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是说假如。

假如孩子生病了,需要你给他捐一个肾,你会同意么?

脊髓呢?

眼睛呢?

生命呢?

我想,绝大多数家长,都会说“I do!”

为人父母,其实我们是时刻准备着为孩子作出任何牺牲的,这就是无条件的爱。

所以我们看到过很多新闻报道,家长为重病的孩子捐出器官,乃至生命。每睹此文,我们都感动于亲子深情,血浓于水。

同时,在孩子健康正常的生活中,不需要家长献出生命的时候,很多家长,也会像捍卫自己的生命一样,去捍卫自己来决定孩子上什么课外班,吃不吃青椒,考什么专业,能不能恋爱,乃至——留什么发型,穿什么衣服的权利。

所以我们也看到过很多新闻报道,家长因为一点点小事,顽强的和孩子斗争到底,结果孩子离家出走,乃至跳楼自杀。

如果有人去问那个逼得孩子跳楼自杀的爸爸:“如果孩子生病,想要你献出生命,你愿意么?”

我想,他很有可能,会回答愿意。

会逼得孩子放弃生命的家长,同时也是愿意为孩子献出生命的家长。

很诡异,不是么?

这里面的矛盾在于:“你有多爱孩子”,跟”孩子有没有感觉到你的爱”,其实是两件事。

两件有时候截然相反,背道而驰的事。

 无条件的接纳,才能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

孩子能感受到父母对他的爱的唯一途径,就是是不是被父母无条件的接纳。

“我当然是爱孩子的,可是我不可能总是接纳他,他考试考不好,他做了错事,我都接纳,他就会保持原状。我必须要告诉他,他的错误在哪里,这才能让他有可能变得越来越啊好!” 

这是大部分家长的心声吧?

事实上,这也是我们的父母那一代的育儿真理——“为了让孩子变得更好,所以告诉他哪里不好。”

我们从小就是被这么教育的。

我们考完试,拿着卷子回家。

如果是90分的卷子,家长会说,你那10分哪里去了,是不是又马虎了。你要是不马虎,能得一百分。以后给我好好考。

如果是不及格的卷子呢?

一场人间惨剧。

我们是这么长大的,我们习惯感觉不到接纳的力量,所以我们也是这么对待我们的孩子的。

现在,有机会停下来来想一想:

让一个人变得更好的动力,究竟是什么?

这个问题太难了。

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吧:

假如你是一个吸毒的人——大麻还是海洛因,随便你。

如果我们的父母想让我们改邪归正,戒毒,他们会怎么说?

“你吸毒,这是犯罪。从小我就看你不像好孩子,全家人的脸都被你丢尽了。我一定要报警,把你送到监狱,让你受到应有的惩罚,我看你以后还吸毒不吸毒了。你再吸毒,你就别回来,我们没有你这个孩子!

听到这个,你想说什么?

你会想戒毒么?

另外一种可能是,你家人跟你说:“我们全家人都爱你,无论你做了什么,我们都随时欢迎你回来。你是爸爸妈妈最爱的孩子。我们理解,你这么做,肯定有你自己的原因,我们愿意听到你的原因和你的需求,我们愿意看到那些原因,我们愿意试着去理解你。”

听到这个,你想说什么?

你会想戒毒么?

哪一种方式,会让你更有勇气重新开始生活呢?

无数的心理研究已经证明:当一个人他对生活充满期待,热爱这个生活,愿意让身边的人生活的更好的时候,他才愿意去改变,去变得更好。最终的原因是,他有安全感,他感觉到被爱的时候,他才发自内心的,想要变成更好的自己。

 不要试图以收回对孩子的爱,来要挟和调整孩子的行为

只有无条件的爱和支持,才是让一个孩子成长的优秀的动力。

所谓无条件的爱,并不是指,接纳孩子所有的行为。而是指,无论孩子做了什么,都接纳他这个人。无论孩子做了什么,对他的爱都不会改变。

这怎么可能?

是啊,这怎么可能?

从小,爸爸妈妈会用“妈妈不喜欢你了”来让我们吃下不爱吃的青菜;

用“妈妈不要你了”让我们放弃超市里想买的零食;

用“你要是再不走,妈妈就不带你回家了!”把沉迷在游乐场的我们带回去;

用“爸爸再也不跟你好了”警告我们收起散落的玩具;

用“不然就再也别想回这个家”要挟我们选择他们认为“吃香”的专业;

用“我就当没有你这个女儿”来威胁我们与他们不认可的对象分手。 

他们总是用收回对我们的爱为代价,来调整我们的行为。

于是,我们的行为,就代替我们,成为父母的爱的对象,成为是否“配”得到父母的爱的衡量标准。

当我们吃了青菜,放弃零食,乖乖回家,收起玩具,听从他们的意见选择工作和配偶的时候,我们是“可爱的”,“棒的”,“听话的”,“好的”,值得爱的。

当我们做反的事情时,“妈妈不喜欢我们了”,“妈妈不要我了”,“妈妈不带我回家”,“我不再是妈妈的女儿”。

做家长认可的事,是我们得到他们的爱的条件。

不管他们是不是真的这么想的,至少,我们是这么感觉到的。

小小的我们,怀着失去爸爸妈妈的爱的深深的恐惧,小心的改变着我们的行为,担惊受怕有一天会失去他们。

长大之后,叛逆的我们,也许会以放弃他们的爱为代价,求一个成为自己的自由。

同样的,“表扬”虽然听起来很甜蜜,可是依旧是对孩子有条件的爱:

“你吃了青菜,真是个好孩子!”——如果不吃呢?

“你收起了玩具,太乖了!”——如果没收呢?

“你选了妈妈建议的专业,太懂事了!”——如果选了另外一个呢?

……

儿时得到的爱越是有条件,长大后的自我价值感就越低

二十年后,我们的身边,充斥着很多不自信的人。他们谨小慎微的取悦于人。担心着自己在会上的发言领导不喜欢,担心着过节不送礼,老师会对孩子不好。担心自己没有车房,就没有姑娘肯嫁给自己。

他们从来不敢做真正的自己,因为那会有失去一切的风险。

因为真正的自己,是不值得爱的。只有做了让对方满意的事,这个人才有价值。

我们会看到,很多人做着自己并不喜欢的工作,但是没勇气换。很多人跟不在乎自己的人生活在一起,但是不敢离开。因为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也不相信自己值得被无条件的爱。

我们看到,很多人都笃定的相信,自己不够好。他们甚至会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这点。你如果安慰他其实已经很好了,他会告诉你,哪里做得不好。他们在脑子里无时无刻不在对自己做着评判,而且大部分都是负面的评判。就像背景音乐一样播放着。

这个已经自动播放了20多年的评判,已经被移植到大脑里,无限循环。小时候父母对我们的批评,被传承,被内化。变成无时无刻的自我批评。

他们只有做成某个特定样子,取得某个理想的成就,才会爱上自己。

其实所有对于“别人不够爱自己”的恐惧,都来源于无法爱上自己,无法对自己满意。

孩子小时候,得到的爱越是有条件,越是严苛,长大后他的自我价值感就越低。

如果孩子得到的爱是被附加了条件的,那他们在这一生接受自己的时候也会有附带条件。

而能够被无条件接纳的孩子,相信自己的价值。

这就是真相。

所以,让孩子知道,无论他做什么,你都会爱他这个人吧。

事实上,即使他不吃青菜,买多些零食,在游乐场玩的开心不肯回家,玩了玩具不收,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专业和结婚对象,又怎么样呢?

对健康真的有那么大影响么?

真的有可能得不到幸福么?

我们不知道。

没有人知道。

亲自找到这些事情的答案,是像我们的生命一样重要的,自由的权利。

点击按钮,一键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