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搜索

这样的职业倦怠,原因多种多样:

首先,可能是选择职业上的错误。一般来说,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职业,出现倦怠的可能性要小一些,至少会推迟一些。但在选择之时,却可能因为某种原因,导致了所选非所喜。

抛开现实层面的原因(如别无选择),在一个人可以自由抉择的情况下仍然选择了一个自己不喜欢的职业,那就需要分析了。可能的解释之一是,此人潜意识层面有自虐的倾向,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所产生的快乐,会诱发他的罪恶感和堕落感,只有在自我惩罚般地工作的时候,他才能获得内心的平静,甚至获得受虐般的愉悦感。

如果开始的时候选择的是自己喜欢的职业,后来慢慢变得不喜欢了,情况就要稍微复杂一些。一般来说,从事某个职业的时间越长,在该领域取得的成就也就越大。如果一个人有成功焦虑,他的潜意识就会在某个临界点上阻止其最大的成功,以避免其感觉上的“高处不胜寒”的焦虑。

我们通常会害怕失败,但其实我们内心深处也许更害怕成功,那些超过了我们预期的成功,会比失败更有伤害性。彻底失败了还可以用“我贱命一条我怕啥”来攻击性地自我保护,而“过度”的成功带来的却是“我配吗”这样自毁式的疑问。当一个人把那个著名的广告词改成“我不值得拥有”时,内心会变得一片黑暗。

工作也许也应该是娱乐的一部分,劳改时除外。但的确有人把正常的工作视为“劳改”。这些人“娱乐不能”,潜意识里把娱乐等同于不认真、不努力、不负责,所以在工作时一副肃穆状、悲壮状、受苦状。这样“状”几天容易,“状”上几年甚至几十年就难了,所以他们的身心一起都会发出明确的信号诉说倦怠。从历史上说,这些人也许受了几千年前的圣人暗示:业精于勤荒于嬉。这句话也许应该改成:业精于勤而勤源于嬉。

职业倦怠还可能来自创造力的压抑。创造力永远有刺激人心的作用,会让机械重复的职业活动充满生趣。如果没有创造,工作就跟低等动物觅食或休眠一样无趣了。创造力的压制来自幻想出来的突破禁忌之后的惩罚,这个禁忌是:你不可以对祖宗传下来的现有世界不满,而创造就是“造反”,就是不满。

有人说,把兴趣跟职业搅在一起,是幼稚的表现。现在我们知道了,两者合二为一,不仅不是幼稚,反而是最成熟的人格的表现。成熟的人格就是和谐的人格。一个白天做着“苦力”,晚上尽情“享乐”的人,是分裂的人。这样的分裂,要么会毁灭职业,要么会毁灭乐趣,最终是毁灭生命本身。

玩着玩着就顺便搞定了自己所需要的荣誉和物质,这样的人不太会有职业倦怠。不管怎么说,职业倦怠都是生命倦怠的一部分。生命需要的是自由和快乐,而不是被强迫和被虐待。

工作是我们度过很长一段生命的方式,如何工作几近如何活着。如果倦怠地活着,就等于提前让死神附体了。这个死神,其实是那个有点仇视生命的你自己的一部分。

昨天跟好友小册聊天,小册是个乐于助人,开明热情又很有智慧的家伙,我特喜欢她。她说有一个曾经很好的朋友小雨把她拉黑了,她觉得很遗憾,因为自己还是很欣赏这个朋友的。小雨我也认识,也是个我很喜欢的人,于是好奇问她发生了什么。

小册说,我也没机会跟她核实具体因为什么而拉黑我,现在回想一下,可能是因为她觉得收到了我的评判,觉得我对她不接纳。

小雨的儿子经受过较大的心理创伤,会呈现出一些怪异的行为表现,小雨意识到这一点后,非常努力在学习和改变自己的养育方式,甚至为此辞掉了工作,专心陪伴孩子,努力弥补创伤,疗愈孩子。

有一次小雨带着儿子和小册一起到朋友家做客,儿子开始反复的用脚踢主人的脚,虽然踢得不重,但也着实让人心烦。小册感受到女主人已经很难受了,但是她却没有行动,既没有没有走开,也没有制止孩子的行为。

这时候,小册觉得很尴尬,觉得小雨作为妈妈应该出面制止孩子的不礼貌行为,但是小雨却什么也没做。于是一向懂事的小册,心理隐隐对小雨不满,觉得这个妈妈不懂得为别人着想。

还有一件事儿,是小雨带孩子去别人家做客,弄乱了一些东西,走之前,小雨并没有主动去收拾,就把弄乱的东西留给主人了,而主人是个孕妇,于是一向懂事的小册自己默默的帮小雨收拾了。通过这两件事儿,小册觉得这个小雨这个人有些自私,素质堪忧。

而小雨我也挺熟悉的,她其实是个对朋友大方随和的人,朋友有需要,只要她能帮得上的,都很乐于出手相助,对朋友也很少有评价。

我和小册看待小雨的角度都没错,都很真实,而真实的人,就是这样多层面,有弱点盲点的地方,有比别人勇敢智慧的地方,多个面相构成了一个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

所以伤害关系的,其实不是一个人的弱点,不然,没有人可以交朋友了,因为每个人都有不少弱点。那么伤害关系的是什么?是评价,是不接纳。

于是我们开始探讨,一个没有评判的关系,会是什么样子。回到那个具体的例子,孩子脚踢主人,妈妈没有阻止。我们这里不去讨论妈妈没有阻止孩子,这个行为对于不对,因为每个人的行为选择背后都有自己的考量。

小雨我比较熟悉,她能够理解孩子的刻板行为背后,是有一些心理诉求,所以她倾向于如果没有什么大事儿,尽量不去阻止孩子的自发行为。我在动物身上也观察到这一点,那些能量上退缩,表现出无助的人,很容易遭到一些宠物的主动攻击,动物似乎无意识的想要打破对方的退缩,想要对方敞开能量接纳自己,小孩子身上也可以观察到这个现象,有些小孩子会反复去刺激那些心理能量封闭的人,似乎想要去打破对方的壳。

被孩子踢的主人,小册挺熟悉的,是一个经常呈现出出无助,楚楚可怜状态的女人,这样的状态常会激发别人对她的保护欲,所以富有正义感的小册,当时也是心里忍不住替她打抱不平。

如果跳出所有的角色剧情来看,这个女主人其实是一个四肢健全的成年人,一个小孩子踢自己,完全有能力躲开,或者制止孩子的行为,来保护自己的界限,然而她没有这么做,只是无助的难受着,忍着。

当然,以上是分析推测而已。总之呈现的情况是:孩子对于主人呈现出攻击性,而妈妈没有制止,那么小册作为旁观者,如果不带着评判,可以怎么应对这个场景呢?

其实,当一个人内心没有评判,怎么说怎么做都是好的。比如小册可以去抚摸下孩子的脊背,主动跟孩子玩游戏,转移孩子注意力。也可以跟主人聊聊:我看到孩子总是踢你,你是不是挺不舒服的? 这样的对话可以帮助主人觉察到自己当下的感受,从而为自己做些事情。

这些做法里面,没有对与错的评判,只是陪伴对方,关心对方。或者,就算什么也不做,也是很好的。

为什么说什么也不做,也是好的?

因为从灵魂进展的层面来看,每件发生的事情都有其道理。除非对方行为不能自理,比如残疾人或者小婴儿,那么孩子踢对方,当然要及时制止。对方作为一个健全的成年人,面对一个孩子的越界行为,痛苦煎熬,无法自我保护,这或许可以成为一个自我觉察自我反思的好机会:为何我面对一个孩子都不能保护自己,为何我经常呈现出出无助的样子?这是不是我内在的一个模式?我是不是可以跳出自己的身份角色,成为一个自我负责的,有力量的成年人?

这就是界限的意义,如果面对无助的人,我们总是跨越界限替对方出头,或许可能剥夺了对方自我成长自我负责的机会。

还有那个去别人家玩弄乱东西,没有收拾就走了的事情,如果没有评判,小册只是轻松说一句:等会再走,来,咱们先把这屋子收拾一下。我想,小雨听了这个提议,可能会恍然大悟,对呀,光惦记着孩子的问题,满脑子都是焦虑,都忘记了要收拾孩子弄乱的东西。

小雨的状态,我也比较了解,孩子的问题让她压力极大,因为孩子的怪异状态在中国经常受到老师、同学还有其他家长的排斥和嘲笑,所以她很焦虑,正在考虑移民给孩子换个成长环境。移民对于一个并不富有的家庭来说,是个很不容易的决定,所以焦虑和压力占满了她,那段时间她做事情欠考虑,其实可以理解。

值得高兴的是,移民后,她和孩子的状态都越来越好,国外整体上更加宽容,更少评判的环境,让他们轻松自在很多。

探讨完整个事件后,小册也开始反思自己,自己从小被妈妈教育“你要作一个负责任的人,绝对不能像你爸爸那样不负责任。”于是小册成长为一个很高自我要求,时时刻刻要懂事,都要为别人着想的人。这个让她赢得很多赞誉,但是也制造了一堆问题。比如,控制欲强,界限不清晰,活得很辛苦。

“必须要作一个富有责任感的人,否则你就会被妈妈鄙视和抛弃。”这个恐惧铸就的人生信条,给小册内心制造了分裂和冲突,于是她会忍不住去评判那些不懂事的人。所以说,所有的评判,都源自我们内心的不自由。而所有的评判背后,其实都是很深的恐惧。

所以,当我们对别人升起评判的时候,可以借此机会,好好往内看一下,看看自己的恐惧,解放自己的束缚。

前不久我也经历了这样一个事情。

我到马来西亚潜水,潜水的地方条件比较差,房间里没有吹风机,我潜水上岸后在办公室服务台那里看到一个吹风机,还是全新没拆包装的,我想,原来这里是准备了公用吹风机的,于是拿它吹风干了头发。

第二天,我再去找公共吹风机,结果没有,第三天,依然没有,我问工作人员吹风机哪里去了,结果对方英语也说不好,我也听不清,就听懂了一句,吹风机在XXX房间。于是我心理忍不住评价,这个人也是没素质,吹风机借走拿到房间可以,但是不能就一直霸占着不送回来啊。

我找到那个房间的人,问她要吹风机用。她说,好啊,没问题,可以去我房间用。我听了就不高兴了,对她说:公共吹风机,用完了应该送回原处啊。她听了很吃惊说:因为房间里没有吹风机,她自己也忘记了带,于是付钱委托工作人员给她采购了一个。我恍然大悟,对呀,难怪那个所谓的公共吹风机,是全新没拆包装的。

事后我反复回想这个事情,我为何如此容易对别人产生评判?我为何如此自信我了解到的情况就是全部的现实?而且,就算我认为的情况符合现实,那么我就有资格评判对方,就有资格带着评判的语气跟对方说话吗?

假设一下,吹风机确实是公共的,被人借走了没还回来。那么我为了自己每天有吹风机吹到头发,其实我只需要平和的请她把公共吹风机还回来就好,不带评判的语气,会避免引发毫无必要的冲突,避免让对方心理产生抗拒。没有评判的沟通,会让对方会更愿意配合。

可能这时候有人会问,对于违反公共道德的事情,批评对方,让她明白自己的错误,督促她改正,同时维护了公平和秩序,这样不对吗?

我们想一想,批评真的会带来好的结果吗?批评会加重对方的羞耻感,让对方抗拒,甚至争辩不休。如果我没有评判的跟对方说需要用吹风机,对方会感觉放松和安全,因为没有被我评判,更容易有空间去反思自己的行为。

所以,评判无论于自己于别人,都没有正面的意义,只是加重自己内心的分裂和痛苦。当我们评判别人的时候,我们自己不可能是轻松愉悦的,我们的关系也不可能是舒服的。而且我们眼睛看到的,自己认为的事实,不一定是全部的真相。

如果我们能看到一个人的全部存在,就会明白每个人每个当下的行为选择,都是有原因的。在全部的真相面前,评判就会消失。当然,我们无法做到上帝的视角,无法看到全部的真相,但至少,我们可以觉察自己内在的分裂和恐惧,对别人少一些评判,就是放过自己。

春节期间,央视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着实让古诗词火了一把。且不谈公众对古诗词的热情居然是被一档综艺节目重新唤起是否值得我们深思,至少它像一面镜子,折射出了现代人仍旧不死的“诗心”。

上周,外滩君采访了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副教授钟锦老师。钟老师在2005年获得了复旦大学外国哲学专业博士学位,次年,又获得了南开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学位。在南开大学,他师从古典诗词大家叶嘉莹先生,主攻词学。 

钟老师曾出版《词学抉微》一书,通过对中国文学传统的宏观考察,结合康德美学,中国文学中最不易被言明的词体美感的问题在书中终于得到一个较为明确的阐释。去年,他还翻译了世界著名诗集《鲁拜集》。

曾有一些电视节目邀请他做嘉宾,被他婉拒。外滩君本来甚是不解,因为在外滩君看来,钟老师对诗词的修养颇深,又跟随古典诗词大家叶嘉莹先生学习,且言谈犀利幽默,确实非常适合诗词文化类电视节目。但在与钟老师交谈后,便不会再讶异于他的这个决定了——诗词于他,是一块一尘不染的宝地。

本次采访,外滩君主要和钟老师探讨了家长们最关心的几个问题:孩子到底应该何时开始学诗?学怎样的诗?又应该怎么学呢?

钟老师在采访中强调,孩子学习诗词,是非常讲究阶段性的。在孩子对诗词有感悟力之前,对诗词的选择要慎之又慎。很多家长在教授孩子诗词时,经常优先选择名篇。而钟老师说,过早教授孩子优秀名篇,是一种浪费。对于最近因国学热有再次兴起之势的吟诵,钟老师则认为,吟诵已经过时,并不利于孩子学诗词。

B=外滩教育   Z=钟锦

B:孩子到底应该从几岁开始学诗呢?

Z:生理学上有一个这样的说法,人大约在四岁的时候,大脑会重新格式化一下。也就是说,人在四岁以前的记忆,几乎全都会消失。知道这个理论后,我非常有感触。四岁以前的小孩子应该培养什么呢?不要培养记忆力方面的东西,应当是培养能力。在我看来,锻炼孩子基本的语言能力、判断能力就足够了。

我父亲是在我六岁的时候教我背诗的,说实话,我觉得六岁都有点早。我对诗词真正有感觉是在初中一二年级,十二三岁的时候。不过,六七岁到十二三岁,确实是个很重要的阶段。在这期间,就可以开始以培养兴趣和锻炼记忆力为主,让孩子学习和储备一些诗词。

B:但是也有人说,小孩子总归是要学说话的,而优秀的诗词往往都是音韵和谐、字句铿锵的,是语言的精粹。哪怕孩子不明白诗中的意思或者日后遗忘,让他们在幼时耳濡目染一些,对他们的语言能力和审美也是有积极影响的。您怎么看待这个观点呢?

Z:其实提出这个观点的人,也对。不是说一定不能让孩子在这个时候读诗学诗,但是选什么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杜甫很多诗的音韵,不像白居易的诗,一下子就能够从耳朵里听出来。杜甫的音韵特别复杂,比如说秋兴八首中的“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雉尾和龙鳞是叠韵对双声,孩子太小是读不出来的。等到了一定的年龄,孩子才能完全体会到它的音韵之美。

但事实上,如果一首诗词音韵和谐、字句铿锵又非常美丽,不一定是最好的诗词,白居易的某些诗词就是这种类型。换句话说,就是有点甜熟而近于俗。不过,孩子在幼时读这些诗,却反而是合适的。

而真正好的诗,比如说陶渊明的诗,叶先生有几句话说得很好。她说,陶渊明的诗就是“七彩融于一白”,你已经听不出它的音韵铿锵,看不出它的华美了。“晨兴理荒秽,待月荷锄归”“饥来驱我去,不知欲何之”,这些诗句从音韵上来讲,太平了,但它们却是不容置疑的好诗。如果让孩子在很小的时候读了,他恐怕就当白话理解了。

所以,在选择诗的时候,既不能太低端,也不能太过精妙。我觉得这几个人可能比较合适孩子:白居易、陆游、杨万里

但我认为,虽然在孩子两三岁、三四岁学说话期间读读诗背背诗,也没有什么不好,但其作用非常有限。还不如让孩子亲近自然,尽兴地玩,锻炼他的判断能力,这比一味在家中背诗有用多了。孩子六七岁以后,再让他有意识地学习、储备诗词就可以了。

B:那孩子六七岁以后应该学习什么样的诗?该如何选择呢?

Z:学习白居易、陆游、杨万里,明清名家都可以,但是特别好的唐宋诗词,我觉得可以放一放。

为什么呢?在我小时候,我父亲会逼我背诵许多诗,虽然我到现在也能把它们背得滚瓜烂熟,但是却没有什么特别的感情,也就是情感上很难产生共鸣。

我是一直到中学才开始对诗词有感觉。我很喜欢苏轼、辛弃疾的诗词,杜甫的却欣赏不了,就是因为小时候我父亲让我背了太多杜甫的诗。然而,背完了我就没感觉了,完全没有后来读到苏东坡的惊艳共鸣之感。直到很久以后我才逐渐悟到,太精深的诗词,不能让孩子过早地接触到。

就像我的导师叶嘉莹先生讲的那样,人的心灵大概也和肉体一样,是可以因日久摩擦而起茧的。如若在孩子的感悟力还没有完全自主的时候向他们教授诗词,即使之后感悟力日趋成熟,孩子也会因对作品太过熟悉,再无法敏锐地体会其中的情感

最有名的那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大家都说好,我到现在都体会不到,不知道它好在哪。当然,理性上,我知道它是一句非常优秀的诗句,我也能从不同角度讲出关于这句诗的很多道理。但是就我个人的感情上,我到今天为止都体会不到。

所以,对孩子来说,过早教授精深的诗词,其实是有点浪费的,也是一种损失。我整个小学都在背诗,每背一首诗我就会抄在本子上,抄了四五本。但我却觉得用处并不大。而且我经常想,这中间有多少优秀唐诗被浪费了?

十二三岁之前,对诗词的选择一定要慎重。避免孩子在有感悟力之前,已经对那些优秀的诗句有了一种免疫力。家长们也许想不到,在他们得意地让孩子背熟那些诗句的同时,孩子却可能因此永远丧失了对诗句的真正体悟。

B:很多孩子对于背诵非常抵触,背诵也容易消蚀孩子对诗词的兴趣,到底要不要孩子去背诵诗词呢?

Z:如果孩子对背诵诗词产生了抵触,到十二三岁,也就够了。没这个兴趣,就没必要去背太多。

六七岁之前可背可不背,六七岁到十二三岁要选择特别慎重地去背,层次不要太俗也不至于太高深。语调流畅,又有叙事性的,是最适合孩子的,所以说白居易陆游比较适合。

到十二三岁以后,孩子对诗词有感悟力了,并且有了兴趣,便可以把诗词中最精华的部分教给孩子了。如果没有兴趣,给他一本唐诗三百首,了解一些大家熟知的诗词就够了。要知道,并不是每个人都一定要读诗的。

B:有人认为在孩子小的时候可以用吟诵的方法启蒙孩子对诗词的兴趣,您的老师叶嘉莹先生也很推崇吟诵。您怎么看待吟诵呢?孩子应该吟诵诗词吗?

Z:我要是从小听吟诵,可能这辈子再也不会去学诗了。吟诵非常做作,而且如今听来有些阴阳怪气。我认为,吟诵是中国文化的糟粕。

诗词的韵律感,哪怕不听声音只阅读文字,这种节奏都可以把握。而且吟诵不是朗诵,吟诵是过去的老学究为了附和当时慢节奏的社会环境,再加上一点摇头晃脑的作态,造就的一套过时腐朽的东西。我们现在已经脱离了当时慢节奏的时代了,怎么又搞起了吟诵呢?当然,我这个讲法不一定对的,随便说说而已,大家别信。

B:很多孩子觉得古诗词的音韵、结构等非常复杂,在学习诗词的时候也因此对诗词的技法望而却步。他们认为,只要自己能欣赏和体会到诗词的情感层面即可。您认为呢?

Z:情感层面上的理解和技法层面的理解,指向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去了解这首诗到底好在哪里。如果不了解技法,也无法完全了解诗中的情感。

技法是语言美感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没有技法,写出来的句子,是不会感动人的。比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除了李白,换个二流诗人写出来可能就平淡无奇了。但是李白写出来,就是摇曳生姿,深情动人的。

读一首诗的时候,如果这首诗感动孩子了,他觉得很受用,这只是第一步。第二步孩子应该要问,它为什么能够感动自己。如果孩子问到了这个问题,就必须进入到技法层面的分析了。

在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情况下,孩子们只能用豪迈、干净、优秀这种非常空洞且没有说服力的词语去评价一首诗。如此,孩子不仅无法真正地理解一首诗词,还有一个很大的危害是,无法形成一种对诗词的鉴赏力和判断力,有的时候会把不好的也当成好的。

所以很多过去众口流传的诗,其实并不好,比如柳永的词。柳永其实有一半的词是不好的,但是却非常受欢迎。

其实很多人对诗词的技法有所误解,认为是非常艰深、不易理解的。比如平仄,其实它是非常简单的,十分钟就可以学会。如果连这十分钟都不愿意花,还谈什么更深入的情感、意境方面的学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