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搜索

前日,一名15岁的女孩发布微博,亲述惊心现场:

凌晨两点三十分左右,我在家里看韩剧。

突然传来一个很暴戾的男子的咆哮声,我以为我听错了。

但是很快传来第二声。

我连忙跑到窗外去看,令我颤抖的一幕发生了:

一个男人正在往死里打一个女人,我听了三秒反应过来,用尽全力往窗户外面吼:“你再打我报警了!”

那个男人更用力的吼出来:“你报啊,你倒是报啊!”

我无比愤怒,因为我的亲生父亲曾经如此殴打我的母亲!

我胡乱穿上睡衣睡裤,随便找了双拖鞋拔腿就跑出去了。

我连忙打110。

因为我住的小区不是很好描述,所以警察说找不到我这个位置。

我非常着急,因为这个女人被打的太惨了!

没见到这个惨烈的场景无法体会这种恐惧!

我疯狂的打电话,求警察快点来,我说:“我求你们了!你们快点来!我求你们了!因为这个女人真的快被打死了!”

我反反复复说,她要被打死了!

我打了无数个电话,想起这个位置可以从一个出名的小学笔直往前开。

警察知晓位置之后,我就躲在一个拐角处不敢动。

我在马路对面的公交车站台后蹲着。怕女人被男人带走,因为男人一直念念有词:“你跟我回家吧”。

我隔他们最少有二十米远,那个男人摁住女人的头往一个大铁门上撞,铁门框框的响。

男人拖着女人的头发往前走,女人的腿一直乱蹬,一直哭喊:“我不跟你回家!我不跟你回家!”

男人打耳光的声音特别响亮!

隔这么远!那个声音却一点也不模糊!听着真的让我毛骨悚然!

口里一直骂:“操你妈你个烂女人,死逼,你以为老子是个懦夫?我也是个不怕事的男人。你打120啊,你打啊!”

我想起我小时候我的父亲殴打我的母亲,我本能捂住耳朵蹲下发抖。

最气人的事,街边有麻将馆,一个门市里灯火通明,坐满了人,却没有人出来阻止,或者报警。

旁边居民宅里的一对老夫妻只是站着看着。

无数的出租车,没有一辆停下来。

我站在路边,腿一直抖,站都站不稳!

你能想象那个男人在怎样打一个女人吗?女人哭都没力气了,像破布被那个男人拖着走。

那个男人一直想把女人拖回家,女人跟男人拉拉扯扯,不愿意动。

过了一会儿,我看到红蓝的灯出现,警车终于来了!

我真的当时长松一口气。

直到警车开到我面前,我才敢对车里吼,生怕警车没看到,“就是这里!就是这里!!”

警察下车以后问我,是不是我报的警,我说是,我下意识往警察身后躲。

男人不再骂人。

我看清了他的脸,满脸胡渣,颓废的神情。

呵,真是恶心。

女人呜咽着说,我怀孕了,七个月了。

我看到那个女人腿间全是血,我差点吓跪下了。

女人的脸五官都扭曲了,全是淤血。真的五官扭曲了!

男人说,他是我老婆。

我鼓起勇气吼出来:“他是你老婆你就可以想打就打?你是个人?你算个什么东西?!”

警察对女人说,你先上车。

我看到女人上车了,我就连忙跑回家,出于本能的自卫!

我特别怕那个男人过来打我。毕竟我也只是个十五岁的女孩子。

回家之后,我在楼梯间直接跪地上了,眼泪一直啪嗒啪嗒的掉,不可遏制的一直喘气,像要气绝身亡一样。

我只能说我特别害怕,我无法形容那种恐惧,或许是因为我童年的阴影。

也许今天警察局的人并不会对男人做出很严重的处罚。可是至少我帮这个女人躲过了一劫。

大多数女人跟男人相比,力量远远不够。家暴中,大多数是女方受害。

今晚,对于一个七个月的孕妇,如果没有我这个电话,这个女人会不会死在街上?

你想过一个女人为你操劳家务,生儿育女,要付出多大的代价?你有什么资格打她?打女人的男人是人吗?

我希望所有看到这条微博的男性公民!我!求!你!们!不要打女人,给你们跪下了!

【以上就是博文的全部内容】

讽刺的是,腿间流血、五官变形,如此惨烈,这个微博上以#重庆江津孕妇被打事件#命名的新闻的后续,居然以“当事人夫妇达成和解,女方已经原谅了其丈夫”结束。

搜索“孕妇 家暴”的关键词,你会被这些耸人听闻的可怕案件震惊到。

前不久在香港,有一天去太平山,机缘巧合,遇见一个女孩Kelly。随后,便和她攀谈起来。

她参与过一些帮助被侮辱被损坏的女性的工作。也就是在这种工作中,她见证了形形色色的伤害。

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强暴和家暴。

比如Kelly做心理救助时,一个20来岁的女孩,找到她,说,我不想活了。

脸是木然的,眼睛是浊而无光的。

递给她的水不喝。

只是坐在沙发的角落里,紧紧抱着抱枕。

那时,外面有汽车经过,吡地一下,按了一声喇叭。女孩吓得浑身一哆嗦。这个哆嗦让Kelly心一沉,她几乎可以认定,面前的患者,一直处于高度紧张和恐惧中。

问起来,果然是真的。

女孩遇见了最糟糕的关系:婚外恋,家暴,满城风雨,她成了一个污秽的代名词。

第一次被殴打的原因,说来荒唐,是他告诉她:其实,我是有老婆的。她不敢相信,但眼泪刷地就流了出来。然后,她说,我要走,你让我走。

争执中,他动了手。

女孩至今不明白,处于愧疚中的人,怎么会动手?后来想,这也许就是暴力狂的端倪 —— 为了平息自己的罪恶感,他将他人认定为有罪,袭击他人,以忘却和平衡自己。也就是说,越是理亏的人,越容易动手。

她原谅了对方。

因为他哭得像个小孩,他的忏悔像诗一样漂亮,他带她去吃城里最好的西餐,给她买巧克力和包,还看了一场电影。回家后,躺在床上,他一直紧紧地抱着她,连上洗手间,也不愿意松开臂膀。

“你知道吗?就像蜜月一样……”

Kelly说,如果一个女人能在一开始,就对施暴者坚决地说不。

那么,此后的暴力升级,就会被杜绝。

但现实是,暴力在眼泪和求饶的润滑下,在两性关系中畅行无阻。

后来,如Kelly所预料的,她的境况越来越糟。

有一回,她因为与一个陌生网友聊天,被男人打得奄奄一息,脸上血痕道道,远看就像京剧脸谱。他说,你太贱了,你个烂婊子,我要毁了你,省得你到处丢人现眼……

他的脏话和拳头一起袭击她。一种摧毁她的身体,一种摧毁她的自尊。

她痛苦得任何情绪都没有。只想,打吧,再打重些,我也不想再活了。这人世浮华肮脏,世间人无情凶恶,所谓爱,不过是伤害的发语词。如果你停了手,我自己也会撞到墙上去。一了百了,万事已已。

她当然没死成。

他在打爽了之后,情绪渐渐平稳,然后,一低头,看到她像条垂死的狗一样,凄惨地瘫着,一股柔情又涌了上来。

他跪在她面前,开始抽打自己,眼泪一瀑一瀑地涌出来。她坐起来,抱住他的头,一起无声地哭。

故伎重施。

从未失手。

可是,她越来越糟。就好像有一团墨,慢慢湮开,将她整个生命覆盖。她逐渐绝望。她开始自我怀疑,一定是自己真的脏贱坏,否则不会遭到这样的对待。

她开始自虐。

她抽打自己,她暴饮暴食,她在无人的时候,用刀子划开手腕,等着平和的那一刻到来。

母亲的电话打来,救了她。

老人说,今年家里的柿子结了很多,你最喜欢了,我和你爸捡了两大篮子,每天都拿出来,在团箕里晒一晒,等你回来,大概就可以吃了……

她放下电话,拔通了120。

“可以报警啊?”我说。

“她报过几次警。一次,人家受理了,口头警告了一下,就放了。另一次,人家根本理都没理……说这种事情也天天跑来,以为派出所是菜市场是吧?”

“那跟亲朋好友说呢?”

“这也比较难。一来,受害者会觉得羞耻,不会对人说,二来,亲朋好友的帮助方法,往往混乱而无效。”

“那怎么办?”

“要有强有力的法制保障,有专业的救助机构,还有,受害者自己也要断除这种病态依恋,慢慢地走出来……但现实是,我们都没有。所以,许多受害者,终生都难以走出那个人间地狱。要么自杀,要么杀夫,要么性情扭曲,抑郁终生……”

Kelly讲完这个案例后,我想到了许多人。

比如我的母亲。

比如我所生长的村庄里,那些被丈夫常年累月地暴打,然后喝农药死掉的女人们。

她们如此贴近,以至于我恍然间觉得,为她们说话,是一种天职。

为什么受到家暴的女性如此痛苦,却仍然无法离开?

原因大致如下:

1 . 沉没成本谬误。

施虐者与受害者之间,关系非一朝一夕建立,他们相处多年。受害方对施暴方依然有感情,并觉得就这样离开,非常不甘心。

2 . 贪恋施暴后的柔情与爱意。

许多受害者将施虐后的补偿时刻,视作最幸福的时光。

3 . 坚贞感,牺牲感。

传统文化中的“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意识,还是根深蒂固。女人不论遭到什么对待,依然顺从、忠贞、默默吞忍。家丑不外扬,是一种美德。

4 . 没有希望与信心。

在长期折磨中,自轻自贱,没有底气离开,没有勇气重新开始生活。

5 . 经济不能独立。

没有钱,无法保障自己和孩子的生活,受害者寸步难行,只有继续挣扎于噩梦中。

6 .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在暗无天日的日子里,她长期处于高压之中,渐渐依赖上那个给予她痛苦的男人。

7 . 没有求助渠道和对象。

执法机构不受理,亲朋认为床头吵架床尾和。

去年,我写过一篇关于家暴的文章。文章发出后,一个律师回复:

我二十余年的法律服务经历告诉我,家暴难以消除与司法机关助纣为虐分不开。

我曾经有一个离婚案件,当事人被丈夫打成轻伤甲级,都可以判刑了,法院仍然以“夫妻感情尚未破裂”而不准离婚。

我签收判决书时,杀死法官的心都有了。

8 . 贸然离开可能更危险。

研究数据显示,受害者莽撞离开后,极容易引发家暴者的跟踪、虐待,甚至杀害。

那么,应该怎么办呢?

奥巴马在支持反家暴活动中,向大家介绍了通过“多交朋友、不酗酒、独立自主不要放弃工作、多关心孩子、大声说出来请教专业机构帮忙、拒绝辱骂、不要对家暴习以为常”7个方面,控制家庭暴力。

真正的爱不会贬低你的价值。

真正的爱也不是侮辱、虐待或让你不敢说话。

当他扬起拳头,爱就不再存在。

而此后的时间里,你要做的,不是宽恕,而是拿起电话报警,去起诉、去求助、去得到专业的建议和拯救。

当有一天,我们能够将自己的遭遇与诉求说出,那将是我们寻求治愈,和获得自由的时刻。

安德鲁·所罗门问同性恋运动人士哈维·米尔克:“你能为这个运动做点什么?”

哈维说:“出去告诉每一个人。”

About author

关于作者

周冲,

80后的老女孩,

自由写作者。

2015年离开体制,现定居于广州。

一个人,一支笔,过一生。

最近,和人类毗邻的动物朋友们,频频惨遭背锅。

前日冲上热搜首位的“宁波动物园老虎咬人”事件,最终以老虎被击毙结束。

哦不,这出闹剧还没结束,因“逃票翻墙”而被老虎袭击身亡的死者家属,称原因是“园区管理不当”。

如此奇葩,难怪网友们调侃:

“老虎在抓捕逃票人员过程中因公殉职 [蜡烛]”

“老虎:我以为是饲养员给叫的外卖呢。不是说投喂的都可以吃的吗?”

这个月来,除了老虎,连猫咪和海鸥也未躲过“背锅”之祸。

【 一女子因买的猫不能退,将猫剥皮后丢弃在宠物店门口 】

【 游客抓海鸥拍照,被制止后摔断海鸥翅膀 】

真是应了那句话:

动物一直都是动物,人有时候却不一定是人。

俺老孙就是死,也要为所欲为!

国人总是在追求为所欲为的自由。

这一点,从虎园试图逃票、破坏规则的张某,剥猫皮的女子,和折断海鸥翅膀的游客身上,你可以清楚的看到。

对了,还有乱扔垃圾,随便插队、变道、开远光、大小便。

婴儿都想做为所欲为的龙。

说到“为所欲为”,我们文化中最经典的形象莫过于孙猴子了。

你看,那些放任孩童在公共场合小便的场景,与吴承恩描写的孙悟空在天边的柱子上撒尿的情景,何其相似!

正是因为悟空无法无天、为所欲为的全能自恋,破坏性极大。所以,与此相对应的,会有绝对禁止性的如来佛来压制它。

这只猴子虽然是自由的象征,却最终要接受他律他制。

放到国人身上,则意味着:因为永远在追求为所欲为的自由,因此,不得不接受法力无边的大政府的制约。

所以你会看到,在我国,即便放假这种事,都不能由各公司安排,而必须由政府来安排。

不树立层层规矩,就没办法压制“齐天大圣”们想要为所欲为的全能自恋。

不信你看,即使树立了这么陡峭的“规矩”,“大圣”张某不也逃票进入虎园了吗?

换个场景,这些人就是高速上的穿越者,酒后的驾驶者,和加油站的吸烟者。 

若真有魔鬼,那正是暴怒者自身

背锅的猫和海鸥,他们是伤在了巨婴们的“自恋性暴怒”之下。

巨婴会理所当然地认为:老子一动念头,世界就得立即按照老子的意愿来运转。

而倘若这份意愿被拒绝,就会生出极其恐怖的摧毁欲。

正是这份毁天灭地的暴怒,让可怜的小动物们遭了殃 ——

“买的猫为什么不能退!违背我的意志,我就要让你付出代价!”

“我就想和海鸥合个影,你居然敢拒绝我?我强大到能让你死!你信不信?”

几乎在所有的恶性事件中,你都能闻到自恋性暴怒的味儿

自恋性暴怒者的逻辑如下:

1. 任何不如意,都是在挑战我的自恋。

当这样想时,就没有小事了,所有事都关乎生死,都关乎我是全能神还是无能渣渣的根本区别。

所以你会看到,太多国人,哪怕再小的事都不会让步,都要争个头破血流。

2. 任何不如意,都有主观恶意动机在。

这是关键。

所谓“主观恶意动机,即:没有什么不顺是客观因素导致的,都有主观恶意在。

巨婴会认为,不顺利的事情背后,必有一个宛如魔鬼的恶意力量。

有时,它是真实的。

而更多的时候,则仅仅是我们的自恋被挑战后的想象。

3. 有主观恶意动机者,必须向我道歉。

4. 否则,就是你死我活。

这个你死我活,是非常真实的。

当人处于自恋性暴怒时,很·难·搞。

譬如,对剥猫皮的女子和摔海鸥的游客而言,他们感觉到有一股强大的恶意力量在与他们作对,阻止他们意愿的实现。

这股恶意力量即:“拒绝退猫”的宠物店和“阻止合影”的保安。

他们必须征服它、消灭它,否则,这个力量就把他们击败了。

若认输,这股不能向外发出的狂怒,必会向内攻击自己。

对于容易暴怒的人,他们需要清楚地意识到的是:常常,并没有谁在恶意对待他。

他们的暴怒,来自神一般的自恋受到挑战,他们内心的黑暗,由此而来。

这里有一点需要说明:为什么事件中的他们,会选择去伤害猫和海鸥,而不是伤害“制止他们的人”呢?

因为,即使心理上是巨婴,理智也还在线。若直接攻击宠物店的店员与景点的保安,他们知道,自己很可能会遭到同样剧烈的回击。

于是,他们选择对最弱小、毫无还手之力的动物下手。

这个模式在中国的很多家庭中特别常见。

有些家长,在工作社交中,温和老实。但回归家庭,面对孩子时,恍若换了一张皮、换了一副面孔,任意地辱骂和攻击孩子。

只要孩子有一点不如己愿,就歇斯底里,恨不得弄死孩子。

这样的家长,本质上和“剥猫皮女”、“摔海鸥男”并无区别。

最后,澄清一下“正常的愤怒”与“自恋性暴怒”的区别:

正常的愤怒:你侵犯我的界限,所以我表达攻击性,以此来捍卫我的自由和权利。

它让作恶的人知道:“你的行为是要付出代价的!”

自恋性暴怒:这个世界必须如我所愿!你居然和我想象中的不一样,我恨你!

它本身,就是“恶”。

当然,自恋性暴怒的人,自己会以为是在做正义的事。所以,巨婴们很喜欢这种感觉:我就是正义!我就是真理!

如果说真的有魔鬼,那么,那个魔鬼,就是暴怒者自身。

一般性的“本我”,有一般性的“超我”管着,而全能自恋性的“本我”,则有绝对禁止性的“超我”管着。

成年人,如果常被全能自恋和自恋性暴怒支配,那么,他们很容易被死神收走,或者被关到监狱里。监狱系统背后的权力体系,就是人类制造的绝对禁止性超我。

这些惩罚会告诉你:别按照你的魔鬼意志乱来,否则世界会回击你。

所以你可以看到,让动物背锅的三起事件的主人公,下场,都不是太好。

什么“过了25岁女孩就贬值了”?

什么“你再挑就嫁不出去了”?

什么“你都30了,还不结婚!把家里脸都丢尽了”?

大爷二叔三婶四伯还有我的小舅子!醒醒吧,大清早亡了!

在开篇,先挑一些后台“反逼婚”成功者的留言给你们洗洗陈旧的老古董三观:

▶️  一直被催,坚持到35岁,终于在今年遇见灵魂伴侣,连爸妈面都没见就婚了,很幸福!

我明白人生很无常,但听从内心的声音,怎样都无悔。

▶️  当年30了还没嫁出去爸妈很着急,但是我的姥姥却劝他们,别逼我,既然都那么大了,就更不能委屈自己……

然后32出嫁,姥姥却没有看到,在我31岁时去世了。现在真的很幸福,好想我姥姥。

▶️  32岁自己创业,33岁结婚,结婚后买车,35买房,同年生儿子,去本市最好的月子会所做月子。

老公和我三观一致,高帅粗?体贴浪漫尊重女性…优点很多的,无婆媳问题(没婆婆),儿子一岁多了。

放眼望去,老娘过的最爽最幸福?姐妹们 一定要坚持!选自己喜欢的结婚啊!

▶️  我妈也说过我嫁不出去丢人,我直接摔门就走。她就再也不问了。

等到了30岁,终于遇见如意郎君,好幸福的说! 

▶️  我就是跟爸妈干了多次仗,我爸就当着好多人的面说:“你没结婚我觉得很丢脸。”

不过,我还是坚持了自己的选择,没有随便的结婚。

遇到了很相爱的老公,现在很幸福。

▶️  家里的三姑六婆从我28岁开始,就认定我嫁不出了。到处跟人说我怎样的差,没学历、没长相、脾气差,还对她们介绍的看不上,我爸妈都对我放弃治疗了。

但我38岁结的婚,先生比我小两岁,长的不错,对我非常好,我们很幸福。

结婚时,亲人们都不敢相信,我怎会找到这么好的人,都觉得我充其量只能找个老的、离过婚的、或死了老婆的。

可我从没觉得我差过。

我是只有初中毕业啊,我是只有1.4米高啊,那又怎样?不影响我追求我要的生活啊!

难道别人动动嘴皮子,你的人生就这么去过吗?

▶️  31岁网恋遇到老公,33异地结婚,现在团聚,感情好的我妈亲戚都嫉妒,^_^

 ▶️  不禁想起我从小一起长大的好闺蜜。

闺蜜堆里最漂亮的一个,名牌大学毕业,有跨国就业经历,校园恋爱的对象高大帅气,毕业几年后因为三观不合,她主动分手。

当时所有人都说她轻率,太过完美主义。

接着也真的有那么几年,父母和亲友越来越焦虑,都大张旗鼓介绍周围的单身男。

某次,她妈妈让她大老远去相亲。见面发现男方年纪老大、发福秃顶,她是真的很受伤。在自己的妈妈心里,把女儿放在多低矮的位置……

去年,我对她说:既然已经等了这么久,就不要轻易放弃。

今年她终于幸福的走进婚姻。

看着婚礼上笑颜如花的两人,真为她高兴。也感动于这份执着,终于得到应有的回报。

祝我的闺蜜们都幸福,也祝福天下所有优秀的女孩子,坚定不移的找寻,作出今生无悔的决定。

 ▶️  所以说做人一定要凶!

我爹妈管不了我。一旦说什么要听话的理论就会被我怼回去,他们也没招儿。他们寻死觅活,我是不管的。能好好过日子,就好好过;不好好过,就自己去死。然后他们也就不死了。

这东西,就看谁更心狠。

自己的事儿都是自己决定。恋爱、分手、结婚,都是自己说了算。30了都不急着嫁,32看着行,把婚结了。他们要的面子,我全不给,只按照自己的想法办。

一句话:我不要面子,我只要里子。

现在老公好,公婆也宠我。他们看着别人家的鸡飞狗跳,和我们自己家的岁月静好,觉得我好棒。

我们只孝,从来不顺。该对他们的好一分不少,但是我们该有的自由,谁都不能染指。

结婚前就说明白:35岁以后看看有没有心情生娃,谁也别催,否则别怪我不讲情面。

目前为止,只有一两个不长眼的亲戚和阿姨说过一两嘴。反正我在国外回不去几次,也无所谓,随他们说。

我爹妈公婆也心知肚明,自己过自己日子,锻炼、种菜、养鱼、养花,不被啃老也不用给谁带孩子当保姆。开心了出去玩玩,累了就家里呆着,挺好。

 ▶️  27岁的时候,我妈说:赶紧啊过了28就不好找了。

过了28,我妈说:过了30就真的不好找了!

天天催,我其实不反感相亲,但是任何一个相亲对象我妈都觉得还不错,然而,我一个也没看上。她就认定是我的心态出了问题。

那段时间给我最大压力最多焦虑的就是我的亲妈。

真的很庆幸抵住了她的压力,因为我觉得婚姻的选择太重要了。

现在结婚七年了,我妈也承认她当年太急了。

问题是:

为什么中国的父母辣么喜欢催婚?

其实,不只父母喜欢如此,所谓七大姑八大姨也如此。

并且,我们自己也一样可能会如此。

想起读研究生时,认识一个很迷人的女孩。她才25岁,就开始担忧以后嫁不出去怎么办。

后来匆匆嫁了,又离了,又幸福地嫁了,现在还是迷人得不得了。

她的世界如此开阔,但当时的那份焦虑仍能回味到。她真的难以明白,自己为什么要瞎着急这个。

或许可以说,这是一个全社会都焦虑的话题 —— 你怎么还没有结婚生子成立家庭?你怎么了?你不正常吗?

下午,和一个心理咨询师聊天,本来谈的是“破碎心灵”可能会导致的问题,和这个话题无关。

但我一下子被触动。

这就是逼婚、催婚、急着结婚等类似问题的原因吧。

结婚生子,构成一个完整家庭,这样就貌似活得像个正常人,像个完整的齐活人。

如此一来,内在的“不完整”,内在的“破碎心灵”,就可以逃避了。

所以,农村乃至城里,一旦出事就想“冲喜”,给心理不完整、社会不完整、甚至生理都不完整的孩子,用“冲喜”的方式,整出个齐活样儿来,骗骗人,骗骗孩子,也骗骗自己。

就是用“完整家庭”的表面事实,去逃避“破碎”的深层事实。

一个故事:儿子得了精神分裂症,父母想到的一个解决办法是,给他盖一处房子,娶个媳妇。

这种可怕的逻辑,就是用“我孩子还能成家”的表面完整,去掩盖“儿子精神已彻底破碎”的真正事实。

这并非是农村才有的现象。

微博上一位网友讲了一个故事:

我原来一同事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嫁给了一个生病快死的男人,据说婆家找媳妇也是为了“冲喜”。

我同事结婚后才知男人重病,没多久男人去世。

这个同事一直未嫁,不是不想嫁,而是心理阴影太重,变得性格很古怪了。

所谓“冲喜”也是害了另外一个人,中国这样的悲剧不少。

幸亏还没孩子,没把悲剧延续下去。

而我所听过的最具讽刺性的一个故事是:

20世纪90年代初,潮汕一富有人家花上百万元举办了一场宏大婚礼,可婚礼的主角是这个家庭患精神分裂症的女儿。

看起来无所不能的母亲,为她入赘了一个条件尚可的女婿。

盛大的婚礼,想想这个画面,而正中,却是精神分裂的新娘。

这位母亲还有儿子,她并不是非得要入赘一个女婿,她就是为了出口气 —— 你们看不起我有这样的女儿,我办一场盛大婚礼气你们,我还给女儿找个好女婿呢!

更可悲的是,这个女儿后来生了一个男孩,而他早早就被诊断为儿童精神分裂症。

不管孩子啥样,成个家就意味着他们是正常人了。

乖,快结婚吧!

可惜,这是想象。

真相则是:破碎心灵导致破碎家庭,而破碎家庭又养出心灵破碎的孩子,一代代轮回而已。

这些故事听着都有些极端,讲这些,是因为最能说明问题。

但普通的故事,周围也比比皆是。

譬如我听到很多离婚的朋友,过年不想回老家,也不想见朋友,为什么?

因为他们担心,被周围人当作“不正常人”来看待。

还有很多人,离婚了也不敢和周围人说,怕周围人议论。

但这是双重的吧。

一方面,国人的确爱嚼舌头,爱评断是非。

另一方面,也是自己会这么想 —— 没在正确的年龄构建一个完整家庭,就像不正常。并且,独自过年时,也真可能会碰触到自己的破碎心灵,那时也真觉得自己不完整了。这种不完整感,是真实的。

台湾学者孙隆基在他的著作《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中写道:

在集体主义文化的中国,一个人是不完整的,他甚至都不能构成存在的单元。

没成过家的单身汉、疯子,等等,他们会被排斥在家族体系之外,或者被忽视得厉害。

必须结婚、生子,构建一个完整家庭,才会构成一个被尊重的独立单元。

用表面完整,来逃避内在破碎,这一点,国人表现过头。

春节的团聚、爱、成立家庭,都是孤独心灵在寻求链接。只因,破碎无处不在,痛苦也无处不在。

但希望,我们能真的抱慰彼此,而不只追求形式上的完整。

最后,想给大家分享一个视频:一个女生结婚,她爸爸在婚礼上对新郎说的话。

爸爸对女婿“威胁”道:

“我们和上帝花了很多功夫,付出了很大努力,才有了今天这么完美的她,小子,你不要搞砸了。”

这真让人泪目。

希望天下所有的父母都能这样,视孩子若珍宝,永远坚定地站在她这边。

宁波动物园的老虎吃人事件,人没救活,老虎也被击毙了。看大家的评论,虽然也有抨击门票太贵的,但主要是为老虎惋惜、批评死者不守规矩。

很多人说,这就是“中国式聪明”的后果,也是报应。

昨天咱们九型秀分析了两点,一个是哪些性格类型的人容易犯傻冲动,一个是他为什么没有挣扎动作。今天咱们讨论一下,中国为何那么多聪明人?该谁负主要责任?

不守规矩的人,在我们身边到处都是。成都九友说,这次沿成渝环线、京昆高速到攀西,感触最深的便是堵车时,挤上对面车道逆行的、走应急通道的、加油站插队加塞的……形形色色的聪明人无处不在,不分性别不分年纪。抵达目的地后知道了老虎吃人的事儿,恍然大悟:老虎太少了!

河南九友说,到乡下走亲戚,乡间小道本来就窄,现在农村车也多,难免会拥堵,但只要一堵,就会有车打轮走上逆行道,结果往往是堵死,最后谁也过不了了。太可恨了!

下面这张图是海口九友提供的,也是逆行:

堵车时就逆行,这只是不守规矩的一个案例而已,生活中很多很多场合都能见到各种不守规矩的人。

中国式聪明不仅在国内比比皆是,而且扬名全世界。全世界就中国人最聪明!

在美国,你去商场买东西,事后不论任何理由,都可去退货。因此,有一些中国人假如过几天要出席重要宴会,就去“买”一套名牌衣服,穿去赴宴之后,再去商场退货。 

美国商店还有一桩好事:买贵了,可退差价。于是有些中国人就趁平时不打折,但尺寸、颜色较齐全的时候,把货品买回来,等到大减价的时候,再把收据拿去退差价。

这些人对自己的行为洋洋得意,还到处宣扬自己的聪明,甚至纳闷为何别人都那么“愚蠢”,不会利用这个“漏洞”。 

网上还有一篇被广泛传播的文章,作者讲了他在国外遇到的亲身经历,都是中国人如何如何聪明,钻空子、占便宜的故事,很值得各位九友读一读:

10年前,我带3岁多的儿子到美国旅行,寄宿亲戚家。亲戚拿出一个全新的儿童汽车安全座椅给我,说:“这里规定,儿童一定要坐汽车安全座椅。这个给你用,因为是借来的,请尽量不要弄脏,我还要还给人家。” 

两周后,我不再开车,他拿着半新不旧的安全座椅到量贩店办理退货。店员一声不吭,将钱全数奉还。 

亲戚得意地对我说:“美国的商店,两周内都可凭发票退货,所以我们常来这里‘借’东西。有些中国人甚至连电视机都‘借’呢!你说,美国人笨不笨?无条件退货机制的漏洞这么大,他们竟然都不知道!” 

来年,我到日本,日本朋友招待我,待遇是两条腿加地铁。他客气地说:“东京养车容易,养停车位难,所以只好委屈你挤地铁了。”

过两天,改成在当地做事的台湾朋友招待我,出入都开车。我问他,东京地狭人稠,不是很难停车吗?他是这样回答的:“你怎么跟日本人一样笨!先租个停车位,等车子挂牌后,再把停车位退掉,不就解决了?” 

我后来向日本朋友传授这个策略,没想到他没有“明白”后的狂喜,只淡然地说:“真要钻漏洞,其实到处都是,比如家母住在乡下,我把户籍迁过去再买车就可以了。但是,我实际上就住东京,没停车位却买车,左邻右舍会怎么看我?开车上班,我怎么面对同事?正派的人都不会这样做。” 

记得去罗马搭乘地铁时,发现有售票机却没有验票机。我当场起了疑心,到底要如何确认乘客有没有买票?如果有很多人逃票,那地铁不就铁定亏钱吗?

可这是我们的习惯思维,总是想要替自以为是的小聪明或贪小便宜的心理寻求应对之道。 

对意大利人而言,我们会问这种问题才奇怪:搭车为啥不买票?乘车怎么可以不买票呢?两方的想法当下有了差异。 

不买票是不是也可以坐车?可以,但是你要确保不会被富有正义感的意大利人发现,他发现了八成会去告发你。到时候罚款可就是票价的数倍。 

在纽约,有一次参观有名的大都会博物馆。付了钱,柜台员工给我们一个约10元台币大小的金属片门票,上面附有有两条夹子,方便我们别在衣领上。友人告诉我,参观中途可以随时出来,如果还要再进去,门票就不用缴回,可以凭原本的门票再进入。确定不再进去参观,就把门票丢入门口的玻璃柜中。 

我问:“门票的形式、颜色每天换吗?”朋友回答:“不换。”“那会不会有人把门票带回家,过几天再来呢?或是10人进去只买5张门票,其中一人再把门票带出来给其他人?” 

朋友大笑:“只有中国人会这么想!美国人的想法单纯多了,进去就是要买门票,不再进去,就缴回门票。基本上美国人相信大家都是守法的好人,所以门口的工作人员很少。” 

刹那间让我觉得很惭愧,钻漏洞、占便宜的念头竟是我们文化的一部分,竟成了我们每个人的自动化反应。

在GDP保持高位、奢侈品被大肆哄抬的今天,全民教养指数却在继续跌落,并有归零的危险,而我们竟然对此毫无警觉。应当感谢西方人,他们发现并警告了我们的疾病。

美国商店无条件退货的机制与日本到处存在漏洞的法规,都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当信任瓦解,社会也会崩溃。因此,他们可以容忍政客做错事,却不容许政客说谎。 

而我们则是把占人家便宜看成“聪明”,把奸巧看成“能力强”。

当彼此信任度越高,管理就越少,彼此方便,成本自然下降,工作也越愉快。相反的,彼此猜忌、防范、围堵、监督,不但降低生产力,工作也被动,不愉快。今天我们为了挽救诚信,支付了多大的社会成本?

蔻蔻Says

在孩子觉得害怕的时候,多数父母只简单对孩子说“不要怕,有妈妈/爸爸在呢”。心理学家认为,如果这样说,是一种没有长远价值的安慰和逃避。因为孩子在这句话的引导下,虽然得到短暂的慰藉,可是无法帮助他们解决恐惧的根源,况且父母不可能永远都在。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父母和孩子讨论恐惧,将恐惧肢解,细化地提出“不要怕”的具体解决方案。孩子会认识到这些不可怕,建立识别和面对的意识,心理逐渐成长。

面对恐惧,选择坚强,但不用逞强,要有直面的态度和寻求帮助的准备。磨难,不用刻意营造,更无需回避,它来的时候,大家一起真实面对,分享和学习承受它的过程就行了。

如何给孩子一个有韧性和厚度的人生,取决于父母的选择和态度。

妈妈,我害怕

查查养娃记

文/查查

荷兰的冬天黑得特别早,我从学校接了Rebecca回家,不到6点已经黑透了。依照惯例,我去厨房做饭,Rebecca去她自己的屋里玩,等爸爸接了Hendrik回家后开饭。但今天Rebecca似乎有些什么,她没有回屋拿玩具,只是坐在厨房门口看我。

“妈妈,你可以跟我去屋里拿一下我的小鹿吗?”她看我得空,赶紧问。

“你为什么不自己去拿?” 我奇怪。

“因为很黑。” Rebecca答的时候已经站起身,来拉我的手了。

因为还在做饭,我只去把屋里的灯帮她打开就又赶紧回到厨房,再回头的时候Rebecca已经又站在厨房门口了,手里拿着小鹿,表情有点紧张:“妈妈,你可以去把灯关上吗?我有点害怕”。

这件事发生的时候Rebecca四岁,也许她之前也曾有过“害怕”,但因为从没有清晰的表露出来,所以对于我来说,这是她人生中的第一次,来得比我预期的晚很多。我刚要冲口而出,“不用害怕”,突然想起一位儿童心理学家的劝告,于是改了口:“那你就坐在这里看我做饭吧”。

“害怕“是一种真实存在的感受和情绪,每个孩子都会有,只是对象,原因,方式,程度会有不同罢了。既然是真实存在的,那么否认就没有任何实际意义,无论是否认”害怕”本身还是害怕的对象,都无济于事,甚至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比如很多孩子会说自己害怕大老虎,成人常常会对此嗤之以鼻:“老虎有什么可怕的,它在遥远的大森林里,或者动物园的铁栏杆后面,永远不可能威胁到你,你怕什么嘛,不要怕了”。

但是孩子还是会害怕,就算用上述理由解释一百遍,他的害怕也不会减少一分一毫;因为孩子没有被理解:他究竟害怕的是大老虎的什么,在什么情况下会害怕,怎么个害怕法,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不是通过否认害怕就可以解答的,而是先要肯定孩子的感受,然后慢慢去理解那些真正害怕的点。孩子的感受被肯定后,他会比较放松地分享害怕的对象和原因,当这些被说出来的时候,害怕的力量其实就已经消失了一半了。

那天吃完晚饭,Rebecca在沙发上看书,我貌似不经意地问起她不愿意一个人去拿玩具的事情。她一开始只是说不喜欢天黑,慢慢地才松口告诉我,原来是大衣柜里藏着一只老虎,它随时会跑出来把她吃掉,尤其是天黑的时候。

我不知道这是Rebecca自己凭空想象的,还是她从哪里看到或者听到的;但我马上理解了她那时慌张的神情,如果换做我,面对一只藏在暗处随时可能进攻的野兽,也会如此慌张。

于是我把屋子里里外外的灯都打开,决定和Rebecca一起去找那只老虎。打开衣柜的门,一格子一格子的找,没有看到;衣柜后面,没有;床的下面,也没有;玩具箱子都翻了个遍,然后又搜查了爸爸妈妈的屋子,连阁楼也没有放过,还是没有找到那只老虎。

“也许老虎先生想家了,就回去了,它还要照顾自己的宝宝,没有时间等你了” 我尽量轻松自如地说。Rebecca耸耸肩,刷牙去了。

害怕虽然是真实的感受和情绪,但害怕的对象却常常是孩子的想象,它并不真实,是物体模糊的影像或者对事件不清晰的认识。这就是为什么成人很少会对老虎这样的东西产生恐惧,因为我们确定它不可能藏在家里,所以伤害不到我们。

Rebecca亲自检查了所有老虎可以藏身的地方,结果什么也没有找到,这让她对 “老虎不可能藏在家里” 的事实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很大程度上消弱了对老虎的恐惧。但Rebecca第二天仍旧不敢独自去屋里玩,因为这次她肯定衣柜里面藏着一个《冰雪奇缘》里的冰雪怪物。

比起 “老虎” 这种可以碰触的具体事物来说,“怪物” 更加模糊,而且可以被 “造出来” ,所以就算现在不在衣柜里面,不代表过一会没有。

我能做的是向Rebecca保证我从小到大从来没有见过一只怪物,更不要说是冰雪怪物了;而且我所有认识的人也都没有见过。我还鼓励她去向学校的小朋友提问:“有没有见过怪物,在哪里,发生了什么事情”。Rebecca果真问了好几个小朋友关于怪物的事情,结果发现竟然没有人亲眼见过。她向我报告的时候眼神是 “放心” 的,我想这不仅因为真的没有人见过,也因为这个冰雪怪物已经被谈论了这么长时间,威力尽失了。

就像所有其它情绪一样,害怕也是可以被传染和渲染的。虽然害怕是真实的感受和情绪,但它毕竟是负面的,我认为不应该被鼓励。如果可能,不去营造恐惧的气氛,也不把自己的感受直接灌输给孩子,而是让他们自己通过对事物的认识而产生相应的情绪。这样可以避免很多“害怕”的产生,也给孩子有机会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

-  比如我对冷血动物非常难以接受,无论是蜥蜴还是蛇,想想都毛骨悚然;但每次去动物园我都会忍着全是的鸡皮疙瘩,把厌恶的表情藏起来;说不定孩子喜欢呢?

-  比如我老公喜欢欣赏极限运动,经常和孩子看一些10级风中冲浪和从雪上顶上往下跳的短片,虽然我很想说一句:“这么危险的东西,有什么好看的”,但每次都咽回肚子里;说不定孩子喜欢呢?

-  再比如Rebecca喜欢 “高”,打秋千要高,跳蹦蹦床也要高,每次都让我 “再推高一点”,我虽然觉得还是离地面近稳妥一些,但每次都把心一横,又推了一把;我不想因为我的担心,让孩子的 “喜欢” 变成 “不敢”。

家长在无意间,用很多 “小心” 把自己的担心传染给了孩子:小心摔倒,小心掉下来,小心被碰着,小心淹着,小心冷着,小心丢了,等等。这让孩子在还没有观察和尝试前就有了“害怕”的既定情绪,从而对很多事物的反应为 “不敢”,甚至渐渐开始对新事物有了抵触心理,不愿尝试。这时,大人们又会抱怨孩子 “胆小”,推着搡着地让他们参加这个,试试那个,还打着锻炼胆量的旗号;但其实 “害怕“ 的根源是家长自身的担心,是那日常生活中无数的 ”小心“。

Rebecca还是不敢独自在她的房间里玩,这回不是老虎,也不是冰雪怪物,而是 “就是不想一个人”。至于为什么是这样,我还不得而知,但我知道Rebecca的害怕是真实的,是要她去面对并战胜的,这是一条很长的路,而我是她这一路上的陪伴者。

前几天Rebecca从学校回来,带回来了一张“即兴创作”的图画(如下),纵横交织的网络中,有些彩色的小点,图的左上角写着:“神气的美人鱼赶走了怪物”。那些小点是怪物,美人鱼把它们关在了笼子里。

Rebecca自己把它贴在了卧室的柜子上, 然后一字一句地告诉我:“我不用害怕了,因为有了美人鱼,所有的怪物就都不会再来了,就是这样。”

The End

关于查查

查查,常驻荷兰,生物工程学博士,蔻蔻的同窗好友。喜欢钻研,喜欢数字,喜欢逻辑,喜欢规律。养有两位“天使混血宝宝”,养娃经验积累,总结,分享。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