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搜索

我第一次发现儿童在乎一个故事是“真的”还是“假的”,是我给一个四年级男生上阅读课的时候。我们当时读的是《儿童文学》杂志中的一篇《愿望专卖店》。读完,我让孩子把这个故事讲给我听一听,他讲得挺好。我又让他谈一谈,这个故事讲的什么主题,给我们什么启发。他又讲得挺好。我让他运用一下这个哲理讲一讲自己的生活体验,他却说:“这个故事是假的!是人编出来的!跟现实又没什么关系。”

后来,我又遇上一个二年级女生,她一年年升上高一年级,阅读量越来越大,越来越喜欢阅读了,可是每当我们看到一篇作品,她总免不了要问:“这一篇是真的还是假的?”

就在昨天,一个学习成绩优秀的六年级女生看了某初一同学写的一篇构思严谨、主题突出的微小说之后,也冒出了一句:“原来是假的!”

为什么儿童在阅读过程中,会去关注一篇作品是虚构的还是写实的?各种神话、传说、童话、故事都是虚构的,他一旦发现这些不是真事儿,是人编出来的,心理上就对它有了种“不以为然”的感觉。尽管我屡次解释,一个故事好不好,不在于它是真的假的,而在于它是不是具有价值,如果一个故事充满了想像力和创造力,能引起我们对真善美的追求,我们能通过它来观察社会反思自己,这就是好作品,可是那些已经养成“真假”思维定势的孩子,还是始终都在钻这个牛角尖。读一部精彩的小说名著,他们很难全身心投入地去感受、去思考,只是读着扣人心弦的情节,急急看完就搁一边了,只用一句做按语:反正这又不是真实发生的事。这样阅读小说,真是纯娱乐了,倒不如去读散文、读历史、读报告好了。只是,这对任何孩子、任何人而言,是多么大的损失啊。假如他们理解不了欣赏不了文学这门艺术,却要叫他们学好语文,擅长写作,这个难度也太大了。

那么,儿童对虚构故事的怀疑和轻视是怎么来的?我以前在《最有效的阅读:跟着兴趣走》一文中提到,我女儿6岁在读《西游记》原著的过程中,有些大人小孩非常不明智地告诉她,西天取经的事情是假的,孙悟空早就死了之类的,她非常难过,阅读受了阻碍。我跟她说,这些人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另一个世界的存在,那就是幻想世界。那些缺乏想像力的人,是进不去幻想王国的;而那些想像力丰富的人,永远拥有两个世界:现实世界和幻想世界。她这才从怀疑一个故事的真假困境中走了出来。幼儿热爱故事,反复品味着同一个故事,可是一旦身边有人告诉他,那是假的,是编出来的,他可能对这种编造的东西再也不感兴趣了。在我面对这些大孩子的过程中,我深感他们要转变自己的固有观念有多困难。

要让孩子不受那种无意义的困扰,不是要把假的说成真的,把虚构的说成真实的,而是要尊重那一个个美妙的故事,把它们当作一粒粒珍珠,尊重它们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如果一个孩子上了中学,还在问:这篇是假的吧?哦,那真是叫人傻眼了。

希望所有的大人都不要再用自己那个无聊的判断——“这故事是真的还是假的”,把孩子生生拉到俗世中来,让他站在现实世界里,眼里再也望不见那个奇妙的幻想王国,甚至连同整个小说世界。

Tags:

  当我还是学生的时候,听老师说起教育体制的弊端是师生跟着高考指挥棒走,我的感觉并不敏锐——当时还傻乎乎的,根本不知道那有什么不对,以为跟着考纲走,一来考个好成绩,二来巩固基础知识,不是一举两得嘛。直到工作以后才明白,那个所谓的好成绩其实是虚的,社会到底不需要那些死知识,而需要你的真本事,需要你会观察会思考,会组织会策划,有勇气敢承担,会做人会办事,会分析问题解决难题……一句话,工作中你需要的是智慧,是能力。

  也许有些老师还真的无法懂得这一点。他们从学校到学校,一辈子跟学校打交道,所学的应试方法直接又作为吃饭的手段传授给学生,对他们而言确实是“学以致用”,叫他们怎么知道这些东西到社会上到企业里顶个什么用?我深刻体会到,有些老师比家长还不懂教育的意义,跟着高考指挥棒走,他们甚至还不如我当年的老师了解这一弊端。

  举个例子说明高考指挥棒是怎么号令天下的。就在几周前,我教的孩子们都在积极购买Kindle阅读器,我把手头的几百本名著推送给他们,他们个个兴致勃勃地埋头阅读,因为中高考要考名著。上周高中孩子上课的时候却谈起,名著不用读了,高考不考了。福建省从2016年起取消高考自命题,采用全国大纲卷,题型是二十年前的题型,要考拼音、成语、病句、句子排序。全福建师生一接到通知,立刻转舵,名著不需要了,语基更重要,于是书店里的汉字注音、成语造句之类的辅导书又成了抢手货。

  真不可思议!以前我有个中学老师说过,试卷中某题型考一题,就要做练习一万题,反过来,某题型一题不考,那么那一方面花多少时间都是做无用功。全体师生都是用分数来衡量学习的意义的。高考这一事件最能反映国人的功利心。难道福建省的教育领导不懂得这一点?搞了二十年教育改革,竟然“一夜回到解放前”?

  我的一个学生在过去几年的训练中,阅读理解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拿到一篇作品,不论长短,基本上都能解读得头头是道,阅读理解题基本不被扣分。现在高考方向一转,他晕了,因为一看那些字词注音,模棱两可,一道题也做不出来。谁会认为这个学生学习能力有问题?不过是阅读的时候着重于对文本含义的理解,而不是着重于个别字眼,遇到生僻的字就查字典而已。

  说实话,多少学者能搞定那一题呢!我曾经格外留意大学教授们的发音,因为我自知来自闽南方言区,普通话不那么标准,需要多学习,可是一注意才知道,其实每代人每个人都有发音问题或发音个性,有时为了引起听众的注意或搞笑,甚至故意变调或读错音。语言就是一个交流的工具,那么细抠细究的何用?考查语基就不能放在小学和初中么?高考不去着重考查一个人的思想水平、思维能力、文学素养,却去搞那些语基,真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高考这根指挥棒到底有多大魔力?简直能叫一个人忘记自己,对它唯命是从。

  我们从前读中外名著,一翻开,准是长篇累牍的“前言”或“译者序”,有时长达二三十页,教我们如何用马克思主义的眼光阅读这本著作,用辩证法看待这书的艺术成就和封建残余或资本主义腐朽论调。如今,这些无聊的玩意儿基本被删除了。还是让读者自己去品味吧。

  阅读,要靠自己的头脑去思索,用自己的心灵去领会,才能与作者交流,才能构成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对话”,读完也才能有所收获。每读一篇都有收获,日积月累,才有阅读能力的提升。

  许多同学却不是这样做的,许多老师也不是这样教的。在他们看来,阅读理解就是一种题型,占了很大的分值,要怎么做才能得高分或满分,哪怕读不懂也得分了,这才是目的。因此,每一份阅读训练题之后总附着一份答案,学生做完了自己对一对,看看得了几分了事。

  我教过一个孩子,在中考之前阅读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基本上拿到一篇文章就能解读得很好,把作者的意思领悟得很到位。可是,上了重点高中,到了高二上学期结束,他发现阅读理解很困难,经常搞不明白作者是什么意思,练习题要怎么做。我觉得非常奇怪,我从前一直以为,人一旦获得了阅读理解的能力,这种能力自然会茁壮成长。其实不是。这种能力要提升不容易,要退化却很容易。

  我让他把学校发的各种阅读理解材料让我看一看。一看,我顿时明白了——每一篇阅读材料后面紧跟着习题,习题后面紧跟着答案。因为学校采用题海战术,学生一拿到材料不是兴致勃勃地看那些语言蕴含着什么妙处,而是立刻看题目,题目要求答什么,再到文中找答案。应用文类阅读,基本是这么做的。文学类阅读无法这么对付,只好迅速扫一眼,边做题边往回看。做完了,赶紧对答案。做对了,开心极了;做错了,把答案更改一下,看一看出题人似是而非的简要解答,就完事了。这种学习方法,是这个孩子阅读能力不断下降,下降到连应付答题都感到困难的原因。

  为什么?我们举个例子来说明这一点。

  出题人摘编了周国平《幸福的哲学》中的一些片段,出了3道单选题。第1题你怎么选?我让初高中的孩子们都来做,结果他们差不多全选了C。问为什么?答不用看文章也知道“与之相反”太笼统,怎么会正确?再说读一遍这个选项就明白了,没人会主张幸福是“身体有痛苦和灵魂有烦恼”。只有一个初三学生沉思良久,认为应该选B。

  他说:亚里士多德说“幸福是我们一切行为的终极目标,我们做所有的事情其实都是手段”,我们不管干什么,都是为了获得幸福,但并不是干什么都能获得幸福。在原文“手段”二字之前加上“获得幸福的”,造成了逻辑谬误。例如,一个人很痛苦,他选择自杀,自杀是他获得幸福的手段吗?

  这时候,另一个初三同学反驳他说:自杀也可以说是获得幸福的手段呀。人的价值观不同,有的人就认为自杀可以得到幸福。

  选B的同学沉默了。我们把这个问题沉淀下来,让各位回家找父母和其他认识的人再讨论讨论。上了半节课,选B的同学突然说:老师,我也认为,自杀使痛苦的人解脱了,他会觉得幸福。

  好吧,我问一句:自杀了,解脱了,不痛苦了,不痛苦=幸福。可不可以这样说?

  他们都摇头。

  我再问一句:如果有人宣扬自杀会使人获得幸福,那他自己为什么还活着,不去自杀呢?

  其实,世界各地还真有些邪教宣扬自杀能获得幸福,那些集体自杀事件就因为受了这种蛊惑。我们可不能信以为真。除自杀之外,还可以举很多例子。比如,一个人想过得富足,过得幸福,可是他不择手段,选择杀人劫财,结果被抓捕判刑,他获得幸福了吗?

  如果任何行为都能通往幸福,那“幸福的哲学”也就不存在了。天天躺在床上睡觉,这事不是更容易做么?亚里士多德作为一代大师,在这个哲学问题上还没有这么糊涂。

  瞧上面这份高考卷,头一题不是出错了么?B和C都是答案,并且B选项出得更有迷惑性,更能考查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如果学生们只是为做题而做题,那这篇文章读完就被抛到脑后了,能学到什么东西呢?甚至还让学生产生一种投机心理:看不懂也能做对。怀着这种心理上高中,很快地,自己原有的阅读能力也会被“回收”了。

  要真正拥有阅读理解的能力,要把参考答案扔到一边去,认真琢磨文本,思考作者的本意,理清自己的思路,你对作者的意思是赞同还是不赞同,为什么?这样深入阅读与思考,阅读能力就会提升得很快,写作能力也会随之提升,因为你有了自己的想法了,有话可说了。

  附:2014年高考辽宁卷  第一题 现代文阅读

  有人会说,幸福这个东西很难说,好像是很主观的感觉,很难有统一的标准。确实是这样,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是不一样的。但是,你若深入地问为什么会不一样,其实还是有标准的。一个人对幸福的理解,从大的方面来说,其实是体现了价值观的,就是你究竟看重什么。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幸福是我们一切行为的终极目标,我们做所有的事情其实都是手段。一个人想要赚钱赚得多一点,这本身并不是目的,他是为了因此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有人可能就要反驳了:我不要那么多钱,也可以幸福。比如说我读几本好书,就会感到很幸福。其实对后一种人来说,读书就是他获得幸福的手段。

  对于什么是幸福,西方哲学史上主要有两种看法、两个派别。一派叫做“快乐主义”,其创始人是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近代以来,英国的一些哲学家,如亚当·斯密、约翰·穆勒、休谟对此也有所阐发。这一派认为,幸福就是快乐。但什么是快乐?快乐就是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烦恼。身体健康、灵魂安宁就是快乐,就是幸福。他们还特别强调一点,人要从长远来看快乐,要理智地去寻求快乐。你不能为了追求一时的、眼前的快乐,而给自己埋下一个痛苦的祸根,结果得到的可能是更大的痛苦。另一派叫做“完善主义”。完善主义认为,幸福就是精神上的完善,或者说道德上的完善。他们认为人身上最高贵的部分,是人的灵魂,是人的精神。你要把这部分满足了,那才是真正的幸福。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是苏格拉底、康德、黑格尔等,包括马克思,他们强调的是人的精神满足。

  这两派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都十分强调精神上的满足。如伊壁鸠鲁强调,物质欲望的满足本身不是快乐,物质欲望和生命本身的需要是两码事。生命需要得到满足那是一种快乐,但是超出生命需要的那些欲望反而是造成痛苦的根源。约翰·穆勒则强调,幸福就是快乐,但是快乐是有质量和层次的区别的,一个人只有各种快乐都品尝过了,他才知道哪一种快乐更深刻、更持久、更强烈、更美好。

  在中国哲学里,我感觉,道家比较接近“快乐主义”,尤其是庄子强调生命本身的快乐,还强调精神自由的快乐,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快乐。儒家比较接近“完善主义”,儒家认为人生的理想境界、最高的享受就是道德上的完善。

  也有哲学家认为,幸福是根本不可能的。最典型的就是德国哲学家叔本华。他说人是受欲望支配的,欲望就意味着匮乏,你缺什么往往就对什么有欲望,而匮乏意味着痛苦。所以,欲望没有满足的时候你是痛苦的,但是欲望满足以后,人是不是就快乐了呢?非也。欲望满足以后是无聊。叔本华说,人生就像钟摆一样,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幸福是不可能的。

  如果我们仅仅从满足身体的、物质的欲望层面来理解的话,幸福确实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我们超越欲望层面来看幸福,这个观点就不成立了。比如你非常爱读书,你渴望去读那些好书,你知道一些好书在等着你读,那个时候你会痛苦吗?你不会。读完了以后你会无聊吗?不会。你感到丰富了自己的精神,你会因此快乐。这就进一步说明,我们谈幸福问题,一定要超越纯粹欲望的层面,要从价值观角度去谈。

  (摘编自周国平《幸福的哲学》)

  1.下列有美“幸福”的表述,不符台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有人说,幸福好像是很主观的个人感觉。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不尽相同,对幸福的认识也就很难有统一的标准。

  B.按照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幸福是一切行为的终极目标,我们做各种事情其实都是获得幸福的手殷。

  C.亚当·新密、约翰·穆勒一派认为幸福是身体无痛苦和灵魂无烦恼,而黑格尔等人乃至马克思的主张则与之相反。

  D.西方“完善主义”认为,幸福就是精神上的完善,人们在满足自身灵魂、精神的需求后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幸福。

  在这个信息时代,消费时代,任何人,哪怕是资讯系统比较不发达的,每天也都接受了大量的信息源。于孩子来讲,尤其是0-6岁的幼儿,他们哪有甄别选择的能力?父母一定要为孩子选取好资源,避开坏资源。

  有位家长让我给读四年级的孩子推荐阅读材料。我建议孩子读名著,儿童期就读儿童文学中的名著。可是家长说,他儿子只要读枪战篇,关于枪战的才看,不然买了书不是挡灰就是垫锅了。难怪,这孩子写了一年多的作文,期期都要写成武侠警匪打斗篇。写得好么?杀得激烈,只是没个主题罢了。(这种情形的孩子我还教过两个,他们都已经上了初中,写作题材始终只关于暴力血腥。能点燃他们阅读和写作热情的,就是格斗凶杀,这是什么状况?)

  为什么孩子身为儿童却不愿意读各种儿童文学作品?原来,这孩子从小是由爷爷奶奶带大的,两老人平时闲着无事,也不知道跟孩子玩些什么,交流些什么,干脆就从早到晚开着电视,老小三个一起没完没了地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电视节目来回播放的就那些,这孩子看“抗日神剧”看得多了,就习惯了,迷上了,于是一天天长大,就要看打仗的。直到现在已经十岁,还只要看枪战内容。

  幼儿真的会因为“习惯”而“迷恋”吗?这是个值得观察的问题。我的好友有个儿子两岁,她说,儿子不喜欢看《巧虎》。我其实也不知道这个时代的宝宝们为什么都热爱《巧虎》,这种知识类动画片,两个主持人在那里说呀蹦呀,插入一些动画制作,以大人的角度来看,难免觉得呆,哪里能跟《鼹鼠的故事》、《聪明的一休》、《小熊维尼》之类的动画片相比呢。但是幼儿就是非常迷恋巧虎。我家小鱼从宝宝版看起,没有一集不喜欢的,反反复复地看,直到上了小学,还挺怀念巧虎,偶尔还要求让她看一集巧虎吧。巧虎教给她的知识,她基本上都熟悉极了。我所见过的幼儿没有一个不喜欢巧虎的,奇怪。但听说好友儿子不喜欢巧虎时,我就更奇怪。和她探讨原因,她说,因为没怎么给他看,他看习惯以后就会喜欢了。

  这话启发了我。幼儿也许就是看习惯了就喜欢了。你让他从出生起就只看垃圾动画片,他也一定最喜欢垃圾动画片。你让孩子从小就吃垃圾食品,他从小吃成了那种口味,他一辈子也最留恋那种味道。

  我想起我在读小学时在学校图书室借过一本书,书上描述了一个镜头:一个后妈跟父亲光溜溜地在地上像两条缠在一起的蛇,在翻滚呻吟。小男主人公闯进来看见了,愣在一旁,后妈就把他脱光了衣服,绑在柱子上,拿一把锋利的刀一点一点地划开他的肚皮……这是什么东西?于成人来讲,读完就过了,可是在我那十岁左右的年龄,读了是多么恐惧啊!我从来没读过这种东西,那本书封面上印着《儿童文学》四个大字,直到今天我还记得那四个大字的字体。那应该不是今天的《儿童文学》杂志,而是一套书若干册,别的故事我都忘记了,唯独这一篇一直伴着我,叫我想起来就十分害怕,越是害怕越是记得一清二楚,怎么也忘不掉。

  而那些从小就习惯了暴力血腥的儿童又是什么情形呢?他们一看到暴力血腥的叙述或画面就来了精神,只爱看这一种。也许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将来会走上不正之路,但是他们的这种品味一定会影响他们人生价值观的形成。

  要给孩子选择教给他美德与知识的好资源,不论读物还是动画片,因为孩子在接触坏资源时所发生的心理变化所形成的品味倾向,影响之深远是难以想像的。

  后记:

  有些家长问,孩子目前老喜欢看缺乏营养的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奥特曼》之类,这些东西很模式化,对幼儿的成长没什么帮助。那该让他看些什么呢?我推荐几种好资源,相信孩子们看习惯了,就会喜欢上的,并且会学到很多宝贵知识,受益无穷。

请点击此处——有益的儿童读物及动画片

  许多爱学习的家长和我探讨,怎么启发孩子阅读并思考呢?阅读看起来很简单,识字就能读,读了很高兴,并且会复述这个故事,到此为止。可是若干年过去,孩子并没有真正爱上阅读,哪天可以不用读书了,那真叫“解脱”了。有位朋友博士毕业后,长出一口气说:“答辩通过,终于不用看书了!”工作后,他真就不再读书了。

  这是怎么回事?因为这一类孩子读书只是为了应付学业考核,并不是个人生活与成长的需要。当然,这主要跟老师的授课方式有关,老师讲得枯燥无味,与现实生活及个人体验毫无关联,孩子学着无趣,自然把阅读功利化了。

  下面我们通过两个版本《灰姑娘的故事》课堂实录来解释这个问题。

  中国版课堂:

  上课铃响,学生,老师进教室。

  老师:今天上课,我们讲灰姑娘的故事。大家都预习了吗?

  学生:这还要预习?老得掉渣了。

  老师:灰姑娘?是格林童话还是安徒生童话?他的作者是谁?哪年出生?作者生平事迹如何?

  学生:……书上不都写了吗?不会自己看啊?

  老师:这故事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学生:得,这肯定要考的了。

  老师:好,开始讲课文。谁先给分个段,并说明一下这么分段的理由。

  学生:前后各一段,中间一段,总分总……

  老师:开始讲课了,大家认真听讲。

  学生:已经开始好久了……

  老师:说到这里,大家注意这句话。这句话是个比喻句,是明喻还是暗喻?作者为什么这么写?

  学生:(n人开始睡觉……)

  老师:大家注意这个词,我如果换成另外一个词,为什么不如作者的好?

  学生:(又n人开始睡觉…… )

  老师: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段话如果和那段话位置换一换,行不行?为什么?

  学生:(又n人开始睡觉……)

  老师:怎么这么多人睡觉啊?你们要知道,不好好上课就不能考好成绩,不能考好成绩就不能上大学,不能上大学就不能……你们要明白这些做人的道理!!

  这一版本,我们每个上过学的中国人恐怕都耳熟能详,其中深意早已领会,不必多说。

  美国版课堂:

  上课铃响,学生,老师进教室。

  老师先请一个孩子上台给同学讲一讲这个故事。孩子很快讲完了,老师对他表示了感谢,然后开始向全班提问。

  老师:你们喜欢故事里面的哪一个?不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学生:喜欢辛黛瑞拉(灰姑娘),还有王子,不喜欢她的后妈和后妈带来的姐姐。辛黛瑞拉善良、可爱、漂亮。后妈和姐姐对辛黛瑞拉不好。

  老师:如果在午夜12点的时候,辛黛瑞拉没有来得及跳上她的南瓜马车,你们想一想,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学生:辛黛瑞拉会变成原来脏脏的样子,穿著破旧的衣服。哎呀,那就惨啦。

  老师:所以,你们一定要做一个守时的人,不然就可能给自己带来麻烦。另外,你们看,你们每个人平时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千万不要突然邋里邋遢地出现在别人面前,不然你们的朋友要吓着了。女孩子们,你们更要注意,将来你们长大和男孩子约会,要是你不注意,被你的男朋友看到你很难看的样子,他们可能就吓昏了(老师做昏倒状)。

  老师:好,下一个问题,如果你是辛黛瑞拉的后妈,你会不会阻止辛黛瑞拉去参加王子的舞会?你们一定要诚实哟!

  学生:(过了一会儿,有孩子举手回答)是的,如果我辛黛瑞拉的后妈,我也会阻止她去参加王子的舞会。

  老师:为什么?

  学生:因为,因为我爱自己的女儿,我希望自己的女儿当上王后。

  老师:是的,所以,我们看到的后妈好像都是不好的人,她们只是对别人不够好,可是她们对自己的孩子却很好,你们明白了吗?她们不是坏人,只是她们还不能够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爱其它的孩子。

  老师:孩子们,下一个问题,辛黛瑞拉的后妈不让她去参加王子的舞会,甚至把门锁起来,她为什么能够去,而且成为舞会上最美丽的姑娘呢?

  学生:因为有仙女帮助她,给她漂亮的衣服,还把南瓜变成马车,把狗和老鼠变成仆人。

  老师:对,你们说得很好!想一想,如果辛黛瑞拉没有得到仙女的帮助,她是不可能去参加舞会的,是不是?

  学生:是的!

  老师:如果狗、老鼠都不愿意帮助她,她可能在最后的时刻成功地跑回家吗?

  学生:不会,那样她就可以成功地吓到王子了。(全班再次大笑)

  老师:虽然辛黛瑞拉有仙女帮助她,但是,光有仙女的帮助还不够。所以,孩子们,无论走到哪里,我们都是需要朋友的。我们的朋友不一定是仙女,但是,我们需要他们,我也希望你们有很多很多的朋友。下面,请你们想一想,如果辛黛瑞拉因为后妈不愿意她参加舞会就放弃了机会,她可能成为王子的新娘吗?

  学生:不会!那样的话,她就不会到舞会上,不会被王子遇到,认识和爱上她了。

  老师:对极了!如果辛黛瑞拉不想参加舞会,就是她的后妈没有阻止,甚至支持她去,也是没有用的,是谁决定她要去参加王子的舞会?

  学生:她自己。

  老师:所以,孩子们,就是辛黛瑞拉没有妈妈爱她,她的后妈不爱她,这也不能够让她不爱自己。就是因为她爱自己,她才可能去寻找自己希望得到的东西。如果你们当中有人觉得没有人爱,或者像辛黛瑞拉一样有一个不爱她的后妈,你们要怎么样?

  学生:要爱自己!

  老师:对,没有一个人可以阻止你爱自己,如果你觉得别人不够爱你,你要加倍地爱自己;如果别人没有给你机会,你应该加倍地给自己机会;如果你们真的爱自己,就会为自己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没有人可以阻止辛黛瑞拉参加王子的舞会,没有人可以阻止辛黛瑞拉当上王后,除了她自己。对不对?

  学生:是的!!!

  老师:最后一个问题,这个故事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

  学生:(过了好一会)午夜12点以后所有的东西都要变回原样,可是,辛黛瑞拉的水晶鞋没有变回去。

  老师:天哪,你们太棒了!你们看,就是伟大的作家也有出错的时候,所以,出错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我担保,如果你们当中谁将来要当作家,一定比这个作家更棒!你们相信吗?孩子们欢呼雀跃。

  这一版本,我们读起来就比较新鲜了,初次读到必然耳目一新。我让孩子们讨论美国课堂师生互动的过程和成果,问他们受到什么启发?孩子们有的直摇头(阅读根本未入门),有的迅速捕捉到两点:1. 后妈并不就是坏人,只是她没办法像爱自己的女儿那样爱别人的女儿;2. 如果周边的人不爱你,那么你更要爱你自己,加倍努力地给自己创造机会。还有的受到的是其他的启发。

  同样是阅读这份教你怎么阅读的材料,有的孩子读了毫无收获,有的孩子能够联系自己的生活,选取能够指导自己的思想,消化它。

  阅读,取其精华,把你认同的观点纳入自己的思维方式之中,这才是大有收获。大有收获,阅读才会潜移默化成为你的生活方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