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搜索

1

几天前写微信,建议改善心境情绪,方法是感觉到自尊受挫时,笑出声来,哈哈哈,仰天大笑出门去,三千宠爱在一身。长安水边多丽人,红杏出墙夜扣门……总之是笑起来,打开你的心。

就有朋友在留言里说:笑不起来。

不会笑。

为啥不会笑呢?

心累。

怀美好愿望进入社会,但脆弱的心,饱受社会非难,早已磨出老茧。

茧太厚,心无力,如被五指山压了五百年,没等到唐僧到来,却被人在自己头上搭建了个厕所,已经丧失了挣扎的力气。

不至于吧?

笑是人类天然的表情,小婴儿打生下来就会笑,怎么有些朋友,长大成人,居然把这个本能给遗忘了呢?

2

最近,WE杂志采访了几位赴美留学生,问他们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儿,说出来让大家开心开心。

最让留学生们不开心的,是写论文。

文章说,美国教育,打小学时就特重视阅读与写作。中国留学生呼哧呼哧去了,惊发现自己已经落后世界12年。

那就奋起直追。

但追也不好追,有俩大麻烦。

第一个麻烦,国内的写作方式,在美国行不通。

国内的孩子,惯喜使用华丽词藻,使用一些大词,生僻词。这类词堆在一起,气势很雄伟,高瞻又远瞩。但到了美国,这招就不管用了,教授会把这些大词生僻词专门标出来,认为此举甚为古怪,有神经之嫌疑,就不会好好说话吗,干吗要玩这么大?

第二个大麻烦,中国人喜欢用排比,机关枪扫射一样哒哒哒一长串,这招在美国也失灵了。

讲这件事的孩子举例说,如果描写一个草坪漂亮,中国人的写法是这片草坪象什么象什么象什么,这样文笔巨优美,只是读完之后,读者的脑子空空,根本没有草坪的概念。而美国人的写法,是具体而细微,先说草坪是绿色的,几枚苍蝇飞来飞去,花有几朵,什么颜色何种分布……总之,中国孩子的写法,教授会认为根本没说清楚,词不达意,要求回炉重锻。

——简单说吧,赴美国留学生,是最优秀的了,但照这么个说法,就连最优秀的孩子们,都没学会把话说明白。

话都说不明白,能不累吗?

3

以前,我辅导过一个孩子。

孩子的数学成绩很差,父母很着急,让我帮帮忙。

我帮帮帮,帮着帮着,忽然发现一件事——孩子的数学成绩差,是因为文字理解能力不足。

——根本看不懂数学题!

题都看不懂,更甭提做了。

而看不懂题,只是因为孩子的阅读量,太少太少,少到了吓人的程度。

所以我当时的建议时,想学好数学,先读几本闲书。

4

有篇文章《文学大国的我们,缺失的却是阅读习惯》,是一个留美小姑娘写的。

小姑娘去了美国学校,学历史课。

课本到手,小姑娘就炸了。

有没有搞错?美国的历史,统共才几天?课本竟然敢超过千页,中国历史几千年,也只不过是薄薄的几本。这可真是坑爹不偿命。

小姑娘不生气,先闭上眼睛,回忆国内学校读历史的诀门。嗯,历史吗,就是个画表格,理时间,编口诀。

那就开始吧。

等开始,小姑娘又崩溃了,美国的历史课本,跟中国的完全不一样,事无巨细纷杂诸陈,根本抓不住重点。

而中国式记忆方法,向来是从抓重点开始。

重点都没有,这可咋个办涅?

没办法,只好给个美国学霸可拉打电话。她的历史考满分,肯定有诀门。

电话开始,小姑娘说:嗨欧破,我要死了,你家的历史咋没重点呢?

可拉:……什么叫重点?

小姑娘:重点你都听不懂?就是那啥,那啥,你明白了吗?

可拉:有重点,那还叫历史吗?历史上的每件事,都很重要。

小姑娘:我不是那个意思,是问你考试的重点。

可拉:哈哈哈,中国人!

小姑娘:行,行,我们中国人特功利好了,但我以前就是那么学的。快告诉我,现在我该怎么做?

可拉:把书从头到尾读一遍。

小姑娘:少来,这书这么重,拍下来能把我砸死。等我读完,我孙子都该上学了。

可拉:可我以前就是这么学的呀。

小姑娘:难道你不能给我个提纲,让我背一背吗?

可拉:你这人怎么这个样子啊!你不能这么学历史!你难道不认为那些细节才是历史的精华吗?那些故事非常有意思吗?你现在背了,以后肯定会忘了的,那样有什么用呢?历史是很有意思的东西!

小姑娘:……行,算你狠,那你考试前,是怎么复习的呢?

可拉:我把书再读一遍。

小姑娘:救命……

小姑娘最后说,美国人读书,就是这么的死心眼。就是单纯地阅读,大量地阅读。

就是不耍滑头。

5

中国人以分数为导向,对阅读量不是那么的较真。

结果,因阅读量过少而导致的理解能力不足,成为了许多孩子学习的最大障碍。

如果强化阅读,对孩子的心智成长,有可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旅美学者薛涌先生,他的女生才刚刚11岁,薛涌就急切的向孩子推荐希罗多德的《历史》,小女孩读了十几页,就崩溃了。

然后女儿问薛先生:这本书好怪,希罗多德每讲一段故事,都要加一句:这是波斯人讲的,根据埃及人的说法……这是什么意思呀?

薛先生:这个……举个例子吧,上周,安妮朝你借了钱,但事后不还。你朝她要时,她却说根本没有向你借钱,请问这是怎么回事?

女儿:她撒谎,她想赖账。

薛涌:我当然相信你,但是,会不会是她借的太多,真的忘了,而不是故意说谎呢?

女儿:……也有可能。

薛涌:看看,当人们描述过去的事儿,有时是真的撒谎,有时却是真心讲假话。如果你记述往事,会把别人说的,全部当真吗?

女儿:不会。

薛涌:希罗多德也不会,如果由他来记述你和安妮的事件,那么就应该这样写:根据你的说法,安妮为了买糖借了一块钱,安妮则说她根本没有借。

女儿:真的耶,这应该是最好的记录方法了。

薛涌先生补充道:历史是这样,新闻也是这样。电视新闻报道,最后总要说一句:某某某在某地为你报道——但同样在某地的另外一个人,看到的可能是完全不一样的东西。

薛涌先生说:人是历史的动物。但这里的历史,不是一张简单的年代表、大事记,而是分析总结人类经验的能力。这种能力如果没有从小培养,长大就可能有麻烦——而她的女儿,接受了这种教育,能够理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视角与利益,对同一件事有着完全不同的解读。因此,这个小东西成为她们小圈子中最善于创造共识的人。

薛涌先生11岁女儿所具有的“创造共识”的能力,恰恰是我们许多成年人,所缺乏的。

活在人世,共识都找不到,能不累吗?

6

阅读量不足的人,脑子空空,与人对坐,连句话都不会说,更别提什么创造共识了。

有个家长在留言里说,他家里的孩子,大学都毕业了,但整天闭门不出,尤其是见了女孩,根本无话可说。

一个丧失了求偶本能的孩子。

父母费了苦心,托人介绍个女孩,可是儿子坚决不肯出门,无奈只好请女孩来家里相亲。

女孩来了,与儿子对座。父母悄悄的躲在门后,想听听儿子怎么说。

等了好久,好久,才听到儿子一声咳嗽,终于说话了。

儿子对女孩说:你……你见过老虎吗?

女孩茫然:没见过。

儿子:我也没见过,哈哈哈。

完了,这熊孩子,二十多岁的人了,日常对答全然不懂。

相亲的事,就这么黄了。孩子的父亲问我:你看这孩子,咋整涅?

还能咋整?读书呗。

可孩子大学都毕业了啊?

大学毕业又怎么了?有些人只学会了中国式考试,根本没读过书。

7

许多朋友,终日愁眉苦脸,郁郁寡欢,究其原因,是书读得太少。

在学校里只学了应试的技巧,应试技巧是典型的买椟还珠,典型的丢了夜明珠,捡了一兜子鹅卵石。

等这些孩子走出校园,根本没受过正经训练,他们弄不懂事实与描述的区别,不理解每人都有各自的视角与利益,他们甚至不会正常说话,张嘴就是大词怪词,跟现实生活一点边也贴不上。

这些孩子也知道自己被耽误了,但事已至此,只能硬着头皮自欺欺人,于是媒体上常见这样的问题:读书,还能改变命运吗?

正经读书,分分钟改变命运。但把随波逐流分数取向,视为读书,这也会改变命运——让你的命运更悲惨!

为什么你满脸深仇大恨不会笑?

因为你心累?

为什么你心累?

因为你人生的责任,与能力严重不配套。

你以为考个好分数,进了好学校,就叫能力了?

真正的能力,就在你急惶惶拼高分时,已经随手丢掉了。

8

如蔡康永所说,人生最重要的能力,是语言表达。

清晰、流畅、简捷、明确,这是一个成年人最低最低的能力。

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一个基本的词汇量。许多人在遇到事情时,总感觉找不到合适的话来说,那只是因为你的词汇量不足,日常缺少阅读的习惯。还有很多人,习惯于鹦鹉学舌,学人家玩什么大词虚词,那些词是你玩的吗?人家用大词虚词玩你,你也拿自己的人生蹂躏着玩?

也有朋友说,咱就是个实在人,又不想当领导,闷口拙舌又有什么不好——可是,你总得逮个心仪的漂亮女生做老婆吧?可是你说话时语义模糊,空无不当,表达不准确、不合适,不得体,这让人家怎么陪你玩?

——越是小人物,越是需要明晰的头脑,精确的语言表达,才堪足保护自己的权益,不被别人随意剥夺,保护自我的私有空间,不被他人肆意凌压。我们许多人,久已丧失了自我保护能力。现在,是唤醒自我内心的时候了。

要想让自己的脸,绽开灿烂的笑容,先从读书开始。

——读书吧,无论是武侠小说、推理小说,科幻小说,哈利波特、哈姆雷特,村上春树,卡夫卡、大小仲马、历史书、科学读物,老子,孙子,庄子,孟子,希罗多德,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菲茨杰拉德……越是无用之书,越是有益于你的人生。我们在短线功利的氛围中太久了,双眼被遮迷。认为没用的,只是鼠目寸光的短见浅识。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是瞪眼扯谎,千万不要信。书中其实什么也没有,只有我们于尘烟中遮迷的灵智,只有我们那颗久已迷失的心。我们失去自我太久,太久,营营苟苟,为物所役。

我们也因此失去了欢乐,每天苦着一张脸,仿佛天塌地陷般的悲戚,走到哪里都是晦气重重。我们已经失去了辨析能力与生存能力,每日里苦苦哀求给点正能量——但,只有读书,或是与睿智者交流的方式,让我们的心,丰盈灵动起来,这时候我们才会由衷的感受到生命的欢娱。

欢乐与幸福,原本在我们尘封的心中。

非唯丰盈,无以成长。

开始吧。

我们这一代做父母的,个个都无比焦虑。夏天到了,更容易着急上火。孩子该上幼儿园的,找不到幼儿园。“幼升小”、“小升初”的规则变来变去,越变越怪异。“中考”之后,孩子就进入了上学期间最黑暗的一段时光,他们开始准备高考,家长也要陪着提心吊胆。

好不容易考上了大学,中国的大学又怎么样呢?北大、清华、复旦,这算是中国最好的大学了吧。碰巧我都去过,要问这些学校究竟怎么样?嘿嘿,这么说吧,他们的楼都盖得很壮。

我这篇文章不是要批判中国的教育制度。我是要写给和我一样的父母们。为什么我们会这么焦虑呢?一个原因,是因为我们相信了很多流行的谬误,自己把自己搞得太紧张、太累。

好孩子是教出来的吗?

流行的观点认为,好孩子是教育出来的。意思是说,如果你的孩子不如别人家的孩子,那肯定是你们当父母的过错,谁让你们不重视教育,不懂得正确的教育方法呢。

从另一个角度去领会,这种观点还意味着,只要你用心去教,你的孩子一定能成为你想让他或她成为的那个样子。你想让孩子上哈佛?赶紧买本《哈佛女孩》,你想让你的孩子成科学家?赶紧把他们送到奥数班。快,快,要不就来不及了,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

一个人的成长是由什么决定的?简单地讲,一是先天的遗传,二是后天的环境,缺一不可。但是,流行的观点似乎认为,后天的环境是唯一重要的。教育的意义因此被无限夸大。这一观点的隐含假设是,孩子出生之后,就是一张“白板”,一张白纸,“好画最美的图画”。

著名心理学家平克(Steven Pinker)在《白板》(The Blank Slate)一书中谈到,因为生物学,尤其是进化论曾经被像希特勒这样的一帮狂人们滥用,如今,谈论基因的作用成了一个禁忌,似乎这样就是要鼓吹“命定论”或“种族主义”。认为后天的环境因素是唯一重要的,这明明是一种极端的观点,但却被当做中庸的主流,认为先天的遗传因素也起到一定的作用,这明明是一种中庸的观点,却被当做极端的异见。

可是,你自己是知道的。难道你没有在一旁看着孩子玩耍,心中不禁惊叹:他或她多么地像我啊,一颦一笑,举手投足,仿佛都能让你看到自己的影子。看到孩子受了委屈,或是傻傻地不知所措,你的心中一阵怜惜,因为你知道,如果换成是年少的你,你会和他或她一模一样。

基因的力量是如此强大,以至于生物学家道金斯曾经写过一本极有争议的书《自私的基因》。道金斯写了那么多的书,甚至专门写过一本跟上帝较劲的书,但到头来还是这一本影响最大—但误解也最多。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他要鼓吹“性恶论”,不,他不是说人生来是自私的,他是想告诉我们,我们的很多行为并非出于自已的意愿,而是在服从基因的指令。基因是主人,我们是仆人。

心理学家在过去数十年的大量研究表明,人与人智力或性格上的差异,至少有一半左右,是由基因决定的。如果一对双胞胎,刚出生就被分开,在不同的环境中长大,他们的性格还会非常一样。即使是同在一个屋檐下,亲生孩子和养子之间的差异,几乎和大街上随便抓到的两个人之间的差异一样大。

好家长造就好孩子吗?

不过,不是还有50%的环境因素吗?至少有一半的机会,我们能够把握孩子的命运。流行的教育理论告诉我们,有大量的“科学研究”表明,好家长造就好孩子。

且慢,第一,这些研究确是发现了家长行为和孩子表现之间的相关性,但相关性不等于因果性,我们怎么能够证明这背后的确有因果关系呢?即便是有因果性,会不会反而是好孩子造就好家长呢?嘴甜的孩子自然得到父母的更多疼爱,不听话的孩子自然会让家长更烦躁着急。孩子的性格不同,家长的反应各异。谁是因,谁是果?

第二,这些研究其实仅仅证明了,家长的行为和孩子在家里的表现之间的相关性,家长真的知道孩子在外边究竟怎么样吗?难道这样的例子还少:家里的小霸王,到了学校里反而是个受气包,家里的闷葫芦,到了同学那里却神采飞扬?

环境确实很重要,可惜最重要的不是家庭环境。一位特立独行的心理学家哈里斯(Judith Rich Harris)写过一本书《养成假说》(The Nurture Assumption)。她在这本书中指出,在决定孩子性格的外部环境中,同龄人的社会环境比父母提供的家庭环境重要的多。

孩子们知道,听家长的话是没有用的,他们早晚要出来混,混的好不好,不在于家长满意不满意,而在于同龄人接受不接受。一到自己的世界中,孩子们就会自动地找到自己的角色:有人是领导者,有人是追随者,有人是社交明星,有人是宅男宅女。

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孩子们仿佛是预装了两套操作系统,他们会自动地在两套操作系统之间切换。家长管得严,在家自然听父母的话,但一到了学校,那言行举止就得遵守孩子间的社会规范了。那是孩子们自己的世界:作为家长,你再上心,再有能耐,也钻不进去,帮不了孩子。你所能够做到的,无非是为孩子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让他或她能够找到和自己差不多的孩子,不会感到紧张,不会受到歧视。

“如鱼饮水,冷暖自知”,什么是适宜的环境,只有孩子自己知道。在一个人人都是“牛孩儿”的环境里,你的孩子如果不够聪明上进,他会处处遭白眼。在一个全部都是乡下孩子的环境里,如果只有你的孩子是城里来的,他同样会被人嘲笑。

“培养孩子需要一个村庄”

哈里斯谈到,如果把如今流行的育儿理论放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下,就能看出它们有多么荒诞。在传统社会中,家长对孩子的最大职责是把他们养大,吃饱穿暖,但怎么教育他们,那不是父母的责任。

非洲部落有一句谚语:“培养孩子需要一个村庄”。孩子们和孩子们玩耍,孩子们到别人家串门,这些社交的经验,对他们的成长才是最重要的。贾杰德·戴蒙德(Jared Diamond)在他的新书《昨日的世界》(The World Until Yesterday)中也谈到,现代社会在哪些地方需要向传统社会学习。如果说在公共卫生、防范传染病等方面现代社会要更加先进,那么在教育孩子方面,现代社会可能比传统社会还要更加蒙昧。

于是,我们就成了最焦虑的父母。教育孩子本来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情,如今则变成了一种沉重的负担。父母几乎要把除了工作之外的所有时间都花在孩子身上,付出了无数的时间、精力和金钱,结果,却看不到一点成就。美国记者塞妮尔(Jennifer Senior)在一本新书中感叹,教育孩子成了一件“有乐无趣”(All joy and no fun)的差事。

那我们该怎么办?难道我们应该对孩子撒手不管吗?当然不是。孩子是你家庭中的一员,他们理当得到你的爱。但是,你爱你的丈夫或妻子的时候,你爱你的父母的时候,可曾想过要“教育”他们,“改造”他们?如果不能“教育”他们,“改造”他们,难道你就会不再爱他们?内心深处,你难道真的想按照自己的一厢情愿,而非孩子的本来性情,来“改造”自己的孩子?如果是这样,那么我们都去支持“基因工程”,以后就像订午餐一样,预订出自己心目中的“完美孩子”,岂非最好?

孩子是上寄宿学校还是走读学校,母亲是专门在家带孩子还是出去工作,孩子是一岁的时候学会说话还是一岁十个月学会说话,到上小学之前会背乘法口诀表还是不会背乘法口诀表,孩子考试考了一回第一,或是考试考了一次不及格,这一切的一切,都不重要。焦虑的父母只能让孩子感到更加紧张。孩子的成长需要时间,你的生活也需要时间。

试试看,能不能把你一颗焦虑的心轻轻地放下,去体会那种只用眼光欣赏,不去动手改造,只提供鼓励和支持,不强加压迫和重负的父母之爱。你没有必要费心跟别人证明自己是一个好的父母,没有人比你更知道,你是爱他们的。血脉中无声地静静流淌的就是你对他们的爱,即使别人看不到,即使孩子没感觉。

孩子是在父母家里暂住的客人,总有一天,他们就会离开我们。趁着他们还在,让我们珍惜在一起的时光。你会在睡前给小宝贝讲一个童话故事,那只是因为你想要体会这种互相依偎的美妙时光,跟他或她的大脑发育,一点关系都没有。

一、

他是我的一位朋友,上海某报社的记者,他和我说起过一个真实的故事:

他曾经去四川大凉山做采访,他说那里的小学很穷,穷的连几本课外书都没有。

给他印象最深的地方是两个,一个是一本被翻得无数次的《读者》,是上次支教的老师留下的,是他们为数不多的课外读物。而他们每周二的下午,所谓的“图书馆开放日”,那些孩子都要洗干净手排队去看书,每个同学看五分钟。

他看到那本书的时候,他说就像一团海带一样,但是还很干净,很干净。

第二个地方,是那个村里为了感激他,特地给他安排的一次相亲。他执拗不过,只好答应了。那个村子里的大多数姑娘都会嫁出去,嫁到不知名的城市里,有的基本上就不会再回来。

他说有一个漂亮的女孩,大概十七八岁,眼睛很干净,唱歌也好听。她几乎是上来就问:你有没有吸过毒?坐过牢?

我朋友吃了一惊,然后摇头。她继续问:你有没有和人打过架?她就这么非常期待地看着他,我朋友继续摇头。

我很吃惊,问他,那女孩为什么这么问?

他说,因为在她们那,只有做过牢打过架身上有道疤的男人才牛逼。

越是贫穷的地方,越是闭塞的地方,人就越简单,但简单不一定都是好事。简单的背后,有可能是封建,迂腐和愚蠢,就越可能迷信金钱和力量。

他每年都会过去,带上很多很多的书。每次走的时候,他告诉那些孩子一句话:

多读书,多读书就能改变命运。

然后我和他开玩笑,你这不是欺骗社会主义接班人吗,读书什么时候能改变命运?

他以一个社会老大哥的口吻和我说,你不懂,你没红过。

二、

我想,其实我们这个时代特别尴尬,因为经济结构的迅速转型,我们的知识体系更新比应用知识慢很多,我们学到最后会发现,书本上的东西很多与现在社会在脱节。

不是学习无用,而是学,无以至用。

但是很多人都直截了当地说,读书或者学习是没用的。甚至还用很多数据告诉我,你们这些名校毕业的学生,毕业后也不过就拿三四千一个月,都比不上隔壁初中毕业去蓝什么校学修车的。

我们这代人,应该就是从小就被告知“读书能改变命运”,拼了命地考上名校,最后发现被欺骗了。读了很多书,并不能像小时候所想的那样,舒适地站在高楼上捧一杯咖啡,俯瞰众生。

而几个字的校训,像是明显是在说:你们在这所要出示身份证排队才能进去的大学里读书,不只是为了改变命运是为了让这个国家的人民相信真理,相信知识,相信科学的。

我自己也常常吐槽,你要让我家国天下,至少得让我先在北京安个家吧。

我们古人把书本比作黄金之屋,把太学比作镇国重器。他们一开始也连蒙带骗地告诉你: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他们怕书生们坐不了十年的冷板凳,就骗那些寒窗苦读的屁股坐大的书生说,你们看,书里有颜如玉的美女,书里有装黄金房子。

颜如玉是性,黄金屋是钱,而人作为动物的一种,最基本的两样就是,繁衍和生存。所以这句话的杀伤力很大——读书之后,劫财劫色,飞黄腾达。

而“读书无用“的理论来自哪?其实是诗人黄仲则自嘲的话,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如果了解一点,他说这句话是自己非常不得意,大概类似于我发泄说句气话:“背毛概有什么用,又不能当饭吃掉。“

其实后来我也发现,读书无用呢,其实就是个伪命题。功利一点说,很多人读书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获得优势,在竞争中胜出。

以前的时候,读书的人普遍不多,所以读了四书五经的就很吃香;但现在大家都是大学文凭,都读过那些必备书目,自然就丧失了原本“读几本书能改变命运”的知识优势。

所以,与其说读书无用,不如说你自己无用。归根到底,还是你自己读书太少,没有比别人牛逼。

曾经在一次专业学习的讲座上,给大二的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底下一位学生问我说,他现在感到特别迷茫,上了大学后,怀疑人生,觉得继续读书是没有什么用的,没必要学高数,也没有必要学习C语言编程,这些有什么用。

其实,数学学到初二就足够了,进菜市场不会被电子称骗。但是,我们为什么会感到迷茫,主要因为读书读得太少,而想的太多。

三、

我妈从小就告诉我,知识会改变命运。甚至在我后来读到当地很好的高中,上到不错的大学,她还在重复这句话。

后来我发现她是对的。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读书越多,自己人生的可能性就越大,看到的世界就有可能越不一样。

比如我小时候读鲁迅,常想鲁迅写文章也没有多少出彩的地方;由于是扬州人,那会学校老师常让背诵朱自清的文章,《春》、《荷塘月色》等文章基本烂熟于心,也觉得朱自清的文章和钱钟书他们一比完全不是个分量级的。

现在读书杂了,有时与父母相隔万里,在异国他乡,读到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心里如同牛毛细针在扎,眼眶也有些湿润。

我开始读国外书籍时,就觉得雨果比钱钟书还厉害,简直直逼孔子的圣人地位。但后来读了多些,越觉得各有各的好法,作家们作的方式不一样,死法也各有千秋,毛姆有他自己的情怀毒舌法,斯泰因阿姨有她的大妈吐槽术。

我大学的大物老师,是个老教授。

他的第一节课,他用非常漂亮的板书在黑板上写“惜字纸”,他说,他上课你可以不听,甚至可以不来。他唯一的要求就是,我们不能在书本上写字,要有专用的笔记本。这句话,是他当学生的时候,他老师告诉他们的。

我当时就想,这就是传承,和对文字的敬畏。

还是那位老师,他在和我们将锁的构造的时候,说到一句话,你们知道锁是干什么的吗?以前我一直以为锁是用来防备坏人的,但是其实很多锁由于技术上的缺陷是防不了坏人的。后来,我才知道,锁是用来防备好人的。

学大学物理这门知识有什么用?如果我不再去参加大学生物理竞赛,如果我以后的工作和物理没有一丁点的关系,我觉得初中的那些物理知识就足够用了。

但是从物理知识衍生出来的做人的道理,做题的思路,看问题的角度,包括你上课老师的言行身教,都是你在读了很多书,上了大学,受到了高等教育后,才像只树懒一样,一点一点地体会的到。

四、

其实,在一开始,读一本书并不能给一个人带来多大的改变,因为靠读书所追求的成功,还需要很多客观的因素,需要很长时间的积淀。

但是不读书,却能很轻易地改变一个人。

事实上,最开始的那个女孩但凡多读点书,就算是最基本的畅销书,她的世界观的塑造就会有很大的不一样,就不会那么地信奉暴力,迷信权威。

很多书,最开始就像一道门,关着的门。你把他们都看一眼,才知道自己的方向在哪。然后你就朝着那个通道走过去,进入另一个有很多门的大房间里。

狭义点说,很多文学性的书本,本身就是很多写作者们用文字构筑的一个世界,是作家们自己的生活体会,以及有趣的事情。

某个作家说的:

一个人平平常常走在路上,就像散文;一个人忽然被推到水里,就成了小说;一个人给大地弹射到月亮里,那是诗歌;一个人被推到水里又被拉上来了,就是戏剧。

读到这些,往往会身心愉悦,比那些成功地人,活的长久一点。

我开头说的那位朋友是和郭敬明同届的新概念一等奖获得者,他从来不自冠以“某届新概念一等奖得主”的身份来给自己贴金,不用过来人的口吻告诉别人读书有很多很多的用处,他只是偶尔半真半假地说,读书是能改变命运的。

但长大以后,也不要对读书指望太多。比如,世界不会因为读书而变得和平。但对于个人的话,看书多了,就不太会和自己为难,你的世界就会有趣一点儿的,也就会多几十个平米吧。

像很多长辈说的:

你要去读书,你要好好学习。

但是,他们没有告诉你,你需要读那些书,你该怎么读,也没有告诉你要读多久你才能改变命运。当然,这些他们没法告诉你,即使他们是个有名的学者。

一旦说了,就有可能限制你某些方面的可能性。你要读那些书,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生活和书都会告诉你。

也有位长辈谆谆教诲我,没必要去读很多书,像我这辈子没读过四大名著还不是过的很好?

我觉得央视的王利芬老师回答这类问题的一句话颇好,她说:

不要让时代的悲哀,成为你自己的悲哀。

我想我也会告诉那些山区的孩子,多读点书吧,读书能改变命运,尽管需要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