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发现儿童在乎一个故事是“真的”还是“假的”,是我给一个四年级男生上阅读课的时候。我们当时读的是《儿童文学》杂志中的一篇《愿望专卖店》。读完,我让孩子把这个故事讲给我听一听,他讲得挺好。我又让他谈一谈,这个故事讲的什么主题,给我们什么启发。他又讲得挺好。我让他运用一下这个哲理讲一讲自己的生活体验,他却说:“这个故事是假的!是人编出来的!跟现实又没什么关系。”

后来,我又遇上一个二年级女生,她一年年升上高一年级,阅读量越来越大,越来越喜欢阅读了,可是每当我们看到一篇作品,她总免不了要问:“这一篇是真的还是假的?”

就在昨天,一个学习成绩优秀的六年级女生看了某初一同学写的一篇构思严谨、主题突出的微小说之后,也冒出了一句:“原来是假的!”

为什么儿童在阅读过程中,会去关注一篇作品是虚构的还是写实的?各种神话、传说、童话、故事都是虚构的,他一旦发现这些不是真事儿,是人编出来的,心理上就对它有了种“不以为然”的感觉。尽管我屡次解释,一个故事好不好,不在于它是真的假的,而在于它是不是具有价值,如果一个故事充满了想像力和创造力,能引起我们对真善美的追求,我们能通过它来观察社会反思自己,这就是好作品,可是那些已经养成“真假”思维定势的孩子,还是始终都在钻这个牛角尖。读一部精彩的小说名著,他们很难全身心投入地去感受、去思考,只是读着扣人心弦的情节,急急看完就搁一边了,只用一句做按语:反正这又不是真实发生的事。这样阅读小说,真是纯娱乐了,倒不如去读散文、读历史、读报告好了。只是,这对任何孩子、任何人而言,是多么大的损失啊。假如他们理解不了欣赏不了文学这门艺术,却要叫他们学好语文,擅长写作,这个难度也太大了。

那么,儿童对虚构故事的怀疑和轻视是怎么来的?我以前在《最有效的阅读:跟着兴趣走》一文中提到,我女儿6岁在读《西游记》原著的过程中,有些大人小孩非常不明智地告诉她,西天取经的事情是假的,孙悟空早就死了之类的,她非常难过,阅读受了阻碍。我跟她说,这些人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另一个世界的存在,那就是幻想世界。那些缺乏想像力的人,是进不去幻想王国的;而那些想像力丰富的人,永远拥有两个世界:现实世界和幻想世界。她这才从怀疑一个故事的真假困境中走了出来。幼儿热爱故事,反复品味着同一个故事,可是一旦身边有人告诉他,那是假的,是编出来的,他可能对这种编造的东西再也不感兴趣了。在我面对这些大孩子的过程中,我深感他们要转变自己的固有观念有多困难。

要让孩子不受那种无意义的困扰,不是要把假的说成真的,把虚构的说成真实的,而是要尊重那一个个美妙的故事,把它们当作一粒粒珍珠,尊重它们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如果一个孩子上了中学,还在问:这篇是假的吧?哦,那真是叫人傻眼了。

希望所有的大人都不要再用自己那个无聊的判断——“这故事是真的还是假的”,把孩子生生拉到俗世中来,让他站在现实世界里,眼里再也望不见那个奇妙的幻想王国,甚至连同整个小说世界。

点击按钮,一键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