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搜索

高晓松有一首歌,歌词中写道:“生活不止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但是,当我们在讲创造力的时候,其实是反过来的,孩子们在创造的时候,并不是像“诗和远方”这么宏大的创造,而应该着眼于眼前微小的创造。

创造力训练并非空中楼阁

先来看一道经典题目:在圣诞节前夕,园丁都做很多准备。现在,他们要种10棵圣诞树,这些树的顶端连起来后,是5条直线,且每条线上刚好分别是4棵树。他们应该怎么种呢?

这其实是科学家做的一个实验,实验的目的就是要证明——创造过程其实并不神秘。在实验中,科学家把孩子们随机分为两组,在两个房间来做这道题,但是两个房间有一个区别,有一个房间里装饰了五角星的饰品,这其实是给孩子们的一个暗示。结果发现,在有五角星装饰房间里的孩子更容易答出这道题。

由此可见,当我们创造时,我们不是凭空想象,而需要借助各种各样信息的暗示,然后把信息进行重新组装。换言之,大脑把原来就有的信息进行重新的组合,忽然之间,组合出一个新的、有用的模式,这就是创造,而创造力的源泉,就是多而广的信息,即眼界。

我们说创造力“神秘”,只是因为它的整个过程都发生在潜意识当中,我们意识不到,也观察不到这个过程是怎么来的,但如何获得创造力——这个问题却并不难,有很多的方法可以练习,加强这个过程。

“不务正业”的巨大价值

通过对脑科学的研究,我们已经知道哪些信息更容易被提取到。例如很多专家很容易在自己的领域中进行创造,因为那些专业知识他们经常使用,所以特别容易提取那方面的信息。对于孩子来说,他们还远远没有进入到专业知识积累阶段,那么,什么样的知识最容易提取?就是孩子们认为最好玩的、也是最自然的知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其实,在历史上发挥了伟大创造力的人,他们的创造力钥匙也没有什么高大上的,也是通过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积累而得。作为家长,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爱因斯坦,就要让他从小看《小爱因斯坦》这样的DVD吗?想让孩子成为一个文学大家,就要从小就让他熟读唐诗三百首,然后进行写作训练吗?想让孩子成为乔布斯,就从小让他创业,进行商业训练吗?这些做法可能本身是有效的,但是对于很多孩子来说并不适用。

例如爱因斯坦,他小时候成绩并不突出,高中索性退学了。他有什么地方跟别的孩子不一样呢?原来,他从小就对自然特别好奇,对于世界是怎么运转的有强烈的好奇心。所以,对孩子们来说,如果他对世界非常好奇,他就可能比那些成绩很好,但是没有好奇心的孩子更有可能成为物理学家,更有可能成为爱因斯坦。

李白小时候的爱好是什么呢?第一作赋,第二剑术,第三是奇书,第四是修仙。作赋就是写作,很好理解。喜欢学剑、喜欢看烂书,然后去修仙,在很多人看来是不务正业或者可以说走火入魔了。但李白后来的诗为什么那么才气纵横,富有想象力,这其实跟他喜欢击剑、奇书、修仙是非常相关的。

乔布斯,他在大学的时候修了一门书法课,这门课有什么用?这门课既不能帮他学习计算机编程,也不能掌握商业知识。但是这些书法知识在后来设计产品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所以,创造力其实并不神秘,只要兴趣广泛,眼界开阔,脑子里常有新鲜有趣的信息。当我们把各种各样的信息融合到一起,产生出新的信息模式,这其实就在培养创造力。

3个随处可做的发散思维练习

让孩子们从生活出发,培养他们的创造力是非常有效的。不要只把孩子送到钢琴班、美术班,多给孩子一点时间,在生活中随时发现一些好玩的东西,自主探索,这才是孩子练习创造力的绝佳机会。下面分享几个有趣的练习:

1、可乐罐的“花样用途”

发散性思维有一个非常简单的练习:随便拿一样东西来,问问孩子除了常用的用途之外,它还能有什么用?例如有一个可乐罐,可以问孩子,它除了装可乐之外,还有什么用?孩子会回答,可以把可乐罐剪成小人;可以作为雕刻的原材料;可以装水、插花;可乐瓶装上不同量的水,就会发生不同音高的声音,最后成为一个乐器……

2、灭蚊奇招

大家都很熟悉蚊子,有一次我活捉了一只蚊子,然后我就问孩子,如何“处死”这只蚊子呢?

我儿子有两个很好玩的点子,第一个把蚊子憋死,我想到的是拿胶布堵上它的嘴和鼻子,我儿子的想法是把蚊子送到没有任何氧气的外太空,蚊子在那里就憋死了。另外一个是把蚊子“压”死,如何把它压死呢?我想是用脚或者一本书把它的压死,我儿子的想法是把蚊子放到篮球里,给篮球打气,用气压把蚊子压死。

他为什么能想出这样的方法呢?其实他对于航天知识特别感兴趣,平时在家里看很多航天的书籍、电影,他会问为什么宇航员都要戴奇怪的头盔?我就解释外太空没有氧气;此外家里有篮球,他会问为什么篮球要打气才能弹起来呢?我就解释,是因为要有很强的气压。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创造力的方案其实到处都是,对于生活中熟悉的东西,大脑调取这个信息很容易,并且很容易进行重新的组合,这是发散性思维。

3、联想带来的惊喜

远程联想就是提供生活中常见的,但风牛马不相及的一些东西,然后让孩子们思考有什么东西可以把它们联系到一起去,例如一本书、一瓶啤酒和一张床有什么共同点?或者一本书、一瓶牛奶和一张床有什么共同点?

答案可以是五花八门的。它们都是物体、都要花钱买、都对人有帮助、都可以帮助睡眠(因为看书看着就睡着了)、都需要在工厂里制造出来……

这些例子其实就是在平常生活当中锻炼孩子的创造力,把信息进行重新组合。创造其实并没有那么神秘,让孩子好好的生活、好好的玩,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积累了各种各样的信息,他将来就会很容易把这些信息提取出来,进行重新组合,最后得出一个更加有创造力的方案,这就是创造。

所谓有趣

“原来你不是这样的”

如今,做一位称职的丈夫/妻子,乃至父母,一定是有幽默细胞,或者说,首先要自己把生活过得有趣。

然而,我们能清晰判断一个人是否有趣,却很少能明确定义到底什么叫做有趣。

《红楼梦》里,大家公认黛玉、湘云是有趣的,探春、王熙凤是有趣的;相对的,迎春、宝钗就无趣一点。有趣的人里头,黛玉、湘云有小脾气,探春有大脾气,王熙凤有暴脾气,但恰恰最讨老太太喜欢——而老太太是书里第一人精。

我们仔细想想这4个人都有趣在哪儿了。

林黛玉:葬花,一般人想不出这个玩法。嘴贱,“携蝗大嚼图”之类的各种贫嘴贱舌。

史湘云:豪迈,喝醉酒大石头上就躺着睡着了,拿铁架子大块烤肉,被人说乞丐一样还理直气壮反驳。

贾探春:玩具收藏癖,红泥做的小火炉什么,求宝玉给他买好玩的。贾贵妃也知道,生日都给她送玩具。脾气大,发怒了能一个大嘴巴呼上去。

王熙凤:会说笑话,嘴快人爽利。

这四个人有一个共同点,她们其实都算不上是符合时代标准的大家闺秀、公府小姐/媳妇的形象。而她们有趣的那个点,恰恰就是不符合她们身份的那个点。

本质上,“有趣”是一场愉悦的意外,是一种惊喜。他认为你本应该是这样的,而你不是。

(当一个人能给我们意料之外的想象空间,我们就会觉得TA有趣)

何为无趣

“左手和右手下棋”

高晓松的离婚堪称自己作死。2007年,38岁的高晓松迎娶19岁的夕又米,后来他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对记者说:

“她跟我一起的时候还很年轻,甚至还没进入社会,所以她的基本世界观都是我塑造的。相比之下,找一个年龄比较大的、被周围圈子的人塑造出来后你再去改的妻子,后者多累人啊,而且更容易产生分歧。我老婆对这个世界的看法,甚至听什么音乐、看什么电影,都是受我影响的,所以我们大部分的想法都很一致,我觉得这样很幸福。”

这段话基本可以让人确定他们非分不可。因为高晓松首先是一个有追求的音乐人,不是求妻生子田舍汉,而是以一个“世界观塑造者”的形式,出现在夕又米的世界里,把夕又米量身定做成自己需要的那个人。

我曾经问过一个游戏开发者,打游戏很好玩是不是?他说是。那打自己设计的游戏好玩么?他痛苦地摇了摇头。游戏很大程度上模拟了我们的人生,出生、升级、打怪、选服、点技能等等都可以在人生中找到相对应的坐标。

游戏好玩,恰恰是因为在游戏中未来的进程是未知的。我好奇升级后的世界,所以我努力打怪,我好奇从未进过的副本,所以我进工会。candy crush六百多关,关关都不一样,就是为了激发你探索的乐趣。

而高晓松,亲手消灭了这种乐趣。夕又米是另一个高晓松,他在自己和自己谈恋爱。

左手和右手下棋,你觉得有意思吗?

(当一个人给我们的信息,总离不开我们对TA的认识,我们就会觉得这个人无趣)

反观沈复陈芸的恩爱生活,虽然不代表中国最传统的价值观,只能说符合知识分子的三观,但却十足有趣。

陈芸是个很有趣的女人。订婚后,某天,沈复饿的不行,她偷偷藏了小菜点心给他吃,被自己堂兄撞见,在当时传为笑谈——这是极不符合闺门教化的例子,让沈复感到非常“意外”。

她热衷书画,将残稿修订;她身体羸弱性子却豪迈,拔簪沽酒;她穿男子服装,元宵出游,又忘了身份,搭手在人家女眷肩上,差点被人打一顿;她爱吃酱瓜臭豆腐,还逼着沈复吃,说的头头是道,沈复最后也喜欢上了……

陈芸这种种举动,都非寻常女子所为,沈复爱她爱得死去活来,但是陈芸不被公婆喜欢,两次被逐出门,于是沈复为了太太不惜忤逆双亲,每次逐出门都是一起跟着一起回来,这种感情,放当时、放现在都算笃厚。

过得无趣不要忍

1、广泛的知识面

这不能保证有趣,只能保证你不无聊。不无聊的意思就是什么都可以聊一天,而不是嗯嗯哦哦没话讲。知识面铺开才能保证有的扯。

“有趣”其实和“美丽”、“优雅”一样,是需要花钱来培养的。周游全球50国,从小出入厅堂的人,怎么都没办法无聊。普通人,一是保持好奇心,尽可能多的参与人生体验,没试过的都试试。小小年纪就开始追求“平淡是真”的,多半是因为见识太短;二是多阅读,因为阅读是获取知识面的最经济的办法,没有之一。

某一天我和某个朋友在学校里看到一块绿色的破布,中间有个红色的点,我说那个好像孟加拉国旗哦。他说,孟加拉国旗的红色图案不是在中间,你仔细看。

我站在马路上现场查,发现果然不是,有一点点偏,真的是非常奇怪的国旗啊,偏了那么一点,强迫症都要爆发了。

后来就聊到绿色代表穆斯林,聊到穆斯林娶四个老婆,聊到石油发现以前的沙特有多落后,他说沙特国王有几百个老婆。我就问他,不是教义说只能娶四个老婆吗?他说对呀,所以为了遵守教义,国王只好不停地离婚,车轮战,始终保持在线老婆只有四个。

这一切对话,只是源于一块绿色的脏兮兮的破布。如果他没有这些知识储备,路过破布也只是一块像孟加拉国旗的破布,哦一声完了。知识储备丰富的人,他眼里这个世界本身就是很有趣的,因为知识点多,点对点就可以联系起来。

2、敏锐的感知力

我有个姑妈做菜一直很难吃,我非常难以理解做菜这种根本不算很难的事情,为何她可以做到几十年没长进。后来我发现,她不是不会做,而是小时候穷惯了,吃不出好坏。类似瞎子不能画画。

而这种感知力有时候也是一种富贵病,穷人要获得也不容易。饿死鬼只求吃饱,吃饱了才能细分出不同菜品的味道。但是穷人没钱有时间啊。没钱听音乐会,听mp3可以吧,没钱看电影,电脑上看可以吧。尽可能多的去感受生活中细微的差别,分辨这些小小的不同。

再说沈复和陈芸。沈复喜欢野餐,一边赏菜花一边吃热酒,但是每次带食盒过去酒就冷了,不开心,陈芸就花了几百钱,请了个馄饨担,煮茶、烫酒、现场烧菜,让沈复和他的朋友们吃得痛快,看得痛快。这种花小钱行大乐的技术就非常了得。难就难在想不想得到。

生活中见过很多这样的人。几十块的白T,加一个复古的毛衣链;几块钱的果冻粉,买回家做一大锅鲜果果冻;一小瓶橄榄油一小瓶医用酒精,自己做玫瑰花精油。某公司,世界杯晚上同事看决赛,要了几大盆小龙虾,又预约了一个家政阿姨专门剥了一晚上龙虾,他们就这么看比赛喝啤酒吃小龙虾肉——花钱都不算多,重在会花,花到点子上。

3、有独特的个人标签

一个点菜的时候总说“随便”的人,或许不讨人嫌,但是也不容易让人记住。人们更容易记住喜好明确的人,比如那个很喜欢吃肉的人,那个吃素的人,而不是那个说“随便”的人。

很多无趣的人有一个共同点,没有喜好,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没有爱好也没有特长,上班下班,两点一线。很多时候,我会觉得上班只是一个赚钱的路子,我花时间换钱,下班后才是人生真正的开始,是我想要的时光。没有爱好的人生,万一工作不顺利,很容易觉得心如死灰了无生趣吧。

爱好是一个提升“有趣值”非常有效的办法,因为喜爱,你在所爱的东西上会投入更多时间,了解更多的知识,从而拓宽你的知识面。如果把一个人的知识面,粗略比喻成一个圆圈的话,爱好就是圆圈上凸起的角。不断发展自己的爱好,就会变成这样:

有没有发现红色无阴影部分增加了?恩,你的“有趣值”上升了。

张岱说:“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癖”这种东西,能见人情深之处。拥有一个或多个“癖”,可以让你有更多机会超越对方的期待,有更多惊喜,从而显得更有趣一点。

4、与人交流,打破舒适圈

与人交流是一场探险。因为它是两个人两个世界观的碰撞,碰撞的结果可能是毁灭,也有可能是交融。发现一个有趣的人,就是发现一个新世界——是对旧世界的突破,对新世界的探索。而一个人是否有趣在于他分享的新世界有多大。

但探险本身不是一件很舒适的事情,至少和蹲在家里比起来。探险的快感却必须在种种艰难险阻后才能享受到。

我的一个老前辈提醒过我,工作的时候,他最害怕的是舒适感。因为上坡的人不会觉得舒服,如果你觉得舒服,你就是静止的状态,你就危险。我谨遵他的教诲,努力在非常舒服的时候自己去找不适感,在非常舒服的岗位上找更难的事情,寻找让人忙碌、不安、焦虑、头疼等各种不适的事情做,当我战胜了不适感的挑战,就会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我知道,从此我的能力又提升了一步,能让我不适的事情,越来越少。

有趣的人,往往不是那个给与“绝对舒适”感的人。

那些我可以轻松胜任毫不费力完成的工作。做完后,我会觉得不错,不会太开心。让我念念不忘的,却是那些艰难辛苦后完成的项目。

让人念念不忘的,也是这样的人。有趣的人,他有自己的世界,他不是走进你的世界,而是为你打开一扇窗去参观他的世界。或许他的世界让你感到惊讶,甚至不认同。但经历一段时间的磨合以后,你开始理解欣赏他的世界,从此你与他彼此都拥有了两个世界。

所以,首先,你要有一个自己的世界。

“集体荣誉感”背后

有被人忽略的危险情绪

当我从事基础教育后,我很讶异于自己曾经恨过一个老师,并且不是因为私人的原因。

事情发生在高中的一次运动会上。当时班主任临时有事,提早回家了,我们班的看台一片狼藉,大部分的人都已作鸟兽散。这时,一向被我们视为竞争对手的隔壁班的班主任对着一个老师嘀咕,大概是说“看班主任不在,就没人处理垃圾了”,这瞬间激怒了我和还剩下的几位同学,我们纷纷觉得自己因为“母亲”不在而被欺负、被侮辱了,而且还不是侮辱了我们个人,而是侮辱了我们班!

于是我带头,和他们一起把垃圾清理干净,就连平时很难叫动的同学,这时候也都异常积极。事后我想,这就是所谓的“集体荣誉感”吧,把我们凝聚在了一起。但莫名的,那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对这个嘀咕我们的老师非常反感。

后来,我在一所中学教书,认识了一位从中国到新加坡已经十几年的老师,她向我提起令她难忘的中国运动会,感叹那种集体凝聚力实在惊人。

新加坡中学的运动会建制和中国是不同的,他们会把全校学生分成四个阵营,所有学校开展的体育活动,都是四个阵营的竞争,而不是以班级为单位,但将学生随机分成四个阵营的做法,完全不具备感情基础,平时一起练习加油的口号都显得极为松散,只有几个学生领袖异常积极,旁边老师不断鼓励,但大部分学生还是置身事外,任何鼓劲的效果都寥寥。

那位老师认真而真切地对我说:“中国的学生运动会让我们更有拼劲,更团结,也更有意思。”

当那个老师说“更有意思”时,我完全明白她说的是什么,她说的是一种置身集体,为之奋斗,乃至为之牺牲的一种崇高感,至少是归属感。但她不知道,我第一次明显体会到“集体归属感”的时候,我的心里还有另一种莫名的情绪:那个隔壁班的班主任只不过陈述了一个事实,我却滋生了对她的愤怒和恨意,甚至持续了一段时间。

“你弟弟该自己发现他的底线”

德国有一部教育电影,叫《浪潮》。第一次看时,我就被里面对独裁统治的模拟给深深刺激了。我突然发现,我们最被认可的班集体建设,正是用了同样的方法。

在这部电影里,教授“独裁政治”的老师问学生一个问题:“现在法西斯主义还能不能在我们身上复现?”这些民主制度下成长的孩子,表示了轻蔑,他们认为完全不可能。于是,这个教师策划了一个名为“浪潮”的独裁实验。

一个女生上完第一堂课,回家兴奋地和她的母亲交流:

女生:纪律铸造力量。我们所有人都参与了,像是有一种力量,吸引了所有人。

母亲:我只能用可怕来形容。

女生:至少你从来不这样教育我们。纪律对弟弟来说没有什么坏处。

母亲:你弟弟应该自己发现他的底线。

这个女生说的“参与”是他们按老师的要求,按正确的坐姿坐着上课,发言之前一定要举手,得到老师允许后才可以发言,而且必须要起立。接着下来是统一的服装、统一的口号、统一的目标、统一的敌人,不属于你的阵营即是敌人,党同伐异。

我们从小学到高中的教育,充满了这种对整齐划一行动的训练。往往最初的反抗者会受到处罚,在老师那里,这是杀鸡儆猴。一个优秀班集体的建成,标志即是所有人高度的集体荣誉感。为了这个集体,在个人行为上不逾矩不犯规,每一次集体的活动,大家都能团结一致,朝着共同的目标进发,在集体目标的实现中实现自己,当然在适当的时候还要学会个人牺牲。

我在小学时,参加一个集体舞比赛,班主任老师要求我脱下袜子给另一个同学,原因忘记了,我不同意,于是后来我成了整个班的敌人。而电影里,当唯一的清醒者站出来反对这个组织时,被强制拉上台,如果继续下去就是被多数人的意愿杀害。

军训VS露营

集体荣誉VS团队协作

独裁的诱惑总结起来是两句我们并不陌生的话——纪律铸造力量、团结铸造力量。这种对我们纪律性与一致性的规训,最好的活动例子就是军训。在中国做老师时,我和同事聊起军训,最大的感受就是,刚军训完的学生真乖、真好教。

但新加坡的中学生是不需要参加军训的,取而代之的是每个学年都要参加的露营活动(户外露营是在新加坡中小学生的必修课。从小学四年级到中学毕业,学校一般每年都会安排各个年级的学生进行一次为期3-5天的野营互动)。

什么是露营活动?当然不是整个年级的同学去郊外搭帐篷、烤肉、吃吃喝喝,而是在一些训练员的带领下,参加一些需要集体完成的活动,让学生自己解决训练员所给出的题目——在我们看来大概都属于游戏——例如两人摇绳,其余同学一起跳过去;一群人站在一块布上,在所有人都不可以离开布的前提下,将布翻转过来等等。

我找出了第一次带中学一年级学生参加露营活动时,第一天的日记,选录其下:

1月10日

今天是露营的第一天,带学生来到三巴旺,他们接受的第一个任务是跳绳。教练没有给出任何指导,只说明了规则,即两个学生摇绳子,其余的同学站成一排,喊一、二、三齐跳,所有人都跳过去了算是完成任务。当然,试过几次都失败了,总有人绊到脚。

教练开口问,“那你们遇到的问题是什么?”这样一问,积极的学生自然地就站了出来,带领大家找原因,接着一起试着解决问题。尽管最初他们的解决方法不太对,或者原因根本就找错了。可是,我发现一点,这种训练是给个人思考的机会,并且是找寻与人群相处的合理方式。交际能力强的人会主动成为组织者领导者,喜欢独来独往的人也会与他们合作,一起解决问题。这是不是就是一个社会良性发展的模型呢?这大概就是公民训练。

继而,我想到了我们的军训,军训是“命令”与“服从”的思维训练,最优秀的人是完全服从者,细致到脚的高度,手的弧度。这当然是当兵的基本素质,可是我质疑的是,这是否适合学校用来训练公民?作为中学的必修课,我们为什么千方百计地教会孩子绝对服从?我们要培养的是绵羊,而不是公民。

那次三巴旺的摇绳尝试反反复复,我看得已厌倦,只想上前告诉他们应当如何解决问题。甚至想说,让那几个总跳不过去的同学单独练习一下。在失神好久后,我被身边另一个班主任老师的欢呼声惊醒——学生终于都跳了过去。问题的解决,需要的是创新和不断尝试。

这个游戏结束后,学生在训练员的带领下写游戏后的反思。这个游戏想要传达的核心就是合作的重要性。在那天的日记里,我对“集体荣誉感”与“合作”做了如下的比较:

它们大概有很多相同之处,可是我总觉得,集体荣誉感总在强调某种感觉,这种感觉是取消自己,只有一个虚拟的集体存在,为了这个集体可以牺牲一切,包括理性。集体荣誉感到最后,往往发展成为毫无理性的党同伐异。

合作在强调实用功能。在共同目的下,做最适合的工作配合伙伴,共同实现目标。他的侧重点在功能性的合作上,而不是精神交付。

中学一年级的露营活动围绕的是合作与尊重,到了二年级,核心目标变成做出正确的选择。我们来看看几个活动的设计方案:

同样是团队体能训练,不同方式所能实现的效果大不相同。

当孩子丢了理性和自我

有学者在总结福柯《规训与惩罚》一书的主旨时说:

“福柯抨击说,从学校到各行业,从军队到监狱,我们社会的主要惯例体制表现出邪恶的效能,极力对个人施以监控,消除他们的危险状态,通过反复灌输训诫条例来改变他们的行为,结果不可避免地将造就一些毫无创造能力的驯顺的团体和听话的人群。”

从这个角度来看“钱学森之问”(少年商学院注:“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那些本来有创新能力,有机会成为杰出人才的人,是不是都没有逃过小学、初中、高中乃至大学的教育劫难?

《浪潮》里有一个特殊的学生,他生性懦弱,在同学眼中恐怕一无是处。自从参与到“浪潮”活动中后,他完全变了。为了组织,他变得勇敢无畏,做出了许多令人意外的事,甚至在组员被黑社会成员欺负时,他举枪跑出来吓跑了敌人。最后,当老师宣布“浪潮”就是独裁的雏形,就是专制的复辟,让大家解散回家好好反思,他根本无法接受——他重新被抛到了一无是处的位置上,情绪失控的他举枪击伤了同学之后,也饮弹自尽了。

于我而言,不可否认的是,那次高中运动会,我参加过的军训,那种所谓的集体荣誉感都曾带给我强烈的力量感。但这种鼓舞人心的力量同样是危险的,独裁团体为什么会招来这么多的真心拥护者?电影《浪潮》里的那个学生最后为何选择自杀?这群人都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自我价值的缺失,只好依赖于群体。

《狂热分子》的作者埃里克·霍弗曾指出:

“一个人愈是没有值得自夸之处,就愈是容易夸耀自己的国家、宗教、种族或他所参与的神圣事业;这本质上是对一种事物牢牢攀附——攀附一件可以带给我们渺小人生意义和价值的东西。”

这样的人无法被说服,只能被煽动。对他而言,真正重要的不是他所依附的大业的本质,而是他渴望有所依附的情感需要。

在家上学(homeschooling)站在了风口浪尖。据报道,教育部日前印发《关于做好2017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其中强调:

“不得擅自以在家学习替代国家统一实施的义务教育”,“高度关注接受私塾、读经班等社会培养机构教育的学生。”

尽管没有说明对“在家上学”的家庭采取强制的手段,或是设置时间期限,但这已被普遍认为是国家层面第一次对“在家上学”喊停。

所谓“在家上家”,顾名思义就是孩子从一开始不参加或中途离开传统教育,改由父母或家庭老师来教。5年前,我还在南方周末做编辑的时候,曾派记者做过一组“在家上学”的报道,受访对象有众所周知的郑渊洁的儿子郑亚旗,以及从北上广“逃离”到云南大理的一些高收入人士等。所以,这几天看到各大媒体上关于“教育部叫停在家上学”的新闻时,我想和大家聊聊自己的看法。

为何“在家上学”现象现在备受关注

首先我们来看看,中国到底有多少孩子选择了“在家上学”。

现在大家引用比较多的,是21世纪教育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4)》,报告称,2013年,在家上学的中国孩子,规模约为2000人。对这个圈子比较熟悉的一位朋友说,保守估计,到2016年,在家上学的孩子也超过了1万人。相对全国近2亿中小学生来说,占比只有0.005%,即2万个学生里,有1个在家上学。

美国的这个比例是多少呢?5%!保守估计2016年在家上学的美国孩子至少有250万,放到5000万的K12群体里,每20个学生里,就有1个在家上学。

尽管中国在家上学的孩子占比不高,但增速非常快。与此同时,不知道大家感受到没,相比五六年前那一轮大家讨论“在家上学”,这一次,关注者甚众。这并不仅仅是因为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发达,更重要的是,在家上学的人群正悄然发生着变化,原来大家认为这是“富人们的专利”(其实并不完全是),现在,这已是非常多中产阶层关注的话题。

这说明,越来越多的家长对孩子接受传统的学校教育充满焦虑和担忧。拿这一代小学生的家长为例,他们多为75后和80后,他们不希望自己小时候“学习机器”的传统在自己孩子的身上重演。他们在寻找孩子受教育的更多可能性与选择。

二三线城市的“在家上学”或许更坚定

或许担心不好管理,或许担心形势失控,才出台了这次所谓“叫停”的规定,这也能理解,因为我们向来有“堵重于疏”的传统。但在子女受教育这件事上,趋势难挡。

住房、医疗和教育是三大事,前两件,中国父母可以忍让,但第三件,中国父母却不能一味退却。在家上学,本是孩子在学校教育和低龄留学之外的第三选择,宜疏不宜堵。拿美国为例,当年也是禁止在家上学的,但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不得不放开。现在各州都有非常完善的衔接服务,先是丰富的在家上学的学习资源,其次是相关的制度与规定,譬如在家上学一样可以参加被称为“美国高考”的SAT考试等等。

前两年有一部独立纪录片,名叫Class Dismissed,可译为《解散课堂》,导演杰瑞米·斯图尔特(Jeremy Stuart)跟踪拍摄了美国洛杉矶两个在家上学的孩子的轨迹和其父母的心路历程。实际上,导演自己的孩子就是在家上学的。他说:

今天越来越多的美国家长,已经不再相信传统的线性的教育模式(接受公立教育—上大学—拿学位——找到工作),相反,他们认为,包括在家上学的非学校教育,可能会更好地激发孩子的潜能。

(纪录片海报)

国情虽有不同,但是作为家长的夙愿是没有国别差异的。所以,在接下来的五到十年,中国选择在家上学的孩子数量,有可能不但不减少,而是更快增长,且从一线城市为主扩展到二三四线城市齐头并进。实际上,越是二三线城市,因为教育资源相对匮乏,那些思想前卫、敢于尝试新事物的家庭反而更愿意坚定地让孩子选择一条不同的路。

许多对“在家上学”现象的担心

是多余的

有言论称,如果孩子在家上学,或者把其放到一个现代私塾,如果选择不当,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孩子不但没得到个性释放,反而被“耽误”了。

对于这件事,如果“堵疏结合”是一种次优选择的话,我首先同意国家对一些打着私塾或读经班的名义,破坏孩子身心健康的个别机构进行查处(当然有人会说,一些家长缺乏根本判断力,活该被骗),但是呢,凡事不能一棍子打死。我注意到,也有非常多在家上学的孩子,他们的主要老师就是爸爸或妈妈,而家长的投入和用心程度,以及科学育儿的理念,已与过往大不相同,在不断刷新我们的认知。

在家上学其实早已进入了“2.0时代”。

什么意思呢?1.0时代,是家长来规划孩子的成长路线,不管是自己教,还是找人教,家长的意愿占主导,虽然按说父母最了解自己孩子,但是。对于一个全新的选择,孩子没有积极参与原本自己才是主角的这场革命当中来,多少有些遗憾甚至本末倒置。

2.0时代,年轻一代的家长,将是与孩子一起,来探讨怎样的课程、怎样的老师、怎样的社会化学习的方式是最适合孩子自己的。他们不但不会做“甩手掌柜”,而是付出更多心血。实际上,对非常多孩子在家上学的家长来说,他们视之为非凡的亲子协同与交流的契机,一次站在孩子角度看世界的、新的受教育的机会。

也有许多人担心:在家上学的孩子,因为社交活动较少,会不会变得孤僻啊?这种认识,依然是对在家上学1.0时代甚至更早之前一些个案的印象。

调查显示,家长对在家上学的关注重点中,“道德品质的养成”占41.79%,“人文素养的提高”占24.36%,“知识结构的掌握”占11.19%。而道德品质与人文素养的提高,一定不是灌输式教育得来的。今天在家上学的孩子们的家长,他们对于孩子社会技能、情商与沟通能力的提高,与好学校在这方面的重视有增无减。他们是不可能如你担心的一样把孩子“关起来”教的。

3.0时代正在开启

重新定义“在家上学”

综上,我认为“在家上学”不是一纸通知就能叫停的。有关部门应该做一做深入的调研,给出结构化的建议和引导方法。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并不是所有在家上学的孩子,未来都要出国留学的。很多人还是希望在国内参加中高考,但是这却变成了不可能。于是有的家庭通过各种变通的方式让学校保留学籍等,其实这样一来,旧的问题未必能解决,新问题又出来了。

所以,是时候全社会无论是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就在家上学话题进行一场深入的讨论风暴了。

我有一个愿望,那就是若干年后,当我们再提“在家上学”的时候,它的意思不再是狭义的脱离教育体制走一条特立独行的路,而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一种融合,就好比没有必要把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完全对立一样。

孩子的成长应该是多元的,学习场景和潜能的激发方式也应该是多样性的,完全可以是在学校里参与基础课程和集体活动,在家里通过互联网直播参加国际化的素质课程,然后领取创意挑战,在社区与所在城市展开社会化的探索学习与动手实践。现在美国的非常多的家庭,以及少数中国在家上学的家庭正带领孩子这样做,这是正在开启的在家上学3.0时代,也是未来新学习革命的潮流,更是孩子真正的“第三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