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给孩子读文学?用一句经典的话来回答:它可以让孩子获得一种信念:我的生命将有所作为。
文学可以引领孩子最为深入的贴近人类的心灵,让他们通过阅读体会欢乐、悲伤、同情、愤怒,经由激发一个人独特强烈的感受而去思考生命深层的意义。它让我们的孩子免于庸俗,让心灵丰沛悲悯,塑造出来自灵魂深处的优雅。
为什么要给孩子读文学?
儿童心理学家布鲁诺·贝托希姆曾这样说,对于所有年代的人类,找到生活的意义都是最重大的需要,同时这也是最为困难的。我是谁?我为什么在这里?我能做什么?
在贝托希姆的一部被广泛称道的著作《魅力的运用》中,他写道,儿童可以获得这种信念:他的生命将有所作为。影响儿童产生这种信念的因素中,最为重要的有两项:家长(或老师)和文学。
文学里究竟有什么能引领我们贴近人类的心灵?罗伯特·潘·沃伦,这位三次获得普利策奖(美国国家图书奖)的小说家兼诗人,这样描述我们阅读虚构作品的原因:
• 它包含着冲突——冲突正是生命的核心。
• 这些冲突把我们从每日沉闷的生活中唤醒。
• 它让我们流泪、欢笑、爱和憎,宣泄自己的情感。
• 我们希望它的故事能为我们如何生活提供线索。
• 它能缓解生活的压力,允许我们躲避到其他人的生活里。
文学捍卫个人的独特
现在每个人都听到了更多的声音,从各个方向传来;也看到应接不暇的画面,世界成了各类大潮流、大事件、大人物和抽象数据理论构成的庞然大物。一个人甚至一群人的面孔就模糊在这庞然大物的背后。
在一切喧嚣之中,文学却传达着一个清晰无误的信息:一个人是独特而宝贵的;一个人的面孔是值得被清晰地塑造出来、书写下来的;一个人的感受是重要的,因为他不是世界的几十亿分之一,他的此生就是他的整个世界。
文学捍卫着个体的独特性,它将一个人清晰化,不厌其烦地探索他的喜好、悲欢,探讨其生命深层的意义。譬如,文学从来不会把某个死者仅仅当作某事件中无数个死者之一,它不会把数字和人等同,更不会用经济基础之类的抽象理论草草解释一些人的苦难和牺牲。
作家深知个人是多么宝贵,其感受决不应该被忽略、被抹杀。因此,文学教会我们的第一件事是视每个人为绝无仅有,从而更尊重、更爱他,并且维护人的个性和他的自由。当一个人成为文学阅读者,他就会感受到自身存在的独特和尊严。
文学让孩子免于庸俗
文学试着让浮躁不安的人沉静地坐下来,阅读、思考他人的生活、他人的感受,从而缓缓走进自身的内在,逐渐唤醒他生命里本就存在的各种感受力。
因此,唤醒孩子的感受力,令他通过阅读重获感受欢乐、悲伤、同情、愤怒,使他苏醒,重新充满活力和激情,成为精神健全、饱满的人,这无疑是另一个为什么我们今天更需要文学的理由。
大部分人不会为了思考而去思考,但他们却会因为强烈的感受而去思考。因此,文学经由激发一个人独特的感受力而促使他去思考,这样的思考会更深邃、独立而富于人性。
孩子已经对学校生活的烦闷习以为常了,我们帮不了他什么,但我们可以用故事里的冲突把他唤醒,用罗尔德·达尔的《詹姆斯与大仙桃》,或是罗伯特·C·欧布仁的《弗瑞斯比太太和老鼠尼姆》。
一位笨手笨脚、满脸雀斑的八岁女孩,可以从安徒生的《丑小鸭》中发现一线希望之光。凭藉它的逃避,我们将激发起丰富的想象力——这是创造力的灵魂!
骨子里的优雅靠文学陶冶
文学是孩子们想象力的最好养料,勤于阅读的人会更富有人情味和创造性。
当一个非洲人阅读某篇法国小说时,他几乎能闻到巴黎街道上散发的气息,这气息和当年普鲁斯特、萨特闻到的气息相差无几,而当一个英国人阅读《一千零一夜》时,他不会再觉得自己比阿拉丁优越多少。
经由阅读,我们可轻易地越过贫富、等级、地界,抵达另一文明中另一个人的生活和内心。文学使我们发现,我们和其它人类是血脉相连的。我们的命运也许不同,却有类似的痛苦、喜悦、不安,以及人生麻烦。
最后一个理由可能更现实。没有良好的文学口味和一批好读者与创作者,一个社会就不可能有真正的优雅。
“文雅”这个词,是建立在真正的文学阅读上的,如阅读福楼拜、托尔斯泰、契诃夫、卡夫卡、福克纳、鲁尔弗、鲁迅、沈从文……孔子说“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浅显的礼节或许好模仿,但骨子里的优雅却不是技术和金钱就能堆出来的,而要靠文学艺术陶冶出来。
只要我们不安于粗鄙无文的枯槁生活,我们就仍需要文学,因为唯有文学才能把上述的一切价值完美地熔铸,再以其独特的方式赋予人类;唯有文学,才能以它独有的方式到达人心中最深沉而敏感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