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搜索

9. 爱自己

    我们已经了解如何使用非暴力沟通来发展友谊,促进家庭和睦,改善工作交流以及推动政治和解。然而,非暴力沟通最重要的应用也许是在于——爱自己。

让生命之花绽放

    在赫布•加德纳编写的《一千个小丑》一剧中,主人公拒绝将他12岁的外甥交给儿童福利院。他郑重地说道:“我希望他准确无误地知道他是多么特殊的生命,要不,他在成长的过程中将会忽视这一点。我希望他保持清醒,并看到各种奇妙的可能。我希望他知道,一旦有机会,排除万难给世界一点触动是值得的。我还希望他知道为什么他是一个人,而不是一张椅子。”

    然而,一旦负面的自我评价使我们看不到生命的美,我们就会忘记自己是“特殊的生命”,而把自己当作一把椅子。如果我们习惯于将自己视为工具——充满各种缺陷的工具,自我憎恨还令人奇怪吗?

    如何培养对自己的爱呢?转变自我评价的方式是一个重要方面。既然希望自己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是有益的,那么 ,自我评价的方式就要有助于学习,使我们的选择符合生命的需要。然而,不幸的是,我们的自我评价方式往往导致自我憎恨,而无助于学习。

当我们的表现不完美

    在一个研讨班中,我请参加者回忆近期他们做后就感到后悔的一件事情。接着,我提醒他们特别注意,他们认为自己做错事后,会和自己说什么。比较典型的话有:“笨蛋!”“这种蠢事你也干得出!”“你有毛病?”“你总是把事情搞得一团糟!”“真自私!”

    他们的自责意味着:他们认为自己所做的事是错的或不好的,他们就当为此感到痛苦。然而,可悲的是,许多人陷于自我 憎恨中,而无法从失误中获益——失误提示我们的局限性,并引导我们的成长。

    即使我们有时通过严厉的自责“得到了教训”,我也会种变化和学习的驱动力。我希望,我们的改变是出于对生命的爱,而不是出于羞愧或内疚这些具有负面影响的心理。

    如果自我评价使我们羞愧并改变行为,我们也就允许自我 憎恨来引导自己的成长和学习。羞愧是自我憎恨的一种形式,出于羞愧的行为不是自由而快乐的行为。即使我们试图更加友善和体贴,一旦人们意识到我们行为的背后的羞愧或内疚,他们对这些行为的欣赏也就比不上那些只是出于爱的行为。

    在我们的语言中,有一个词极易引起羞愧和内疚。我们经常使用它来打击自己。它在我们的意识中是如此根深蒂固,以至许多人无法想象,没有它生活将如何继续。这个词就是“应该”,也就是“我应该早点知道”或“我不应该做那件事情”中的“应该”。如果我们认为自己“应该”怎么样,在大多数的情况下,我们也就封闭了自我。因为“应该”意味着我们别无选择。这使我们感到无奈和沮丧。同时又心有不甘,不愿屈服。

    除了“应该”这个词,我们还用别的方式教训自己,例如:“我真受不了自己现在这个样子。我必须改改了。”想一想那些强迫自己的人。他们中有的人说:“我真的应该戒烟了。”另一些人说:“我必须加强锻炼。”他们不断地说他们“必须”做什么,与此同时,又不停地找借口不那么做,因为没有人想成为奴隶。当然,我们也不是命中注定要去服从“应该”或“不得不”的指挥,不论它是来自外部,还是来自我们自身。一旦顺从了这些命令,生活也就失去了乐趣。

为什么会自责?

    经常责备自己、强迫自己将使自己“更像椅子而不像人”。非暴力沟通认为,对他人的指责反映了我们遇到挫折——他人的行为不符合我们的需要。如果我们指责的那个人恰好就是我们自己,那么言下之意是:“我的行为不符合我的需要。”我相信,如果我们专注于需要是否得到满足以及得到怎样的满足,我们就更有可能从自我评价中获益。

    一旦发现自己正在做获益的事情,我们的挑战是如何对需要和价值观保持清醒的认识,以使我们的转变1)符合我们的心愿;2)出于对自己的尊重和爱护,而不是出于自我憎恨、内疚或羞愧。

非暴力沟通的忧伤

    我们成长在学校教育和社会化的影响中,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培养自己在各种情境中都专注于生命的需要及价值观,也许已经太迟了。然而,既然我们可以用心体会他人的评论所反映的需要,我们一样可以了解自责所反映的需要。

    例如,如果发现我们痛骂自己:“你看你,又把事情搞砸了!”我们马上就可以问:“我什么样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一旦意识到自己尚未满足的需要——很可能是多个层面的需要,我们的身心状态就会发生明显的变化。我们不再感到羞愧、内疚和沮丧,而开始体会到别的情感。不论它们是忧愁、失望、恐惧、悲伤、挫折感或别的——其目的都是推动我们去满足需要和追逐梦想。

    非暴力沟通鼓励我们直面人生的苦难:在遇到挫折时,充分体会人生的悲哀和内心的渴望。是的,感到遗憾是难免的。但它能帮助我们从经历中学习,而无须责备自己。我们意识到过去的行为违背了自己的需要及价值观,并允许这种觉察引发的情感充分流淌。一旦专注于尚未满足的需要,我们就会考虑如何满足它。反之,如果用苛刻的语言指责自己,我们不仅难以找到解决办法 ,而且容易陷于自我惩罚的痛苦中。

自我宽恕

    接着,我们试图理解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我们问自己:“我做那件事情是为了满足什么需要?”我相信,人的行为总是服务于自身的需要及价值观——不论它是否能够实现目的,也不论我们事后是感到庆幸还是遗憾。

    通过聆听自己的心声,我们就能发现心灵深处的需要。此时,我们就可以原谅自己。我们意识 到,尽管过去的选择并不理想,但它也是为了实现内心的愿望。

    爱惜自己的关键之一是同 时包容那两个不同的“我”:一方面包容对过去的某种行为感动后悔的“我”,一方面包容采取那种行为的“我”。非暴力沟通的忧伤及自我宽恕为个人的学习和成长创造了条件。只要对自己的需要保持清醒的认识,我们就能建设地满足它们。

“不要做任何没有乐趣的事情!”

    非暴力沟通的忧伤及自我宽恕可以激发我们对生命的爱。此外,我想强调的是,我们行为的动机反映了我们是否爱。当我建议“不要做任何没有乐趣的事情”时,有些人觉得我很极端,甚至 精神不正常。然而,我深信,出于对生命纯洁的爱,而不是出于恐惧、内疚、羞愧、职责或义务来选择生活,是爱惜自己的重要体现。如果我们致力于满足他人及自己的健康成长的需要,那么,即使艰难的工作也不乏乐趣。反之,如果我们的行为是出于义务、职责、恐惧、内疚或羞愧,那么,即使有意思的事情也会变得枯燥无味。

    在第二章中,我们谈到了如何使用负责任的语言来代替回避责任的语言。许多年前,有个练习给我带来极大的快乐和欣喜,使我从此很少感到沮丧、内疚和惭愧。我将在下文中介绍这个练习,希望它有助于人们深入理解自己的人生选择,并找到快乐的生活方式。

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

    第一步

    在日常生活中,你觉得哪些事情没意思,却又认为自己不得不做?请将它们列在一张纸上。

     当我第一次审视自己的清单时,仅仅是它的长度就让我明白为什么我活得不开心。我终于意识到,有许多 事情,我之所以日复一日地去做,是因为我相信那是不得不做的事情。

    我清单 上的第一项是“写临床报告”。我讨厌写那些报告,然而,每天我至少要折磨自己一个小时。第二项则是“开车送小孩上学。”

    第二步

    列好清单后,向自己坦白:你做这些事情是因为你选择了做它们,而不是因为你不得不做。在你所列的每个项目前,加上“我选择做”。

    当时,我对这一步骤有些抗拒。我反复强调:“写临床报告不是我的选择!我不得不做!我是一个临床心理医生 。我不得不写这些报告。”

    第三步

    一旦承认某一行为是你的选择,就填写以下的声明来了解你为什么要那么做:“我选择做______是因为我想要______。”

    起初,我怎么也想不清楚我到底为什么要写临床报告。几个月前,我已经确信,对我的病人来说,临床报告用处并不大,花那么多时间是不值得的。既然如此,为什么我一直费尽苦心准备这份报告?最后,我终于明白了,我选择写临床报告,是因为我想从中得到收入。于是,从35年前的那一刻起,我就再也没有写过一份临床报告。想到少写了无数的临床报告,我的快乐真是无法形容!当认识到钱是我的主要动机时,我马上就想到我可以用别的方式来获得收入,而事实上,我宁可在垃圾箱中觅食,也不愿再写一份临床报告。 

    我清单上的第二项是开车送孩子上学。当我琢磨自己为何要这么做时,我发现,我很欣赏我的孩子从他们现在的学校得到的教育。虽然他们可以步行 到附近的学校上学,但他们所在的学校提供的教育更符合我的价值观。想到这一点,在开车送孩子上学时,我的感受就不一样了。在这以前,我会产:“倒霉!今天又不得不开车送孩子上学。”而在这之后,我理解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那是为了孩子们能够得到我所看重的教育。当然,有的时候,在路上我需要提醒自己两三次开车送孩子上学的意义。

深入理解我们行为的动机

    你在思考“我选择做______是因为我想要______”这个问题时,也许会像我考虑开车送小孩子上学那样,发现自己行为背后的价值取向——你在生活中看重什么。我确信,一旦意识到我们的行为所服务的需要,即使工作很艰苦、富有挑战性乃至举步维艰,我们也会从中得到乐趣。

    然而,你也许会发现,清单上的一些行为是出于下列的一种或多种动机:

1)为了钱    钱是社会回报一个人的主要形式。如果我们的行为是为了得到报酬,我们付出的代价是失去生活的乐趣;反之 ,如果我们的行动只最贱于对生命的爱,快乐将会伴随我们。在非暴力沟通中,钱并不被认为是一种“需要”,它只是被用来满足某种需要的无数种策略中的一种。

2)为了得到赞同    像钱一样,来自他人的赞同也是一种回报。受社会化的影响,我们渴望得到奖励。上学时,学校使用外在的手段来激励我们学习。在家里,做一个好男孩或好女孩,我们就会得到礼物;反之,如果大人认为我们调皮捣蛋,我们就会受罚。于是,等我们长大成人,我们误以为生活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回报。我们迫切地希望得到人们的微笑,听到一点鼓励,盼着人们夸我们是“好人”“好家长”“好市民”“好员工”以及“好朋友”等等。为了讨人喜欢,我们努力迎合他人;为了避免招人嫌恶,我们不做那些不受人欢迎的事情。

    于是,为了博得他人的喜爱,我们费尽心思、委曲求全。这是很可悲的。实际上,如果我们的行为只是出于对生命的爱,人们自然会心存感激。他们的感激也是在给我们确认:我们的行为益于他们的生活。一旦如愿活出对生命的爱,我们所体会到的欢乐是他人的赞同永远无法给予的。

3)为了逃避惩罚    有些人缴纳个人所得税主要是为了免受惩罚。这使他们对每年度例行的纳税产生了抵触情绪。然而,想起小时候我父亲及祝您对纳税的态度,感到真是今非昔比。他们从俄罗斯移民到美国,热衷于支持一个他们认为比沙皇更能保护人民得奖的政府。想到许多 人的福利有赖于他们的纳税,每次将支票寄给美国政府时,他们都无比地喜悦。

4)不感到羞愧    我们知道,如果不做某些事情,我们就会责备自己。我们认为不做那些事情是不对的、愚蠢的。可是,如果为了体面而循规蹈矩,我们最终难免感到厌烦。

5)为了避免内疚    在另外一些情形,我们也许会想:“如果我不做那件事,中坚力量人会感到失望。”此时,我们担心无法满足他人的期许。同样一件事情,不同的目的会给我们带来截然不同的感受。如果为了避免内疚,我们将活得可怜兮兮;如果为了活出对他人的爱,我们的生活将充满乐趣。

6)为了履行职责    使用“应该”“不得不”“必须”“不能”“被迫”这样的词语,意味着我们受到内疚、职责或义务的逼迫,感到自己无可奈何。我确信,一旦生命的需要被忽视,我们的行动地社会来说极具危险,对个人来说则极为不幸。

    在第二章中,我们看到“行政命令”这一概念的恶果:艾希曼及其同事使数以万计的人丧命,却不认为负有任何的个人责任。当我们认为自己无可奈何时,我们不再是生活的主人,而是沦为了机器。

    在仔细思考清单所列的种项事情后,你也许会像我选择放弃写临床报告那样,决定不做某些事情。即使这听起来似乎很激进,但我们只做有乐趣的事情是可能的。我相信,我们越是投入服务生命的乐趣中——服务生命是唯一的目的,我们也就越爱自己。

8. 倾听的力量

   倾听使身心痊愈

     一个人如果有机会倾诉,会是怎样的感觉呢?卡尔•罗杰斯这样写道:“如果有人倾听你,不对你评头论足,不替你担惊受怕,也不想改变你,这多美好啊……每当我得到人们的倾诉和理解,我就可以用新的眼光看世界,并继续前进……这真神奇啊!一旦有人倾听,看起来无法解决的问题就有了解决办法,千头万绪的思路也会为得清晰起来。”

    安德森女士是一所实验小学的校长。有一天,她在午饭后回到办公室时发现有位叫米丽的女生江满脸沮丧地坐在那里等她。米丽一见到她就问道:“阿姨,你有时候会不会连续几天都做了别人不喜欢的事,而你并不是有意的?”

    “是的,”安德森回答说,“我想我明白你的意思。”这是,她需要赶去参加一个十分重要的会议,她并不希望满屋子的人等她一个人。于是,她就直接问:“米丽,我能为你做什么吗?”米丽轻轻抱住了她,望着她的眼睛,恳求她:“阿姨,我不要你做任何事情,我只想你听我说。”

    安德森后来回忆说,这是她人生最重要的时刻之一。她很感激她的学生给她的启发。她当时想:“如果时间来不及,就请满屋子的成年人等等吧!”她和米丽一起坐在一和长椅子上,她的手抱着米丽的肩膀,米丽依偎着她,搂着她的腰。她们就这样坐着,直到米丽说完她的心事,而时间并不算长。

    我的朋友劳伦斯也和我分享了她的一段经历。有一次,她和六岁的儿子谈话,话清空没说完,儿子一不高兴就跑开了。这时,年仅十岁的女儿和她说:“妈妈,看起来你有一点生气,你希望他耐心地与你谈话,是吗?”听到女儿的话,劳伦斯大为惊讶,气也消了。儿子回来后,她也就能静下心来和他谈话。

    一位大学老师提到,一些老师通过倾听以及表达自己的需要,使师生关系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学生们越来越敞开心扉,告诉我们他们生活中的困难。他们对于干扰学习的因素认识得越清楚,也就越能够提高学习的效率。虽然倾听他们占用了我们许多时间,但我们认为这是值得的。不幸的是,系主任对此感到了不安。他说:‘我们并不是心理医生,我们应该多花时间在教学上,而不是与学生谈心。’”

    当我问他老师怎么和系主任沟通时,他回答说:“我们用心倾听他的感受和需要。我们注意到,他有些担心,他希望我们就要介入到我们不擅长的领域中。我们还注意到,他希望我们能够告诉他,我们与学生谈心并不会影响教学。得到我们的反馈后,他看起来很欣慰。”

    在组织机构中,我们在听到上级的意见时,通常会把它看作是命令或指示。倾听同事或下级比倾听上级要 容易得多。在上级面前,我们有时可能会有点紧张,以至无法静下心来体会他们的感受和需要,并给予反馈。因此,我特别欣赏这些老师能像倾听学生那样倾听他们的系主任。 

倾听和示弱的能力

    非暴力沟通鼓励我们表达自己最深的感受和需要,因此,我们有时也许会发现运用非暴力沟通是富有挑战性的。然而,通过倾听,我们将意识到他人的人性以及彼此的共通之处,这会使自我表达变得容易些。我们越是倾听他人语言背后的感受和需要,就越不怕与他们坦诚地沟通。我们 最不愿意示弱的时候往往是因为担心失去控制想显得强硬的时候。

    有一次,在克里夫兰和一群社会青年谈话时,我毫不掩饰自己的情绪:“我感到伤心,我需要尊重。”“哦,你们看,”有一个从说道,“他感到作心,这简直糟透了!”这时,其他人都哈哈大笑。听到这样的话,我可以把它看作是攻击,也可以通过它来了解他们的感受和需要。

    然而,如果我将它看作是羞辱或攻击,我很可能就会觉得自己受到了伤害,甚至 因为过于恼怒或害怕而无法倾听他们。如果出现了这种情况,我也许就需要先离开现场,来倾听自己心底的声音,或向好友倾诉——这将有助于与对方交流。在痛苦的民,为了了解自己深层的需要,我建议首先获得必要的倾听,以避免充斥头脑的各种想法所束缚。

    当时,我用心体会着那位青年的话以及之后的笔,我认为他们不高兴是因为他们把我的话当作了指责。在过去,人们在说“我感到伤心 ”时,也许暗含着对他们的批评。由于 我并没有和他们确认这一点,无法知道这种猜测是否准确。然而,通过倾听他们的感受和需要,我既没有气馁也没有生气。

    “嘿!”另外一个人大声叫:“你说的都是一些废话!你想一想,如果这里有另一伙人,他们带了枪,而你没带。你还准备站在这里和他们说话?真是胡扯!”

    这时,所有的人又笑了。我体会着他们的感受和需要,问道:“听起来,对学一些没用的东西,你学得很烦?”

    “是的。如果你生活在这个地方,你就知道你讲的东西全是垃圾。”

    “你认为来帮助你们的人应该对你们的生活有所了解?”

    “就是这个意思。在你张嘴说话前,你的脑袋可能就开花了。”

    “所以,你很希望他对你们所面临的危险有所了解?”我一直这样的方式倾听着他们,有时说出我的理解,有时则没有。我们的对话持续了45分钟,这时,我感到气氛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他们开始认为我真的能够理解他们。和我一起去的一位先生注意到了这一点,他大声问道:“你们认为这位先生怎么样?”给我带来最大挑战的那位先生回答说:“他是我们最好的顾问!”

    我的同伴大吃一惊,转过身来,悄悄地问我:“可是,你什么也没说啊!”实际上,通过倾听他们的感受和需要,并给予他们反馈,我示范了如何运用非暴力沟通来沟通。

倾听预防潜在的暴力

    一次,一位教师和我谈起了她的一段经历。

    这位老师在圣•路易斯的一所学校教书。那个地区的治安情况不太好,为了保证教师的安全,学校提醒她们在放学后立即离校。有一天,为了帮助一位学生,她在放学后留了下来。学生刚离开不久,她在收拾东西时,突然发现有个陌生的男人站在门口。看到教室内空荡荡的,这个男人迅速走到她面前,用颤抖的声音命令她脱了衣服。意识到他的焦虑和不安,她开始全神贯注地体会他当时的感受。遇到 这么出科意料的反应,这个男人犹豫了一下,接着大声吼道:“快脱了衣服!”

    “你似乎有些不安,安全对你特别重要,是吗?”她问道,同时继续体会着他的感受和需要。

    “对极了,”这个男人嚷道,“快脱衣服,要不有你好看的!”

    ”请告诉我,是不是有别的方式可以满足你的需要,而不用伤害我?”她问。

    “我和你说了,快脱衣服。”这个男人脱口而出。

    “听起来,这对你很重要。同时,我希望你知道,我真的很害怕。你知道吗?如果你愿意离开这里而不伤害我,我会极为感激!”她继续说。

    “拿钱包来!”这个男人喊道。

    这位老师把钱包递给了那位男人。她很庆幸自己没有被强奸。后来,她回忆说,那位男子每听一次她的反馈,他想强奸她的冲动似乎就减弱一些。

    还有一次,一位警官在非暴力沟通研讨班开始前和我说了以下一番话:

    “我非常高兴,在上一期的研讨班中,我请我们练习如何倾听他人。几天后,我就被派去逮捕一个人。当我把他带出来时,大约有60人围住了我,不让我上车。他们大声喊道:‘放他走!’‘他什么也没做!’‘你们警察是种族主义者!’虽然我怀疑倾听他们并给予反馈能够发挥作用,但当时并没有别的选择。所以,我努力理解他们,‘你们不相信逮捕这位先生是合理的?’‘你们认为这是种族歧视?’几分钟后,不像刚开始那样充满敌意。最后,他们让开了一条路,我把那个人带上了车”

     另外还有一个故事是关于一位年轻妇女如何运用倾听预防了潜在的暴力。这位妇女当时在多伦多的一所戒毒中心上晚班。在晚上十一点,有一个男人走了进来,要求给他一个房间休息。这个男人看起来刚吸过毒。这位女士向他解释说,所有的房间已经满了。当她递给他另一个戒毒中心的地址时,他把她摔倒在地上。她回忆说:“他坐在我的胸部上,拿着一把刀对着我的喉咙,大声嚷道‘狗娘养的,不要对我撒谎!你一定有房间!’”

    幸运的是,这时她仍能够注意倾听他的感受和需要。

    “在那样的情形下,你还记得运用非暴力沟通?”我很惊讶。

    “我有别的选择吗?绝望有时也许会给一个人带来灵感!你知道,马歇尔,”她补充说“你那天讲的话对我真的有帮助。实际上,那句话救了我的命。”

    “什么话?”

    “你和我们说,在一个生气的人面前,永远不要用‘不过’‘可是’‘但是’之类的词语。一开始,我很想为自己辩护,我想和他说,‘可是,我们真的没有房间。’幸好,在那时,我想起了那句话。我一直记得这句话,是因为在一周前,妈妈在和我争吵时说,‘如果我说什么,你都说‘但是’,小心我杀了你’。想一想,我妈妈生气 时听到‘但是’都想杀了我,何况那个男人呢?如果我在他愤怒时说‘可是,我们真的没有房间’,我想我早就没命了。”

    “所以,我深吸了一口气,对他说,‘看起来,你真的很生气 ,你想有一个房间可以休息’。他大声嚷道,‘就算我是个瘾君子,我也需要尊重。没有人尊重我,气死我了。连我的父母都看不起我!我需要尊重!!!’于是,我就问他,‘提不到别人的尊重,你是不是很气愤?”

    “你们的对话持续了多长时间?”我问她。

    “哦,大约是35分钟时间。”

    “听起来,真是很恐怖!”

    “刚开始时确实很恐怖,不过说了几句话后,我就不再将他看作是恶魔。就像你说的,那些被我们看成恶魔的人,其实还是人。只是有时我们无法看到他们和我们的相通之处。我越是专注于他的感受和需要,我就越把他看作因为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而感到绝望的人。我开始相信,他不会伤害我。实际上,他后来就放开了我,并把刀收了起来。我也帮他在另一个戒毒中心找到了住处。”

    对他能在那样极端的情形下运用非暴力沟通,我十分欣喜。我好奇地问:“你怎么还回来参加研讨班呢?听起来,你已经精通了非暴力沟通,都可以去给别人讲解了。”

    “我遇到了更大的困难。”她说道。

    “哦,与你的遭遇相比,还会有什么更大的困难呢?”

    “关于和我妈妈的沟通,我需要你的帮助。尽管我知道要谨慎使用‘不过’‘可是’‘但是’这些词语,但对于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我感到很沮丧。在第二天上晚餐时,我和妈妈谈到了这段经历,她说,‘如果你继续做这份工作,我和你爸爸都会得心脏病。你应该立即换一份工作’。你猜猜看我说了什么。我回答说,‘可是,妈妈,这是我的生活。’”

    我很难找到更好的例子来说明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有多困难。

如果别人说“不!”

    当别人说“不”的时候,我们常常会认为他们是在拒绝我们。有时,我们甚至还会觉得自己受到了伤害。然而,如果我们能够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我们也许就会发现是什么使他们无法答应我们的请求。

    有一次,在研讨班的休息时间,我请大家一起附近的咖啡店喝咖啡。有位女士很唐突地说:“不!”我愣了一下,不过,很快我就提醒息倾听她的感受和需要。“你好像有些不高兴?”我问她。

    “不是这样的,”她说,“只是我不想每次一张嘴就被你纠正。”

    从她的回答看来,她并没有生气 ,而是有些不安。于是,我就问她:“你担心,在喝咖啡时不能自由自在的谈话吗?”

    “是的,和你去喝咖啡,我担心你一直会留意我说话的方式。想到这一点,我就不想去了。”

    在研讨班中,我认真听她的每一话,并提示她如何用非暴力沟通来表达。通过倾听她说“不”时的感受和需要,我发现,她担心我在公共场合也会评价她的表达 方式。于是,我就告诉她,在公共场合,我不会那样做。同时,我们还讨论了,在研讨班中怎样给她建议,她才不会感到不安。顺便 说一句,她后来和我们一起去喝了咖啡。

使谈话生动有趣

     有的时候,谈话的气氛很沉闷。我们体会不到说话的人有怎样的感受和需要,也不知道他对我们有什么期待。这样的谈话是很累人的。它只是在浪费我们的时间,而无法帮助我们与他人如何加深联系。这种书面的出现往往是因为说话的人并不清楚自己的感受、需要和请求。

    怎么做才可以扭转这种局面,使谈话生动有趣呢?我的建议是,尽快提醒说话的人留意自己的感受和需要。等得越久,也就越难做到这一点。我们这样做并不是要以自我为中心,而是请深圳市他们体会自身的状态。

    例如,如果一位邻居又讲到她20年前的痛苦的经历——她丈夫抛弃了她和两个年幼的孩子,我们也许就可以插话说:“听起来,你现在还是愤愤不平。你很需要关心和体贴?”人们常常没有意识到,他们需要的是别人的理解和接纳。他们也没有意识到,直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与讲故事相比,更容易得到他们所期待的联系。

    使谈话生动有趣的另一种方法是直接表达我们的愿望。有一次,在参加聚会时,我觉得气氛很沉闷。于是,我就对其他人说:“对不起!我有点不耐烦,因为我想与大家加深联系,却又没有做到这一点。我想知道,我们刚才的谈话能否满足你的需要;如果能满足,满足的是什么需要。”

    其他九个人瞪着我,仿佛我往菜汤里扔了一只苍蝇。幸运的是,我当时能够用心体会他们的感受和需要。“你们不高兴是因为你们想继续谈下去?”

    一片沉默。接着,有个人回答说:“不,我没有不高兴。我是在想你说的话。是的,我也觉得刚才的谈话很无聊;实际上,我已经烦透了!”

    听到他的回答,我很惊讶,因为刚才他的话最多。现在,我将不再为类似的事情感到惊讶:我发现,如果听的人很烦,说的人一般也会觉得很无聊。

    你也许会想,打断另一个人的谈话,是不礼貌的。我曾经做过一个非正式的调查。我的问题是:“如果你说的话别人不想听,你是希望对方假装在听还是直接打断你?”我问了许多人,只有一个人不希望被打断。听到他们的回答,我更确信,打断别人比假装在听,更符合对方的愿望 。所有的人都希望自己的话对人有益,而不想被人当作负担。

如果别人保持沉默

    有的时候,我们说了心里话,很想知道对方的反应,却发现对方一句话也不说。这时,我们也许会有不安,容易把事情往坏处想。在别人保持沉默时,我们一般会觉得有些别扭,而很难静下心来体会对方的感受和需要。

    有一镒,在为一个公司提供咨询服务时,我动了感情,哭了起来。等我平静下来,我发现这个公司的董事长转过身去,默不作声。我有些困惑,想知道他怎么了。于是,我就问他:“你生气 了吗?你希望你请来的顾问有很好的自制力?”

    如果他回答“是的”,那意味着我们对表达情感的方式有不同的理解——我不会因此而责备自己。然而,董事长并没有说“是的”,他回答说:“不是这样的。我在想我的太太多么希望我能哭啊。”他接着讲到,他的太太正要和他离婚。这些年来,她一直在抱怨,和他生活在一起,就象和一块石头生活在一起。

    在当心理医生时,一位20岁的女士被她父母带来见我。这位女士刚接受过精神病治疗,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她经历了药物治疗、住院治疗以及休克疗法。在过去的三个月,她一句话也不说。她父母搀扶着她来我办公室,如果没有人扶着,她就一动也不动。

    她蜷缩在我办公室的椅子上,身子不停地发抖,眼睛呆呆地看着地板。我用心体会着她,并问道:“你害怕吗?你要觉得安全,才开始说话,是吗?”

    她看上去一点反应也没有。于是,我就说出了我的感受:“我很担心你。请告诉我,你说些什么或做些什么,会感觉安全些?”仍然没有反应。在接下来的40分钟中,我要么将我体会到的她的感受和需要反馈给她,要么就表达我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她一直都没有什么明显的反应,仿佛她根本就没有意识到我正在和她交谈。最后,我和她说,我累了,我想请她第二天再来。

    后两天的情况和第一天基本上没什么不同。我仍然用心体会她的感受和需要,有时我会说出我的理解,有时就静静地坐在她身边。在另外一些时候,我会和她说我的感受和需要。而她坐在椅子上,不停地发抖,什么也没说。

    在第四天开始时,她仍然没有任何反应,我把手伸了过去,握住她的手。由于不知道语言是否可以传达我对她的关心,我寄希望于身体的接触。我的手刚一碰到她的手,她就变得更加紧张,并把身体往后缩。正当我要把手放开的时候,我发现她有些放松了,于是,我继续握着她的手。在接下来的几分钟,我一边握着她的手,一边像第一天那样和她谈话。我发现她越来越放松,但仍然什么也没说。

    第五天,她再来的时候,看起来比以前紧张得多。她坐下来后,就转过身去,把攥得紧紧的拳头伸到了我的面前。一开始,我有点困惑,不知道她是什么意思。但很快,我就猜出,她有东西要交给我。我把她的拳头放到手里,然后从她的手掌中找到一张皱巴巴的纸条,上面写着:“请帮我说出心里话。”

    读了这句话,我喜出望外。一个小时以后,我终于说出了一句话,她的语速很慢,声音有些颤抖。当我告诉她我的理解时,她放松了一些,然后继续表达她自己。一年以后,她给我寄来了她后来在日记中写下的话:“

    ”我出院了,不再接受休克治疗和药物治疗。那时大概是4月。前3个月发生的事情,我头脑里一片空白。他们告诉我,出院后,我在家里,什么也不吃,一句话也不说,只想躺在床上。这时,他们把我送到了卢森堡博士那里。在接下来的三个月中,卢森堡走来走去在他办公室中和我谈话,仿佛是我生活的全部。

    在和他谈话后,我开始‘醒’了过来。我开始和他说我的烦心事——我以前做梦也没想到,我会和任何人提到这些事情。这对我的生活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一开始,我感到难以启齿。但卢森堡博士关心我,并取得了我的信任,我愿意说给他听。每次说出心中的烦恼,我都会觉得开心些。每次会面结束后,我就开始计算离下一次见面的时间,还有几天、几个小时。

    我认识到,面对现实,并不完全是坏事。我还认识到,有许多的事情,我无法逃避,需要独自担当。

    我很害怕。我发现我自己在挣扎。有的时候我竭尽全力,却还是做不到。幸运的是,我也看到,现实还有好的一面。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发现,有机会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并得到他人的倾听和理解,是多么的幸福!”

    直到今天,看到倾听对人的影响,我还会感到惊喜。一次又,我见证了,倾听帮助人们治愈了心灵的创作。作为一个听众,我们并不需要心理学知识或接受有关精神疗法的训练。关键是,我们有能力体会一个人在某个时刻独特的感受和需要。

7. 用全身心倾听

    在前几章中,我们学习了如何通过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表达自己。本章我们将探讨如何倾听他人,了解他们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并给出予反馈。

    为了倾听他们,我们需要先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断,全神贯注地体会对方。以色列哲学家马丁•布伯对此作出了描述:“尽管有种种相似之处,生活的每时每刻就象一个刚出生的婴儿,一张新的面孔,我们从未见过,也不可能再次见到。我们无法停留在过去,也无法预见我们的反应。我们需要不带成见地感受变化。我们需要用全身心去倾听。”

    然而,用全身心倾听他人并不容易。法国作家西蒙娜•薇依写道:“倾听一个处于痛苦中的人,不仅十分罕见,而且非常困难。那简直是奇迹;那就是奇迹。有些人认为他们可以做到,实际上,绝大部分的人还不具备这种能力。”遭遇他人的痛苦时,我们常常急于提建议,安慰或表达我们的态度和感受。可是,倾听意味着全心全意地体会他人的信息——这为他们充分表达痛苦创造了条件。有一句佛教格言恰如其分地描述了这种能力:“不要急着做什么,站在那里。”

    如果一个人想要别人了解他的处境,听到的却是安慰和建议,那么,他就有可能觉得不太舒服。我和女儿的一次圣诞提醒我,在安慰他人或提建议前,先看看那是否是他们想要的。有一天,我女儿在照镜子时说:“我丑得象一只猪。”

    “你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女孩!”我大声宣布。女儿很不高兴地看了我一眼,喊了一声“爸呀”,然后摔上门出去了。我的安慰看来不合时宜。也许,她只是希望我留意她的感受。也许当时我最好问她:“你对你今天的形象感到很失望吗?”

    我的朋友霍利•汉弗里举了一些例子,来说明哪些行为会妨碍我们体会他人的处境:

●建议:“我想你应该……”

●比较:“这算不了什么。你听听我的经历……”

●说教:“如果你这样做……你将会得到很大的好处。”

●安慰:“这不是你的错,你已经尽最大努力了。”

●回忆:“这让我想起……”

●同情:“哦,你这可怜的人……”

●否定:“高兴一点。不要这么难过。”

●询问:“这种情况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辩解:“我原想早点打电话给你,但昨晚……”

●纠正:“事情的经过不是那样的。”

    哈罗德•库希纳拉比在《当好人遭到厄运》一书中诉说了他的苦难。在他儿子临死时,听到人们的安慰,他极为痛苦。然而,想到20多年来他在别人遭遇不幸时也说同样的话,他更是伤透了心!

    我们常常认为,在亲友感到痛苦时,我们应该想办法使他们好受一点。然而,急于采取行动使我们无法充分体会他们的状况。对于从事心理咨询或热线服务的人来说,更是如此。在一次研讨班中,我问了23位心理医生,如果向他们求助的人说“我快要崩溃了,我找不到活下去的理由”,他们会有怎么样的反应。我收集她他们的书面回答后提议:“我将依次大声读出这些书面回答。假定你是那位求助的人,如果你认为某个回答表达了对你的理解,就请你举起手来。”在23个回答中,只有3个人举手。其中,最常见的反应是,像“这是什么时候开始的”这类的问题。也许,他们是希望通过收集足够的信息也来分析和解决问题。事实上,试图分析问题妨碍了我们与他人的联系。如果我们只关心别人说了什么,并考虑他的情况符合哪种理论,我们是在诊断人——我们并没有倾听他们。在非暴力沟通中,倾听他人意味着,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断,一心一意地体会他人。倾听的这种品质体现了它与理解以及同情之间的区别。

体会他人的感受的需要

    不论别人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息,我们都可以用心体会其中所包含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比方说,一位新邻因为急事借走了你家的车。你的家人知道后责骂你:“你把车借给陌生人,真蠢!”此时,你就可以好好体会他们的感受和需要,既不反驳也不自责。

    不论别人说什么,我们只听到他们此时此刻的a)观察,b)感受,c)需要,d)请求。

    在这个例子里,很明显,家人观察到的事实是:车被借给了陌生人。有时候,别人的话基于怎样的观察,并不一目了然。例如,一位同事说:“你没有团队精神。”在这句话中,他并没有提到他的观察是什么。我们需要通过询问来了解我们的猜测是否正确。

    有位女士和她先生的交流出现了一些困难。她先生对她说:“和你说话有什么用?你从不好好听。”我给她的建议是,她先猜猜先生的感受和需要,然后再回去和先生谈。在下面的对话中,我试着帮助这位女士做到这一点。

(先生:“和你说话有什么用?你从不好好听。”

太太:“你生我的气吗?”

马歇尔:“你这么说,意味着他生气是由于你的缘故。我建议你说,‘你不高兴,是因为你需要……’这有助于你去了解他此刻的状态,而避免责备自己。”

太太:“但我说什么呢?‘你不高兴,是因为你需要……’需要什么?”

马歇尔:“从你先生的话中去寻找线索。他说,‘和你说话有什么用?你从不好好听’。当他那样说的时候,他没有得到什么?”

太太:“你感到不高兴,是因为你觉得我不理解你?”(试图体会先生的需要)

马:“你现在关心的是他的想法而非他的需要。我想,如果我们注意的是别人的需要而非他对我们的看法,我们将发现别人并不那么可怕。我们还会发现,他不高兴是因为他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

太太:(再试一次)“你不高兴是因为你需要理解?”

马:“这正是我想到的。我觉得这和你之前的表达有什么不同吗?”

太太:“当然,很大的不同。我把注意力放在了他现在需要什么,而不是自己做错了什么。”

给他人反馈

    在倾听他人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之后,我们可以主动表达我们的理解。如果我们已经准确领会了他们的意思,我们的反馈将帮助他们意识到这一点。反之,如果我们的理解还不到位,他们也就有机会来纠正我们。此外,这样做还有助于人们体会自己的状况,从而深入了解自己。

    非暴力沟通建议我们使用疑问句来给予他人反馈。这将便于他人对我们的理解作出必要的补充。我们的问题可以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1.他人的观察:“上周三我有三个晚上不在家,你说的是这回事吗?”

2.他人的感受及需要:“你很灰心?你希望得到肯定,是吗?”

3.他人的请求:“你是不是想请我帮你预订酒店?”

请注意上述问题与以下问题的区别:

1.“你说的什么事?”

2.“你现在的心情怎么样?”“为什么你会有那样的感觉?”

3.”你希望我怎么做?”

这一组的问题并不需要我们用心体会他人。这些问题看起来很直接,但根据我的经验,它们并不是获得信息的最佳方式。这样的提问方式就象心理咨询师在帮助客户,容易产生距离感。如果我们真的要这么问,那么,在提问前先提及我们的感受和需要,将鼓励人们主动表达自己。例如,如果我们想问别人“你说的是什么事”,我们可以说:“我有些困惑。我想知道你是指哪件事。告诉我好吗?”虽然,这并不是必要的——有时,我们的语气已经表明了我们的感受和需要;但我还是建议主动表达感受和需要,特别是情绪很激烈的时候。

    什么时候需要给别人反馈呢?首先,在对自己的理解没有把握时,我们需要对方的确认。然而,即使确信自己已经明白了,我们可能还会发现别人正期待我们的反馈。有时,人们甚至会直接问:“我的意思清楚吗?”或“你明白我的意思吗?”这时,简单回答“是的,我明白了”可能是不充分的,人们也许期待我们说得具体些。

    一位女士在参加非暴力沟通研讨班后不久,到一个医院当了义工。一些护士请她去和一位老太太谈话。护士们告诉她:“我们和她主,她的病并不重,只要吃药,病情就会好转。可是她听不进去,整天坐在屋子里喃喃自语‘我不想活了’,‘我不想活了’。”这位女士见到老太太时,就像护士们说的那样,她独自坐在房中,不停地说“我不想活了”。

    “你的意思是你不愿意活下去了?”这位女士问老太太。老太太很惊讶,停了下来,表情也轻松多了。她开始讲,从没有人知道她是多么痛苦。这位女士继续表达她的理解。很快,她们就感受到彼此的情意,手挽手地坐在一起。当天晚些时候,老太太就开始吃饭、服药,情绪也明显好转。尽管护士们一直在安慰老太太并给她建议,但只有这位女士为老太太提供了她真正需要的东西——她需要有人能理解她深深的绝望。

    一般来说,如果一个人在说话时有明显的情绪,他一般会期待得到他人的反馈。如果我们自己是说话的那个人,我们不妨清楚地表明我们是否期待反馈。

    然而,在一些文化环境中,我们也许很难用语言给他人反馈。有一位来自中国的先生在过去常常从父亲的话中听到责骂和攻击。为此,他很害怕去见父亲,每隔几个月才硬着头皮去一次。为了改善与父亲的关系,他现在总是努力静下来体会父亲的感受和需要。因此,父子关系已变得十分亲密。可是,他从没有说出他所意识到的父亲的感受。他解释说,“在我们的文化中,直接谈论一个人的感受是很少见的。重要的是,你已经不再把他的话看作是对我的攻击,而注意体会他的感受和需要。这使我们的关系日益好转。”

    我问道:“你的意思是说,你将永远不会和你父亲提他的感受,但留意他的感受对改善你们的关系十分重要?”

    “不。我想现在大概可以了。我们的关系这么好,如果我和他说‘爸,你现在很伤心吗’,我想他不会觉得意外。”他回答说。

    在给他人反馈时,我们的语气十分重要。一个人在听别人谈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时,将会留意其中是否暗含着批评或嘲讽。如果我们的语气很肯定,仿佛是在宣布他们的内心世界,那么,通常不会有好的反应。然而,一旦别人通过我们的语气意识到我们是在体会,而非在下结论,他们一般就不会产生反感。

    有时,我们的意图可能会被误解。人们也许说:“不要用沟通技巧来套我的话。”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可以继续倾听对方的感受和需要。这时,我们也许会发现,对方并不信任我们,除非对我们的意图有进一步的了解,他不会喜欢我们表达的方式。然而,就象上文的例子所反映的,只要我们专注于他人的感受和需要,所有的批评、攻击、责骂或嘲讽就会消失。我们越是这样做,就越能体会到一个简单的事实:有时,我们认为自己受到了指责,实际上,那些话是他人表达需要和请求的方式。如果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就不会认为自己的人格受到伤害。反之 ,如果一心分析自己或对方的过错,我们就会认为自己被贬低了。作家约瑟夫•坎伯说道:“为了幸福,必须把‘别人怎么看我’这个问题放在一边。”一旦我们把所谓的批评和指责看作是来自他人的礼物——为处于痛苦中的人提供服务的机会,我们就会感到这种幸福。

    如果人们常常怀疑我们的诚意,那么,我们就需要好好审视自己的动机。也许,我们只是在机械地运用非暴力沟通,而忘记其目的。这是,我们就可以问自己,我们关心的是加深与人,还是以“标准的”非暴力沟通方式来说话。或者,虽然我们是以非暴力沟通的方式来表达自己,我们在乎的也许只是改变他人来迎合我们的需要。

    有些人认为以非暴力沟通的方式来给他人反馈是在浪费时间。一位政府部门的主管在一个研讨班中谈到:“我的职责是说明事实和解决问题,不是为每个来找我的人提供心理咨询。”然而,许多来找他解决问题的市民,对他却十分不满。有几位市民来悄悄告诉我:“你去他的办公室谈点事情,他就给你介绍一些情况,你无法知道他把你的话听进去了没有。于是,你就开始怀疑他的信息是否有助于解决问题。”给他人反馈是在节约而非浪费时间。关于劳资谈判的研究显示,如果双方同意在作出答复前先准确地重述对方的观点,那么,达成协议的时间将可以比平时缩短一半。

    我想起了另外一个例子。有一位先生在开始时也不认为给他人反馈有什么价值。有一段时间,他与太太的关系十分紧张,于是,他们一起参加了一个非暴力沟通研讨班。期间,太太对他说:“你从不好好听我讲话。”“我怎么没有人?”他答道。“你就是没有!”太太反驳。

    这时,我对这位先生说:“我担心你也许只是在证实她的观点。从她的反应来看,你的回答柄不出你在认真倾听她。”

    对我的观点,他感到有些困惑。于是,我问他是否可以让我来扮演他的角色。他很乐意我这么做。接着,我和他的太太就展开了以下的对话:

太太:“你从不好好听我讲话。”

我:“听起来,你很失望。你需要体贴,是吗?”

这位女士听到我的回答后,流下了眼泪。她终于得到了别人的理解。我转过身去,和她先生说:“我相信这就是她的需要——她需要倾听和理解。”这位先生十分惊讶:“她想要的只是这个?”他很难相信,这么简单一句话对他太太能有这么大的影响。

    在接下来的时间中,这位先生也就某件事情表达了对太太的不满。当太太说出她所意识到的他的感受和需要时,他显得很高兴。他看着我说:“这是有价值的。”一旦一个人意识到自己得到了理解和接纳,一般来说,他会觉得很惬意。

保持关注

    我建议,在解决问题或询问他人的请求前,为他人的充分表达创造条件。如果过早地提及他人的请求,我们也许就无法传达我们的关心;甚至还会被看作是应付。而且,在谈话刚开始时,人们所表达的感受往往是冰山之一角,有许多相关的感受——通常是更为强烈的情感,并没有得到表达。倾听将为他们探究和表达内心深处的感受创造条件。反之,如果急于了解他们的请求或表达自己,就会妨碍这个过程。

    假定有一位母亲和我们说:“不知道怎么回事,我的孩子不论我和他说什么,他都不听。”这时,我们就可以表达我们的理解:“听起来,你很伤心,你希望找到和孩子沟通的办法。”这样的回答通常会鼓励对方去了解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如果我们的理解是准确的,这位母亲一般就会开始表达其他感受:“也许这是我的错。我总是冲他大喊大叫。”作为听众,我们继续体会她所表达的感受和需要,并给予反馈:“你希望你能多体贴孩子,以前没有做到这一点,你现在有些内疚,是吗?”如果这位母亲觉得我们能够理解她,她也许会接着此言差矣:“我是一个失败的母亲。”我们这时可以继续把我们的理解反馈给她:“你有些灰心,你想加深与孩子的感情联系,是吗?”就这样,我们一直保持关注,直到她充分表达相关的感受。

    怎样判断对方的感受是否已经充分表达呢?首先,如果一个人觉得别人已经完全明白他的意思,他就会变得轻松。这时,我们也会感到放松。另一个更为明显的标志是,他停止了谈话。如果无法确实对方是否还有话要说,就不妨问一句:“你还有什么话要告诉我吗?”

当我们痛苦得无法倾听

    我们无法给别人我们自己都没有的东西。有时,我们会发现我们没有心情去关心别人。一般来说,这反映了我们也需要得到关心。如果告诉他人我们正处于痛苦中,我们无法顾及他们的感受和需要,别人很可能就会伸出援手。

    然而,在许多时候,我们需要自己的体贴。联合国的秘书长汉马斯克德曾经说道:“你越是留意自己内心的声音,就越能够听到别人的声音。”一旦我们能够敏锐地察觉并照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我们就有能力迅速调整好状态,来倾听他人。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我们还有另外两种选择。

    其中一种选择是大声地提出请求。有一次,我应邀去协调两个帮派之间的矛盾。在冲突中,双方都有人死亡。最严重的一个月,一方死了两个人,另一方死了一个人。为了帮助他们倾听彼此的意见并找到解决冲突的办法,我紧张地工作了三天。在开车回家的路上,我感到筋疲力尽,我和自己说,我再也不想去协调任何冲突。

    可是一到家,我就看到我的两个孩子在吵架。我没有力气去了解他们的情况,于是我就大声地提出请求:“我很痛苦!我现在真的不想过问你们的事情!我需要安静!”我年仅九岁的大儿子停了下来,问道:“你愿意和我们说说吗?”我相信,如果我们能够直接表达我们的痛苦,那么,即使对方也处于痛苦中,有时他也能意识到我们的需要。当然,我并不想冲着孩子大声地喊:“你们怎么回事?你们就不会乖一点吗?我在外面忙了一整天,还不够累吗?”我也不想说别的来指责孩子。我大声地提出请求,是为了提醒 他们注意我此时此刻的痛苦和需要。

    不过,如果对方正处于激烈的情绪中,他也可能无法留意我们的感受和需要。这时,我们的另一种选择是,换一个环境。我们需要时间和空间来调整状态,等平静下来了,再回来。

6. 请求帮助

在表达观察、感受和需要之后,我们请求他人的帮助。以什么样的方式提出请求容易得到积极回应呢?

提出具体的请求

    首先,清楚地告诉对方,我们希望他们做什么。如果我们请求他人不做什么,对方也许感到困惑,不知道我们到底想到什么。而且,这样的请求还容易引起别人的反感。

    在一次研讨班中,一位女士谈到:“我请我先生少花一些时间在工作上。三个星期后,他和我说,他已经报名参加高尔夫球比赛。”这位女士说出了她不想要什么——她不希望先生花太多的时间在工作上,但没有说清楚她想要什么。于是,我们鼓励她直接说出愿望,她想了想,说道:“我希望他每周至少有一个晚上在家陪我和孩子。”

    在越战期间,我被邀请去参加电视门诊。晚上在家看节目的录像带时,我十分不安,因为我很不喜欢自己的辩论方式。我告诫自己:“在下一次辩论时,决不能再这么被动。”请注意,我只是提醒自己要避免出现什么,而没有提醒自己主动做些什么。

    一周以后,这个节目邀请我去继续上一次的辩论。在去演播室的路上,我不断提醒不要犯同样的错误。节目一开始,对手 就按其上周的方式展开了辩论。他结束讲话后,大概有10秒,我努力控制自己不要按原来的方式进行回应。于是,我坐在那里,一句话也没说。可是,我一开始辩论,就发现我回应对手的方式和上次一模一样。这个教训使我明白了:如果我只是提醒要避免什么,而不清楚自己可以做什么,会有怎样的后果。

    另有一次,我应邀去协调一些高中生与他们校长的矛盾。这些高中生对校长极为不满。他们认为他是种族主义者,并准备找机会报复他。一位牧师担心会出现暴力,就请我去协调矛盾。出于对这位牧师的尊重,他们表示愿意与我见面。

    一开始,他们就举例说明为什么他们认为校长是种族主义者。听完几个例子后,我请他们讲讲他们希望校长具体怎么做。

    此时,一位学生不屑地说:“这有什么用吗?每一次和他说我们的想法,他总是说‘离开这里!我不需要你们这些人告诉我该做什么!”

    接着,我向他们了解,他们向校长提出了什么请求。他们回忆说,他们希望校长不要对学生的长发说三道四。对此,我的看法是,如果他们说出希望校长做的事,而不是不希望他做的事,他们就较有可能得到得到积极的回应。此外,他们还提出,他们希望得到公平的对待。然而 ,校长的答复是,他对学生十分公平。我评论说,如果他们请求的是具体的行动,而非抽象的“公平对待”,那么,他们就较有可能得到满足。

    于是,我和学生们一起列出了他们的具体要求,共有38项。其中包括:“我们希望黑人学生代表可以参加校服标准的制定。”“在你提到我们时,我们希望你用‘黑人学生’而不是‘你们这些人’。”第二天,他们向校长提交了书面请求。当晚,他们就在电话中兴高采烈地告诉我,校长同意了所有的请求。

    我们提出的请求越具体越好。如果我们的意思含糊不清,别人就难了解我们到底想要什么。有一幅卡通画描述的是一个人掉到了湖里。在湖中挣扎时,他冲着岸上的狗喊道:“快去救助!”在第二幅画中,这只狗躺在精神病医生的诊断台上。这个故事反映了人们对于“帮助”的含义可能存在不同的看法。

    此外,使用抽象的语言还会使我们无法深入了解自己。请求他人采取具体的行动将提示我们的动机。一对夫妇在参加非暴力沟通研讨班时发生了争吵。太太对先生说:“我认为你应该让我成为我自己。”先生反驳:“我没有吗?”太太气冲冲地说:“你当然没有!”于是,先生就问太太她到底想要什么,太太回答说:“我希望你给我自由!”然而,这样的请求还是过于抽象,不具有可操作性。当她试图表达她的请求时,她突然意识到她想要什么。她说:“不好意思。准确地说,我希望,不论我做做什么,你都能点头称是。”

    有一次,我为一对父子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在咨询的过程中,父亲对年仅15岁的孩子说:“我只是希望你能有一点责任感。这个要求难道过分吗?”这时,我请他说明,他的儿子怎样做才算是责任感。于是他就向我解释他对孩子的期待。最后,这位父亲说:“当我说我希望他能有点责任感时,我实际的意思是,他要听话,而不要固执己见。”他承认,即使他的孩子真的很听话,也不能说明他是否有责任感 。

    抽象的语言无助于深化自我认识。和这位父亲一样,在使用抽象的语言表达愿望时,我们一般不会提及我们可以做的事情。例如,为了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公司的经理对员工说:“我希望你们和我在一起时,不要有什么压力,什么话都可以说。”这句话反映了管理者希望员工“不要有什么压力”。如果管理者想让他的请求更有建设性,他可以说:“你们是否可以告诉我,我怎样做,你们在和我谈话时才能放得开?”

    最后,我想再举例说明抽象的语言如何妨碍自我认识及与人交流。当我从事临床心理医生这一职业时,有许多人由于情绪低落而向我求助。以下是我和一个来访者的对话:

我:“你想要得到什么呢?”

她:“我不知道我想要什么。”

我:“我猜你会这样说。”

她:“为什么?”

我:“我认为,我们感到沮丧是因为我们未能实现自己的愿望 。可是,我们努力去实现梦想了吗?社会总是期待我们成为好男孩或好女孩、好父亲或好母亲。如果我们依照社会的期待去做,我们感到沮丧也就不是什么令人吃惊的事情了。沮丧是我们为了迎合社会而付出的代价。如果你要过得快乐些,我想请你想想,为了改善你的生活,你希望他人做些什么?”

她:“我只是希望有人关心我。这没有什么不合理,不是吗?”

我:“这是一个好的开始。现在我想请你谈谈其他 人怎么做才是关心你。例如,我现在可以做些什么吗?”

她:“哦,你知道的……”

我:“可是,我并不清楚你具体期待什么。我希望你告诉我,我或别的人怎么做,才是按你期待的方式来关心你?”

她:“这很难说清楚。”

我:“是的,说清楚我们的请求有时是很困难的。可是,让我们想想,如果我们都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那对别人来说,那就更难了!”

她:“我开始明白我希望别人怎么关心我,不过,我不太好意思说出来。”

我:“是的,这经常是令人尴尬的。你愿意告诉我你期待我或别的人做什么吗?”

她:“当我说需要别人的关心时,我实际想要的是,即使我还没有察觉到自己的需要,其他人就能考虑到我的需要。而且,我希望我总是能得到这样的照顾。”

我:“谢谢。如果是这样,我相信你已经明白了你的愿望 很难实现。”

    许多来向我求助的人后来发现,他们感到沮丧或灰心,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不清楚自己对他人究竟有什么样的期待。

明确谈话的目的

    有的时候,我们并不需要直接提出请求。比如说,在房间里看电视的孩子叫道:“妈妈,我口渴了。”在这种情况下,很明显,她是希望妈妈给她拿饮料。

    然而,在另一些时候,我们也许只是说出我们的不快,却误以为别人知道我们想要什么。例如,一位太太和先生说:“我叫你带酱油回来,可是你忘了。好烦啊!”也许,太太是希望先生马上出去买酱油。但她先生可能会以为她只是在指责他。如果我们只是表达我们的感受,别人可能就不清楚我们想要什么。

    更为常见的是,我们在说话时,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表面上,我们是在与人谈话,实际上,更像是自说自话。这时,我们的谈话对象可能就不知道如何回应,甚至会感到局促不安。

    有一次,我乘火车去机场,坐在我正对面的是一对夫妇。对于赶飞机的人来说,慢速行驶的火车是十分恼人的。过了一会儿,对面的那位先生就气冲冲地对太太说,“我从没有见过开得这么慢的火车!”他太太看起来有点不知所措,什么话也没说。通常,大多数的人在没有得到期待的反馈时,会将所说的话重复一遍。这位先生也是如此。接着,他就高声喊道:“我从没有见过开得这么慢的火车!”

    太太看起来更加局促不安。她转过头去,和他说:“这趟列车行驶的速度是由程序控制的。”我不认为,她先生会对这样的回答感到满意。事实上,她先生更为恼怒,更大声地嚷道:“我从没有见过开得这么慢的火车!”这时,太太终于失去了耐心,厉声地说:“那你想我怎么样?下去推火车?”于是,两个人都处在痛苦中。

    这位先生想听到什么呢?我相信他想要的是理解。如果他太太理解到这一点,她也许会说:“你希望火车开得快一点,是担心误机吗?”

    在之前的对话中,太太感到了先生的不安,但不清楚他想要什么。然而,如果一个人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却没有提及感受和需要,也有可能导致交流的困难。例如,如果父母问“为什么还不去理发呢?”,孩子一般会把它看作是命令或指责。如果父母想避免误解,那么他们可以先说出感受和需要:“你的头发这么长,我们担心这会影响你的视线,特别是在骑自行车的时候。去理发好吗?”

    有些人也许会说,“我没什么请求,只是随便聊聊。”然而,我相信,我们在和另一个人说话的时候,总是希望有所回应。也许,我们想要的只是他人的理解——就像那位乘火车去机场的先生,我们希望有人倾听并了解我们的处境。或者,我们期待的是如实的反馈——我们想了解他人的真实想法。当然,有时我们希望他人采取某种行动。对自己的认识越深刻,表达越清楚,我们就越可能得到称心的回应。

请求反馈

    我们的意思和别人的理解有时可能是两回事。如果无法确实对方是否已经明白,我们可能就需要得到反馈。请求反馈能确保对方准确把握我们的意思。有时,问一句“我的意思清楚吗?”,然后,对方表个态就足够了。在另一些时候,听到“是的,我明白你的意思”这样的回答,我们并不放心。为了确保对方确实明白我们的意思,我们希望他充分表达他的理解。这样,一旦他的理解与我们的意思有所不同,我们就有机会作适当的补充。

    例如,一位老师和她的学生说:“托尼,今天批改作业时没有看到你的作业本。我想知道,你是否清楚我上次布置的作业。放学时,来我办公室一下好吗?”托尼咕噜了一句:“好,知道了。”然后,他就转过身去,准备离开了。老师站在那里,不清楚学生是否的意思。于是,她叫住他:“麻烦你说一遍我刚才请你做的事情好吗?”托尼回答说:“放学后,我没法看足球赛,你要把我留下来做作业。”老师发现托尼并没有听明白她的意思,她准备作出解释。这时,她很注意她的方式。

    象“你没有听明白”“这不是我的意思”“你听错了”这样的表达,很可能会让托尼觉得老师在批评他。因为托尼很坦率地作出了反馈,这位老师先向托尼表达了她的谢意。她说:“谢谢你给我反馈。我想我说得不够清楚。我的意思是,放学后,我给你讲讲我上次布置的作业。”

    第一次请求他人给我们这样的反馈时,我们也许会有点不自然。因为在生活中,我们很少提出这种请求。在强调这样做的重要性时,我常听到人们表达保留意见。他们担心,有的人也许会说“难道我是聋子?”或者“不要在我这里卖弄你的沟通技巧”。为了避免这种反应,我们可以先解释我们的目的——我们是为了了解我们是否已经把意思说清楚了。然而,如果对方说“我已经明白了,我没有那么蠢!”那么,我们可以体会他的感受和需要,并表达对他的感谢及我们的需要。

了解他人的反应

    在确认对方已经明白后,我们常常急于了解对方的反应。一般来说,我们关心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方面:

    a)对方此时此刻的感受

    有时,我们想了解对方的感受,以及为什么他们会产生那样的感受。为此,我们也许会问:“听你说这些,你的心情怎么样?”然后,我们可以进一步问:“为什么呢?”

    b)对方正在想什么

    有时,我们想了解对方的想法。在询问时,说清楚想了解的是哪些方面的想法,将有助于我们获得所需要的回应。例如,我们可以和对方说:“我想请你谈谈我的建议是否有可行性。如果不太可行,那根据你的判断,哪些因素会妨碍建议的实施呢?”如果我们只是问“对这个建议你有什么看法”,那么,对方谈的内容也许并不是我们关心的。

    c)对方是否接受我们的请求

    在另一些时候,我们可能想知道,对方是否愿意接受我们的请求。这时,我们也许会问:“我想知道,你是否同意将会议时间延迟一周?”

    在了解对方的反应时,我们要能意识到我们想了解的是哪方面的内容,并提出明确的请求。

在集体讨论时提出请求

    参加集体讨论时,说清楚我们希望得到怎样的反馈,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不清楚发言的目的,我们的讨论也许只是在浪费时间,而无法满足任何人的需要。

    有一些关心种族歧视问题的团体曾邀请我去协助他们的工作。其中一个原因是他们的会议常常既沉闷又没有成效。而为了参加这些会议,参加者不仅要托人照顾孩子,而且还要将有限的资金用来支付交通费用。于是,许多人退出了这个团体。他们认为参加这些团体的会议毫无意义。此外,实现这些团体所寻求的机构变革需要长期的努力。因此,使会议变得富有成效对他们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有一个团体成立的目的是为了推动当地学校的改革。他们认为这些学校没有公平地对待各个种族的学生。为了提高会议的效率和避免成员的进一步减少,这个团体请我去旁听他们的会议。于是,我应邀参加了会议。

    会议一开始,一位先生就讲到最近报纸发表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的作者是一位少数族裔的妇女。她在文章中抱怨她的女儿在学校中受到校方不公正的对待。接着,有一位女士介绍她自己在这所学校中的个人经历。紧接着,其他 人也开始讲类似的经历。20分钟后,我问与会人员,目前的讨论是否能够满足他们的需要。没有一个人说“可以”。其中一位先生有点气恼地说:“这些会议总是这样!做别的事比在这里听废话好得多!”

    于是,我就问开始这个话题的那位先生:“你提到那篇文章,是想得到怎样的反馈呢?”他回答说:“我认为这篇文章很有意思。”我解释说,我想知道的是他期待得到怎么样的反馈,而不是他对这篇文章的看法。他想了想,然后承认:“我不知道我想要什么。”

    我想,这就是会议的前20分钟讨论毫无成效的原因。如果我们在集体讨论时漫无目的地发言,那么会议很可能就会毫无成果。然而,只要有一个人能够意识到这一点,他就可以提醒会议的其他成员有针对性地展开讨论。例如,在那从头再来先生没有讲清他提及那篇文章的目的时,其他成员就可以和他说:“我不清楚你为什么要提到这篇文章。你是否可以告诉我们,你期待得到怎样的反馈呢?”这样的提醒也许就可以避免浪费宝贵的会议时间。

    此外,如果不清楚发言者是否已经得到满意的答复,讨论就可能漫无目的地继续下去,而无法满足任何人的需要。在印度,如果发言者得到了他所需要的回复,他就会说“bas”。这意味着:“谢谢你!我已经明白了。”虽然,我们的语言中没有这样的一个词,但我们可以在交流中具备这种意识。

请求与命令

    一旦人们认为不答应我们就会受到惩罚,他们就会把我们的请求看作是命令。听到命令时,一个人只能看到两种选择:服从或反抗。不论如何,只要人们认为我们是在强迫他们,他们就不会乐于满足我们的需要。如果我们在过去常常指责他人,那么,我们的请求很可能就会被看作是命令。而一个经常受到指责的人也会倾向于将请求解读为命令。

    如何区分命令和请求:请求没有得到满足时,提出请求的人如果批评和指责,那就是命令;如果想利用对方的内疚也达到目的,也是命令。

    杰克和他的朋友珍妮说:“我很孤单,希望今晚你能陪我聊聊。”这是请求还是命令呢?现在还不好说。我们需要根据珍妮没有同意时杰克的反应来作出判断。假定她回答说:“杰克,我今天很累。如果你想今晚有人陪你,你去找其他人好不好?”如果杰克接着说:“你这人真自私!”那么,他的提议实际上就是命令。因为他没有重视珍妮的休息的需要,而开始指责她。

    以下是对话以另一种方式展开:

杰克:“我很孤单,希望今晚你能陪我聊聊。”

珍妮:“ 杰克,我今天很累。如果你想今晚有人陪你,你去找其他人好不好?”

杰克一声不吭地走开了。

珍妮发现杰克不太高兴,就问他:“你怎么了?”

杰克:“没什么。”

珍妮:“我觉得你好像有心事。来,说说看。”

杰克:“你知道我孤单极了。你要是真的爱我,今晚就会留下来陪我。”

    在这段对话中,杰克仍然没有重视珍妮的需要,而是认为珍妮不再爱他。我们越是将他人的不顺从看作是对我们的排斥,我们所表达的愿望就越有可能被看作是命令。这将导致恶性循环,因为一旦人们认为我们是在强迫他们,他们就会不太想满足我们的愿望 。

    反之,如果杰克尊重珍妮的感受和需要,那么他所表达的愿望就是请求而非命令。这时,杰克也许会说:“珍妮,你的意思是说,你已经很累了,今晚需要休息?”

    在生活中,如果我们不想勉强人,那么,清楚地表明这一点是重要的——这有助于人们相信我们提出的是请求而非命令。例如,我们可以说:“帮我打开窗户好吗?”而不是说:“请打开窗户!”然而,在人们无法满足我们的愿望时,我们是否尊重他们的感受和需要最能体现我们提出的是命令还是请求。 如果我们愿意去体会是什么使他们无法说“是”,那么,根据我的定义,我们提出的就是请求而非命令。选择通过请求而非命令来表达意愿,并不意味着,一旦人们说“不”,我们就不再去满足自己的需要。但它意味着,除非已经充分体会是什么妨碍了他人说“是”,我们就不会试图他们。

非暴力沟通的目的

    如果我们只是想改变别人,以使他们的行动符合我们的利益,那么,非暴力沟通并不是适当的工具。非暴力沟通是用来帮助我们在诚实和倾听的基础上与人联系。使用非暴力沟通时,我们希望人们的改变和行动是出于对生命的爱。一旦人们相信我们看重彼此的感情,并能兼顾双方的需要,那么,他们也就会相信我们所表达的愿望是请求而非命令。

    然而,坚持以非暴力沟通的方式与人沟通是很不容易的。对于父母、老师、经理以及其他处于管理位置上的人来说,尤其如此。在一次研讨班中,有位母亲和我说:“马歇尔,我回家试过了,但没什么用。”于是我请她讲讲发生了什么事情。

    “回家后,就象上午练习时那样,我表达了感受和需要。我并没有责备孩子。我只是说‘当我看到你没有做你答应 做的家务活,我十分失望。因为我希望回家后有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然后我提出了请求,我请他立即把房间收拾干净。”

    “听起来你已经很清楚地表达了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我回答说,“然后呢?”

    “他什么都没有做。”

    “那接下来呢?”我接着问。

    “我和他说,像他这样懒惰和不负责任的人是不会有什么前途的。”

    我注意到这位女士把请求和命令混为一谈。在她看来,非暴力沟通是否有用取决于她的“请求”是否能得到满足。在刚开始运用非暴力沟通时,我们也许会发现,有时我们只是在运用非暴力沟通的表达形式,而忘记了它所服务的目的。

    然而,在另一些时候,即使我们以适当的方式提出请求,有些人仍会误以为是命令。特别是当我们处于强势的一方,那些曾受过权威威胁的人尤其容易作出那样的判断。

    有一次,一所高中的管理团队请我去示范如何运用非暴力沟通与学生沟通。我要会见的学生有四十位。在学校中,他们被看作是“品德不端”的学生。我认为,象“品德不端”这样的标签会带来很消极的影响。如果一个学生被贴上这样的标签,那岂不是说他不遵守学校规矩是正常的吗?这样的标签将鼓励学生做我们不希望他们做的事,然后,他们的行为似乎又进一步证实了我们的判断。

    当我走进教室时,大部分的学生挤在窗口和楼下的同学互相叫骂。对此,我并不意外。一开始中,我就提出请求:“请各位同学回座位坐好,我将做自我介绍,并谈谈来这里的目的。”大概有一半的学生回到了座位。为了让其他学生听清我请求,我重复了一遍。这时,除了两位学生仍站在窗口,其他学生都在位子上坐了下来。他们是班上个子最大的两位学生。

    “你们好,”我对他们说,“你们中哪一位愿意告诉我,我刚才说了什么?”其中一位学生转过来,粗声粗气地说:”你要求我们马上回到座位坐下来。“这让我明白了,他把我的请求当作命令。

    我接着问他:“你是否愿意告诉我,我怎样表达我的请求,你才不会认为我在发号施令?”“什么?”对于我这个问题,他很意外。于是,我解释说:“我的意思是,我怎么表达我的请求,你才会认为我也在乎你的需要呢?”他想了想,然而耸了耸肩,说道:“我不知道。”

    “刚才的对话已经提到了我今天想讨论的话题。我认为,表达愿望时,只要不发号施令,我们的交谈就会愉快得多。我说出我的愿望 ,并不是要求你照我说的去做。我不知道,怎么说,你才能相信这一点。”那位学生似乎明白了我的意思,听完我的话,他就和他的同学慢悠悠地走回了座位。可见,在一些情形中,对方也许需要一引起时间来了解我们提出的是请求而非命令。

    在提出请求前,如果我们有以下的想法,那么 ,我们的请求已经成为了对他人的要求。

*他应该把房间整理干净。

*她必须照我说的去做。

*老板应当给我提职加薪。

*我有权要求更长的假期。

    如果我们有这样的想法,一旦别人没有满足我们的要求,我们难免就会指责他们。有一段时间,当我的小儿子布拉特没有倒垃圾时,我说法有类似的想法。我们对家务法进行了分工,他负责倒垃圾。可是,他很不主动。为了让他去倒垃圾,每天我都会提醒他“这是你的任务”或“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

    后来,有一天晚上,我终于静下心来听他讲为什么他不愿意倒垃圾。谈话后,我以《布拉特的心声》为题写下了一段话:

    “在印象中,如果我没照你说的去做,你就不会尊重我。如果我知道你并不想使唤我,在你叫我时,我会乐于回应你。如果你高高在上,像个盛气凌人的老板,你将会发现,你一头撞在了墙上。当你反复提醒我,你为我做的各种事情,你最好准备再次碰壁!你可以大声抱怨、责骂,但我仍不会去倒垃圾。即使你现在改变方式 ,我也需要时间忘记不快。”

    通过这次谈话,布拉特认为我已经理解并尊重他的立场。在以后的日子里,他每天都主动倒垃圾。

小结

    在提出请求时,具体的描述,而不是使用抽象的语言,更容易得到他人的回应。

    发言时,我们将自己想要的回应讲得越清楚,越有可能得到理想的回应。

    非暴力沟通的目的不是为了改变他人来迎合我们,一旦人们认为不答应我们就会受到惩罚,他们就会把请求看着是命令。

    非暴力沟通重视每个人的需要,它的目的是帮助我们在诚实和倾听的基础上与人联系,而不是只满足自己的需要。

————————————

非暴力沟通实例

劝好朋友戒烟

艾伦和卡特是有30多年交情的老朋友。卡特每天要抽两包烟。多年来,艾伦想尽一切办法来让卡特戒烟。但都没有成功。在过去的几年,卡特咳嗽得越来越厉害。有一天,艾伦终于忍不住和卡特再一次谈到了戒烟。

 艾伦:“卡特,这个问题我们已经说过无数次了。不过,我还是想告诉你,我很害怕,你这样抽下去,很快就会完蛋!你是我最好的朋友,我不想失去你。请不要认为我又在指责你。我真的没有,我只是很担心。”(在过去,艾伦在劝卡特戒烟时,常常会指责他。)

卡特:“我知道你是在关心我。我们已经是老朋友了……”

艾伦:“你愿意戒烟吗?”(提出请求)

卡特:”我希望我能做到。“

艾伦:”你不想戒烟,是因为你担心自己做不到吗?(了解卡特无法做到的原因)

卡特:“是的,你知道我已经戒了好多次了,但都没有成功。我想,别人会觉得我很没用。”

艾伦:“我没有看轻你。即使你再次戒烟失败,我也不会看不起你。我只是希望你再试一试。”(猜测卡特会有什么请求)

卡特:“谢谢你。但又不是只有你一个人……从他们的眼中,我可以看出,他们认为我是个没用的人。”

艾伦:“如果不是担心别人的看法,你就会愿意再次戒烟,是吗?”(体会卡特的感受和需要)

卡特:“我不喜欢自己有烟瘾。我不希望自己听任烟瘾的摆布……”

艾伦:(艾伦看着卡特的眼睛,点了点头。艾伦的眼神流露出他对卡特的关心。)

卡特:“我的意思是说,我已经不喜欢抽烟了。特别是在公共场合抽烟,我会觉得不好意思。”

艾伦:“听起来,你很想戒烟,可又担心会失败——你害怕这会影响到你的形象和信心。”(继续体会卡特的感受)

卡特:“是的。我想这就是我的意思……你知道 ,我以前并没有提到这一点。当人们劝我戒烟时,我就会叫他们走开。我是想戒烟,但我不想任何人给我压力。”

艾伦:“我不希望你有包袱。我也不知道能否打消你的顾虑,但我会尽力帮助你——只要你愿意。”

卡特:“我真的很感激你的关心。但是,如果我现在还做不到,你会介意吗?”

艾伦:“当然不会!我只是希望你的健康状况能变好。”(因为艾伦提出的是真诚的请求,而非要求,不论卡特有怎么的反应,他们的关系都不会受影响。)

卡特:“谢谢主!也许我会再试一次。但请你先不要告诉别人,好吗?”

艾伦:“好的。你放心。我不会和任何人说。”

———————————

练习四 提出请求

根据你的观点,下列哪些句子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1.我希望你理解我。——“你是否可以告诉我,你认为我刚才说的是什么意思?”

2.请告诉我,在我做的事情中,你最满意的是哪一件?

3.我希望你更加自信。——“我希望你能参加关于人际交流的培训,我相信这会有助于你增强自信心。”

4.不要再喝酒了。

    ——这句表达的是发言者想要避免的事情。“你是否可以告诉我,喝酒可以满足你什么需要?是否有别人的方式可以满足那些需要。”

5.请让我成为我自己。——这是个模糊的请求。“我希望你告诉我,即使你不喜欢我做的一些事情,你仍然会和我在一起。”

6.关于昨天的会议,请不要隐瞒你的看法。——模糊的请求。“请告诉我,你怎么看我昨天在会议中的表现,给我一些建议好吗?”

7.我希望你能在规定的时速内驾驶。

8.我想更好地了解你。——“我想多一些时间和你聊聊,不知道你是否愿意每周和我吃一次午饭。

9.我希望你尊重我的个人隐私。——这个短语并不能清楚表达发言者的请求。”在进我的办公室前,请先敲门好吗?“

10.我希望你经常做晚饭。——我希望你每周一晚上都可以做晚饭。

5. 感受的根源

别人的行为可能会刺激我们,但并不是我们感受的根源。

感受的根源在于自身,是我们的需要和期待以及对他人言行的看法,导致了我们的感受。

可以用“我(感到)……因为我……”句式来认识感受与自身的关系。

听到不中听的话的四种选择:责备自己,指责他人,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批评往往暗含着期待。对他人的批评实际上间接表达了我们尚未满足的需要。

做生活的主人——我们对自己的意愿、感受和行动负完全的责任。

——————————

听到不中听的话:四种选择

    非暴力沟通强调,感受的根源在于我们自身。我们的需要和期待,以及对他人言行的看法,导致了我们的感受。

    听到不中听的话,我们有四种选择:

    第一种是认为自己犯了猎。例如,有人气愤地说:“我从未没见过象你这么自私的人!”这时,我们可能会自责:“哦,我没有考虑别人的感受,真是太自私了。”这会导致我们内疚、惭愧,甚至厌恶自己。

    第二种是指责对方。这时,我们也许会驳斥对方:“你没有权利这么说!我一直都很在乎你的感受。你才自私!”在争吵时,我们一般会感到恼怒。

    第三种是了解我们的感受和需要。这时,我们可能会发现我们有些伤心,因为我们看重信任和接纳。

    第四种是用心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这时,我们也许就会想“他伤心可能是因为他需要体贴和支持。”

    通过了解我们的需要、愿望、期待以及想法,我们不再指责他人,而承认我们的感受源于自身。

    请注意以下例句表达失望的方式有何不同:

    例一:

    甲:你昨晚没来令我失望。

    乙:昨晚你没来,我很失望,因为我想和你说一些烦心事。

    在上面的例句中,甲认为,她的感受是由他人的行为引起的。而乙认为,她感到失望是因为她的愿望没有得到满足。

    例二:

    甲:他们取消了合同让我很不高兴。

    乙:他们取消了合同,我很不高兴,因为我对自己说这是极不负责任的行为。

    在这个例子中,甲认为,他人的行为使她不高兴;乙认识到,是她的观点使她不愉快。在非暴力沟通中,我们还鼓励乙进一步了解她的愿望:她的哪些需要、期待或价值取向没有得到满足?我们把愿望说得越清楚,他人也就越可能作出积极的回应。例如,乙可以这样表达她的愿望 :他们取消了合同,我很不高兴,因为我想重新聘用我们在去年解聘的员工。

     如果我们想利用他人的内疚,我们通常采取的办法是,把自己不愉快的感受归咎于对方。家长也许会和孩子说:“你成绩不好让爸爸妈妈伤透了心!”言下之意是,他们快乐或不快乐是孩子的行为造成的。看到父母的痛苦,孩子可有会感到内疚,并因此调整行为来迎合他们。遗憾的是,这种调整只是为了避免内疚,而非出自对学习的热爱。

    使用以下表达方式时,我们可能就已经忽视了感受与自身的关系:

1)只提及相关的事情。——“公司海报出现拼写错误使我很生气。”“这件事令我心神不宁。”

2)只提及他人的行为。——“我生日那天你没打电话,我很伤心。”“你没有把饭吃完,妈妈很失望。”

3)指责他人。——“我很伤心 ,因为你说你不爱我。”“你很生气,因为老板说话不算数。”

    我们可以通过“我(感到)……因为我……”这种表达方式来认识感受与自身的关系。例如:

1)“看到公司海报出现拼写错误,我很不高兴,因为我重视公司的形象。”

2)“你没把饭吃完,妈妈感到失望。因为妈妈希望你能健康成长。”

3)“老板说话不算数,我很生气,因为我想有个长假去看弟弟。”

非暴力沟通需要:生命健康成长的要素

    批评往往暗含着期待。对他人的批评实际上间接表达了我们尚未满足的需要。如果一个人说“你从不理解我”,他实际上是渴望得到理解。如果太太说“这个星期你每天都工作到很晚,你喜欢工作,不喜欢我。”那反映了她看重亲密关系。

    如果我们通过批评来提出主张,人们的反应常常是申辩或反击。反之,如果我们直接说出需要,其他人就较有可能做出积极的回应。

    不幸的是,大多数人并不习惯从需要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在不顺心时,我们倾向于考虑别人有什么错。例如,如果孩子把外套放到了沙发上,而没有挂在衣柜里,我们可能就会说他们是懒虫。如果同事没有听从我们的建议,我们也许会指责他们不负责任。

    有一次,我应邀调解南加州的一些农场主与工人的冲突。这些工人是外国移民,他们与农场主的矛盾越来越尖锐,争吵不断升级。会谈一开始,我就提出两个问题:“你们双方各有什么需要?”“为了满足这些需要,你们希望对方做什么?”一位农场工人喊道:“他们是种族主义者!”而一位农场主嚷道:“他们不尊重法律和秩序!”很明显,他们都在指责对方,而没有表达自己的需要。

    还有一次,为了增进信任,一些以色列人和一些巴勒斯坦人坐到了一起。在会谈开始时,我问了同样的问题:“你们现在需要什么?为了满足这些需要,你们希望对方做什么?”然而,一位巴勒斯坦人接着就说道:“你们的所作所为和纳粹一样!”这当然很难得到以色列人友善的回应。

    一位来自以色列的妇女立即站起来驳斥他:“胡说八道!”他们来这里本来是为了改善关系,可是他们的会谈只是使关系变得更糟。发生这样的情况,一般是因为双方都习惯于指责对方。在这个例子中,如果这位妇女想表达她的需要和请求,她也许会说:“我希望我们能互相尊重。你刚才评论我们的行为方式,我想请你谈谈,你的评论针对的是怎样的行为?”

    根据我长期以来的经验,一旦人们开始谈论需要,而不指责对方,他们就有可能找到办法来满足双方的需要。以下是一些我们每个人都有的基本需要:

1、自由选择:选择梦想、目标、方向,自由制定计划来实现这些梦想、目标和方向。

2、庆祝:庆祝生命的创造力以及梦想的实现,纪念人生的失落、亲人的去世或梦想的破灭等(表达悲伤)

3)言行不一:真诚、创造 、意义、自我肯定。

4)滋养身体:空气、食物、运动,免于病毒、细菌、昆虫及肉食动物的伤害,休息、住所、触摸、水。

5)玩耍:乐趣、欢笑。

6)情意相通:美、和谐、激励、秩序、平静。

7)相互依存:接纳、欣赏、亲密关系、社会、体贴、成长,安全感、倾听,诚实(诚实使我们能够认识和超越自己的局限性),爱、信心、尊重、支持、信任、理解。

    非暴力沟通把需要看作是有助于生命健康成长的要素,而不是某种具体的行为。一种要素是否被当作需要,关键在于它能否促进生命的健康成长。

难以承受的痛苦

    社会文化并不鼓励我们表达个人需要。对于妇女来说,尤其如此。长期以来,妇女的形象和自我牺牲联系在一起。一旦把照顾人人当作最高职责,她们就会倾向忽视个人的需要。

    在一次研讨班中,我们就社会文化对妇女的影响展开了讨论。在社会文化的影响下,许多妇女在表达请求时感到别扭,好像做错了什么。例如,她可能不会说:“我今天累坏了,晚上想休息。”相反,她的话中听起来就像是辩护词:“你知道我一整天都没歇过,我熨了所有的衬衣,把这周的脏衣服都洗了,准备了午餐和晚餐,还出去买了东西……你是否可以……”“不!”她委婉的请求非但没有被接受,反而马上被拒绝了。她试图证明她就当获得的某种权利。然而,对方的拒绝似乎再次表明她的需要微不足道。如果我们不看重自己的需要,别人可能也不会。实际上,如果直接说出需要,获得积极回应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在另一次研讨班中,一些女士谈到对表达个人需要的畏惧。我母亲参加了那次研讨班。她突然站起来,离开了房间,很久没有回来。回来时,她脸色很苍白。我问道:“妈妈,你还好吗?”“还好,”她回答说,“刚才想起了一件事情,心里极为难受。”

    “什么事情?”“36年来,我一直在生你父亲的气,我认为他不在乎我的感受。我终于意识到,我从没有和他说我想要什么。”

    是的。在我的记忆中,她总是委婉地表达自己,而不直接说她需要什么。

    为什么会这样呢?她回忆说,小时候家里极为贫困 ,只要她想拥有一点东西,哥哥和姐姐就会教训她:“你知道家里很穷,怎么能这么贪心!你以为家里就你一个人?”于是,她也就不敢说她需要什么 。

    有一次,她妹妹在阑尾手术后得到一个漂亮的小钱包。妈妈那时14岁。她多么想要那样的一个装饰有小珠子的钱包啊!但她不敢说。接下来发生什么呢?她假装病痛,并一直隐瞒家人。家里人带她去看了几个医生。医生无法诊断,于是就决定做手术检查。对妈妈来说,这太冒险了。不过她最后如愿以偿,得到一个一模一样的钱包。收到礼物的喜悦让她暂时忘记了手术后身体的痛苦。接着,两个护士走进了病房,其中一个把温度计放在她的嘴里。妈妈这时把钱包递给另一个护士看。护士很惊讶,说道:“哦,给我的?为什么?谢谢!”她收下了钱包!妈妈不知所措,她不知道该怎么告诉那位护士:“我不是这个意思,请把钱包还给我。”这个不幸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如果无法说出自己的需要,会是多么痛苦!

从“情感的奴隶”到“生活的主人”

    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个人成长一般会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情感的奴隶”

    在这个阶段,我们相信自己需要为他人负责——让他们快乐是我们的义务。如果别人不高兴,我们就会感到不安,觉得自己有责任做点什么。此时,我们特别容易把亲人看作是负担。

    显然,这会伤害到彼此的关系。我常听人这样谈论亲密关系:“我真的害怕与人亲近。每次看到伴侣处于痛苦之中,我就极为沮丧,感到窒息,甚至认为自己是个囚犯。于是,我就想尽快摆脱这段关系。”许多人认为,爱情就是牺牲自己来满足爱人的需要。刚谈恋爱时,他们对恋人的关心是自发的。那时,彼此的相处是那么地惬意、融洽和美好。然而,随着关系变得“严肃”,他们开始认为自己有责任让情人过得开心。于是,爱情开始沉重起来。

    一旦面临这样的情形,我就会承认:“在恋爱中,我无法忍受丧失独立性。如果恋人过得很糟糕,我就会认为自己做得不够。我可能会由于不堪重负而提出分手。”然而,如果意识不到感受的根源在于自身,我可能就会指责恋人:“你太依赖我了,我能力有限,我们分手吧!”此时,如果我的朋友能够倾听我的痛苦,她也许会说:“你认为你必须照顾好我。这让你觉得自己失去了自由,是吗?”如果她反过来指责我:“我的要求过分吗?”那么, 我们的关系很可能就会陷入僵局,甚至难以为继。

    第二阶段:“面目可憎”

    在这个阶段,我们发现,为他人的情绪负责,牺牲自己迎合他人,代价实在很大。想到日子过得这么憋屈,我们可能会很恼怒。此时,如果遭遇他人的痛苦,我们可能无动于衷:“这是你自己的问题!和我有什么关系?!”虽然不再愿意为他人负责,但我们不心存疑虑。因此,我们的态度也就显得生硬。

    有一次,一位女士在研讨班的休息时间兴奋地说,她很高兴认识到自己也曾是“情感的奴隶”。研讨班重新开始后,我建议大家做一个活动。这位女士坚决地说:“我想做点别的。”我意识到,她在捍卫她选择的自由——即使她的选择会与其他人的需要相冲突。

    于是,我就问她:“你想做点别的,即使那会与我的需要相冲突?”她想了想,然后结结巴巴地说:“是……嗯……不是。”她的困惑反映了表达自己的需要只是个人成长的一个阶段。

    这里,我想讲讲我女儿玛拉的经历。她以前是个“有礼貌的小女孩”,对别人的要求,总是百依百顺。她习惯于委屈自己来迎合他人。注意到这个情况后,我想鼓励她大胆地说出心理话。当我告诉她我的看法,她哭了。她很无奈地说:“但是,爸爸,我不想让任何人失望!”我回答说,真诚待人比委曲求全更为可贵。如果别人感到不安,我们可以认真地倾听,但无须责备自己。

    不久以后,我就发现玛拉有了变化。有一次,她学校的校长打电话给我。他告诉我 ,他在学校和玛拉说“校内不能穿牛仔裤”,玛拉没好气地回答 “见鬼去吧,你”。我很高兴,玛拉终于能够说出心里话。当然,她还要学着尊重他人的需要——我相信,这只是时间问题。

    第三阶段:“生活的主人”

    在这个阶段,我们乐于互助。我们帮助他人,是出于爱,而不是出于恐惧、内疚或惭愧。那是自由而快乐的行为。此时,我们意识到,虽然我们对自己的意愿、感受和行动负有完全的责任,但无法为他人负责。我们还发现,人与人相互依存,损人无法真正利己。非暴力沟通正是想帮助我们既表达自己,又关心他人。

——————————

非暴力沟通实例

“让私生子女象以前那样见不得人!”

    一位女士是救济食品发放中心的志愿者。有一天,她的同事在读报时气冲冲地说:“我们需要让私生子女 象以前那样见不得人!”

    在过去,听到不同意见时,她一般只会在心里嘀咕对方的不是。这一次,她试着运用非暴力沟通进行交流。

女士:(首先试图了解同事的观察……“你在读有关‘少女妈妈’的报道?”

同事:“是的。真不可思议!有这么多少女未婚先孕!”

女士:(接着了解她的感受和需要)“你担心她们的孩子没有良好的家庭环境?”

同事:“当然!你知道吗?如果我那样做,我的父亲会杀了我!”

女士:“哦,看起来在过去少女未婚先孕后果极为严重?”

同事:“是的!我们知道怀孕意味着什么!我们总是担惊受怕,而这些女孩却毫无顾忌。”

女士:“你希望她们能有所顾忌?”

同事:“至少恐惧和惩罚会直到一些作用!报道说有些女孩为了怀孕去和不同的男人睡觉!然后,她们生了孩子,由我们来买单!”

    此时,这位女士注意到两种不同的感受:

    1.对一些女孩故意怀孕感到震惊;

     2.对纳税人需要养育她们的孩子感到愤怒。

    她选择了关注第一种感受。

女士:“现在的人不顾名誉、后果和经济状况就未婚先孕,你很难接受这个事实?”(一般来说,在存在多种感受的情况下,一个人会诉说那些还没有得到倾听的感受。因此,倾听的人无须一开始就对各大种感受同时作出反馈,而可以自然地从一种感受过渡到另一种。)

同事:“是的,你说最后是谁为这些孩子买单?”

女士:“你希望你纳的税能有更好的用途,是这样吗?”

同事:“那当然!我儿子和儿媳想再要一个孩子。可是,培养孩子太花钱了,虽然他们都有工作,但还是做不到!”

女士:“你想要一个孙子,是吗?”

同事:“是的,但不只是我想要……”

女士:“……你还希望儿子能过上称心如意的生活……”(她继续倾听,让同事充分表达感受和愿望。)

同事:“是的。只有一个孩子是很可悲的。”

    此时,这位女士感到同事已经平静下来。她们沉默了片刻。她惊讶地发现,虽然她并不赞同同事的观点,但心中已无任何不满。接着,她通过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表达她的看法。

女士:“听到你说‘我们应该让私生子女象以前那样见不得人’(观察),我有些担心(感受),我希望我们每个人都乐于助人(需要)。来这里领取食物的人,有些就是‘少女妈妈’(观察),我希望她们能喜欢这里(需要)。你是否愿意告诉我,小莉和她男友进来时,你是什么心情?(请求)”

    她们又谈了一会儿。最后,这位女士确信,她的同事也很关心那些青少年,并热情提供服务。更为重要的是,她发现,她同时满足了自己诚实和互相尊重的需要。

    与此同时,她的同事也感到欣慰,因为她充分表达了对青少年未婚先孕的忧虑。通过不带敌意地分享彼此的观念,她们增进了理解,发展了友谊。如果没有运用非暴力沟通进行交流,她们的关系也许就会开始恶化。

———————————

练习三  需要和感受的关系

看一看,在以下命名中,发言者是否对自己的感受负责。

1.”你公司机密文件放在了会议室。太令我失望了。”——“……。我觉得机密文件应该用妥善保管。”

2.“你这么说,我很紧张。我需要尊重。”

3.“你来得这么晚,让我很郁闷。”——“……。因为我希望我们能坐到前排去。”

4.“你无法来吃晚饭,我很难过。我本来想和你好好聊一聊。”

5.“我很伤心。因为你没有做你答应我的事情。”——“……。因为我希望我可以信任你。”

6.“我很沮丧。我希望我的工作已经取得更大的进展。”

7.“朋友叫我外号让我很难过。”——“……因为我想得到欣赏。”

8.”你得奖了,我很高兴。”——“……因为我希望你能得到公司的常识。”

9.“ 你嗓门那么大,吓死人了。”——“你大声说话时,我有些烦。我需要安静的环境来学习。”

10.“你让我搭你的车回家,我很感激。因为我想比孩子们先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