十
    小狼
    看了这么多的真故,好像这是第一篇和高考有关的。咱们天朝什么国情,高考什么样子咱谁心里还没点乙数?个人觉得今年北京的状元郎已经说的很清楚了,我看你骨骼惊奇,这儿有一本如来神掌,看我和你有缘,10块钱卖给你了,
  •  三十
    任霜风凄紧
    中国阶级在日渐固化,目前固化的稳定程度大家根本想不到,之后也只会更加坚固,有钱人素质教育是赛跑,没钱人素质教育只能是陪跑。感谢母校,让我一个没背景,没金钱的孩子走到目前月薪1万+的地步。是非功过自有后人说。现在衡中喧嚣尘上不过4。5年而已,我们把眼光放到5年或者10年后,等我们这批人成长之后再看。
  •  三十
    鱼香圆头©
    一些人用另一些中学与衡中对比,我来自河北,老家是衡水,差点回衡中上学。河北高考的压力不仅仅来自于高考本身的重要性,很多的来自于本地重点大学的稀少。其他省份都有985 211,本省的考生具有极大的优势,然而河北唯一一所211,设立在天津。所有的985 211,对于河北的招生没有任何的宽松,一个招200人的211大学在河北来说已经算非常多的了。这就是为什么除了衡中以外,河北的其他学校也不得不如此做下去。 高中三年,我们学校没有一个女生留过长发。
  •  三十
    西庄
    之所以有衡水中学,毛坦厂这样的高考工场,它的根源还是中国教育选拔人才的制度的问题,通往上层的关口允许什么样的人进入,主流社会就会追求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问题是,中国的教育改革无法一蹴而就,贫困问题,资源分配等问题还需解决完善,就目前来说,应试教育是中国社会最好的选择。记住了,凡事都有个过程!
  •  三十
    赫鲁晓夫
    衡中所带来的蝴蝶效应同样波及到了其他学校,例如我所在的高中,每天十分钟吃饭时间,食堂没有凳子,中午没有午休,宿舍没有电,是衡中的升级版,作为其中反叛的一员,我用考试分数证明了不听你的课,我也可以进光荣榜,后来面临被退学,仙子我成为那个班里唯一一个在本一院校就读的人
  •  27
    花开有尔
    “班会,和誓师大会,月度总结颁奖大会,班级挑战大会一起。”经历过复读的人,成绩排在班级末尾的人,现在看到这些字眼还会害怕。纵然高考已离我十年之久。 也会时不时的做梦梦到自己还要再参加一次高考,现在的学历通通不做数,要以这次的高考成绩为准。每每醒来,荒唐可笑又害怕。
  •  26
    常乐
    作为一个衡水人,也是14年衡中毕业谈一谈这个学校对衡水大众的影响,只限于我的角度:家长在孩子小时候的时候就说要上衡中,小学初中开始假期就有假期的补习班,家长为了孩子学习也是下了很大的成本,毕竟一个普通成年人月收入4000左右就不错了。而假期学校又留了很多作业,毫无娱乐可言,一玩电脑家长又要叨叨。九年义务教育普及了这么久,衡水五中成为了衡水人最想上的初中,因为它每年考入衡中的人数最多,但一年学费现在就要六七千。如果是衡中自费考入现在要3瓦特元,对于本地人的经济水平都是有压力的。而衡中模式又导致了其他衡水本地高中的模仿,毕竟近水楼台先得月,打着一个衡中模式的口号更容易招生。今年9月新高一报名有的家长甚至排队排一夜去报名,而这些教育局当局都视而不见,衡水教育制度已经出了太多的问 题。相信有很多衡水人也讨厌衡中的存在。 但是,对于当地来说,考上大学是唯一的出路,以后飞黄腾达,月入过万是每个家长的梦想。衡水本地有名企业有两个衡水老白干和六个核桃,其他就是橡胶产业,经济发展在河北省其他的市中连续排名倒数。衡中成为了衡水的一个重要经济发展点,所以衡中还会再继续存在下去。而我们能做的,是让更多的同学,更少的受到这种模式的精神摧残。
  •  26
    年糕Prunes?
    要我选我肯定愿意牺牲三年去换个更好的未来,觉得那三年能碾碎自己人格的人也不怕在今后几十年的时光中被比学校更不讲人情的社会磨成灰?天才是少数,精神坚韧和精神脆弱同样稀少,衡水能成功,就意味着它能让大多数人成功,这点无论外界怎么批判褒奖都无法撼动。
  •  25
    松茸
    我不是衡水中学的毕业生,甚至也不是河北的毕业生。现在留言已经很晚了,但我还是想对这篇文章的作者和里面出现的同学们说一声谢谢。这其实无关与一件特定事情的好坏对错,而在于对待一件事情的态度。保持清醒,保持理智,保持独立,敢于省视。谢谢他们让我看到,我的同龄人里(应该是吧...?)有这样的伙伴。我不认识他们,也许也永远没机会,没必要认识他们,但我想让他们知道,我为他们自豪。
  •  25
    professor_Diaw
    如此片面的看法只能说是自己的问题,在衡中享受生活并好好学习的大有人在。我在高二的时候也很叛逆,不想学习,每天混日子。但是当高三时候明白如果不学习连学都上不了的时候,自己就很主动的去学习了。说实话,依旧不影响我每天活的很开心。只是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就好。如果让我选择,我还是会选择这样的过三年。
  •  25
    小仙女
    对于我这种离衡水十万八千里的人而言,我不是天才,我渴望接受更好的教育,虽然衡水的教育有些严苛,压抑,但绝大多数人不是天才,只能凭借后天的努力和最好的教育,才能获取到天才一半的成功,故事里的主人公,都很聪明,我相信,他们就算不进衡水,都可以凭借自身的努力考上高等学府,但绝大多数人是做不到的。
  •  25
    西欧小醋王
    在没上高三以前一直以为高考就像各种新闻里描述的那么恐怖但是经过高考的方式是普遍的甚至是必须的感觉高三跟平常没什么区别就是一样开开心心的过啊不过也可能是省情不同吧如果同在北方像河南河北这种高考大省我肯定是考不上中国政法的
  •  24
    暮澈凝光
    三年下来一个还不错的结果,说感激一定是有的,但是肯定不愿再来一次了。
  •  22
    美丽的大牛
    我们学校也是仿照衡中所有,除此之外,我们一个月只能洗一次澡,每天照样跑操跑一身汗,不洗澡浑身难受,学习无法专心,真的特别难受。对走读生特别羡慕,因为他们可以在家里洗澡。我是体委,高一因为我们班跑操跑的不如一班齐,老师严厉的批评我,一连几天提醒我,我每天都记挂着这事,真的很难受,有阴影。那种跑操模式真的很难受,还好我领操站在外面,但是其他同学每天那样跑操,真的很难受,有的同学因为困想在跑操期间趴一会,可是这都不行,我不能允许他们这样,其实我也心疼他们,我明白那种感受,即使困的脑袋特别难受,也要去跑操。每天5点20多起来,一天都困,其实如果让我多睡5分钟我都会好多的,但是这五分钟也不被允许 课间只有四五分钟,有时候上厕所都上不完。中午30分钟吃饭洗头洗衣服有时候饭吃不完,午休吃,被值班老师逮住,记违纪,忐忑不安一天 其实我觉得不用起那么早,就是6点起,差这么半小时,我可以一天经历比较充沛,那样学习会有效率的多但是学校不允许 现在我大一了,我觉得高中的同学真的要是不适应那种时间点一定要提意见 真的对我们学校有些做法特别不赞同 但是我们累老师也累..又能怎么办..
  •  21
    在路上...
    衡水中学只是是应试教育下的典型代表而已,文中的大部分场景在很多高中都会出现。记得我上高一时学校组织老师去衡水中学观摩学习,据说是按人收费的,别的学校只去一两个,我们学校去了一车。回来后大会小会宣贯学习衡水中学,我们也有了跑操制度,从那时,衡水中学成为了我和大多数同学憎恨的对象,甚至觉得他们的学生是一个笑话。而我也从那时成为了一个叛逆者,与学校和老师作对,我害怕成为像衡水中学的同学那样成为学习的机器......我感觉我应该做自己喜欢的事,于是我选择了逃离,说服了父母一个人坐六个小时的火车去省城参加艺考培训班。因此我的高中生活很短,只有高一和高三最后的三个月,但我过得很快乐,最终我也考上了理想的大学。因此我认为存在即是合理。衡水中学的学生和毕业生有各种角度去评价这所学校,为他们是参与者。无论是胜利者的追忆还是批判,还是失败者的怨念和悔叹,他们都是参与者,那所学校是他们的选择。而我们旁观者只需要看着就好,没有资格去评论别人的选择。应试教育下,这所学校将一直是很多人最好的选择。
  •  21
    学问兔子?
    我们学校效仿衡中模式,对高中印象最深的就是下课不敢和异性说话,只要被班主任看到和异性说话了,那你们就是在谈恋爱,然后任你接下来的一整天忐忑不安,到晚自习终于学进去了一点点的时候,被老师叫到楼道里进行思想教育,斥责你安心学习不要想别的。所以高中三年我没怎么和异性说过话,到现在很多异性的同学的名字都忘了。讲道理我刚刚毕业三年啊。
  •  21
    天秤座
    从某种程度上说任何存在的事物都是合理的,是什么造就了这样功利主义和极度压迫的教育形式?又是什么促使无穷无尽的家长不顾一切把自己的宝贝孩子送到这种地方?为什么如此不的事物居然一直存在并且如火如荼?这些东西都是有迹可循的。不可否认的是从这种教育制度下的出来的孩子在其他的方便有着巨大的缺陷和不足,但是除了确有提高的学习能力外和知识之外,他们获得的最大的能力就是如何在巨大的压力之下压缩自己。无尽的压迫造就的是强大的忍受能力和无底线的变通能力,他们往往都能无限制的压抑自己去适应变态的环境,这种优势在更为长远的将来将体现出更加强大的作用。那些养尊处优,经历了素质教育,生活丰富而且阳光,对生活充满希望的孩子们,当他们遇到难以摆平的问题时,他们的做法往往是讲道理,摆事实,甚 说道德,试图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维护自己并达到目的,但有时这明显是完全行不通的。但是衡中学生却可以做到尽量的压迫自己,甚至包括尊严和人格上的,去完成一件事去,达到一个目的。这之间的好与不好,见仁见智。
  •  21
    久喆
    初中是个复制衡水的学校,为了体育中考一天有三次跑操,一周内没有洗澡的时间,只有周二周四能洗头,洗头加上吃饭只给30分钟,我是走读生,可以每天回家洗澡,但每次看着同学在冬天顶着湿漉漉的头发跑向食堂时,都觉得很难过。我家在外地,不是本地生,被那个地方折磨得都要发疯了,在一张纸上写了距离周末的日期和小时,每过一点时间就划去一点,几乎是我唯一的希望。毕业好多年,我一次都没有回去过,简直是一场噩梦。
  •  7
    Dylan_?
    那我们算什么?
     20
    作者
    我们是我们自己
  •  19
    @别看,你看不懂!@
    我初中在怀仁峪宏中学上学,那里完全就是一个复制过来的衡水在那三年里,越是压抑我越是叛逆我到现在都记得那班主任说过的一句话:。我打你是为了你,在乎你,我打你越疼证明我越看得起你。前半句没错,可是后半句,他用行动证明了有多看得起我们,每个人脸上都会有几道耳光的淤青,最有趣的一次是,竟然把自己的学生打进了医院。中考完,我便下决心要脱离这种教育体制了。
  •  18
    飞琪
    为什么很多地痞流氓到军队接受锻炼可以变成对社会有益处的好人。年轻人是需要有个地方交给你担当和责任。如果需要差异化教育,我觉得目前中国的教育资源还不能达到。人不可能让社会去适应你,人要想更好的活下去,需要的是是主动适应社会,学会担当和履责。现在的人们都想要自由,抵抗压力,其实是内心脆弱的一种表现,大人的世界没有简单二字,衡中教会了成长,履行责任。
  •  18
    李展
    衡水是中国国情的产物,有人曾说,体育运动最基本含义是锻炼身体,但在升到竞技层面上那就必须拼命拿第一。高考相当于竞技教育,必须全力争高分。但是怎么才能拿高分?运动员是怎样训练的学生就该怎样学习,明白不?张雪峰也说了,企业多青睐名校学子,那怎​​样才能进入名校?答案是有钱和有分数!底层学子就是要分数!因为你生在中国!

第 1 页 共 20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