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不想说话的时候,孩子更不用说。
每个人都有说不清楚的时候,孩子也是如此。
每个人都有嘴不对心的时候,孩子也不例外。
就算如此,谁不想自己的宝宝都是早早地就开口说话,而且口齿清晰,咬字准确?谁又不想自己的孩子有话都和父母说说,说得时候还用词恰当,表述流利?
当然都想,但孩子就是个个不同,有些说话早,有些晚;有些滔滔不绝,有些沉默寡言;有些词句连贯,意思表达地清清楚楚,有些却只见蹦出了些关键词,连个完整的句子也没有。
我家儿子Hendrik说话就特别晚,两岁的时候去检查身体,十样东西只有三样能叫出名字,而且发音属于外星人才能听懂的类型。很多词语本来有两个字,他直接省去一半,比如我永远猜不透他到底是 “要‘” 呢还是 “不要”呢,因为他省去的是那个 “不“ 字;也搞不清他是想 “尿尿” 呢,还是他 “也要”,因为发音基本完全相同。
一直到现在他也叫不清自己的名字,我们天天在家里玩 “读心术” 的游戏,根据Hendirk的表情,着急程度和周遭环境情况猜测他到底说得是什么。真是大人又累又摸不着头脑,孩子又急又烦躁。
于是我开始寻求帮助,并在此过程中渐渐意识到,作为和孩子交流的另一方的我,虽然不可能把话放在他的嘴里,让他说出来,却是可以通过一些技巧的运用来帮助孩子,让他们愿意开口说话,并尝试表达自己的想法。
不要纠学语孩子的错
下雨了,Hendrik前,兴奋地向我报告:“下午了,下午了,妈妈,下午了!” 是的,Hendrik不会发 “雨” 这个音,就用 “午” 来代替。
我的应激反应是这样的:那个不是 “午”, 是“雨”, 跟我说 “下雨了”。
学过英语朋友一定知道 ‘长a’ 和 ‘短a’ 是有区别的个事实,也一定记得第一次听说这两个音是不一样的时候的惊诧:听起来简直是一模一样的啊!
对Hendrik来说,“雨” 和 “午” 听起来就和这 ‘长a’ 和 ‘短a’ 是一个道理,完全一模一样。所以说当我告诉他:不对,不是 “午” 是 ”雨”的时候,他的表情非常迷茫,水灵灵的大眼睛一直盯着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半天憋出三个字来:“下午了”。
所以说,给一个正在学语的孩子纠错,几乎等于是做无用功,弄不好还打击了孩子开口说话的积极性,得不偿失。
专家建议是回孩子的话,并在回话的句子中多次重复那个关键字,比如:“是的,下雨了,外面下雨了,下小雨了,Hendrik喜欢不喜欢下雨啊?“ 这样孩子会慢慢听出这两个字发音的不同,并自然而然地选择那个正确的发音。这样的反应方式不仅不会打击孩子开口说话的积极性,还创造了和孩子聊天的机会,Hendrik回答我他喜欢下雨,我就又问他为什么喜欢下雨,他说下雨可以打雨伞,我就又问他Hendrik的雨伞在哪里,等等。
不要认为孩子听不懂,就不说
孩子可以听懂的词语和他可以表达的词语之间的差距经常大的惊人,尤其是男孩。
如果留心你就会发现很多时候,虽然并没有直接跟孩子讲,只是随口说说的事情,都会被孩子 “偷听” 了去,并且转回头来和你对质。
学龄前的孩子的语言学习可以说完全靠听,我们这样的家庭里表现的尤其明显,因为说中文的只有我一个人,所有的词汇都靠我 “输出”。所以我用词之前经常挑挑拣拣,尽量往简单用词方面靠拢,而省略一些专业用词,想着这样孩子起码能听懂。
有一次我们在路上骑车,一辆汽车鸣着笛呼啸而过,我回头对女儿Rebecca说:“你看,是一辆救火车”。没想到Rebecca却皱着眉头回我说:“那是一辆消防车”。
我吃了一惊,使劲回忆Rebecca是如何学到这个专业名词的,最后发现是她从我和一个朋友的对话中听去的。这件事情对我印象极深,让我明白对孩子说话不用那么挑挑拣拣,在用词准确,口齿清晰的前提下,该怎么说就怎么说,需要用什么词就用什么词;孩子对词语的接受程度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又快又准,虽然他们不会直接就把学到的新鲜词语用出来,但那是他们积累的词汇量,是表达想法的基础之一。
尽量不用 “这个“ 和 “那个”
在图书馆陪孩子画画,一大张桌子上零零散散地放着很多各色的铅笔,邻座的小女孩刚刚给叶子涂完了色,抬头去找下一个颜色。
她看了一会,就对坐在旁边的妈妈说:“我要那个”;
妈妈拿起一支红色的铅笔问:“是要这支吗?”
小女孩摇摇头,用手指了一下说:“是那个”;
妈妈于是又拿起一支黄色的铅笔问:“是这支笔吗?”
小女孩又摇了摇头,就这样来回来去好几回,妈妈终于拿到了女孩想要的颜色,棕色,原来她要画树干。但因为这来回来去的误解,小女孩被弄得非常激动,拿到笔后反而气呼呼地走开了,没有继续画下去。
我看着这刚刚发生的一幕,突然想起幼儿成长中心的医生给过我的一个帮孩子学语的小窍门:尽量避免用 “这个” 和 “那个” 代替要说的具体内容。如果孩子用了代词,也多问一句 “那个是什么?”。这样会让孩子有意识地运用名词本身而不是代词,增大孩子的词汇量的同时,也增强了交流的清晰度。
是啊,如果那个妈妈在孩子提出要求时直接加了句:“请问你要的笔是什么颜色的?” 就不会产生后面各种误会,孩子也不会觉得自己没有被理解而气呼呼地走开了。
等孩子把话说完
刚刚放学的Rebecca跑进门来,气还没有喘顺就急急慌慌地向我报告今天在学校发生的 “大事件:“妈妈,我们今天坐了公共汽车还坐了船,然后去了一个地方,还在那里吃东西了,老师让我们放在火上烤着吃,那个甜甜的软软的那个,那个 ...“。 我马上意识到她说的是棉花糖,就接茬说:“棉花糖!”
说完我就后悔了,果不出我所料,Rebecca撅起嘴说:“妈妈,我知道,你下次不要说了,我要自己说!”
我赶紧道歉说没有管好自己的嘴,不好意思,下次一定不帮她说话了。Rebecca接受了我的道歉,继续讲她的“大事件”。
其实接别人话茬本来就不是件礼貌的事情,就好像是等不及别人把话说完,会让对方感到表达不顺畅,语塞。
由于孩子说话找词都比成人慢一些,逻辑性也差一些,就会经常性地被接茬。有些孩子在被接茬后会很不舒服,并表示出反感,比如Rebecca这样的;而有些孩子被接茬成了习惯,说话都只说一半,就等着让父母帮他们接那最后几个词,从而影响了孩子的语言能力发展。更有甚者,孩子还没有开口,大人就帮着把话说完了,这样的不留余地,不仅不能帮助孩子提高语言能力,对孩子的自信心和表达欲望也都有负面的影响。
所以说,我们做家长的要练习给足孩子时间,让他们在大脑中去搜寻那个要用的词汇,把句子说完整;也练习给足孩子机会,让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去诉说经历,表达想法。
The End
关于查查
查查,常驻荷兰,生物工程学博士,蔻蔻的同窗好友。喜欢钻研,喜欢数字,喜欢逻辑,喜欢规律。养有两位“天使混血宝宝”,养娃经验积累,总结,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