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搜索

“哇——————!!!!”

我正在书房看书,刚才还充满嬉笑的客厅,突然传来小树撕心裂肺的哭声。

“跟你说了小孩不能玩插座,你非要动!看以后电着你怎么办!”

这是姥爷的声音,显然,刚才的“战争”是姥爷带着小树一起玩的时候爆发的。

“哇——————!!!!”

小树哭的更厉害了。

“没事没事,小树不哭了哈!小树最乖了,乖孩子都不哭的。”

这是树爸的声音。正在做饭的树爸凑过去,试图通过“戴高帽”让小树以此“自律”。不过一岁半的小树才不吃这一套,什么乖不乖的,我就要玩插销!

小树爆发出更大的哭声,一口气倒了好久都没上来。

“小树小树,来来,你看这个小汽车真好看啊!还能转圈呢是不是,这是谁给买的呀?”

这是我妈妈的声音,姥姥肯定心疼外孙了,赶紧拿了个玩具分散注意力。

“哇——————!!!!”

哭声不但没有停止,而且伴随着有东西掉在地上的声音。

“哎,这孩子怎么回事,为什么扔玩具啊!这是姥爷给新买的汽车!”树爸又出马了,全然忘了一分钟之前,他对小树的评价还是“乖孩子”。

“再扔,以后不给你买玩具了!”姥爷在旁边添油加醋。

“要不,你就让他玩会插座呗,你看着他,电不着。”姥姥打算妥协了。

我坐不住了,打开门走到客厅。

小树哭得脸红脖子粗,被三个大人围住。

姥爷坐在旁边手足无措。爸爸虎视眈眈准备阻止小树再扔玩具。而姥姥,正在反复的把红色的小汽车往小树的手里塞。

小树一见到我,一边哭,一边用小手指着姥爷,还不会说话的他,在用这种方式跟我“告状”。

“小树想玩插座是么?”我抱住小树说。

小树奇迹般的停了哭声,撇撇嘴,委屈的看着我。

“妈妈知道小树特别想玩插座,姥爷不让玩,是不是?”我用手摩挲着小树的后背,带着同情的语气跟他说。

小树抽噎着,泪眼朦胧的看向姥爷。

“小树想玩插座,姥爷不让小树玩插座,小树特别难过,是不是?”

小树低头,用他软软的头发蹭我的下巴,往我身上靠。

我就势搂住他,紧紧的抱着他说:“妈妈知道小树没玩成插座特别难过,妈妈看见了。可是姥爷也是为了小树好呀,因为那个插座有电,很危险的,以后小树都不玩插座了,好不好?”我捧着小树的脸问他。

小树看着我,很郑重的举起小手摇了摇,代表“不玩了”。

小树姥姥走过来,拿着一个削好的苹果,“来,小树,吃大苹果!”

小树把脸笑成一个红苹果,上面还挂着鼻涕眼泪。

我很低调的站起来,离开。

心里的得意不敢让任何人看出来。

我并不打算教育他们,“别分散注意力,别否定孩子的情绪,说出他的感受是最重要的”,我知道那没什么用。也许他们以后还是会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对待小树的情绪,没关系,至少我知道应该怎么做。

但是,我偷偷回来写这篇文章。

我希望你们也知道,当孩子的需求没得到满足的时候,家长应该怎么做。

事实上,未必只有满足孩子的需求,才能让他止住哭声。

先想象一下,如果我们自己在切菜的时候,不小心把手割伤了。虽然伤口不是很深,但是自己下了一跳,腿都软了,而且的确有点疼。

你把流血的手伸到老公面前:“你看!”

这时候,老公可能有以下几种反应,我们一起来体会一下:

反应一

“哎呀,别净整这个,我刚才看见了,切了一下不是么?这不是还连着呢没断吗?你们女人就是娇气,赶快做饭吧都7点了孩子饿着呢!”

——你心里什么感受?有没有想扑上去把他的手折断的冲动?最淑女的表现,也得是把动静整的更大一点,以证明自己“真的很疼”,并不是“娇气”吧?

反应二

“你看看你看看,我跟你说切菜的时候当心点吧,大近视眼还不带眼镜。早晚得切着!”

——“早晚切着‘你’!要不你来做饭!我受伤了,你还说风凉话教训我,老娘不干了!”

反应三

“哎呦,流血啦!我老婆是女英雄,轻伤不下火线,带伤坚持做饭!佩服!”

——“虽然是被夸,怎么心里这么不是滋味呢?轻伤不下火线?这是夸我呢,还是想让我接着做饭啊?”

反应四

“哎,怎么搞的呀!正好我刚买了你爱吃的草莓,来,吃几个!”

——“吃草莓没问题,但是咱们说的不是手的事么?你倒是先安慰安慰我的手呀。你当我是小孩呢,拿草莓打发我!”

果然是“人言可畏”啊,上面的那些回应方式,不但让我们手上的伤没有得到安慰,而且心里也开始流血。

本来只是切菜伤了手,但是眼看着一场家庭大战也在空气中酝酿了。

那么,如果对方是这样反应的呢:

“哎呦,切手啦,看你的样子,真的挺疼的是吧,还流了血。你当时一定吓一跳吧?幸好伤口不深。赶快歇一会吧!”

你的感受怎么样呢?是不是句句说到心坎里?

擦擦手,撒个娇,抬头看看表,赶快回到厨房,有没有?——轻伤不下火线的女战士么!

手受伤了,这个事实没有改变,但是对方的态度,却能改变接下来的整个事情的发展。

就像在小树的那个例子中,不让他玩插销的事实没有变,但是当他的需求和难过被看到的时候,他就不再像充满的气球一样容易爆掉了。

我们在有情绪的时候,最需要的就是——让对方看到我们的感受,理解我们的感受,接纳我们的感受。这就够了。当我们被看到,被理解,被接纳,手受伤了已经不重要了,因为我们知道,我们是被爱,被理解的。我们是安全的。

其实,我们跟孩子一样,因为我们曾经也是孩子。我们要的,也不过如此。

但是,我们已经是几十岁的孩子,我们几乎忘记了,作为一个几岁孩子的时候,我们要的是什么。

我们因为不想听到孩子的哭声,不知道怎么面对“不能玩插销”这个事情,我们想让这个事情赶快过去,所以我们用的通常是小树的爸爸姥姥姥爷的那几招:

讲道理,淡化,表扬,转移注意力。

而孩子的感受,无一例外的,都是“不被理解,不被看到,不被接纳”。他觉得大人不能明白他内心的渴望,他心里的不开心,他觉得每个人都在阻止他,忽略他的需求。他觉得所有的感受,都被否定了……

这个还不会说话的小可怜,唯一能做的,就是更大声的哭,并且扔掉姥姥递过来的小汽车。

于是,大人们终于找到了更有理由说教的目标:

你怎么能扔玩具呢,你不尊重姥姥。

孩子没有被接受的难过,从看不见的情绪,演变为看得见的“扔汽车”的动作。大人们也终于从无计可施,演变为对于一个看得见的“错误行为”的理直气壮的批评。

事实上,到底是谁不尊重谁呢?

不允许孩子玩插座,难道连孩子为此感到难过都不允许么?

当孩子正在兴致勃勃探索世界的时候,忽然伸过来一只手,不由分说的抢走刚刚发现的玩具。我们期待的孩子的反应是什么?

兴高采烈?

若无其事?

充满歉意?

……

这正常么?

孩子都是活在当下的。我们只要接纳他的想法和情绪就好。

当他知道妈妈看到了自己的难过,妈妈理解自己的难过。他确认了妈妈对自己的爱,就不会再执着于插座,或者任何眼前的困难。当他知道事实无法改变,而情绪又能得到很好的纾解。很快,他就会去开发其他更好玩的事儿去了。

当孩子有情绪,或者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我们要做的其实非常简单——看到他的需求,说出他的心里话。

你做得到么?

如果你做不到,又是什么在阻止你呢?

这值得好好思考。

最近看了一组德国摄影师Julia Fullerton-Batten最新的儿童摄影作品,深受震撼。根据历史上真实的“与野生动物一起长大的孩子”为原型而创作的,并且详细的记述了他们的经历。

Lobo,狼女孩,墨西哥,1845-1852

1845年她被发现时,正与狼群一起向一群山羊发起攻击。一年以后,她又被发现与狼群一起吃一只山羊,她被抓住,但逃跑了。1852年,她被再次发现,正在哺育两只小狼崽,但是很快就跑进树林里。之后再也没人发现她……

这些动物,在育儿方面,取得了多么巨大的“成功”啊!他们不仅让身体条件并不“符合标准”的“孩子”学会了生存技巧,言行举止,饮食习惯,交流语言,改变了他们的器官运作方式和能力,而且,最成功的是,他们做到了很多我们人类家长想做而很多人都失败的事——传承他们的价值观。

一个人,我们以为无可争议的自然而然的会独立行走,会喜欢吃人间烟火,会说话,会笑会哭,会爱一个人,生一个宝宝,用我们的方式过一生的人,在动物父母的成功教育下,他们学会了像狗一样用四肢奔跑,像狼一样吃生肉,听力,视力嗅觉灵敏,像鸡一样啄食和蜷缩,像鸟一样鸣叫,并且与鸟交流。

这个事实,让我的育儿观被深深的震撼。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句话,也对,也不对。

对的地方在于,只要跟着龙,凤,或者老鼠长大,孩子就会毫无悬念的跟龙学会分享,跟凤学会舞蹈,跟老鼠学会打洞,无需担心,也不用刻意的“教育”。

不对的地方在于,即使不是“龙,凤,或者老鼠”生的,仅仅是跟着他们一起长大,在潜移默化之下,别的动物的孩子,哪怕是万物之灵的孩子,也同样会学到相同的本领和生活方式。

Oxana Malaya,乌克兰,1991

Oxana在1991年被发现与狗一起生活。她8岁,跟狗一起生活了整整6年。被发现的时候,她的行为举止已经更像一只狗,而不是一个人类了。她用四肢奔跑,伸着舌头,呲着牙狂吠。因为长时间不与人类接触,她只会说“yes” 和 “no”两个字。

这对为人父母的我们来说,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

对自己是“老鼠”,但是期待通过“教育”让孩子成为“龙凤”的家长来说,是个坏消息。因为教育的力量仿佛很难改变“血统”,也无法超越“物种”。

而对一直在努力让自己成为“龙凤”,而不是“望子成龙凤”的家长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因为我们终于可以不用再执着于“教育孩子”这件事,孩子的幸福和自己的幸福,仿佛不是非此即彼,而是一荣俱荣的关系。

这样真好。

Prava,俄罗斯,2008

Prava是一个七岁的男孩,他被关在一个满是鸟笼的小房间里。Prava的母亲像对待宠物一样的对待自己的儿子,她既不打他也不饿他,只是从来也不跟儿子说话。Prava只能跟鸟交流。他不会说话,但是会学鸟叫,他会动胳膊的样子也像是一只鸟在挥动翅膀。

这些动物父母们,然不曾阅读育儿书籍,也没有参加过工作坊,但是他们天然知道怎么做一个成功的父母。他们就这样若无其事的把人类的孩子 ”教育“ 成为同类。

说起来,大道至简,无非四个字:

言传身教。

其实两个字就够:

身教 ,

而已。

说动物父母没有言传,一方面是因为,动物本身语言就很少,并不能传达很多具体的含义。另外一方面,因为教育的对象是“人”,彼此语言不通,所以也谈不上“言传”。

乍一看,无论动物父母和子女之间,没有“言传”,仿佛是一种缺失,但是仔细想想,也许这正是他们的幸运之处。

一个狗爸爸,不会指着奔跑的狼,要求小狗仔学习捕猎牦牛;一个狼妈妈,也不会给孩子报“唱歌课外班”,让小狼崽学会小鸟的歌声;一只鸡妈妈,也不会每天一边打毛衣,一边念叨身边的小鸡不如隔壁凤凰飞的高。

他们只会要求孩子做到他们自己能做到的事。

甚至,他们并没有“要求”,他们亲身示范所有的事,他们先做出来,做好。如此而已。

然后小孩子们因为领会到这个本领的好处,所以自己主动去学习。

Suit Kumar,斐济,1978

Suit从小被父母关在鸡笼子里。他被人发现的时候已经8岁了,一边像母鸡一样咯咯的叫,一边拍打着自己的胳膊。他啄食自己的食物,像“栖息”一样蜷缩在椅子上。

学的慢的小动物,并不会得到贬损和批评,也不会被拿来和“隔壁的孩子”比较。学的快的小动物,也不会得到热烈的赞美和优越感,因为一切都是理所应当,顺其自然。学得快和学得慢,对动物父母来说,并没有很大的不同。

孩子们在没有评判的世界里,在父母全然的接纳和允许中,自由自在的边玩边学,也许快,也许慢,也许好,也许差,最终,他们都能学会父辈的本领,独自生存。

而精于语言的人类的子女,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因为有语言,所以可以不用顾及是否“腰疼”,而站着说话。因为有语言,所以可以对孩子提出超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要求。靠想象力,而不是靠事实提出期待。

所以我们见到的爸爸妈妈,可以一边对自己的父母态度恶劣,一边骂孩子“进门从来不知道跟人打招呼,越来越没礼貌。”;也可以一边眼睛不离手机的刷屏,一边念叨孩子“从来不看书,就知道打游戏”;也会在看电视玩电脑,拖拖拉拉到了12点之后,责怪身边的孩子“跟你说过每天8点必须上床,你就是不听!”

跟“做”相比,“说”总是更容易的。

说了之后,如果孩子做不到,那就是不听话,不努力,甚至,藐视权威。

其实,不必说那么多。如果希望孩子尊敬长辈,对自己父母孝顺有理就够了。

如果你每天有专门的时间读书,孩子怎么会对阅读没有兴趣?

如果你每天8点上床睡觉,孩子到那个时候就困得睁不开眼了。

孩子身上的每一个毛孔,每一个细胞,所有的看不见的触角,都在吸收着这个世界的信息,不断的模仿他们看到的,而不是他们听到的。

事实上,语言是非常无力的。从心理学上讲,让一个人厌恶一件事最好的方法,就是不断强调这件事的重要性,不断要求他去做。

不是只有你有逆反心理,孩子也一样。

美洲豹男孩,印度,1912

男孩在1912年被美洲豹带走的时候只有两岁。三年后,一位猎人将美洲豹杀死,发现了它的三只幼崽,其中就有这个五岁的小男孩。他用四肢奔跑,膝盖被坚硬的老茧覆盖,他的脚趾几乎弯的与脚背成直角,他的手掌、脚掌皮肤都异常的粗糙。他对任何靠近他的人都充满敌意,而且他非常喜欢吃村庄里禽类的生肉。

从某种意义上说,做一个动物的孩子,是幸运的。也许我们还可以跟这些最接近自然的伙伴们,学到更多做父母的艺术:

1, 接纳。

在我们对孩子的倾听中,最难做到的一件事就是——沉默。

沉默代表的正是允许。允许孩子有这样的想法,允许孩子有情绪。我们总是太容易开口去教育孩子“你应该上学,你应该吃青菜,你应该有礼貌”,我们根本不想听孩子“不想上学,不想吃青菜,不想打招呼”后面的原因是什么,就着急说出自己的判断。也许正是我们的语言,打断了他的情绪,让他不想再跟你说出心里话。

而动物父母们无言的注视,关爱的眼神,正是给了孩子最大的接纳,没有什么是“应该”的,孩子,你就“应该”成为你自己的样子。

我们都知道,父母是孩子最大的催眠师。正是我们对孩子每时每刻的评判,塑造了孩子的未来。很多孩子遭受到的语言暴力,也正是来自父母。“你不是一个好孩子,你让妈妈伤透了心,你太笨了。”这样的语言就像一把把刀,把孩子钉在原地无法前进。

如果我们给到更多的接纳,哪怕是用沉默的方式,孩子就可以在土壤里恣意伸展,成为他们自己。

Madina,俄罗斯,2013

Madina从出生一直到三岁都是跟狗生活在一起的,与它们吃,与它们住,与它们玩。她被发现的时候没有穿衣服,四肢爬行,行为举止都像一只狗。Madina的爸爸在她出生后不久就遗弃了她,她的妈妈整日酗酒,而且经常消失。当Madina正在跟狗一起啃地上的骨头的时候,她的妈妈可能正坐在桌子上喝酒。

2, 亲力亲为带孩子。

爸妈亲子抚育自己的孩子,这听起来天经地义。从来没见过一匹美洲豹用鲜肉的代价聘请另外一只美洲豹做自己孩子的“阿姨”,以便自己能腾出时间去捕猎更多的动物。也没见过一只小白兔是被自己的兔儿爷兔儿奶奶兔外公外婆带大的。每只动物都是亲子带着自己的幼崽,无论奔跑跳跃,还是长途跋涉,他们就是那么自然的互相依偎着,一前一后,拉出长长的影子…….

但是在人类中,很多妈妈只负责”生“这个动作,孩子的抚育却假手于人。

有时候是为了更高的收入,有时候是为了更大的成就感,有时候……只是嫌麻烦,怕辛苦。

无论是在我做儿童沙箱的实际工作中,还是无数的心理学案例中,很多孩子在成长终于到的障碍,都是源于婴幼儿时期与父母连接的断裂。具体说来,主要形式是跟妈妈的分开。有的妈妈把孩子送到老家让外婆给带孩子,有的妈妈出国生二胎把孩子留在国内,有的妈妈和爸爸外出打工,过年过节才回来一趟…….

她们这么做的原因,一定是出于爱。出于给孩子一个更好的生活的目的。但是孩子们感觉到的,是被遗弃,是亲情的断裂,是“我不够好,妈妈不要我了”。

对一个孩子来说,尤其是3岁前的孩子来说,“妈妈”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一切。他不要那么多好吃的,不要更多玩具,不要以后能出国留学的资金,不要长大了能住上更大的房子,他只要妈妈。

对人类来说,这仿佛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至少,不如一只小兔子,或者小狮子,更容易得到妈妈全天候的陪伴。

Genie,美国,1970

当Genie还是一个小孩的时候,她爸爸就断定她是一个“弱智”,把她关在一间只有一个儿童马桶的小房间里。她自己独自生活了10年。被发现的时候她不会说话,不断地头口水、抓挠自己。

3, 动物父母和孩子们是平等的。

首先,动物父母们不会低看孩子。

小鸟从学会飞翔的那一刻,就必须独自飞翔,不能栖息在妈妈的背上。小马从能够站立的那一刻,就要开始练习奔跑,跟在爸爸的后面。他们一起觅食,一起躲避野兽的追击,一起徜徉在大自然。一起经历日晒,一起淋雨,一起和同类争抢有限的资源。父母对孩子也许会有照顾,但绝不会替代和包办。因为他们相信孩子们有这个能力,而孩子们,也的确是在所有这些活动中,得到学习和锻炼,成为一名合格的“成年”。

而我们人类的孩子,还用说么?能上硕士而不会洗衣服的,各种比赛第一但是不会和别人正常交往的,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如果不是父母的过度保护和替代,怎么会有这个结果呢?

第二,动物父母们不会高看自己。

“我说让你报这个专业,你就要听我的,因为我比你多活30年”,“这个男人不适合你,你马上跟他分手,我比你更知道你适合什么样的婚姻”。

人类父母经常说出这样的话。他们剥夺了孩子做决定的权利,更夸大了自己做选择的能力。

所谓平等,就是尊重对方是一个和我一样的存在。肩并肩同行,而不是你在我里面,我大于你。

Ivan Mishukov,俄罗斯,1998

Ivan因为被虐待,4岁就家里逃跑了。他靠在街头行乞为生,因此他与街头野狗产生的特殊的感情。他总会把乞讨到的食物分给野狗吃。野狗们非常信任他,并把他看做队伍的领袖。

4, 动物父母给孩子最天然的。

小熊妈妈从来不给小熊买那些精心设计的”符合孩子年龄特点的,有效智力开发”的玩具。他们只有一个大玩具,那就是大自然。自然界的一切都是有趣的,也是优美的。小熊们和蜜蜂做朋友,看花朵绽放,在草地上打滚,用爬山锻炼身体。他们有时候会经历风雨,有时候会美美的晒太阳,他们接受自然界所有的可能,没有好坏对错之分。所以无论外界如何变化,一切都是美好的。

而人类,几十万年以前,来自非洲大草原的人类的孩子们,现在却连在小区里面玩一会儿童乐园的沙子,都被家长一声断喝“别玩土,太脏了!”,然后迅速的拉起来,带走。不顾孩子委屈渴望的眼神。

每次见到这样的场景,我都想问问,除了要给孩子洗衣服之外,家长还会有什么损失么?

“玩沙子不卫生,孩子如果吃到嘴里会生病”,一定有人这么说。且不说真的吃了会不会生病(小树经常不小心吃到,还活着。)即使真的有这个危险,那回家先洗手不就好了么?

“他们回家根本不吸收,上楼之前就会摸嘴。”。如果真的是这样,带一些湿纸巾,玩玩沙子及时擦手,也可以呀!

“他根本不会听!“或者”养成这样的习惯可不行“,很多家长会这样说。

如果你说了让孩子玩沙子之后擦手,孩子不听,你再禁止他玩,可以么?

说到底,你们在担心的,到底是什么呢?

我们人类这个通过乳汁给幼体哺乳而得名的“哺乳动物”,却有很多人因为担心乳汁“营养不够”而让孩子吃奶粉。给孩子补充各种维生素添加剂,因为我们相信我们靠五谷三餐,一定是不够的。我总是是想给孩子更多,更好,更“非自然”的东西。但是那些真的比我们通过最原始最正常的方法能给到孩子的更好么?

“香槟野外女孩”,法国,1731

在十年间,Memmie步行穿越了法国成千上万英里的热带雨林。她吃鸟、青蛙和鱼;树叶、树枝和树根。手持一根木棒,她打败了许多野兽,特别是野狼。她在19岁的时候被发现,皮肤黝黑,全身毛发,还长着爪子。Memmie跪下喝水的时候,会不断地向两旁张望,时刻保持着机警。她不会说话也不会交流,只会尖叫。她剥掉兔子和鸟的皮然后生吃它们。

5,动物父母传承给孩子的,是最有价值的。

    我们给到孩子的“一颗永流传的钻石”能帮他讨到老婆,市值上亿的公司供他一生衣食无忧,三环里面的房子能帮他养孩子,几百万的财产够他孙子花,这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不是么?

   作为一个动物,能传承给孩子什么有价值的东西?

   动物妈妈传给动物孩子的东西,是在股市不会缩水的,是强盗抢不去的,是离婚也不需要分给对方的,最有价值的融入身体的东西——生存能力。

豹子会捕猎,蜜蜂会酿蜜,蚂蚁会打洞,马儿能奔跑,这是他们的生存之本,也是他们生命的价值所在。

动物父母们通过沉默的示范,让每个孩子都学会出色的看家本领。而不是豹子留下一山洞腐肉,兔子留下一地洞胡萝卜。

动物父母们不累计财富,所以所有动物孩子都是平等的。他们没有富二代。

当动物孩子有了“本事”,他们的父母就能放心离开了。

而当人类父母留下房子和钱,他们就能放心离开了。

这真的是一种进化么?

Shamed,印度,1972

Shamed1972年在一个丛林里被发现。他正在与狼群嬉戏。他的皮肤颜色非常深,并且有锋利的牙齿、钩状的长指甲、黯淡无光的毛发,他的手掌上也开始出现胼胝。Shamed有强烈地嗜血欲望,对捕猎非常感兴趣。

跟动物学育儿,看起来是一件很荒谬的事。

何止育儿,现在我们做的每件事,都致力于“与最先进的科技成果看齐”,与动物学,仿佛是一种退化。

事实上,动物是最原始,最天真的,也是最符合自然的。有时候我们需要向前看,展望我们即将到达的未来方向。有的时候,我们需要往后看,看看我们是从哪里来的,怎么一步一步走到现在的。

而所有现代科学的研究成果,也许正是提醒我们回归天然的重要性。

陈冠希又“摊上事”了。

怒骂林志玲是bitch,闻起来就像屎。“我警告你,你绝对不会喜欢我生气的样子。她假装是演员或者超级模特,实际上不过是玩了些娱乐圈的把戏,舔了……”

结果真相大白之后,自己打脸。

于是,一波关于陈冠希的前生今世的八卦文章又把他分析个底儿掉。

 其中非常多提及的,就是他很“叛逆”,他的社交网络上面,呈现出非常多的愤怒。

狗仔偷拍他,他就拍狗仔,骂他bitch,并且警告对方说话小心点。还把照片贴出来号召粉丝骂他。

时尚博主说陈冠希让巴黎时装周变得有点奇怪,陈冠希说,我要撕烂你!不要再让我在巴黎见到你!

网友留言说“以前喜欢你,现在很无奈”,他把对方微博照片找出来,贴在自己社交网络上,号召自己的粉丝去骂人家。

在机场误会别人插队,直接扔了对方的身份证,结果闹到警察局。

…….

这里不是娱乐微信号,所以没版面穷尽陈冠希的各种侮辱性的言论。

总之,想到他,就是竖着中指的形象。

愤怒,以及威胁,是他使用最熟练的,几乎也是唯一的,表达不满的方式。

他的解释是:“我在做自己”。

可是,拜托,为什么你的“自己”是这样的呢?

说句题外话——看起来像是题外的话,一会会回到题内。

举两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假如你在街上开车——刚学会,不敢开,本来不想自己开车出来,但是老公非要让你锻炼一下。颤巍巍走在路上,旁边一辆车忽然不打灯变道,挤到你前别了一下,然后扬长而去。你手忙脚乱大脑空白,吓得手心冒汗。看着前面那辆车尾部扬起的灰尘,你的感受是什么?

愤怒,对么?

可能坐在车里就已经破口大骂:“有你这么开车的吗?太缺德了!”

如果特别生气,可能还会加上诅咒:“这么开,早晚撞车!下一个路口就撞你。”

我们最容易感受到的,是浮在表面上的愤怒的情绪。但是仔细感受一下,在愤怒下面,我们最初的情绪是什么呢?

有车冲过来,可能是吃惊。

差一点撞到,内心是恐惧。

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这种情况,心里是紧张无措。

还好没撞到,其实很万幸。

想到万一出车祸,家人多悲惨,有很多的后怕。

想起老公非逼着自己开车出来,觉得很委屈。

…….

所有这些细微的情绪都综合起来,但是没机会表达。

看着前面的车的背影,把左右的情绪混合在一起,对着它破口大骂——我们生气了。

我们的吃惊,恐惧,紧张,后怕,委屈…..让我们觉得自己很弱小,很无力,让我们觉得被欺负了。我们都不喜欢这种感觉,所以这时候,我们需要“生一个气”出来,来觉得自己很强大。

当我们指责别人的时候,当我们诅咒别人的时候,当我们警告威胁的时候,我们觉得,自己是有力量的,自己是能够掌控局面的。

在我们的想象中,刚才那辆车的司机听到我们的话,是会害怕的缩成一团的,是会道歉的。在我们的想象中,那辆车很快就会遭遇车祸,所以我们感受到了报复的快感。

第二个例子:

老公出差了,家里没人帮忙带孩子,所以只好自己带着2岁的孩子去超市买东西。本来就对自己要做那么多家务心有抱怨。对孩子千叮万嘱要跟好妈妈不许乱跑,结果孩子还是在超市里面跑丢了,动用了超市的广播寻人,等了四十分钟才找到孩子。

这时候,你见到那个还在笑嘻嘻举着沉迷其中导致走丢的玩具小汽车,让你给买玩具的熊孩子,心情是什么?

会生气么?

“你跑到哪里去了?怎么那么不听话!妈妈一个人带着你还要买菜做饭,多辛苦啊,你太不懂事了!买什么小汽车?不许买!”

仔细感受一下,在愤怒下面,我们最初的情绪是什么呢?

孩子找不到,最大的感觉是恐惧。

刚才光顾着挑打折水果没拉住孩子,特别内疚。

如果让婆婆过来看着孩子,自己买菜就好了,有点后悔。

孩子终于找到了,谢天谢地,非常庆幸。

当着那么多人广播找孩子,实在丢人。

……

所有这些细微的情绪都没机会表达,于是它们变成了“生气”。

看到孩子,一下子爆发了。发泄的不仅仅是对孩子行为的愤怒,更多是对自己刚才所有整体的情绪。

愤怒,是未被表达的感受。

当我们有那么多的感受却无从表达甚至自己都没有分辨出来的时候,我们唯一能感受到的,只有愤怒。

P.E.T.父母效能训练创始人,三次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提名的戈登博士认为,人类其实并没有一个情绪叫做“愤怒”,愤怒是个次级情绪,是被衍生的。

就像露出海面的冰山。

在海面之下体积庞大的,是我们的那些“初始情绪”,也就是事件带给我们的真正的感受,被车别了之后的紧张恐惧委屈,孩子丢了之后的内疚恐惧尴尬。当这些情绪没有被我们自己感受到,当这些情绪没有机会被表达出来,就会累积,当不堪重负的时候,最终以愤怒的形式被表达。

这能让我们感觉到,自己为这个令人不舒服的局面,至少做了些什么。

无论是指责老公,孩子,还是路人,或者老天,反正,当我们愤怒的指责别人的时候,这能让我们感受到,我们是受害者,我们不需要为此负责,都是别人的错。

 是的,每一次你感到愤怒的时候,都可以问问自己——到底为什么这么生气?

自己的感受是什么,那就是生气真正的原因。

好,现在把陈冠希的事说回来,画面闪回。

陈冠希的父母在他9岁时离异,他一直和母亲以及两个姐姐生活在一起。爸爸很少给到他关注。在一条报道里说,陈冠希自己说:“八岁时,爸爸带我去餐厅吃薯条,吃到一半我看到有虫,就吓哭了,爸爸很生气的表示男孩不能随便哭,还重重处罚我,重到我这一辈子都记得,之后我就再也没哭过。”

爸爸对八岁男孩对虫子的恐惧,感到很“生气”。而且还惩罚了他。

惩罚的非常“成功”,所以陈冠希一辈子“再也没有哭过”。

也就是说,他再也没有机会以正常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害怕。

害怕,担心,紧张,尴尬,痛苦……这些都是情绪,它们不能被表达出来,因为爸爸会生气,会受到惩罚。

爸爸对陈冠希情绪的不接纳被内化,最后,他自己也不接纳自己的情绪。

而那些不被接纳的情绪并不会真的消失,它们只是在冰山下累积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多,不断的变成愤怒,露出水面。

借着这愤怒,在表达的时候,能感觉到自己很“吊”,真性情,做自己,很叛逆。通过指责,让对方承担一切罪责。

同时,借由进一步威胁警告对方,就更能找到控制感,仿佛生杀予夺,一切尽在自己掌握。

回顾以往令陈冠希愤怒,然后威胁的事件,大多不了了之。他的那些充满戾气的“警告”只是一时口舌之快。

跟街边小混混嘴里的“你等着,我找人来教训你!”一样,给自己壮胆而已。

然而,什么人才需要给自己壮胆呢?

胆不够的人吧?

是的,这不是一篇明星八卦,所以兜兜转转,终于说回重点:

首先允许你自己,其次允许孩子,表达情绪吧。

因为这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像吃饭喝水一样正常。

每一个孩子都有权利哭。

当他吃薯条吃到虫的时候,当他不想上幼儿园的时候,当他想要玩具而你没给他买的时候,当他摔了跟头磕破了皮的时候,别再跟他说“有什么可哭的”,别再跟他说“哭不是好孩子”“男孩子应该勇敢”,否则,当孩子长大,他就有可能只会用暴力和语言暴力表达情绪。

最后,如果你对待孩子的情绪的态度,和陈冠希的爸爸一样,请让我抱抱你,你一定也曾经是个把眼泪憋在心里的可怜的小孩子。

P.S.一个人的成长经历是立体丰满的,一个点的事件很难对应一个整体的人。因为篇幅和能力所限,本文只是截取了一点,管中窥豹,引发后文。

1

今年三月,乍暖还寒。我从爸妈家出门去附近办事,借他们的自行车骑。刚出门有冷风吹过,想起忘了戴手套,于是回家,看到钥匙柜上扔着爸爸平日干粗活时带的白色粗线手套,想都没想就拿走了。

于是,我就这样穿着必须小心干洗的优雅的墨绿色美丽诺羊绒大衣,带着爸爸的斑驳农民工同款手套,悍然出门了。一路走,一路不停的把手套拉上来,塞进袖子里,因为它已经很旧,质量变得很懈,总是自己褪到手掌。

在电梯的镜子里看到自己,觉得很可笑,这两件不太可能出现在一个人身上的单品,居然被我如此“和谐”的搭配在一起,这在我生孩子之前,是无法想象的。把“手套”的功能,很简单的还原为“保暖”,忽略任何其他附加价值,这也是一种“返璞归真”吧。

骑着自行车上街,太阳照在我的粗线手套上,那一刹那,我忽然笑了。

我想起了26年前的自己。那一天,也是这样乍暖还寒的三月天,也是这样的灿烂阳光,我也是这样的骑在车上,戴着一副旧手套。

那年我13岁。初一。我那时候的男朋友(好吧,我承认文艺女青年恋爱实践开始的早,那时候的早恋也不过就是不执手的相看)的生日是在三月,所以我们约好一起出去——当然,这是不会跟家里人说的,只是告诉他们我要出去玩。

我出家门,骑上自行车要走,爸爸追出来。我心想,“坏了”!

没想到爸爸并没拦我,只是把我的红色线手套递过来说,外面冷,骑车戴上手套。

那副手套是我故意留在家里没戴出来的,已经很旧了不说,而且好几个手指的指尖都磨出了破洞,露出手指肚,特别难看。我为了“约会”,精心打扮了一番,怎么能让这一副手套破坏整体感觉呢?

“我不冷。”我毫不犹豫的拒绝了,虽然一阵寒风吹过。

“让你带上你就带上”,爸爸坚持着。

“我不想带”。我觉得那付手套好丢脸,如果我带了,整个人的形象都毁了。

“不带手套不许走,这么冷的天骑车怎么能不带手套?”爸爸坚持着。

眼看时间要到了,我赌气抢过那副手套,看都不想多看一眼,胡乱的套在手上。三四个肉色的手指头尖臊眉耷眼的从手套里顶出来,一副倒霉相。

“我走了”。我头也不回的骑上车。

出了爸爸的视线范围,我就停车下来了。

“就算是手冻僵了,也不能让这副手套破坏我的形象。”

我迅速把手套摘下来,团成一团,却不知道藏在哪里:我没带包,也没穿大衣。塞在裤兜里面太鼓了不好看,扔在车筐里面的话——万一被对方看到,好奇问我为什么不戴,岂不是更没面子。

我用间谍放情报的眼光找来找去,最终把它们藏在了自行车座位底下。必须放稳妥,不能丢。因为回家的时候,显然还是要先戴上手套再进门的。 

那一天见面的内容和过程,我已经完全不记得了。但是一直记得当时觉得破洞手套带来的丢脸的感觉,跟男生见面时想要呈现的完美的感觉,还有,手真的很冷。

2

26年后的今天,我在做亲子教育的工作。当我有一次和工作坊上的妈妈们谈到,父母对孩子着装问题的干涉时,一位妈妈提到,她在青春期的时候,穿破洞牛仔裤,松糕鞋,遭到爸爸的强烈反对,不仅讽刺谩骂,还有强令禁止。

“有用么?”我问。

“我把衣服带着,到了学校就换。回家再换回去,他看不见。”那位妈妈说。

“爸爸可能不太理解这是当时的‘时尚’ ”。我说。

“其实爸爸忘了,他上学的时候也曾经这样,”那位妈妈沉浸在往事中,动情的给我讲,“我奶奶说,我爸小时候家里特别特别穷,给我爸的伙食费根本不够吃饱。我爸上中学的时候特别想要一件当时流行的男士背心,其实就是一件非常简单的跨栏背心,但是那也远远超过家里能支付的价格。毕竟,家里是不会轻易给孩子买新衣服的。所以我爸就每天早饭只吃馒头喝水,中午饭不吃,就这样偷偷攒了两个月,才买了一件。这时候天气都已经冷了,快穿不上这样的背心了。”

“后来呢?”

“我爸把这件衣服穿回家,被我奶奶好一顿骂,差点给他撕了。”

“爸爸为什么那么想要这件衣服呢?”

“想好看啊,酷,帅!就跟我当年想穿破洞牛仔裤和松糕鞋一样啊!”那位妈妈忽然有点黯然,摇摇头说,“可惜爸爸忘了,他当年也曾经追求过‘时尚’。”

有的时候,当我们长的足够大,我们会忘了,自己曾经“小”过。

每个大人,都曾经是小孩。

我们忘了自己青春期的时候,是多么的敏感,执着。爱惜眼睛的一样的在乎自己在外人面前的形象

我们忘了自己上小学的时候,拿到低分考卷时回家的恐惧。甚至有时会偷偷模仿家长签字。

我们忘了我们有时候就是会忽然特别不想去幼儿园,甚至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理由。如果妈妈能允许我们“在没有生病的情况下”不去幼儿园,哪怕只有一次,我们该多么开心啊!

我们忘了自己曾经去商场看到特别喜欢的玩具,如果能拥有一定会在小朋友面前特别骄傲。但是家里人不肯买还骂我们不懂事,甚至不让我们哭的时候,心里的委屈和愤怒。

我们忘了自己多喜欢下雨之后用小脚踩水,看着水花飞溅,那种兴奋溢于言表,完全不会在乎衣服是不是弄脏。

现在, 

我们对孩子做的那些事,可能正是曾经让小时候的我们感到难过和愤怒的。

而现在我们的孩子在做的事,可能正是我们小时候同样做过的。

但是在我们眼里,他们“叛逆,淘气,不听话,撒谎”。

3

我想起一次课程上,一个妈妈问我:“两岁的孩子总是故意跟家长作对,怎么办?”

我问她“故意作对有什么具体表现?”

她说,“孩子想要东西的拿不到就大叫,如果大人给的不是他要的,就哭。把他手里的玩具拿走也哭,尖叫。

我说,“孩子想要东西,所以会叫,当他还不会很好的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时候,只能大叫。如果大人给的不是他要的,他不满意,所以会哭,这是在告诉你给的不对。你把他喜欢的东西从他手里拿走,他不开心,所以会哭。这只是表达自己的正常感情。

不然,你期待孩子什么样子呢?他想要的东西得不到还保持微笑?你给的明明不是他要的还跟你说‘谢谢’?得不到就干脆放弃?这真的是你想要的孩子么?现在对自己想要的玩具的态度,跟以后对自己应得的权益,对想要实现的梦想的态度,难道有什么本质的区别么?”

当然,我也已经是孩子的妈妈了。

做了母亲的我,能理解爸爸为什么让我带手套。如果我儿子小树在这样寒冷的天气骑车出门而不带手套,我也会心疼。

但是最重要的不是带不带手套,而是孩子究竟为什么不戴手套。他不在乎冷,那么他在乎的是什么?心里是怎么想的?

如果我不用逼迫的方法让他戴手套,而是接纳他的感受,也许他会更有可能告诉我,他不戴手套的原因。

当我用妈妈的爱,越过孩子不配合的行为,看到行为后面的那个原因,那个为了满足自己小小的虚荣心的原因,我们就能一起找到更多其他的解决方法——让他的手不冷,而也不会让他感到尴尬的方法,比如:

1, 借爸爸的手套给他。

2, 路上戴手套,快到的时候摘下来。

3, 这次先戴这个手套,明天一起去买新手套。

如果真的能这样做,不仅孩子的手不冷了,妈妈和孩子的心,也都会更暖吧。

对成人来说,孩子的很多感受,会让我们觉得不合逻辑或者微不足道。

但是在我们曾经那么小的时候,这些事对我们也曾经是很大的挑战。

会带来很大压力。甚至,终身难忘。

4

我很庆幸,自己虽然做了妈妈,但是对于自己小时候的记忆还没有完全消失。所以得以理解父母和孩子两个角度的想法。我们都没有错,错的是错过了应有的沟通和理解。

事实上,孩子所有让我们不能接纳的行为,都不是“故意作对”,而是有他自己的原因。

比如,有个幼儿园的女孩回家跟妈妈说,“我想做男孩子”。妈妈很吃惊,以为孩子性别意识有差。倾听之后,发现原因是幼儿园里,女孩子上厕所要坐小马桶,而冬天,小马桶很凉。孩子看到男孩儿可以站着尿尿,所以很羡慕。

再比如,上小学的男孩执着的拒绝上学,爸爸认为他贪玩淘气,把他扭送到学校门口,结果孩子逃学去闲逛。过了很久,在心里咨询师的倾听下,才了解到学校的老师曾经因为孩子和同学吵架,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让他出门罚站,而那次打架,孩子是受了别人欺负,正当防卫。 

我们要做的,并非立即马上,强迫粗暴的改变那个行为,而是温柔体贴,理解接纳的,去找到那个原因。

这需要我们心里那个小孩子的帮助。

如果他已经离开了,努力去找他回来,在自己眼前的这个真实的孩子的帮助下,相信不是一件太难的事情。

如果自己心里的孩子还在,好好跟他聊聊。在孩子又做出“出格”的事时,问问他的想法。

记得自己也曾经是个孩子。我们并不是真的想要跟大人对抗,给大人添麻烦,我们其实只是想有机会满足自己一下。

即使我们曾经模仿家长在试卷上签字,我们长大了也终于成为一个诚实正直的人。

即使我们有时候装病不想去幼儿园,但是我们现在每天去上班,从不旷工。

即使我们没得到自己想要的玩具曾经在商场里大哭,但是我们现在也很会体贴别人。

即使我们曾经为了踩水把衣服弄脏……现在的我们,也别去禁止孩子去享受那种单纯的乐趣吧?

让我们心里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做朋友,我们会对孩子有更多理解。我们依然可以选择因为特定的原因,不去满足孩子的要求,但是至少,可以更加理解他的感受,不去批评他因此产生的负面情绪。

当我们给了更多理解,孩子也会回报我们更多的配合。

大人和孩子,并不是两个对立的阵营。

而是同一个人,身处在不同时期的人生阶段。

每个大人心里都有个孩子,每个孩子以后也都会成为大人。

这是一个首尾相接的圆。理解是相互的,爱是流动的。

当我们心里有个一个能懂得孩子的孩子,孩子眼中就有了一个让他喜欢的大人的榜样。

当他发自内心的喜欢我们,想要成为我们的时候,教育还会是一件困难的事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