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到某重点中学门口去等你那读高二的儿子下晚自习。已经十一点多了,人家的孩子全走光了,校门都快闭上了,你望眼欲穿,脑子里胡思乱想……就在你的心开始狂跳之际,这小子终于抠累搜欸(磨磨蹭蹭),慢腾腾晃了出来,你是什么感受?这个孩子的妈妈跟我说,她和孩子当时的对话如下:
妈妈:你为什么这么晚才从学校里走出来,你知道我有多担心多着急!
儿子:靠北虾(哭什么爹)?
这妈妈顿时泪奔。要知道,她可是与上述不愿看管孩子的母亲不同,她自孩子出生第一日起,就亲自一把屎一把尿地养育孩子,公婆从来没有帮过她一点忙。而她同时还要看店做生意,十六七年累得骨瘦如柴。她始终围绕着儿子转,一日三餐,夜夜点心,伺候孩子上下学,接送各类补习班……没有一个妈妈为孩子付出得比她还多。她自身也是一个敬业爱人的女性,孩子初三及之前学习成绩优异,但她的孩子缺乏自主性,推一步走一步,事事拖延,到了高中简直推不动了,学习成绩严重下滑。
这里我们要谈的是另一个误区:把孩子的拖延症归咎于时代病,认为这个时代的孩子全是这个特点,父母得从小学起一督到底,直到高考、找工作、结婚、买房、生子,才算完结。
应该说,时代环境的确起一定的作用:家长这一代人经历了童年辛苦、中壮年生活条件改善的过程,又只生养了一个孩子,因此极度渴望他成才,希望他能在读书方面闯出一条路来,这就导致家长过度关注孩子的学习和饮食起居,恨不得时时刻刻把孩子放在自己的眼皮底下,哪怕失去自我也在所不惜,但愿孩子哭陪哭,孩子笑陪笑。孩子的一切就是家长们,尤其是妈妈,生活的一切。这一类型的父母不在少数,于是被动型的孩子也不在少数,这才构成了某种“时代特征”。
但是我们必须明白,这种“时代特征”的存在并不具必然性,追根究底还是家教造成的。当你认为自己家的孩子是这个样子,和你交流的许多人家的孩子也没好到哪里去,那么你正在寻找心理安慰,结果是欺骗自己。事实上,教育成功的孩子是越来越多的,这一类不推不走的孩子绝不代表所有人。任何时代都有好奇心强、积极求学的孩子,他们具有想像力和创造力,将成为他们同龄人的领军人物,而他们的自主性是从小就表现出来了的,你如果放平心态,就会发现他们。也许他们的考试分数不是很高,但是他们懂得自己要学怎么,怎么去学,他们有激情、有潜力、有前景。只要你肯留心观察,相信你会看到这样的孩子。
接下来,你再来想一想,为什么你的孩子磨磨蹭蹭,无精打采,有时或者经常像个七老八十的老头子或老太太呢?
一种可能的原因是,你对孩子太好了,什么事都为他布置得妥妥当当,与此同时,你剥夺了他的自主机会,把他培养成了一个事事顺从的“乖孩子”。自他出生以后,吃什么,穿什么,玩什么,去哪里……全是你做的主。你照顾孩子的经验太丰富了,从来没什么漏洞,孩子也没什么好不满的。那他还计较什么呢?也许你也常常问孩子喜欢什么,但当他提供了自己的答案之后,你并没有采纳,要么把他说服了,要么照样按自己的意见行事。久而久之,孩子知道,自己的意见没有价值,还不如别发表意见了,还能得个“真乖”的褒奖。
这一种情况,孩子从出生起没有得到过锻炼,没有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形成主见,他迷迷茫茫地长大,连对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也不太了解。他从一开始就缺乏生命力,头脑里心灵里都是空空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没有什么忧虑,也没有什么追求,你用什么物质奖励来激励他,基本上都不能持久奏效。
有个妈妈说,她对她的14岁儿子简直毫无办法。她跟儿子说:“你不是爱吃牛排吗?如果你连续一周积极主动把作业都做好,我就带你去吃。”儿子答:“那还是算了吧。”儿子喜欢一辆山地车,妈妈说:“如果你期末考各科都及格,我就给你买一辆。”儿子又答:“那拉倒吧,不想买了。”另一个妈妈为了激励成绩中上的儿子考一中高中,说:“如果你能考上一中,我给你奖励一万八,你想买什么电脑、手机都行。”哇,这是一笔钱呢!儿子起初很兴奋,想着拼一把,可是坚持不了三天就放弃了,又恢复到父母催促一下才学一会儿的状态。父母从来就把他照顾得无微不至,他从来就没有什么物质上的匮乏感,他要钱做什么?愿望吗?他没什么具体的愿望。他从来没有付出过努力,就能得到父母所有的爱,他发什么愁呢?还是得过且过比较舒服。
另一种可能的原因是,你对孩子太好了,什么事都为他布置得妥妥当当;你对孩子过度投资了,但你心甘情愿,并不要求孩子回报什么,你总说:“你读书是读给你自己的,跟我们做父母的没什么关系;我们也不需要你来养老,我们只是为了你将来有出息。”与此同时,孩子是个善解人意的孩子,父母围着他转,他全看在眼里,哪怕父母给他的安排他不太满意,他也不忍心看父母着急、难过,于是他一路压抑自己,努力去顺从父母的意志。父母为他而活,他也为父母而活。
第二种情况,孩子情感丰富,发自内心地爱父母,宁可委曲求全,也不想看到父母生气、难过、失望、叹气的样子。他心里也许有很多想法,但他不说出来,他为讨父母高兴,不断地掐灭自己心里的火焰。虽然他可能有理想,有个性,可是他的个性得不到发展,不知不觉地转化成了一种潜在的愤怒。等他进入青春期之后,他突然变得残酷起来,竟然说出伤父母的话来。说母亲“靠北”的孩子属于这种情形。他过够了被推着走的无聊生活,到了高中,才开始叛逆,一看到父母的面孔,一听见父母的声音,无缘无故的,心里就产生一种抵触的感觉。这是他心里压抑已久的愤怒在作怪。
还有一种可能的原因,你对孩子太好了,什么事都为他布置得妥妥当当;你对孩子过度投资了,但孩子的表现并不令你满意,你总说:“我从来都没让你拖个地洗个碗,只叫你好好学习!你还学得谋黑谋航,你对得起我吗?!”与此同时,孩子内心感到惶恐不安。他不知道未来得怎样对父母的巨大投资“涌泉相报”,于是产生了一种无形的压力,宁愿选择疏远父母或坚决叛逆。恩情过重,无以回报,导致受惠者忘恩负义,这是我们常见的一种现象。父母越是强调:“我怎么做都是为了你,为了你我累死累活,眼泪不知流了多少……你是不知好歹,不怕人死!”孩子听起来就是“你欠了我太多,永远还不完”。这样一来,父母对孩子过度投资的负效应就暴露出来了。孩子心里有句实话,只是你听了不信而已:“你们不要对我那么好,行不行?”
也许你很难承认自己要孩子回报,你并不像一些父母那样,常提醒孩子“将来一家人都只能依靠你了”,你倒是说“我对你好是我做父母的责任,是我应该这样做的,我无怨无悔;别的方面对你都没要求,就要求你一个分数和排名”。那么,你细想一下,你既然不求孩子回报,又要他考个高分给你,这是不是变相的要求回报呢?你确实不需要孩子给你物质上的报答,可是你需要他给你足够的面子,对不对?你向他要的精神回报比物质回报还令他不安。
有个爸爸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孩子从农村送到城里来上好幼儿园,对孩子的投资简直超过了他们夫妇所能承担的负荷。他从孩子上幼儿园起就对他进行思想灌输:“我对你的三大愿望是:1.在班上排名前三;2.在班上当班干部;3.将来要当官。”这个小男孩知道父母千辛万苦把他搞到城里最好的幼儿园学习,也很想表现得好,可是毕竟在3岁之前在农村玩耍,没有什么积累,很难占有优势,于是变得懦弱、自闭,坐在陌生人面前总是绷着一张脸,连续坐三个小时他也不动弹,面无表情;问他话,他只是摇头或点头;他几乎不笑。这个孩子并没有患先天性自闭症,可是他看起来比较木,语言发展迟滞。他那幼小的心灵被他父亲施加的重担压垮了,父亲越希望他出类拔萃,他越害怕出类拔萃,因为一旦他真的表现好了,父亲的要求就会更多。他宁可选择“我很差,你说的我做不到”来保护自己。这起初可能只是一种“恐惧成功”的心理,但一年又一年过去,真的成了真。因为没有建立起自信心,一见到拼音就先想“我学不会”,结果自然是真不会——他的潜意识叫他别学会呀。
如果你的孩子很面很蔫很烂性,他评价自己“低自尊”,你看他是“扶不上墙的泥巴”,甚至你都打心眼儿里讨厌自己的孩子了,那么你赶紧想一想,你是不是从他出生起对他太好了呢?孩子好端端的,他不会生下来就没有好奇心,就开始自毁;毁他的是他的看护人、他所受到的家教。
不管你的孩子是0-6岁的幼儿,还是尚未进入叛逆期的儿童或少年,或者是处于叛逆期的青少年,你都要赶紧培养他的自主性。跟他有关的大小事,都请他提方案,只要他的建议没什么实质性害处,你宁可牺牲自己的高见,也要采用他的建议。假如怎么问他,他都说“随便”,那你就什么也不要做,直到他有了想法,再去做。你非迫使他产生主见不可,而不能怕他苦了,亏了。
例如,你带着两岁女儿去买衣服。你问她想要哪一件?她不参与或者哪件都要,你就挑出两件你合意的衣服来,让她二选一。你问6岁的儿子周末要去哪儿,他说不知道,你就拿出几个选项,让他选其一。我们每个人每天醒来,就开始做选择题,孩子也一样,如果他想让别人代表,你就把他晾在那里吧,他很快就会明白,他的生活必须他自己做主;他哪件事不做主,他的生活就无法进行下去。他把自己生活与学习的方方面面开展起来,他也就是个积极主动的人了。
后记:
本文为与我探讨此类问题的几位家长而写,发布之后又有许多家长谈到自己家孩子也有类似情况,大同小异,十分苦恼。怎么办怎么办?
孩子缺乏自主性,对学习和生活没什么兴趣,人如老头老太太般无精打采,心如死灰般对什么鼓励都无动于衷,有的对吃和打游戏还有兴趣,有的连这兴趣也没有,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曾经或一直是“乖孩子”、“好孩子”,亲戚邻居老师人见人夸,现在他们却未老先衰了。
其实,他们都像我前面解读过的绘本《活了100万次的猫》里头的那只猫,他们没有作为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存在,只不过是大人摆布下的一个玩偶,没有自己的意志,找不到自我,因而他们是死的,还没有活过来呢。(参考历史阅读:《用“提问-否定法”解读绘本》)这需要父母们用心帮助他们获得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