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妈妈问,每次去商场,遇到孩子要买东西她就特别纠结。买了,怕孩子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以后索求无度该怎么办。不买,又担心如果要求总是得不到满足,对孩子造成伤害会内疚。“那,如果不买,你会怎么跟孩子说呢?”“我就随便找个理由。”那位妈妈回答。”
另一位妈妈说,因为担心孩子不好好刷牙会有蛀牙,所以从网上找了很多丑陋的蛀牙图片给孩子看,告诉他如果牙坏了去看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很痛,……结果,孩子的确每天战战兢兢的坚持刷牙。幼儿园检查身体的时候,孩子只有一颗轻微的龋齿,在班里算是情况比较好的小朋友。但是孩子听到有坏牙,如临大敌,害怕的追问妈妈到底怎么办。这时候妈妈有点后悔,担心是自己“吓唬”孩子太厉害了,孩子压力太大。“到底是谁害怕看牙,孩子还是你?”这位妈妈承认,她自己特别害怕看牙,所以想避免孩子遇到这种情况。
以上两个例子里,妈妈的关键词都是一样的——怕。因为怕纵容,所以变成权威。又怕太权威,有时候不免纵容。因为怕坏牙所以吓唬孩子,又因为孩子真的害怕了,所以怕孩子有压力。表面看起来,这个怕,是对孩子未来的担心。再多问一句就会发现,更怕的是,如果孩子变成某个样子,自己会很恐惧。那远远超出了自己的控制能力和接受范围。为了避免可能的“失控”,只能现在一遍一遍的把可能性扼杀在摇篮里。趋利,避害。这是每个人的本能,再正常不过。放在亲子教育的领域,就会呈现出两种态度:
一种是:相信并且帮助孩子成为更好的人,一种是担心以及恐惧孩子更为更差的人。说白了,所有对待孩子的态度,无非两种:因为爱,或者因为恐惧。
因为恐惧。就是担心如果某些事发生在孩子身上,超出自己的承受范围的,所以尽一切努力避免,提前把那个令自己恐惧的结果说出给孩子听,让孩子也对此变得恐惧,从而成功实现恐惧的转移。当孩子因为感到恐惧从而按照妈妈的要求去做,妈妈的压力得到了减轻。在刷牙的例子里,是用看牙医的恐惧控制孩子。在买玩具的例子了,是用控制孩子得到玩具,缓解自己的恐惧。
因为爱。就是心平气和的给出真实可信的建议,告诉孩子自己的担心,自己的希望。同时,允许孩子做他自己。即使最坏的情况发生,妈妈也能控制局面,依然爱孩子,也依然有勇气帮助孩子渡过难关。与之相对应的两个例子是:另一个妈妈的孩子是个乐高迷,面对孩子买乐高的要求,她会根据自己的判断,首先考虑努力满足,如果觉得价格接受不了,或者家里有相似的,就不买,并且和孩子说明理由。一次,孩子要一个比较贵,而且需要预定的积木版本。妈妈咬牙帮孩子预定了,但是当时拿不到。孩子提出想要买另外一个便宜的现货先玩。妈妈接受了。一个月后,当预定的乐高玩具通知可以购买的时候,孩子主动告诉妈妈——我不要了,我现在有得玩,已经满足了。妈妈很感动。
我另外一个朋友,两个女儿的妈妈告诉我,为了让孩子养成刷牙的习惯,她会跟孩子分享她自己去看牙时候的过程和不舒服的感受。会告诉她如果牙齿不好笑起来会不好看,也会给孩子买草莓口味的牙膏增加兴趣,还会一边刷牙一边和孩子一起听音乐,营造欢乐的气氛。我问她,你跟孩子说你看牙的事,不是吓唬孩子么?她说,我只是坦然分享自己的人生经验,当做顾问给她建议。但不会催促,唠叨,逼迫,替代,威胁..….因为刷牙最终是孩子自己的事。“如果孩子还是不肯刷牙,最后真的要去看牙呢?”“那我就带她去呀!该面对的总是要面对的。”她说。
所以,如果你要问我,对于孩子要买东西,或者关于孩子刷牙,或者所有孩子让家长感到为难的要求或者问题,带着爱,或者带着怕,处理起来有什么不同?我没办法给出答案。事实上,其实没什么不同。同样是有时候买,有时候不买。同样是告诉孩子不刷牙的危害,也告诉孩子看牙齿是一种不舒服的体验。不同的在于妈妈的发心。妈妈说这些话的原因。这导致了妈妈的状态不同。当然,结果也不同。
所谓因果。就是不同的原因,导致不同的结果。即使中间的过程和方式看起来是相同的。如果妈妈带着恐惧去沟通:孩子会接收到很多害怕和担心。他们通常是那些总是忧心忡忡的问专家:“我的孩子为什么这么胆小”的妈妈口中的“胆子小,想太多”的孩子。“我觉得孩子应该活泼一些,但是他连要玩什么游戏都先来问我的意见,我同意了才玩。和别人相处也不主动。在幼儿园的时候想上厕所都不敢跟老师说,憋到尿裤子。其实我平时都告诉他不要怕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这个孩子胆子这么小。”文章开头那位给孩子看坏牙图片的妈妈是这么描述自己孩子的。
如果妈妈带着爱去和孩子沟通:孩子会感受到妈妈的关心和担心。他们会有更多的安全感,和勇气。他们勇于探索,抗挫折能力更强。他们会更加信任这个世界,信任别人,其实最终,是更信任自己,信任自己是优秀的,幸运的。其实,不仅是在亲子教育领域,我们每个人对待这个世界,都只有两种态度。我们做任何一件事,都是出于爱,或者恐惧。想想自己选择一份工作的时候,是因为恐惧失业,恐惧贫穷,还是因为发自内心的热爱这个行业。这样的发心,可能会导致在同样工作岗位上大相径庭的结果。想想自己结婚的时候,是因为年纪大了,恐惧孤独,恐惧舆论,恐惧被剩下,还是爱上爱情,爱上对方的一举一动,涌起一股“非他不嫁/不娶”的冲动?这样的发心,对我们婚姻质量的影响,可能比车子房子,婆婆媳妇,几个孩子有没有外遇,都重要。
我们帮朋友做事的时候,是因为害怕如果不提供帮助,可能会引起对方的不满,以后自己有事相求的时候孤立无援。还是因为善意的流淌,看到对方脱离困境自己也觉得开心?教师节,给孩子的老师送礼物。是因为恐惧如果不送礼,孩子受到不公平对待,还是发自内心的感谢老师对孩子的付出?这样的态度,对送礼“效果”的影响,可能比礼物本身的价值还重要。
孩子升学考试之前,我们督促他学习。是因为恐惧如果考试成绩不好学校不好以后工作不好生活不好,自己无法面对无法接受觉得自己不是好妈妈,还是觉得孩子有能力取得更好的成绩,希望孩子能考上更好的学校,以便接受更好的教育,让他能够有强大的力量成为自己?提前给孩子买房,是恐惧孩子长大能力不够买不起房结婚不顺利,还是只是想送他一份爸爸妈妈的礼物?孩子找对象,父母想参与,是恐惧孩子婚姻不幸自己晚年都要跟着担心难过,还是发自内心希望孩子能享受到最美好的爱情?
归根结底,我们需要问自己的是:我们生孩子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是担心婚姻不稳担心年纪太大了生不出来担心没有孩子晚年孤独。还是因为自己的生活过得幸福丰盛,所以想邀请一个生命一起享受,一起前行和探索?这决定了我们亲子教育的质量。这些不同的态度下,我们做的行为看起来并没有很大的差异,甚至可能完全相同。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再多名人传记也没办法复制成功,因为我们从中能学到的更多是行为,而不是态度。李安在成为导演之前,做了六年家庭妇男。他一定也有恐惧,但是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比尔盖茨和扎克伯格都从哈佛退学创业,如果失败,怎么办?任何一个人都会问自己这个问题,但是恐惧最终败给了勇气。让他们成功的,显然不是“坚持做家庭妇男”,或者“中途退学”,而是他们对自己事业和兴趣的热爱,往大了说,是对世界的热爱,更是对自己的爱和信任。让成功者最终获得成功的决定因素,正是爱,而非恐惧。
如何获得爱和勇气?爱和恐惧是我们心里的两极。此消彼长。当我们的心被爱填满,就没有恐惧的位置了。事实是,我们的恐惧是真实的,但是造成恐惧的原因却未必真实。就像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个不知道该不该给孩子买东西的妈妈说的:“我小时候,妈妈对我想买东西的要求都是直接拒绝。我从来没有得到过满足。我清楚的记得,有一个,我看到菠萝很想吃,但是不敢跟妈妈要。于是问妈妈,‘这是什么?’,结果妈妈直接回答我说,‘不能买!’那种被拒绝的感觉,一直到今天都很清晰。所以我很痛恨需求不被满足的感觉,但是又不自觉的这样对孩子。”拒绝满足孩子的要求,因为自己被对待的方式,所以成为一种不经思考的本能。但是心里又在怨恨这这样的行为。这就是纠结的来源。恐惧是因为力量不足。
在很多情况下,认为自己无法应对,无法接受和解决事情。当我们有足够的力量去解决,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就会发现很多以为的“恐惧”,其实不堪一击。就像2岁的我们怕吃青菜。3岁的我们怕妈妈离开家。5岁的我们怕一个人去买东西。7岁的我们怕考试不能得满分。当我们长大了,这些就不值得害怕了。当然,恐惧是所有人在成长过程中必须面对的,是动力,也是一种自我保护。我们不对孩子施以恐惧,并非要培养出傻大胆。孩子需要能够衡量危险,面对恐惧。但是恐惧只是我们需要面对的一个因素,而不是一种人生态度,不是我们行事的原因和动力,那就无法真正享受人生。仿佛警匪片里总是在逃的犯人。他们会没有心情嗅花香,没有闲暇看彩霞,也没机会放松的喝一杯。虽然能躲过一天,躲过一个月,甚至躲过一辈子,但恐惧一直在心里。即使身体没有被抓住,但是锒铛入狱的那一天无时无刻不在心里。被“怕”追着前行的人生,走得再远也不敢停下来。而为爱前行的人,无论能走多远,都是美好的经历。爱让我们成为生活的摄影师,无论晴天雨天,彩霞日出,都找到角度去欣赏。带着看风景的心,才会发现风景。
想清楚这一点,就不用再问那么多怎么办。无论是亲子教育,还是自己的生活,需要做决定的时候,你只需要问自己:这时候,爱会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