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职业倦怠,原因多种多样:
首先,可能是选择职业上的错误。一般来说,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职业,出现倦怠的可能性要小一些,至少会推迟一些。但在选择之时,却可能因为某种原因,导致了所选非所喜。
抛开现实层面的原因(如别无选择),在一个人可以自由抉择的情况下仍然选择了一个自己不喜欢的职业,那就需要分析了。可能的解释之一是,此人潜意识层面有自虐的倾向,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所产生的快乐,会诱发他的罪恶感和堕落感,只有在自我惩罚般地工作的时候,他才能获得内心的平静,甚至获得受虐般的愉悦感。
如果开始的时候选择的是自己喜欢的职业,后来慢慢变得不喜欢了,情况就要稍微复杂一些。一般来说,从事某个职业的时间越长,在该领域取得的成就也就越大。如果一个人有成功焦虑,他的潜意识就会在某个临界点上阻止其最大的成功,以避免其感觉上的“高处不胜寒”的焦虑。
我们通常会害怕失败,但其实我们内心深处也许更害怕成功,那些超过了我们预期的成功,会比失败更有伤害性。彻底失败了还可以用“我贱命一条我怕啥”来攻击性地自我保护,而“过度”的成功带来的却是“我配吗”这样自毁式的疑问。当一个人把那个著名的广告词改成“我不值得拥有”时,内心会变得一片黑暗。
工作也许也应该是娱乐的一部分,劳改时除外。但的确有人把正常的工作视为“劳改”。这些人“娱乐不能”,潜意识里把娱乐等同于不认真、不努力、不负责,所以在工作时一副肃穆状、悲壮状、受苦状。这样“状”几天容易,“状”上几年甚至几十年就难了,所以他们的身心一起都会发出明确的信号诉说倦怠。从历史上说,这些人也许受了几千年前的圣人暗示:业精于勤荒于嬉。这句话也许应该改成:业精于勤而勤源于嬉。
职业倦怠还可能来自创造力的压抑。创造力永远有刺激人心的作用,会让机械重复的职业活动充满生趣。如果没有创造,工作就跟低等动物觅食或休眠一样无趣了。创造力的压制来自幻想出来的突破禁忌之后的惩罚,这个禁忌是:你不可以对祖宗传下来的现有世界不满,而创造就是“造反”,就是不满。
有人说,把兴趣跟职业搅在一起,是幼稚的表现。现在我们知道了,两者合二为一,不仅不是幼稚,反而是最成熟的人格的表现。成熟的人格就是和谐的人格。一个白天做着“苦力”,晚上尽情“享乐”的人,是分裂的人。这样的分裂,要么会毁灭职业,要么会毁灭乐趣,最终是毁灭生命本身。
玩着玩着就顺便搞定了自己所需要的荣誉和物质,这样的人不太会有职业倦怠。不管怎么说,职业倦怠都是生命倦怠的一部分。生命需要的是自由和快乐,而不是被强迫和被虐待。
工作是我们度过很长一段生命的方式,如何工作几近如何活着。如果倦怠地活着,就等于提前让死神附体了。这个死神,其实是那个有点仇视生命的你自己的一部分。
昨天跟好友小册聊天,小册是个乐于助人,开明热情又很有智慧的家伙,我特喜欢她。她说有一个曾经很好的朋友小雨把她拉黑了,她觉得很遗憾,因为自己还是很欣赏这个朋友的。小雨我也认识,也是个我很喜欢的人,于是好奇问她发生了什么。
小册说,我也没机会跟她核实具体因为什么而拉黑我,现在回想一下,可能是因为她觉得收到了我的评判,觉得我对她不接纳。
小雨的儿子经受过较大的心理创伤,会呈现出一些怪异的行为表现,小雨意识到这一点后,非常努力在学习和改变自己的养育方式,甚至为此辞掉了工作,专心陪伴孩子,努力弥补创伤,疗愈孩子。
有一次小雨带着儿子和小册一起到朋友家做客,儿子开始反复的用脚踢主人的脚,虽然踢得不重,但也着实让人心烦。小册感受到女主人已经很难受了,但是她却没有行动,既没有没有走开,也没有制止孩子的行为。
这时候,小册觉得很尴尬,觉得小雨作为妈妈应该出面制止孩子的不礼貌行为,但是小雨却什么也没做。于是一向懂事的小册,心理隐隐对小雨不满,觉得这个妈妈不懂得为别人着想。
还有一件事儿,是小雨带孩子去别人家做客,弄乱了一些东西,走之前,小雨并没有主动去收拾,就把弄乱的东西留给主人了,而主人是个孕妇,于是一向懂事的小册自己默默的帮小雨收拾了。通过这两件事儿,小册觉得这个小雨这个人有些自私,素质堪忧。
而小雨我也挺熟悉的,她其实是个对朋友大方随和的人,朋友有需要,只要她能帮得上的,都很乐于出手相助,对朋友也很少有评价。
我和小册看待小雨的角度都没错,都很真实,而真实的人,就是这样多层面,有弱点盲点的地方,有比别人勇敢智慧的地方,多个面相构成了一个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
所以伤害关系的,其实不是一个人的弱点,不然,没有人可以交朋友了,因为每个人都有不少弱点。那么伤害关系的是什么?是评价,是不接纳。
于是我们开始探讨,一个没有评判的关系,会是什么样子。回到那个具体的例子,孩子脚踢主人,妈妈没有阻止。我们这里不去讨论妈妈没有阻止孩子,这个行为对于不对,因为每个人的行为选择背后都有自己的考量。
小雨我比较熟悉,她能够理解孩子的刻板行为背后,是有一些心理诉求,所以她倾向于如果没有什么大事儿,尽量不去阻止孩子的自发行为。我在动物身上也观察到这一点,那些能量上退缩,表现出无助的人,很容易遭到一些宠物的主动攻击,动物似乎无意识的想要打破对方的退缩,想要对方敞开能量接纳自己,小孩子身上也可以观察到这个现象,有些小孩子会反复去刺激那些心理能量封闭的人,似乎想要去打破对方的壳。
被孩子踢的主人,小册挺熟悉的,是一个经常呈现出出无助,楚楚可怜状态的女人,这样的状态常会激发别人对她的保护欲,所以富有正义感的小册,当时也是心里忍不住替她打抱不平。
如果跳出所有的角色剧情来看,这个女主人其实是一个四肢健全的成年人,一个小孩子踢自己,完全有能力躲开,或者制止孩子的行为,来保护自己的界限,然而她没有这么做,只是无助的难受着,忍着。
当然,以上是分析推测而已。总之呈现的情况是:孩子对于主人呈现出攻击性,而妈妈没有制止,那么小册作为旁观者,如果不带着评判,可以怎么应对这个场景呢?
其实,当一个人内心没有评判,怎么说怎么做都是好的。比如小册可以去抚摸下孩子的脊背,主动跟孩子玩游戏,转移孩子注意力。也可以跟主人聊聊:我看到孩子总是踢你,你是不是挺不舒服的? 这样的对话可以帮助主人觉察到自己当下的感受,从而为自己做些事情。
这些做法里面,没有对与错的评判,只是陪伴对方,关心对方。或者,就算什么也不做,也是很好的。
为什么说什么也不做,也是好的?
因为从灵魂进展的层面来看,每件发生的事情都有其道理。除非对方行为不能自理,比如残疾人或者小婴儿,那么孩子踢对方,当然要及时制止。对方作为一个健全的成年人,面对一个孩子的越界行为,痛苦煎熬,无法自我保护,这或许可以成为一个自我觉察自我反思的好机会:为何我面对一个孩子都不能保护自己,为何我经常呈现出出无助的样子?这是不是我内在的一个模式?我是不是可以跳出自己的身份角色,成为一个自我负责的,有力量的成年人?
这就是界限的意义,如果面对无助的人,我们总是跨越界限替对方出头,或许可能剥夺了对方自我成长自我负责的机会。
还有那个去别人家玩弄乱东西,没有收拾就走了的事情,如果没有评判,小册只是轻松说一句:等会再走,来,咱们先把这屋子收拾一下。我想,小雨听了这个提议,可能会恍然大悟,对呀,光惦记着孩子的问题,满脑子都是焦虑,都忘记了要收拾孩子弄乱的东西。
小雨的状态,我也比较了解,孩子的问题让她压力极大,因为孩子的怪异状态在中国经常受到老师、同学还有其他家长的排斥和嘲笑,所以她很焦虑,正在考虑移民给孩子换个成长环境。移民对于一个并不富有的家庭来说,是个很不容易的决定,所以焦虑和压力占满了她,那段时间她做事情欠考虑,其实可以理解。
值得高兴的是,移民后,她和孩子的状态都越来越好,国外整体上更加宽容,更少评判的环境,让他们轻松自在很多。
探讨完整个事件后,小册也开始反思自己,自己从小被妈妈教育“你要作一个负责任的人,绝对不能像你爸爸那样不负责任。”于是小册成长为一个很高自我要求,时时刻刻要懂事,都要为别人着想的人。这个让她赢得很多赞誉,但是也制造了一堆问题。比如,控制欲强,界限不清晰,活得很辛苦。
“必须要作一个富有责任感的人,否则你就会被妈妈鄙视和抛弃。”这个恐惧铸就的人生信条,给小册内心制造了分裂和冲突,于是她会忍不住去评判那些不懂事的人。所以说,所有的评判,都源自我们内心的不自由。而所有的评判背后,其实都是很深的恐惧。
所以,当我们对别人升起评判的时候,可以借此机会,好好往内看一下,看看自己的恐惧,解放自己的束缚。
前不久我也经历了这样一个事情。
我到马来西亚潜水,潜水的地方条件比较差,房间里没有吹风机,我潜水上岸后在办公室服务台那里看到一个吹风机,还是全新没拆包装的,我想,原来这里是准备了公用吹风机的,于是拿它吹风干了头发。
第二天,我再去找公共吹风机,结果没有,第三天,依然没有,我问工作人员吹风机哪里去了,结果对方英语也说不好,我也听不清,就听懂了一句,吹风机在XXX房间。于是我心理忍不住评价,这个人也是没素质,吹风机借走拿到房间可以,但是不能就一直霸占着不送回来啊。
我找到那个房间的人,问她要吹风机用。她说,好啊,没问题,可以去我房间用。我听了就不高兴了,对她说:公共吹风机,用完了应该送回原处啊。她听了很吃惊说:因为房间里没有吹风机,她自己也忘记了带,于是付钱委托工作人员给她采购了一个。我恍然大悟,对呀,难怪那个所谓的公共吹风机,是全新没拆包装的。
事后我反复回想这个事情,我为何如此容易对别人产生评判?我为何如此自信我了解到的情况就是全部的现实?而且,就算我认为的情况符合现实,那么我就有资格评判对方,就有资格带着评判的语气跟对方说话吗?
假设一下,吹风机确实是公共的,被人借走了没还回来。那么我为了自己每天有吹风机吹到头发,其实我只需要平和的请她把公共吹风机还回来就好,不带评判的语气,会避免引发毫无必要的冲突,避免让对方心理产生抗拒。没有评判的沟通,会让对方会更愿意配合。
可能这时候有人会问,对于违反公共道德的事情,批评对方,让她明白自己的错误,督促她改正,同时维护了公平和秩序,这样不对吗?
我们想一想,批评真的会带来好的结果吗?批评会加重对方的羞耻感,让对方抗拒,甚至争辩不休。如果我没有评判的跟对方说需要用吹风机,对方会感觉放松和安全,因为没有被我评判,更容易有空间去反思自己的行为。
所以,评判无论于自己于别人,都没有正面的意义,只是加重自己内心的分裂和痛苦。当我们评判别人的时候,我们自己不可能是轻松愉悦的,我们的关系也不可能是舒服的。而且我们眼睛看到的,自己认为的事实,不一定是全部的真相。
如果我们能看到一个人的全部存在,就会明白每个人每个当下的行为选择,都是有原因的。在全部的真相面前,评判就会消失。当然,我们无法做到上帝的视角,无法看到全部的真相,但至少,我们可以觉察自己内在的分裂和恐惧,对别人少一些评判,就是放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