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搜索

1

转眼春节又快到了,这是一年一度熊孩子作乱高发的时期,各单位请尽快进入一级戒备状态。

普遍来说,熊孩家长,都是些个人素养有问题的人。实际上,很多受过高等教育的家长,自己为人处世都很不错,娃却非常熊。

“惯娃=害娃”,谁不知道,到了执行层,家长表现就千姿百态。

受过高等教育的家长,首先很相信民主的亲子关系,也更容易自我怀疑。其次,他们的内心害怕管得太严会伤害娃。

7、8、90后的父母当中,很多自己小时候是在非常严厉地管教下长大的,他们曾经因为各种限制,非常痛苦。

自己为人父母的时候,就特别提倡“爱和自由”,希望给孩子一个充满爱的环境,多一些自由。因此,在很多事情的处理上,都选择从宽,导致娃不清楚边界在哪里。

当亲子关系处于下图中朋友型-孩奴型区间时,娃很容易做出熊孩行为。

这时的家长是完全没有权威感的,也就是在四种教养方式中的permissive style(放任型)。

2

家长没有权威感,对娃有什么坏处?

坏处主要有两点:

第一:娃特没安全感。

有些人可能觉得很奇怪,什么都顺着娃听娃,为什么娃还会没有安全感?

你想,娃基本上是一个天外来客,对地球上的规则一无所知。父母给他一切自由,想做啥做啥,听起来是不是怪怪的?

学前的娃,基本上很难预知做一件事即将产生的后果,所以很多决定,对他们来说,都太沉重了。

打个比方,一个大学毕业生刚进一家单位,董事长说:这是我们单位下半年的宣传方案,你来决定用哪个吧。你会不会特别惶恐?你根本不知道这两个方案有什么区别,会造成什么后果。

第二:外界对娃会有很多恶意,导致娃小小年纪就要承受压力。

娃在公共场合大吵大闹,会不会直接来一顿胖揍?娃弄坏了表哥的收藏的玩具,家长没在场,表哥会不会偷偷折磨娃?如果娃在小区攻击别人家娃,对方爸爸会不会上来就一大耳光子?

百度下“怎么对付熊孩子”,就会知道,熊娃在很小的,心理完全没有承受能力的年龄,就会面对来自社会深深的恶意。是立刻学乖而将来人格健全,还是发展成反社会人格,可能得看熊娃运气。

家长以为是宽松,是给孩子更多自由和快乐,其实是害了娃。

3

那么,如果父母想要在孩子面前建立权威感,应该怎么做?

首先,我们来谈一谈,建立权威感的基础。

一、父母自己要积极乐观,能做孩子的榜样。

孩子是高度能(欺)量(软)敏(怕)感(硬)的生物,本能上听从强有力的人。

有些妈妈整天抱怨:娃爸不做家务啊,婆婆苛刻啊,单位领导同事欺负啊……长期下来,娃也会感觉好像所有人都在欺负妈妈,妈妈是一个弱者,那还能指望娃听弱者的话,变成更弱的人吗?

所以父母首先要有积极乐观的人格,我说的不是那种外强中干的假装牛逼(典型表现为外面受气,回家揍娘们揍娃揍猫猫狗狗),而是一种由内而外的自信,强大,遇事不抱怨。

作为父母,自身人格建设是很重要的!

二、不要把自己的心理阴影投射在娃身上。

有些父母小时候被家长和老师,压制得太过了。后来自己当父母的时候,孩子犯了错,明知该怎么处理,可就是“心软”没法“下手”。

其实,有些父母之所以“心软”,根本不是心疼孩子,而是产生了心理投射,看到了小时的自己。

可是,那时候的我们,跟现在的孩子,是同一个人吗?面临的是同样的处境吗?

根本不是。

因此,那些从小被压制的父母,在处理孩子的问题时,需要不断提醒自己:现在我管教孩子,是在告诉他基本的社会规范,是为了他好。他不是当初的我自己,他并不可怜。如果我放任他为所欲为,才会真的害了他。

三、控制自己的情绪。

不要做连自己的情绪都控制不了的可怜人。

很多自我情绪管理没有经过训练的父母,自己遇到什么事儿就容易情绪失控。管教娃时,家长情绪就特坏事儿。

面对暴怒的父母,娃只能感觉到可怕,根本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就算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大脑也一片空白,吓懵逼了。

家长也许会对娃解释问题所在,但沟通是一件很有趣的事,你字面懂了,内心不一定懂,很多时候是多次沟通后,才真正意识到一个道理。所以我们往往需要跟娃对同一件事情反复沟通。

娃并没有真正理解时,家长觉得“讲道理”没用,于是一次次地发怒,亲子关系出现很严重的问题。青春叛逆期来的时候,亲子关系的问题就一起爆发了。于是我们看到很多父母子女在成年后,只能泛泛地相处,但并没有真正的沟通。

因此,当家长要发怒时,一定要警告自己冷静后再处理。即使娃仍在不断哭闹,父母也可以什么话都不说,坐在孩子旁边,静静地看着孩子,直到自己冷静下来。

4

建立权威感,还有很多实际的问题需要注意:

第一:根据娃的年龄和能力,给孩子自由,尽可能地具体。

娃能有多少自由,是跟他能承担的责任成正比的。能承担多少责任,就能有多少自由。

你可以这样想象,孩子的自由是一个圆圈。当孩子很小,比如一两岁的时候,她的自由很小,只是一个小小的圆;等他长到三四岁,这个圆圈扩大一点;到五六岁的小青春期,孩子自由的圆圈又扩大一点……慢慢地,到了孩子二十一二岁,就该给他全部的成人的自由。

每当孩子触碰边界,你就需要坚持自己的原则,让孩子回到他的圆圈内。

有个小男孩六岁,大概是小青春期的时候,很大声地跟我说话,还说“为什么不可以,我偏要”。这个时候,我明白,这是孩子在试探我的边界,我需要更清晰地告诉他可以做什么,哪些行为是被允许的,哪些不允许。面对娃的试探,我也没必要生气或者发怒,因为孩子的力量在变强,这是他成长的一种方式。

第二:七岁以下的娃,家长就是家长,没必要和娃做“朋友”。

很多家长,都认为要和孩子做“朋友”,跟孩子平等地相处。

一个成熟的成年人,跟一个几岁大的娃,行为能力和能承担的责任,都大不一样,谈什么平等?这样的平等有意义吗?

你不同意娃去游乐场,要娃去看望姥姥。娃说:“你不尊重我,我就是想去游乐场。”

第二天,你要出差,娃不许你去,“昨天你都不让我去游乐场,我不许你去出差”。

这算平等么?

家长就是家长,是为娃制定规则,明确地划清界限的人。准确地说,对学龄前的娃,家长是管理者,和娃不是平等的。

哪一个单位的领导,事事都跟下属平等?只能是人格上的平等和尊重,该做决定的时候,还得领导来。

第三:已经决定的事情,不要用疑问句去请示。

以前刚开始带孩子的时候,经常性地犯傻。

到了午饭时间,我总是去问:“宝贝,我们收拾玩具,去吃饭了好吗?”这个时候,娃只要一说“不好”,我就卡在那里了。

其实,午饭什么时候吃,根本是大人决定的,不用问,告知一下就可以了。大人觉得自己差不多决定了的事情,千万不要用疑问句。你又不是真的要他决定,问疑问句不是多此一举吗?

第四:低龄娃出现不当行为,千万不要说“不可以”,要用正向的词汇来引导。

有本绘本叫《大卫,不可以》,里面讲了很多大人不同意小朋友做的事情。可是,有些家长给娃看了以后,发现娃更“调皮”了。为什么呢?

因为,低龄的娃,很难理解否定的概念,你跟他说不可以,反倒会强化他的这种行为。

比如你说“宝宝不可以大吼大叫”,他只吸收了“大吼大叫”,于是吼叫得更厉害了。面对这种情况,你应该说“宝宝,我们可以轻轻地讲话”,然后他的声音才会慢慢变小。

如果宝宝很重地打你,你说“宝宝你不要这么重地打妈妈”,他也是不理解的。你应该说“宝宝,你可以轻轻地摸妈妈”,然后给他做示范,怎么轻轻地摸。

第五:家长说过的话,一定要做到,不能言而无信。

我不只一次看到过这种情况:大人没有说到做到,言行不一。

比如娃在玩IPAD,家长说再过5分钟就要收起来了。可是五分钟之后,娃不同意收起来,家长随便说娃几句,然后就不管了。

权威丧失就是这么来的额~~~你说你能怪谁啊?

还有些家长,会去跟娃抢IPAD或者电视遥控,要么笑嘻嘻地要娃拿回来,要么一再口头上的威胁,各种指责,偏偏就是没有实际行动。

怎么做才对? 冷静地站在孩子旁边,叫他拿过来,表情要严肃,不要说废话,没有任何商量余地,用气势让娃就范,这样就足够了。

如果你气势不够,那根据建立权威感的基础,把自己的心理根基打好。

总的来说,建立自己对娃的权威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它会让娃的个人成长,和你们的亲子关系有长期的益处。另外,在根本上,这也是你人生中第二次人格建设的大好机会!这件事,值得你去用心做。

最理想的状态是到了娃初高中阶段,可以和你在外在行为上像朋友一样讨论、交流,但心底里对你像师长一样尊敬崇拜,做决定时是来征求你的意见,而不是想办法绕开你的干涉。这样,你算是成功地做到了一个牛掰的领导。

小罗是一位北漂青年,高中没毕业的他,心中有个歌手梦。

他的吉他弹得还可以,写过几首听来听去没什么特色的歌。在老家,他有个女朋友茄子,他女朋友对音乐一窍不通,但就是喜欢小罗,也喜欢小罗的音乐。

“你喜欢什么?”小罗问茄子。

茄子回答不上来,只说:“只要是你的我都喜欢。”

小罗不甘心,他觉得这个茄子不懂音乐,更不可能懂他。

茄子对小罗是真心喜欢,但有时也真心受不了他。在她眼中,小罗总是无缘无故生气,生起气来总要大吼、大叫。叫的不够了,还得砸点东西。

每次小罗生气,茄子都会很害怕,也很难过。

小罗生气的时候,骂人很难听,最常被骂的就是茄子,接下来就是他口中「为什么要把我生下来」的父母。

他恨死父母了,把他生在一个偏远的农村,没有钱或任何象样的东西能留给他,有的只是看不见未来的玉米田。

在北京,小罗认识了一个新的女友阿枣。

阿枣是个北京人,头发染得五颜六色,逃课的时间比读书的时间多。

她在酒吧认识的小罗。

那时,小罗组了一个自己的乐队,生活谈不上有闲,但至少慢慢建立了小小的粉丝圈,也有点余钱可以存着买好点的乐器。

每次吃饭、出游,都是小罗掏钱。

其实他每次出钱,心里都不甘愿,因为陪阿枣吃吃喝喝的花销,扣掉房租,等于每个月零存款。

不甘愿,实则是一种强大的心理压抑。

他想,阿枣知道他的经济状况,却从来没有体谅他的意思。

矛盾的是,小罗也不愿意让阿枣出钱。在小罗的观念里,这是他该做的。

并且阿枣是个北京人,家里有房有车,本就跟小罗不是处在同个奋斗阶段。

加上从小到大,阿枣本来也就不要特别花心思在赚钱上,父母、男朋友什么的,多得是人帮他负担生活开支。

交往一年后,小罗发现自己越来越难控制自己的脾气,他常常生一整天的气,又想骂人、砸东西。

好几次他都想把吉他给砸了,这是他最亲近的工具,却也是他发脾气的时候,最想毁掉的东西。  

每个人内心的“第三世界”

从某个角度来说,人的情绪也遵守某种“能量守恒定律”。它如果无法得到有效的排遣,就会在心中流窜。

并不会因为我们一时半刻忍住脾气,这股或哀怨、或悲伤、或愤怒等负面情绪,就会没来由的消逝。

精神分析学家温尼科特(Donald Winnicott)在《游戏与现实》(Playingand Reality)一书中阐释:

每个个体在认识这个外在世界,以及世界中的所有客观事物,在“幻觉”与“现实”之间,有一个“第三地带”。

这个第三地带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从倾向“幻觉”走向接纳“现实”,很重要的缓冲地带。

有些人在缓冲地带的适应时间太短,就会导致一下子幻想破裂,对现实绝望。

有些人在缓冲地带停留在久,很可能就无法随着年纪增长、社会化的要求渐增,得到对于现实的充分理解与认识,进而参与现实世界的活动。

譬如孩子对世界,原先充满“我是全能的”的幻觉,以为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自己的一部分,都受自己的意志控制。

而逐渐地,我们理解什么是现实,好知道如何在现实中相处。

所以有天当我们哭泣,也不会有人给我们送上吃的,我们知道自己找吃的。

然后,我们逐渐的不再用“哭泣”去作为索求的方式。

我们开始在社会中,发展出一套属于我们自己的觅食方式,好比各种对应我们个性与专长的工作。 

毁掉最在乎的东西,仿佛在自杀

宣泄不了的情绪,停留在我们内心的第三地带。第三地带十分宽广,并非意识能全然领略与控制。

无意识中潜藏的自卑、愤怒与各种负面情绪,有时会不经意的渗透出来。

譬如以小罗为例,每次花钱都会引发他对阿枣的愤怒、生存的恐惧,以及说不出口的那些话,诸如:

“我们不能各付各的吗?”

“操!一直存不了钱,以后日怎么过?我可不像你家里有房啊!”

……

然后,小罗对阿枣就会越来越不耐烦。

因为每次见面就要做他不想做的事,花他不想花的钱。

所以还没有到花钱的时候,他已经压抑不了“幻觉”中可能发生的花钱场景,提前带出愤怒。

还没约会,他就开始忍耐,忍耐不要生气。

约会后,他的负面情绪随着事件到来而达到顶点。

他已经压抑不了内心的情绪,阿枣也察觉到他的不爽,可是小罗不承认自己生气,还以为自己伪装得很好。

然后在约会以外的时间,小罗爆发,第三地带中那些负面情绪的洪水奔腾而出。

对他来说,现实太残酷。

或者换个角度说,小罗的“第三世界”不足以作为现实与幻想破灭的缓冲。

这也说明:为什么当一个人生气,第一个想毁掉的是自己最亲近的东西。撕毁自己画作的画家、或者像小罗一样砸毁自己乐器的音乐人。

因为当我们毁掉我们最在乎的东西,尤其是我们带有最大幻觉的东西,“想要成名”、“想要成功”的画作或乐器,彷佛在自杀。

自杀取消了我们存在的一切可能,进而使我们有一种解脱的幻觉。

“我不再是那个贫穷的音乐家了!”

“我不再是那个没有才华的画家了!”

当我们不再是那个“连自己都失望的自己”,彷佛内心得以轻松。

但这其实正是一种“幻觉”与“现实”强力碰撞的结果。

我们的第三世界,非但不是连接“幻觉”与“现实”的桥梁,也不是两者的缓冲地带。

反倒成为牵引彼此碰撞的黑洞。 

电影《夜行动物》:什么是成熟?

我想起另一个例子。

去年有部电影叫《夜行动物》(Nocturnal Animals),讲述一位默默无闻的作家和白富美相恋、结婚。

结婚前,白富美的妈妈告诉女儿不要嫁给这个生活条件差的男人。

白富美不听,嫁给作家。

过两年,她后悔了,最后和门当户对的男人外遇,甚至打掉作家的孩子,之后两人离婚。

离婚十九年后,白富美收到前夫寄来的小说稿子,一本叫《夜行动物》的小说。

小说讲的是:一家三口出行,遭遇暴徒。男主角为了被奸杀的妻女报仇,最后自己跟歹徒同归于尽的故事。

当白富美阅读这本小说,她感受到了当年自己在作家身上造成的创伤:她外遇、堕胎,就像小说中被死亡的妻子和孩子。

《夜行动物》中的作家,就像开头故事中的小罗。

他懦弱,但他没有能力去抵挡自己的懦弱。他的内心太弱小了,在成长的过程中缺乏足够的养分。就像许多早早出社会的孩子,过早迎接太多的现实。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Freud)在《一个幻觉的未来》(Die Zukunft einer Illusion)中,谈到一个人的成熟度,就是这个人「接纳未来,将幻觉转化为生存动力」的能力。

成熟的人同样有理想,但他们不会把“理想”和“现实”拉得很开,而是能让“现实”和“理想”接轨。

所以当现实受挫,成熟的人在现实中找方法,而不是将现实的挫折视为理想的破灭。

因为实现理想,不能靠幻觉。而得靠现实中的具体行动。

砸毁乐器的小罗,砸毁的行动不是实现理想的行动,而是理想破灭的宣泄。

换个角度来说,对现实失望,并且对现实无计可施,就只好拿“理想”这个看不见、摸不着,却至少不到无计可施的东西,作为发泄的对象。

回过头来,“假装甘愿”若是造成后续强大的悲愤等负面情绪,从弗洛伊德与温尼科特的理论来说,或许是一个不成熟的个体,拿现实受挫,却又无处发泄的情绪,发泄在幻想出来的对象上。

那可能是小罗的吉他,或是任何一个人身边的一个碗、一个杯子,或是打在某个人身上的一拳一脚。 

仇恨的幻觉比温柔乡还可怕

现实中有两个很重要的课题跟“甘愿”有关:

一个是面对失去,

一个是面对自卑。

隐忍不甘愿的情绪,解决不了这两个问题,还会形成一种丑陋的复仇想象。

譬如有的男人因为自己经济实力不行被抛弃。

首先,很可能被抛弃的理由不是经济问题,而是因为自卑、脆弱,导致脾气失控,进而引发分手。

进而,他可能会陷入自己哪天功成名就,抛弃自己的女人将如何如何后悔的想象。

若能真的依靠“仇恨”去奋斗,或许还能在成就感中找到生命的出路。

最怕的就是沉溺在复仇的想象,却没有生活中任何的推进。有的只是更多的酒精,导致压抑而产生的更多愤怒。

情绪需要出路,那个出路是“第三世界”的出路。

然而,把情绪埋藏在“第三世界”,存在一个可怕的风险。 

当“第三世界”不完全被意识所觉察,这意味着:何时我们的情绪会堆满这个黑暗的地带,蔓延出来成为伤人伤己的暴力,我们并不清楚。

这使我们化身为一个社会上的不定时炸弹。

连结弗洛伊德与温尼科特的理论,所谓的成熟,就是使幻觉与现实达到个体的内在和谐。

而这个内在和谐包括:我们学会面对失去,并学会和自卑共处。

前者后来成为存在主义学派的重要课题,譬如谈死亡;

后者则顺着阿德勒(Adler)的阐发,开展出一系列接纳脆弱与不完美的学说。

作者|高浩容,哲学、教育双博士生,台湾哲学谘商学会监事,著有《心灵驯兽师》等十多部出版品。现居上海,专职咨询与写作。公众号“After之后”,一个除了真相、真理与真性情,毫无其他格调的公众号。

1

我犹豫了很久,要不要写这件事情。因为它太可怕了,以至于我至今都不敢打开网上传播的视频。

深夜,我决定,还是写出来。它的背后,有太多值得为人父母者深思的地方。

事件的经过是这样的:

3月26日下午在南京南站,一名男子疑似为了赶抢去22站台,从21站台跳下轨道,当时列车已经进站了。

他没能成功撑上高高的站台,被进站的列车卡在了站台与列车之间,瞬间的摩擦力让他在缝隙里滚了起来。列车停下后,站台上的人们才看到,被死死卡在列车和站台中间的男子鼻子里不停地流血。

接下来的一幕恍若雍正年间,被腰斩时蘸下自己的鲜血在地上一连写了七个“惨”的俞鸿图,这名被卡住的男子似乎神智意识都还清醒,一直在喊叫。在近两个小时的救援中,消防官兵将月台的面板、混凝土坡拆开,终于将他救出,但此时已无生命体征。

因为这个意外事件,很多乘客不得不被滞留在列车上一两个小时,等待站台破开,很多在场的人说,悲剧走向生命终点的他,脸上挂满了羞愧。

有人骂他自己作死,也有人说死者为大,但无论如何,破坏了规则的这个鲁莽举动,最终让一个年轻的生命付出了最沉重的代价。

2

规则是什么?规则是用来保护生命的一道最终防线。

事实上,每一个极端悲剧之前,都曾有过无数次侥幸逃脱的隐患。

譬如挤地铁时,你见到过在警告鸣笛声响了半天之后,最后一刻冲进列车的人吗?闯进车厢的刹那,拍着胸脯长吁一口气:“好险!” 

是的,如果这名在南京南站台上的男子最终跳上了21站台,他也一定会对着面前的列车拍拍胸脯:“哈,险啊……”

在宁波动物园被老虎咬死的逃票男子,如果幸运地跨越虎山而入园,他也会哈哈大笑着拍拍身上的尘土:“哈,差一点,好险啊!”

只是,命运没有留给他们这样的机会……

规则是什么?规则是我们从小就教育给孩子的“无规矩不成方圆”,是我们一次次在绘本里读给孩子听的“红灯停绿灯行”,是我们一句句朴实又简单的“听话”。

然而,每一个给孩子的教导,却需要成人的身体力行来佐证。

3

去迪士尼乐园玩,排得长长的队伍中间留出些许空档,我的后方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后来者,撺掇着矮小的孩子:“去,钻过去。” 只为了加快几分钟而已,无数次被教育要“听话”的小小孩子,钻进空挡,家长堂而皇之以“找孩子”的理由,穿行过来。

夜晚,看城堡烟花,人们默契地遵循着先来后到的原则,一排排占据最佳的观赏位置。但我也看到,有后来的妈妈,叫自己的女儿往里边钻,钻到最前面的栏杆处,挡在了那些明明早来等候几十分钟的人们面前。

有父母为贪图方便,顺手拿走别人租的童车,把自己的孩子抱上去。等候的通道之间,出现了我在香港、美国迪士尼乐园里,从未看到过的满地垃圾……

世界上没有一个迪士尼乐园像上海迪士尼这样,是以身高来区分儿童票或免票的;其他的迪士尼都是以年龄来划分免票与否,甚至从来不会有人来看孩子的任何证明,一切全凭自觉。

我们一直告诫孩子的“诚实”,在这些小便宜面前,往往会被忘记。

超过了免票身高线:“你稍微缩一缩。”

但在以身高限制玩乐的游艺机前,这句话往往又变成了:“你偷偷踮一踮。”

可是,你是否想过?为什么要设置身高线?任何一个规则制定的初衷,就是为了尽可能地保证安全啊!

这里,本来不是应该传递“真善美"的地方吗?

这里,不是应该带着孩子寻找童话和美好的地方吗?

为什么那么多的大人,在孩子面前忘记了规则的约束,甚至主动鼓励孩子冲破规则呢?

4

人的心理被一种冲破规则而获得的蝇头小利,充斥了奇异的嘚瑟感。

过马路时,拖着孩子一路冲刺红灯;上电梯时,当着孩子的面,用手撞开正在关闭的电梯门……所有能钻的空子都不想错过,心里还很鄙视那些死守规则的人:你死守规则是你傻啊!

在精明的大人看来,教会孩子这些漠视规则的“生存技巧”,是最好的人生经验,却很可能在某一个时刻,被没有侥幸而过的命运急急刹了车,永远地停止……

漠视规则,其实就是对生命敬畏心的缺乏。为人父母,如果都不能充当孩子的降落伞,又有谁能为孩子的人生托底?

没有一个站台可以随便攀爬,是的,也没有一条规则可以随意破坏。记得告诉孩子,也告诉自己。

连叔

我是一名来自青海省玉树藏族男孩,今年二十四岁,即将大学毕业,(也就是高等自学考试)现在很迷茫,看不到任何前景,就好像一堵墙挡住了一切视线。

因为家境原因小时候没受到任何教育,只到十九岁。但小时候比较喜欢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所以放牛的时候一直以来携带着一本书,只要有空有读,这后来成了阅读习惯。那时候开始就觉得读书和学习很有意思,就决定出来求学。说了求学之路,比较坎坷。当过保安,打过工,但现在回头看,从这些经历中拿到一些自信。

我现在的问题是看自己目前的学历和阅历不够,(对数理化一窍不通)对国家等级考试或者自己创业都没有把握。但继续求学,又要考虑生活经济来源。到目前为止我算是自力更生,但是现在时间关系,要做到坚持是个很艰难的。我爸妈在放牧,两个弟弟都在读书,他俩的学习可好,此事使我很高兴,但家的经济来源比较窘迫,所以我不想连累家人。

我的专业是藏语言文学,光对专业的基础不是很差,继续努力的话,读考研也有所希望。还有我有一个很遥远的理想,就是首先到去内地的一所大学里(指的是北大和浙大、复旦大学)旁听一年,然后考研。如果我这样做了,经费都得贷款。

我爸妈的意思是拿到毕业证去当一名教师(中小学教师)我对教师的职业有所兴趣。但我觉求学更重要。如果现在就放弃学业,自己感觉以后会更加后悔。

我最近写完毕业论文就惆怅,对什么都不感兴趣,朋友劝我写东西、或者谈恋爱,但现在写不出什么东西,更没有喜欢的人。所以现在只想做出一个决定。却又做不出,我怎么办?怎么办?  连叔,帮我出个主意吧!ཁ་དྲོ་བཀྲ་ཤིས།扎西德勒!?

小黑

___________

小黑:

没人会说读书不重要。人类的智慧就是靠读书代代传承。

这句话过于正确,以至于太多人不加思索,不加条件地使用,错误地死在了正确上。

读书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知道何时不读书。

读书为了什么?为了创造。包括你获得技能,得到工作,赚取薪水。这个第一目的要求你有成本意识,在读书上投入的每一块钱,每一小时,都不应浪费,都是为了将来更大的产出。

也有不考虑创造的读书,那是娱乐,是杀时间,是衣食无忧后的奢侈。不适合你这样24岁的年轻人。

你准备贷款到北大复旦之类的名校旁听,然后考研,以实现自己的梦想。任何一个青年有这样的梦想,可能都没什么人阻拦。属于那种读书?

在我看来,它属于不考虑创造的奢侈品,你最好别做。

各种成本你都付不出:

先说钱,学习费用要贷款,高利贷肯定不考虑,即使银行愿意给,几年也是一大笔钱,你还没毕业,就身负不上的债务,也极有可能拖累放牧的父母。

再说时间,你的计划顺利,你30岁前都在学校混毕业证书。人生并不长的,24岁工作都觉得迟,别说30了。恋爱成家娶妻生子,紧凑完成,40岁来了,赛程过半。

而你计划不顺利的可能性很大,在大学校园旁听几年而不成。读书需要资质,每年好大学录取的学生固定那么一些,多数人资质不够。这是天生的不平等,得认,再努力,再执着,耗费半生,你也补不上那资质,正如高中毕业生第1年只考上大专,再补习10年,考上北大清华的可能性也达不到万分之一。

我没这资质。弟弟,你也没有。命中没有的东西,我们硬要,命也不会给。耗得越久,命越糟。

不会读书不意味着人生失败。只证明这种学习模式不适合你。

适合你的事,早已向你传递信息:当保安、打工,都给了你自信。有利于你自信,就像做生意赚了钱,那就投入更多,赚更多自信,这反馈最终能让你找到最合适自己的路。

很多职业听起来普通,当然,实际上也普遍,年轻人不愿意承认自己只能有这么普通的开始,是虚荣与自卑的双重影响。此时,一件看起来绝对正确的事就是天然庇护所,它暂时缓解你的焦虑,几年后,大型拖延期结束,你的处境更痛苦。

到时候,你极可能找另一件绝对正确继续赌,如此玩两三次,人生就结束了。

一个普通人承认自己普通,往往是不再普遍的标志。

赶快找个工作吧,再普通都行。边干边学,这适合所有人。

祝开心。

连岳

今天不黑钢琴,钢琴粉无需恐慌。

1

上篇文章《娃学什么乐器才能长大泡到男神女神?》文末,找到好多可以无情碾压众妈妈心智的留言,举两个例:

“我儿子迷舞台剧,VIP票,一次就300~500,培养他艺术审美。学乒乓球和游泳已经两年,业余主攻武术,攀岩、轮滑、木艺、科学小实验,还有户外扎营,军事游戏都在寒暑假和周末都玩过了。以后我会让他在周末和寒暑假玩骑马,冲浪,潜水,帆船,还有自行车泥地竞速。

“给娃报过主持人和架子鼓,担任了幼儿园六一节的小主持人,那时候才3岁半。后来儿子圈粉无数,成为了大家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架子鼓参加演出了。 现在4岁半,跆拳道绿带。 还学了画画,被老师说非常有天赋。所有都是儿子自愿的,已然成为朋友圈中的小明星。每次发帖无数点赞求教。

这样的家长每每在朋友圈晒娃,无不对整个育儿生态圈造成核爆炸毁灭式打击,众麻麻心碎曰:“我家娃简直就是个茹毛饮血的野人啊!”

才艺晒娃,表面是爱子之心,实则居心叵测,因为它背后透露着三个信号:

1.劳资有钱(炫富)

才艺就是家长真金白银在砸钱:学有所成,交的费叫学费;半途而废,交的费叫智商税。

2.劳资的娃是天才(耍酷)

大多数娃学一两个就嗷嗷叫苦,能拿下这么多项才艺还不脸不红气不喘的娃,必定是天赋异禀、骨骼惊奇,百年难得一见的奇才。

3. 劳资有文化(秀逼格)

根据在不务正业领域取得了极高造诣的我爸的名言:“什么才算风雅?风雅就是要没用。一旦有用,就没用了”(,文化人才会重视不能用来吃饭的技艺。因此:娃才艺项之多之深,实际上是家庭文化软实力的展现,又名“大家风范”。

才艺晒娃=花式虐狗啊!

DrBing奉劝大家不要惊慌,今天跟大家解释一下这些“才艺天才”背后的真相。

2

第一个故事。

(来源:知乎)

高中的时候有个同学B。英文超厉害。高二就代表学校去北京参加CCTV举办的一个英语演讲比赛。得到一个优秀奖后,英语老师就经常拿他做模范。

有天老师把他拉过来非要他现场表演,B礼节性地扭捏了几下之后,低头想了想说 :“那我就背诵一段《Tribute to Diana》吧。”听完,我哭了,觉得这辈子英语都无法赶上这个同龄人了,根本听不懂,但又清楚地知道,那绝对是地道的英式英语,跟听电影原声一模一样。

就这样活在B的碾压下很久,直到高三。有一次,在我的再三要求下,B读了一段《21世纪英语报》。我惊奇地发现,他真实的英语水平,竟然比我的只高一丢丢!

呆了很久我才问他:为何你单单《Tribute to Diana》的口语水平高得如此不合情理?

B一字一句地说: 因为这是我的招牌,杀手锏。我是一个词儿一个词儿纠音、一个逗号一个逗号的模仿、一遍一遍的默写,一句一句的标示连读和语调的上升下降、一段一段的跟读对比的。

3

第二个故事。

想当年,因为有个不务正业的老爸,DrBing2岁起就琴棋书画中西技艺全刷的娃。当年也是见人虐人,见狗虐狗的主。

下面这段视频是我在汉堡中国文化节的古琴表演。

已经三次担任该文化节的音乐主讲人了。虽然,大家都以为我是一个古琴大湿,实际上,古琴我能熟练弹奏的只有5首,《酒狂》《平沙落雁》这类五六级、稍有难度的。古筝嘛。。。只能熟练演奏一首九级曲《月儿高》。

如果表演现场谁要我来个encore,哪怕是一级的《渔舟唱晚》,我都能当场晕死过去:臣妾不会弹啊!

但因为必杀曲弹得如此熟练,没人猜的出其实是个“半吊子”。

话说当年小学高年级时,小升初学业开始加重,学琴又遇到瓶颈(音乐天赋不高),就有了放弃的打算,心想:我一普通人家的孩子,长大都得靠自己,奋斗重点是学业!按照常规来学琴,以我的天赋根本行不通。

于是就跟我在不务正业领域经验及其丰富的老爸摊牌。爸爸笑眯眯地说:没事儿,你挑几首最喜欢的曲子,我跟你李老师说说去。

后来就有了前面的情况。

好处当然就大了:一来重新找到了对乐器的初心;二来出成绩的速度很快,从之前练指法“这样的日子啥时候到头啊”变为每次都看到自己有进步;三来大量充裕的时间可以分配到学业、其他兴趣和玩耍上面;四来,我爸因为省了不少学费也很开心。

所以说,在朋友圈那些看起来很拉轰的娃,并不一定“天赋秉异”,不一定有“真才实学”,家里也不一定身家千万,汗牛充栋。

知道这个事实以后,是不是忽然觉得自家的娃也没那么“茹毛饮血”?

4

在今天,儿童才艺培养的初衷已经很大程度被扭曲,有些是“人有我有”,有些是“一厢情愿”。

才艺是一种通识教育,最基本的目的是让娃在人类文化各领域的体验当中,建立一种人文底蕴,这个底蕴大大地有助于娃将来的职业发展、个人生活。

其次,才艺是一种品格养成,在专注的学习训练过程中,养成专注,自信,坚持的性格。(这里要注意的是,娃的兴趣和天赋不足时,所谓的“坚持”对娃的心智是一种摧残。而家长是“过来人”的话,比较好做出准确的判断取舍,或像我爸那样有折中之计,毕竟老师和培训中心只希望你续费)

再其次,才艺才是一种技能培养。

再再其次,才艺是一种秀逼格。没贬义,反正就是对娃个人层次的提炼吧。

目前的家长们,基本还是主次颠倒的,或者嘴上说得光伟正,操作上主次颠倒。

家长自己不是“过来人”,往往容易带着强烈时代的局限和主观期盼来鼓捣,结果就是娃兴趣没养成,天赋没找到,这里弄弄那里弄弄,最后只留下一个“我什么都弄不好”的失败者情节——这是才艺培养的大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