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搜索

为孩子朗读,这是美国教育专家吉姆特利里斯一直致力于宣扬的,他认为这是当今最有效的教育秘诀。

你花在悦读上的时间越多,就越聪明

但是,大多数家长对这一秘诀都抱怀疑态度。原因是太简单,且不费什么力气。既然如此,则会办法能好到哪里去呢?特利里斯劝告家长,不管多么忙碌也要抽空给孩子朗读,因为那是除搂抱以外父母能给子女的最好东西。他甚至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论点:阅读已成为今日生活钟最重要的社会元素。你花在阅读上的时间越多,就越聪明;你越聪明,将来就赚钱越多;你赚钱越多,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就会越好。所以如果你能帮助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你不但是造福于他,也会惠及他的下一代。

特利里斯努力推广朗读,并不是因为他自己喜欢朗读,而是因为他曾从朗读中得益不浅。

他为两个孩子朗读的书本数量,几乎有孩子吃饭的次数那么多。他说:“我小时候,爸爸常常读给我听。所以,我希望我的孩子也领略到我童年时有过的美好感觉。”

特利里斯成长于经济大萧条的40年代,那时他家里的生活虽然和拮据,但他的爸爸却一直订阅着几份杂志和两份日报,并几乎一天不隔地为他朗读一些文章,这些为特利里斯日后的成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特利里斯以大量的研究数据证明,孩子听父母念书所听到的字词,能帮助他们学习新词语。他曾以洛德达尔所写的故事《巨鲨》中第一段作为例子:“两条鲨鱼趴在水里,只有头部露出水面。其中一条硕大无比,另一条则没有那么大。”假设孩子不懂“硕大无比”的意思,如果想使孩子比较容易明白,是让他从识字卡上认识这四个字,还是从故事情节里听到这句成语更易让孩子接受呢?其实,孩子如果从来没有听过这个词语,他怎么能够念得出来呢?

高声朗读,是父母表达对孩子的爱语

特利里斯主张尽早开始朗读故事给孩子听。“你是什么时候开始跟孩子说话的?就是他出生那天嘛、孩子如果已长大到能听明白你说的话时,就应该也能听明白你读给他听的东西。”

马克托马斯夫妇的女儿刚出生,夫妇俩就收到了特利里斯的畅销着作《阅读》。他们希望促进女儿的智力发育还另有特别原因:女儿天生是个白痴。

马克夫妇每天为女儿念10页书,女儿出生几个月后接受了一次手术,马克夫妇就把故事录在音带上,请护士为她播放。

马克夫妇的“为孩子朗读”收到了满意的效果。女儿5岁时,已经能够自己阅读。如今她在马萨诸塞州一家正规小学就读,她酷爱读书,其识字之多被老师形容为“不可思议”。

研究人员认为,高声朗读是父母对孩子表达的爱语。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会把朗读看出是一种安宁和安全的声音。

美国总统布什的母亲也极力鼓舞父母与孩子共同阅读,她说:“我总是尽可能多地与孩子们一起读书,有时我也让他们读给我听。我的一些孩子直到很大后,还保持着与我共同读书的习惯。当他们放假或有空闲的时候,我们就会轮流地读一本名着。有时,还会就精彩的部分进行讨论。

除了教孩子阅读外,布什夫人还用许多方法来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如为喜欢的作者过生日、将阅读化为戏剧表演等。每隔一段时间,全家就会选一个小孩最爱的作家,在他生日的那天,家长可以仿照书中描述的特殊事物,和孩子一起为作家庆祝生日。或者是全家人一起阅读一本书,每一个人选一个角色,把故事化为戏剧,全家人一起演戏。

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布什夫人常常在固定的时间送书给孩子,每个月的某一天,悄悄地把书放在孩子的枕头下,在孩子生日时送一套书;家庭旅游时,让孩子带一本心爱的书同行;外出用餐时,也可以带一两本书,让孩子有书可翻。

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越早开始效果越好

给孩子念书,教孩子阅读不仅仅在于训练他们的学习和思考能力。另一重要方面是,他们的性情和志趣可以从中受到良好的熏陶。同孩子一起看书,还可以调节家庭气氛,使孩子充分地感受母爱。

教育专家认为,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越早开始效果就越好。而有些父母认为,婴幼儿的理解能力低,给他们念书似乎是浪费时间。其实不然,当婴幼儿瞪着眼睛听你念书的时候,他们的语言和理解能力正在悄悄地发展着。美国伊诺斯大学的研究者德多金教授对205名具有较强阅读理解能力的儿童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儿童在学龄前就已经具备了相对独立的阅读能力,他们的共同之处是:从很小的时候起,父母就使他们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

不管你的孩子是婴儿或是高中生,全家人一起朗读是绝对不可少的,而且每个人都要轮流朗读。牛津大学的教授们兰度文学名着给学生听,正如圣经故事中的祭司兰度摩西的律法书整整6个小时给以色列百姓听一般。有声朗读有意想不到的良效,你可以每个晚上尽量都这么做,你会发现这是一个很容易坚持的习惯,只要选择的书是你和孩子都喜欢的。

当你的孩子开始学习阅读之时,可以让他每天读一点给你听听。他将学会更加流畅和富有感情地朗读,他将会更好地理解他所阅读的东西,他也可以将他的阅读效果与奖励做出某种联系,每当孩子读完一段之后,他将具有一种收获的喜悦。鼓励孩子每天看黑板公报、故事专栏、海报、小册子、路标、商店里商品上的说明书、衣服上的洗涤方法指导,烹调书中所讲的某一道菜的做法。总的来说,留意他们可能接触到的一切东西。

爸爸对孩子的成长来说,到底有多重要?

关于爸爸带娃的方式,网上流传着许多搞笑的图片,有这么一个段子:“千万不要让男人带孩子,这是亲生的吗?”

如果亲妈们看到自己的宝贝被这样对待,肯定要“磨刀霍霍向老公”了吧...

妈妈们很矛盾。

一方面,妈妈渴望爸爸回归家庭,照顾孩子;

另一方面,又对爸爸是否能照顾好婴儿,持怀疑的态度。

想要爸爸们做到女性那般细心、耐心,很难。

估计大部分的男人都做不到这一点。

没办法,男女除了构造不同,还存在分工等方面的差异。

有一位朋友,中年得女。

夫妻俩是丁克,他们不喜欢孩子,也不想要孩子。

一次偶然的机会,妻子怀孕了。于是,夫妻俩商量后决定:把这个孩子生下来。

妻子的工作非常忙,没办法做全职妈妈,更想做一位职业女性。

于是,丈夫开始做一位真正的“超级奶爸”。

翻开他的朋友圈,大部分都是他跟女儿之间的互动。

-----------------

谈到这,我想到了自己的经历。

因家庭变故的原因,大儿子从4岁时就由我一个人带大。

很多人见了我,会觉得我这个爸爸特别细心,给孩子买鞋、买袜,做饭给他吃等等。

在一定程度上,我扮演了像“妈妈”一样的角色。

既要做爸爸,又要做妈妈,一个人兼具两个人的角色和功能,辛苦是一定的。

在这样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我发现他身上有一些特质。

他是一个情感非常细腻的孩子。

这种细腻,体现在他对待身边人的感受上。我们之间发生过很多难忘的互动。

他8岁的时候,我工作特别辛苦。

哄他睡觉,他闭上了眼睛。我跟他聊天。喃喃低语时,偶尔提到工作上的辛苦,语气中透着一丝无奈与疲惫。

没想到他居然可以做强烈地“共情”。他拍拍我说:“爸爸,没事的。”

那一刻,我心里很暖,很感动。

所以,在妈妈呼吁爸爸“回归到家庭和孩子的教育中来”的同时,不要太过于强迫爸爸去完成“妈妈”的功能。

俗话说,“物极必反”,过度了,就不一定是一件好事。

毕竟,爸爸和妈妈是不同的。

------------------

有些孩子是妈妈一手带大的,爸爸很少参与其中。

这群孩子,往往性格不太主动,不太乐观,不太外向,遇到问题时,有一些退缩、腼腆和害羞。

甚至,有的会走极端,攻击性表现的非常强,对规则的认同感弱。

因此,这类孩子在别人眼中是特别顽皮,且不服管教的。

为什么会这样?

这里,跟“父亲的功能缺失”有莫大的关系!

父亲有四个最主要的功能,即:

供养(提供孩子健康成长的物质需要)

护幼(受到外界的伤害时,保护孩子)

训导(树立规则意识)

传道(传递价值观给孩子)

因此,孩子缺少规则感,绝对是父亲的责任。

我在我两个孩子5岁时,跟他们讨论过:

作为爸爸,我对你们的要求不高,只要做到这三点,其它的事我不会惩罚你或责怪你,我们之间能很好的相处。

这三点是:

第一,尊重别人

别人的含义是,除你以外都是别人。

包括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老师、同学、朋友。

尊重别人代表着:你不能无缘无故的对别人发脾气,不理睬别人,鄙视别人,攻击别人。

你有权利去选择你的朋友,但你一定要尊重他们。

第二,为你自己承诺的事情负责

若一个人无法对自己说过的话、做过的事负责任,那么,他去从事一些社会活动,或在与人交往时,就无法保持一个比较好的状态。

我一直认为,自我负责是很重要的特质。

从某一个层面来说,成年的标志即“为自我负责”。

为自己负责,就是:不把“原本属于自己的事情”推到别人身上。

第三,不撒谎

对自己真诚,对他人真诚,是一个很好的品质。

相对来说,对自己真诚的人更能被别人真诚地对待。

相反,一个经常撒谎的人,容易经常怀疑所有的人都是撒谎,这往往会导致人际关系上的一些问题。

家长尤其要注意,给到孩子一个“说真话而不会被惩罚”的空间,不要过分苛刻地对待孩子。

自我感觉,我对我的孩子还是蛮宽容的 ? 。

不管发生什么事,有什么样的后果,中间出现了怎样的失误,我都能很好地接受他们。

只要这些错误,不是他们主观上故意犯的。

请记住: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一定会出现错误,我们称之为“试错”。

每个人都需要一个“试错”的机会,尤其是孩子。

对自己要求严格,不允许自己犯错的人,多半也不会允许别人犯错。这样,他会很辛苦,他身旁的人也会很辛苦。

-----------------

我认为,父亲传递给孩子“在有序的规则下竞争”,很重要。

现在社会,讲诚信的人越来越少。不仅如此,你还会发现,大部分人都缺少在有序的环境中竞争的勇气。

这跟“父亲没有给孩子建立一个有序的竞争规则”有关系。

讲一个故事。

我的小儿子,在他7岁生日那年,邀请了班上的很多小朋友参加他的生日聚会。

班上有一位小朋友,暂且称他为“A君”。

A君平时爱惹别的同学,儿子非常不喜欢他,所以,没邀请他。

生日那天,尽管没接到邀请,但A君还是来了。

儿子拼命地不想让A君来参加他的生日聚会,在一边愤怒地把他推开。

在场的有很多小朋友,包括小朋友们的家长。

我意识到,可能他们在学校里有过一些冲突,我认为自己有必要去保护我孩子的感受。

我做了一个决定,跟对方的妈妈商量:

“如果语言没办法解决的话,那就不如叫他们打一架。谁打赢了,就听谁的。但是,不许打脸。”

两位小朋友当着众人的面,打了一架,最后胜负未分。

打架没办法决定输赢,我就提出“掰手腕,三局两胜,谁赢谁来处理这件事。”

结果,我儿子赢了。

我问他:“怎样处理这件事?”

他说:“蛋糕可以吃,但从此以后,你不再是我的朋友。”

过了两天,他们又成了朋友,而且,A君跟我家孩子的关系更亲密了,而A君本人欺负别的的小孩子的行为也收敛了很多。

我这样做,既保护了我儿子的感受,同时也传递给了他价值观:

在一个有序的环境下,去公平的竞争。

很多时候,我们可以去维护自己的感受,但必须是在“有序的竞争环境”下。

我自认为,父亲的角色做的还不错。因为我的父性功能比较完整。

我希望我的两个孩子都能更自信一点。

相比小儿子,大儿子的情感更细腻一点,以前,他经常说:“哎呀,这个可能做不到,我可能做不到。”

因此,在他初中毕业时,我跟他一起去爬了一次非常艰难的山。

7天时间,风餐露宿,没有手机,四周山林。

当我们登陆到海拔约5500米的一个垭口位置时,我看到了他眼睛里有一个非常坚定的自信的眼神。

在没走到那个垭口之前,每走一步,他都说:“哎呀,快不行了,我坚持不住了。”

走到第四天,过了垭口的时候,他变成了非常自信的孩子,而且,这种自信延续到了他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

他中考的成绩,他不是特别满意,那刻,他对自己产生了怀疑。

在这过程中,我也是在传递一些有序的竞争和价值观给他们。譬如:如何去处理一些事情,遇到挫折怎么办?等等。

这些对他的生命都是非常有益的。

有些东西是妈妈不能给到孩子,只有父亲能给到的。

比如,妈妈是没办法跟孩子建立“规则感”的。

在0~5岁期间,孩子跟妈妈的关系是时而远、时而近、时而非常紧密、时而非常疏离的。( 详见《做母亲是天性,但母爱不是》 )

虽然妈妈对孩子来说是一个稳定的个体,但是他跟妈妈的关系会发生很大的改变。所以,如果妈妈跟孩子建立规则,容易被打破。

你想,妈妈跟孩子建立规则,孩子要用什么身份去体验呢?

也许妈妈可以培养出一个非常听话的孩子,但她绝对养育不出一个很有规则感、且能将规则感内化的孩子。

建立规则感,必然需要爸爸的帮助。

 作者 ∣胡慎之,客体关系心理学家,向日葵心理创始人

萧先生是一个年入逾百万的企业主。从他的身上你可以感受到一种非常典型的“成功商人”的气质。

就是那种非常珍惜时间,做事目标明确,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先在头脑中盘算好接下来的步骤的高度理性主义者。

他一开始就用非常迅速且准确的语句在五分钟左右的时间里,将自己的问题描述了一遍。

最终总结:“老师,我真的非常焦虑。这种焦虑已经持续了十二三年。最近这段时间越来越强烈,我真的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我刚要张口,他接着又问:“请问我这种情况要多少次的咨询才能治好?我想快一些,最好能控制在两个月内,我可以给你多加钱。”

我想了想,说:“你有没有意识到,你的这种想要我快速把你的焦虑‘治好’的念头,很可能恰恰是导致你焦虑的一个主要原因?”

他愣了一下,“您是什么意思?”

我说:“你告诉我,你创业时是为生活所迫,一开始想着每个月能赚到5000块就满足了;

但赚了5000块后,你觉得自己需要一年赚到10万块才行,一年后你也做到了。

这时,你又渴望每年能赚50万。而现在,你年入100万,可还是认为自己赚得不够。

听起来,你一直认为自己只有赚到某个目标的金钱后才能满足。

但每一次你达到目标后,好像并没有得到想象中的满足和平静,反而又在向着更大的目标努力。

你认为,这个更大的目标能够带给你平静,是这样吗?”

“您说的没错。”他沉默片刻,“但是究竟我要怎样才能尽快摆脱这种焦虑?我、真的、受够了、这样的生活了!”他几乎有些咬牙切齿的说道。

我看了他一会儿,说:“也许您不试图“快速”摆脱焦虑的话,反而会更快一些。”

这个虚构案例中的萧先生其实是许多人的代表。

这些人通常都有一个较为严苛的父母或长辈。这种挑剔的外界环境,总是无时无刻不表现出对他的不满意,并且,会经常拿他与别人对比。

无论怎样努力,他永远无法得到他们的认同。

事实上,还有一种同样悲剧的成长经验:

只有自己在迎合家长或老师的期望和要求时,才能得到些许“关爱”。一旦违反了他们的要求,就会遭到辱骂、否定、嘲讽、甚至殴打。

他们很可能是在一个喜欢攀比与排名的学校或团体中成长起来。学习名次、家庭背景、人际关系、“混”的好不好......这些都可以作为相互对比和贴标签的条件。

他们总是非常的着急,做任何事情都极度的求快。

想要快速成功,快速赚到很多钱,快速拥有光鲜亮丽的职业。哦,还有一个最普遍的渴望就是:快速的自我提升。

他们一直在不停地拼命努力着。

考个重点大学,在考托福雅思国外镀金几年,选择一份光鲜亮丽的好工作,这似乎是这个群体集体向往的一种未来规划。

客观来看,他们与同龄人比,的确称得上是“成功”。

但问题是,他们几乎从来没有享受过成功的喜悦。他们始终是被一种对失败的恐惧,害怕落后,害怕被别人看不起所驱使着。

而“越努力,越焦虑”这种现象,也多发于这类“追求卓越”的人身上。

问题究竟出在了哪里?

归根结底有三个原因。

1 . “焦虑者”的努力,一开始的动机就是被“焦虑”所驱使着

他们永远觉得自己不够好。

因为无法得到别人的认同,因为会被别人看不起等等,而产生了莫大的焦虑。

为了摆脱这种痛苦的情绪,他才会拼了命地去变强。

但恰恰是他这种“摆脱焦虑”的渴望,令他又产生了“二级焦虑”。即:因无法摆脱焦虑,而产生的焦虑。

你越是“努力”想摆脱焦虑,却只会令焦虑变得更多。

你会因为焦虑情绪的存在而无法专注做事,于是,你达到目标的进度就会变慢。

而进度变慢又会加剧你的焦虑。

恶性循环之下,你的焦虑变得越来越重,直到最后,无时无刻不处在焦虑的状态中,而彻底崩溃。

2 . 做事的目的,仅仅是为了“结果”

做事情当然是为了得到最后的结果了。

但“焦虑者”和平常人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他们做事的目的“只”在于最后的结果。

这就会导致他们无法享受做过程,无法感受当下。

在他们看来,生活好像只有一个接一个的目的。他们只想完成任务似的,尽快从这个节点赶到下一个节点。

没错。

生活对于他们而言像是一场被别人安排的任务。

可,如果你的生命中只有任务在,那么,“你”在哪里呢?

3 . 过度求快

由于你将生活当成了一个“被别人安排给你的任务”,你就无可避免地想尽快完成它。

只有尽快完成了,你才能从你所讨厌的生活中逃离。

你拼命赚钱,为的是某一天可以不用赚钱;

你努力考研,为的是尽快摆脱考研的痛苦;

你硬写一篇公号文,为的是写完了就可以好好放松。

这是一种常见的逻辑,常见到,你甚至无法意识到这个逻辑中存在的问题:

“当你求快地去做一件事时,就代表你对这件事已经失去了兴趣。”

当你强迫自己去完成一件你很抗拒的事,这一定会令你产生非常多的焦虑。

你越是求快,就越是焦虑。

越是焦虑,做事的效率就越低。

这就是“欲速则不达”的根本含义。

那么,你要如何才能从这种“越努力、越焦虑”的状态中抽离出来呢?

答案是:

放弃努力。

倾听你内心的声音,去做一些你真正兴趣所在的事情。

我知道这个回答无法令“焦虑者”们满意。

因为毫无疑问,当他们看到“放弃努力”四个字的时候,已经本能地感受到了一种“恐慌”。

他们会认为:如果不努力,只会更糟糕;

如果放弃努力,他们的生活就会失控。

他们认为:他们一直在逃避的那些生活中最坏的结果,都会铺天盖地的涌来,他的生活会一团糟,他会变成一个废物。

其实,焦虑者现在所处的状态就像一个正在学游泳的人。

他对水很陌生。他感觉自己的身体失去控制地往下沉。

他慌了。

赶紧用力挣扎,想要抓住些什么,好让自己不坠落下去。

但却着实抓了个空。下沉得更深了。

于是他更慌,也更用力、更拼命地挣扎。

然而,越挣扎,沉得越快。

焦虑者们现在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像一个游泳新手。

自以为,通过努力“抓住”有钱、人缘好、学习好等幻象,就能够将自己从“恐怖”的生活中拉上去。

可恰恰正是他所做的这一切,导致了他陷入越来越危险的境地。

旱鸭子们到底怎样才能学会“游泳”呢?

你去问所有会游泳的人,他们都会回答:放松。

当你放松、不再挣扎候,水本身的浮力就会自然而然地将你托上来。

就像,当你对生活放手,不再试图通过努力来抓紧什么的时候,生活本身就会带给你“安全”和“平静”。

你一直害怕的是,如果不努力了就会失去一切;就像不挣扎了就会落入水底。

但就像水会将你托起来一样,当你不再被紧张和焦虑驱使的时候,你自身的兴趣、你本身的某些动力、你对这个世界的好奇等等,会自发的引领着你去探索这个世界,会带领着你去进行许多无与伦比又精彩绝伦的创造。

而在这个时候,你的生活才会是充实和有意义的。

所以,比起拼命的试图要做些什么,也许,不做什么会更加重要。

注:本文插图均为lost 7作品。

作者丨风墟,心理咨询师,个人微信号( ID : fengxu1874  )接收付费咨询。微信公众号:炼己者( ID:fengxuwake)。

亲爱的小人:

之所以叫你“小人”,有两个原因。

一是我第一次看见你的时候,你的确很小啊,胳膊腿细的像我的手指;

二是“小人”这个词稍带贬义,就算是对你有时候调皮、而我又对你没什么办法的一种“报复”吧。

首先,我想对你说抱歉,因为我们没有征得你的同意,就让你来到了这个世界上。

也许你觉得好笑,你都没有出生,怎么可能征求你的意见呢?

但爸爸这样说,是认真的。

人生有很多自己做不了主的事情。“出生”就是最开始的那一件,“死亡”是最后的那一件。

当然,不仅仅是你,我们周围所有的人,都是这样莫名其妙地来到这个世界上,后来又不得已才离开的。

爸爸和妈妈也是这样来到这个世界上的。

我们在生活了二、三十年后,觉得这个世界还不错,就决定让你也来看看。

所谓“不错”的意思就是:这个世界有很多有趣的地方,但它却并不完美,还有很多不那么好的、甚至丑恶的地方。

不论你以后怎么看待生活,爸爸都想跟你定一个“君子协定”:

如果你觉得这个世界精彩又好玩,你不必谢谢我们;如果你觉得人生痛苦又无趣,你也不责怪我们,好吗?

有一些父母觉得,自己把孩子带到了这个世界上来,而且把孩子养大,所以孩子应该感恩。

现在你知道了吧,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来,最多是件不好不坏的事情;而养育孩子,则是父母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法律规定,不养育孩子的父母亲,是要负法律责任,并且会遭到众人的谴责的。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父母养育孩子,最低限度只是没犯法而已。

你不必对仅仅没犯法的人说“谢谢”。

--------------

你出生后,我“升级”为爸爸,这可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大的“升迁”!

8年来,你一直都在教我怎么做一个好的爸爸,你教的很好,我呢,也在不断地努力学习着。

你出生前,爸爸只是做着你奶奶的儿子,无止无休地接受着奶奶的爱,而没有学会怎么给与爱。

有了你之后,爸爸才学会了怎么“给”与“爱”。

你以前是那么地弱小,而你以你的“弱小”衬托了我的“强大”。

在你感到害怕搂着我的时候,在你让我为你打开矿泉水瓶盖的时候,从你无比欣赏和崇拜的眼神里,我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和能力。

爸爸从你那里得到的荣誉和鼓舞,远远地超过了从其他方面得的。  

爸爸是别人的心理医生,而你却是爸爸的心理医生。

在爸爸的内心变得不那么宁静的时候,你的纯真灿烂的笑容可以很快让我从心灵的泥潭中走出来,变得轻松快乐。

看心理医生是需要花钱的哦,所以我还欠你一大笔治疗费啊,呵呵。 

-----------------

你的出生,还延伸了我的生物学存在,使记忆了我的信息的基因可以在这个星球上持续地存在下去。

人来到这个世界上,迟早都会离去。但因为你,爸爸即使离开了,却还有一些东西留着,这会让爸爸觉得很安心很自豪呢。

有些不那么会做父母的人,把自己弄得惨兮兮的。

他们会对孩子说,为了你,我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拼命地工作,等等。

他们这样做,实际上是想操控孩子,使孩子丧失维护自己权利的伦理立场和道德勇气,对父母哪怕是无理的要求,都无条件地服从。

我从来不认为父母都是对的。

父母都是从孩子慢慢变成的,既然孩子可能犯错误,变成了父母后同样也会犯错误;怎么可能一变成父母就不会犯错误了呢。

而且,没有人天生就是好父母,任何人都必须向自己的孩子学习,才能慢慢地变成好父母的。

所以,孩子应该是父母的老师啊。

---------------------

我永远都不会跟你谈孝顺爸爸妈妈的事。

因为我觉得,如果在你小时候,我们对你很好的话,当我们老了,你自然会对我们好的。

我不想把这样自然而然的事情,当成“伦理道德”施加给你。

就像我会自然而然享受美食,而不必总是给自己强调“不吃饭就会死去”一样。

把孩子对父母的自然的爱,硬性规定成一个道德准则,是大家犯的一个最为愚蠢的错误。

你一定要问,这个世界上为什么有那么多对父母不孝的人呢?

爸爸告诉你,孩子的不孝,是继发性的、反应性的。

简单地说,一个孩子如果在小时候没有得到父母高品质的爱,那他也就没有爱的能力,所以就对父母也没有爱了。

孩子出生时几乎就是一张白纸,爱和恨的能力,都是后来学会的,而学习的主要对象,就是父母。

抚养你的确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你的一切都会成为我们担忧的焦点:

成长、健康、饮食、安全、交友、学习、游戏,还有以后的专业、工作、择偶、婚姻和生育。

从你的祖父辈那里我们知道,这可是一个没有尽头的艰辛旅途呢。

但你不必内疚。

我想说的是,你带给我们的快乐,带给我们的活着的意义,远远超过了我们付出的辛苦。

-----------------

人生美好的地方之一是,你经常需要做出选择,而且,你事先并不知道,你的选择是不是最好的。

这样的有点“冒险”的感觉,会极大地增加活着的乐趣。

亲爱的小人,作为爸爸,我会极大限度地让你享受选择的快乐。

在你18岁以后,我建议的话都会更少说了。

当然,如果你主动征求我的意见,那你要我说多少,我就说多少。

人生在世,如果重大事情都是别人 —— 哪怕是父母 —— 说了算的,那活着还有什么乐趣?

的确,每个人的选择都有错的可能,但是,自己的错误选择,不管怎样都比别人代替自己做出的正确选择要好。

就像下棋一样。

你旁边站着一个世界冠军,他不断地指挥你下棋,他的指挥绝大多数都比你高明,但是,你如果都听了他的,那你不过是他的傀儡罢了,你下棋还有什么意思?

所以别理他,听自己的。

是输是赢已经变得不重要,重要的是 —— 这是我自己在下棋!

-------------------

选择之后,就要承担选择的后果了。

如果选择正确,享受成功的快乐,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但另一种可能是,要承受失败的痛苦和压力。

其实这也没什么,人生如果只有成功和喜悦,那也会很无趣的。

请记住,爸爸会祝你成功快乐。

但是,如果你的选择错了、失败了,爸爸永远都在那个可以让你休息和疗伤的地方等着你,你愿意修养多久就多久。

等你重新振作起来的时候,再鼓励你上路。

爸爸决不会在你遭受挫折后的任何时候趁火打劫说:

当初你要是听爸爸的,就不会有今天这样的状况了。

爸爸既然已经准备好分享你的成功和幸福,也就同时做好了分担你的失败和悲伤的打算。

好朋友都会这样做的,何况我是爸爸呢?

-------------

人生最大的选择,也就两个:事业和婚姻。

关于事业。

一个人一辈子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做一件自己爱做的事情,并且还可以通过这件事养活自己和获得荣誉了。

我可不愿意你错过这样的幸福、而代替你做出决定。

爸爸现在就是因为从事着自己喜欢的职业而幸福着,因为爸爸现在的职业,就是爸爸自己完全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的。

告诉你啊,这个职业虽然很辛苦,但爸爸一直都很高兴地工作着呢。

婚姻是个人生活方面最重要的事情。

跟职业选择相比,你的婚姻更加应该由你自己决定。

爱情和婚姻,是人投注情感最多的地方,所以也是最有趣的地方。

如果这件事都是被人幕后指挥决定的,那人生还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啊?

很多人的父母,代替孩子决定婚嫁对象,实际上是剥夺了孩子人生的快乐。

这样的父母很自私呢:相当于让自己享受了两辈子的选择的快乐,而让自己的孩子一辈子也没活过。

一个人活着的价值,就在于自己可以做出选择啊。

在你人生的所有重大选择上,爸爸都是最热情的观众。

----------------

爸爸觉得,养儿养女,不是为了“防老”。

而是:为了观看自己的一部分,活得比自己更丰富、更精彩。

在爸爸的下半生,你会演出如此吸引我注意力的戏剧给我看,这会使我远离孤独和无聊。

而且,你的存在本身,就已延伸宽阔了我有限的生命。

谢谢你呀。

对一个人而言,最可怕的是,他最为重要的感受,却被周围人否定。

“你不应该这样啊,你应该是相反的样子”。

我现在越来越多地发现,内心严重的分裂,甚至精神分裂症,就是这样发生的。

假若一个家庭是极端家长制的,那么故事往往这样进展:

权力狂(常是父母,偶尔是家中的长子或长女)极力向下施加压力,让别人服从于他。

因各种资源掌握在他手中,并且,他偏执地追逐这一点,甚至不惜杀人或自杀,于是家庭成员纷纷顺从。

而最后,精神最弱小的,就成了这个权力结构的终端受害者。

终端受害者的精神非常苦闷,他向家人诉说,但家人因为怕麻烦或恐惧,没有一人支持他。

相反,他们都说自己“爱他”,并称,权力狂的一切疯癫行为也是出于“爱”。

这时,他向外部世界求助。可外部世界的所有人同样说着,权力狂“爱他”。

他发现他的痛苦没一个人理解,且所有人都觉得他不该痛苦,他应快乐,并感恩权力狂。

于是,他饱受折磨的灵魂被驱逐到一个角落。

假若他将这些痛苦展现到外部世界,那么他所能居住的角落就只有“异端”、“疯子”、“精神病”的世界。

更可怕的是,这种外部现实也会进入他的内心。

他会驱赶自己的痛苦到心中一个极度阴暗晦涩的角落,结果,他内心也处于极端分裂中。

而这一切仅仅是因为:

这份痛苦,是他生命最大的真相,它不能被忽视!

可以想见,在特别讲“孝道”的地方,一个孩子,最容易成为权力狂家庭的受害者。

他被父母伤害,但所有家人说,父母是爱你的,你不该有痛苦。到了社会上,大家也这么说。去看书,书上也这么说。最后,他只能分裂。

有时,是一个学生受了老师的伤害,但学校不给他支持。回到家,父母也说,老师虐待你是教育你。书中也这么说。最后,他也得分裂。

在严重重男轻女的社会,一个女性,也容易有这样的结果。

她的痛苦,不能到任何地方诉说,任何人都会用一套奇特的、绕了很多弯的逻辑来告诉她:别人没有错,错在你。

譬如印度,被强奸的女性都不能报警,因报警只会招来警察奚落、甚至被警察强奸。最后,她也只能分裂。

我写这些文字,绝非说,所有的精神分裂都源自这种现象。

我只是看到,我了解的一些内心分裂甚至精神分裂的人,活在这样的一个氛围中。

对他们而言,系统性的被迫害妄想是非常真实的。因为的确是,家庭系统或社会系统构成了一个否定他、打压他、乃至迫害他的系统。

所以,最可怕的事情就是,无论走到哪里,别人都说,虐待你的人是爱你的。

请记住,不要轻易说出这样的话。

不要粗暴地进行评判,更不要朝相反的方向说。

试着去“看见”痛苦者的痛苦感受,感受他们真真实实的切肤之痛。

你以为,把虐待说成“爱”,或让他在伤害中看到“爱”的存在,是为了让他看到所谓的正能量。

殊不知,你在将他朝“分裂”的方向推。

精神分析认为,精神分裂症等重型精神疾病的心理因素的源头,在于极度糟糕的母婴关系。

这也可以理解为:

婴儿期的重要感受,不能被母亲看到、不能被确认,于是,这些感受就成为破碎的裂片。

Pieces

婴儿的自我功能

不能“包住”

更谈不上“整合”

这些裂片

不尊重个人的感受,而要维持表面上的和谐,这历来都是中国社会无处不在的经典现象。

前年修正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就是在做这样的事情。

它不仅在法律上要求孩子赡养父母,还要求孩子在“精神上”照顾父母孤独的需求。

赡养,是“事实层面”的东西,法律需要做这样的界定。而后者则是“情绪层面”或“精神层面”的东西。若法律连这也要干预,就实在是管太多了。

并且,它大有这样的气魄 —— 不管父母怎么对待孩子,孩子都得屏蔽自己的感受,无条件孝顺父母。

这也是对人的感受不尊重、且过多干涉的表现。

它终将先制造“精神的分裂”,接着制造“家庭的分裂”。而不是“促进和谐”。

江苏无锡市77岁的老太太储某,成了《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第一个受益者。她状告女儿女婿,要求他们常回家看看。

最后,胜诉。

新闻报道的照片中,她的女儿默然伫立着,女婿则勉强牵着老太太的手。

周围人有千般表情,但没有一个表现出清晰的愤怒或清晰的喜悦,因这本来就是一笔“糊涂账”。

若父母不够爱孩子,亲密建立不起来,常回家看看就不可避免地只是一个“面子”上的东西,而不会有实质的“亲密”。

写这一系列微博,一是因一些个案的累积,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一事件:

重庆一个9岁女孩,没按照父亲要求择菜,被父亲训斥。她反驳,却遭父打耳光。

但在学校的“孝德”课上,竟被老师教导,在一千人面前向父亲下跪并求原谅。

这就是在女孩心里制造巨大“分裂”。

所幸的是,网络上对这种教育一片骂声,但最初报道此事的《重庆商报》仍然称此事很感人。

在这类环境下长大的孩子,难免会逃避“常回家看看”的事,而法律,管得太多了。

最后强调一句话: 

感受被看到,就是最好的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