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搜索

美国盛产诺贝尔奖得主,因此大家毫无疑问地把这种成功归功于美式教育,认为美国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相对比之下,我们经常听到有声音抨击中国教育抹杀了少年天才,虽然它培养了许多国际竞赛金牌者,但是泱泱大国却严重缺席诺贝尔奖。

那你是否还知道:美国青少年最高级别的西屋科学奖(后改名为英特尔科学奖),从1942年到1994年,有2000位高中生获此荣誉,但是成年后只有1%进了科学院,只有0.4%位获得了诺贝尔奖。言外之意,绝大部分的诺贝尔奖得主少年时期并非天才,也并没有崭露头角。少年天才或者佼佼者成年后不能做到真正的创新,其实美国和中国都一样。

为何世界级的少年天才做不到世界级的创新?

首先,我们要消除一种对少年天才的偏见。我们总是认为少年天才往往缺乏情商;成年后,事业一般,默默无闻。

事实上,超80%的少年天才具有相当的情商,不管是鸡尾酒派对还是拼字大赛,他们都能胜任。他们成年后不少成为公司高管或者领域专家,但是他们当中极少数能够做到诺贝尔奖等级的发现和创新,能够革新某个领域或者行业。那么问题在哪里?

少年天才,不论是在国家音乐厅弹奏难度极高的莫扎特第五交响曲的钢琴神童,还是赢得象棋大赛的冠军,他们自小更多地是为了赢得父母和老师的肯定,长大了是为了得到社会的肯定和荣誉。

成年了,他们可能成为最好的医生、律师、金融家,即领域专家,但是要跨到领域革新者,心理学家Ellen Winner 认为这是一个非常艰难的飞跃,绝大多数天才做不到这样的飞跃——这跟从小的教育有关。

诺贝尔奖得主与一般的科学家有什么不同?

诺贝尔奖得主给人的印象是领域的天才,受益于对领域的极度专注。但是研究显示,诺贝尔奖科学家最大的成功秘密并非来自本身的研究领域,而是在于领域之外的探索。

诺贝尔奖科学家参加演剧、舞蹈、魔术表演的程度是其他科学家的22倍;参加撰写诗歌、剧本、小说的程度是其他科学家的12倍;参与艺术和手工制作的可能性是其他科学家7倍;玩乐器或者音乐创作是其他科学家的2倍。

最具有说服力的是诺贝尔本人不仅仅是科学家,还是一位投资家、文学家和诗人。显而易见,没有人迫使这些诺贝尔奖得主学习艺术,但是他们比常人兴趣更加广泛,更有探索积极性。取得世界级创新的专才往往是因为他首先是一位通才。

两级分化的美国教育与创造力

美国几乎每年都有诺贝尔奖,难道这不能证明美国教育培养创造力?事实上,美国教育两级分化严重:美国高中有30%的学生中途停学。酗酒、斗殴、偷窃很常见。在我读纽约高中时,一位同学大着肚子来上学,真是大开眼界。

殊不知美国公立学校是严重关注标准化考试的,因为跟财政有关;2012年Adobe基金会的报告指出82%,美国人认为学校并不能培养孩子创造性。我们印象中的个性化、创造性美式教育只是少部分美国人的教育。

例如清华附中的姐妹学校——位于弗吉尼亚州的Thomas Jefferson 高中,是一所中国校长团每年必定访问的对象,美国公立学校中的佼佼者。另外,南京外国语的姐妹学校是我曾经工作的魔堡寄宿高中,是有名的美国私立学校。

事实上,很多美国学校并不能培养我们想象的“美式创造力”。普通美国学生相比普通中国学生,在创新方面并不具有明显优势,只是他们更会社交罢了,更健谈,因此给人造成一种假象。

研究发现,一个人儿童时期的经历影响终生创造力,最具有创新力的成人往往在小时候最不屑争当老师的宠儿,他们更习惯于坚持自己的原创想法,以历史上两位伟人为例:

爱因斯坦5岁时,他的妈妈开始让他开始学习小提琴,但是他并无兴趣,也没有坚持。人到少年,他偶然爱上了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他还是一位造诣很高的音乐家。在成名之后的爱因斯坦承认:他的相对论来自一次突发灵感,而他源源不断的灵感直接受益于音乐。

英国20世纪最伟大的首相温斯顿·丘吉尔,拥有极强的个人魅力。他的语言和他的演讲总是震撼人心,他的思想永远如此独特。研究他的童年,他是一位极其独立甚至叛逆的孩子。在学校里,各个科目挂红灯,因此还转了三次学,最后一所是著名的哈罗公学,但是他对其讨厌万分。

家长可以做什么?

培养创造力的第一步不是要为孩子多做点什么;相反,是少做什么。因为打压孩子的创造力要比激发创造力更容易,所以家长要少给孩子制定具体的规章制度。

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一个研究发现:普通孩子的家庭,父母制订了至少6条具体的规章制度,比如作业时间和睡觉时间;而全美最具有创造力的前5%的孩子家庭的平均数量为1条。

在成年阶段,该研究比较了美国最具有创造力的建筑师和最高技能的建筑师,发现前者的父母在培养孩子的时候把重点放在了“孩子为自我行为规章的探索和建设”。言外之意,家长强调的只是价值观,由孩子自己决定具体行为。

第二步,家长鼓励学生追求卓越,也同时关心他们在过程中的快乐。他们给予了孩子足够的自由分辨价值观并寻找自己的兴趣。这种成长经历为成人阶段发挥巨大创造力埋下了种子。

著名的心理学家Benjamin Bloom 在研究了世界顶级的音乐家、艺术家、科学家的童年成长史后发现,他们的父母并未从一开始就是冲着培养明星或者巨匠的目标而去:

即他们不是从一开始就找明星老师授课。当他们发现自己的孩子在某个领域显示出高度兴趣的时候,他们才给予了最大的支持。Bloom教授采访了世界排名前10的网球明星,9位都一致认为启蒙教练给他们播下了快乐的种子。

我们中国人推崇的价值之一是勤奋,鼓励熟能生巧,但是容易忽略两点:

  • 熟能生巧,但也容易固化。倘若学生对物理有天分,父母不妨多鼓励诗歌、音乐、烹饪。

  • 天道酬勤,但是我们要问孩子勤劳的动力是什么?外界的压力、奖励还是内在的好奇?当孩子长大成人,他们是否还有勤劳的持续动力?(真不希望外界压力是唯一的动力)

也许我们能够为教育做规划,为名校做规划,但是一个孩子的创造力是无法提前安排或者准备出来的。如果您看完这篇文章之后,对如何培养孩子创造力还是感到困惑,那么不妨倾听一下英国作家Ken Robison 一个建议:请先不要扼杀掉它。

培养创造力5个实用小贴士

以问题回答问题:当孩子问你问题的时候,你可以用另外一个问题来回答,鼓励他自己找答案。

陪伴孩子一起寻找答案: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家长可以陪伴孩子一起探索答案。

教孩子做菜:可以尝试做任何形式的菜,既开动了脑经,又增强了亲子关系。

不要急于纠正错误:如果孩子犯错了,比如便后不洗手,不要急着批评或者告诉他应该如何,而是以商量的口吻问他为什么不洗手?这就是让孩子“为自我行为规章做探索和建设”。

自己修理东西:家里东西坏了,如马桶、灯泡、水管等,大人要自己修,可以参考网络上的视频进行自我学习;在保证安全情况之下,也让孩子参与。修东西是最好的探索过程,可以刺激创造力。

林杰,外滩教育专栏作家,现住北京。经历小留学生、常春藤本科和研究生,曾在美国两所百年寄宿高中工作。出版有《我在美国当老师》、《优秀的绵羊》等。开有微信号“林老师频道”。

前几天,我和一个土生土长的美国人老白爸爸聊天,聊到教育问题,他突然发了一句感慨,说:“我很羡慕中国教育。”

先交代一句,这位老白爸爸,娶的是中国太太,生了两个十分漂亮的混血儿子。因为受太太的影响,他几乎成了半个中国通,没事儿还喜欢和我们拽两句中文,搞得像扎克伯格似的。

我听了老白爸的感慨,就给他描述了一番贵得吓死人的学区房,彻夜排队才能报上名的学习班,还有像抢春运火车票那样需要靠秒杀才能抢到名额的学某思……

“还有啊,你没有听说吗?中国孩子课后补习班多如牛毛,接来送往的,都快把妈妈们都逼成全职太太了!”

可是,老白爸爸接下来的一番话,却让我重新审视起中国教育来。也许,祖国教育真比我们想象的,要好得多——

中国教育第一个优点

多元

老白爸爸说,他觉得中国教育的第一大优点,就是多元。

“去年我和太太一起回了趟中国,结果我发现,中国孩子可以选择的兴趣班太多了,想学什么有什么,特别是大城市里,东方特色的书法班、国画班,西方特色的击剑班、高尔夫班,要学知识的有学知识的,要练体育的有练体育的……不仅类别全,选择还特别多,这家不满意可以去另外一家。可是,我们家两个孩子在美国,可以选择的范围就窄多了……”

没错,美国人比较喜欢体育运动类项目,文艺学术类的课后班不仅种类少,收费还特别贵。

前段时间,我家女儿表示喜欢画画,想让我给报名参加个绘画班,结果我找遍了家附近也没找到一家满意的。

比如其中一家,算是社区里规模较大的,可是我试听了一节课,几乎是哭着回家的——他们老师画的那个蝴蝶,和我女儿的水平差不多,收费还要一小时50美金,作为一个有强迫症的中国人,我表示完全不能接受啊。

最后,朋友给我推荐了一家水平尚可的绘画班,一问,还是中国人开的。

另外一次,我儿子表示学校教的数学太简单,让我给他找个难度高点的数学班去玩一玩。于是我跑去学校问老师,老师一脸震惊地说我们没有这样的“数学学习组织”。

好吧,我也不赞成全民奥数,可是真的喜欢数学的小朋友,能有机会多学一点,也很好啊。

中国教育的第二个优点

便宜

没错,老白爸真心羡慕咱们中国教育的物美和价廉。

虽然我们中国大城市的学区房十分昂贵,可是美国大城市的学区房也并不便宜。

北京学区房一平方十几万人民币,纽约学区房一平方还有更贵的。

而且,中国的私立教育,那是真心便宜啊。

比如我的一个中国朋友,把她家孩子送去了一家一年十几万人民币的学校,这家学校全双语教学,毕业出来的孩子说英文就跟说中文一样地道。

十几万人民币,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就能上很好的私立了,折合一下不过两万美金。

可是在美国加州,一个月1700美金的幼儿园里,老师可能是连英文都说不利索的新移民。

看到这里,肯定有人要反驳说:“美国人挣的是美金,1700美金也就等于咱中国人的1700人民币!”

Nonono,看过那则新闻吗?美国多数人家的银行账户里,连1000美金的存款都没有。

这个新闻绝对是真的。我有个朋友在美国的银行工作,前几天给我们讲笑话,说曾经遇到过几个美国人,因为拥有1万美金的存款,就感觉自己财大气粗好威风。

所以你说,美国人挣的美金真有你想象的那么多吗?

更不要提大学教育了,中国的好大学基本都是公立,学费一年一万人民币差不多了,可是美国的好大学大多是私立,一年6万美金很正常。

我在美国的一些中国朋友都说,以后如果孩子申请不到奖学金,就直接把他们送回中国读大学。中国大学也不错,很多毕业生赴美工作的表现一点也不比老美差。

中国教育的第三个优点

便利

中国大城市的公交系统多发达啊,中国学校门口的教育培训机构多密集啊,中国的爷爷奶奶多给力啊……

上述种种因素加在一起,就让中国教育显得十分便利。

前段时间网上有个热帖,说中国学校事情太多了,总让家长配合做手工,把孩子妈妈都快逼成全职主妇了……看到这里,许多美国孩子的妈妈就都哭了,因为,她们已经被逼成全职主妇很多年了!

我的好几个朋友就是这样的,没孩子的时候,是学霸,是藤校毕业的精英,是一年收入几十万美金的医生、律师……结婚生完孩子,统统辞职滚回家带娃,前程、高薪也不要了。

为什么呢?孩子上小学,第一年中午就放学了,第二年好一点,下午2点多放学,精英的孩子嘛,难免想要上个网球班啊游泳班什么的……美国的公交系统一塌糊涂,不自己开车基本寸步难行,而能坚持认真接送孩子的,也就只有妈妈……

很多人只看到一些美国孩子放学就忽悠忽悠在门口跑来跑去疯玩“放羊”,殊不知这些孩子并不是不想去上课外班,而是第一或许家里经济条件不允许,第二或许找不到合适的人帮忙接送……

更别提美国孩子等上了高中,还需要去各个地方做义工,积累社会实践点数来申请大学,谁去接送呢?妈妈呗。

我经常看到美国孩子一边参加医院和社区的服务活动,他们的老妈一边在附近的停车场或者咖啡馆里耐心等待……工作上班?想得美!

而中国大孩子若想去参加社区活动,挥挥手打个车不就行了嘛。

前不久我有美籍华人朋友带孩子去上海参加同学聚会,回来就感慨说:“中国孩子真是了不得,我同学的孩子,居然都能和我家美国出生长大的孩子全程英文交流无障碍,一口地道的美式发音啊,连语法都是正确的!就连谈美国文化都没有问题啊……逆天了逆天了。”

所以中国的父母们还焦虑些什么呢,我觉得你们的焦虑无非是“要求奇高式焦虑”,以及“随大流式焦虑”(又称“看别人焦虑我也焦虑型焦虑”)。

健全的人格,能发起有组织的行为。一些破碎的人格,发起的则多是凌乱的行为。

为丈夫猎艳并杀死善良女护士的谭蓓蓓,可能即如此。

谭蓓蓓的新闻曝光后,我第一时间很震惊。虽然听了无数可怕的故事,虽然从理论上能推导,但每次听到类似事件时,我还是很容易震惊。

震惊好,证明我虽然听了这么多残酷的故事,心还没有变僵硬,总保持着柔软。

所以,我也试着用心去体会,谭蓓蓓的残酷与愚蠢的行为,到底是由什么样的心理驱使着。

直到一名来访者对我说,她理解谭蓓蓓,这份感性而非理论推导的答案才浮现出来。

她的故事,和谭蓓蓓的故事有些类似,也是与丈夫恋爱时,她有出轨的行为,结婚后被丈夫知道后,她愧疚得不得了,并对丈夫说,你也可以出轨,作为对我的报复。

只是,她没有像谭蓓蓓那样,竟然还替丈夫去猎艳并杀戮,而且,是利用了她的孕妇身份,骗取了受害者的信任。

我问这位来访者,你为何那么做?

她说,她当时也不知道为什么,现在回顾起来,就是内心太缺爱了,如果有人向她表达好感,她就会迷上这份关系,欲罢不能,于是很快就发展到性行为。

这种说法,我在我一位男性朋友身上见到过。

当时,他有一份非常满意的恋爱,觉得与女友的感情深到了血肉里,不可分割须臾。然而,当另一位女孩对他表达爱慕时,那种感觉,他太需要了。所以,虽然预料到一旦曝光,女友会极度受伤,并且铁定会和他分手,但是,他还是飞蛾扑火,一头扎到了三角恋的泥潭中。

果不其然,女友知道后,震惊,震怒,虽然极其痛苦,但还是坚决与他分手了。之后,他感觉失去了整个世界,与另一位女孩的关系也变得索然无趣,走向了分手。

前面那位来访者,和我这位朋友,都是童年极其孤独的。他们与妈妈相处的时间很少,而且质量也相当差。我这位朋友,甚至从四五岁起就常常离家,晚上睡在野地里,而他的家人,竟然也听任他这么做。

如此长大的孩子,太少亲密,太多匮乏,并体验过可怕的孤独。所以,别人的示爱,对他们有致命的吸引力。而关系中的疏远与结束,对他们又有致命的打击。

所以,他们就好像是在拿一生的能量,去寻找爱,去避免关系的结束。

所谓的正常人,也是将爱当作第一重要的事情。但正常人在恋爱中,能发起有组织的行为。即,他们不会只看到眼前的一步乃至几步的局部,而会看到一个整体。

相反,我这位来访者和这位朋友,他们追逐爱时,就像饿鬼,只要眼前有一点肉,就会扑上去,而不管那背后还有什么。

同样,当他们看到关系中的拒绝时,也会立即将这份拒绝视为全部,而会想着尽一切可能避免,并为此付出一切代价。

或许,谭蓓蓓有同样的内心。

她内心极度匮乏爱,于是当有人关注她时,她就出轨了;丈夫指责她时,她就内疚了;内疚了,她就想补偿;补偿时,她不管后果……她永远都是在解决当下的那个难题,以吞下毒药的方式。

一名叫杨明的软件工程师可能也是如此。

他要买房子,还差17万元首付,于是在北京抢了银行。

他的人生很凌乱。与谭蓓蓓一样,他们都受过高等教育。我那位来访者和那位朋友一样,也都受过高等教育。托高等教育的福,杨明找了不错的工作,但一受挫,就辞职了。几次辞职后,沦为无业人员。

后来,别人给他介绍了一个女孩,条件很好,他很喜欢,于是骗女孩说自己在工作,以此维持恋爱关系。

甚至,和女孩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想必那女孩是一个对情感烈度要求不高的人,否则,怎可能到了这种地步,还不知道男友是否有工作。

谈婚论嫁,是杨明的渴望,但是,女孩谈到了买房子,两人凑了钱,还是不够。不够,他就想到了抢银行。抢银行时,他就带了一把刀子进去,而他个子只有一米六,轻松被银行员工用凳子制伏。

看到他抢银行时的幼稚行为,我想到一句有些恶毒的话:他的自我,都不能为智商腾挪出一块空间来。

不过,我知道,这不关智力的事。问题主要是,他的人格太脆弱,不能管理自己的渴求与匮乏。

这样的故事中,真正的难题是:当有渴望的时候,如何满足自己,当有痛苦的时候,又如何化解。

人格健全的人,他既是体验者,也是观察者和思考者,他能顾及细节,也能看到全局。之所以能做到这两点,是因他对得到爱有信心,也因而能承受欲求暂时得不到满足。

然而,人格破碎者,内心没有承受痛苦的空间,也没有延迟满足的空间,他们很容易饮鸩止渴。

写这样的文章,会冒着被骂的风险。

因为,太多人希望将匪夷所思的犯罪者妖魔化,将他们视为与自己绝对不同的恶魔。一方面,可以更恨他们,并认为这是极端且少见的个案,与自己的生命无关;另一方面,也与自己拉开了距离,似乎自己与他们毫无相同之处。

但其实,人类所有的故事,如果仔细审视,特别是能深入听他们讲话,就会发现,我们都活在共同的人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