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见丽娟在QQ上留言说:
“我在微信上看到一篇关于孩子早教的文章,尤其在大城市,你的孩子学前不识拼音、不会简单加减法、不知道几个英文单词,就会跟不上小学的教育,就会完不成作业,就会丧失对学习的信心与兴趣。上不了好初中,就上不了好高中,就上不了好大学,就没有好的工作,就不会上升到好的阶层……这就是所有的逻辑。
“转发此文的是我的北师大同学,数学硕士,现在的大学讲师,参与讨论的也是我的大学同学,现在中学当班主任。她们的教育理念与现实的冲突所引发的焦虑,我深刻感受到。她们的孩子正在上小学,在学钢琴、学外语、学各种各样的特长,她们害怕耽误了孩子,又觉得这种教育是自己曾经所鄙视的……
“我在想:这种纠结其实已经是价值观层面的纠结了。是要做个像韩春雨那样能够追寻自己的梦想,源于兴趣,甘心坐十年冷板凳的人,还是要做个普遍意义上的成功人,即便从事的是自己并不感兴趣甚至厌恶的工作。
“这个社会应该是多元化的,既有螺丝钉,也应该有领航者,甚至是坚守者。现在想想,我们的传统文化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瑰宝可供选择与借鉴,可惜被不断地弄丢了。”
读完,不用查找那篇文章,我也想得出那篇文章的全貌。这样的老调实在不新鲜了。这一些高学历妈妈们,许多人从事的也是教育工作,但她们深陷其中却不自知,尽管煽起一阵阵狂风,把自己内心的焦虑散布开去,就像传播瘟疫一样,所到之处,人心惶惶。
我已经多年不看那一类纠结、怨恨的文章了。写那些文章的作者,不过是寻求他人的认同,好给自己一番自我安慰。这个世界真是他们眼中的模样么?孩子真的做不成孩子,只能去做大人鼓吹的学习工具么?
你觉得各大城市所有学校这么搞应试教育,所有家长急切推进落实,就会搞出一大批的伟大人才了吗?假如说,催着赶着提早学,拼命学,就会培养出人才来,那这种方法光明正大地推行就好,也不需要什么“纠结”了。恐怕正是因为家长们这么做,马上带来了一系列负面效果,比如孩子不快乐,厌学,当应声虫,焦虑不安,等等,所以才有纠结一说。
显然,进入这种轨道的儿童不是正常的儿童。即使在艰难困苦的年代,即使在炮火连天的年代,儿童也常有儿童的乐趣。饥饿与危险威胁着他们,可他们从未受到今天这样普遍的来自父母的精神压迫。
其实,父母对孩子施予这种精神压迫,根儿上是个人选择。
同样是在北京生活、上学,我一对朋友夫妇,不想让女儿上什么补习班,前面妈妈给报了个舞蹈班,爸爸骂得她半死。她解释说,只是去玩,哪天不玩了拉倒,也不考级。这才平息了他的怒火。假如孩子在班上成绩排名中等或中下等,你能接受吗?他们能呀。一个班总有排在后面的人吧?
人活着究竟为了什么?为人父母,你觉得是为了成功,为了体面,为了别人对你叫好,那就注定你是要随波逐流的;你当初蔑视那一套,不过是你没发现自己的真面目而已。当初意气风发,愤世嫉俗,到头来,发现自己也成了一丘之貉了。
不要把这种心理“推己及人”,认为大环境使然,所有人都一样,都是身不由己。那是你自己眼光狭隘之故。拿我而言,我活着是为了不断成长,为了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成功不成功,只要自己对自己满意;不然,我为什么不去死呢?不自由,毋宁死。这也不是我们的原创。我及我这一类人持这种逻辑,外界怎么折腾都不要紧,随便它,是不是?
许多孩子很能考试,独立思考能力不强,琴棋书画样样通样样松——其实这也没事,只要他活得自己满意就好,幸福就好。但如果因为不成功就受不了,不快乐,那就没话讲了。事实上,这个后果简直是坐定了的,因为他们在这方面付出了太多,期望值太高,不达到预想的目的,又怎么能满足和快乐呢?
人,是怎么成其为人的?这是每个人自己在回答的。
韩春雨和他的研究伙伴就是属于“人”,毕业也不找工作,实验室一睡完事,因为有要事很想干,干得高兴,谁知道会不会成功,会不会得诺贝尔奖?反正就是乐意干。而多数人其实“未成人形”,是“妖”,所以焦虑得不行,上蹿下跳——引用心理学家的生动说法,没有“真自我”,暂且叫“妖”。
你要说,我们的社会常态讲竞争,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越是难受越要坚持,谁能忍到最后,谁就赢了。
可是,忍,多半忍成了病态。一个人真要做大事,其实不是忍,而是真心喜欢。委曲求全,忍辱负重,既不开心,也没前景。会随大流的人,有史以来遍地都是;而像韩春雨那样内心笃定的人,他们是能屏蔽环境干扰的,他们有很强的自我掌控感。因为激情,所以执着。
你又要说,韩春雨是特例,是合适的种子落在了极好的环境里。
但是,看看当下,这个“合适的种子”就很罕见,因为多数人从幼儿期起,就不再是有强大生命力的种子了。父母的焦虑、催赶、攀比,搞得孩子从小也急功近利、虚伪虚荣。学校老师一旦被送上那条应试的轨道,多半也身不由己了。时间再一长,他们竟然认为自己所做的填鸭工作很重要,不得不做,做了叫孩子将来回过头来只有感恩的份儿。他们的说法是,快乐教育会害得孩子上了学跟不上课程;成绩不好,没有特长,孩子将来会恨你的。
这些话我听着就觉得十分愚蠢,年复一年,都懒得搭理了。人的教育意识不在一个层面,根本无法对话。
看了希利尔校长写的世界地理,那般充满人情与幽默,我真怀疑中国的教育理念及教材教辅,是不是能达到美国100年前的水准,悲摧!再看近期孩子们狂买的芝麻哥哥科学书,晕!单看那成人化的叙述,大段大段的长句,不知怎么把孩子带入妙趣横生的科学世界?我从一开始就不敢买国产的百科书,吹得再厉害,也半信半疑。
这一切都说明,老师、家长和孩子跟着潮流走,不必动脑筋,再容易不过。绝大多数人都选择这条路。那么问题在哪里?在于他们做着随波逐流、不加辨别的事,却毫不自知,受了高压之后,坐下来就开始抱怨无奈啊无奈。
教育,就是培养人。不是打造工具,不是长期投资,不是追名逐利。教育人,培养人,为的是塑造一个个人格健全的个体,社会的公民,让他们有一颗好奇心,有一股闯劲,自己渴望钻研,进而在学校里努力学好各个学科。
陶行知早就讲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才是教育的真谛,因为一个拥有“真自我”的人,在这个世界上,他是无敌的。头一次看到陶先生讲的话,我内心受了很大的震动。这一感悟,绝不是平庸之辈能说得出来的。
瞧那一个个学得蔫蔫的孩子,无心钻研,对新知不感兴趣,只说“告诉我怎么得分就行了”,这样病态的孩子,如何算作优秀的了?一个没有生命激情的孩子,肯定是不会有前途的。分数再高,也就那么回事。大环境怎么样,其实人还是人,人内心有激情,有渴望,他就会工作得有声有色,生活得有滋有味。
现在涌现了一批有专业水准的心理咨询师,专门收拾那些不当教育造成的烂摊子,那些家长真该去看看,也好反思反思,人内心的平衡和自足,是不是最有价值的,否则,忧虑,抑郁,精神分裂……就找上门来了。
毕竟人是人,人不是畜生。
我经常在读历史中觉得一切都不值得担忧。任何时代,你只要想做一个人,都可以想办法去做人。人们因为恐惧,怕死,怕病,怕被抛弃,怕被瞧不起,就变得没了自我了。一个有坚定自我的人,要怕什么呢?
今天读到拉斐尔,他27岁就死了。那又怎么样?才华盖世,也说不定早死。父母们都活到几十岁了,怕死?怕失去?还是怕什么东西?为人父母,自身恐惧得不行,搞得孩子也惶惶然晕头转向。父母坚定不移,用心生活,体验一切美好,管它去天塌地陷的,孩子会不好?
孩子不成天才,也成人才。
说到底,根由全在父母。父母是什么状态,孩子就什么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