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搜索

这是一所重点小学,特色是注重学生们的科学实践,但是它还非常注重孩子们的储蓄意识。让学生们学会且愿意存钱,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然而在这里,一切都迎刃而解了。

这便是美国拉斯维加斯市区的Walter Bracken STEAM 学校,学校不久前拆掉了门卫的办公室,并改造出了一家真正的“学生银行”。其做法不但对中国重视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学校和老师有启发,家长朋友们也可以从中收获良多,特别是如何引导孩子制订理财目标。

先来说说,什么叫“STEAM”?这可是现在很火的一个词,堪称美国的素质教育体系。STEAM是五个单词的缩写:Science(科学), Technology(技术), Egineering(工程), Arts(艺术), Maths(数学),乃美国政府提出的教育倡议,即加强美国中小学关于科学、技术、工程、艺术以及数学的教育。

所以呢,拉斯维加斯这所学校,名字里面就有STEAM,足以有当年我们“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意思。当然,其本质的不同在于,虽都重视理工科,但STEAM更注重学习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而就在这所注重理工科素养的学校里,开展了一系列让小学生们重视理财和商业启蒙的实践项目,“Piggy Bank Friday”(“储蓄星期五”)就是其中一个。如下图所示,被拆掉的门卫的办公室,改造成了一家这家小型银行,虽然只有一个柜台,但是每周五学校开门前半小时,附近SSSC商业银行的经理就已经就位,等待“客户们”(这所学校幼儿园到五年级的学生)前来存款。

这可不是过家家。像所有未成年人想要开立银行账户一样,学生要加入这个项目,也需要家长在学校寄出的项目介绍信上签字。加入后,他们会得到一本存折可记录他们的存款,以及用于办理存款的存款单。

(存款单)

(学生填写存款单)

他们还会得到一个用于保管前两者的存款包,学生们排队时,手上拿着的就是这个存款包。

银行只在每周五才营业。上课前,学生们可以独自或随同家长前来存款,哪怕只有一分钱也可以。上课时间里,学生们依照管理人员的安排时刻表,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存款。

当学生来存钱时,银行柜员会:

•检查存款单是否正确填写

•存入款项并在存款单上盖章

•询问他们长期和短期的目标

•给他们一张小贴纸,代表他们已存款,同时表示祝贺

这些材料能让孩子有意识地开始记录自己所存的每一笔款项,不仅知道自己当前的余额,他们还会写下自己的储蓄目标。

一旦每周的钱款都收集好了之后,SSSC商业银行的人员会从学校接手存款,存入学生们的银行账户。学生们毕业后,可以自由选择要不要把钱提出来,或者开一个新的银行账户,把钱转过去。

Andson公司,一家为青少年提供经济学与理财相关培养的NGO是Walter Bracken的合作方。每过四到六周,学校都会邀请Andson公司的一位志愿者,来讲一次金融理财课。

(Andson公司为附近的不少中小学提供金融理财课,这是不同阶段的教学大纲)

(还有专用的教材)

比如“需求和愿望的不同”。讲师会介绍一个场景:学生们被困在一座小岛上,他们只能带6样物品来帮助他们求生。在小组内,他们会收到一叠印有图片和物品字样的卡片(比如锯子、糖果、药物、电视、或者纯净水),他们会互相讨论要选择哪几样物品。

(金融理财课上的练习卡片)

学生们会意识到他们仅仅只需要很少的必需品来维持生存。训练后,他们能指出自己对家庭和生活有什么样的需求和愿望,学生们在讨论中,经常会说,“这只是一个愿望,我们还是不管它,先把精力集中到我们的需求上吧。”

Walter的小学生们在过去一年时间里已经省下了超过3万美元。比存钱本身更重要的是,学生们开始有目标感,不乱花钱。

昨天估计全世界有上亿人通过网络直播,观看了一件“历史性事件”——谷歌公司的人工智能机器人AlphaGo(阿尔法狗)在韩国首尔,和前世界第一韩国围棋高手李世石对阵。这是五局中的第一局。三个半小时后,机器人赢,而李世石投子告负。这一结果令无数人震惊。赛前,中国围棋第一高手柯洁认为李世石会以5比0全胜,但在这一局结束后,柯洁反戈说,有可能会是“阿尔法围棋”全胜。

没错,人类创造了机器人,然后机器人打败了人类。那么,设计“阿尔法狗”的人,又是怎样的一个家伙呢?他的成长故事、家庭教育和个性等,对我们又有着怎样的启发呢?

▋父母带他到围棋玩具店“放开玩”

这个“家伙”名叫杰米斯•哈萨比斯(DemisHassabis),出生于1976年,还不满40岁。他现在的身份是谷歌(Google)的人工智能设计师,但他被广泛被业界甚至大众所知,是他两年前的时候,以游戏企业家的身份,将自己的公司DeepMind以4亿英镑的高价卖给了谷歌公司,然后,这位亿万富豪又加入了谷歌公司。

好吧,来简单认识一下这位设计出打败人类的机器人的人(是不是好绕,哈哈):

3岁的杰米斯,看到他的父亲和叔叔在旁边玩围棋时就表现出深厚的兴趣;5岁的时候参加国际比赛,6岁的时候他便赢得了伦敦8岁以下儿童组的冠军;

13 岁已经拿到象棋大师的头衔,而且是第二个14岁以下的在世界排名第二的棋手。

23 岁的他赢得了 MindSports Olympiad —— 一年一度的国际多学科的心智技能竞赛。

33岁年获得伦敦大学的认知神经科学博士学位。他还是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的客座研究员。

OK,就凭这几条,我相信很多人想到了两个字“天才”。但今天文章的标题《他设计的机器人打败了人类围棋冠军,他的成长和家庭教育只有两个字》,这两个字并非“天才”,而是“好奇”。

杰米斯的母亲是华裔新加坡人,父亲是希腊籍塞浦路斯人血统。父亲喜欢下围棋,但是呢,并不是什么职业的围棋高手,可是杰米斯从三四岁开始对围棋的好奇,点燃了他在这方面的专注热情。

但是,如果不是修了一对非常注重呵护孩子好奇心的父母,杰米斯也许不会有今天。家庭教育环境太重要了。他对围棋的兴趣被发现后,父母(对,父亲+母亲)一起带他到围棋和玩具店,让他放开玩。这种“放纵”让他一发而不可收拾。

▋从小学习编程的必要性

他8岁,也就是1984年的时候,父亲给他买了第一台电脑。他喜欢上了编程。他的父亲就带他到书店,找编程类的书籍。

他热衷的编程类型是:如何让自己能在游戏比赛中无限地玩下去。如果换了别的父母视打游戏为洪水猛兽的父亲,可能就大发雷霆了。但他的父母并没有反对,有时还饶有兴趣地听儿子,如何实现自己的想法。

这时候他的直觉告诉他,这台神奇的机器将是他的新起点,将让他的创造力得以淋漓尽致地发挥。

那一年,比尔盖茨31岁,乔布斯31岁;那一年,比尔·盖茨带着了Excel、Word来到苹果公司与乔布斯谈判,乔布斯再次拒绝了盖茨,盖茨转身将产品卖给了IBM。是的,两位后来的IT界大牛已经在商战了。杰米斯才不管那么多。他只专注自己的兴趣。

国际象棋活动组织者斯图尔特•鲁本(Stewart Reuben)后来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在杰米斯9岁时就认识了他。在鲁本看来,杰米斯非常稳重,“这得益于国际象棋界在智力方面的民主风气,以及长期处于成年人圈子的影响。他当时是个小不点儿,总是非常讨人喜欢。”

没错,下围棋能让一个孩子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好听点说就是“稳重“,通俗来说就是“少年老成”。

杰米斯说,“我是一个经常自我反省的小孩,我总是会想方设法把事情解决。”看到这句话时,我真心非常开心。因为在少年商学院,所有的课程和项目都是以设计思维(Design Thinking)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导向。

虽然他热衷编程和玩游戏,但在学业方面,他提前两年就完成了他的A级考试。用今天的话来说,他是一个学习和玩乐两不误的“学霸”。

▋他的第一任家庭教师

非常值得一提的是,杰米斯的父亲,在他的母亲去John Lewis((约翰-路易斯,英国最大的百货商店)工作比较忙的时候,承担了给杰米斯做家教的角色。也就是说,他的老爸不但是他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者,更是他的第一任家庭教师。

从这种家庭教育氛围走出来的孩子,到哪里都是发光的。据媒体报道,一位名叫托尼·科夫,当年在英国挑选围棋选手的时候,还记得他第一次看到6岁的杰米斯下棋的时间。“他当时非常小,”科夫回忆道,“所以我们不得不让他坐在电话簿和几张椅子上,调整他的桌子的高度,以便他能看到棋盘。”

“他当时就像正在发光一样, ”科夫说, “他下定了决心,绝对要赢。在我接触的所有的学校里,他是最好的棋手。他在孩子中是顶级的那一个。”

17岁时,杰米斯领衔开发了一款当时的经典模拟游戏《主题公园》,第二年,18岁,他便创立了自己颇为成功的游戏公司。

3年后,杰米斯21岁,进入剑桥大学,剑桥在1953年时就拥有了世界上第一个大学本科计算机科学课程。之后,他又获得了伦敦大学的认知神经科学博士学位。他可以说一位年轻的游戏开发者、神经系统科学家、游戏企业家和心理学家。

就在他读博士的期间,他梦想有一天创造出“人工智能科学家”,也就是说,创造一个比人类科学家还要聪明的“机器人科学家”。这种梦想,致命他在2011年中止博士后研究,创办DeepMind公司。三年后,他将这家公司卖给谷歌,但梦想在继续,直到昨天,2016年3月9日,他的梦想第一次被验证:“阿尔法狗”击败了人类围棋冠军。

没有杰米斯父母当年激发、呵护和鼓励他的好奇心,就没有今天的“阿尔法狗”。某种程度上,我也感同身受,因为小时候我的父亲并没有阻止、反而鼓励我玩四驱车,并去参加比赛,这使得我能够后来进入加州大学伯克利读大学,尽管今天我们不能跟杰米斯和他的早期投资人、今天同样是全球科技界超级达人的埃隆-马斯克相比,但我从小对事物的好奇心保持至今,它让我知道如何更好地激发孩子的创造力自信。

是的,当所有人把杰米斯捧得很高,说他是一个天才、神童,和今天全世界瞩目的人工智能科学家的时候,我们更愿意从家庭教育去了解一个人成长经历,和那些不经意但至关重要的细节。杰米斯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这几天,一则“74岁老教授公开向学生‘做检讨’”的消息被广泛关注。这是件什么事呢?

4天前的2016年3月3日早上,山东师范大学。74岁返聘老教授王万森面色凝重,他走进文学院研究生教室,站到讲台上,从包里掏出一张纸,捧到手上,开始向学生“检讨”并致歉。

▋因看错课表旷课一次而“羞愧难当”

原来,一周前他因为看错课程表,而耽误了学生们的一次课。他认为“旷课”事小,但原则事大,不可狡辩。所以有了这一幕。他像个犯错的小学生一样,念道:

(摘录如下)......我从教五十年,把上课作为铁的纪律,雷打不动地要求自己。这是教员的职责和义务……退休前上课尚能中规中矩,反倒在退休之后旷课了。这一错误让我羞愧难当,无可弥补。

 上课是教师工作的底线,就应当按时上课,而且倾注心血把每堂课上好。我恰恰在底线上陷落了。何况我曾经是研究生教学的督导员,曾经是检查各位教室上课情况的人。

这一错误是不可原谅的。我自请处分。一,将我的检讨在文学院公布,以儆效尤;二,扣除我本学期在文学院的全部劳务津贴,作为惩罚......

王万森教授的这一举措让学生们深受触动,随后也感动了万千网友。一名老教师的风骨,从一个细节中就显露无遗。学院君查了一些王万森教授的资料,发现他虽年事已高,但思维并不守旧:

有一件事情可圈可点。2012年他的山东老乡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针对莫言作品写进中学教材是否合适这一话题,不少人持反对态度,认为莫言的魔幻现实主义题材作品不适合中学生学习。而彼时70岁的王的观点是“大家不要把魔幻现实主义想得这么神秘,对于中国的青少年来说,特别需要这种审美训练。”他认为,越是保守地区的学生,越需要打破禁锢,越需要想象力,而这正是魔幻现实主义的核心。

▋过多褒奖不理性,但“师生平等”很可贵

回到“做检讨”这一行为。过多的褒奖甚至拔高也是非理性的。王教授提到“底线”一词,他认为“不旷课”是一个老师、一名学生的本份和应有之义,也是契约精神的一种。所以自己应当为错误——哪怕是无意的疏忽做“检讨”。但由于现在鲜有人认为缺席或旷课有什么大不了的,所以这件事情一发生就显示“很特别”。

想起另一位老人——比王万森教授还要年长4岁的中科院吴乃虎教授。吴被称为“中国基因工程先行者”,1964年北大毕业,80年代在美国康奈尔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放弃国外优厚条件回国。不过,他的事迹给我印象最深的,却是20多年来,他每一次给学生上课,他的太太都会陪在他身边,帮他做擦黑板、整理课件等工作; 而据他太太称,“吴老师从来都是按时给学生上课,20年来只请假过一次。”

再回到今天的主角王万森教授身上。这件事最有价值的地方,我认为是这份“检讨书”字里行间传递出来的姿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并没有把自己放在高高在上的博士生导师的位置,更没有因为自己年事已高且被返聘而倚老卖老。他的逻辑非常简单:我经督导大家,那我就一定应当从一而终以身作则。

若从内心认为“师生平等”,这将是中国教育工作者身上最难能可贵的品格。在今天的中国,“平等”二字任重道远。我们习惯性在一些外在因素上面权衡“平等”“公平”,而容易忽略人与人之间的一次交谈,一次上课,交谈或师生双方都是平等的,都应当是公平的——而守不守时这样一件小事也可以是最好的度量衡之一。

▋被学生用胶带粘在墙上一上午的校长

聊到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不少朋友可能看过少年商学院微信公号分享过的一个真实的案例。美国科罗拉多的一位小学校长自愿被学生用胶带把他粘在体育馆的墙上,且从早晨一直持续到午饭时间!

这位校长名叫瑞安·卡斯特。只因此前他曾向学生承诺,如果学生们能为小镇秋天的狂欢节卖出1万张票,他就让学生们把他粘在墙上。这本来是一件激励学生踊跃参加实践活动的一个行为,却导致学生们热情高涨而最终卖出了1.1万张票。于是校长也心甘情愿兑现诺言,让其中卖票最多的27个学生将他用花花绿绿的胶带粘在体育馆的墙上。-被粘在墙上一个上午,那种滋味一定不好受,但校长始终保持笑眯眯的样子。

除了上文我们提及王万森教授时说到的“信守承诺是底线,师生平等最可贵”之外,这位校长这种诙谐的自我惩罚式的作法,在“师生平等”的路上更进一步——大人不再是强势方,不再是权威,为了帮助孩子们完成一项他们或许并不情愿的“任务”,大人们也愿意付出代价。这何尝不是大人特别是教育管理者(校长、老师和家长等)巧妙处理与孩子或学生之间关系的一种智慧。

▋中国教育最匮乏的,是尊重孩子“小人心态”的幽默感

这种智慧最终造就的是大人和孩子之间的一种伙伴式关系。伙伴式关系是扯皮成本最低、最具激励效用的双赢关系。知名作家梁晓生曾说,中国教育最匮乏的,是尊重孩子“小人心态”的幽默感。这里的“小人心态”显然是指类似学生把校长粘到墙上形容“小孩子欺负大人”的一种形象称谓:

......教育,说到底,也是探讨这层关系。从心理学上分析,全世界的孩子都或多或少有一种“小人儿”心态,所巴望的,往往不是“再多爱我几分”或“我们是平等的”,而是直接变弱为强,让大人们也尝尝弱者“下场”的机会。

诚哉斯言。从中国的王万森教授,到美国的卡斯特校长,他们异曲同工的作法或许也正是中国师生之间能够双赢、中国教育可能变得更好的两步走吧:第一步,便是老师和学生是平等的,互相尊重,遵守契约精神;第二步,老师有尊重学生“小人心态”的幽默感——这其实是人文教育、素质教育的起点,即“亦师亦友”,蹲下身来,尊重学生的个性,用轻松的带入感和幽默感,充分发挥每一个孩子主动支配而不是被动接受自己人生的潜能。

武志红评:

1. 北大学生吴谢宇弑母案跟踪报道:一,他极爱母亲,13年转帖“如果拿自己的20斤肉换母亲10年寿命,你愿意吗?”,大学时每天和妈妈通一个电话;二,成绩极好,举重若轻,不是死学习;三,在同学中口碑极好,极热心,爽朗。到这都是他呈现出来的一面,而真实一面少向人敞开。

2. 真实面:爱上一小姐;最好朋友前也少提家事。但最关键的还是,人是相反的,看到了A,也意味着看到了-A。爱妈妈到极致,对同学好到极致,那么恨也是极致。但恨只能在潜意识中涌动,而不能呈现,也就失去了认识它处理它的机会。一呈现,就容易是大破坏。

3. 弗洛伊德说,一个人如果不能象征性的、合理的表达自己的攻击性也即恨,那就会出现心理问题。一些哲人也说,要选择能表达愤怒的人做朋友。看似只能表现爱与好意的人,他们的恨与愤怒,就可能以更具破坏性的方式去表达。

文| 杨锋 程媛媛 林斐然 林野 李相蓉 王春晓 王昱倩

3月3日下午,吴谢宇的朋友准备了一场聚会,打电话邀请他来参加。吴谢宇的手机停机了。

一个多小时后,他在网上看到了吴谢宇被警方悬赏追逃的消息。

警方描述的情景令他们震惊:吴谢宇以异常缜密的手段杀死了自己的母亲。

他将尸体用塑料包裹了数十层,并在每一层缝隙中,放入了活性炭吸臭;他在房间内安装了监控,并且连接电脑,能用手机监控现场情况;他带着母亲的手机,以便及时回复他人短信。

在他的同学、朋友与老师对剥洋葱的回忆中,吴谢宇是一个成绩异常优异、有着清晰人生规划的瘦高个男生。网络上有关他的痕迹,几乎均与表彰有关。他热心帮助同学,被称为篮球界的“篮板大师”,开朗而自律。

但即使挚友,也没有发现吴谢宇糟糕的情感世界——他爱上了一位性工作者,并拍摄了多部与该女子的性爱视频,求婚未果后,他们经常争吵;至于父亲的离世,则被他隐藏在与人交流的话题之外。

“这对母子遭遇了什么绝望的境地?”他的初中老师反问。

口角与“love u mom”

没有人相信吴谢宇杀死了母亲谢天琴。

吴谢宇高中的同桌王华东(化名)记得,他和母亲关系很好,每天晚上都会和母亲通话。

王华东和吴谢宇是挚友,至今相识7年。

大学期间,王到北京找吴谢宇玩,他仍然坚持每晚和母亲通话的习惯,“每次电话约5到20分钟,主要聊当天的饮食、活动和学习情况。”

初中时期,吴谢宇的父亲因病去世,他的母亲谢天琴今年49岁,是福州教育学院第二附属中学的历史老师。该校一名老师透露,谢天琴去年便已离职。

在一位2008年毕业的女生印象中,谢天琴内向、话少,但与人友善,疼爱学生。

“读书时,我想家,她还带我去她家吃饭。”高一时,谢天琴曾是她的班主任。“她疼爱儿子,以儿子为荣。”

吴谢宇常在人人网上,表达对母亲的爱

剥洋葱获得的在逃人员信息登记表显示,谢天琴遇害,是在2015年7月11日,但被发现是在7个月后的2016年2月14日,情人节。她死在教职工宿舍的住所内。

在逃人员信息登记表显示,当天,吴谢宇和母亲因琐事口角发生纠纷,杀死母亲后脱逃。

财新网报道称,“吴某曾伪装其母的口气到处发QQ借钱,借了100多万。”

如果仔细翻看吴谢宇的人人网主页,隐藏在大量学习资料中、为数不多情感外露的时刻,依然有关母亲。

除了一条祈愿母亲长寿的消息外,2012年12月25日,吴谢宇转发了一张图片,上面写着:看得见字就分享吧……要你用心去看的一张图。

图片被故意模糊,底层写着:love u mom。

吴谢宇人人网截图:“love u mom”

“宇神”

停留在朋友和同学印象中的吴谢宇,是一个积极规划人生的“学霸”男孩。

因常年考试第一,吴谢宇被称为“宇神”。

2006年,吴谢宇进入福州教育学院第二附属中学,他的母亲谢天琴,在这里任教历史。

2009年4月,初三时,他参加了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获得福州赛区三等奖;当年,他以437分、全校第一的身份考入福州一中;“宇神”的外号便始于高中,吴谢宇一名同级不同班的同学称,他考试经常年级第一。

高二时,吴谢宇获得了福州一中的“三牧之星“奖学金。“这是福州一中奖学金中的最高奖项。”

2012年,吴谢宇未经高考,通过北京大学自主招生提前录取,进入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在北京大学的自主招生中,他的成绩位列全国前几名,简直是神一样的存在,是我们可望不可即的偶像。”吴谢宇的高中同学说。

吴谢宇在分享北大自主招生考试和高考复习的经验

大学后,吴谢宇的网络痕迹,几乎全部与表彰有关:大一学年,吴谢宇获得北京大学“三好学生”荣誉称号;大二学年,获得北京大学廖凯原奖学金。

他在校外英语培训机构学习GRE,获得极高分数,至今还能查阅到吴谢宇分享GRE考试经验的相关文章。

“他这个成绩,排名全球前5%”。4日下午,上述英语培训机构工作人员回忆,吴谢宇非常聪明,一点就通,学习很有计划性。

吴谢宇(左)在英语培训机构考GRE高分,去年5月16日,培训机构给他发奖学金

双面吴谢宇

警方通报很难说服吴谢宇朋友的原因还有,在他们的记忆中,那是一个开朗、热情而自律的男孩。

高中时,与吴谢宇同住一层楼的同学记得,每次在楼梯间相遇,吴谢宇都会主动打招呼:抬手示意,或搂搂肩膀。

后来,两人去了不同城市读大学,但每逢生日,吴谢宇都会发去祝福,“哇,被大神惦记着的感觉真好。”

大学同学李赫(化名)记得,每一次见面,吴谢宇都会热情招呼。“嗨,李赫!他上前拍拍肩,声音很大,笑得爽朗。这是吴谢宇特别的招呼方式。”

李赫回忆,有次洗澡忘拿钥匙,回宿舍时房门被锁。他向旁边宿舍的吴谢宇求助。吴谢宇递来自己的外套,还跑下楼找宿管借钥匙。“当时宿管不在,他还等了很久,对朋友耐心、热情。”

吴谢宇QQ上的标签,这是他的好友在4、5年前对他的评价

吴谢宇作息规律:每天晚上11点左右睡觉,早上7、8点起床学习。“他喜欢坐在教室的第一排,课上踊跃发言,也常和老师交流。”李赫说,吴谢宇从未和同学闹过矛盾。

但李赫也发现,在宿舍时,吴谢宇和室友谈天说地,除了提及父亲过世,他再未提及家事。

没有人发现吴谢宇的隐秘世界,财新网报道显示,这是一场指向预谋的“弑母案”:2015年6月底,吴谢宇购买了刀具、防水塑料布、防油桌垫、干燥剂、防潮剂、抽湿器、防霉包、真空压缩袋抽气泵、隔离服、医生护士服等,其中仅刀具就购买了剔骨刀、菜刀、手术刀、雕刻刀、手机贴膜用刀、锯条等多种。

案发后的7月12日——7月23日,他又通过支付宝34次购买活性炭,19次购买塑料膜、防水布、墙壁贴纸、真空压缩袋等。

报道称,他爱上了一名性工作者,两人发展为男女朋友,他曾拿出十几万彩礼跟该女子提亲。

据该女子称,她当时没有拒绝,但此后两人经常吵架。

警方还发现,吴谢宇拍摄了多部与该女子的性爱视频,并购买了很多假阳具,不知做何使用。

失联

吴谢宇早就失联了。

他的人人网页面在2014年上半年就已经停止更新,微信朋友圈内容也已经删除。

北大经济学院大四男生宿舍一名学生称,吴谢宇已大半年未回宿舍,床位一直空着,还有一些健身器材等生活用品。

该同学称,大三开始,大家忙着实习、写论文或者留学深造,很多人都不回宿舍,所以,吴谢宇不在学校并未引起特别注意。

财新网报道称,自2015年7月以来,吴谢宇曾冒用母亲的身份,以自己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深造为由,通过QQ、短信等形式,向亲戚朋友借钱144万元,并伪称母子二人一起在美国居住。

2015年8月,他又将母亲的日记进行复印,然后剪下其中的一些字伪造成一封辞职信,向福州教育学院第二附属中学提出辞职。

警方消息人士向剥洋葱透露,吴谢宇身份证最后的登记地址,是在福州某酒店。但在去年10月以来,近四个月均未发现记录。

高中时,吴谢宇(右二)作为班级代表领奖

7年的挚友王华东回忆,两人最后一次联系,是2015年10月7日。当天是吴谢宇的生日,他打电话祝他生日快乐。

电话里,他们聊了即将毕业的生活,“他说毕业后打算出国,没有听出任何异常。”

此后,吴谢宇在王华东的世界里消失。“我打电话,没人接,今年1月也没人接,2月份,我又打了几次,没人接。最后两次提示关机。”

今年2月份开始,王华东得知其他同学也无法与吴取得联系,这让他非常着急。

3月1日凌晨,他发了一条朋友圈:过去的半个月,真的很难过。他说,“二十年来切身感受到的最大变故”。

4日上午,北京大学学校保安将吴谢宇留在宿舍的物品全部收走。

“如今空无一物。”吴谢宇的同学告诉剥洋葱。

----------------------------------------

原标题:弑母疑凶吴谢宇消失前的这半年

涉嫌弑母,吴谢宇表现出异于常人的平静。半年多时间内,他到处“飞来飞去”。直到春节前,他以短信的形式,委婉提醒亲戚到福州家中。至亲报案后案发。

教师住宅楼,踩过13级台阶,就是案发的102室。张维摄

文| 张维 王昱倩

警方对吴谢宇的悬赏通告,就贴在福州教育学院第二附属中学的大门口。他涉嫌以异常缜密的手段杀死母亲谢天琴。

在此之前,吴谢宇是母亲及这座中学大院的骄傲:他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考入福州一中,高分通过自主招生,进入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他开朗、热情而自律,计划去美国深造。

母亲谢天琴性格内向,在这所学校任教高中历史。

警方公布的信息显示,悲剧发生于2015年7月11日,但案发于2016年2月14日。

在长达半年多的时间内,吴谢宇正常活动于福州、北京等地,伪造母亲辞职信,骗取亲人巨款;据财新网报道,他爱上了一位性工作者,拿出十几万彩礼向女孩子提亲。

剥洋葱获得的信息显示,春节前的2月5日前后,他以短信的形式,委婉提醒亲戚到福州家中。至亲报案后案发。

之后,吴谢宇像谜一样消失了。

2015年7月,“小宇要回家了”

对于母亲谢天琴来说,7月,是期待已久的日子。

2015年6月份,谢天琴回到老家福建莆田仙游县。她和至亲谢瑶(化名)提到儿子吴谢宇,“小宇(吴谢宇的小名)7月1日就放假回家了。”

7月5日,谢天琴给谢瑶打电话,“她很高兴,说小宇已经放假回家。过几天带他回老家看望外婆。”谢瑶说。

一位邻居回忆,7月初的一天上午,她在楼道碰到谢天琴母子,吴谢宇主动大声打招呼“阿姨好”。“母子俩当时都挺高兴,谢老师还说小宇瘦了,发愁该做些什么好吃的补身体。”

谢天琴曾是整个家族的骄傲,她是同辈中唯一的大学生。上世纪80年代末,从师范学校毕业后,谢天琴分配到福州分局南平铁路子弟中学,做初中历史老师。

在南平,谢天琴结识丈夫吴志坚。1992年左右,二人结婚。1994年,吴谢宇在南平出生,是他们的独子。

1996年底,福州分局南平铁路子弟中学被撤销,所有老师被分流到福州。

谢天琴进入福州铁路中学(2003年,该校更名为福州教育学院第二附属中学),继续担任历史老师。

3月6日,福州教育学院第二附属中学的门口还贴着悬赏通告。张维摄

谢天琴是一个很容易被看出职业是教师的人,她个子不高,清瘦,喜欢穿深色衣服,带着金属框眼镜,“夏天从没见过她穿裙子,都是短袖加裤子。”

“夫妻倆关系特别好。”老邻居回忆,谢天琴性格内向,吴志坚则相对外向。她经常看到谢老师和先生在校园里散步,也从未见过夫妻俩吵架。

2010年,吴志坚患癌症去世。当时,吴谢宇16岁。

这对谢天琴打击很大。她变得沉默而易怒。谢天琴家楼上住户有小孩,有时候,稍微有点吵闹,谢天琴会冲上楼去数落几句。

16岁的吴谢宇却表现出与年龄不符的坚强,他对妈妈说:“别难过了,爸爸在天上看着我们呢。”

2012年,吴谢宇高分考入北京大学。

吴谢宇的高中挚友向剥洋葱回忆,读大学后,谢天琴和儿子也保持着每晚通话的习惯,主要聊聊当天的饮食、活动和学习情况。

2015年8月,辞职“去美国”

7月中旬左右,谢天琴的亲戚们陆续收到吴谢宇发来的短信。

短信大意为:大四学年,他要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做交换生,母亲一同前往陪读。两人将乘坐7月25日的飞机去美国。

随后,亲戚、朋友们又收到谢天琴手机号码发出的、以本人语气编写的信息:出国需要借钱,希望亲戚们把钱打到自己的银行卡上。

警方消息称,这期间,吴谢宇通过手机短信、QQ等方式,向多位亲戚朋友借钱,借款总额达144万元。

7月底,有学校老师还在校园内见到吴谢宇,他和这些邻居打招呼,说要去美国读书。“他说回来办点事,妈妈在北京。”

去美国,一直是吴谢宇的梦想。

早在高中时,吴谢宇便向挚友说过,要去美国读经济,之后,做学术研究。

一切也都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大学后,吴谢宇的网络痕迹,几乎全部与表彰有关。大一学年,吴谢宇获得北京大学“三好学生”荣誉称号;大二学年,获得北京大学廖凯原奖学金。

他在校外英语培训机构学习GRE,获得极高分数,至今还能查阅到吴谢宇分享GRE考试经验的相关文章。

吴谢宇在分享北大自主招生考试和高考复习的经验。

媒体报道显示,8月份,吴谢宇复印了母亲的日记,并剪下其中一些字,伪造成一封辞职信,向福州教育学院第二附属中学提出辞职。

10月份,谢天琴所在年级的年级主任还收到一封从上海寄出的辞职表格。

“表格有两页,第一页的字迹有明显模仿痕迹;第二页上有签名,一看就不是谢天琴本人的字。”谢天琴的至亲告诉剥洋葱。

辞职被批准,所有人都相信谢天琴陪儿子去了美国。

一位老师回忆,9月份开学后,校领导在一次全体教师大会上提到谢天琴去了美国陪读。

“谢老师终于熬出头,跟着儿子去国外风光了。”一些老邻居感慨。

2016年2月,“舅舅,接我们回家过年”

吴谢宇再次和亲戚取得联系,是在2月5日前后。2月8日,是春节。

2月5日前后,吴谢宇的舅舅接到吴谢宇发来的短信,说他和母亲要从美国波士顿回来,将于2月6日到达福建莆田高铁站,希望舅舅接母子俩回家过年。

警方事后获取的监控显示,2月4日深夜,吴谢宇仍在国内,他在一台ATM机上取钱。

按照约定好的时间,谢天琴的家人赶到莆田站。

当然,他们没有等到谢天琴和吴谢宇。

亲戚给他们发短信,没有回复;拨打两人手机,关机。

亲戚猜测他们回到了福州的家。当晚十点多,他们赶到谢天琴位于福州的家里,敲门,没人。

谢瑶开始怀疑谢天琴出事了,她说自己“直觉强烈”。

亲戚们连夜到附近的茶园派出所报案。警方分析,谢天琴和吴谢宇都是成年人,又欠了亲友大笔债务,躲债的可能性比较大。

吴谢宇常在人人网上,表达对母亲的爱。

2月9日,正月初二,亲戚们辗转联系到与谢天琴和吴谢宇走得近的人,疑点越来越多。

一位与谢天琴相熟的老师说,7月底,他还在校园里面见过吴谢宇,而吴本人却跟亲戚们说,他和妈妈是7月25日飞美国。

疑惑一旦被触动,很容易就有越来越多的疑点被发掘出来。

和谢老师关系要好的一位老师说,谢从没当面和她说过自己要去美国。

谢瑶越想越不对。她联系谢天琴所在学校的领导,希望学校出面打开谢天琴家的门。

案发时间再次被错过。学校说,谢老师已经辞职去美国,不可能还在学校。

“我怀疑谢老师遇难了,但说出来没有人相信。”作为直系亲属,谢瑶有强烈预感,她和剥洋葱说,她当时已经怀疑到吴谢宇。

预感终于在2月14日被证实。

正月初七,片警第一天上班。谢天琴的亲属们带着警察一起撬门,进入房间。

指向“预谋”

谢瑶惊呆了。

房间内安装了两个摄像头和报警器,分别对着大门和主卧,客厅地面上杂乱散布着数根电线,连接到电脑,可以通过手机查看室内情况。

“我一进去就把电给拔了,不让他看到房间里的情况。”谢瑶和剥洋葱说,室内墙壁和窗户缝隙已经被壁纸贴上。

谢天琴的尸体在主卧中,用塑料包裹了多层,每一层的缝隙中,还被放入了活性炭。

警方事后的调查,指向了预谋。

2015年6月底,吴谢宇没有回家前,已经通过网络购买了刀具、防水布、塑料布、隔离服、医生护士服等,其中仅刀具就购买了菜刀、手术刀、雕刻刀及锯条多种。

7月12日到7月23日,即案发后,他又数十次购买活性炭、塑料膜、壁纸、真空压缩袋等。

案发现场的阳台,还悬挂着三四张塑料布,衣架上晾着一只一次性手套。张维摄

2016年3月7日,剥洋葱在案发现场看到,这座建于2000年左右的住宅楼,已经墙皮脱落。

谢天琴和儿子曾长期居住的一楼阳台上还晾晒着三四张塑料布,衣架上还有一只一次性手套。

吴谢宇表现出异于常人的平静。

7月份,吴谢宇曾乘火车离开福州。

10月份,吴谢宇的身份证登记信息出现在福州某酒店。之后的四个月,又杳无音信。

吴谢宇的一位挚友回忆,10月7日是吴的生日,他们还曾电话联系过。

电话里,他们聊了即将毕业的生活。吴谢宇说,他毕业后打算出国,语气中也听不出异常。

有媒体报道称,在这期间,他曾结识一位性工作者,两人发展为男女朋友,并拿出十几万元向其提亲。他拍摄了多部与该女子的性爱视频。

12月底,北大经济学院一位同学甚至看到吴谢宇回到了北大宿舍。据称,是因为吴谢宇没有参加大三下学期的期末考试,挂了科,回到宿舍后和同学咨询了补考的事情。

“我们就是太疼他、太相信他了。如果对他哪怕有一点点怀疑,他也跑不了。”谢瑶现在充满疑虑,她盼着警方抓到吴谢宇,她想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

“他把高智商用在算计亲人身上,能说什么好。”谢瑶和剥洋葱说。

至亲谢瑶最近整晚睡不着觉,一躺下,就能想到2015年的6月,她和谢天琴坐在床边说话,弟弟的女儿在床上蹦来蹦去。

她们去逛街,谢天琴看中一双乔丹牌运动鞋,她当场买下,“小宇将在7月份回家,带他来老家看外婆时穿。”

这双鞋子,至今仍放在谢瑶家里;吴谢宇却消失了。

--------------------------------------------

1神秘的提问者

  2015年7月24日,百度知道上出现了一个奇怪的匿名提问:父亲病逝,母亲被儿子故意杀死,受害人的亲属有权向其儿子提出民事诉讼?

  就在前一天7月23日,有朋友收到吴谢宇母亲谢天琴的短信,内容是索要6年前丈夫病逝后大家筹集的慰问金。后来亲友分析,这个话题与吴谢宇的情况惊人的一致,细细琢磨,不寒而栗。“或许之所以发这个问题,是因为他还想活下去。”

  案情公布后,吴谢宇的几位亲属在网上搜到了这条提问,觉得描述的细节与吴谢宇家里的命案惊人的一致,他们甚至怀疑提问者就是吴谢宇。

  但当时没人意识到,谢天琴已经遇害。被警方通缉的杀人嫌犯则是她的儿子。

  亲友眼中,吴谢宇1米8几的个头,声音温和,有种阳光健康的帅气,“比通缉照里好看很多”。至今有人希望“剧情”能出现反转,真凶另有其人。

  2016年2月14日,历史教师谢天琴的尸体被发现于家中。她的儿子、北大经济学院大四学生吴谢宇具有重大作案嫌疑。警方透露,事发2015年7月11日。半年后现场仍令人心悸。

  “开始企图分尸,改锥和刀都用了,未遂。处理里外包了几十层塑料薄膜,每层撒上碳粉杀虫剂,尸体被找到的时候已经成了木乃伊。表情和油画‘呐喊’一样。家在一楼,离开后布置得和墓穴一样,里面装着几个监控探头。”

  发布者的微博信息显示其疑似福州刑警,发布的微博随即被删除。

  据媒体报道,事发前后,吴谢宇网购了多种刀具、防水防腐材料和隔离服。命案发生后,他伪造母亲的辞职信,以母亲名义向亲友借款140余万元,随后销声匿迹。

  其中包括谢天琴多次拒绝的一笔慰问金。

  2010年,吴谢宇的父亲吴志坚因肝癌病逝。其大学同学在20周年同班会上,为母子俩筹集了1.8万元慰问金,被谢天琴婉拒。这笔钱一直存在银行里。之后的6年间,大家曾三次试图把钱交给她,均未成功。

  “谢天琴在钱的问题上,是有些清高的。”吴志坚的一位同学评价。

  2015年7月23日,吴志坚的同事收到谢天琴的短信,称母子俩打算出国,钱不够,想要来这1.8万元慰问金。大家毫不犹豫地把钱打到吴谢宇的个人账户。

  他们没想到,这是个谎言。

  同学眼中,吴谢宇是学霸、中考状元,高中获得北大提前录取资格,GRE分数高居全球前5%,大学老师为他半年前的离去惋惜不已。亲友眼中,他孝顺懂事,每晚都与母亲通电话,常在人人网等社交媒体上表达对母亲的爱意。

  随着媒体的集中报道,这位高材生身上有了新的标签。

  2“情感障碍”VS“完美的暖男”

  “关于他的情感经历,媒体报道是真的吗?”吴谢宇的多位朋友质疑。

  此前财新报道,吴谢宇最近半年间曾与一位性工作者谈恋爱,并提出十几万元的彩礼试图提亲,两人时常争吵。财新还称,他性欲很强,拍摄大量性爱视频,喜欢使用假阳具等工具。不过,财新后来删除了关于性爱视频和假阳具的细节。

  多位高中同学回忆,吴谢宇在恋爱方面不是很顺,高中时追过两个女生,大学时喜欢一个女生,但没有表白就放弃了,似乎不太有恋爱的经验和技巧。

  但在梅子眼中,吴谢宇积极阳光,充满魅力,绝非存在情感障碍的人。

  2013年春天,邻校的她要去北大旁听讲座,找到老乡吴谢宇带自己入校。对方很热情,细致地指导她每一步怎么操作,“特别严谨”,早早便在校门口等她。两人推着单车走在校园里,面对梅子对北大学术氛围的赞叹,吴谢宇显得很平静。

  晚饭本来想点餐厅招牌的鸡肉饭,但他突然改口“还是吃牛肉饭”——当时传闻禽流感肆虐。“你难得来一次吃出问题就不好了”。梅子记得,他吃得非常干净,没有剩饭,而且很“规矩”——从一边整齐地吃到另一头。因为梅子剩下了菜里的洋葱,吴谢宇还批评她“浪费”。

  饭后,两人聊到清华“朱令案”(20多年前,清华学生朱令出现“铊中毒”症状而瘫痪,一度有人怀疑投毒者是其宿友,至今仍为悬案)。梅子还担忧“我们现在可真是危险”。

  吴谢宇告诉她,北大以前研究生也发生过类似的情况,“没事,我们宿舍四个都是福建人,应该不会有问题”。他开玩笑说“得感谢宿友不杀之恩”。

  他早早占了讲座位子。那本用来占座的高数课本上写满了批注。“比如这问题还有另一个证法,或者他觉得(课本上)这个说法不对”,梅子回忆,就像他在和自己对话一样。

  “再加上打篮球很棒,完美。”梅子总结,“优秀的男生我见过很多,但他真是完美到可望不可及那种。”

  但他以不怎么玩微信为由,婉拒互加好友。两人平时通过社交网络和电话联络,每年都会互相祝福生日快乐。不过,他很少提到自己的家庭情况。

  后来吴谢宇曾淡淡笑着告诉她:“你长得很像我高中一个学妹。”梅子则说:“情感方面,我不太敢聊,他太优秀了。”

  2015年,吴谢宇没有再发来生日祝福。

  他对异性似乎很体贴。一位朋友回忆,与吴谢宇相识的列车上,被问到就读学校时,他刻意低声回答“北京大学”,似乎怕给大家压力。他还提出,让男生们挤到一排,好让同行的女生独自躺一会。

  他还把自己的水果零食拿给大家吃。“样式很多,应该都是他妈妈准备的。”朋友回忆。

 3“不用为我担心,都不是什么大事”

  命案发生两个半月后,吴谢宇曾在网上向挚友解释“消失”的原因。

  “孟川,中秋快乐!

  非常抱歉。我在整个暑假,都在老家,因为有一些突发事情需要处理(事实上,它们在上学期期中左右就发生了,导致我上个学期为了同时保证学习的顺利进行,变得非常繁忙,无暇与你联系,万分抱歉!)

  这些事情引发了很多棘手的事情,我整个暑假都焦头烂额。即使现在回到学校,这些事情的余波仍然困扰着我,致使我这个学期除了学习外还要考虑很多其他事情,所以亦是非常的忙。

  我老家非常偏远,那里信号特别不好,再加上没什么时间,就一直没和你联系,抱歉抱歉。你应该是曾打了几个电话,我看到了,我猜到是你,但我那时候实在没空接。

  不管怎样,新学期加油!好好努力!希望我能在过年之前把这些麻烦事都处理干净,这样就可以好好过个好年了。

  不过也不用为我担心,都不是什么大事,只是各种琐事堆砌在一起罢了,蚂蚁多了咬死象啊,所以还是很忙的,我现在几乎脚不沾地,每天都不得闲,睡的也比以前少多了,但还是算ok。”

  2015年9月26日中秋节的上午,孟川收到了吴谢宇的这份QQ留言。当时,吴谢宇还在社交网站统一回复同学他的近况。

  10天后,他又一次向孟川解释。

  “不好意思,我今天一整天都在参加老家的一个仪式,没空接电话和说话。我老家在上学期时有亲戚辞世,我中秋那天就回老家了,国庆假期也都呆在老家。因为老家人希望我在家多待几天。而且我还需要参加一些仪式。”

  9分钟之后,吴谢宇的头像再次闪烁。

  “啊打错了,不是辞世,是‘避世’,见鬼,这两个词用拼音9键打是完全一样的,但意思却千差万别……‘避世’类似出家,家里人都劝不住……先这样吧,最近极忙,学习的事情也很多。祝国庆节快乐!新学期顺利!”

  面对孟川的生日祝福,他回了一句淡淡的“谢啦”。案情公布后,孟川重读这段文字,感觉“最令人毛骨悚然”。

  孟川告诉搜狐《新闻当事人》,吴谢宇虽然是个完全的学霸,但高中时很合群。同学回忆,有一次他在宿舍接到电话后跑到阳台嚎啕大哭。大约在那个时间段,他的父亲因肝癌去世。

  此事对谢天琴的打击也很大,据新京报报道,她变得沉默易怒。楼上的小孩稍有吵闹,她会冲上楼去数落。吴谢宇则对她说:“别难过了,爸爸在天上看着我们呢。”

  有心事的时候,吴谢宇表情会变得不自然,常会绕着400米操场跑上12圈。

  孟川渐渐和他成为挚友。后来分班,几个好兄弟抱在一起痛哭。吴谢宇说:我们一辈子是兄弟。孟川出国前,吴谢宇曾在本子上写下几个扭曲的字:“以后去美国找你,兄弟。”

  2013年暑假,吴谢宇曾告诉他,觉得大学很压抑,没有能够说话的朋友,想自杀。经过开导,他说好多了。孟川能体会到他的痛苦,“感觉他不是特别想说到,但是没办法说才出来的。”

  出国留学,是他曾经最为执拗的梦想。梅子回忆,“他一直说要去美国念书”。2014年春节,他为了在京准备GRE考试,没有回老家过年。

  不过他同时面临现实的压力。梅子依稀记得,吴谢宇曾解释读经济专业的原因,“是为了多赚些钱”。

  4吴谢宇“逃亡”轨迹:辗转福州、上海与河南

  搜狐《新闻当事人》试图联络吴谢宇的大学室友、师长和几位谢家人,遭到婉拒。

  在福州仙游县,《新闻当事人》找到了吴谢宇奶奶一家的住所——一间门口堆满垃圾的砖瓦平房。第二天就是二月二,老人正坐在门口杀鸡准备节日——全村人商量好,不要让老人知道家中骇人的变故,一直瞒着。

  吴谢宇的父亲排行老二,是家中独子。吴谢宇的四个姑姑中,三姑神志有些不正常,两个小姑则有严重的精神病——四姑至今住在精神病院,五姑20年前便已精神病一级残疾,需要由老人照看。只有大姑精神正常。

  谢天琴的老邻居告诉搜狐新闻,吴谢宇的奶奶曾再婚,两个小女儿与吴谢宇的父亲属同母异父。

  作为低保户,这个家庭能够领到的低保和补贴为800元,一家人靠捡废品维持生计。居委会正在为他们争取金额更高的低保申请——村民透露,吴志坚去世后,老人一家过得颇为艰难。谢天琴偶尔带吴谢宇回来。知情人则称,谢天琴与自家亲戚往来更多。

  “我孙子和儿媳去美国了。”老人话语中带着自豪。

  然而,吴谢宇的真实行踪鲜有人知。

  据知情者提供的一份材料显示,2015年7月10日晚,吴谢宇就已在家附近的一处酒店开房,而警方透露的案发时间,是7月11日。《新闻当事人》曾向该酒店核实,但酒店工作人员表示,因为过去半年多,有些记录已无法查到。

  据新京报报道,当月月底,吴谢宇曾现身母亲就职的校园。知情者透露,他随后前往上海。8月份到11月底的时间里,他销声匿迹,据调查他“有一段时间在上海”。之后两个月,他的行踪出现在福州、北京和上海。12月底,新京报报道称,有人看到吴谢宇回到了北大宿舍,咨询挂科补考的事情。

  母亲尸体被发现前后,他还曾在河南某酒店留下踪迹。

  搜狐新闻向该酒店求证此事,一位工作人员查询后回复:2月4日、2月5日和2月6日,确实有一名叫吴谢宇的房客入住,但结账日期显示的是2月16日——那已是案发(2月14日)两天后。对方表示,因为当时自己并不当班,并不清楚2月16日是否是吴谢宇本人结账。

  而据知情人透露,吴谢宇曾交往的性工作者女友为河南人,一度在上海工作。这与吴谢宇“消失”后主要出现的地点相吻合。

  据新京报报报道,2月5日,吴谢宇的舅舅接到短信,称他和母亲要从美国波士顿回来,2月6日到达莆田,希望接他们回家。没有接到人的亲人越发感觉不对劲。正月初七的2月14日,家属带警察打开了谢天琴福州的家门。

  此时,距吴谢宇在河南的退房时间已过三天。

  他仿佛从世界上蒸发了。他的QQ空间,梅子已经无法进入,以前那个经常用的“兔斯基”和很酷的骷髅头像也变成了空白。

  那句从未更换过的、凯撒著名的“我来了,我看见,我征服”签名,也一并消失了。

你本能上想走的路,注定是走不通的!

    一次,和一位好友聊天,她说了这样一句话。她是参加九型人格的课时,老师对她这么说的,对她触动极大。

    对她而言,她想获得爱,但她是安全感很差的人,所以在本能驱使下,她总是封闭着自己去寻找爱,希望是对方给出强烈的保证,她才将心一点点打开,但这样做,自然是走不到她渴望的那个结果上。

    她当时的表达,比我这段文字要清晰也合理得多,我只是简单复述一下。

    这句话,我也深有感触。

    大二时,我和十来个大学生去打工——发小广告。工作做得不成功,但和他们几天的相处中,我觉得他们每个人都非常不同,很有意思,然后,一次大家都骑着自行车在街头晃悠时,我从心底深处冒出一句话——我一定要搞明白,人到底是怎么回事!

    虽然早就进了北京大学心理学系,但直到这一刻,我才真的确立了目标——做一名能懂得人性的心理学家。我认为,心理咨询与治疗,是最可能帮助我实现这一目标的,所以就此清晰了自己的路——深入学习心理咨询与治疗。

    结果,虽然经历过波折——曾做过四年的国际新闻,但最终还是顺利地走在自己想走的这条路上,并且收获颇丰。

    其实,做咨询和码字,也是我的本能。从小,我就听妈妈诉苦,所以很早练就了倾听别人心声的基本能力,而我一直特别爱读书,也爱写东西。所以这两件事,是我早就有的两个重要能力倾向。

    假若真按照本能,天然地这样走下去,可以预料,最后我也会在相当程度上实现我的目标——著作等身,同时成为一名看似优秀的心理咨询师。

    但是,它的确不能帮我真的实现我的目标——搞懂人性。

    因为,我一直是旁观者。

    美国心理学家亚隆说:如果你明天就会死去,你设想一下你的墓志铭。我过去多次设想,心中都是冒出这样一句话:这是一个高明的旁观者。

    作为高明的旁观者,似乎对人性洞若观火,什么都能解析得很有深度与说服力,但是,旁观者是深入地参与生命的,那些文字和那些懂,无论如何也都是肤浅的。

    所以,我得走出自己的舒适区,走出自己本能上太喜欢走的路,去活出自己生命的对立面。

    譬如,作为经典的中国式好人,我逐渐地活出了所谓的坏——攻击性。

    感谢生命的一次次活生生的痛苦,它们都起到了这样的作用——将我的心打开。一位佛教高僧曾说:心一次次破碎,就是为了将心打开。

    ——————————

    接着说说我丢电脑的事——估计不少朋友都被这件事烦到了吧。

    丢电脑,有两个深层含义。

    第一位的,是不能言说的恐惧。这个我暂时还是要保密,不能细说。能说的是,很感谢这份恐惧能出来,碰触到这份恐惧,我才能更深切地懂得人性,准确说,是中国人的人性。

    第二位的,是和这个哲理有关——你本能上想走的路,注定是走不通的。最近几年,许多次感觉到,世界正在我面前徐徐展开。这种感觉真好,但我,还在想当程度上,躲在我的头脑里。

    虽然我一再说,和身体链接,让活力流动,活出你的攻击性。但其实,这些都是我所欠缺的。但这些部分,逐渐在我身上活了出来。我真心希望,也觉得这一天正在来临——走出头脑,进入到丰盛的、真实的世界。

    电脑,也是头脑的象征。

    我丢失的这个笔记本电脑中,有我几乎所有文字——除了在广州日报做国际新闻时写的多数文字。即,它有我十几本书,有我这十来年的日记等。由文字所编织的世界。虽然之前有备份,但最近一年多,没有怎么备份了。

    丢掉这个电脑,象征着,我想从其中走出来。

    然而,尽管说,你本能上想走的路,注定是走不通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彻底否定这本来的路,而是要整合。即,活出那条看似是对立面的路,同时不放弃这本来的路,它们两个整合在一起,这才是答案。

    所以,认识到那份对才华的恐惧,我才可以更好地发挥创造力。其实这份恐惧一直扎根于我内心深处,让我的文字还不够流动,就像创造力之河上横亘着一个巨大的水坝,而我一直都没有充分意识到它的存在。但这一次,我终于充分碰触了它一次,我试着在拥抱它。相信会因此,我的文字与思考将更流动,更成熟。

同样,深切地活过,我才能更好地思考,更好地去码字。愿我以后,也能写出真正的诗歌来。

    ——————————

    我的文章《我的笔记本电脑历险记》,引起了很多朋友恶评。我重新看了下自己丢电脑后的三篇文章,的确,我有自己的问题,一开始说了:不管以何途径拿回我的电脑,都会酬谢拿我电脑的人5万元+同款笔记本电脑。

    说到就该做到,并且拿我电脑的人,的确是顺利还了我电脑。

    所以,这个承诺还是有效,希望拿我电脑的朋友,和我的助理联系,或者您要酬谢,或者您告诉我们,这份酬谢怎么处理。您当时用固话给我的助理打过电话,所以助理电话不再公布了,她的电话多天来一直被打爆。谢谢您帮我保管电脑,并最后顺利还给我。

    但的确,我是物质上酬谢,心理上有感激,但不会太感激,更不会如一些网友所表达的——我应感恩戴德,譬如花三年时间去找这位拿我电脑的人。

    我的确可以找到,但我相信,他并不想被我找到,如将主动权留给他,这会更好。

    我还是最感激那位目击证人,因为他提供的消息,事情才有了转机。他要的酬谢并不多,是我主动给他加了酬谢。很多网友会说,他应该好人做到底,不应该要酬谢。我觉得这种逻辑可以理解,但很荒诞。这对好人太苛刻。

    不管大家怎么给我恶评,我还是要感谢所有当时帮我转发的朋友,同样要感谢海航,感谢一些为我做了切实努力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