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季来了。前几天看到网上有篇文章,是一位儿童教育专家分享如何让孩子不去踩水坑的经验:
以前,我总是说:“别踩水,别踩水”,但是就像是一种强化一样,孩子还是总去踩水。后来,用了心理学的“解决式”指令,不说不想让对方做的事,而要说“想让对方做的事”,就好像说“我不紧张”反而很紧张,而说“我很放松”就会好很多一样,所以,后来再路过雨后的水坑,我改成跟孩子说说“绕过去绕过去”,果然,孩子就不知不觉的绕过去,不再踩水了。这真是个好办法,推荐大家使用。
这位教授说的很有道理,“正面明确的说出期待”,的确是符合人类心理学研究成果的。如果以“不让孩子踩水”为目的,这么做是很成功的。
只是,我想多问一句,我们研究“人类心理”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是了解人类心理的特点,从而帮助人类更多的享受到生而为人的乐趣,还是掌握人类心理的特点,从而实现控制,巧妙的剥夺孩子本该享受快乐的权利?
最让我感到不寒而栗的是文章的最后一句:这种直接的“解决式”指令果真奏效,调皮蛋男孩的脑袋连一丁点儿促狭的意念都还来不及滋生,就像被催眠一样,自动归顺于这干净、利落的指令了。这一句“有水,就跨过去!”能有效遏止小男生天生的条件反射——看到水洼就要踩,而且要踩到水花四溅才够爽!
既然踩水是小男生“天生”的愿望,既然踩到水花四溅能够让他感觉到无比快乐,到底为什么,需要去“催眠”他,让他“连一丁点促狭的意念都来不及滋生”,就不由自主的听从这个指令呢?
我仔细找遍全文,没有一句提到不让孩子踩水的理由究竟是什么。也许这位家长觉得根本不需要特别说明目的吧,家长按照自己的意愿管教孩子,这不是天经地义的么?何须理由?
贰
我也是一位妈妈,也有一个有着“具有雄性人类天生条件反射”的孩子,试着推己及人,我想,不让孩子踩水,大概可能有以下几个理由吧:
1, 怕孩子把衣服弄太湿,容易着凉。
2, 怕孩子把衣服弄脏,洗起来很麻烦。
3, 怕孩子把水减溅到路人身上。
综合起来:
着凉,衣服脏,惹路人不满,是孩子有可能失去的。
一枚硬币有两个面,我们再来看看,这个“小男生天生的条件反射”能给让孩子们得到什么:
>>>>
探索世界
对于小一点的孩子来说。可以帮助他们了解到水是一种液体,水的形态可以被外力改变。水花会飞起最终落下,这是地球引力的结果。不同的施力会引发不同的水花效果,这是通过自己实践体会到的真实感受。
>>>>
伙伴关系
如果是孩子和小伙伴一起踩水,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加强彼此的关系,通过游戏,增加社会化的人际交往能力。
>>>>
亲近自然
感受天然的乐趣,减少现代化电子产品使用时间,有助于减少“人造玩具”的负面影响。
好吧,我承认,以上都是我自己说的。其实让孩子“踩水坑”,并没有什么能够让孩子学到知识的“科学”依据。
可是,即使孩子从中无法学到任何一种知识和能力,仅仅是玩的开心,这难道就没有价值了么?
"笑声是人类最重要的精神营养”这句话,并不仅仅是人生哲学,它还有重要的生理依据。
神经科学的研究发现,人在发出笑声时,脑部会分泌大量有益的化学物质。其中有一类物质近年来备受关注,叫做内源性类鸦片(EndogenousOpioids)。
这种物质会对大脑工作状态产生积极影响,包括增强掌控感、活跃理性记忆、产生亲近他人的感受,有效抵消愤怒、恐惧、悲伤等负情绪对大脑造成的负面影响,等等。从长期的角度,它是大脑神经系统健康发育所必需的物质。因此,内源性类鸦片被当今学界誉为“无可替代的神经营养剂”。
以上“开心”带来的好处,可不是我编的,是《游戏力》一书的翻译者,李岩老师讲座的时候说的。
好吧,就算是科学研究结果也不可信。
仅仅让孩子“傻乐”而没有增加其他附加价值,我们能允许么?
从什么时候起,我们会功利到只有能学到东西的事情,才肯同意孩子去做呢?
叁
开心这件事,对孩子只是踩水时候的“举脚之劳”,对我们成人来说,几乎是人生的终极意义。我们辛辛苦苦做了很多的努力,去上班,去赚钱,赚钱买LV,带着LV去旅行,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开心。
而做了这么多之后,我们收获的开心,也只是微微一笑,却很难听到孩子踩水的时候发出的畅快的大笑声。
当孩子能够以他们自己的方式,以几乎没有成本的方式,享受到属于他们自己的快乐,全身心的,投入的大笑,让身体和心里都得到健康的成长的时候,作为“更具有智慧的,掌握更多心理学理论”的成人,我们到底为什么,不能允许他去听从“天生条件反射”的召唤呢?
因为“着凉,衣服脏,惹路人不满”么?
那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让孩子玩水,同时避免这些结果出现呢:
比如,给孩子穿一件雨衣,一双雨鞋?找一片人比较少的水洼让孩子踩?我们会通过“改变环境”,也就是借助调整外界,而不是改变孩子的方式来解决。
如果还是担心孩子的健康问题,礼貌问题,也可以和孩子好好谈谈,告诉他爸爸妈妈知道你很想玩水,但是我们有一些担心,我们一起来找到一个让你和爸爸妈妈都满意的办法来解决吧。
缩短时间,限制区域,等等。只要孩子的需求被理解,被看见,他会愿意配合家长满足家长的需求,一起来找到解决办法的。这些都比孩子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被家长的心理学知识催眠,好太多了。
肆
其实,我们都知道,“着凉,衣服脏,惹路人不满”虽然是理由,但只是我们给自己找的理由。
真正的理由是:作为家长,我们认为控制孩子是天经地义的。
而且,最重要的是——这是为了孩子好。
孩子们就这样被催眠般,什么都来不及想,就顺从了。
这到底是为了谁“好”?又“好”在哪里呢?
我相信想要让孩子不踩水坑的家长,都是真心的爱孩子,愿意为孩子付出,大概不是真的会在意给孩子增加装备的花费,或者多洗几件衣服。这件事能给家长带来的真正的“好”,也许其实是——控制孩子的快感,成就感。
也许你不是这样的,但是,扪心自问,我有的时候是这样。
对孩子说每一个“不”字之前——对了,说“绕过去”,效果是最好的——那么,对孩子说每一句“绕过去”之前,先扪心自问,自己倒底为什么想要改变孩子的这种行为。
究竟是为了孩子“好”,还是为了自己“好”。
孩子小时候能不能买玩具,吃零食,上不上学习班,长大后能不能染头发,跟谁谈恋爱,什么时候生孩子……所有这些,我们想要开口之前,都不妨问问自己。
问过之后,其实没有标准,也没有对错,答案只取决于一颗“我做我自己,也允许你做你自己。我捍卫自己的界限,也尊重你的界限”的心。
真的爱一个人,就让他快乐。
对孩子如此,对所有人如此。
我们都曾经出于让孩子“变得更好”的目的,希望孩子“绕开水坑”,虽然这是孩子“天生的条件反射”。
也曾经出于为了老公的身体考虑,阻止他和好久不见的朋友一醉方休,虽然他说只有喝酒,才能找到哥们的感觉。
我们也曾经为了让父母更健康,逼着他们吃下那些他们根本不想吃的外国瓶瓶罐罐的营养品,虽然他们自己根本不想吃。
也许,扪心自问之后,我们可以允许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对待自己的朋友和健康。
最后,我们会发现,我们也能够允许自己,以自己“喜欢”,而不是“应该”的方式,度过自己的一生。
也许,我们最应该允许的,是让自己成为一个快乐的人,而不是完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