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搜索

孩子不好好吃饭,往往会愁坏一大家人。

那么问题来了,他为什么就不能好好吃饭呢?

我还不饿

作为成人,我们强调吃饭要定时定量定餐,同时对待孩子也是如此,我们认为这样可以帮助他养成一个吃饭的好习惯。

可是对于很小的孩子来说,他还是一个躯体的孩子,这意味他的所有感受都是通过躯体来实现的,无论是温度还是味道。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不吃,可能是因为他不饿。他饿了,自然会去吃。

用定时定量的方式让孩子健康发展,其实是成人化的想法。

如果孩子的胃很小,他吃一点就饱了,就跑去玩,很快又饿了,又要吃,所以他应该要多餐。

通常健康活泼的小孩,他的食欲都没有问题,他吃的东西可能比你想象的还要多。

不吃,可能是他还不饿,这是一个原因。

另外,还可能是妈妈对孩子的敌意,导致了孩子不吃饭。

有些妈妈,天生就怀有对孩子的敌意。

我们常常感慨于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唐山大震中,一对母子被深深压在废墟下,妈妈半个身子被混凝土板卡着动弹不得。可是,一个七八个月大的婴儿在她的身下安然无恙。几天后,当救助人员挖洞接近这对母子时,妈妈刚刚咽下最后一口气,而那婴儿口里还含着妈妈的食指。救助人员抱起孩子,发现妈妈的食指只有半截。原来妈妈在危难中一直用乳汁延缓着孩子的生命,乳汁吸干了,她就拼力咬断了自己的指头,用鲜血让孩子存活下来。       

可是你是否想过,有的妈妈是讨厌孩子的。

这里的讨厌,不一定是一般人在生活中理解的讨厌,而是精神分析的一种说法。

就人性来说,所有的人都是先爱自己。

有一些女性,她自己小的时候并没有得到很好的照顾。到她自己成为妈妈的时候,她就要加倍地还给孩子,通过养育孩子,把自己过去缺乏的那部分给补回来。

比如说,有的女性在小时候受到了虐待,她就发誓绝对不会把自己受到的虐待施加到孩子身上。

遗憾的是,这是她在意识中发下的誓言,她的实际行为往往却是还原了过去的模式,这就是创伤的代际传递。

如果你过去是饿着的,没有得到母爱,你在无意识中就会嫉妒你的孩子:

“我都没有吃饱没有穿暖,现在看到你白白胖胖地躺在摇篮里面,还要我来喂你,我做不到。”

过于抑郁或兴奋的妈妈

曾经有这样一位妈妈,她总是责骂、贬低、疏远她的孩子,有意地给他制造挫折,对他加以折磨。

费尔贝恩将这样的父母亲称为“挫折性的客体”。

挫折性的客体就可以让孩子形成反力比多的自我,表现为自残、自伤、杀人、毁物等各种反人性的行为。

挫折性的客体可能导致孩子不吃饭。其中一个典型的表现就是厌食症。

厌食症经常出现在青春期的女性群体,她不吃东西,有时还要把吃进去的吐出来,这样她就停止了生长发育,她的皮肤变得透明,还可以看到一些绒毛,就像小婴儿一样。

费尔贝恩还提出过另一个概念,叫做“兴奋性的客体”。

那个充满爱的妈妈,在孩子面前特别的兴奋,激动地睡不着觉,整天忙着给孩子弄吃的、喂奶的妈妈,就是一个兴奋性的客体。

与此相应的孩子,他的人格结构中可能就会发展出一个力比多的自我。这意味着他有特别多的能量,特别闹腾,整天折腾,不停地跑啊、叫啊。

因此,如果妈妈的兴奋性特别强,她的孩子可能就相应地变成了一个熊孩子,但是可能会出现一条,就是不吃饭。

为什么呢?

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需要有自己的空间,小婴儿也不例外。

作为妈妈,有时候我们需要按捺自己的自恋,不要去打扰这个孩子,他正在形成自己的心理空间。

一旦孩子醒了,马上就要去跟他玩,这其实是反映了妈妈的自恋。

这种情况,可能就会造成孩子不吃饭,那么他不吃的原因是妈妈把他搞的太兴奋了,导致他没有食欲了。

这就提醒我们,如果一个妈妈把握不好跟孩子的距离,无论她对孩子是过于抑郁,还是过于兴奋,是太远,还是太近,都会影响孩子对于妈妈以及妈妈乳汁的判断,他的选择很可能就是不吃。

一个年轻的妈妈,她的孩子两三岁了,经常由婆婆来照顾。

一天在饭桌上,这个孩子一边吃饭一边玩,被妈妈看到了,她眼睛一瞪,对孩子说:要吃你就吃,不吃就不吃,不能一边吃一边玩。

这时,婆婆也发话了:我们家的宝宝在我这里,从来都是想吃就吃,想玩就玩,你管得着吗?

年轻的媳妇也不甘示弱:虽然我管孩子不如你有经验,但是我在管我自己的孩子,希望你不要干预。

婆婆马上就翻脸了:我天天一把鼻涕一把泪,这么辛苦地在家带孩子,难道还没有发言权吗?

如果双方的言语愈发激烈,那么一场婆媳大战就不可避免了。

不过,她们的矛盾因孩子吃饭而起,如果孩子好好吃饭的话,她们是不是就可以避开这场冲突呢?

其实,这个孩子的身体并没有问题,可他在饭桌上目睹了妈妈和奶奶之间的冲突,这在他心中留下了印记。

如果听了奶奶的话,就会得罪妈妈;如果听了妈妈的话,就会得罪奶奶。

最后,他就会非常的混乱,不知道是吃还是不吃。

这意味着,孩子吃饭的过程,其实反映了他和照料者的关系。

如果一个妈妈经常皱着眉头,耷拉着脸,喂奶的动作比较粗鲁,那么孩子就不愿意吃了。

母子之间,互动的质量远胜于数量。

我能够吃,获得母乳就意味着获得母爱;

相反,我不吃,就意味着我得不到,或者我不想得到你的母爱。

一个出生于1998年的小姑娘龚玉雯最近在网络上红了,被人称为“虹桥一姐”,因为她总是在上海虹桥机场追堵明星,签名合照。

龚玉雯中学就从学校辍学,辍学后她也没有找工作,而是驻扎在虹桥、浦东机场,接送机、跟拍各路明星,只为了要到明星们的合照、签名。

她似乎任何明星都喜欢,只要遇见明星就会追去拍照,要求合影。

有人统计过,她和88位明星合过影,很多路人抓拍的照片中都能看见她的身影。

(部分与龚玉雯同框的明星)

为了追星,她的付出也很大。几乎把所有的零花钱都搭在了往返虹桥机场的地铁票上。

她家境也不太好,为了看演唱会还需要找朋友借钱,再一点点攒钱还,有时候穷到连饭都吃不起。

若不是现在网络的兴起,可能她的追星事迹不会被大家这样关注。但是因为网络的发达,她突然就成名了,网友还给了她一个称号——虹桥一姐。

甚至,有人将她比作娱乐圈的试金石,认为“没被虹桥一姐接过机,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明星”。

成名之后,她开始参加了一些节目录制,也在自己微博打起了广告。

(录节目)

(做直播)

有人担心,“虹桥一姐”这种通过疯狂追星红起来的方式,会对青少年起到不良示范作用,这种担心虽然有一定道理,但并不是绝对。

一个孩子是否会变成“虹桥一姐”那样的疯狂追星族,与她的家庭环境有很大关系。

(龚玉雯与IU同框照)

很多研究已经发现,偶像崇拜的本质是对心理发展、认知发展不足的补偿,或者是对依恋关系、陪伴、社会支持系统缺乏以及其他弱点的补偿。

当崇拜者缺乏某些品质的时候,他们就会追逐能够满足他们这种品质的偶像。但是,当他们这种品质发展出来后,他们可能就会停止崇拜这个偶像。

比如,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后,他们会开始对“浪漫关系”有渴望,但是多数孩子很难在青春期发展出满意的浪漫关系,他们就会通过偶像崇拜来满足现实中的缺乏。

(龚玉雯与王大陆同框照)

除了个人本身的不足,社会关系的缺乏和人生经验匮乏也会使一个人用偶像崇拜的方式来进行补偿。

其中最根源的,是缺乏亲密的、安全的依恋关系。

香港城市大学张宙桥博士研究发现,成长过程中缺失父亲或者母亲的青少年追星的程度更强。

还有研究也发现,很多参加了明星粉丝俱乐部的孩子自尊感偏低。

此外,家庭社会阶层、父母社会地位以及受教育程度对孩子追星程度也有影响。

通常,家庭社会阶层、父母社会地位、受教育水平与孩子追星程度成反比。

在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会有大量的资源投入(包括心理资源和经济资源)。而当父母这些资源投入不足的时候,孩子会向外寻求补偿,其中一种寻求补偿的方式就是偶像崇拜。

经济条件不好的父母,对孩子的经济投入自然会少。同样的,教育程度不高的父母,或许根本没有意识到应该怎样合理给予孩子心理资源的投入。

(龚玉雯与窦靖童同框照)

据龚玉雯的朋友透露,在她18个月大时父母就离异,她妈妈和别的男人在一起了。而爸爸职业是魔术师,没时间照顾她,她是由外公外婆带大的。由于外公内疚女儿不管这个孩子,于是对她加倍宠爱,基本上这个外孙女说什么就是什么。

据她小学同学回忆,龚玉雯读书时是一个不受欢迎的孩子,并且常常遭遇校园霸凌,老师也不怎么管。

也能看得出来,龚玉雯的性格特点也比较符合容易遭遇校园霸凌的孩子的性格特点 —— 自我价值感非常低。

而面对如何应对校园霸凌,龚玉雯的外公是这样教她的。

她外公的这种教育方式也显示出了:这个成年人的低自尊感,将侮辱行为用一种难以理解的方式合理化,以此避免正面冲突。

一个孩子的自我价值感如何形成,源于他的抚养者如何对待他。

父母是帮助孩子树立自我价值感的第一位老师,如果抚养者本人都不在意这个孩子,或者抚养者本人自我价值感也很低,这个孩子的自我价值感很难建立起来。

缺乏自我价值感的人会觉得自己处处不如别人,会对自己不断贬低、憎恶。

缺乏什么,就会想要弥补什么。

龚玉雯没有特定崇拜的偶像,或许是因为这种泛偶像崇拜能够让她更容易获得暂时的价值感、虚荣感:“不断与明星同框”,本身就能让她感觉“与众不同”。

(龚玉雯与欧阳娜娜同框照)

龚玉雯的追星方式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疯狂追刘德华的杨丽娟,为了不断满足她追星的需求,她父亲卖房子、卖肾,最后不堪重负跳海自杀。

据说自杀前,杨丽娟的父亲还写了一封12页的控诉书给刘德华,认为是他害死了自己。

但是龚玉雯和杨丽娟的追星本质上不同。

杨丽娟疯狂迷恋刘德华的原因是因为:她“连续三年梦见刘德华”,认定自己和刘德华有一段天赐姻缘。

这种想法本身已经不仅仅只是为了获得价值感和虚荣感了,而是有些病态的妄想,连刘德华本人都认为杨丽娟可能患上某一种心理疾病。

但更讽刺的是,杨丽娟父母也认定女儿跟刘德华有一段天赐的姻缘。

(杨丽娟在父亲去世后仍然要求见刘德华)

就这两个追星事件来说,龚玉雯的追星心理或许更有代表性一些,也更容易防范。

很多孩子都会在青春期或者青年时期有过自己喜欢的明星,青少年时期寻求自己的“偶像”,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孩子在懵懂地寻求自己身份、人生意义或人生方向。

这并没有错,是一个人开始思考自己人生的时候可能会经历到的阶段 —— 寻找偶像、崇拜偶像、模仿偶像。

但如果孩子表现出了夸张的追星方式,放弃自己生活投入到追星的过程中,不是明星魅力太大,而是孩子内心太缺乏。

一位妈妈讲给我一个故事:

她的儿子要读小学一年级了,开学前有一个体验日,她带着儿子和大他3岁的女儿一起去学校。

到了学校,她发现儿子很胆怯。他看到一个邻居小女孩,想和她打招呼,用手碰她,但她一回头,他却立即退两步,说不出话来。

因为这种胆怯,他想黏住妈妈,而妈妈则希望儿子能独立,能承受这点小小的挫折,所以半鼓励半逼迫儿子找小伙伴去玩。

离开妈妈后,他很茫然,然后看到姐姐,姐姐很放松很潇洒地和几个小伙伴一起玩,于是他找到姐姐,要黏住姐姐。

姐姐一开始很乐意带弟弟,但不久后有些不耐烦,想把弟弟推开,这时弟弟就嘴一撇,要哭,于是她只好允许弟弟黏她。

妈妈则发现,这时儿子的茫然好了一些,但他开始有些霸道,对和姐姐一起玩的小伙伴们有些敌意,排斥他们接近姐姐和他。

她讲完这个故事,我感慨说,你看,这也是你和丈夫的关系。

她是一个女强人,争强能干,而丈夫则有些无能和懦弱,她很多次想和丈夫离婚,但一直没下决心,不过越看丈夫越不顺眼,实在不能明白丈夫对她来讲有什么意义。

她的女儿对儿子的意义,就是丈夫对她的意义。

说好听一点,这个意义是陪伴。

说难听一点,这个意义是陪衬。

将两点联系到一起,她恍然有所悟。

她说,事业早期,要谈生意的话,不能独自去,会慌,所以她要拉着丈夫去,丈夫虽然不能在谈生意上发挥什么作用,但只要他在,她就可以心安很多,就可以有较好的状态面对生意伙伴。

谈生意只是一个缩影,一个譬喻,是他们二十多年婚姻的缩影。

也就是说,丈夫一直在扮演这种角色 —— 她的陪衬。

并且,丈夫对她,一如女儿对儿子,有不耐烦,但却不能离开,因为怕她难过。

用最简单的术语讲,丈夫满足了她对安全感的需求。

用稍复杂一点的术语讲,丈夫给她提供了控制感。

独自一人时,面对外部世界,她会慌张,有失控感,有无力感,不知如何掌控外部世界。

但对丈夫,她有绝对的掌控感 —— 其实这是她想象的。所以,当失控感和无力感发生时,看到丈夫这个稳定而可控的客体在自己身边,就心安了。

只是,她的心安,同时伴随着的,是丈夫的不耐烦,和丈夫的失去自我。

在这样一个历程中,她的能力和自我不断被激发被滋养,而丈夫,因只是她的陪衬,越来越萎缩。

中国太多人的婚姻,就是这样的搭配。一个人,只是另一个人的陪衬。

而这个陪衬,很难被看到,被尊重。相反,会被蔑视。

另一方很难意识到,这个陪衬究竟有何意义。

当然,陪衬也有他(她)自身的问题,他们通常会是比较封闭的那个,缺乏足够的动力冲向外部世界。于是,部分借助伴侣的动力,多少打开了一些。

但整体上,他们会越来越失去自我,越来越封闭。

她条件一直很好,最初不乏追求者,之所以选择丈夫这样的男人,有一个感觉极为关键。她说,当时觉得他好安全好可靠啊,他的人生一眼就能望到头。

第一次听到有人讲这种择偶原因时,我很震惊。但后来发现,竟然有非常多的人出于这个原因选择了伴侣,并且,多位女性,说了和这位妈妈一模一样的话。

男人做类似选择时,容易使用的语言是,她很单纯很听话很乖。

如果你是因这样的心声而选择伴侣,那意味着,你的安全感很低,很惧怕失控,所以要找一个如惰性气体一样的伴侣,他的不活跃,让你觉得好控制。

的确,其中很多人说,他们同时有更喜欢的对象可以选择,相比起伴侣来,他们更有激情,但也更难把控。一位女士就此说:你真没法预料,和这个男人在一起,第二天会发生什么。

这一逻辑,开始是这样,以后也会延续。如此选择的人,势必会倾向于压制伴侣的自由选择,因伴侣的选择,只要和你想象的不同,你就会有不安,甚至由失控而导致崩溃感。

然而,和他们在一起,你可能又会觉得乏味,会抱怨对方没活力。

你必须清楚你做了什么选择。

这种逻辑,发展到最严重的地步,就是所谓恋尸癖。

恋尸癖,本指男人奸淫尸体的特别癖好。但它的核心逻辑并不罕见:你必须和我想象的完全一致,有任何不一致,我都会暴怒。若持有这一逻辑,最后你会发现,只有把对方弄成僵尸一般的存在,才能符合你的要求。

希特勒的“恋尸癖”

Hitler 's  Necrophilia

恋尸癖,在超级强人,如著名的独裁者身上,是最容易见到的。

这是由权力的属性所决定的。

著名小说《1984》中,审判官对男主角说,权力就是,我可以将脚踩在你的脸上,而你不能反抗。

因为太执着于权力自恋,强人们常常会执着于自己的判断,而对显而易见的事实视而不见,以至于最终导致一些巨大的失误。

譬如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希特勒非要让德军战斗到最后,最终让纳粹德军损失了150万人——这是全德国战力的四分之一。

一般来讲,人们以为,这些强人聪明绝顶、洞若观火、高瞻远瞩、很少犯错……但我不这么看。

我认为,他们只不过是有着超强的控制欲望,特别爱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同时特别果断,特别无法无天,而且特别有毅力罢了。

并且,他们之所以特别果断、特别无法无天、特别有毅力,只是因为,他们没有同情心,对别人的痛苦毫不在乎。

所以,他们在强加于人时,哪怕为了自己一个很小的欲求,都可以可怕地伤害他人,而且一点都不犹豫。

正常人做不到这一点,因为我们会感同身受,当看到别人被伤害时,我们也会痛苦。

所以,希特勒可以完全不考虑斯大林格勒战役中150万德军的生命,而只是一味地让他们执行自己既定的战略。但相反,美国可以上演《拯救大兵瑞恩》这样的故事。

在这样的独裁者的世界中,只有他一个人是人,其他人都是他实现自己目标或满足自己欲望的对象与工具。

他会幻想,在他能控制的世界里,所有其他人都会百分百地、不折不扣地执行他的意志。

就好比是,他是一个下棋的人,其他人都是棋子,他命令棋子怎么动,棋子就怎么动。

如果棋子忽然自己动了一下,他会暴跳如雷,哪怕这个棋子走的这一步是正确的。

所以,心理学家弗洛姆认为,希特勒等纳粹高层具备“权力意志人格”,他们有“恋尸癖”。也就是说,他们对健康的、有同情心的、积极乐观而且热情开朗的“人”不感兴趣,他们希望人像尸体一样,不怕疼痛,百分百服从命令,并且在被指挥送死的时候一点都不害怕,一点都不犹豫。

也正是因为这种人格,让希特勒在众多追求他的女子中选择了爱娃。

一个熟知希特勒与爱娃关系内幕的人说:“对于他(希特勒)来说,爱娃不过是个可爱的小玩意,她缺乏逻辑性,头脑愚笨,只是长得漂亮。但是,或许正因为如此,希特勒才能在她身上找到一直以来都在追寻的宁静与放松。”

希特勒在追寻什么样的宁静和放松呢?

我认为,就是在私密世界里,仍然只有他一个人具备意志,而他最亲密的女人只是一个没有意志的棋子。必须是,他让她动,她才动。

如果这个女人个性独立,知道自己要什么,而且会不懈地追求,那么希特勒就会失去他追寻的宁静和放松。

要找到这种宁静和放松,就只有去找爱娃这种依赖性极强而且极其没有主见的女人。她不是以自己的魅力战胜了其他竞争者,而是因为她的依赖个性对希特勒有“致命的诱惑”。

控制欲望极强的强人们绝少喜欢有同样个性的人,哪怕那个人是最亲密的人。所以,当长子乌代展示他的意志时,萨达姆策划了一次暗杀行动,把他打成了残废。

政坛上的强人如此,生活中的强人也是如此。

我知道的一个港资公司的高层经理,最讨厌下属主动提建议,如果有人这样做,就会被开除,不管建议多么合理。

正是因为这种个性,强人们认识现实的能力被大大地打了一个折扣。

德国一个心理学家将强人们形容为“穴居人”。

他认为,强人们的控制范围仿佛是一个洞穴,在这个洞穴里,完全是他说了算,他的臣民们没有一点机会表达自己的意志,而在这个洞穴里,他的确运筹帷幄,算无遗策。

但是,他的洞见力仅限于这个洞穴,对于洞穴外面的世界,他只能看到被洞穴限制住的有限天空,所以一旦要和洞穴外面的世界建立联系时,他就会犯晕。

最严重的恋尸癖,估计心理治疗师也没辙了。

一般意义上的,即过于限制伴侣自由意志的,首先,要知道你做了什么选择,对此给予尊重(尊重并不意味着不改变)。

特别重要的是,尊重对方本来的样子。

其次,若能做到,鼓励对方做自己,同时收敛自己意志的过度扩张。

2016年过去了,从指间和不经意间悄无声息的走过。昨晚翻看自己的微信,寻着记录,体味心情。

这一年做了许多事,没做的事也挺多。有一些事年头拖着,年尾还拖着。拖延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似乎又是现代人摆脱不掉的魔咒。

今天让我们从身体的层面来聊聊拖延,不坐着谈,我们跳着谈。

大家肯定都跳过舞,不管从幼儿园就开始的文艺表演也好,还是在迪厅的霓虹灯里也罢,都体验过身体舞蹈的感觉吧?尤其是身体自由舞动起来的那种舞蹈,是不是大汗淋漓,通彻畅快的感觉?情绪高涨,能量周身乱窜的体验有没有?是的,动起来的身体是喜悦和积极的,动起来的身体不但可以缓解低沉的情绪,释放生活的压力,还可以治病。

我的一位来访者,有很严重的拖延症。一边拖延着,一边焦虑着,行动上停止不前,情绪上混乱不堪。

舞动治疗中我发现她的身体是卡住的,定在那里不动,不但不能向前,像后,像左,像右也是困难的。从心理发展的角度,我要找到她心理卡住的原因,从动作分析的角度,我要理解她身体卡住的意义。

她内心非常渴望情感连接,那是一份早期的亲密感觉,来自孩童时期,但这份早期的亲密,并没有满足的与她建立起来,她缺失了这一部分。

心理需求缺失会使心智停止发展,虽然心理缺失,但行为上却不断被要求行动,向前。她在行为上是符合要求的,披荆斩棘,一路向前,事业上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成绩,但就在要继续向前冲的时候,她卡住了,频频出现拖延的情况。

她的拖延对她来讲非常有意义,拖延是她心底的声音,是一份呼唤和呐喊,呼唤缺失的亲密,呐喊这么多年空荡着内心却要努力向前的愤怒和不满。

这就像一个营养不良的人一样,心理的营养不充足,以至于后面的行动会由于缺乏营养而供给不足。舞动治疗动作分析是可以这样理解拖延,拖延症是身体动作处在前内驱力里,并没有发展出真正的内驱力。

在这里有必要跟大家解释一下什么是前内驱力,什么是内驱力。舞动治疗动作分析中有一个类别是动作内驱力,一个外在身体动作的发生与其内在的需求和动机有一个直接、精准的对应关系。

也就是说:内心有一个需要,然后发出一个动作去完成这个需要。这是一个发展完整的内驱力动作,而前内驱力动作是没有发展完全的内驱力动作,是内驱力动作发展出来之前的动作,一般在学习新技能,掌握不熟练事情时发生,处在前内驱力动作时的心理体验是专注、慌张、焦虑和忧伤的。

拖延症的发生是不被允许或者没有机会发展出完整的缓慢(缓慢的动作,是内驱力动作的一个动作因素。如:缓慢的动作、快速的动作、束缚的动作、流动的动作等)的内驱力动作,而处在缓慢的前内驱力犹豫(前内驱力动作的一个因素。如:犹豫的动作、突然的动作等)的动作里。

上面那个来访者从小就被要求快速向前,不断前行。她快速的内驱力动作在不断强化中发展的很好,但缓慢的内驱力动作并没有发展出来,还停留在前内驱力里,所以她用拖延的行为表达心理上对亲密的渴望,拖延的行为也直接呈现了她身体动作发展不平衡的状况。

舞动治疗的过程需要帮助她从前内驱力的动作发展、过渡到内驱力动作,从犹豫的前内驱力动作发展出来缓慢的内驱力的动作,并与缓慢的内驱力动作的心理需求建立起连接,反复体验、不断提升这一心理需求的感受。当然这并不是一个容易的过程,我们可以从有方向性的动作开始尝试,寻找突破。

拖延行为背后有恐惧的心理体验,充分理解这份恐惧,共情与这份恐惧之中,会很好的帮助拖延者摆脱拖延行为。

当然不同的拖延者有不同的成因和身体表现,治疗中治疗师应顺藤摸瓜,顺着拖延行为与不同的来访者建立丝丝入扣的治疗联盟,切不可一概而论。

舞动治疗小组中,有学员问我:老师,你会抑郁吗?

其实,我不但会抑郁,我还很拖延,有些事情成功的被我一拖再拖着。每当这时,我会先觉察和理解一下为什么拖着,有难度?有压力?时机是否合适?是不是真的想去做?就算理解了,有时可能还是拖着,这个时候就需要在身体上做文章了。

首先,要取得对身体的控制权。每个生命的最初都是从学习如何控制自己的身体开始慢慢学会控制的。我们可以控制身体的体重,可以控制身体的形塑、身体的姿势。就算我们什么都掌控不了的时候,我们还是可以控制自己的身体。保持对身体冷暖、舒适的觉知,学会做自己身体的主人。

其次,让身体拥有更多的,不同的体验。身体是有智慧的,它会记住所有体验到的,让身体拥有多层次的体验可以偶尔爬爬山,感受大汗淋漓;偶尔游游泳,感受水的流动;偶尔推背按摩,感受连接和触摸。有丰富体验的身体像照进树林的阳光一样,可以给心灵增添光亮。

最后,让身体在一段时间内保持流动状态。健身、瑜伽、暴走、学一个舞种等,都可以让身体保持在一种流动的状态里。身体是最根本的自我,身体流动着,自我就鲜活着。

当我们可以控制身体,身体内拥有丰富、有层次的资源,身体能量在流动时,也是身心合一之时。身心合一的状态是潜能爆发的状态,是全身聚焦,全部专注力为一点的状态,接近宇宙的基点。

形成拖延行为的因素虽然有很多,但究其根本是身心分离。如果可以身心合一,那么请问拖延是什么?如果在身心合一的状态里,你还会想起拖延是什么吗?

为什么有的人总是习惯性的拒绝接受他人的帮助?

有些人面对别人的好意帮助的时候,总是习惯性的拒绝,即使他可能真的处于需要帮助的时候,或是内心其实也想要接受帮助的。但是最后,还是下意识的选择了拒绝,这又是什么心理呢?

发来这段疑问的是一位萌妹子。

说她是萌妹子,是因为她的微信头像的确很软萌,至少,头像折射出她内心希望有软萌的一面。

妹子说,灯泡坏了自己换,电脑坏了自己修,以前加班到深夜也拒绝男友接送,甚至还因此和男友发生过争吵,因为男友认为她不给机会让男友照顾她。这些,或许可以看作是独立。但有时候,的确会遇到些自己无法解决的困难,却总是在他人提出帮助时拒绝。

男友认为她性格要强,妹子自己分析则认为怕欠人情,所以独立,也有自尊心在作怪,认为自己能做的事要尽量自己做,有时候会看不惯小鸟依人的女生,但有时候内心也很想依赖对方,可就是过不了自己的那道坎。

过不了自己的那道坎,那是怎么样的一道坎呢?

 01 

我们从小到大,都接受着这么一种教育,人要独立。因为靠山山倒,靠人人倒,靠父母父母会老,靠自己最好。

这句话对吗?对的,说它对,是因为它描述的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

但它也是相对的,因为再正确的观念,放错了时间地点,也可能产生副作用。

曾有一位女性朋友,在聚会上和大伙分享,她自从读大学开始,就从未花过家里的一分钱。因为父母离异,从小和弟弟跟着妈妈生活,妈妈是个很坚强的女人。妈妈也从小就教育她,“这个世界上没有谁可以让你依靠,就得靠自己”。

所以她从小就学会了独立,大学四年,靠着奖学金、贷款、打零工完成了学业。毕业几年之后,靠着自己的打拼,在南方沿海城市有了自己的房子车子。在外人看来,她是如此的牛逼。而她自己却说,每当夜深人静之时,她内心偶尔还会有一丝丝的悲凉。

因为,她不得不独立,有时候,她也希望能有个依靠,哪怕只是短暂的放松也好,但她的意识总会告诉自己不能够。

她开玩笑的说“太独立并不一定是牛逼,也可能是苦逼。”

 02

被迫的独立不是真正的独立,是不得不面对的独立。

婴幼儿,在生理上必需依赖于父母的照料才能存活下来。同样的,心灵的滋养,也是因为有对父母的情感链接,孩子人格的成长才能健康独立。

每个人的成长,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是从依赖走向独立的。

许多人,有困难不会主动寻求帮助,或是拒绝他人的帮助。

通常是,因为自己已经习惯了独行侠的感觉,习惯了自己面对问题,也许以往面对的现实问题最终是解决了,但在过程中却从未得到过情感的支持。

更可能是,因为在生命早期,孩子对父母发出了爱的呼唤,却没有得到父母爱的回应。孩子经历了等待、失望,最后绝望。因为没有得到父母的回应,或者是父母的回应带着抱怨,孩子会自恋的觉得自己打扰了父母,伤害了父母。

中国式的养育中,我们常常希望孩子懂事,懂事的孩子最独立,独立的孩子就不会给父母添麻烦了。

独立的孩子也最孤独,因为那是假性独立。

假性独立,是我们心理的一种防御机制。

 03 

英国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约翰•鲍尔比在依恋理论里面提到,依恋是指儿童与照料者(通常是母亲)之间强烈、持久的情感联结。

当照料者及时发现并满足个体的需求,那么个体就会逐渐形成一种认为自身具有被爱的价值且他人是值得信赖的心理表征。相反,如果照料者表现出冷漠和拒绝,那么个体就会认为自己是不值得去爱且他人是不可靠的。

鲍尔比在研究过程中还发现,很多孤儿院的儿童们都拒绝其他人来照顾自己,尽管他们非常需要人帮忙,但从不用行动表示出来,他们对那些替代性照料者(如孤儿院的护工)表现出冷漠和拒绝的态度。

这些都是早年依恋关系的缺失所带来的创伤。

养育着因为各种原因,使婴儿无法感受到稳定的客体。比如,我们常常可以看到的画面,一家人围着餐桌吃饭,小婴儿一个人被放在婴儿床里无人照看。又或者,照料者经常的更换。

这种痛苦太难受了。

孩子为了让自己好过一些,就会给自己的内心建立起一个保护层。

在保护层中,孤独感就好像是一种有力的坚强感,就像小孩子时,你突然就学会对自己说,没有谁能保护自己,你只能靠自己。

我想获得爱,我也渴望爱,但是我更害怕渴望后的绝望。

于是,我们在内心深处构建了一个不安全的关系模式。我们的潜意识会担心,如果依靠别人,就会重复我们早年经历过的创伤痛苦。为了避免这种痛苦,我们会发展出各种各样的防御机制。

不依靠他人,也就意味着不会被他人伤害,我们需要这些防御机制,我们需要用保护层来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保护层就如一堵厚墙,把伤害挡住了,同时也挡住了亲密关系中美好的体验。正如文章中开头提及的那位萌妹子,加班到深夜却拒绝男友的接送,男友认为她不给机会让男友照顾她。其实,男友的潜台词很可能是为什么我们之间有距离,为什么不让我走近你。

很多时候,我们太过于认同自己构建的保护层,甚至觉得这就是我们自己。我们不想拿开,也很难拿开,因为拿开了,就好像失去了力量。

所以,我们学会了独立,很独立,太独立。假装不需要他人,想象自己可以应对一切。

 04 

鲍尔比在其依恋关系学说里面还指出,那些拒绝别人帮助的孤儿院的孩子,他们的行为并不会永远持续下去。因为,在经历了冷漠和退缩阶段之后,如果有一个稳定的、可信赖的替代对象时,他们会将其当作母亲一样对待,进而形成最基本的依恋。

但如果没有稳定的替代对象,或出现其他不利的情境,如自己的需求常常无法得到满足时,他们会变得以自我为中心,并倾向于与所有人保持短暂且浅淡的关系。

所以,真正的独立,是要有可以依靠的情感支持。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需要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的情感滋养,当孩子在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面对。

在亲密关系中,需要让伴侣感受到来自对方的情感链接,当互相触碰到对方真实而脆弱的灵魂之时,可以坦然自己最真实的样子。

孩子的独立,是建立在对父母足够的依靠和支持的基础上。

个体的独立,是体现在有亲密也有自我界限,有依靠而不过度依赖。

但愿,有人看透你的坚强之后,给你一个温暖的拥抱!

愿你,伸出双臂,如果你还渴望被拥抱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