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搜索

小树两岁一个月。

出去遛弯,在沙坑前捡到一个羽毛球,很喜欢,一直拿在手里。

我说,“这是别的小朋友留在这里的,你可以玩一会,但是小朋友来了就要还给他。”

小树不乐意了,皱起眉头说:“树,拿!家!”

简洁明了的三个字,主,谓,宾齐整,中心思想明确:

我要拿回家!

小树皱着眉头,哼哼唧唧,显然已经有了情绪。

我开始积极倾听(文末有名词解释):

“小树很喜欢这个羽毛球,想拿回家。”

“恩,姥爷,打!”

“奥,小树想和姥爷打羽毛球,小树和姥爷玩羽毛球很开心!”

“拿!家!”

积极倾听暂停,我开始换挡:

“妈妈知道小树想把这个羽毛球拿回家,和姥爷一起玩,小树很喜欢这个羽毛球。

可是,这个是别人落在这里的,不是咱们家的玩具。如果拿走了,别的小朋友回来找不到,该着急了,妈妈也会很担心。”

“哇……!”,小树开始哭。边哭边拿着羽毛球往家的方向走。

一个“我信息”,又捅了马蜂窝,进入到倾听模式吧:

“小树很想把这个羽毛球拿回家,和姥爷一起玩。特别想拿,妈妈知道。”

“拿……家……”

小树收敛了大哭,语言简练表情单调,就是持续的皱着眉头哼唧。

我稳定了一下自己蹲在地上的身体和心,准备打一场持久战了。

“小树很想把这个羽毛球拿回家,可是妈妈不让拿,小树好难过啊!太想拿了!”

“恩,拿……家……”

仿佛开始进入死循环了,我看着近在咫尺的滑梯等儿童设施,内心弹幕大爆发:

“难道今天的活动时间就要在一个羽毛球上消耗掉了么?滑梯哪里好不容易现在没有人挤着,赶快去玩啊!”

“别的什么都干不了了!就这么两句话来回叨唠。”

“好烦啊,能不能有点新鲜感!”

当然,同时,我也深深庆幸,现在在处理这个局面的人是我。

我不会命令孩子放下,也不会一把抢过羽毛球。那样可能导致的是强烈的大哭和孩子大哭引发的大人的厌烦,为了让孩子停止大哭,大人们常用的方法是:

命令:

“别哭了,不许再哭了!”

转移注意力:

“去玩滑梯吧,小朋友都在玩滑梯呢,快去呀!”

批评:

“不能拿别人的东西,你怎么这么不听话啊!”

有用么?

显然没用。除了“积极倾听”,我见过的所有方法都会引发孩子更大的哭声,而家长会因为黔驴技穷引发更大的情绪。

虽然知道自己在用的方法是对的,不过对于事情的走向还是心怀担忧:

羽毛球被小树很珍惜的拿在手里,我不想去抢。最后结局会怎么样?我也不知道。

难道一直蹲在这里陪他“死循环”?我腿都酸了。当然因为心里踏实不焦虑,所以坦然平静,声音语调表情都很柔和。

“树!拿!家!”“小树很想….妈妈不让…小树伤心…可是…”

六七分钟之后,小树泪眼涟涟的看了看自己手里的羽毛球,居然,恋恋不舍的——

放下了!

那一刻我真的惊呆了。

对于一个两岁的孩子来说,靠理智和意志力,放下一个喜欢的玩具,真的太难了!

我在心里给小树点赞,但是依然没忘用“肯定性我信息”传达自己的喜悦,而不是脱口而出小树你太棒了。

“小树把羽毛球放下了,这样别的小朋友来找的时候就能找到了,他一定会很开心,妈妈也很开心。”

小树把所有的情绪都发泄出来,并且被接纳,没有被“别哭了,哭不是好孩子,你怎么那么不懂事,别人的东西不能拿,你不知道么?”等标签批评和评价,所以当他能够接受“别人的玩具不能拿回家”这个事实,把羽毛球放在沙坑旁边之后,头也没回,拉着我的手,径直往家走去。

我无限感动,屁颠屁颠的跟着他坚定的脚步。

心里在拥吻P.E.T.(父母效能训练)的创始人戈登博士。

我好爱有了P.E.T.之后的生活。

它让我时刻充满爱,平静,无需使用暴力和权威,不伤害亲子关系的,做一个让自己满意的妈妈。

名词解释:

P.E.T.由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白宫儿童顾问托马斯戈登博士创立的父母课程,1997.1998.1999年,三次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提名,表彰这套理念在人际沟通上的贡献。迄今已经在50多个国家推广了53年。

积极倾听:

人本主义心理学上,对于处在情绪中的人,通过表达“接纳,同理,真诚”,从而帮助对方发泄情绪,自己解决问题,促进亲子关系的方法。

我信息:

不批评,不评价,不指责,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让对方理解自己,配合自己解决问题的方式

换挡:

当孩子情绪高涨时,进行积极倾听。

当孩子情绪温度下降时,发送“我信息”。

反复沟通。

雨季来了。前几天看到网上有篇文章,是一位儿童教育专家分享如何让孩子不去踩水坑的经验:

以前,我总是说:“别踩水,别踩水”,但是就像是一种强化一样,孩子还是总去踩水。后来,用了心理学的“解决式”指令,不说不想让对方做的事,而要说“想让对方做的事”,就好像说“我不紧张”反而很紧张,而说“我很放松”就会好很多一样,所以,后来再路过雨后的水坑,我改成跟孩子说说“绕过去绕过去”,果然,孩子就不知不觉的绕过去,不再踩水了。这真是个好办法,推荐大家使用。

这位教授说的很有道理,“正面明确的说出期待”,的确是符合人类心理学研究成果的。如果以“不让孩子踩水”为目的,这么做是很成功的。

只是,我想多问一句,我们研究“人类心理”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是了解人类心理的特点,从而帮助人类更多的享受到生而为人的乐趣,还是掌握人类心理的特点,从而实现控制,巧妙的剥夺孩子本该享受快乐的权利?

最让我感到不寒而栗的是文章的最后一句:这种直接的“解决式”指令果真奏效,调皮蛋男孩的脑袋连一丁点儿促狭的意念都还来不及滋生,就像被催眠一样,自动归顺于这干净、利落的指令了。这一句“有水,就跨过去!”能有效遏止小男生天生的条件反射——看到水洼就要踩,而且要踩到水花四溅才够爽!

既然踩水是小男生“天生”的愿望,既然踩到水花四溅能够让他感觉到无比快乐,到底为什么,需要去“催眠”他,让他“连一丁点促狭的意念都来不及滋生”,就不由自主的听从这个指令呢?

我仔细找遍全文,没有一句提到不让孩子踩水的理由究竟是什么。也许这位家长觉得根本不需要特别说明目的吧,家长按照自己的意愿管教孩子,这不是天经地义的么?何须理由?

我也是一位妈妈,也有一个有着“具有雄性人类天生条件反射”的孩子,试着推己及人,我想,不让孩子踩水,大概可能有以下几个理由吧:

1, 怕孩子把衣服弄太湿,容易着凉。

2, 怕孩子把衣服弄脏,洗起来很麻烦。

3, 怕孩子把水减溅到路人身上。

综合起来:

着凉,衣服脏,惹路人不满,是孩子有可能失去的。

一枚硬币有两个面,我们再来看看,这个“小男生天生的条件反射”能给让孩子们得到什么:

>>>>

探索世界

对于小一点的孩子来说。可以帮助他们了解到水是一种液体,水的形态可以被外力改变。水花会飞起最终落下,这是地球引力的结果。不同的施力会引发不同的水花效果,这是通过自己实践体会到的真实感受。

>>>>

伙伴关系

如果是孩子和小伙伴一起踩水,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加强彼此的关系,通过游戏,增加社会化的人际交往能力。 

>>>>

亲近自然

感受天然的乐趣,减少现代化电子产品使用时间,有助于减少“人造玩具”的负面影响。

好吧,我承认,以上都是我自己说的。其实让孩子“踩水坑”,并没有什么能够让孩子学到知识的“科学”依据。

可是,即使孩子从中无法学到任何一种知识和能力,仅仅是玩的开心,这难道就没有价值了么?

"笑声是人类最重要的精神营养”这句话,并不仅仅是人生哲学,它还有重要的生理依据。

神经科学的研究发现,人在发出笑声时,脑部会分泌大量有益的化学物质。其中有一类物质近年来备受关注,叫做内源性类鸦片(EndogenousOpioids)。

这种物质会对大脑工作状态产生积极影响,包括增强掌控感、活跃理性记忆、产生亲近他人的感受,有效抵消愤怒、恐惧、悲伤等负情绪对大脑造成的负面影响,等等。从长期的角度,它是大脑神经系统健康发育所必需的物质。因此,内源性类鸦片被当今学界誉为“无可替代的神经营养剂”。

以上“开心”带来的好处,可不是我编的,是《游戏力》一书的翻译者,李岩老师讲座的时候说的。 

好吧,就算是科学研究结果也不可信。

仅仅让孩子“傻乐”而没有增加其他附加价值,我们能允许么?

从什么时候起,我们会功利到只有能学到东西的事情,才肯同意孩子去做呢?

开心这件事,对孩子只是踩水时候的“举脚之劳”,对我们成人来说,几乎是人生的终极意义。我们辛辛苦苦做了很多的努力,去上班,去赚钱,赚钱买LV,带着LV去旅行,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开心。

而做了这么多之后,我们收获的开心,也只是微微一笑,却很难听到孩子踩水的时候发出的畅快的大笑声。

当孩子能够以他们自己的方式,以几乎没有成本的方式,享受到属于他们自己的快乐,全身心的,投入的大笑,让身体和心里都得到健康的成长的时候,作为“更具有智慧的,掌握更多心理学理论”的成人,我们到底为什么,不能允许他去听从“天生条件反射”的召唤呢?

因为“着凉,衣服脏,惹路人不满”么?

那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让孩子玩水,同时避免这些结果出现呢:

比如,给孩子穿一件雨衣,一双雨鞋?找一片人比较少的水洼让孩子踩?我们会通过“改变环境”,也就是借助调整外界,而不是改变孩子的方式来解决。

如果还是担心孩子的健康问题,礼貌问题,也可以和孩子好好谈谈,告诉他爸爸妈妈知道你很想玩水,但是我们有一些担心,我们一起来找到一个让你和爸爸妈妈都满意的办法来解决吧。

缩短时间,限制区域,等等。只要孩子的需求被理解,被看见,他会愿意配合家长满足家长的需求,一起来找到解决办法的。这些都比孩子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被家长的心理学知识催眠,好太多了。

其实,我们都知道,“着凉,衣服脏,惹路人不满”虽然是理由,但只是我们给自己找的理由。

真正的理由是:作为家长,我们认为控制孩子是天经地义的。

而且,最重要的是——这是为了孩子好。

孩子们就这样被催眠般,什么都来不及想,就顺从了。

这到底是为了谁“好”?又“好”在哪里呢?

我相信想要让孩子不踩水坑的家长,都是真心的爱孩子,愿意为孩子付出,大概不是真的会在意给孩子增加装备的花费,或者多洗几件衣服。这件事能给家长带来的真正的“好”,也许其实是——控制孩子的快感,成就感。

也许你不是这样的,但是,扪心自问,我有的时候是这样。

对孩子说每一个“不”字之前——对了,说“绕过去”,效果是最好的——那么,对孩子说每一句“绕过去”之前,先扪心自问,自己倒底为什么想要改变孩子的这种行为。

究竟是为了孩子“好”,还是为了自己“好”。

孩子小时候能不能买玩具,吃零食,上不上学习班,长大后能不能染头发,跟谁谈恋爱,什么时候生孩子……所有这些,我们想要开口之前,都不妨问问自己。

问过之后,其实没有标准,也没有对错,答案只取决于一颗“我做我自己,也允许你做你自己。我捍卫自己的界限,也尊重你的界限”的心。

真的爱一个人,就让他快乐。

对孩子如此,对所有人如此。

我们都曾经出于让孩子“变得更好”的目的,希望孩子“绕开水坑”,虽然这是孩子“天生的条件反射”。

也曾经出于为了老公的身体考虑,阻止他和好久不见的朋友一醉方休,虽然他说只有喝酒,才能找到哥们的感觉。

我们也曾经为了让父母更健康,逼着他们吃下那些他们根本不想吃的外国瓶瓶罐罐的营养品,虽然他们自己根本不想吃。

也许,扪心自问之后,我们可以允许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对待自己的朋友和健康。

最后,我们会发现,我们也能够允许自己,以自己“喜欢”,而不是“应该”的方式,度过自己的一生。

也许,我们最应该允许的,是让自己成为一个快乐的人,而不是完美的人。

自从“敏感期”的概念被提出来,无论是做儿童教育的老师,还是孩子家长,仿佛都能从某种程度上得到解脱。

“敏感期”成为一个最简单高效的,让问答双方都皆大欢喜的“正确答案”。

老师被家长问到“半岁的宝宝为什么总吃手?”的时候,与其解释“这是孩子在发展中的正常现象,孩子最开始通过嘴来探索世界,他会用口去认识各种事物,包括自己的手与脚。宝宝通过手把周围抓到的物品都送进嘴里进行“检验”,这个过程也完成和健全了口腔的功能。宝宝用口腔来认识世界,用嘴打开世界的大门。

不如直接回复一句:“孩子处在口腔敏感期”。

被问到:“两岁的孩子为什么不愿意分享”?的时候,去说明“孩子从一岁半左右开始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个体,表现比较“自私”,认为所有东西都是“我的”,甚至霸道,以此来建构自己的独立性,建立安全感。如果这个阶段执意让宝宝分享,会让他很痛苦,因为家长破坏了孩子的物权意识。”

不如直接回复一句:“孩子处在物权敏感期”。

懂的家长心领神会,恍然大悟的离开。似懂非懂的家长也不敢多问,回去找本关于敏感期的书来读,或者上网查查资料,下次遇到别的家长提出类似的问题,也能煞有介事的插嘴抢答:“孩子那是处在敏感期呢,你要尊重他的发展规律。”

更有一些学习了很多育儿经验的家长,看到三岁孩子“非常重视秩序,事情一定要按照以往的顺序做,一旦步骤错了就大哭”的行为,主动来找老师确认——“孩子是处在秩序敏感期吧“?

 得到肯定的回答之后,就像拿着一张法院的“赦免“判决书,长出一口气,原来孩子的行为是”正常“的,不用干涉。

想象一下,如果得到的答案是“他还没到这个敏感期“,或者”已经过了“,家长们会是多么焦虑:“啊?那孩子这样是不是不正常啊?我应该怎么调整啊?我要做什么呢?”

好在大部分的敏感期都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所以几乎都能涵盖其中。

2

这当然是一件好事情。了解孩子的发展规律,给孩子更多的允许。而孩子也得以部分的找回一些本该属于自己的尊重。

中国的孩子们,真的要特别感谢蒙特梭利奶奶的“敏感期“的理论。

但是,尊重孩子,难道一定要确认孩子处在敏感期,才能做到么?确认自己的孩子是正常的,一定要知道他处在敏感期,才肯相信么?

我们对孩子的尊重是多么脆弱:

如果属于敏感期,那就是“正常“的,我就能心安理得的让他继续这么做。如果这是专家认可的发展规律,我就不去干涉。如果不是,就属于不正常的范围,需要纠正,或者治疗。

孩子想要得到家长的允许和尊重,真的要经过专家认可,理论支持么?

敏感期的百度百科的定义是:

由于儿童在这一阶段智力、秩序感、节奏感、行走、观察力等方面的发育特征,而产生的一段对环境,秩序,感官,动作,社会规范等一系列的敏感情况,而这一时期被称为儿童敏感期。

依此定义,其实终其一生,我们的人生不过是由不同的敏感期构成罢了:

12-15岁,青春敏感期;

15-35岁,择偶敏感期;

18-25岁,融入社会敏感期;

25-35岁,成家立业敏感期;

28-45岁,为人父母敏感期;

45-55岁,中年到老年过度敏感期;

55-65岁,总结人生敏感期;

65岁以上,养生锻炼敏感期。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能够对自己负责了,有更大的能量去抵抗控制,对于自己的选择,也能够清晰的表达和坚持,于是,我们得以从“专家“的判断中解脱,比较少的受到焦虑的父母的干涉(虽然还是会被他们催婚催育),我们知道自己是正常的(虽然有时也会自我怀疑),所以允许自己做出符合各个人生主题阶段的行为,即使有些相应的烦恼,也未必去求得别人的“认可”。

换句话说,当我们对“敏感期“不敏感了,也就不存在所谓的敏感期了。

但是在青春期之前,我们”还在父母手里”的时候,力量比较弱,又不能清晰的表达自己。那些因为不相信自己,所以不相信孩子的焦虑的父母们,必须不断的确认孩子是正常的,才可以把本该属于孩子的”可以”还给他们。

3

敏感期的理论,灵感来自荷兰科学家德佛里斯。他在一些动物身上发现了一些敏感期。普通蝴蝶幼虫破壳而出时,受到光线指引,爬上树梢寻觅食物,得以存活。而一旦幼虫长大到能吃较粗的食物时,它就失去了对光的敏感,不再被光线所吸引。

一个敏感期往往跟一种特殊的敏感性有关,这种敏感性是生物在其早期仍处于个体发育的过程中获得的。它是一种暂时的倾向,限于获得一种特殊的品质。一旦这种品质或特性获得之后,这种特殊的敏感就消失。

这个研究成果让蒙特梭利意识到孩子发展也同样如此——孩子体内蕴含的生机勃勃的冲动力。如果孩子不被允许根据他的敏感期的指令行事,这个成长的机会就丧失了。

于是,蒙特梭利女士提出了“儿童敏感期“的理论,她说,孩子就像一个胚胎,本身已经具足成长所需的一切能力和潜力,我们要做的是尊重孩子的自然发展规律,不去阻止和干预,这样孩子自然会得到良好的发展。

“敏感期“的理论,是蒙特梭利在二十世纪初提出的。

在这个理论被提出之前漫长的人类发展史里,有的家长天然的给孩子足够接纳,允许他们做自己。也有的家长不断的按照自己认为的“应该“,去调整孩子的行为。

而育儿观念日新月异,也许在若干年后,我们愕然被“与时俱进“的专家告知,其实”敏感期的概念是错误的,并不符合孩子的发展规律“,那时候的我们,又会为曾经给过孩子的尊重而后悔么?

敏感期理念的提出,当然是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

与此同时,我们不知道蒙特梭利奶奶是只观察了意大利的孩子总结出的“敏感期”的理论,还是样本遍布世界各地。但是我们知道蒙奶奶研究的对象是1900年左右的孩子们。而她给出的孩子敏感期的时间范围,也是一个粗略的平均值。

那个时候,电脑还没有发明,清政府还在当权,独生子女政策没有出现,剖腹产也没有开始推广……

100多年后的我们,如果以此为严格的标准,去检验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下的,生活在网络社会的,具体到自己的孩子这样一个活生生的“个体”是否“符合标准”,是否“正常”,这真的有点像是“削足适履”。

如果自己的孩子没有在相应的年龄出现敏感期,或者提前,错后,也是非常正常的。因为所谓“标准”,是个平均值。而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敏感期的理念是从动物来的。

动物的敏感期之所以得以顺利度过,发展出应有的能力,正是因为动物界没有各种教育的理论来干扰,没有焦虑的爸妈等着为孩子做点什么,去促进或者保护这个敏感期,或者着急的跳着脚问,为什么某个敏感期还不来?

自然界的生物都知道,这是蕴含在孩子身体里的内在指令,是天经地义的发展。

是人,赋予它含义,所以它得以被关注。而一旦得到了人类的关注,就离被干涉不远了。这不知道是幸,还是不幸。

随便从网上一搜,0-9岁,儿童被发现了31个敏感期。如此密集.,有些是同时进行,有些是一个紧接着一个。

其实无非是像一粒种子,从埋进土壤,到开花结果,会经历“发芽敏感期“、”茎叶生长敏感期“、”花苞敏感期“、”开花敏感期“、”招花引蝶敏感期“、”果实敏感期“……一样,如果未经干涉,就会按部就班,安然度过,最后结出属于自己的果实。

与其刻意记住这31个敏感期,不如干脆忘记。

去尊重孩子的每个没有影响到你的行为,允许他们探索的愿望。

当我们可以不去敏感的分辨到底属于哪个敏感期,我们的放松会给到孩子更多的空间,我们的信任也会给到孩子更多的安全感。

这不仅是陪伴孩子度过敏感期该做的,更是为人父母,终其一生应该给到孩子最好的礼物。

这几天,被网上的一段视频刷屏。

就是“一个小孩如果以穿得漂亮和脏破的两种形象独自走在大街上,路人表现迥然不同”的那个,如果你没看过,可以点击后面的视频链接。 

很多人唏嘘感叹发评论,说以貌取人害人不浅。还有朋友转发的时候作出深刻检讨,说自己肤浅冷漠,以后一定尽量努力,给不同的人同样的关怀。

可是,

我想说,

何必呢?

别人对待我们的方式,都是我们自己决定的。

换句话说,我们对待别人的方式,也是对方决定的。

不用苛责自己。

当小女孩穿着质感很好的裙子和大衣,站在街头,很多人过来关心她是否迷路。

但是换成邋遢,衣衫褴褛的流浪小孩打扮之后,无人问津。

这其实很正常。

“质感很好的裙子和大衣”能引发大家心中的善意,并非路人势力的计较服装的价格,而是质感和款式的优良,无声的说明了她背后富足的家庭和对这个世界的尊重,可以推断,这样的孩子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都得到了很好的满足,只是暂时在社交需求上有要求,所以大家更乐于和她互动。

同时,因为孩子装束得体,她自己内心也更加自信和放松,所以在和别人接触时,会更加积极和善,沟通的结果更好,也导致了更多的人愿意和她聊天。

当服装和化妆都改变,衣着褴褛脸上有灰尘的时候,小女孩自己本身会很不自信,紧张的情绪先把人推的更远。小女孩虽然依旧一言不发,但是脏兮兮的“流浪范儿”在用比语言还大的声音向路人喊着:“我家里没人关心我,我不仅缺钱,而且缺爱。这个世界并不美好,我对它充满戒备。”

大家会推断这是一个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都没有得到满足的孩子,所以她并不在乎和别人的关系怎么样,反而会抓住机会让自己尽量占有的多一点。

也许正是这样的暗示,使得路人不愿意停下脚步去关心她,因为当一个人的生理需求和安全感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她是会更少考虑到别人的需求,更难尊重别人的。

好吧,既然提到了需求,就临时有请一下马斯洛爷爷,介绍他著名的需求金字塔。

简单来说,就是吃饱了,才能考虑会不会被人打。

确认安全,才有精力跟别人沟通。

爱人和被爱,才能谈到彼此尊重。

当然,最后才能有所成就。

第二段视频同样如此:

当孩子穿着花衣服,面带微笑进入餐厅,周围的奶奶阿姨萌翻一片。而当孩子变身脏兮兮流浪范儿,她得到的是嫌弃和漠视。

这也非常容易理解,是么?

阿姨亲切问好

饭点儿,出现在餐厅,面色惶恐,衣着肮脏……她是来跟你要吃的,或者意图不轨的可能,的确会比散发天使笑容的花衣服小姑娘更大——当然,现在我们知道了,还有一种可能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做实验。

但是如果你下次见到这样脏脏的流浪范儿的小朋友,没有警惕的避开,而是选择温柔和善的跟她聊天,并且没有收好自己的钱包的话,万一出现意外,联合国会对此负责么?

阿姨警觉拿走背包

我真的不是一个冷漠的人。

主动给陌生人带路,扶盲人过马路这种事,也经常心血来潮干一干。甚至曾经冒着被发小广告的人报复的风险,用了一上午时间把整条街的小广告都揭下来(是的我有一阵的确有点闲)

但这些都是我自愿的,我对“做好事”的对象会进行筛选,如果觉得不舒服,就会放弃。

这段视频,表面上是在告诉我们“人不可貌相”,同时也说明:

我们的表情,神态,语气,动作,衣着,整洁,乃至气场,都在综合而复杂的共同营造着别人对我们的看法。

无言,但是千言万语说尽。

所以,别人对我们的态度,归根结底,是我们自己决定的。

如果家里买不起“高雅质感好”的衣服,至少可以做到合体,整洁。

如果穿着不尽人意,脸上挂着真诚的笑容也许也会加分。

 如果从外表到神态都拒人千里,又怎么能抱怨别人对自己不够亲切呢?

成人的世界,更加如此。

因为每个成人都需要对自己负责。

如果面试一个管理职位却穿了背心短裤,那就要接受失败的风险——即使你觉得那个西装领带的竞争对手看起来像个白痴。

如果做一个商业提案却紧张瑟缩,那客户就很有可能选择另一个谈笑风生的提案项目——即使你的方案真的比对方更出色。

所谓外表,其实是一个综合概念。

它是通过视觉做的一个自我介绍。而我们的自我介绍,不仅表明了我们对对方的态度,更表明了我们对世界的态度。这当然会影响到我们被对待的方式。

事实上,即使外表一样,别人对我们的态度也可能天壤之别,因为外表只是内心的呈现方式之一。

比如:

总是不敢拒绝别人,不好意思对无理要求说“不”的人,一定会面对更多的越界行为。因为别人会默认他比较容易妥协,比较容易迁就别人的要求。

一个遇事喜欢抱怨和埋怨的人,就更可能遇到冷落和孤立,因为每个人都不喜欢浪费时间听唠叨指责。

一个心态平和,慷慨友善的人,一定会收获更多的温暖和友谊。因为我们想要和一个人成为朋友的必要条件是“相处起来舒服”。

我们可以录一个视频,然后告诉那些陌生人:“我只是换了衣服,可是你们对待我的态度如此不同,这不公平!”

可是却无法埋怨生活中每一个让我们不满的亲人和朋友,因为人生不是实验,我们自己是导演,不仅决定每天的穿着,也决定说话方式,肢体动作,自己决定每一次对话的回应,每件事情的处理方式。

当然,这也决定了每一个人,对待我们的方式。

只有做实验的小女孩,才有资格抱怨。

作为一个成人,当我们知道需要自己对别人的态度负责的时候,就会把更多的目光收回到自己身上,看看自己能做些什么努力,改变别人对待我们的方式。看看自己能做些什么努力,改变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从而改变世界对待我们的方式。

人生是一面镜子,你决定自己会看到什么。

在比尔.盖茨夫妇2016年度的公开信中,分享了一组数据:

中国女性平均每天花费在家务上的时间是4.3个小时,而男性平均是1.8个小时。我们不讨论“爸爸们都去哪儿了”。先看看妈妈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的:

除去睡觉的8小时(我想大部分妈妈都不够吧?),上班的8小时(很多妈妈都不止吧?),剩下的时间只有8个小时,其中,上下班路上+吃三顿饭,最少3个小时。

所以,妈妈们将这仅有的自由支配时间几乎都花在做家务上了!

一言难尽啊!眼泪模糊了我的双眼,擦一擦,我们接着聊。

无论你是花在家务上的时间比4.3小时更多,还是更少,从我们成为妈妈的那一天起,时间,就成为急剧减少的稀缺资源。

我们被孩子老公父母公婆,还有老板同事,乃至孩子的幼儿园老师“需要”着,而这份需要,大多数都需要“时间”去陪伴,很难以其他方式蒙混过关。

很多时候,我真的希望生活能有一个“暂停”键,能按下去容我喘息几日,那怕几小时,就算是几口气,也行啊!

显然我们没法主动去“分配”时间,而是被各种事物分配着,转个不停。乃至越转越快,晕头转向,最终很容易冲出轨道。‍‍‍‍

我们花了这么多时间,大部分是在“解决问题”,追在创意百出的“问题”后面,疲于奔命的“解决”它,应付它,对付它。就像在玩格斗类的电子游戏,一关一关的连续过,直到最后把自己扔到床上已经筋疲力尽,对手还在耀武扬威的叫着“再来一盘”呢。

其实,合理的时间安排,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使用“时间”这种资源,把它投入到回报更丰厚的项目上。让自己“富有”起来。

也就是说,更加人性化的时间分配,能帮助我们预防问题,先发制人,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更从容的享受生活。

1

活动时间

也就是全家所有成员都参与,一起进行某项活动的时间。

这是目前我们生活中比例最大的时间。比如吃饭,看电视,一起去公园,等等。它的好处是全家参与,可以促进彼此的关系。但是缺少深入的沟通。

2

单独时间

每个家长都不愿意对孩子发脾气,但是有时候就是控制不了。明明孩子没犯多大的错误,但是自己一股邪火,冲着孩子发泄完了,看着小可怜的样子,自己也觉得后悔。

很多妈妈跟我说,仔细觉察一下就会发现,通常对孩子发脾气的时候,都是自己能量很低的时候,比如工作量很大的下班后;或者连续熬夜身体缺氧,或者大姨妈之前的一点就着,又或者刚刚和别人吵了一架之后的身心俱疲。

当我们自己本身感受到一些压力,回到家,就像一个充满的压力锅。这是一个安全的地方,我们知道自己可以放松一下了。于是,孩子一点点小小的越界,就会让我们砰的一声爆炸。以此宣泄累积的情绪。

发怒是会让人感觉自己有力量的,咆哮也的确有助于情绪的发泄。所以,当我们发了一顿脾气之后,理智会回来,状态也会变得更好。

可惜,晚了,战场只剩下硝烟弥漫。

主动的,刻意的安排自己独处的时间,相当于定期给高压锅放气。

在这一段没有任何干扰,只属于自己的单独时间里,我们可以用任何让自己舒服的方式悠闲的度过。

泡澡,看书,逛街,做spa…….

单独时间会恢复我们对自己,对生活的控制感,让我们找回“做自己的女王”的感觉。这种放松的,舒缓的,心无旁骛的对自己的关注,让我们汲取能量,恢复体力和精力。让我们有心,有力,去看到世界的美好,体会生活中因为太忙碌错过的风景,品味那些微小细腻的幸福。

如果被剥夺这种时间,我们会因为太忙,忙到忘了为什么而忙。感到迷失自我,找不到生活的意义,甚至对未来感到恐惧。

毕竟,生活不是用来“解决问题”的,解决问题本身,只是通向理想的一个过程。

也许我们在生活中,的确很难找到一段长期的,固定的时间来自己来做女王,但是仍然有很多妈妈,用有创意的方式,把自己从“女佣”的状态中解救出来——哪怕只有5分钟。‍‍

比如:

有人借上厕所的机会听音乐,看小说;

有人在洗澡的时候洗掉灰尘和压力;

也有人每天睡前10分钟,给自己一段冥想。

我自己,会在出门工作的路上,屏蔽掉周围的人和声音,安静的让自己看看书,想想事,甚至,如果你在地铁里看到有人站着写日记,那可能就是我。

让自己做女王,并不真的需要一个宫殿,最重要的是心境。即使我们的时间空间都很抱歉,一顶棒球帽也可以变成王冠:

在一本书中提到过一个故事,有一家房子很小又孩子很多的家庭,会在特定的地方放一顶棒球帽,当有人想要“清净”一下的时候,就去带上那顶棒球帽,闭上眼睛。家人看到会接收到这个“让我安静一下”的暗号,暂时不去打扰。

在棒球帽的逼仄空间中,我们的思绪可以徜徉到蔚蓝海面,可以跳跃到未来世界。

让自己拥有一段单独时间,就像往“能量银行”里面存钱。

可以零存——每天都安排,但是时间稍短。

也可以定投——每几天,或者每周安排一次。

最好是在固定的时间,这样,可以在还没到来的时候就开始期待,让我们在平时更好的保持轻松状态。

我们的身体和潜意识,对单独时间有本能的需要。即使我们不主动去安排,也会被制造出这样的机会,不得不和自己单独相处,比如——生病。

太久时间的压力和忙碌之后,如果我们不主动放松,通常会以这样的方式获得休息和调整的机会。何苦呢?

3

一对一时间

所有我们在乎的人,都需要与我们的一对一时间,使得彼此有时间,有机会去做出除了事务性之外的深入的沟通,除了功能性之外的感情的交流。这些深入的沟通和感情的交流,让我们的关系变得更亲密,于是那些事务性和功能性的对话,才得以更加的顺畅。

和孩子的一对一时间。

很多时候,孩子让父母头疼的行为背后,都藏着同一个需求。比如孩子早上磨蹭不上幼儿园,晚上睡觉前拉着妈妈不断的讲故事,大宝总是和二宝抢玩具,其实都是因为想要更多的和妈妈在一起,想得到更多的关注。

所以,和孩子定期的,高质量的一对一时间,能帮助孩子确认父母的爱。而父母,也得以有机会了解到孩子近期的生活情况。当孩子对父母的爱有了足够的安全感,他会变回乖宝宝。因为不需要用其他方式来把爸爸妈妈“抢回来”了。所以,这同样是“预防问题“,从而避免“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关于陪伴孩子,一定要记得,在这段没有干扰的时间里,让孩子做主。由此孩子可以有机会颠倒在成人世界里绝对的“受控制,很弱小”的关系对比,从而更好的建立信心。

和伴侣的一对一时间。

和另一半每周,或者每月出去约约会,看看电影,或者依偎在一起聊聊天之后,你会发现,两个人对于孩子教育的分歧好像也没有那么大了,以前以为水火不容的三观其实也能水乳交融。沟通变得更顺畅了,因为感情变得更好了。

爱人之间,哪有那么多是非对错,更多的是交流太少,积怨太大。

伴侣之间,需要有持续的身体接触和思想交流,如果长期缺乏,我们也会被迫拥有这样的机会——比如吵架。

所以我们和另一半,“不做爱,就作战”。

这是两种主题不同,但是形式相同的“一对一时间”。 

和父母的一对一时间。

如果父母在帮你带孩子,或者彼此联系紧密,同样需要一对一时间,在一起聊聊彼此的近况,看看他们是不是有需要帮助的地方。有时候,他们怕我们太忙,有困难也不会说,只有静下心来深入沟通才有可能了解。

妈妈们那可怜的业余时间,如果能够得到合理的分配,反而能够将资源升值。不但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问题”,而且提升我们享受到的时间的“质量”。

毕竟,每个人拥有的时间是一样的,而每个人拥有的幸福感,却是云泥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