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敏感期”的概念被提出来,无论是做儿童教育的老师,还是孩子家长,仿佛都能从某种程度上得到解脱。

“敏感期”成为一个最简单高效的,让问答双方都皆大欢喜的“正确答案”。

老师被家长问到“半岁的宝宝为什么总吃手?”的时候,与其解释“这是孩子在发展中的正常现象,孩子最开始通过嘴来探索世界,他会用口去认识各种事物,包括自己的手与脚。宝宝通过手把周围抓到的物品都送进嘴里进行“检验”,这个过程也完成和健全了口腔的功能。宝宝用口腔来认识世界,用嘴打开世界的大门。

不如直接回复一句:“孩子处在口腔敏感期”。

被问到:“两岁的孩子为什么不愿意分享”?的时候,去说明“孩子从一岁半左右开始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个体,表现比较“自私”,认为所有东西都是“我的”,甚至霸道,以此来建构自己的独立性,建立安全感。如果这个阶段执意让宝宝分享,会让他很痛苦,因为家长破坏了孩子的物权意识。”

不如直接回复一句:“孩子处在物权敏感期”。

懂的家长心领神会,恍然大悟的离开。似懂非懂的家长也不敢多问,回去找本关于敏感期的书来读,或者上网查查资料,下次遇到别的家长提出类似的问题,也能煞有介事的插嘴抢答:“孩子那是处在敏感期呢,你要尊重他的发展规律。”

更有一些学习了很多育儿经验的家长,看到三岁孩子“非常重视秩序,事情一定要按照以往的顺序做,一旦步骤错了就大哭”的行为,主动来找老师确认——“孩子是处在秩序敏感期吧“?

 得到肯定的回答之后,就像拿着一张法院的“赦免“判决书,长出一口气,原来孩子的行为是”正常“的,不用干涉。

想象一下,如果得到的答案是“他还没到这个敏感期“,或者”已经过了“,家长们会是多么焦虑:“啊?那孩子这样是不是不正常啊?我应该怎么调整啊?我要做什么呢?”

好在大部分的敏感期都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所以几乎都能涵盖其中。

2

这当然是一件好事情。了解孩子的发展规律,给孩子更多的允许。而孩子也得以部分的找回一些本该属于自己的尊重。

中国的孩子们,真的要特别感谢蒙特梭利奶奶的“敏感期“的理论。

但是,尊重孩子,难道一定要确认孩子处在敏感期,才能做到么?确认自己的孩子是正常的,一定要知道他处在敏感期,才肯相信么?

我们对孩子的尊重是多么脆弱:

如果属于敏感期,那就是“正常“的,我就能心安理得的让他继续这么做。如果这是专家认可的发展规律,我就不去干涉。如果不是,就属于不正常的范围,需要纠正,或者治疗。

孩子想要得到家长的允许和尊重,真的要经过专家认可,理论支持么?

敏感期的百度百科的定义是:

由于儿童在这一阶段智力、秩序感、节奏感、行走、观察力等方面的发育特征,而产生的一段对环境,秩序,感官,动作,社会规范等一系列的敏感情况,而这一时期被称为儿童敏感期。

依此定义,其实终其一生,我们的人生不过是由不同的敏感期构成罢了:

12-15岁,青春敏感期;

15-35岁,择偶敏感期;

18-25岁,融入社会敏感期;

25-35岁,成家立业敏感期;

28-45岁,为人父母敏感期;

45-55岁,中年到老年过度敏感期;

55-65岁,总结人生敏感期;

65岁以上,养生锻炼敏感期。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能够对自己负责了,有更大的能量去抵抗控制,对于自己的选择,也能够清晰的表达和坚持,于是,我们得以从“专家“的判断中解脱,比较少的受到焦虑的父母的干涉(虽然还是会被他们催婚催育),我们知道自己是正常的(虽然有时也会自我怀疑),所以允许自己做出符合各个人生主题阶段的行为,即使有些相应的烦恼,也未必去求得别人的“认可”。

换句话说,当我们对“敏感期“不敏感了,也就不存在所谓的敏感期了。

但是在青春期之前,我们”还在父母手里”的时候,力量比较弱,又不能清晰的表达自己。那些因为不相信自己,所以不相信孩子的焦虑的父母们,必须不断的确认孩子是正常的,才可以把本该属于孩子的”可以”还给他们。

3

敏感期的理论,灵感来自荷兰科学家德佛里斯。他在一些动物身上发现了一些敏感期。普通蝴蝶幼虫破壳而出时,受到光线指引,爬上树梢寻觅食物,得以存活。而一旦幼虫长大到能吃较粗的食物时,它就失去了对光的敏感,不再被光线所吸引。

一个敏感期往往跟一种特殊的敏感性有关,这种敏感性是生物在其早期仍处于个体发育的过程中获得的。它是一种暂时的倾向,限于获得一种特殊的品质。一旦这种品质或特性获得之后,这种特殊的敏感就消失。

这个研究成果让蒙特梭利意识到孩子发展也同样如此——孩子体内蕴含的生机勃勃的冲动力。如果孩子不被允许根据他的敏感期的指令行事,这个成长的机会就丧失了。

于是,蒙特梭利女士提出了“儿童敏感期“的理论,她说,孩子就像一个胚胎,本身已经具足成长所需的一切能力和潜力,我们要做的是尊重孩子的自然发展规律,不去阻止和干预,这样孩子自然会得到良好的发展。

“敏感期“的理论,是蒙特梭利在二十世纪初提出的。

在这个理论被提出之前漫长的人类发展史里,有的家长天然的给孩子足够接纳,允许他们做自己。也有的家长不断的按照自己认为的“应该“,去调整孩子的行为。

而育儿观念日新月异,也许在若干年后,我们愕然被“与时俱进“的专家告知,其实”敏感期的概念是错误的,并不符合孩子的发展规律“,那时候的我们,又会为曾经给过孩子的尊重而后悔么?

敏感期理念的提出,当然是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

与此同时,我们不知道蒙特梭利奶奶是只观察了意大利的孩子总结出的“敏感期”的理论,还是样本遍布世界各地。但是我们知道蒙奶奶研究的对象是1900年左右的孩子们。而她给出的孩子敏感期的时间范围,也是一个粗略的平均值。

那个时候,电脑还没有发明,清政府还在当权,独生子女政策没有出现,剖腹产也没有开始推广……

100多年后的我们,如果以此为严格的标准,去检验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下的,生活在网络社会的,具体到自己的孩子这样一个活生生的“个体”是否“符合标准”,是否“正常”,这真的有点像是“削足适履”。

如果自己的孩子没有在相应的年龄出现敏感期,或者提前,错后,也是非常正常的。因为所谓“标准”,是个平均值。而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敏感期的理念是从动物来的。

动物的敏感期之所以得以顺利度过,发展出应有的能力,正是因为动物界没有各种教育的理论来干扰,没有焦虑的爸妈等着为孩子做点什么,去促进或者保护这个敏感期,或者着急的跳着脚问,为什么某个敏感期还不来?

自然界的生物都知道,这是蕴含在孩子身体里的内在指令,是天经地义的发展。

是人,赋予它含义,所以它得以被关注。而一旦得到了人类的关注,就离被干涉不远了。这不知道是幸,还是不幸。

随便从网上一搜,0-9岁,儿童被发现了31个敏感期。如此密集.,有些是同时进行,有些是一个紧接着一个。

其实无非是像一粒种子,从埋进土壤,到开花结果,会经历“发芽敏感期“、”茎叶生长敏感期“、”花苞敏感期“、”开花敏感期“、”招花引蝶敏感期“、”果实敏感期“……一样,如果未经干涉,就会按部就班,安然度过,最后结出属于自己的果实。

与其刻意记住这31个敏感期,不如干脆忘记。

去尊重孩子的每个没有影响到你的行为,允许他们探索的愿望。

当我们可以不去敏感的分辨到底属于哪个敏感期,我们的放松会给到孩子更多的空间,我们的信任也会给到孩子更多的安全感。

这不仅是陪伴孩子度过敏感期该做的,更是为人父母,终其一生应该给到孩子最好的礼物。

点击按钮,一键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