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常关注尹建莉关于教育的看法,受益匪浅。但她前几天写的一篇文章《为什么要求孩子不马虎,他的功课会更糟糕?》,我读得十分纳闷,于是写下我在教育实践中的体会,与朋友们探讨。
尹建莉在文中说:
“功课学习是件需要精细处理的事,需要动用智力、兴趣、毅力和情感等共同协作完成,单一的‘认真’不存在,也不可能完成这样复杂的事件。如果一个孩子在学习上总因为马虎而挨批评,他就会自动进行调整。
“首先,由于人的注意力有限,儿童的注意范围更狭窄,能量十分有限,如果把注意力投注在对错问题上,对思考和探索就无暇顾及。而注意力如何分配,也是一种习惯养成。久而久之,不出错的习惯可能培养出来了,不善思考、缺少探究兴趣的习惯也培养出来了,一个人坐监狱时间再长也不会习惯坐监狱,如果说他已习惯了在监狱中,打开铁门也不迈出去,只能说明他的希望和心智已被摧毁,他已是体力和思想的双重衰竭者,像前面提到的女孩子一样。
“其次,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如果一个孩子不断接收到‘你可以笨,但不可以错’的信息,且一再地因为马虎挨批评,他会在潜意识里自动降低自己的智力水平,让自己真的不会,以逃避失误带来的指责。这种逃避的后果,不但阻碍了他的智力发展,同时也降低了自我认同感。
……儿童的“马虎”是一种非常正常的现象,是学习、生活中最不值得一提的小问题,是他们走向精细必不可少的提示。山路本身不是顶峰,想要到达顶峰,山路上的跋涉一步都不能省略。一个孩子,只要心理正常,都有自我完善的能力。”
这几段话读起来,感觉有点不可思议,有失水准。后面几段也说得不太妥当,不引用了。大家可以去找原文看。如果家长读者们真的以为应该忽视孩子的“马虎问题”,那真是误入歧途。
第一,这里有个奇怪逻辑:为什么家长批评孩子“马虎”的时候,就会伴随着批评他“笨”呢?事实上,家长有许多类型,那一类常常指责孩子“马虎”、“粗心大意”的,恰恰不认为自己的孩子笨,他们常常这么跟孩子说:“你其实挺聪明的,这些题都会做,就是太马虎了!下次仔细点!”即使他的批评只提到“你怎么这么马虎!马大哈!”孩子还是明白,父母的潜台词就是“你其实挺聪明的,因马虎失误,真不划算”。 家长既然找到了原因(即马虎导致考试失分或其他事情失败),或许这只是个借口,家长用以自我安慰或安慰孩子而已,但他这么归因,意思准是搭配着“聪明”评价的。至少我接触过的家长全是这样。我前些时候还曾想过找个时间分析一下这一类家长的难题呢。
第二,学习是一件需要精细处理的事,单一的“认真”不存在,也不可能完成这样复杂的事件——此言有些晦涩难懂,不像出自尹建莉的手笔,姑且视为可理解吧,问题是,单一的认真完成不了学习这个大事件,但“认真”二字却是个前提呀。孩子从出生起,我们就要教他,每做一件事情就认认真真的,吃饭要认真吃,玩耍要认真玩,干什么都要全情投入,去体验学习与生活的乐趣。要学就学个痛快,要玩就玩个痛快,难道不是这个道理?倒是“认真”二字排斥了“马虎”,反而导致孩子不爱学习了,功课变差了?甚是不通。孩子的自信归根结底源于自身学习的效果,如果他大小事总是出漏洞,从搭积木到洗碗拖地,从收拾整理书包到写作文解数学题,总是稀里糊涂缺东少西返工重来,纵使家长怎么劝导、鼓舞,日子长久了,听得腻烦了,他也知道父母不过是给他安慰药吃吃罢了。
第三,儿童的“马虎”怎么是一件学习生活中最不值得一提的小问题?常言说“成败在于细节”,这话其实不为过。孩子是不是细心,是不是能够细致入微地观察,是不是能够避免丢三落四,是不是能够尽可能做得准确——不是指做得完美,“完美”这事本来也不存在——这种学习的品质至关重要,是从幼儿起就要注意培养的。在我看来,细心、耐心、责任心,等等,有许多种心,是孩子成长过程中要尽早培养出来的,一旦成人,就很难“补习”了。
经常批评孩子马虎,甚至变成一种贴标签行为,这绝对是不恰当的教育方法,但是鼓励孩子摆脱马虎,尽可能认真、细心,绝对不影响孩子养成思考习惯和探究兴趣,也不会让他变得不自信。这是哪儿跟哪儿扯在一起啊?相反,认真细致地对待任何事,玩也玩出门道,学也学得出色,孩子就容易找到自信。孩子马虎,我们要用适当的方法帮助他改掉这个毛病,要讨论的是教育方法问题,不是该不该批评他马虎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