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搜索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有的时候,孩子执着的要求一件事,即使后来我们妥协了,满足了他的需求,可是他还是大哭不止。我们一遍一遍的重复:“可以了”,或者“给你吧”,可是孩子哭得像完全不理解我们的话。耐心条慢慢消耗,直到归零。这时候,我们要不烦的大喊一顿,要不置之不理。孩子和我们都知道,他在“找茬儿”呢。但是我们不知道,这是为什么,以及,能做些什么。

小树28个月。前几天小树张溃疡,吃东西碰到的时候会疼到流泪,所以很多平时喜欢的东西都不敢吃了。晚上睡前,我主动跟小树说:“小树长溃疡了,今天妈妈不给你刷牙了,好不好?”我本想主动邀功,让小树对妈妈的善解人意感恩戴德。没想到,这句话就像一根棍子捅了眼泪的马蜂窝,小树一听到“刷牙”这两个字,马上嚎啕大哭起来:“不刷牙,不刷牙!”我以为他听错了,赶快解释:“不刷牙,妈妈不给小树刷牙了。”小树置若罔闻的大哭,边哭边嚷,“不刷牙——”。我哭笑不得的愣在那里,和他爸相视苦笑。树爸也弯腰解释了几句“不刷牙!”把重音放在“不”字上,拖得长长的,但是都无济于事。

以小树的理解能力,他一定不是没听懂,“这是故意找茬发泄呢。”我越过小树的头顶,跟树爸说。我把小树抱起来,踏踏实实坐在沙发上,让他靠在我胸前。就像准备一次夜跑一样——情绪来了,开始倾听吧!“小树长溃疡了,好难受啊,特别不想刷牙,太疼了!”“想吃的东西都吃不了,一碰到就好疼啊,长溃疡真难受。”“长溃疡还刷牙的话,就更难受了,很担心万一妈妈不小心碰到!”小树给出的信息只有“不刷牙”这三个字,但是既然试题是和“刷牙”和“溃疡”相关的,我就试着在这两个关键点上倾听他。

其实,我说的语言内容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安静从容的陪伴,夸张但是很理解他痛苦的语气,听起来,就像是溃疡长在我嘴里,而我刚刚因为刷牙碰到了一样。慢慢的,小树的情绪下去了,抽泣着让我们洗了脸,跟我一起躺在床上。情绪的洪水退潮了,小树的理智收复失地了:“树不哭了,刚才哭,现在不哭了。”小树腻歪在我身边,身体和表情都非常的放松。“小树现在不哭了,妈妈给讲故事吧.”我心里长舒一口气,对着小树的理智默默拍手“欢迎回来!”谢天谢地,雨过天晴了。小树的表情,也像水洗过的天空一样晴朗平静。

我深深庆幸,如果我没学过P.E.T.,一定脱口而出的是:“妈妈都说不刷牙了,你哭什么哭啊,你怎么这么不讲道理啊!”“你到底要怎么样啊?说不刷牙你就开始哭,是不是非要给你刷牙才行啊?”“你再哭妈妈就给你刷牙了啊!”……可以想象,小树委屈,我比他还委屈。刷牙不刷牙都不重要,这个晚上,肯定双方都筋疲力尽。孩子有的时候会出现这种“事情已经解决了,可是就是止不住要哭一会”的情况。这是一种情绪释放的方式。也许是因为想到牙刷碰到溃疡的痛苦,自己感同身受了。也许是这几天长溃疡,吃不好,自己觉得委屈了。也许只是白天经历了什么压力,当时没机会释放,但是现在被勾起来了。无论这个情绪来自当时,当天,哪怕是几天之前,无论导致这个情绪的原因是什么,都已经不再重要了,重要的是,孩子想找到一个机会,把这些积压的情绪发泄出去。这时候,无论孩子在情绪中说了什么,都只是为了宣泄情绪而已。而我们也应该知道,无论导致孩子情绪的是什么,都能在自己的接纳和陪伴之下很好的宣泄出去。当孩子闹情绪的时候,是帮孩子建立安全感的最好时机,是让孩子知道我们爱他的最好时机。

我们自己一定也有这样的经历:在度过压力很大或者身体难受的的一天或几天之后,我们会很想找个什么鸡毛蒜皮的的小事的由头,在自己最信任的人怀里,痛快的哭上一场。就像积攒了一天的油腻餐具堆在水槽里,刷过一遍之后,又干净如初了。如果现实条件不允许,或者我们自己觉得“有什么可哭的,别婆婆妈妈的”,这些情绪就会被累积起来,压到眼不见心不烦的心灵深处。直到时间长到,我们已经忘了为什么想哭,只觉得这种郁郁寡欢的消沉情绪,像背景音乐一样播放着,觉得浑身都不舒服,但是又不知道原因。水槽里的碗越积越多,但是我们用一块布盖着,不允许他们出现在眼前,因为书上说了,“人要积极,天天开心”,所以,假装看不到。终于有一天,没有干净碗可以用了,我们奇怪,自己的人生,为什么处处污渍。允许自己以无论什么原因,发泄一下自己的情绪,大哭一场,心情就像雨后天空一样,清澈平静。

也允许孩子这么做吧。哭的原因,不是最重要的。哭这个行为本身,才重要。我们以什么态度对待孩子的哭,才是最重要的。

一位妈妈问,每次去商场,遇到孩子要买东西她就特别纠结。买了,怕孩子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以后索求无度该怎么办。不买,又担心如果要求总是得不到满足,对孩子造成伤害会内疚。“那,如果不买,你会怎么跟孩子说呢?”“我就随便找个理由。”那位妈妈回答。”

另一位妈妈说,因为担心孩子不好好刷牙会有蛀牙,所以从网上找了很多丑陋的蛀牙图片给孩子看,告诉他如果牙坏了去看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很痛,……结果,孩子的确每天战战兢兢的坚持刷牙。幼儿园检查身体的时候,孩子只有一颗轻微的龋齿,在班里算是情况比较好的小朋友。但是孩子听到有坏牙,如临大敌,害怕的追问妈妈到底怎么办。这时候妈妈有点后悔,担心是自己“吓唬”孩子太厉害了,孩子压力太大。“到底是谁害怕看牙,孩子还是你?”这位妈妈承认,她自己特别害怕看牙,所以想避免孩子遇到这种情况。

以上两个例子里,妈妈的关键词都是一样的——怕。因为怕纵容,所以变成权威。又怕太权威,有时候不免纵容。因为怕坏牙所以吓唬孩子,又因为孩子真的害怕了,所以怕孩子有压力。表面看起来,这个怕,是对孩子未来的担心。再多问一句就会发现,更怕的是,如果孩子变成某个样子,自己会很恐惧。那远远超出了自己的控制能力和接受范围。为了避免可能的“失控”,只能现在一遍一遍的把可能性扼杀在摇篮里。趋利,避害。这是每个人的本能,再正常不过。放在亲子教育的领域,就会呈现出两种态度:

一种是:相信并且帮助孩子成为更好的人,一种是担心以及恐惧孩子更为更差的人。说白了,所有对待孩子的态度,无非两种:因为爱,或者因为恐惧。

因为恐惧。就是担心如果某些事发生在孩子身上,超出自己的承受范围的,所以尽一切努力避免,提前把那个令自己恐惧的结果说出给孩子听,让孩子也对此变得恐惧,从而成功实现恐惧的转移。当孩子因为感到恐惧从而按照妈妈的要求去做,妈妈的压力得到了减轻。在刷牙的例子里,是用看牙医的恐惧控制孩子。在买玩具的例子了,是用控制孩子得到玩具,缓解自己的恐惧。

因为爱。就是心平气和的给出真实可信的建议,告诉孩子自己的担心,自己的希望。同时,允许孩子做他自己。即使最坏的情况发生,妈妈也能控制局面,依然爱孩子,也依然有勇气帮助孩子渡过难关。与之相对应的两个例子是:另一个妈妈的孩子是个乐高迷,面对孩子买乐高的要求,她会根据自己的判断,首先考虑努力满足,如果觉得价格接受不了,或者家里有相似的,就不买,并且和孩子说明理由。一次,孩子要一个比较贵,而且需要预定的积木版本。妈妈咬牙帮孩子预定了,但是当时拿不到。孩子提出想要买另外一个便宜的现货先玩。妈妈接受了。一个月后,当预定的乐高玩具通知可以购买的时候,孩子主动告诉妈妈——我不要了,我现在有得玩,已经满足了。妈妈很感动。

我另外一个朋友,两个女儿的妈妈告诉我,为了让孩子养成刷牙的习惯,她会跟孩子分享她自己去看牙时候的过程和不舒服的感受。会告诉她如果牙齿不好笑起来会不好看,也会给孩子买草莓口味的牙膏增加兴趣,还会一边刷牙一边和孩子一起听音乐,营造欢乐的气氛。我问她,你跟孩子说你看牙的事,不是吓唬孩子么?她说,我只是坦然分享自己的人生经验,当做顾问给她建议。但不会催促,唠叨,逼迫,替代,威胁..….因为刷牙最终是孩子自己的事。“如果孩子还是不肯刷牙,最后真的要去看牙呢?”“那我就带她去呀!该面对的总是要面对的。”她说。

所以,如果你要问我,对于孩子要买东西,或者关于孩子刷牙,或者所有孩子让家长感到为难的要求或者问题,带着爱,或者带着怕,处理起来有什么不同?我没办法给出答案。事实上,其实没什么不同。同样是有时候买,有时候不买。同样是告诉孩子不刷牙的危害,也告诉孩子看牙齿是一种不舒服的体验。不同的在于妈妈的发心。妈妈说这些话的原因。这导致了妈妈的状态不同。当然,结果也不同。

所谓因果。就是不同的原因,导致不同的结果。即使中间的过程和方式看起来是相同的。如果妈妈带着恐惧去沟通:孩子会接收到很多害怕和担心。他们通常是那些总是忧心忡忡的问专家:“我的孩子为什么这么胆小”的妈妈口中的“胆子小,想太多”的孩子。“我觉得孩子应该活泼一些,但是他连要玩什么游戏都先来问我的意见,我同意了才玩。和别人相处也不主动。在幼儿园的时候想上厕所都不敢跟老师说,憋到尿裤子。其实我平时都告诉他不要怕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这个孩子胆子这么小。”文章开头那位给孩子看坏牙图片的妈妈是这么描述自己孩子的。

如果妈妈带着爱去和孩子沟通:孩子会感受到妈妈的关心和担心。他们会有更多的安全感,和勇气。他们勇于探索,抗挫折能力更强。他们会更加信任这个世界,信任别人,其实最终,是更信任自己,信任自己是优秀的,幸运的。其实,不仅是在亲子教育领域,我们每个人对待这个世界,都只有两种态度。我们做任何一件事,都是出于爱,或者恐惧。想想自己选择一份工作的时候,是因为恐惧失业,恐惧贫穷,还是因为发自内心的热爱这个行业。这样的发心,可能会导致在同样工作岗位上大相径庭的结果。想想自己结婚的时候,是因为年纪大了,恐惧孤独,恐惧舆论,恐惧被剩下,还是爱上爱情,爱上对方的一举一动,涌起一股“非他不嫁/不娶”的冲动?这样的发心,对我们婚姻质量的影响,可能比车子房子,婆婆媳妇,几个孩子有没有外遇,都重要。

我们帮朋友做事的时候,是因为害怕如果不提供帮助,可能会引起对方的不满,以后自己有事相求的时候孤立无援。还是因为善意的流淌,看到对方脱离困境自己也觉得开心?教师节,给孩子的老师送礼物。是因为恐惧如果不送礼,孩子受到不公平对待,还是发自内心的感谢老师对孩子的付出?这样的态度,对送礼“效果”的影响,可能比礼物本身的价值还重要。
孩子升学考试之前,我们督促他学习。是因为恐惧如果考试成绩不好学校不好以后工作不好生活不好,自己无法面对无法接受觉得自己不是好妈妈,还是觉得孩子有能力取得更好的成绩,希望孩子能考上更好的学校,以便接受更好的教育,让他能够有强大的力量成为自己?提前给孩子买房,是恐惧孩子长大能力不够买不起房结婚不顺利,还是只是想送他一份爸爸妈妈的礼物?孩子找对象,父母想参与,是恐惧孩子婚姻不幸自己晚年都要跟着担心难过,还是发自内心希望孩子能享受到最美好的爱情?

归根结底,我们需要问自己的是:我们生孩子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是担心婚姻不稳担心年纪太大了生不出来担心没有孩子晚年孤独。还是因为自己的生活过得幸福丰盛,所以想邀请一个生命一起享受,一起前行和探索?这决定了我们亲子教育的质量。这些不同的态度下,我们做的行为看起来并没有很大的差异,甚至可能完全相同。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再多名人传记也没办法复制成功,因为我们从中能学到的更多是行为,而不是态度。李安在成为导演之前,做了六年家庭妇男。他一定也有恐惧,但是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比尔盖茨和扎克伯格都从哈佛退学创业,如果失败,怎么办?任何一个人都会问自己这个问题,但是恐惧最终败给了勇气。让他们成功的,显然不是“坚持做家庭妇男”,或者“中途退学”,而是他们对自己事业和兴趣的热爱,往大了说,是对世界的热爱,更是对自己的爱和信任。让成功者最终获得成功的决定因素,正是爱,而非恐惧。

如何获得爱和勇气?爱和恐惧是我们心里的两极。此消彼长。当我们的心被爱填满,就没有恐惧的位置了。事实是,我们的恐惧是真实的,但是造成恐惧的原因却未必真实。就像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个不知道该不该给孩子买东西的妈妈说的:“我小时候,妈妈对我想买东西的要求都是直接拒绝。我从来没有得到过满足。我清楚的记得,有一个,我看到菠萝很想吃,但是不敢跟妈妈要。于是问妈妈,‘这是什么?’,结果妈妈直接回答我说,‘不能买!’那种被拒绝的感觉,一直到今天都很清晰。所以我很痛恨需求不被满足的感觉,但是又不自觉的这样对孩子。”拒绝满足孩子的要求,因为自己被对待的方式,所以成为一种不经思考的本能。但是心里又在怨恨这这样的行为。这就是纠结的来源。恐惧是因为力量不足。

在很多情况下,认为自己无法应对,无法接受和解决事情。当我们有足够的力量去解决,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就会发现很多以为的“恐惧”,其实不堪一击。就像2岁的我们怕吃青菜。3岁的我们怕妈妈离开家。5岁的我们怕一个人去买东西。7岁的我们怕考试不能得满分。当我们长大了,这些就不值得害怕了。当然,恐惧是所有人在成长过程中必须面对的,是动力,也是一种自我保护。我们不对孩子施以恐惧,并非要培养出傻大胆。孩子需要能够衡量危险,面对恐惧。但是恐惧只是我们需要面对的一个因素,而不是一种人生态度,不是我们行事的原因和动力,那就无法真正享受人生。仿佛警匪片里总是在逃的犯人。他们会没有心情嗅花香,没有闲暇看彩霞,也没机会放松的喝一杯。虽然能躲过一天,躲过一个月,甚至躲过一辈子,但恐惧一直在心里。即使身体没有被抓住,但是锒铛入狱的那一天无时无刻不在心里。被“怕”追着前行的人生,走得再远也不敢停下来。而为爱前行的人,无论能走多远,都是美好的经历。爱让我们成为生活的摄影师,无论晴天雨天,彩霞日出,都找到角度去欣赏。带着看风景的心,才会发现风景。

想清楚这一点,就不用再问那么多怎么办。无论是亲子教育,还是自己的生活,需要做决定的时候,你只需要问自己:这时候,爱会怎么办?

1

在P.E.T.课程中,有一些互动环节,需要我们谈到自己的感受,比如:

孩子的某些行为让你“感觉”是什么?
或者,看到这张图片会让你有什么“感受”。
有一个爸爸在第一天结束的时候反馈说:“您就告诉我怎么教育孩子就行了,别老让我说‘感受’,我觉得婆婆妈妈的”。

这位爸爸说的话,特别有代表性。中国人,尤其是中国男人,特别不愿意(其实是不擅长)谈感受。

外国电影里面男女主人公在每天起床后睡觉前,比咳嗽还容易的吐出的那句“我爱你”,对很多中国家庭来说,是比LV还难拥有的奢侈品。

即使是在日常生活中,你花了一个小时,花枝招展的打扮好站在老公面前,问他“怎么样”,他可能要磨蹭五分钟,才给出一句便秘一样的“……挺好”。

想知道他们的感受,是件很难的事,仿佛这方便面他们天生欠费。如果我们的感受是72色水彩笔,他们的就是3原色。


然而,每个人都并非天生如此。

在我们小的时候,都是通过感受,而不是头脑,去跟这个世界沟通的。无论遇到什么情绪,我们都本能的直接表达出来。

家里来了客人,我们非常兴奋,会大叫大笑;玩游戏摔倒,我们很疼,就会大声哭;看到陌生人走过来,我们会紧紧的抱住妈妈的大腿,因为害怕。

这时候,家里人会怎么给我们反馈呢?

家里来了客人我们大叫大笑的时候,很多妈妈会说:“瞧把你疯的!你别人来疯了,老实呆着,别让人笑话。”
摔倒很疼大哭的时候,也许又会听到“男孩子不能那么娇气,有什么可哭的,还不赶快爬起来!”
看到陌生人抱紧妈妈大腿的时候,也许会被用力把手掰开,“宝宝不怕,这是妈妈的同事,快叫阿姨好!哎你别躲啊,你怎么这么没礼貌。”

当我们表达出来的感受,不仅不被理解,不被看到,而且被否定,被打压,被批评为“不能,不该,不可以”的时候。

我们渐渐的,就不再去表达感受。我们会提前于父母的否定和打压,先对自己作出“不能,不该,不可以”的评价。

因为这些,都不是一个“好孩子”该做的事。

只带着感觉“三原色”长大,人生仿佛也没有什么不妥。只是虽然自己一直在用头脑作出“应该”的选择,却仿佛没有感受到与之相对应的“应该”的幸福。

2

人的大脑的功能,分为意识,和潜意识。

意识,就是我们用脑去思考,学习,逻辑分析和判断推理。

潜意识,就是我们发自内心的感受,和需求。它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一直在不知不觉中控制着我们的言语行动。

意识通过大脑来工作,潜意识通过心灵和身体来工作。

意识就是负责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的部分。而潜意识是我“想要什么”。

当我们头脑里知道自己在减肥,不该吃高热量食物,而身体和心里却发疯的想吃一块芝士蛋糕的时候,就是意识和潜意识在吵架。通常谁会赢?


“等蛋糕吃完了,我再回答你。”意识的功能,占大脑的5%左右,而潜意识,占95%。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通常会先把蛋糕吃掉,然后开始后悔和自责。

我们以为“我是这么想的,所以我这么做”,其实,是“我想这么做,所以给它找些理由”。

冰山,是常见的用于形容意识和潜意识的例子。

露出海面肉眼可见的是我们的显意识,而海面下体积巨大却不为所知的部分,是潜意识。

泰坦尼克号就是因为没有探知它的存在,所以从爱情片变成了灾难片。


3

如何跟自己的潜意识沟通呢?
感受,就是潜意识的语言。仔细体会,现在你的感受是什么,那正是潜意识在跟你说的话。

对孩子来说,同样如此。

当你对孩子无数次重复“你该写作业了”,而孩子还没有写的时候,他的意识就像你知道自己该减肥一样,知道该做什么。但是他的潜意识,在说不。所以这时候我们再多更多遍,更大声的“快点写作业”,也不会有太好的效果。

当然,不过话说回来,潜意识不只表现为阻碍你实现既定目标的东西,比如干扰你的减肥大计和孩子写作业,它同样也可帮我们实现潜能。

比如一个孩子对音乐非常感兴趣,一听音乐就入迷,家长即使认为影响学业尽力阻止,也不能让他离开音乐,一有机会就去学习,最终成为音乐人。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这正是潜意识对我们的引导。

所谓天才,正是追随了自己潜意识给出的暗示,用俗话说,就是“跟着感觉走”。人类所有不快乐的根本原因,都来自意识和潜意识的矛盾。


所以我们要学会跟自己的潜意识沟通,看到它,理解它。对孩子来说,尤其如此。

我们都希望孩子长大幸福。而幸福本身就是一种感受,和所有外部条件都没有关系。

就像你无法让塑料人感觉到幸福。如果没有感受到幸福,就永远不会幸福。反过来说,当我们能提升自己感知幸福的能力,“感到”更多幸福的那一刻起,我们就身处幸福之中了。

当孩子能更好的了解自己的感受,他就有机会知道自己的内在发生了什么,从而找到原因,更好的和自己相处。

当孩子能了解到别人的感受,就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体谅别人,从而更好的和别人相处。

和自己好好相处,和别人也好好相处,这就是幸福的人生。

如何让孩子了解自己的感受?
当孩子有情绪的时候,别着急跟他讲道理,或者否定他的感受。试着感受到他的感受,看到他的情绪。

比如,在超市,孩子想要一个玩具,你拒绝了他。孩子开始大哭。而你觉得非常没有面子,又很生气孩子耽误了你的时间。

在发脾气之前,先感受一下,他很想要这个玩具,但是最终没办法得到的那种遗憾,失望,委屈。看到它,体会它。然后反馈给孩子:

“你很想要这个玩具,妈妈不给你买,你觉得很失望。你真的太想要了,没能拿到这个玩具简直有点生气了。”

由此,孩子得以分辨,这种让人难受的感觉,叫做“失望”,或者“生气”。而当他的情绪被看到的时候,也会像河水找到出口,慢慢平息下来。


事实上,这种看到对方的情绪,并且给予反馈的方法,是人本主义心理学中,临床心理咨询的方式。以这样的方式被接纳,被回应的来访者,会得到很大的支持和慰藉,并且最终得到力量,去解决自己的问题。

如果我们能用这样的方法,去抚慰孩子的一个个小小的“创伤”,当孩子感受到有人理解,接纳,就有力量去面对自己的问题。孩子需要的不是安慰,不是道理,只是别人能理解自己的感受。

如果小时候的情绪累积,没有被看到,没有得到合理的发泄,会卡在那里,一直积压下来。虽然表面上看不出来,但是以后遇到类似的事情,情绪按钮会被触动,引起大爆发。

所以有时候我们会看到,两个成人之间一点点小的争执,可能突然引发了一场情感大爆炸。吵了几句嘴之后,对方居然崩溃了。其实,正是借着这个机会,去发泄自己以前累积的情绪。

而情绪累积的时间长了,没机会得到发泄的话,就会内化,就形成所谓的性格。

性格决定命运,也会影响到我们的身体健康。

如何让孩子了解别人的感受?
我们,就是孩子最大的“别人”。

当孩子做了让我们不能接纳的事情的时候,别着急跟他讲道理,或者否定他的需求。试着告诉他我们的感受,让他看到我们的情绪。

还是玩具的例子,试试不用发脾气的方法,而是告诉孩子,“家里已经有了两个一样的玩具汽车,如果再买一个,妈妈觉得浪费,会好心疼。而宝宝在超市里面大哭,妈妈觉得有点尴尬,而且如果我们一直不肯离开这里,就没办法及时回家做饭,妈妈非常着急。”

当孩子真切的知道你的感受是“心疼”,“尴尬”,以及“着急”,知道你不开心的真正原因并不是“你是个坏孩子”的时候,他会更加愿意配合妈妈。因为每个孩子,都希望给别人带来快乐。


说了很多对别人怎么做,其实要想做到这些,最重要的,是跟自己的身体连结,能敏锐的看到自己的感受,并且不压抑,不否定,接纳自己的感受。

说回到文章开始提到的那位父亲,他在工作坊上慢慢练习打开自己,倾听自己的感受之后。又一次课上,他说这周出差了几天,回家之后,儿子扑到他身上,告诉他“爸爸我好想你”。那一瞬间,他说自己很感动。

是的,只有感受,会让我们感动。因为感受来自于心。

作者:托马斯·戈登 (美国心理学博士)

本书建立和描述了PET教育模式(戈登模式)不仅适用于亲子沟通,也适用于所有人际关系。

冲突解决法:积极倾听、我-信息、没有输家。

第一章 父母应该受到训练而非责备

1. 孩子犯错,父母不应受到责备,应该受到训练,应该学习如何在各种情况下与孩子建立有效的全面关系。

2. 孩子不是非要反抗父母,他们反抗的是具有破坏性的教育方法。家庭混乱和矛盾可以通过学习有效方法来避免。

3. 摒弃惩罚。

4、纵容和过分严厉都一样多的麻烦,孩子会自私、无法管教、缺乏合作精神,无法考虑他人需求。

5. 如果父母双方采用方法不一致,采用有效方式一方将促进亲子关系发展,而另一方将恶化亲子关系,最好双方同时学习。

第二章 父母是人而不是神

1. 行为是孩子所说和所做的,与判断区别开来。孩子把衣服留在地板上是行为,邋遢是判断。

2. 行为的是否被接受与父母有关。可接受行为与不可接受行为分割线并非固定不变,对孩子同种行为,会产生不同的感受,也会有不同的要求,影响因素有不同家长、家长当下的心情、不同的孩子、当前环境等等

举例:家长身体心情好vs不好,餐桌礼仪客人在场 vs 客人不在场,男孩vs女孩

3、虚假接受会让孩子对家长的真诚产生怀疑,不要违背自己真实态度的基础上扩大接受区域。孩子的不断试探会产生焦虑和不安全感。

4、孩子觉得自己多大程度上被接受取决于多少行为不被接受。

5、问题归属

- 发生问题时分辨问题的归属

- 属于孩子的问题:鼓励孩子自己解决(倾听技巧)

- 属于父母的问题:父母负责解决,改变引起问题的行为(对抗法)

- 扩大没有问题区域

第三章 接受性语言

1、比起同父母交谈,孩子与专业心理咨询师沟通要容易,接受性语言是有效沟通的重要元素。

2、治疗性沟通:让对方感到被接受,减少恐惧,鼓励开口说话,表达自己的情绪,拥有自我价值感,促进成长和建设性转变

3、表达接受

- 非语言方式:例如,手掌朝内,超自己的方向挥动。点头

- 不干涉方式,对孩子正在做的事儿袖手旁观。

- 被动倾听:沉默

- 语言方式

4、12种破坏性沟通方式

- 父母的回应可能会包含一个以上的信息和意义,孩子会”听“到隐藏的意思,大人并不自知。

- 大人的每一条信息都向孩子传达了你对他的看法。

- 破坏性沟通事孩子感到不被接受,自尊遭到破坏,感到内疚无能,引起自我防御,激发怨恨。

5、建设性的回应方式

- 不包含任何听者的想法、判断和情绪

例如:我明白了,哦,真的吗,怎么样,有意思……

- 邀请孩子分享他自己的想法、判断和情绪。

例如:给我讲讲,我想听听,我们来讨论一下吧,继续我听者呢,这似乎对你很重要,然后呢。

- 这些向孩子表达的意思是:

你有权表达自己的情绪,我尊重你的想法和情绪,我可能会从你哪里学到什么,你的想法值得一听,我希望

和你建立亲密关系,更多了解你。

6、积极倾听:被动倾听是敲门砖,积极倾听保持谈话之门敞开

第四章 积极倾听

积极倾听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目标是释放情绪和定义问题。

1、意义

认识到“情绪是友好的”,减少对负面情绪的恐惧

孩子对充满爱意的想法感到温暖和亲切,作为回报,孩子也会报以同样的感情。

鼓励孩子思考,自己对问题进行分析,发现自己的解决方案

传达信任感。“建议,推论、指示”等,均剥夺了孩子对解决问题提的责任感,传达不信任信息。

2、态度

听孩子说。

将孩子看着一个独立的人,理解他拥有自己的情绪和感知世界的方式。

抛开自己的想法和情绪,从孩子的视角理解信息,进入他的准则体系和他感受的世界。

真诚希望在当下帮孩子解决问题。

接受他的情绪,知道情绪是暂时的。

让孩子对解决情绪和问题的能力产生信任感。

面临问题时,和他站在同一面,而不是介入到问题中。

3、何时使用?

孩子的行为没有直接影响到父母满足他们自己的要求,即问题属于孩子。

孩子发出的信息编码很奇怪,有可能被更深层次的问题困扰,父母难以理解他们的想法。比如:死是什么感觉?我以后会结婚吗?

4、常犯的错误

将积极倾听理解为操纵孩子的技巧,用指令操纵孩子,使孩子的思想符合自己的想法。

在孩子表达真实情感之后,态度大变,插入你的评价、判断、说教。

鹦鹉学舌重复编码,而非进行解码后对孩子内心真实感受进行反馈。

时间错误。当需要明确帮助时却使用倾听。孩子传达完信息后,家长没有及时停止和撤出。

第五章 倾听婴幼儿讲话

1、婴幼儿需求特点

语言能力有限,用非语言信息进行沟通:动作,哭声

多数需求是生理上的需求。

能力有限,依赖父母来满足需求或给他们提供问题的解决方案。

2、准确解码需求

大量时间陪伴。

使用非语言的反馈方法进行双向沟通。

充分了解儿童发展过程。

不要基于接管孩子的问题,给孩子一个机会去满足她自己的需求

第六章 如何说孩子才肯听

问题产生的原因:孩子要求自己的需求得到满足,但不考虑父母的需求。

目标:如何让孩子倾听父母的情感,体谅父母的需求?

1、问题归属于父母

尝试直接改变孩子

尝试改变环境

尝试改变自己

2、 改变孩子的错误方法

用命令、劝诫、威胁的方式直接送出解决方案

用评价、批评、责备、归类、嘲笑、羞辱、解释诊断、心理分析、说教的方式给出拒绝信息

3、正确的方法:I-message

第七章 I-message

1、内容

对不可接受的行为进行描述(不要评价)。

描述父母的感受

描述行为对父母造成实际而具体的影响。

举例

非指责性描述行为(对):“你没按时回家,也没有打电话说你要晚回来……”;贴标签或下判断(错):“你不打电话说一声,真是不考虑别人的感受”

对行为的感受:“我会担心”。

实际而具体的影响:“我不知道你是不是安全,不知道你会不会回来,没法准备晚餐。”

2、常见错误

使用经过伪装的i-message:把“我觉得”置于指责性的信息开头。

送出负面信息。

-  举例:

(错):你让我睡不着觉,真的让我很生气。我怎么睡得着,我不知道是不是发生什么意外,对于你没有遵守我们的约定,我很失望

(对):我一直睡不着,看到你终于安全回家了,我很高兴,真让我松了一口气,我很担心你遇到什么意外。

没能匹配与感受强度想匹配的i-message

爆发愤怒情绪:要向孩子传送主要情绪,而不是把次要的愤怒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

3、效果

让孩子了解自己的行为对其他人造成的真实影响。

让孩子负担起改变行为的责任

you-message让冲突演变成互相谩骂和指责,i-message减少对抗

坦诚的信息促使孩子在产生某种感受时发出同样坦诚的信息

4、遇到的问题

孩子年龄太小。孩子在2岁前就已经能弄清父母是否高兴、是否接受他的行为、理解父母送出信息的意义。注意非语言信息的表达。

孩子无视i-message。发送另一条更加明确、强烈的信息,表达更多情绪。采用“积极倾听”。

5、其他应用

另一种形式的称赞

举例

(错)你是个好孩子

(对)很感谢你去丢垃圾,虽然是我的工作,谢谢你

(错)你干得真棒

(对)谢谢你去接弟弟,省的我跑一趟,谢谢

(错)你有很大进步

(对)你让我知道什么时候回家,让我松了一口气,这样我就不会担心你了。

要避免称赞陷阱:如果父母眼中的良好行为在孩子看来不是,这种称赞会被孩子拒绝或者否认。

避免操纵性称赞:避免试图对孩子施加影响;信息是用来传达目前短暂性情绪的工具。

预防问题:提前讲计划需要告知孩子。

“我需要完成在网上参加一门可能,希望我们讨论一下周末如何分享电脑”;

“我想知道我们什么时候吃晚上,因为我要打一个很长的电话”

第八章 改变环境以改变孩子不可接受的行为

父母更多对婴幼儿采取改变环境的做法,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父母容易忽视环境的改变对他的影响。环境的改变对所有年龄的孩子常常非常简单而有效。

丰富环境内容:对于环境单调让孩子感觉到无聊而惹麻烦。

保持环境安定:适用于孩子需要减少刺激的情况。例如需要睡觉,对声音感到不安。

简化环境:环境对他们来说过于困难和复杂。例如:购买孩子容易穿的衣服;提供凳子让孩子能够得着壁橱等

限制生活空间。例如:设置栅栏,指定活动的特殊空间让孩子玩或者发出噪音。前提条件是,这种限制合理,让孩子有足够自由区满足他们的需求。

为环境做好安全防护。

采用替代活动。在阻止他做一件事之前,温和而平静地提供另一项替代活动。

在环境改变前,让孩子做好准备,以应对可能的变化。

与孩子一起做计划

第九章 不可避免的亲子冲突:谁该赢

1、问题的归属不仅是孩子,也是父母,双方的需求都受到危机。用积极倾听和i-message,冲突依然存在。

2、若能得到积极解决,家庭冲突对孩子是有益的。

3、非赢即输的两种错误方法

大人强制孩子服从而获胜。错误在于:对孩子来说没有机会发展自律,对父母产生怨恨;对父母来说,他们不得不花大量时间来执行他们的决定检查孩子的执行,不断唠叨、提醒、刺激。

孩子总是胜利。错误在于:对于孩子来说学会用发脾气来控制父母,认为自己的需求比任何人的都重要,缺乏内在控制力,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苛求他人。常常在同辈关系中遇到困难。对父母的爱产生不安全感。对家长来说,因为无法控制孩子行为而遭受巨大的折磨,育儿工作变得艰辛而缺少快乐。

由于不知道还有其他可供选择的方法,家长往往不是使用方法1就是使用方法2,或是在两种方法间摇摆,交替使用,尽管他们可能知道这两种方法都缺乏效力。

第十章 父母的权利:必要而正当吗?

1、权威的含义

家长隐藏自己的缺陷和判断错误,体现出无所不能,拥有更大的心理尺度。

父母拥有孩子需要的特定事物。

通过运用权力,操纵奖励和惩罚,控制孩子,鼓励做出符合父母意愿的特定行为或者消除特定行为。

2、父母权力的重大缺陷

在某些条件下不起作用,例如奖励的吸引力不足,惩罚无效。

孩子不再依赖父母来满足需求。

青春期的叛逆并不是发育阶段不可避免的过程,只是他们拥有了更多抵抗和叛逆的能力。

父母不可避免会用光他们的权力,这比想象的来得早。

3、用权力进行训练所需的条件

对象有很强的需求动机,让奖励生效。

惩罚过于严厉,对象会避开。

奖励必须在足够短的时间内获得。

奖惩必须具有一致性。

一些复杂的行为模式,例如合作、诚实、善待他人,是由孩子通过经验获得,受各种因素影响,无法被教会。

4、父母权力的不恰当使用对孩子的影响

抵抗:做出与父母意愿完全相反的行为

怨恨敌对:憎恨控制满足他们需求的人 。作为奖励的代价,权力在握的人会要求符合自己的价值和标准。

攻击、报复:在满足需求受挫时,挫折会化为攻击。你伤害了我,我也要伤害你,这样你就不会伤害我了。

联合对抗:在外部组织中感受到反抗的力量,与之结成同盟来对抗成年人,并减少单独惩罚的机会。比如拉帮结派,一起吸毒,逼迫他人做同样的事。

顺从:惩罚非常严厉时,孩子由于恐惧选择顺从,有的在青春期改变成反抗,有的则在成年后依旧过于顺从,否定自己的需求,不表现真实的自我和捍卫自己的信念。

撒谎、隐藏情绪:撒谎能避免惩罚,甚至带来奖励。通过学习父母的价值观,了解什么是父母赞许的,什么是他们反对的。

拍马屁、逢迎:讨好也是赢得奖励避免惩罚的一种方式,虽然善于讨好成年人,却容易遭到其他同龄人的憎恨。

责怪别人、散布谣言:通过竞争性争吵和相互责备获取奖励避免惩罚。这源于父母制造的竞争环境和机制。

命令和欺负弱小:父母曾经用权力来支配他。当他处于权力地位时,也会支配和指挥他人。

喜赢不喜输:有让自己看起来很好的强烈需求,在以奖励为导向的家庭中尤为明显,比如过分依赖正面评价、奖品等。

以奖励为导向的另一个缺陷在于,奖励气氛对不能获得奖励的能力有限的孩子更为有害。

退缩、逃避:当过于困难,奖励太难获得,惩罚太难逃避,孩子放弃学习“游戏规则”的努力。赢不了最好的办法是逃避。

5、权威与限制

孩子希望知道父母的限制,让自己限制自己的行为,但不希望他们的行为被权威否定和限制。

孩子希望所有的行为被父母接受,但不意味着不接受改变。

6、父母保持一致性,让孩子有更多机会确信行为的结果,避免不确定性带来的困惑、沮丧和紧张。

7、权力不等于影响力

第十一、十二章 没有输家的冲突解决法

1、邀请孩子一起寻求解决方案

2、有效的原因

孩子感觉到父母对其解决问题能力的信任,更有可能做出值得信任的行为。

如果孩子参与制定一个决策,他就有强烈的动机去实施和执行,大大减少了强制执行。

让彼此进一步了解对方的需求,更有机会找到高质量的解决方案。

3、意义

双方都是赢家

明白对方愿意考虑自己的需求,尊重自己的权利,拉近亲子关系,大大减少敌意。

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

消除了对权力的需求,孩子不需要发展对付父母权力的方法。

暴露引发特定行为和想法的本质问题,解决冲突的方案容易浮出水面。

平等信任的对待方式,让孩子更会考虑父母的感受。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孩子真正的需求得到满足后,问题消失。

节约父母督促提醒监督的时间

4、问题

共同解决方案不是妥协和软弱,并不意味着让步和牺牲,带来的是每个人的接受和满意

对很小的孩子也有用,尽早使用,孩子越快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意识到自己的需求和尊重他人的需求。

危机情况需要采用方法一,比如涉及到安全问题。但在情况发生前,仍可以使用非权力的方法。

通过展现能力和知识赢得孩子的尊重,而不恐惧和权力。

第十三章 没有输家方法实践

1、发现和定义冲突

积极倾听以挖掘内在需求,

明确说出自己的感受,送出i message

多问自己 “这对你/我有什么好处呢?”

2、产生可能的备选方案。

“我们能做的事有哪些?”,“还有哪些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先获取孩子的解决方案,稍后提出自己的。

不要评价贬低,对于复杂的,把它写下来。

即使没有提供任何方案,鼓励对方案有所贡献。

3、评估备选方案

“看上去哪个更好”,“你认为我们的方案中哪个比其他的好?”,“你希望用哪个?”,“你喜欢哪个?”

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那个方案没法满足我的需求”,“那种方法对我不公平”

4、决定最好的可接受解决方案

“这个可行吗?”“你认为能解决我们的问题吗?”“你我都满意吗?”“我愿意接受这个,你愿意试试吗?”

不要把方案看成一成不变,“让我们试试,看是不是有效”。

涉及到很多方面,写下来。

确保每个人同意。“好,就这样定了,我们一起遵守约定”。

5、执行方案

明确谁什么时候做什么。

明确衡量标准。

没有达到目标的补救措施。

6、对解决方案效果进行追踪和评估

获得反馈,确定是否需要对最初决定进行修改

评估是否有更好的替代方法或辅助方法。

7、找不到可接受的解决方案

继续积极倾听,停止找解决方案,以同情的态度理解孩子所表达的想法。

“让我们再努力一下”,“来,肯定有一个办法能解决这个问题”,“是不是漏掉了什么”“我想知道是什么阻碍了我们找到一个解决方案”。

8、约定被打破

“你没能xx我感到很惊讶”“是什么让你没有xxx”

告诉他下次怎样才不会忘记,他是否需要帮助,视觉提醒、定时器等等

第十四章 父母怎样才能不被炒鱿鱼

不是所有问题都能解决

孩子反抗父母强迫自己按照他们的是非观来要求,并试图改变那些与他人无关的行为。

不能按照父母的理想来塑造孩子。

成人未必遵守他们所鼓吹的原则。

家长价值观的传递通过以身作则而不是宣扬或者权威强制,不能通过权力强迫另一个人接受自己的价值观。

父母可以是咨询者的角色,分享而不是说教,提供意见而不发号施令,提供想法儿不强迫接受。

第十五章 改变自己,预防冲突

通过改变自己对他人的态度,从而更加接受他人的行为。

不要利用孩子为自己带来自我价值感和自尊。

孩子有权力成为他能够成为的人。

经验是好老师,但不是总是对的。

家庭中的首要关系是配偶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