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搜索

  进入信息时代以来,大量阅读并独立思考,成了对每一个人极现实的考验。每一个流行词汇兴起,就会有无数文章涌过来,鱼目混珠,等着你自己淘出真金白银。

  例如,近年来,讨论“匮乏感”的文章一搜一大把,东一篇说孩子童年的愿望没被满足,将会在心里形成一个黑洞,成年之后这个黑洞将变得欲壑难填,因此孩子有什么欲望,就应满足他——他要两颗巧克力,你给他十颗,剩下的那八颗都在说“我爱你”;西一篇说父母自身的匮乏感将会传递给孩子,身穷穷一世,心穷穷三代,不要强调粒粒皆辛苦、要节俭要珍惜,这会让孩子感到生活的沉重,内心无法富足流动,更难有精神追求。

  有的文章的确写得很专业、很有说服力。但有些文章读起来简直叫人疑惑,读得越多越是晕头转向。真要听信这些“匮乏感”理论指导,许多家长原本视为好的家教理念,比如俭以养德,今后恐怕也不敢问心无愧地派上用场了。

  我想起我公婆的粮食匮乏感。他们二老经历过大饥荒年代,饿怕了,后来粮食富足之后,他们仍然无法相信自己今后不会再饿肚子了。每年收了粮食,他们都会在仓库里囤积上够吃两三年的量,然后卖掉去年囤积的旧粮食。年年如此。下厨做饭,我婆婆都会不知不觉地做得比需要的量多得多,生怕大家的肚子突然变大了似的,因此剩饭压剩饭。顿顿如此。不管怎么交流,他们仍然处处防患饥荒,无法相信旧时代过去了,因为他们度过了反右和文革那种可怕的年代,对谁的说法也不信任。

  可是我老公完全没有这种物质匮乏感。他把物质享受看得很淡,只对自己所钻研的IT领域兴趣十足,业余时间就阅读数学经济哲学等类名著。按理说,他在父母省吃俭用的教育中长大,应该被“传递”了严重的物质匮乏感才对,是不是?

  我认识的几位潜心钻研学问的老学者也经历过物质极端匮乏的年代,可是他们并没有因此在未来“人生得意”之后过奢侈生活或刻意节衣缩食。我曾经提过此类疑问,其中一位老教授说“在文革中养成了简单的饮食习惯,就这样保持了下来,感觉挺好的”。一个人有精神追求,常常是儿时好奇心的延伸,是对自己想了解的领域的持续探索,跟物质关系并不大。再穷的人也可能拥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再富的人也可能“穷得只剩下钱了”。

  眼下一些孩子,从小胃口好,对什么食物都感兴趣,看护人由他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吃多少就吃多少,他吃得对某些食物“上了瘾”,越吃越多,越吃越胖;越胖胃口越大,于是吃得越多。简直恶性循环。

  我一个亲戚的孩子,一岁多父母离了婚,她跟着妈妈回外婆家居住。妈妈从小就是很会享受生活的人,对女儿更是没有一项欲望不予满足。吃,穿,玩,不论什么东西,不论贵不贵,只要女儿说了,她一定立即满足。可是这女儿一年年长大,欲望真像一个大黑洞,怎么填也填不满。吃饭时,她会把自己喜欢吃的端到自己跟前,狼吞虎咽,一刻也等不得。哪怕已经吃饱了,据她说食物已经堆到了喉咙,有好几次吃过多了吐出来,她还是克制不住地要吃。

  你说孩子有什么欲望就去满足他,这就是爱?这真能解决匮乏感问题?你说倡导节俭就会导致生活沉重感,强调珍惜反而造成孩子将东西闲置,造成浪费,那么教育还从何谈起?

  当今,于多数家庭而言,温饱不是问题了,受宠爱的孩子很常见了。但是“匮乏感”却成了个高频词。问题出在哪里呢?那么多的心理学说法,有时看是合理,运用起来又是困难的。有篇文章说得好:解决之道从来不在于满足或不满足,甚至也不在于过犹不及,而在于父母应该在给予孩子充分的爱和信任的基础上,满足孩子合理的愿望,让孩子逐步学会自我管理并获得胜任感。

  每一个孩子天性不同,有的对食物特别感兴趣,有的对运动特别感兴趣,有的对故事特别感兴趣……一千个孩子一千个样子。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对周边世界的好奇心。如果家长能够发自内心地爱孩子,就能第一时间看见他的每一种好奇的萌芽,带着他去观察、去尝试,告诉他相关知识,他既感受到了父母毋庸置疑的爱,也满足了好奇心,他还有什么可匮乏的呢!

  比如,上述那个从小贪吃的女孩,如果妈妈在她特别渴望吃奶油蛋糕的时候,买给她一盒蛋糕的同时,亲切地望着孩子的眼睛,告诉她,奶油蛋糕很好吃,可以吃一点,但是不能吃太多了,吃多了就会发胖,身体健康会受影响,孩子自然不会死缠烂打要多吃。可是妈妈因为婚姻挫折,内心苦闷,工作又奔波劳累,孩子的任何发展阶段她都没意识到,任何人提醒她,她都觉得孩子长大就会好。“不要评判孩子的欲望”,要对他说“你的欲求很美好,你值得一切最好的东西”,那么,吃那些垃圾食品好不好呢?你要的我都给你,并且也都给得起,长此以往,孩子十分任性,脾气火爆,一点也不能延后满足,就是一个被溺爱、被宠坏了的大孩子了。当这妈妈看见别人家省吃俭用,孩子却友好大方,富有爱心和同情心,一下子也搞不明白了。

  正如我在《让孩子从小注意细节并不为过》一文中提到的那样,孩子并不怕父母批评他马虎,因为你批评他马虎的潜台词是说他“其实很聪明,只是大意了”;孩子也并不怕父母拒绝他,你说哪些玩具不应买因为会限制你的想像力,哪些东西不能吃因为会伤害你的身体健康,他都听得明白也能接受,他怕的是父母并不发自内心地爱他。有句话说“情感,是最有效的约束力”,这简直一语中的。如果父母和孩子之间建立了良好的亲密关系,能感受到对方的心灵,对对方充满了真切的爱,那还有什么物质需求是那么不可缺少的呢。

  今年2月《人民日报》在《教育新政将带来8大激变》一文中经分析得出“得语文者得高考,得阅读者得语文”的结论,很有道理,可是文末推断出:“高考改革男孩更苦,女孩更乐”,这就让家长和孩子疑惑了。

  该文这么解释:男孩受自身生理特点的影响,顽皮,比女孩更难约束自己,好习惯的培养比女孩更困难。语文变为第一学科后,女孩的自我约束和纪律性,使她们更容易也更愿意接受家长、老师的建议去按部就班地提高语文水平。而男孩大多数一般还会依然故我。现在考上知名大学的女孩本来就比男孩多了,高考改革后女孩更是如鱼得水了。因此,男孩的家长们就得更操心点了,早点培养他们的好习惯,特别是阅读习惯。总之,怎么说也不能让男孩子在这关键的一轮中再输掉一局吧!

  我让初高中的许多孩子阅读这篇文章,让他们谈谈自己的想法。所有孩子不约而同地指出,关于男女生的区别不敢苟同。倒是一些家有儿子的家长读了,心里着慌,又增加了一层焦虑。呵呵。

  想起我曾经看到过某学校论坛上有篇帖子,是这样说的:

  “第一名是女孩子,班长是女孩子,团支书是女孩子,学委是女孩子,语文与英语科代表是女孩子,乖巧听话的是女孩子,懂事体贴的是女孩子,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的是女孩子,课后认真作业的是女孩子,试卷干净整洁的是女孩子,计算准确无误的是女孩子,单词默写全对的是女孩子,英语发音清晰的是女孩子,作文被老师拿出来诵读的是女孩子,阅读理解透彻的是女孩子,暗暗较劲互拼成绩的是女孩子。

  “成绩倒数的是男孩子,不屑做班干部的是男子,上课趴着睡觉东倒西歪的是男孩子,被老师点名回答问题却连问题是什么都不知道是男孩子,老师出错大声质疑不给老师一点面子的是男孩子,单词默写全错的是男孩子,口语训练沉默是金的是男孩子,作文分低的是男孩子,做阅读不看文章提笔就做的是男孩子,计算频频出错的是男孩子,拿着相互喜欢的游戏与球队较劲的是男孩子。”

  这个帖子是想展现目前学校里“阴盛阳衰”的现象。紧跟着,又有一些帖子加以补充,证明男女性别的确不同,一门全新的科学——“性别科学”正在崭露头角,并且已有研究成果显示,男孩与女孩的大脑差别至少有100多处。

  “科学报告”很长,我就不细说了,单引用其中一处:男孩与女孩大脑中的海马(大脑中的一个记忆存储区)的工作方式也不同。男孩需要更多的时间才能记住课堂上讲的内容,特别是写出来的文字内容。这就是背课文对男孩而言很困难的一个原因。但是,因为男孩的海马更偏爱序列,在记忆大量序列和层次分类(如:要点、子要点等)的信息时就非常成功。如,写作文经常是:第一,第二,第三……跟写总结似的。

  这也算是科学研究?在记忆力方面,就我们亲眼所见,谁认为男生对学习内容的记忆力普遍比女生差?谁又认为女生在发挥想像、流畅表达上普遍比男生强?我教的学生里面,有几位男生几位女生都相当擅长背诵课文,默默地看上几遍,就会背了;有几位男生几位女生,原先写作都是模式化作文,但一经点拨与练习,没过多久,就能写出有自己风格的灵活作文了。同样,那些学得差又进步慢的学生,男生女生一半一半,怎么好归因到性别上呢。

  在八九十年代,我们上中学的时候,社会上却是流行另一种论调:男生上了高中会飞跃,女生上了高中会滑坡。家长与老师都这样宣传,吓坏了许多成绩优秀的女生,她们都报考中专去了。

  怎么人类仍分男女,却此一时彼一时也?不过是国人善于从众,缺乏独立思考能力而已。所谓“阴盛阳衰”,不过是以偏概全地下个结论罢了,何以被它震慑住?就像孕妇生男生女,概率总是百分之五十,某个小区一年里所生的婴儿恰好全是女生,放到全国范围上统计性别,那还值得一提吗?如果家长们仍然担心自家儿子居于劣势,那么看看社会上男女成功者各占多大比率,不就完了?

  我认为,男女生在智商上没有什么高下,没有哪一种性别更聪明,他们应该受到平等对待。只是男女确实有许多差异,与生俱来,他们在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上会有一些不同。但经过不断培养,他们都能具备良好的学习品质,一样能集中注意力,兴致勃勃地捧着自己热爱的名著,钻研钻研再钻研;一样能具有丰富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写出可读性强、有价值的作品。

  不是男生读不进书写不好作文,也不是女生学不好数学做不好实验,而是家长老师们从一开始就不断地暗示,哪种性别就是哪个样,于是孩子没了信心,真就保持那个样吧。

  我常常关注尹建莉关于教育的看法,受益匪浅。但她前几天写的一篇文章《为什么要求孩子不马虎,他的功课会更糟糕?》,我读得十分纳闷,于是写下我在教育实践中的体会,与朋友们探讨。

  尹建莉在文中说:

  “功课学习是件需要精细处理的事,需要动用智力、兴趣、毅力和情感等共同协作完成,单一的‘认真’不存在,也不可能完成这样复杂的事件。如果一个孩子在学习上总因为马虎而挨批评,他就会自动进行调整。

  “首先,由于人的注意力有限,儿童的注意范围更狭窄,能量十分有限,如果把注意力投注在对错问题上,对思考和探索就无暇顾及。而注意力如何分配,也是一种习惯养成。久而久之,不出错的习惯可能培养出来了,不善思考、缺少探究兴趣的习惯也培养出来了,一个人坐监狱时间再长也不会习惯坐监狱,如果说他已习惯了在监狱中,打开铁门也不迈出去,只能说明他的希望和心智已被摧毁,他已是体力和思想的双重衰竭者,像前面提到的女孩子一样。

  “其次,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如果一个孩子不断接收到‘你可以笨,但不可以错’的信息,且一再地因为马虎挨批评,他会在潜意识里自动降低自己的智力水平,让自己真的不会,以逃避失误带来的指责。这种逃避的后果,不但阻碍了他的智力发展,同时也降低了自我认同感。

  ……儿童的“马虎”是一种非常正常的现象,是学习、生活中最不值得一提的小问题,是他们走向精细必不可少的提示。山路本身不是顶峰,想要到达顶峰,山路上的跋涉一步都不能省略。一个孩子,只要心理正常,都有自我完善的能力。”

  这几段话读起来,感觉有点不可思议,有失水准。后面几段也说得不太妥当,不引用了。大家可以去找原文看。如果家长读者们真的以为应该忽视孩子的“马虎问题”,那真是误入歧途。

  第一,这里有个奇怪逻辑:为什么家长批评孩子“马虎”的时候,就会伴随着批评他“笨”呢?事实上,家长有许多类型,那一类常常指责孩子“马虎”、“粗心大意”的,恰恰不认为自己的孩子笨,他们常常这么跟孩子说:“你其实挺聪明的,这些题都会做,就是太马虎了!下次仔细点!”即使他的批评只提到“你怎么这么马虎!马大哈!”孩子还是明白,父母的潜台词就是“你其实挺聪明的,因马虎失误,真不划算”。 家长既然找到了原因(即马虎导致考试失分或其他事情失败),或许这只是个借口,家长用以自我安慰或安慰孩子而已,但他这么归因,意思准是搭配着“聪明”评价的。至少我接触过的家长全是这样。我前些时候还曾想过找个时间分析一下这一类家长的难题呢。

  第二,学习是一件需要精细处理的事,单一的“认真”不存在,也不可能完成这样复杂的事件——此言有些晦涩难懂,不像出自尹建莉的手笔,姑且视为可理解吧,问题是,单一的认真完成不了学习这个大事件,但“认真”二字却是个前提呀。孩子从出生起,我们就要教他,每做一件事情就认认真真的,吃饭要认真吃,玩耍要认真玩,干什么都要全情投入,去体验学习与生活的乐趣。要学就学个痛快,要玩就玩个痛快,难道不是这个道理?倒是“认真”二字排斥了“马虎”,反而导致孩子不爱学习了,功课变差了?甚是不通。孩子的自信归根结底源于自身学习的效果,如果他大小事总是出漏洞,从搭积木到洗碗拖地,从收拾整理书包到写作文解数学题,总是稀里糊涂缺东少西返工重来,纵使家长怎么劝导、鼓舞,日子长久了,听得腻烦了,他也知道父母不过是给他安慰药吃吃罢了。

  第三,儿童的“马虎”怎么是一件学习生活中最不值得一提的小问题?常言说“成败在于细节”,这话其实不为过。孩子是不是细心,是不是能够细致入微地观察,是不是能够避免丢三落四,是不是能够尽可能做得准确——不是指做得完美,“完美”这事本来也不存在——这种学习的品质至关重要,是从幼儿起就要注意培养的。在我看来,细心、耐心、责任心,等等,有许多种心,是孩子成长过程中要尽早培养出来的,一旦成人,就很难“补习”了。

  经常批评孩子马虎,甚至变成一种贴标签行为,这绝对是不恰当的教育方法,但是鼓励孩子摆脱马虎,尽可能认真、细心,绝对不影响孩子养成思考习惯和探究兴趣,也不会让他变得不自信。这是哪儿跟哪儿扯在一起啊?相反,认真细致地对待任何事,玩也玩出门道,学也学得出色,孩子就容易找到自信。孩子马虎,我们要用适当的方法帮助他改掉这个毛病,要讨论的是教育方法问题,不是该不该批评他马虎的问题。

  一次课上,我和一位四年级女生谈到智商与情商,我说情商是指我们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这种能力至关重要,关系到我们事业能不能成功,婚姻能不能幸福。女生说,我喜欢和女生交往,讨厌和男生交往。除了我爸爸和我爷爷,其他男生我都不喜欢。我一谈到什么样的男孩品质好、实诚可靠,作为一个女孩要如何拥有一双雪亮的眼睛,她就十分抵触,马上制止我谈这个话题。

  我觉得奇怪,追根究底才明白,女生有一个妹妹、一个弟弟,原来她的父母常说“将来你要养你的弟弟妹妹”,她于是表示,将来父母留下的房子和其他财产她都不要,让给弟弟妹妹好了;她也不要结婚,她要永远单身。

  原来如此。她的心里有一座责任大山,虽然她现在还意识不到这具体是什么严重问题,但是这种责任压力对于她那幼小的心灵而言,其实是不可承受的,于是在她的潜意识里变成了恐惧。按照父母的安排,她将来要养弟弟妹妹,她根本没可能去想她个人的婚姻和家庭,她必须牺牲她自己……天哪,她得逃避恋爱与结婚这类话题,因此,一听到别人提起这个,她就禁不住反感。

  事实上,我小时候也有过一模一样的体验。我虽然排行最小,上面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可是因为家里穷,哥哥姐姐们陆续辍学务工了,只有我一直读下去,并且读得不错,母亲于是总在我耳边强调,将来我要挣钱扶持哥哥姐姐,要帮助他们立足,才对得起他们。母亲这些话给了我多大的压力啊。作为父母,和子女恳切地交流,要求长女/长子或子女中较能干者多付出,永远记得自己对大家庭的责任,这听起来很自然,可是那当事人真正是压力山大呀。她本身也有一条未知的人生路要走,但是在她童年期间,她就已经明确自己背着一个巨大的、无法推卸的包袱。我当时也和这个女孩一样,在整个少年儿童期间都强迫自己坚定一个信念:我将来不结婚!现在回头来看,那是一个多么可怜的想法呀。可怜的孩子!

  我跟这个孩子说,你爸爸妈妈只是跟你开玩笑而已。其实他们俩都是很有责任心的人,他们既然生了你的弟弟妹妹,他们自然会把他们抚养成人,跟你无关。你和弟弟妹妹是平等的,你们都一样得到父母的爱,一样可以轻松快乐地成长。她惊喜地望着我说:真的吗?那你要跟我爸爸妈妈说一说。

  因为我自己走了弯路,现在我和孩子们交流,就特别留意他们的心理感受。在中考高考中常有一些阅读材料是关于爱情和幸福话题的,我们就经常讨论如何观察与判断身边形形色色的人,未来如何选择男友或女友,如何创造幸福生活。孩子们都很认真地思考这些问题,事实上这些思考对他们日后的发展将显得相当重要。我们要有意识地去培养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才不至于让他压抑自己的某些正常想法,稀里糊涂地过一辈子。如果一个人盲目地长大了,盲目地恋爱了,盲目地结婚了,一切未看得透彻,只不过按照旁人(尤其是父母)的眼光过活,那他的人生要幸福,真是全凭运气了。

  其实,孩子对家人的责任心是因为她心里有家人,心里爱家人而自发产生的。幼儿喜欢玩过家家,男女小朋友常在一起扮演爸爸妈妈养育孩子,就是对大人生活的模仿。只要他们的父母相亲相爱,和睦相处,家庭温馨,孩子自然而然会形成一种意识:我将来要找一个怎样的人建立像这样温暖的家庭,他对恋爱、婚姻、育儿都是充满向往的,他对家庭的责任心也是自然生成的。父母无须额外施加什么责任压力,让他对这些理所当然的概念产生恐惧心和排斥感,这反而是弄巧成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