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绘本名叫《艺术是甜的》,教育专家尹建莉也写了一篇文章叫《艺术教育应该是甜的》。这使我想起了我有了孩子之后的第一个念头:但愿我的小宝不是什么音乐美术之类的天才,我更希望她是个平凡的孩子。假如她有音乐或美术天分,我不培养她,说不过去,我就是砸锅卖铁也会为她寻师求道,就像丁俊晖的父亲为他的儿子所付出的一样。可是,睁眼瞧瞧,现在艺术教育都搞成了什么样子?我宁愿孩子没这些天分,不至于为父母未培养她感到遗憾,也不至于在功利的艺术教育中受到严重的伤害。

  的确如尹建莉所言,很多的父母,当他仅仅面对幼小的孩子时,心底柔情万种,发誓要让孩子幸福,包括要孩子去学一门才艺,最初的动机也往往单纯,只是要孩子有一项特长,有功课以外的爱好。可一旦孩子进入学习程序,不少家长很快就忘记了这个初衷,放不下“学习就要吃苦”这样的教条,最终把艺术教育做到了“兴趣爱好”的反面。

  我教过不少艺术生,父母听其爱好,未加以任何要求,只负责来回接送学习的,少之又少。对于真有天分的孩子而言,学起来还算轻松,学了就会,会了就考,考了就过,级级向上,皆大欢喜。可是多数孩子学起来并不容易。刚开始接触某一样才艺培训,孩子十分好奇,自然是想学,因为玩伴里许多孩子都在学,也想尝试尝试。可是一学,觉得没劲了,想退出,父母抛出的第一个道理是:“兴趣是需要培养的!”于是继续培养。硬着头皮又挨过了一段时光,学到了一定的阶段,实在不想再熬下去了,提出退场,父母抛出了第二个道理:“学什么东西都要坚持,绝不能养成半途而废的习惯!”那好,话都让父母说完了,孩子还有什么好辩解的?于是父子之间、母女之间开始斗争。从小缺乏自我的孩子就顺从算了,做个乖乖男乖乖女,彼此好受;从小独立有见解的孩子就开始叛逆或耍小聪明,撒谎“全弹过了,全会了”之类,开始和父母斗智斗勇,在硝烟弥漫的家庭里过活。——诸如此类的例子实在太常见了,多说都是费了口舌。

  有些“虎妈”老喜欢举郎朗的例子,说他能有今天,就是他爸爸用大耳光抽出来的!这个说法你也信吗?

  尹建莉说,如果想把一个天才变成蠢材或变成一个心理变态者,确实光有大耳光就够了;但如果说大耳光抽出一个杰出的钢琴家,这相当于说一个农夫抡着镐头在土堆里乱刨乱挖就能造出一间宫殿,或者说一个铁匠天天抡着锤子去敲打一块铁皮,就可以把它敲成一枚发射到太空的火箭。如此逻辑,只要稍微动用一下我们的常识和理性,就知道这是多么可笑。

  全国乃至全世界的“郎朗”为什么凤毛麟角,因为他的成功,必须是多方面条件协作的一个成果。自身天赋、父母的影响、教师水平、个人努力、经纪人的能力、机遇,等等,缺一不可。在他的整个学艺过程中,郎朗像任何一个孩子一样,可能有懈怠、痛苦,也有和家长的冲突等这些负面的东西,但这些东西一定不构成他艺术学习生活的主体。至于他父亲那句“名言”——练不好琴,要么跳楼,要么喝药去死——假如真这样说过,这也只是一个偶然事件,绝不可能是父子相处的常态。可能是媒体放大了一个偶然的细节,或者是他本人在品尝胜利果实时,对过往的某个不愉快细节进行了夸张回忆,夸大了它的影响和意义。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回忆一件事时,会依自己的心理需求对材料进行加工,下意识地挑选出那些对自己有利的部分,或者是对过往事实进行合理解释。所以一些人在谈到自己的某个成功时,对一些健康因素视而不见,却归纳为自己的成长得益于早年父母的打骂或老师的惩罚。这是其潜意识不愿接纳过去某种令人不快的经历,通过美化让它变得能够为自己接纳。这是一种下意识的自我掩饰和自我疗伤行为,只是当事者很难辨识这种心理。

  一个二十多岁的女孩子动情地对“虎妈”说:“如果我遇到一位像您一样的妈妈,我的钢琴就可以达到很高的水平了。”她的话在现场唤起一片认同——正因为太多的人持有如此幼稚的逻辑,在许多教育问题上进行浅薄的因果关系推理,所以“虎妈教育”才有一定市场,而生命和教育的加减法不是这样计算的。(引自尹建莉《艺术教育应该是甜的》)

  是的,当今艺术教育搞得要多扭曲有多扭曲。当新政策出台,高考取消艺术、体育特长加分之后,许多人立即放弃了这些培训。北京有个高中生,小提琴已经拉成了金帆乐团的第一小提琴手,父母拼尽所能,为她投资了80万,仅仅因为一个不加分的政策,她就放弃了小提琴。为什么?因为学得压力太大,太劳累太痛苦,并且不过是为了高考加分而已,事实上她更喜欢写作。

  假如你或你的孩子觉得艺术教育不是甜的,那就冷静想一想吧,有特长而无爱好,获得心理障碍的风险显然比有爱好无特长的孩子大得多了!你不觉得,任何孩子首先应该成长为一个身心健康的正常人,然后再来谈什么天才不天才、特长不特长的吗?

  顺便推荐一部心理学经典名片《心灵捕手》,未看过的朋友们可以欣赏一下。

点击按钮,一键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