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比尔.盖茨夫妇2016年度的公开信中,分享了一组数据:

中国女性平均每天花费在家务上的时间是4.3个小时,而男性平均是1.8个小时。我们不讨论“爸爸们都去哪儿了”。先看看妈妈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的:

除去睡觉的8小时(我想大部分妈妈都不够吧?),上班的8小时(很多妈妈都不止吧?),剩下的时间只有8个小时,其中,上下班路上+吃三顿饭,最少3个小时。

所以,妈妈们将这仅有的自由支配时间几乎都花在做家务上了!

一言难尽啊!眼泪模糊了我的双眼,擦一擦,我们接着聊。

无论你是花在家务上的时间比4.3小时更多,还是更少,从我们成为妈妈的那一天起,时间,就成为急剧减少的稀缺资源。

我们被孩子老公父母公婆,还有老板同事,乃至孩子的幼儿园老师“需要”着,而这份需要,大多数都需要“时间”去陪伴,很难以其他方式蒙混过关。

很多时候,我真的希望生活能有一个“暂停”键,能按下去容我喘息几日,那怕几小时,就算是几口气,也行啊!

显然我们没法主动去“分配”时间,而是被各种事物分配着,转个不停。乃至越转越快,晕头转向,最终很容易冲出轨道。‍‍‍‍

我们花了这么多时间,大部分是在“解决问题”,追在创意百出的“问题”后面,疲于奔命的“解决”它,应付它,对付它。就像在玩格斗类的电子游戏,一关一关的连续过,直到最后把自己扔到床上已经筋疲力尽,对手还在耀武扬威的叫着“再来一盘”呢。

其实,合理的时间安排,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使用“时间”这种资源,把它投入到回报更丰厚的项目上。让自己“富有”起来。

也就是说,更加人性化的时间分配,能帮助我们预防问题,先发制人,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更从容的享受生活。

1

活动时间

也就是全家所有成员都参与,一起进行某项活动的时间。

这是目前我们生活中比例最大的时间。比如吃饭,看电视,一起去公园,等等。它的好处是全家参与,可以促进彼此的关系。但是缺少深入的沟通。

2

单独时间

每个家长都不愿意对孩子发脾气,但是有时候就是控制不了。明明孩子没犯多大的错误,但是自己一股邪火,冲着孩子发泄完了,看着小可怜的样子,自己也觉得后悔。

很多妈妈跟我说,仔细觉察一下就会发现,通常对孩子发脾气的时候,都是自己能量很低的时候,比如工作量很大的下班后;或者连续熬夜身体缺氧,或者大姨妈之前的一点就着,又或者刚刚和别人吵了一架之后的身心俱疲。

当我们自己本身感受到一些压力,回到家,就像一个充满的压力锅。这是一个安全的地方,我们知道自己可以放松一下了。于是,孩子一点点小小的越界,就会让我们砰的一声爆炸。以此宣泄累积的情绪。

发怒是会让人感觉自己有力量的,咆哮也的确有助于情绪的发泄。所以,当我们发了一顿脾气之后,理智会回来,状态也会变得更好。

可惜,晚了,战场只剩下硝烟弥漫。

主动的,刻意的安排自己独处的时间,相当于定期给高压锅放气。

在这一段没有任何干扰,只属于自己的单独时间里,我们可以用任何让自己舒服的方式悠闲的度过。

泡澡,看书,逛街,做spa…….

单独时间会恢复我们对自己,对生活的控制感,让我们找回“做自己的女王”的感觉。这种放松的,舒缓的,心无旁骛的对自己的关注,让我们汲取能量,恢复体力和精力。让我们有心,有力,去看到世界的美好,体会生活中因为太忙碌错过的风景,品味那些微小细腻的幸福。

如果被剥夺这种时间,我们会因为太忙,忙到忘了为什么而忙。感到迷失自我,找不到生活的意义,甚至对未来感到恐惧。

毕竟,生活不是用来“解决问题”的,解决问题本身,只是通向理想的一个过程。

也许我们在生活中,的确很难找到一段长期的,固定的时间来自己来做女王,但是仍然有很多妈妈,用有创意的方式,把自己从“女佣”的状态中解救出来——哪怕只有5分钟。‍‍

比如:

有人借上厕所的机会听音乐,看小说;

有人在洗澡的时候洗掉灰尘和压力;

也有人每天睡前10分钟,给自己一段冥想。

我自己,会在出门工作的路上,屏蔽掉周围的人和声音,安静的让自己看看书,想想事,甚至,如果你在地铁里看到有人站着写日记,那可能就是我。

让自己做女王,并不真的需要一个宫殿,最重要的是心境。即使我们的时间空间都很抱歉,一顶棒球帽也可以变成王冠:

在一本书中提到过一个故事,有一家房子很小又孩子很多的家庭,会在特定的地方放一顶棒球帽,当有人想要“清净”一下的时候,就去带上那顶棒球帽,闭上眼睛。家人看到会接收到这个“让我安静一下”的暗号,暂时不去打扰。

在棒球帽的逼仄空间中,我们的思绪可以徜徉到蔚蓝海面,可以跳跃到未来世界。

让自己拥有一段单独时间,就像往“能量银行”里面存钱。

可以零存——每天都安排,但是时间稍短。

也可以定投——每几天,或者每周安排一次。

最好是在固定的时间,这样,可以在还没到来的时候就开始期待,让我们在平时更好的保持轻松状态。

我们的身体和潜意识,对单独时间有本能的需要。即使我们不主动去安排,也会被制造出这样的机会,不得不和自己单独相处,比如——生病。

太久时间的压力和忙碌之后,如果我们不主动放松,通常会以这样的方式获得休息和调整的机会。何苦呢?

3

一对一时间

所有我们在乎的人,都需要与我们的一对一时间,使得彼此有时间,有机会去做出除了事务性之外的深入的沟通,除了功能性之外的感情的交流。这些深入的沟通和感情的交流,让我们的关系变得更亲密,于是那些事务性和功能性的对话,才得以更加的顺畅。

和孩子的一对一时间。

很多时候,孩子让父母头疼的行为背后,都藏着同一个需求。比如孩子早上磨蹭不上幼儿园,晚上睡觉前拉着妈妈不断的讲故事,大宝总是和二宝抢玩具,其实都是因为想要更多的和妈妈在一起,想得到更多的关注。

所以,和孩子定期的,高质量的一对一时间,能帮助孩子确认父母的爱。而父母,也得以有机会了解到孩子近期的生活情况。当孩子对父母的爱有了足够的安全感,他会变回乖宝宝。因为不需要用其他方式来把爸爸妈妈“抢回来”了。所以,这同样是“预防问题“,从而避免“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关于陪伴孩子,一定要记得,在这段没有干扰的时间里,让孩子做主。由此孩子可以有机会颠倒在成人世界里绝对的“受控制,很弱小”的关系对比,从而更好的建立信心。

和伴侣的一对一时间。

和另一半每周,或者每月出去约约会,看看电影,或者依偎在一起聊聊天之后,你会发现,两个人对于孩子教育的分歧好像也没有那么大了,以前以为水火不容的三观其实也能水乳交融。沟通变得更顺畅了,因为感情变得更好了。

爱人之间,哪有那么多是非对错,更多的是交流太少,积怨太大。

伴侣之间,需要有持续的身体接触和思想交流,如果长期缺乏,我们也会被迫拥有这样的机会——比如吵架。

所以我们和另一半,“不做爱,就作战”。

这是两种主题不同,但是形式相同的“一对一时间”。 

和父母的一对一时间。

如果父母在帮你带孩子,或者彼此联系紧密,同样需要一对一时间,在一起聊聊彼此的近况,看看他们是不是有需要帮助的地方。有时候,他们怕我们太忙,有困难也不会说,只有静下心来深入沟通才有可能了解。

妈妈们那可怜的业余时间,如果能够得到合理的分配,反而能够将资源升值。不但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问题”,而且提升我们享受到的时间的“质量”。

毕竟,每个人拥有的时间是一样的,而每个人拥有的幸福感,却是云泥之别。

点击按钮,一键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