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搜索

【发生了什么】

今天玩建构游戏,老师导入:“前几天老师看到大三班的小朋友搭了一座很漂亮的桥,你们见过桥吗?有谁见过桥。”很多小朋友争相举手发言介绍他们见过的各种桥:银湖桥、集美大桥、杏林大桥、天桥、厦门大桥、海沧大桥。老师播放了几张桥的图片让幼儿欣赏。然后带到游戏场地,并再次提醒幼儿:想一想今天你想搭什么,你想和谁一起搭?想好了就可以开始游戏了!”孩子们悄悄地商量起来,找好了伙伴,他们开始了分组自选材料自主建构。老师观察到周铭轩和郭颍瀚说,“郭颍瀚我和你一起玩吧!”“好啊,我正想跟你玩呢?”老师看他们选好了伙伴,就走过去问他们:“你们想搭什么?你们准备用什么材料搭呢?”郭颍瀚说:“我们还没想好呢?”周明轩说:“我想搭一座银湖桥”郭颍瀚说:“那好吧!走,我们去拿纸砖吧!”他俩跑到放纸砖的柜子开始搬运纸砖,郭颍瀚率先把纸砖抱到一个空场地,我们在这搭吧!紧接着他们又跑去搬运蜂窝板。只见他们一边搬运一边搭,他们用纸砖做桥墩,用蜂窝板做桥面,然后又再桥的两边用纸砖加起高高的护栏。这时旁边的另一小组也在搭桥。他们也选用了蜂窝板和纸砖。随着游戏的进行,纸砖越搬越少,材料柜的纸砖被搬空了,郭颍瀚和周明轩开始四处寻找纸砖,他们发现一座暂时没人看管的纸砖搭的房子,就从屋顶拿走了两块纸砖,又到隔壁小组地上散落的纸砖也拿走了两块。当另一小组的幼儿发现自己搬运的纸砖减少时,两小组开始起冲突了,立马另一小组的唯博找老师报告:“老师老师,他们拿走了我们的纸砖。”同时唯博迅速跑过去从护栏上抱回几块纸砖,眼看自己搭的护栏被拆一部分,郭颍瀚激动地大声叫起来:“那是我们的纸砖,你们拿走我们的,我们不够怎么办?”周明轩也叫起来:“我们纸砖都不够,我们的桥都搭不好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他们大叫起来,似乎想引起老师的注意和帮助。老师其实已经观察到他们搭桥的护栏时,用的是围墙式的搭建方法,围得满满的,他们的桥又特别长,又要搭桥墩又要做围栏,这样搭建,就会需要大量的纸砖。这一冲突是因为游戏材料引发的,老师不能着重于定义孩子行为的对错,只考虑引导孩子互相商量谦让或剪刀石头布来决定材料归谁,而是可以从引导孩子观察现场发现材料使用上的问题,然后进一步启发幼儿如何在材料不足的情况下独立解决难题。这将引发幼儿对建构方法的思考,有利于幼儿建构水平的提升。

【下一步做什么】

遇到孩子的冲突,下一步老师观察了现场,发现了问题所在,所以采取直接介入郭颍瀚小组,引导他们观察自己的围栏,并提醒他们:“桥的围栏是有缝隙还是密闭的呢?”他们说“不知道”。老师继续提醒:“因为隔壁组也需要纸砖,所以你们只能用这么少的纸砖。哇,你们看看你们的桥这么长,用少一点的纸砖你们能搭出这么长的围栏吗,这个难题你们有办法解决吗?”郭颍瀚和周明轩是个爱思考爱挑战的孩子,周明轩立即说:“我喜欢解决难题。”郭颍瀚说:“我们有办法,我们自己来想办法。”他们果然开始动手调整围栏的搭建,他们把围栏推到,数了数纸砖,又从桥头跑到桥尾。周明轩自言自语地说:“哇,好长的桥啊!”他们停下来查看了桥的长度,然后重新排列纸砖,这一次他们拉开纸砖的间隔距离,一块竖起来,一块横着搭在上面,改变方法搭的围栏看上去更漂亮。郭颍瀚和周明轩对自己搭的桥非常得意,搭好后,叫老师过去给他们的桥拍照。

当游戏过程中孩子发生冲突,老师通过观察了解到幼儿遇到的困难和可以尝试解决的方法,通过引导幼儿发现问题,把矛盾化解了,同时也提升了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安区实验幼儿   蔡秀娟

2017年2月23日

节选自《我的教育信条》[美杜威《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流派论著选》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杭州大学教育系编译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6年3月第7次印刷 

第一条什么是教育 

我相信—— 

一切教育都是通过个人参与人类的社会意识而进行的。这个过程几乎是在出生时就在无意识中开始了。它不断地发展个人的能力,熏染他的意识,形成他的习惯,锻炼他的思想,并激发他的感情和情绪。由于这种不知不觉的教育,个人便渐渐分享人类曾经积累下来的智慧和道德的财富。它就成为一个固有文化资本的继承者。世界上最形式的、最专门的教育确是不能离开这个普遍的过程。教育只能按照某种特定的方向,把这个过程组织起来或者区分出来。 

唯一的真正的教育是通过对于儿童的能力的刺激而来的,这种刺激是儿童自己感觉到所在的社会情境的各种要求引起的,这些要求刺激他,使他以集体的一个成员去行动,使他从自己行动和感情的原有的狭隘范围里显现出来;而且使他从自己所属的集体的利益来设想自己。通过别人对他自己的各种活动所做的反应,他便知道这些活动用社会语言来说是什么意义。这些活动所具有的价值又反映到社会语言中去。例如,儿童由于别人对他的呀呀的声音的反应,便渐渐明白那呀呀的声音是什么意思,这种呀呀的声音又逐渐变化为音节清晰的语言,于是儿童就被引导到现在用语言总结起来的统一的丰富的观念和情绪中去。 

这个教育过程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心理学的,一个是社会学的。它们是平列并重的,哪一方面也不能偏废。否则,不良的后果将随之而来。这两者,心理学方面是基础的。儿童自己的本能和能力为一切教育提供了素材,并指出了起点。除了教育者的努力是同儿童不依赖教育者而自己主动进行的一些活动联系的以外,教育便变成外来的压力。这样的教育固然可能产生一些表面的效果,但实在不能称它为教育。因此,如果对于个人的心理结构和活动缺乏深入的观察,教育的过程将会变成偶然性的、独断的。如果它碰巧能与儿童的活动相一致,便可以起到作用;如果不是,那么它将会遇到阻力、不协调,或者束缚了儿童的天性。 

为了正确地说明儿童的能力,我们必须具有关于社会状况和文明现状的知识。儿童具有自己的本能和倾向,在我们能够把这些本能和倾向转化为与他们的社会相当的事物之前,我们不知道所指的是什么。我们必须能够把他们带到过去的社会中去,并且把它们看作是前代人活动的遗传。我们还必须能把它们投射到将来,以视他们的结果会是什么。在前一个例子中,正是这样能够在儿童的呀呀的声音里,看出他将来的社会交往和会话的希望和能力,使人们能够正确地对待这种本能。 

心理的和社会的两个方面是有机地联系着的,而且不能把教育看作是两者之间的折衷或者其中之一凌驾于另一个之上而成的。有人说从心理学方面对教育所下的定义是空洞的、形式的——它只给我们以一个发展一切心能的观念,却没有给我们以怎样利用这些心能的观念。另一方面,又有人坚决认为,教育的社会方面的定义(即把教育理解为文明相适应)会使得教育成为一个强迫的、外在的过程,结果把个人的自由隶属于一个预定的社会和政治状态之下。 

假如把一个方面看作是与另一个方面孤立不相关而加以反对的话,那么这两种反对的论调都是对的。我们为了要知道能力究竟是什么,我们就必须知道它的目的、用途或功能是什么;而这些,是无法知道的,除非我们认为个人是在社会关系中活动的。但在另一方面,在现在情况下,我们能给予儿童的唯一适应,便是由于使他们充分发挥其能力而得的适应。由于民主和现代工业的出现,我们不可能明确地预言二十年后的文化是什么样子,因此也不能准备儿童去适合某种定型的状况。准备儿童使其适应未来生活,那意思便是要使他能管理自己;要训练他能充分和随时运用他的全部能量;他的眼、耳和手都成为随时听命令的工具,他的判断力能理解它必须在其中起作用的周围情况,他的动作能力备训练能达到经济和有效果地进行活动的程度。除非我们不断地注意到个人的能力、爱好和兴趣,——也就是说,除非我们把教育不断地变成心理学的名词,这种适应是不可能达到的。 

总之,我相信,受教育的个人是社会的个人,而社会便是许多个人的有机结合。如果从儿童身上舍去社会的因素,我们便只剩下一个抽象的东西;如果我们从社会方面舍去个人的因素,我们便只剩下一个死板的没有生命力的集体。因此,教育必须从心理学上探索儿童的能量、兴趣和习惯开始。它的每个方面,都必须参照这些考虑加以掌握。这些能力、兴趣和习惯必须不断地加以阐明——我们必须明白它们的意义是什么。必须用和它们相当的社会的事物的用语来加以解释——用他们在社会事务中能做些什么的用语来加以解释。 

第二条什么是学校 

我相信—— 

学校主要是一种社会组织。教育既然是一种社会过程,学校便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在这种社会生活的形式里,凡能最有效地培养儿童分享人类所继承下来的财富以及为了社会的目的而运用自己的能力的一切手段,都被集中起来。 

因此,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学校必须呈现现在的生活——即对于儿童说来是真实而生气勃勃的生活。象他们在家庭里、在邻里间、在运动场上所经历的生活那样。 

不通过各种生活形式,或者不通过那些本身就值得生活的生活的形式来实现的教育,对于真正的现实总是贫乏的代替物,结果形成呆板而死气沉沉的局面。 

学校作为一种制度,应当把现实的社会生活简化起来,缩小到一种雏形的状态。现实生活是如此复杂,以致儿童不可能同它接触而不陷于迷乱;他不是被正在进行的那种活动的多样性所淹没,以致失去自己有条不紊的反应能力,便是被各种不同的活动所刺激,以致他的能力过早地被发动,致使他的教育不适当地偏于一面或者陷于解体。 

既然学校生活是如此简化的社会生活,那么它应当从家庭生活里逐渐发展出来;它应当采取和继续儿童在家庭里已经熟悉的活动。 

学校应当把这些活动呈现给儿童,并且以各种方式把它们再呈现出来,使儿童逐渐地了解它们的意义,并能在其中起着自己的作用。这是一种心理学的需要,因为这是使儿童获得继续生长的唯一方法,也是对学校所授的新观念赋予旧经验的背景的唯一方法。 

这也是一种社会的需要,因为家庭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儿童在其中获得教养和道德的训练。加深和扩展他的关于与家庭生活联系的价值的观念,是学校的任务。 

现在教育上许多方面的失败,是由于它忽视了把学校作为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这个基本原则。现代教育把学校当作一个传授某些知识,学习某些课业,或养成某些习惯的场所。这些东西的价值被认为多半要取决于遥远的将来;儿童所以必须做这些事情,是为了他将来要做某些别的事情;而这些事情只是预备而已。结果是,它们并不成为儿童的生活经验的一部分,因而并不真正具有教育作用。 

道德教育集中把学校作为一种社会生活的方式这个概念上,最好的和最深刻的道德训练,恰恰是人们在工作和思想的统一中跟别人发生恰当的关系而得来的。现在的教育制度,就它对于这种统一的破坏或忽视而论,使得达到任何真正的、正常的道德训练变为困难或者不可能。 

儿童应当通过集体生活来使他的活动受到刺激和控制。 

在现在的情况下,由于忽视了把学校作为社会生活的一种方式这个概念,来自教师的刺激和控制是太多了。教师在学校中的地位和工作必须按同样的基本观点来加以阐明。教师在学校中并不是要给儿童强加某种概念,或形成某种习惯,而是作为集体的一个成员来选择对于儿童起作用的影响,并帮助儿童对这些影响做出适当的反应。 

学校中的训练应当把学校的生活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而是直接由教师来进行。教师的职务仅仅是依据较多的经验和较成熟的学识来决定怎样使儿童得到生活的训练。儿童的分班和升级的一切问题,都应当参照同样的标准来决定。考试不过是用来检验儿童对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并表明他在哪种场合最能起作用和最能接受帮助 

第三条教材 

我相信—— 

儿童的社会生活是他的一切训练或生长的集中或相互联系的基础。社会生活给予他一切努力和一切成就的不自觉的统一性和背景。学校课程的内容应当注意到从社会生活的最初不自觉的统一体中逐渐分化出来。 

我们由于给儿童太突然地提供了许多与这种社会生活无关的专门科目,如读、写和地理等,而违反了儿童的天性,且使最好的伦理效果变得困难了。 

因此,学校科目相互联系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不是文学,不是历史,不是地理,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 

教育不能在科学的研究或所谓自然研究中予以统一,因为离开了人类的活动,自然本身并不是一个统一体;自然本身是时间和空间里许多形形色色的东西,要自然本身作为工作的中心,那便是提供一个分散的原理,而不是集中的原理。 

文学是社会经验的反应和阐明;因此,它必须产生在经验之后,而不是在之前。因此,它不能作为统一体的基础,虽然它可以成为统一体的总和。 

再次,历史就它提供社会生活和生长的各个方面来说,是具有教育价值的。它必须参照社会生活而加以控制。假如只简单地作为历史来看,它便陷于遥远的过去而变成僵死的、毫无生气的东西。历史如被看作是人类的社会生活和进步的纪录,那就成为有丰富意义的东西了。但是我认为,除非儿童也被直接引入社会生活中去,否则对于历史我们是不可能这样看的。所以教育最根本的基础在于儿童的活动的能力,这种能力是沿着现代文明所由来的同一的总的建设路线而活动的。 

使儿童认识到他的社会遗产的唯一方法是使他去实践那些使文明成其为文明的主要的典型的活动。因此,所谓表现和建设的活动便是相互联系的中心。这边给予学校中烹调、缝纫、手工等的地位以一个标准。这些科目并不是附加在其他许多科目之外,作为一种娱乐、体育的手段,或者作为次要的技能的特殊科目而提出的。我更相信它们是代表社会活动的类型和基本形态的;而且,通过这些活动的媒介把儿童引入更正式的课程中,这是可能的,也是值得想望的。 

科学研究就它显示了产生现代社会生活的各种资料和方法而言,是具有教育意义的。目前科学教学的最大困难之一是,这种资料以纯客观的形式提出来,或者作为儿童能加于他已有经验之上的一种新的特殊经验。其实,科学之所以有价值正因为它给我们一种能力去解释和控制已有的经验。我们不应当把它作为新的教材介绍给儿童,而应当作为用来显示已经包含在旧经验里的因素和作为提供更容易、更有效地调整经验的工具。 

现在我们丧失了许多文学和语言科目的价值,这是因为我们抛弃了社会的因素。在教育学著作里,差不多总是把语言只当作思想的表现。语言固然是一种逻辑的工具,但基本的、最重要的是一种社会的工具。语言是一种交往的手段,是一个人用以分享别人的思想和感情的工具。如果只是把它当作个人获得知识,或当作表达已经学到的知识的工具,那么它就会失去它的社会的动机和目的。 

因此,在理想的学校课程中,各门科目并不是先后连贯的。如果教育即是生活,那么一切生活一开始就具有科学的一面、艺术和文化的一面以及相互交往的一面。因此,一个年级的固定科目只是阅读和鞋子,而较高的年级里却开设阅读、文学或科学,这是不正确的。进度不是在于各门科目的连贯性,而是在于对经验的新态度和新兴趣的发展。 

最后,教育应该被认为是经验的继续改造;教育的过程和目的是完全相同的东西。如要在教育之外另立一个什么目的,例如给它一个目标和标准,便会剥夺教育过程中的许多意义,并导致我们在处理儿童问题时以来虚构的和外在的刺激。 

第四条方法的性质 

我相信—— 

方法的问题最后可以归结为儿童的能力和兴趣发展的顺序问题。提供教材和处理教材的法则就是包含在儿童自己本性之中的法则。由于情况正是这样,我认为下面的论述,对于决定教育所赖以进行的那种精神是极端重要的。 

(1)在儿童本性的发展上,自动的方面先于被动的方面;表达先于有意识的印象,肌肉的发育先于感官的发育,动作先于有意识的感觉;我相信意识在本质上是运动或冲动的;有意识的状态往往在行动中表现自己。对于这个原理的忽视便是学校工作中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浪费的原因。儿童被置身于被动的、接受的或吸收的状态中,情况不允许儿童遵循自己本性的法则:结果造成阻力和浪费。 

观念(理智的和理性的过程)也是由行动引起的,并且为了更好地控制行动。我们所谓理性,主要就是有顺序的或有效的行动法则。要发展推理的能力、判断能力,而不参照行动方法的选择和安排,便是我们现在处理这个问题的方法中的一个重大错误。结果是我们把任意的符号提供给儿童。符号在心智发展中是必需的,不过它们的作用在于作为节省精力的工具;它们本身所表现出来的乃是从外部强加的大量毫无意义的和武断的观念。 

(2)表象是教学的重要工具。儿童从他所见的东西中所得到的不过是他依照这个东西在自己心中形成的表象而已。 

假如将现在用以使儿童学习某些事物的十分之九的精力用来注意儿童是否在形成适当的表象,那么教学工作将会容易得多。目前对于课业的准备和提供所费的许多时间和注意力,可以更明智地、更有益地用来训练儿童形成表象的能力,使儿童将经验中所接触的各种东西不断地形成明确、生动和生长中的表象。 

(3)兴趣是生长中的能力的信号和象征。我相信,兴趣显示着最初出现的能力,因此,经常而细心地观察儿童的兴趣,对于教育者是最重要的。 

这些兴趣必须作为显示儿童已发展到什么状态的标志来加以观察。它们预示着儿童将进入那个阶段。成年人只有通过对儿童的兴趣不断地予以同情的观察,才能够进入儿童的生活里面,才能知道他要作什么,用什么教材才能使他工作得最起劲最有效果。 

这些兴趣不应予以放任,也不应予以压抑。压抑兴趣等于以成年人代替儿童,这就减弱了心智的好奇性和机敏性,压抑了创造性,并使兴趣僵化。放任兴趣等于以暂时的东西代替永久的东西。兴趣总是一些隐藏着的能力的信号;重要的事情是发现这种能力。放任兴趣就不能从表面深入下去。它的必然结果是以任性和好奇代替了真正的兴趣。 

(4)情绪是行动的反应。力图刺激或引起情绪而不顾与此情绪相应的活动,便等于导致一种不健全的和病态的心理状态。 

只要我们能参照着真、善、美而获得行动和思想上的正确习惯,情绪大都是能够约束的。除了死板和呆滞,形式主义和千篇一律之外,威胁我们教育的最有害的东西莫过于感情主义。这种感情主义便是企图把感情和行动分离开来的必然结果。 

第五条学校与社会进步 

我相信—— 

教育是社会进步及社会改革的基本方法。 

改革仅仅依赖法规的制定,或是惩罚的威胁,或仅仅依赖改变机械的或外在的安排,都是暂时性的、无效的。 

教育是达到分享社会意识过程中的一种调节作用,而以这种社会意识为基础的个人活动的适应是社会改造的唯一可靠的方法。 

这个概念对于个人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理想都予以应有的重视。它恰恰是个人主义的,因为它承认某种品格的形成是合理生活的唯一真正基础。它是社会主义的,因为它承认这种好的品格不是由于单纯的个人的告诫、榜样或说服所形成的,而是出于某种形式组织的或社会的生活施加于个人的影响,社会机体以学校为它的器官,决定道德的结果。 

在理想的学校里,我们得到了个人主义和集体组织的理想之间的调和。因此,社会对于教育的责任便是它的至高无上的道德责任。通过法律和惩罚,通过社会的鼓动和讨论,社会就会以一种多少有些机遇性和偶然性的方式来调整和形成它自身。但是通过教育,社会却能够明确地表达它自己的目的,能够组织自己的方法和手段,因而能明确地和有效地朝着它所希望的前进目标塑造自身。 

当社会一旦承认了朝着这种目标前进的可能性以及这些可能性所赋予的义务,人们便不可能去设想听任教育者随意地使用时间、注意力和金钱等资源。为了提醒社会认识到学校奋斗的目标,并唤起社会认识到给予教育这充分设备来进行其事业的必要性,坚持学校是社会进步和改革的基本的和最有效的工具,是每个对教育事业感兴趣的人的任务。 

作这样设想的教育是标志着人类经验中所能想象得到的科学和艺术最完善、最密切的结合。这样形成人类的各种能力并使它们适应社会事业的艺术是最崇高的一书;能够完成这种艺术的人,便是最好的艺术家;对于这种事业,不论具有任何识见、同情机智和行政的能力,都不会是多余的。心理学事业的发展增长了对于个人的心理结构和生长法则的观察能力;社会科学的发展增长了我们关于正确组织个人的指示,一切科学的资源都可以为教育的目的而使用。 

当科学和艺术这样携手以后,支配人类行动的最高动机已经达到了,人类行为的真正动力将被激发起来,人类本性中可能达到的最好的事业便有保障了。 

最后,教师不是简单的从事于训练一个人,而是从事于适当的社会生活的形成。每个教师应当认识到他的职业的尊严;他是社会的公仆,专门从事于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并谋求正确的社会生长的事业。这样,教师总是真正上帝的代言者,真正天国的引路人。 

——译自劳伦斯.艾.克雷明(Lawrence A.cremin)编:《杜卫教育论著选》(dewey on education),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 1959年版,第19—32页。(赵祥麟译)

我离开学校那件事情已经非常久远了,在此简单描述一下。

上个世纪末,我小学初中学习成绩一直不错,最终以470分左右的总分进入了上海市松江二中。松江二中应该是全国最美的市重点高中,《乘风破浪》里本煜拎包出狱,看见李荣浩开奔驰载着自己老婆扬长而去的那条林荫大道就是松江二中取的景。

470在当年的中考成绩中算高分了,进入区重点高中没有问题,但离开市重点还差几分,我是因为长跑获得过区级比赛的第一名,有加分,所以通过特招进了松江二中。

结果一进了二中,我就变得有点中二。当年青春文学开始流行,我心想要和那些少年作家们一决高下,几乎整整一个学期在写《三重门》,荒废了听课。学期末我自以为天资聪颖,临时抱佛脚也没问题,不想高中的佛脚比较粗,抱不动,很多学科没有及格,不幸留级。

留级不是什么光荣的事,我从全村人的骄傲一下子变成了村渣。很多同学不能理解,但这绝对很羞耻的好嘛,你能想象一觉醒来,你女朋友从你的同学变成了你的学姐,但人还是同一个那种感受吗。

第二年高一,我觉得学校的教育不是很适合我,希望在家自学外加海阔天空闯荡一番,松江二中宽厚包容,给我办了一年的休学,告诉我如果在外面混得不好,一两年后还可以再回来。所以我至今依然很惦念我的母校。

事实上我也不能再回头了,你能想象一觉醒来,你的同班同学已经在上大一,而你还是高一的那种感受吗。

离开学校后,各种压力和议论自然很多,我也一度迷茫。那可是上个世纪的事了,移动还不能给联通发短信呢,退学这种事情当然是天下之大不韪。一度有人说这是“读书无用论”“白卷英雄”回魂。我当然也觉得很委屈,谁说读书无用了,我在学校外学的还不比在学校里的少呢。我庆幸退学是因为我获得了的更好的学习环境啊。

这种警惕“读书无用论”的焦虑虽是误解,其实不无道理,当时真正的焦点在于“应试教育”和“个性发展”之间的矛盾冲突。教育和学习这两件事本身没什么可讨论的,强的民族教育一定强,优秀的人必然爱学习,这是定论。但一刀切的应试教育与每个学生之间不同的性格特长之间如何调和,才是问题本身。

事情过去了将近二十年,我去过了不少地方,也经历过很多事情,可以简单谈谈自己对于现在中国教育的看法。

现行的教育制度包括高考制度,肯定无法照顾到方方面面,也有很多需要改进之处,但没有一个制度是可以照顾到所有人的,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它有着基本的公平。不谈每个省或者不同民族的录取分数问题,好的大学基本上是对所有家庭敞开的。应试教育有很不足之处,更不应被歌颂,因材施教的时代也迟早会到来,但它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是一定会存在的。

对于大部分普通家庭来说,根本没有必要去羡慕美国、英国的教育体系,而应该庆幸在中国。我们国家各种阶层壁垒还没有完全清晰,只要你够努力,还是有很大概率去冲破次元壁,去到更高的地方。

我们会看到很多灰心自嘲的段子,大意就是只要你够努力,你就会发现……还是那么挫之类的,这些你真心当段子笑一笑就可以了,别真的觉得努力读书努力工作无用,还是去打王者荣耀吧。

在中国努力学习,努力工作,进好的大学,学更多本事,最终改变生活,改变家族命运的可能性,一定比在发达国家要大得多。无论你的家庭,你的父母从事什么工作,你只要努力读书,最终成为科学家、院士、教授、公司高层、成功商人、政府高官,优秀艺术家等等等等,都是有着不小概率的。

在社会阶层已经非常分明的发达国家,跨越阶层要困难很多。社会新闻里粗鄙丑陋的富二代不是这个社会的全部,别一天到晚嘲笑富二代是土鳖了。和十几年前不同,我现在所接触到的富二代已经越来越强,普通家庭希望自己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经济条件更优越的家庭难道不会这么想吗?

他们从小双语三语上课,更好的学校更好的私教,看小孩子喜欢钢琴就有演奏级钢琴老师每天带着你一个人,看你喜欢画画就是美院的高材生一对一教你画画,并时不时拜访一些大家,家庭传授给你更好的眼界和素养,这些人能力也强,心态也好,根本不是纨绔子弟画风,你一问他们的父母,大多也不是权贵出身,都是白手起家富一代,就是一定的教育和个人努力,加上机遇,改变了他们父母的命运。更可怕的是,这些优秀的二代,他们的后代会更有资源,你孩子的追赶就会更难。

通过教育可以大概率改变命运和阶层这个窗口期的时间不会很长,可能也就几代人。在这两三代中,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维系最大化的效率与公平。几代人后,社会的阶级基本固化,只要没有剧烈动荡,改变命运就会变得更难了。你要突破自己的出身就要付出远远比现在大得多的努力与运气。而且最终你会发现,不是因为你不够努力,而是因为人家也很努力,人家起跑的时候就有涡轮增压,你一直在自然吸气。这就是可怕之处,大家一样的智商,一样的努力,但人家有着更好的资源,你凭什么超过人家?所以,趁现在,大家都尼玛自然吸气,别人至多有些山寨改装,你赶紧多吸几口,让自己排量大一些吧。

那么,关于退学不退学,扯回来就很简单了。你如果从事文科与艺术,觉得学校束缚了你的发展,在完成基础教育之后,你可以选择离开学校,前提是你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学习,并承受代价。成功的例子也不会多。伟大的羽翼必然追求自由之光辉,但因为受不了管束而退学那纯粹是懒惰。

如果你真要走上自我学习之路,我个人不建议在大学前离开学校。时代不一样了,在我退学的上古时代,吃鸡就是去肯德基吃原味鸡,吃瓜就是路边买个瓜吃,所谓玩手机就是掏出你的诺基亚,把屏幕从绿色的变成橘色的,周围人都惊呼牛逼。比如我,退学后,一周就要去好几次陕西南路地铁站的季风书园买书,回来看书看电影写东西远行采风,采风这两字听着土得掉渣,但基本娱乐生活就是这样的。如果我在今天退学,八成也是要荒废在打游戏和玩手机上。

如果你是其他学科或者其他兴趣,那就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考更好的大学。中国的教育质量不是最顶级,但整体不算差,创造力和想象力的缺失不光光是因为教育的问题。

我看到过一组中国学生和欧洲学生的对比,在想象力环节其实大家都没差别,想象力这玩意,不是说你不做作业不管教,它就能出来了,有翅膀的鸟都能飞,笼子是社会环境和生存压力,不是教育方式本身。

你若喜欢科学,那就应该在学校接受更高的教育。有些领域中国是不差的,无需妄自菲薄,有好的学校好的导师就可以。据说好几十年前,浙大物理系的学生写信给尼尔斯.玻儿,说想去欧洲留学,结果人家回信说你自己学校就有束星北和王淦昌,都是世界顶级,你来干嘛……至于那些国外领先的领域,就去国外学,正视差距,也无需觉得China必须NO.1。

所以,以后有陌生朋友再见到我,就别说自己也是学我退学的来套近乎了,我不会感到两颗心因此而贴近一点。我和李想,见面从来只聊汽车工业,聊互联网或者其他,从来没聊过咱俩都没上过大学这件事。

这事不值得聊。这就好比哪天你崩了自己一枪,上天遇见梵高海明威,说哎哟,我学您的,我们都一样,两位大师肯定会告诉你,我们不一样,不一样,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境遇。学人长处难,学人不如意处却简单,你可以轻松学会托尔斯泰得个性病,你永远学不会《战争与和平》。

最后送大家两句话。第一,读书改变命运,知识就是力量。学习读书的确未必在学校,但学校和高考,是基本最公平和最有效率的,你要是普通家庭,更应该感谢与遵循。

第二,别以为读了几本书,有了点知识,有了个文凭就了不起了,这只是开始,是人生的标配。每当你觉得骄傲自满时,就去帮正在上小学的孩子辅导一下作业吧,你会宁愿复读十年的。

1月10日 发表于“one 一个”app

有一些中国话,是台湾人和大陆人相互听不懂的。

我不是说,台湾人爱说“有没有”的语言习惯,以及那些大陆人常用来开玩笑的台湾腔调,如:

你造嗎 (你知道嗎),

醬紫 (這樣子),

把拔(爸爸), 

馬麻(妈妈),

蜀黍 (叔叔),

葛戈(哥哥)…

我也不是指,台湾人语境里特有而大陆人完全不用的词语,如:

眉角, 确幸,白目…

我是指两岸语境中会产生“歧义”的措辞,即,那些对于相同事物,海峡两岸完全不同的表达;或是相同的一个词,在台陆是完全两个意思。

项目 vs. 专案

英语中‘project’这个词,在大陆一般用“项目”表达。如,开发项目,公关项目,设计项目,等等。

很多台湾人可能不会知道“项目”具体是啥意思,这在台湾会用“案子”或“专案”来表达。如,建筑专案,企划案子,医药专案,等等。

在大陆,“案子”与“专案”,和“项目”一点关系都没有,一般都是指法律案件。如果大陆人说“专案组”,绝对不会是“项目组”的意思,而是审查法律案件的小组。

渠道 vs. 管道

大陆人常用的“沟通渠道”、“销售渠道”;台湾较常称为“沟通管道”、“销售管道”。

“渠道”在台湾是指有水流动的沟渠;就如“管道”在大陆一般是指“水管道”或是“下水管道”一样。

报销 vs. 核销

大陆说的“报销”款项是报账的意思,台湾人则说“核销”。

而“核销”这个词在大陆一般不指简单的报账流程,而是会计核算核对入账的术语或是进出口贸易的某一流程,如,贷款核销、坏账核销、进出口收付汇核销、加工贸易的核销,等等。

网络 vs. 网路

现代人挂在嘴边的“网络”或“网上”这样的词,台湾人会说“网路”或“网路上”。

大陆人说的“网络”或“网上”,前后没有语境的话,台湾人很难理解那是指“互联网”,而会误认为是真实的网状体系或者是“渔网”什么的。

“互联网”这个词,台湾人也很少用,台湾人会说 “网际网路”。

视频 vs. 影片

大陆人用的“视频”这个词,台湾人说“影片”。

比如,大陆人说的“网络视频”,在台湾称“网路影片”。

“影片”这个词在大陆和“电影”同义,而在台湾,电影就说电影,“影片”是大陆用语中“视频”之意。

前列腺 vs.肾护腺

大陆人用的“前列腺”这个词,台湾人说“肾护腺”。

真人秀 vs.实境秀

大陆人用的“真人秀”这个词,台湾人说“实境秀”。

同行 vs. 同侪

大陆人说“同行”这个词,台湾人则用“同侪”。

大陆人使用的“同行竞争”、“同行评审”;台湾人则说“同侪竞争”、“同侪评审”。

信息vs.讯息/资讯

大陆说的“信息”,在台湾常用“讯息”或“资讯”表达。

疑犯vs.凶嫌

大陆说“疑犯”,台湾人说“凶嫌”。

咨询 vs. 咨商

大陆说的动词“咨询”,台湾人爱用“咨商”。

普通话 vs. 国语

大陆说“普通话”,台湾人说“国语”。这个区别,大家应该比较耳熟能详。

我所在的医药研发和临床试验领域,一些专有名词在两岸的表达也不尽相同。

医生 vs. 医师

大陆人称的“医生”,台湾人则多用“医师”相称。

试验研究者 vs.试验主持人

大陆说的“试验研究者”,台湾用“试验主持人”。

试验方案 vs. 试验计划书 

英文中的”Study Protocol”这个词,在大陆会用“试验方案”, 而台湾则用“试验计划书”。

申办方 vs. 委托方

一般投资研发和试验项目的医药公司,在大陆的合同中会用“申办方”,而台湾则会在合同中称之为“委托方”。 

在口语中,大陆人会称“申办方”为“投资方”,而台湾人喜欢用“厂商”这个词。

一些有“古意”的词语,在大陆语境中已经不太使用了,但在台湾却常用。

例如,台湾人依然会用“阁下”、“敬祝安好”、“谨上”这类词。

还有,台湾依然在用“之”这个字表示从属关系,而大陆已经广泛用“的”来代替了。

比如,台湾人会写“由xx集团代理之合约”,在大陆会直接说“由xx集团代理的合约”。

曾经我以为,台湾和大陆的语言,无非就是用一个繁简体转换键可以解决的。

但是,当我这几年真正着手港台和大陆的项目时,才发现诸如以上的语言差异,比比皆是。

为了更好的进行项目交流谈判以及拟定文件,更为了对当地文化的尊重,在用语措辞上,一定要做在地化的调整。

很多时候,说对了话,用准了词,就是拉近合作关系和制胜的关键。

当然,随着互联网时代的信息交流频繁,大陆和港台用语也日渐相互影响,彼此更多地了解彼此的语境和词汇喜好。

但是,我依然希望,除了模仿台湾人说话的腔调外,既然是同根同胞,无论大陆人是去台湾旅游还是谈生意,能更多地了解和尊重台湾的文化和语言习惯,多一些善意和理解。

*********

魏蔻蔻,营养基因学硕士,生物科学博士,定居荷兰,负责医药专利申报及市场拓广。有文科心的理科人,自办原创微信公号微蔻(WeikoMagazine),写作分享中西文化异同,评论欧美医药形态。著有《太想赢,你就输了:跟欧洲家长学养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