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父母,都希望孩子们之间能和睦共处,但现实和愿望的差距往往是巨大的。
见孩子们挣玩具闹得不可开交,很多父母都纳闷怎么那么多玩具可以玩,哥哥就非要抢弟弟手里的那个。
肯定下面这些方式,家长们都尝试过。
转移注意:拿起另一个玩具,吸引弟弟去玩。
分配时间:告诉孩子们不要争了,裁定哥哥玩10分钟,然后弟弟再玩10分钟。
分享相让:劝令哥哥让弟弟,再加持一些品德性的帽子“要大方,要懂得分享”
其实,以上做法都欠妥,治标不治本,就算一时缓和了争抢,但下一轮很快就会卷土重来。
家长们就在处理孩子的争抢吵闹中,忙得焦头烂额。被这些纷争,绊住手脚、消耗时间,无法解放自己。
上面做法的弊端
具体分析上面做法的弊端。
转移注意,在短时间内有可能会达到目的,弟弟的确开始玩新给的玩具了,但可能哥哥察觉后,会立马丢下手里的玩具,开始争抢弟弟手里现在的这个。相同的问题再次重演,循环反复。
分配时间或是由大人临时定规矩的办法,是最容易引发延续问题的。
父母想当然地充当裁判,自以为公平,但并没有考虑孩子的自我意愿和决定权,是个强制的指令。研究发现,孩子在这种情况下,不会感受到公平,只有没有得到满足的“情绪记忆”。
先玩10分钟的哥哥,记得是“我还没玩够,就被妈妈拿去给了弟弟”;而后玩10分钟的弟弟会觉得玩具被妈妈夺走了,而等待的时间很漫长。所以看似平均分配,孩子们却都觉得受了委屈。还有一个大忌,就是规矩没有提前定好,而是“临场”视情况而定,没有消化的时间,令人困惑,故而孩子不会特别遵从这类规则,会觉得受到剥夺和侵犯。
分享相让,也是大人用孩子并不明白的品德标签,强制做决定的办法。规则不明,界限模糊,而且所谓的“大方”和“分享”这种要求,过于空洞,孩子很难实施,在现实中常常无效。
不少大人喜欢用“孔融让梨”的观念,鼓励孩子待人接物时要自觉地将玩具或是零食,大方分享给其他人,教孩子“让妹妹吃”、“让做客的小朋友玩”,告诉孩子这才是好孩子。如果孩子听从了这种所谓的“礼让”,很可能就会遇到现实中的打击:有人并不跟自己分享相让!
孩子会感到很矛盾困惑,不知如何是好。因为父母教自己分享时,并未告诉原因和规则,孩子不懂如何跟“不分享”的兄弟姐妹或小伙伴协商,争取所得。
很多时候,孩子还会简单地认为,他不让我,就不是好孩子,我也不和他玩了。这种随意贴标签的方式,除了影响家庭或与朋友和睦的感情外,更会令孩子习惯埋怨,有很不健康的“受害者”心理。
孩子一定要在自我界限的树立和意识中,去与人分享和相处。
最好的的方式,是孩子一定要在自我界限的树立和意识中,去与人分享和相处。
孩子们来到这个世界,最重要的就是在跟人与外界的相处互动中,清楚界限。这种界限感的分类定位,要一点点培养。父母需要在事前明确制定规矩,划清范围,也要列出奖惩标准。
还是用争抢玩具的例子。
在确立界限和归属范围时,可以分成几类:公共共享的玩具、哥哥自己的玩具、弟弟自己的玩具。
告诉孩子们,有些玩具不特定属于谁,买来就是为了孩子们一起玩的。哥哥和弟弟都可以拿取来玩,小朋友来家作客,公共区域的玩具,也是可以分享的。如果要争抢公共玩具,则自己谈判协商,建议在自己特属的玩具中挑一件交换。
个体特属的玩具,各自照顾好,如果哥哥想玩弟弟的,一定要征求弟弟的同意,否则不能随便去来玩;弟弟也要这样。
有小朋友来家做客,提前跟孩子们商量,哪些玩具是孩子愿意跟小伙伴分享的,拿出来放在“玩具分享区”,而孩子不愿给别人玩的,绝对尊重。如果有人抢孩子的玩具,孩子可以非常有条理地捍卫自己所属:“这是我的,不能给你玩。你不想给我玩的,我也不会勉强你。你看,那个盒子里的都是我们可以一起玩的,你可以随便拿出来玩。”
如此一来,孩子们会树立“自我”、“他人”和“共享”的观念,这才是界限。有了界限才会有分寸,懂得尊重自己,体谅他人。有据可循的界限感,是安全感的基石。
把握建立分类和界限感的最重要时期
孩子在4-8岁间,是建立对分类和界限感最重要的时期。在这个阶段,引导孩子对“界限”的认知非常重要。
教育专家总结出一些8岁以内孩子不会懂的笑话,看不到其间的笑点,是因为孩子对类别和界限的观念模糊。
比如,给5岁的保罗准备披萨的妈妈问:“你想让妈妈把这块披萨切成8牙还是6牙?“ 保罗回答:“ 切成6牙吧。你切成8牙的话就太多了,我吃不完。”
再举个我亲身遇到的事例。
一次我在阿姆斯特丹举办的幼儿“平衡膳食和喜爱蔬菜”的教学互动活动,参加的孩子5岁左右。我知道有2个小朋友是专程从鹿特丹赶来的,想让其他来自阿姆斯特丹的孩子们表示下特别的欢迎。于是,我说:“今天有两个小朋友是鹿特丹人,请举手。”只有一个孩子举手,而另一个好奇地东张西望,没有举手的意思。
我问他:“你不是鹿特丹人吗?”
孩子笃定地向我摇摇头:“不,我不是鹿特丹人,我是荷兰人!”
在这个年龄段,不同的孩子对从属、分类等界限概念的认知大有区别,有的清楚些,有的模糊些。
所以,家长要多观察孩子,尝试在这个阶段引导孩子在社交和理解身边状况时,对类别和界限有更多的认定。
建立界限感的过程中,纷争无法避免
在建立“界限感”的过程中,纷争和试探是无法避免的,家长要正视孩子们之间的矛盾。
很多家长特别害怕孩子争执,一看到就去当“和事老”,希望一切立即终止,和好如初。
在欧美教育专家看来,要给兄弟姐妹纷争的空间,让其抒发表达观点和矛盾碰撞,才能确保真正的相亲相爱和整个家庭的和睦。
任何小孩子的成长都是在矛盾中找到自我,在冲突中确定界限,在压力中争取,在分歧中学会应对和解决问题。而一个“老好人”型的听话乖小孩,反而是有问题的,没有自我的个性,没有见解,不敢争取,长大后很可能是个无聊而生活无趣的人。
所以,在面对孩子的纷争时,父母切忌干预太多,不要去做是非的仲裁者,而是当旁观者,引导孩子们,自己解决处理纷争。
我的一对侄儿侄女,小时候常争东西。姐姐Sara 6岁,弟弟Sem5岁时,两人争抢电视频道,一个想看这个台的动画片,另一个想看其他台。他们妈妈当时采用了“分配法”,对姐姐说,今天让弟弟看,明天弟弟让姐姐看。
弟弟满意了,姐姐却哭闹不止,大叫不公平,不断去干扰弟弟看电视。不难想象,第二天姐姐看电视,弟弟也会因为没得看自己想看的节目去打断姐姐,而不会记得自己前一天已经看过了电视。
这时爸爸下班回家了,了解情况后,二话不说,拿起遥控器就把电视关了。他对孩子们说:“在你们商量好之前,谁也不准看电视!现在你俩自己想解决方案吧,想好了来告诉我。”
姐弟俩被镇住了,乖乖地去想办法了。一会儿,姐姐过来对大家说,共识达成了,她看电视,而弟弟玩玩具。在姐姐津津有味看电视时,我们去看弟弟,只见他在姐姐房间里,兴致勃勃玩着一个组合玩具。
这个玩具以前姐姐不让他玩,今天姐姐出让玩具,让弟弟选看电视还是玩玩具,弟弟选了后者。他抬眼对我们说:“其实,我也没有那么想看电视。这个才好玩!“
孩子们自己参与处理的状况,才会心服口服,遵守约定;也训练其了解自己,寻找谈判砝码,化解纷争,不留阴影。
孩子间的丛林法则
孩子如果更小些,不知怎样通过协商解决纷争时,“丛林法则”自然竞争也是有效的。比如,谁手脚快先抢到或谁凭体能争取而来,就作数。
家长不要对此反感,觉得这是鼓励争抢。其实,现实中的竞争,有一类就是以强胜弱的丛林法则,认识到自己的弱点和不足,争取成功或接受失败,都是自我认知的重要环节。这也是所有人,本能的竞争力体现,不用去刻意阻止。
当然,家长要避免以强凌弱,跟孩子说好不能相互伤害,注意观察他们出手的轻重,适时提醒。
很多人会说,用“丛林法则”,肯定永远是大的强的占便宜,小的弱的吃亏。
这还真不见得。
就说Sara 和Sem两姐弟,姐姐只比弟弟大一岁,却高出一个头,身体比弟弟强壮。俩人有时抢东西,姐姐一拎弟弟脖子,Sem就被提到后面去了,完全没有反抗之力。
弟弟很快就意识到自己体力不如姐姐,于是开始发展自己的“技能”来应对。比如,跟姐姐硬碰硬不行,他就发明了一招手脚乱挥舞动法。他会快速认定他想要的,速战速决拿到手里,为了避免姐姐伸手拉住他抢回去,他就一通手脚乱舞,姐姐无从下手就作罢。
姐姐也知道,弟弟身子小,灵活敏捷,在外面玩,穿栅栏,翻篱笆,都比自己快,也会寻求弟弟的合作。
所以,丛林法则,也是一种让孩子自己去认识强弱项,找到相处界限和协同方式的好办法。
总之,家长需要放手来让孩子寻找并建立自己的界限感,无论是在分享中,还是在纷争中。对界限把握得越好的孩子,能够在以后的生活中更会选择,交流和规划,幸福感和自我认同更强。
********
魏蔻蔻,营养基因学硕士,生物科学博士,定居荷兰,负责医药专利申报及市场拓广。有文科心的理科人,自办原创微信公号微蔻(WeikoMagazine),写作分享中西文化异同,评论欧美医药形态。著有《太想赢,你就输了:跟欧洲家长学养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