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搜索

  1. “幼儿读物”不等于“童话故事”

  许多妈妈问:“我们家的孩子该读什么书呢?他一点也不喜欢读,或者随意翻一翻,并不反复读。”

  孩子不喜欢读书,原因之一可能是,阅读开展得太晚了,他先入为主地喜欢上了别的五花八门的活动了。有的幼儿很喜欢打网游,一坐下来像大人一样是不必休息的,可以一连打上半天。等他6岁的时候,突然叫他读书听故事,他觉得不如打游戏来得过瘾。

  原因之二可能是他没有遇到适合自己的书。如果我反问一句:“你都给孩子准备哪些书呢?”家长往往说不出两三种,并且所说的常常是连大人都看不进去的书,什么《成语故事》、《上下五千年》之类,语言成人化,配图很呆,一看就知道是出版商攒书骗家长钱的。那些书会让部分孩子厌恶阅读。

  其实童书的种类是很多的,现在当当网上卖得很火的童书都是从国外引进的。我至今未看到国产的童书有做得出众的,前段时间买了一本《儿童好奇心大百科》,翻开大喜,以为是国产的,那大概是国产最杰出的童书了,结果仔细一看,还是韩国译本。不管你选购的童书来自欧洲、美国、日本还是韩国,最重要的是内容符合幼儿的心理需要,文字简洁生动,图画清新活泼。

  具体选择从哪一种开始来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因孩子的情况而异。如果是新生儿,那么可以从人文科普类读起。读上一两年,孩子对自然与生活很感兴趣,就可以扩大阅读面,读各种百科全书及各种童话故事。有的孩子上小学了,才开始阅读,非常讨厌读科普类,那就从童话故事读起。有的孩子因为成长环境比较复杂,心理也比较复杂,他专挑心理类的图画书看,如《青蛙弗洛格的故事》。

  孩子到底该从哪些书读起呢?没有标准答案。只要孩子能喜欢上阅读,能养成通过阅读满足自己好奇心的习惯,能在阅读中开发出想像力来,这样的童书就是好书。我们一开始并不了解孩子喜欢什么,只好广泛收集精彩图书,提前准备出各种读物来,孩子到了某个年龄段,自然有书可读。有些家长总抱怨孩子不读书,其实问题出在,家里一本好书也没有。

  下面我简单列一些书目,供缺乏购书经验的家长参考:

  《亲子阅读树》系列

  《儿童目击者》系列

  《动物知识翻翻书》丛书

  《面具小鸡布莱兹》系列及旁帝的各种绘本

  《不一样的卡梅拉》系列

  《忙忙碌碌镇》系列及斯凯瑞金色童书各辑

  《西顿动物记》丛书

  《法布尔昆虫记》韩国绘本丛书

  《阿基米德儿童科普绘本》系列

  《大英儿童百科全书》丛书

  2.书分两种:课本与课外书。

  有个语文老师说:“书分两种,即课本与课外书。”这个语文老师立即引来一片唾弃声。与其这样说,还不如说:书可以分为经典名著与杂书。

  教科书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指南,比较系统地为我们介绍各个知识模块,建议我们去寻找哪些大师,去阅读哪些名著。有些学校,是根本没有教科书的,只有老师开出的一系列阅读书目,课内外要读的全是举世公认的历代经典。我们要在读经典中成长,而不是抱着课本死嗑,还以为这是阅读的一半。

  有个作家说,现在市面上的书很杂,干扰了读者的视听,读得太多了,反而有害。的确,孩子的精力是有限的,判断力也是有限的,如果我们让他随意读些无聊的杂书,长此以往,他就会形成低俗的阅读品味。有个同学从小喜欢看《故事会》,到了初三,写作的风格就是“故事会风格”,受众也就是半文盲。而相反,买一系列名著,反复研读,孩子将会受益无穷,并且他既然看多了名著,有了一定的审美情趣,他再遇到那些流行一时的网络小说,他就看不下去了,哪有沉迷的可能?

  老舍如是说:读好几本杂书,还不如读《红楼梦》几段。

  3.我不喜欢的,孩子也不喜欢;我害怕的,孩子也会害怕。

  有个爸爸向我提出疑问:“孩子睡前读故事,不是叫他夜里做噩梦吗?我一直禁止他妈妈给他读睡前故事。”有个妈妈说:“我给他读一本画面逼真的介绍蛇的儿童读物,吓得我浑身都起鸡皮疙瘩,孩子怎么敢读?”

  许多家长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想当然地把自己的好恶转移到孩子身上。爸爸不让孩子睡前阅读,妈妈讨厌读栩栩如生的野生动物形象,就是很好的例子。

  事实上,初生牛犊不怕虎,幼儿天生是不知道害怕的。他不怕黑,不怕野生动物,不怕妖魔鬼怪,假如他某天起开始害怕,那是被暗示的,也许是父母暗示的,也许是身边的其他人暗示的,也许是他看动画片暗示的……当你拿到一幅猛兽图,就恐惧万分,你就已经暗示他这动物不好了。

  一个小朋友理直气壮地和我争辩:“老虎、狮子和狼,那些动物都是坏的!因为它们会吃其他小动物,它们太凶猛,太可怕了!应该用枪把它们打死!”

  不论我怎么解释自然界中的万物都是平等的,没有好坏之分,物种之间相生相克,才使大自然保持平衡;我们应该保护环境,保护每一个物种……他怎么也接受不了这种看法,几次聊天之后,他仍然坚持猛兽是恶的,该死。

  学前阅读,不仅仅为扩大视野,它影响到世界观的生成。如果家长总持一堆偏见,如何让孩子有眼光、有见识?

  我常听到一些家长说“书非借不能读也”,其实他们的潜台词是“能借则借,读过拉倒,买它干什么”。

  有许多家长经济条件很好,花钱也很随意,但偏偏舍不得买书。在他们看来,买书不值得,读一遍就不要了,干吗要买?能借则借,借不到算了。

  事实上,如果你对书缺乏敬意,你又怎么希望自己的孩子读好书?我在大学学到的最宝贵的思想是:“如果你对学问缺乏敬意,你就不可能有所突破。”一个作者,穷极一生,也就留下那么一本或几本代表作,你却以为借过来,随随便便翻看一下,还回去,读过了就算数了,这能读出什么精髓来呢?当我听到一些同学将《红楼梦》读了不下五十遍,读烂了好几个版本,我才知道自己读书是不够用功的。当我看到一些孩子爱书如命,当他爸爸未经他同意碰了他的名著,他就火冒三丈,我想这个孩子将来大有可为,呵呵。

  幼儿读物也是如此。买几套经典绘本,把它当作孩子的宝藏,反复读,让孩子对这些书产生深厚的感情,把它当作自己的好朋友。如果他读透了愿意送给别的小朋友就送,如果他不愿意送,可以当作藏书,等他长大了再翻开,童年的美好岁月就浮现在眼前了。“人有恒产,始有恒心。”在阅读上也是一样。拥有属于自己的藏书,做自己的书库的主人,孩子才会真正热爱书,这是其一。

  其二,让孩子反复阅读同一本书,教他学会精细阅读与反复阅读,这是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有些家长本身就是读书不求甚解的,因此体会不到读书的好处。其实,书不在多,在精。让孩子拥有自己的书架,摆一系列经典图书,一字一句反复研读,这是培养钻研兴趣的开端。

  学会精细与反复阅读的孩子观察能力往往很强,他们读图比大人还要细致,许多细节孩子发现了,想通了,大人却不以为然,疏漏了。这一点孩子还运用到看动画电影当中。当《冰雪奇缘》看第二遍的时候,学前小朋友可以给许多即将出现的微小动作做预报,而那些细节大人往往忽略了或没看到。可见,孩子在幼儿期是否养成精读的习惯,并且能对同一本书产生感情,翻来覆去地研读,这为他将来钻研名著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后记:

  本文发布之后,有两位读者和我交流了关于读书的看法。

  1. 对我而言,当真书非借不能读,借来的书我才会想着快点看完,于是才会被精彩的情节吸引住。

  答:我们针对少年儿童讲的阅读,应当是指读精品,并且精读。如果仅仅是为了看个情节,好还回去,那是远远不够的。这和实质意义上的阅读——与作者交流,独立思考和品味——还有很大的距离。这种快餐式浏览,只看情节,只图娱乐,当然可以借书来翻一翻即可。

  2. 我是小学语文老师,我建议孩子们要读纸质书,要体验抚摸着书的感觉。

  答:读经典名著无所谓你读的是纸质书,还是电子书。电子书因为便捷及价廉等优势,未来会逐渐取代纸质书。这就好像电力时代来了,我们不必教孩子为了感受煤油灯的温暖火焰而拒绝使用电灯。时代的车轮不断向前辗过去,势不可挡。我们读书,感觉到了书的厚度,是指文字当中有内涵,有思想,有境界,跟那什么展示手段无关。甚至不识字的人用耳朵听书,一样大有收获。

  家长们在家教中所持的功利心,使他们特别容易自觉或不自觉地对孩子进行灌输。这一点却是一家一个说法,我赞成根据幼儿心理发展,让他们阅读充满童趣的书,培养他们的想像力和好奇心,反对趁他们什么也不懂,强力灌输大人认为有用的知识。我的看法仅供参考。

  (1)背诵国学经典

  有些家长本身是大学或中小学教师,了解一些国学经典,加上今天许多人鼓吹国学,他们想当然地以为,在孩子上学前,一张白纸,记忆力又好,教他背诵《三字经》、《论语》等等,不必理解,将来慢慢再去消化。我在北京见过很多孩子像唱歌一样,两三岁就把这些古代经典背得滚瓜烂熟,在同安也有一小部分小孩子背三字经和古诗。在我看来,这样做弊大于利。孩子唱着“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唱得愉快了,练得一口好发音(更不用说,有些孩子读得很不标准,简直在记忆中留下了一个烂摊子,将来还得矫正),大人听了都赞扬,他也觉得自己挺牛。但是他并不懂得句子背后的含义,有什么可想像的,有什么可进行逻辑与思考的呢?他倒觉得学习就是背诵了。尤其是小学至高中,有些学科的老师非常可恶地教学生背诵,“把这些提纲背下来,这次期末考80分在里面”,搞得孩子以为学习就是一门背诵的本事。把孩子搞呆,就从小时候的背诵开始。

  现在,我们来看这本图画书《小鸭子长大了》(《儿童目击者》丛书之一,英国DK公司):“河边的草丛中,鸭妈妈正在搭窝,它用柔软的羽毛搭了一个舒适的窝。草丛中的窝里,鸭妈妈生了6个白色的蛋。每一个蛋里,都有一只小鸭子在生长……”每一句都有现代汉语的美感,读着听着,眼前就现出了一幅优美的画来。我们想让孩子掌握的也正是现代词汇,因为它们才是活的,是学了就能用的。难道孩子念了三字经,张口就能用到生活中吗?那也叫人们觉得这孩子太文绉绉了,好像生错了时代。

  总之,上学前的6年时光是非常宝贵的,与其教他死记硬背,不如让他读一系列有趣的童书。他自身并不需要的读物,坚决不要给他,而他需要的一定是他的好奇心所渴望的。孩子每读一本就理解一本,他眼里的世界就丰富一层;边读边想像边思考,积累到幼儿园大班,他自然就急于自己识字,好读更多有趣的书了。那个时候,他正好要升入小学一年级,真是迫不及待啊!上学后,还用大人在那里催逼作业吗?

  (2)大小道理的说教

  除了知识方面的灌输,还有一部分家长容易犯的毛病是:人生哲理灌输。阅读过程中(日常生活也是这样),只要能引申到某些为人处事的道理上的,家长就长篇大论地讲,我们做人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这样,将来会怎样,那样,将来又会怎样……阅读的时候,大人附加的东西过多,就会使阅读本身的趣味性降低。孩子虽然从小就听得很习惯,也在生活中做得非常好,常常得到众人的赞扬,但是,这些道理都是大人灌输到他的骨子里的,并不是他在生活中一点一滴地探索和领悟出来的,他尽管被称作“很乖”,但同时他也是个循规蹈矩,缺乏想像力和创造力的人。

  因此,我建议家长在给幼儿阅读时,可以恰当地提一两个问题,让他去想像和思考,但是不要趁机把自己所理解的一大套理论塞给他。他自己想到的,总归是他自己的成果;你灌输得多了,就剥夺了他的想像力。对孩子而言,阅读时产生一些问题,得不到解答,这是再正常不过了。等将来在生活中或学习中,撞上了他疑惑已久的答案,他自然会前后联系,并且感到非常快乐的。

  多数家长在培养孩子的全程中都表现得非常功利,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我们自古以来骨子里有种观念——养儿防老,养儿归根结底不是为了新生的生命个体活出他的精彩,而是为了自己的未来利益在进行“长远投资”(期望物质回报或脸上有光),所以,从孩子降生之日起,家长就不知不觉地用自己的利益去衡量孩子每走一步的“效益”。这个观念应用到阅读中来,就是“学前阅读是为了识字,上学阅读是为了作文”。

  许多家长通过学习,也都具备了基本的教育常识,孩子出生之后,从黑白卡片到彩色卡片,从简单的图画书到比较复杂的插图本,每晚睡前为孩子朗读。读的时候,家长拿手指指字,一个字一个字地读,焦点放在每个汉字的发音和识别上。孩子在1-2岁时,可能觉得那些符号很有意思,看几次就会认了,于是家长买来汉字卡片,迅速灌输,以为这是造就天才的好路径。

  我一同学的孩子在两岁半的时候就熟识汉字300个。我一亲戚的孩子从两岁半开始学拼音和汉字,出门见到哪个汉字都去问、去记,很快地自个儿读起童书来,上一年级的时候已经大大近视了。那时候没有电脑,电视也看得不多,主要是因为缺乏指导,用眼不卫生造成的。诸如此类早早开发识字能力的孩子后来怎么样了呢?事实上,到了小学三年级的时候,他们就与众人无异了。晚几年识字的同龄人并未处于落后地位,因为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人的语言能力并不取决于识字的多少,而取决于概念的多少。认得字的模样,甚至会写,那是死的,迟早会学,都能学会;但是概念的掌握和运用,却需要想像和理解,而理解的过程是一种逻辑——归根结底,语言正是一种逻辑,逻辑的缺乏使人思维迟钝,没有创造力,学习的热情也就不可持续。

  绕了一圈,我们讨论的是,孩子自出生起,为他从简到繁地阅读童书,不是为了让他早点识字,而是为了让他在故事中掌握概念和领悟逻辑。例如,你给孩子读《你看得见我吗?——动物的伪装和隐藏》,你把注意力放在“你、看、得、见、我、吗……”,一个字一个字地教孩子认,在别的地方找出这些字来,问他会不会读,知不知道每个字的意思,那么孩子读了这本科普书,就只知道这些字眼,顶多再知道书上各类动物怎么伪装、怎么保护自己的,也就完了。我上学时,学校的语文老师就是这样上课的。

  我们换一种方法来研究这本图画书。你可以用正常的语速给孩子从头到尾朗读整本书的内容,孩子需要学会倾听,专注于你讲述的意思,根本不需要拿眼睛去看书上的任何一个字。他想看就看了,不看也行;他要看的是图画中的各类动物是怎么隐藏在大自然中的,他能不能把它们全部找出来,并且用自己的表达说出它们隐藏的办法。再联想,士兵在野外为什么穿迷彩服(农村孩子常在军营边玩,见过迷彩服;城里孩子在电视中也见过)呢?如果我们一家人到了丛林里,该怎么隐藏自己呢?这么一来,孩子学到的是“伪装”和“隐藏”的概念,正是绘本作者的本意。几句简单的提问就能推动他的想像力,使他产生好奇心,去阅读更多的科普书,去发现更多的生活的秘密。

  孩子一旦把阅读与思考当作一种乐趣,形成他的生活方式之一,就像一日三餐吃饭与消化那样自然,那么他今后不会轻易地不爱学习了。等他上了小学,识了字,能够自主阅读,那简直就是如虎添翼,家长只需要配合他,他需要什么资料,你就尽可能陪他去找得了。而上述那类把“识字”当作阅读目的的孩子,他的学习是苍白无聊的,即使读书的过程中也得了些知识,但那些知识是死的,他会和不会并不重要,因为所有的知识谁都可以去查“百度百科”,为什么要去记忆呢?等小学毕业的时候,这类孩子的优势已经完全失去了,多数泯然众人矣。

  同理,上小学之后的阅读也并不是为了作文。如果一个孩子读儿童文学,不是为了与作者或作者塑造的角色交谈,去想像故事中的场景,去体验主人公的喜怒哀乐,去熏陶自己的善心、爱心、正义心,等等各种心,去感悟故事里头大大小小的生活哲理;而只是为了摘抄里面的好词好句,只是为了仿写,那他是写不出好作文来的。有一回我在路上捡到一个U盘,不知失主是谁,于是回家插在电脑上打开。原来是实验小学某同学收集的六年级优秀作文,篇篇堆满了修辞与成语,读起来却只有一种感觉:拼凑感极强,缺乏逻辑,还称不上一篇“作文”。但现在许多孩子都写这类作文,许多老师也指导写这类作文,用某朋友的话来讲,叫“僵尸作文”,混个考试分数可以,拿出校园实在一文不值。我替写这些“优秀作文”的优秀学生感到悲哀,把U盘交到学校传达室去了。

  这样不带自身灵魂地去阅读和写作,是把自己变成僵尸的一个过程,等自己将来真成了僵尸,我相信高考大关一过,他们就既不阅读也不写作了,除非万不得已。这才是中国真正的教育问题所在,谈什么自我教育与终身学习!因为这类孩子所受的教育是不可持续的,只不过用了18年把自己变呆,然后摆脱牢笼,视阅读与写作为无聊无趣、可憎可恨之事。

  说到这里,再回过头来,是谁暗示孩子读书是为了识字、为了知识掌握得比别人早,好在小学时考试占优势的呢?首先还是家长的影响。一个孩子如果在6岁之前已经养成了阅读与思考的习惯,小学老师再指导无方,孩子也不至于就退步到只会死记硬背了。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一个人,一旦掌握了更高级的学习法,一般不会再回到低级的路子上,当然还需要家长不断地跟进,陪着孩子度过快乐阅读与思考的童年。

  推荐阅读:《永远讲不完的故事》(德)米切尔·恩德,21世纪出版社。

  推荐理由:故事中的男主角巴斯蒂安将教你如何阅读、如何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