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何为素质教育?课外兴趣班?学校的选修课?还是学生社团?这些只是表象,并非素质教育的本质。

一直以来,很多人认为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是相对立的,我并不赞同,我认为这是对素质教育的理解不到位而造成的。课外培训机构习惯打着“素质教育”的牌子包装兴趣培训班,因为他们是商业行为,我倒可以轻松地接受他们的不严谨。但是令我匪夷所思的是我们的很多学校居然也没有真正了解什么是素质教育。

最常见的一种现象是为了响应上级加强素质教育的号召,中小学校急于开设形形色色的选修课以及学生社团,从而自认为学校已经加强或实现素质教育。这种把选修课等同于素质教育的思考,毫不客气地暴露了校方并未领会素质教育的本质或者说校方并未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我要提问:

为什么素质教育需要依赖特设的课程或者活动才能实现?

今天我将分享两个故事,一大一小,来邀请读者与我重新探讨素质教育。第一个是小故事,主角是美国某私立高中一位副校长,也是我曾经的上司;第二个故事关于美国学校是如何处理违纪事件,在学生心中种下公正的种子。

1

故事一

对于任何人来讲,职场上遇到优秀上司是福气,10年前的我就是如此幸运。我的这位美国上司名为Christopher, 人高马大(身高190cm),与他共事近5年,我被他的敬业、他的博爱,他的幽默深深触动。他对我的影响深远,让我在职业初期就有幸见识并浅尝教育本质。他所做的有一件事情令我至今难忘。

在美国私立寄宿高中工作,老师的一个重要职责是每周轮流在学生宿舍楼里值晚班,一是管理学生,二是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帮助(学业或者其他),这也是师生建立密切关系的一种有效方式。很巧,Christopher 和我被分配到到同一个宿舍楼里值班。

一个三层宿舍楼里生活着50多位处于发育高峰期的男生,不难想象这个群体每天会产生大量的垃圾, 仅仅各种饮料瓶隔三差五就会填满一个一米多高的垃圾桶。Christopher 值班管理的区域是一层,我管理二、三层。一次晚班,我特意找他商量一件事,在一层的学生休息室,我找到了他。当我跨进房间的时候,他背对着我,弯着腰,正在垃圾桶里掏东西,似乎在寻找什么贵重的物品。我再定睛一看,发现他左手拿着一个布袋,右手往布袋里塞瓶子。

我好奇心顿起,一下子忘记了原本咨询之事,急切上前向他问个究竟。如果说之前我对他的尊重是出于他的敬业和专业,那么这次的偶然发现是关于他的人品,令我产生了敬仰。Christopher 每周值晚班结束之后,便会从垃圾桶里收回所有可回收的瓶子,然后利用次日晚饭散步时间到附近的超市去兑换现金。

再多的瓶子也不可能致富,他把兑换的现金买了两样东西:糖果和办公用品。糖果是用于招待所有来他办公室谈话的学生和老师,办公用品是用来满足平时的小部分工作需求。虽然他有充足的预算购买所需品,但是这种取之于学校,用之于学校的习惯和思维,令我终生难忘。

2
故事二

在一个高度公正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自然会折射出这种价值观。如果学校希望培养出正直的学生,那么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先培育出这样的学校文化,让学生浸泡在其中。在美国私立高中,学校处理严重违纪事件的机制和其背后思考就是一个相当实际的体现。

学生的严重违纪事件,由学校法庭或者仲裁委员会处理。这样的组织在我曾经工作过的一所学校由教导主任,三位任课老师,两位学生代表组成。

处理任何一件违纪事件,都需要经过一个仲裁程序,最重要的是让当事人有一次自我辩护的机会。首先,教导主任所扮演的角色是陈述信息,恢复事件原貌,如同公诉人。委员会三位老师和两位学生如同一个陪审团。之后,“被告”学生有机会为自己的行为做出解释和辩护。在听完所有信息之后,“陪审团”的五位成员将从自己的角度去询问“被告”学生前前后后更多细节。

在“听审”完毕之后,“被告”离席,委员会此时会闭门进行最后的商讨并定夺。最后决定由投票产生。两位学生委员有发言权,可以从学生的角度来解读所发生的事情,但不能投票。教导主任也不能投票,因为他深度参与事件调查,已经不能保证客观性。只有三位老师的投票决定“被告”学生的命运。当结果出来之后,教导主任会提交到校长办公室,最后批准。

真正的素质教育必须生活化

所有父母都会同意“孩子是大人的一面镜子”这样的说法。孩子的行为,孩子的情绪是对大人的言行举止的完美映照,尤其是幼童。陪伴女儿4年多以来,我深有体会。如果我哪天忘记整理自己的私人物品,那么女儿也会模仿,而且对自己的不作为振振有词;如果我处事不公,比如对她和对我自己实行双标准,那么女儿就会生气地表达她的不满和疑惑。

培养一个人的素质,最有效的办法是教育生活化,在生活中提供榜样。学校希望培养喜爱学习,终生学习型的学生,那么老师们就得具有这样的品质。我们要培养心存公平正义的学生,最有效的办法是校园里弥漫着公平的空气,让学生在一吸一呼之间就能体会到什么是公正。

也许有些读者认为我所描述的老师可遇不可求(但我坚信这样的老师在中国大有人在),或者让我们的学校成立仲裁委员会不太现实,虽然我能理解,但我不同意。实施素质教育并不玄乎,也不难,完全可以从生活中的细节开始。

举一个例子:多年前,在我从美国搬回到中国初期,我有幸在南京外国语学校呆了几个月,在学校的食堂里吃过N多顿午餐。南京外国语的饭菜虽然简单,但是实惠、可口,我印象不错。

如果校方愿意听取第三方声音,我会建议学校调整食堂用餐的排队机制:取消老师特权,让老师和学生排同一条队伍。在有些人眼里,这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根本算不上什么特权,只不过是为了方便老师,另辟服务窗口罢了,但是我不敢苟同。小细节彰显大道理。既然我们的教育是为了孩子,那么我们必须要在意学生对这种现象的解读或者误读。

美国教育界有一本家喻户晓的书《The Students Are Watching》,简单翻译为《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教育无时无刻在发生,学生潜移默化地被影响。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当你忘记一切所学的东西之后,最后剩下来的就是教育。实现素质教育,选修课、兴趣班只是一种形式。真正的素质教育必须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她存在于我们的呼吸之间,她存在于我们的饭菜之中。只有细水长流,品质、能力、精神最终会成为我们自己一部分的。

点击按钮,一键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