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搜索

长城,景甜,摆渡人,烂片;豆瓣刷分不诚信,猫眼其实有猫腻……

这两天,关于中国电影的口水战真是热闹啊。

看着一帮人撕逼撕得一团乱麻一地鸡毛,不得要领不着边际,作为一个影迷+性格心理研究者+吃瓜群众,我突然发现,这场口水战暴露了某些人严重的心理问题。

这几个心理问题,也许就是国产电影烂片多的深层原因。

第一个心理问题,是严重的心理投射。

那篇被大家当作是人民日报的声音的文章,指责那些不给长城以及摆渡人以及国产片打高分的人,好像你不打高分就是不爱国。

这种官腔本来不值得一驳,值得注意的是它的用词与口吻。

它指责豆瓣刷分,指责猫眼有猫腻。它很委屈的说,豆瓣和猫眼的影评“一句顶一万句”。

自己玩惯了“一句顶一万句”,就怀疑别人也玩这个把戏。

自己希望能操纵舆论引导影迷,就怀疑别人也在操纵舆论引导影迷。

真是一不小心就说出了实话啊。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现象:有什么样的内心就有什么样的世界。你看到的外部世界其实是你自己内心的投射。

你用自己的心理投射去跟别人辩论,甚至摆出一张自己永远正确的嘴脸,高高在上唯我独尊,不惜动用威权去打压,你也不想想都什么年代了,别人会心服口服么?

这无助于提升国产电影的水平吧。

这要是能拍出好电影,早就拍出来了,还至于今天在这里发急。

而且,这个腔调还隐含着一个前提:影迷都是无脑的傻逼,谁想引导就能引导,你振臂一呼我们应者云集,呼啦啦都跑过来买你的票房了。

这是对广大影迷的智商和欣赏水平的侮辱好么。

操官腔的人漏了心理投射的馅儿,国产电影人也暴露了一个心理问题:拉不出屎怪茅房。

说什么,拍不出好电影是因为审查太严,是因为没有自由。

给你自由你就能拍出好电影了么?

你拍的电影就不烂了?

呵呵!

国产电影烂片多,最根本的原因是你不懂人性好么。

其实不仅好电影要懂人性,一个好的沟通、好的人际关系,也要懂人性,否则你连拍马屁都能拍到驴蹄子上。

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最根本的是要有好故事。好故事的前提是要真实,人物情感线和故事情节线要符合真实人性,这样才能打动人。

可咱们很多电影人,不知道是不懂呢还是偷懒呢,不去研究人性,净玩主题先行、人设先行了。

举两个大家都知道的例子说吧。还是两个票房不错的例子呢。

一个是赵薇的《致青春》把性格冲突误以为是真爱;一个是电视剧《欢乐颂》乱点鸳鸯谱。

先看《致青春》里的那些误以为是的爱情有很多,下面就只说一个:

施洁对林静的爱,其实是强行占有

如果有一个人,你不接受她的爱,她就寻死觅活,以死相挟,一辈子缠定你了,你愿意接受吗?

影片中的林静,就摊上了这么一位叫施洁的女人。

过来人都知道,施洁其实就是强行占有,她的爱就是“我喜欢、我就要!”

哪管你难受不难受、接受不接受。

从电影情节看,施洁就是第二类型人格,内心最恐惧的是不被爱,所以她以付出为手段,达到对感情的占有,典型的先舍后得。

这不是爱别人,这是爱自己。

真爱和假爱很好区分:比如一朵花,真爱是我为它浇水,赞美它和欣赏它;假爱则是我把它掐走,带回自己家里占有。一个是为了花,一个是为了我。

自私的第二类型性格者,爱会很浓烈,但也是一直控制,会很紧密,越收越紧,直到另一方感觉喘不过气来。这也是很多人最终选择逃离的深层原因。

荒唐的是,这样的自私行径,这样的假爱,电影竟然在快结束时,借郑微之口,说“只有施洁才是真正的爱,值得林静好好珍惜”。

林静要是听你的跟施洁在一起,他一辈子才算是掉进火坑倒了大霉好么。

谁都年轻过,年轻就有呆萌冒傻气的权利,好好的讲一个错爱乱爱的青春故事,本来也是可以的。但你不能在电影结尾宣称这就是真爱呀。

这样的逻辑,三观不对啊。

可能是苛责赵薇了,因为不只是她一个,中国娱乐明星们普遍缺乏认真的系统的学习,缺乏深刻的思考,有的是颜值,缺的是脑子。

《致青春》更多案例分析,每一个都是生动的婚配指南,回复“赵薇”可提取。

再说说今年热播的《欢乐颂》吧,又帅又有钱的小包总,他不可能是安迪的菜啊。

这不是乱点鸳鸯谱么?

曲筱绡这个小妖精曾经说,只有包奕凡才能让安迪开怀大笑,安迪应该选择包奕凡。意思是说,要选那个能让自己笑的人。

很多人都赞同曲筱绡的看法,认为奇点搞不定安迪,只有包奕凡才能搞定。

从包奕凡和安迪“海滨邂逅”这个情节的安排来看,编剧和导演大概也是这个想法了。

但这个看法是错的。如果现实生活中也有人受此误导,那未来婚姻出问题的概率就会暴增!

包奕凡是长的帅,嗓音很好听,但长得帅和嗓音好听可不是安迪的菜。

小包总他是能让安迪大笑。但能让你开怀大笑,未必是真爱呀。对你也许是,对很多人也许是,但对安迪绝对不是。

先搞清楚,安迪她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电视剧里是这样设定的:长的美貌,身材好,智商高,年薪七位数。

但这些标签都不能看出安迪的内心世界。

还好,剧情给出了这些表现:喜欢深奥的学术话题,不喜欢与人交往,尤其对身体接触超级敏感,到了障碍的程度。

相信你也看到了,拥抱、亲吻,对她是多么的难!

更别提滚床单了。

如果放在现实生活中,以九型人格理论来看,安迪的这些表现是标准的第五类型性格特征。

第五类型也叫观察者,或者叫思考型。

(回复字母e查看这类型人的命门和破解之道。)

安迪的内心就如同一座壁垒森严的城堡,只有顶部开了几扇很小的窗户,她躲在高墙后面,偷偷审视那些来敲门的人。

这类型的人最恐惧的就是自己无知,也很害怕暴露自己的情感,恐惧身体接触,所以会尽量保持自己的私密空间。深层欲望是自己知识丰富,了解一切,不需要与他人紧密接触就能控制。

在人际关系上,这一类人非常冷静、私密,总想办法逃避亲密关系。喜欢思考分析,却缺乏行动,更少投入感情,是一个显得冷漠的旁观者。冷冰冰的,让别人觉得难以亲近。

安迪这类人的基本情绪是孤独、自卑、内疚。她认为,欲望和情感代表着自我控制力的减弱,所以她抗拒感觉,甚至嘲笑感情。认为情感是幼稚的,是不成熟的表现。

这样的人,怎么会像邱莹莹那样经常咧开大嘴哈哈傻笑?那自己岂不是也幼稚了吗?

可以说,笑,是这类人的偶然态,而不笑,冷静,理性,深邃,才是她们的常态。

安迪这样的第五类型的人,最喜欢的就是知识,就是安静,就是有自己的空间。

所以,她会和奇点谈得来,她很享受这些精神层面的交流,以至于她说,奇点的学识让他熠熠生辉,这是她认为的奇点的性感。

所以,现在可以回答谁才是安迪的菜了:

那个对的人,一定是能与她精神交流的人,一个能与她谈论深奥哲理的人,一个知识渊博的人,一个爱读书的人,一个给她空间不打扰她静思的人。

这样的人才是安迪的真爱。

总穿吊脚裤、在安迪看来简直是小丑的包奕凡,怎么可能动心?

我承认你很帅,但你不是我的菜。

不要以为阳光开朗就能把安迪这样的人带出来,因为安迪这样的人根本不愿意出来,安静的沉思,获取知识,交谈对宇宙的看法,这样很好啊,很享受啊,为什么要出去?

而且,安迪与奇点分手的理由,是担心自己可能会发疯病,不想拖累她的魏兄。

她说:“这辈子已经考虑妥当,不害别人,不害自己,不害后代,正因为魏兄太好,我才不能拖他下水。”

安迪不愿拖奇点下水,难道就愿拖包奕凡下水吗?

所以,在此劝一句《欢乐颂》剧组:千万不要让包奕凡成功,那不科学,而且对观众有害。

生活中有不少九友的伴侣是第五类型,如何与这类人相处?回复“配对”我私下里发给你几篇作参考。

不懂人性、随意人设的后果只能是,情节不合理,人物不真实。逗逗乐也许可以,但是累死你你也走不到观众的心里去,观众无法共鸣、共振、共情。

观众的心都是肉长的,凭什么买你的账?

回过头来看国际上那些优秀影片,廊桥遗梦,肖申克的救赎,国王的演讲,哪一个不是深刻洞察人性之后的大作。

还记得《冰雪奇缘》这个动画片里的那首主题歌《Let it go》吧,在百老汇演唱时,全场起立报以雷鸣般的经久不息的掌声啊!

因为它穿透了所有人内心深处对解脱对轻松的渴盼。

中文版不知道是谁唱的,除了旋律唱对了,其它的感觉一点都没唱出来啊。

对比一下,感受一下,你就知道了。

就这种制作水平,还说什么“中国电影不自由”,给你自由你就能拍出好电影了?

不过是借口而已。是自己无法创作出真正好电影的挡箭牌和遮羞布而已。

就这种制作水平,要是给你自由了,还不是天天卖肉卖笑?

上面说了,其实不仅好电影要懂人性,一个好的沟通、好的人际关系,也要懂人性,否则你连拍马屁都能拍到驴蹄子上。

校园霸凌、来自老师的性侵丑闻屡见不鲜,让为人父母者忧心忡忡。校园霸凌、性侵作恶者选择谁下手,绝大多数情况下有迹可循。当孩子的人格力量足以建立心理边界,基本能免遭侵害。

这篇文章会给侵害者进行心理画像,分析内在动机,解读怎样的人格结构更容易成为受害对象,以及父母如何养育,能够保护孩子远离侵害。

一、灞陵、性侵孩子的人,是什么心理动机?

霸凌者的内心,都有这样一个童年关系模式:强大的可以欺负弱小的,弱小的就应该去死。

每个孩子最初面对父母,都是弱小的,而父母则是掌控自己命运的强者。正常父母跟孩子建立的关系是强者支持抚慰弱者,强者帮助弱者成长,而某些病态父母跟孩子建立的关系是强者就可以控制、强迫、欺凌弱者。童年被父母欺凌,这痛苦绝望的创伤记忆,埋藏在孩子潜意识中,成为一颗不定时炸弹。

藏着炸弹的孩子,非常恐惧自己成为弱者,因为在自己家庭中弱者不会得到帮助和同情,弱就意味着绝望、无助和被凌辱。对成为弱者的恐惧会驱使孩子不断想要把弱者的感觉扔到别人身上,然后通过灞陵别人,强化“我是强者“的自我感觉,获得虚幻的安全感、掌控感,和痛苦投射出去的快感。

网络上流传一个视频,一个外国妈妈因为女儿欺凌患癌同学,为表示惩戒而强行给女儿剃头。视频中女儿惊恐大叫,妈妈硬是强按着孩子把头发剃光。妈妈把孩子强行按住剃头,孩子则把患癌同学投射成弱者来欺凌,这视频很经典的呈现了内在关系模式的轮回:强大的可以欺凌弱小的,弱小的没有反抗之力。

所以说,霸凌者的内在其实极度懦弱,就是我们常说的“怂”,一旦无法成功地将弱者投射给别人,自己就立刻怂了。也就是说,当对方呈现出,我就不怕你,我比你还狠,霸凌者立刻会像老鼠一样灰溜溜逃掉。

有个例子特别有趣。有一次朋友开车来看我,外地车牌,停车的时候发现我的停车位被一堆建筑垃圾占了,这个停车位平时很少使用。于是报告物业来解决。那人见我一个女人,而且是外地车牌,态度十分强硬,耿着脖子睁眼扯谎,说这是他朋友的车位,给他用的。我听了都觉得好笑,我说我不认识你,更不是你朋友,这堆垃圾一时也清不完,请你把你的车挪开,我先停在你自己的车位上。

这怂人发现扯谎吓唬人失败,我确实是车位的主人,立刻换了面孔,乖乖挪车。这个时候有趣的事情出现了,其实他只要把车挪开几米,让我的车挪进去就好了,结果这人硬是挪到了几十米开外,跟逃跑似的。

后来我还听说,他家的一个邻居要装修。邻居跟物业报备之后,给这栋楼可能受打扰的人,都一一上门打招呼,送点礼物,表示歉意。这怂人收到两瓶茅台酒,拍胸脯说:你尽管装修,没事的。结果刚装修第一天,城管就找上门检查,因为怂货举报城管说有违建(其实装修第一天哪里能判断是不是违建)。

对于可能被自己装修打扰到的邻居送酒,提前赔不是,在正常人看来,是礼貌和尊重的表现。而在霸凌者眼里,这是你在自认弱者,表示我可以欺负你了,所以损人不利己也要欺负你。其实解决这种人很简单,只要凶狠的威胁一下,立刻怂,再不敢惹事生非。

当遭遇霸凌,老师或者家长试图和稀泥,让被侵害的人宽容谅解,都是在鼓励霸凌者继续施暴。在霸凌者眼中,宽容等于软弱,等于欢迎我欺辱你。必须让霸凌者看到,家长和老师,都有坚定的立场,决不姑息容忍这种行为,没有人是软弱可欺的,霸凌者才能收手。

性侵孩子的成年人,内在动机会复杂一些,整体上跟霸凌者同一个模式。他们通常是生活中的Loser,极度自卑,通过性侵弱小的孩子追求绝对的掌控欲、权力欲,吸食“我很有力量”的幻觉。

二、霸凌和性侵者,如何选择受害人?

1.特别不镇定的孩子,容易被灞陵

选择霸凌对象,通常不是一步到位,也就是说,极少会第一次侵害就下狠手,而是一步步的试探,确认对方害怕自己,面对自己是弱者。比如,最开始的试探性侵害行为,可能是取个羞辱性的外号,嘲笑对方的行为体貌,如果被侵害一方表现得非常不镇定:比如气急败坏、过度恐慌、过度愤怒等情绪反应,霸凌者会感到非常得意,享受到霸凌的快感:你看,这个家伙被我吓到啦,哈哈。然后进一步加大侵害力度。

因为不淡定的、过度的情绪反应,是弱者的表现,就好比一头狮子靠近羚羊,羚羊肯定很不淡定。

面对霸凌,我不怕你,我也不允许你这样对我。如果你敢下狠手,我会比你更恨。即使体能上我确实打不过你,我也会找到能支持我的人,比如老师、家长或者朋友,绝不善罢甘休。有这种姿态和底气的孩子,霸凌者通常不会去惹。

还有一种容易被霸凌的孩子,是特别顺从听话的孩子,这个下面细说。

2 .总被父母要求听话的孩子,更容易被性侵。

性侵孩子的老师,选择下手的对象,通常是父母常年不在身边,或者虽然在身边,但是父母看不见真实的孩子,比如孩子有了什么异常,例如伤心、恐惧,父母经常视而不见,觉得孩子被老师教训教训是应该的,没什么大不了。这样的孩子内心没有得到父母爱和支持的底气,很容易被恐吓住,不敢告诉别人。而那种底气十足的孩子,老师则怕事情败露,不敢下手。

对孩子的性侵,大部分来自孩子熟悉的人,而且经常是持续性的,直到孩子出现严重的精神问题加身体问题比如阴道溃烂流血,或者性侵者败露,父母才发现自己的孩子也被性侵。

为何孩子能够被侵害者的恐吓控制住,长期忍受被侵害而不敢告诉别人?这样的孩子,从小深植在潜意识的防御机制是:我听话才能存活,才能免遭痛苦。也就是说,父母(或者主要养育者)养育孩子的方式是:你必须要听父母的话,否则父母就不爱你了,甚至惩罚你。比如孩子伤心大哭,父母说:不许哭,否则我把你仍门外,你再敢哭,我更狠的打你,打到你听话不哭为止。

这样孩子学会的生存策略是:我若想要避免被更加恶劣的对待,我就要听话,听强者的话。被这种策略捆绑住的孩子,失去了现实检验能力。现实是,如果孩子反抗,不听性侵者的话,勇敢告诉父母或者老师,这样能够避免自己进一步被侵害。但是形成听话这种自我保护策略的孩子,会丧失现实检验能力,谁威胁他,他就听谁的话。

可以说,性侵者、霸凌者跟孩子形成的关系模式,是孩子“内在的父母”跟“内在的小孩”关系模式的再现。

三、如何养育,可以保护孩子远离霸凌和性侵

1 .保护孩子的天然感受力,不要混淆爱和侵犯

大人经常用一些侵犯孩子身体界限的方式接近孩子,比如来家里串门的叔叔,突然抱起孩子用胡子扎,孩子感到害怕和难受,试图推开,父母却劝说:没事儿,叔叔喜欢你,跟你玩呢。

孩子的原始感受是身体界限被侵犯,而父母却告诉孩子,这是叔叔在表达喜爱,是好意,你应该接受。那么孩子天然的感受力被破坏了,未来遇到一些霸凌前兆:比如突然被推一下,揪下头发,然后对方嘻嘻哈哈走开。孩子的脑子里很可能浮现内在父母的声音:他没有恶意,他想要亲近我,我不应该生气。这等于变相鼓励霸凌,将自己处在没有尊严,可以被欺辱的地位。而感受力没有被破坏的孩子,会严肃拒绝这种侵犯自己身体界限的行为,制止霸凌行为的进一步发生。

保护孩子的天然感受力,尊重孩子的身体界限,需要父母平时留意观察孩子。比如孩子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专心玩游戏,这个时候你可能很想要拥抱孩子,那么不要直接一把抱起,这对孩子是种打扰和侵犯的能量。

有一次我家里来了很多人,来客都想要摸加菲猫大眼(男喵),我观察到大眼表现出恐惧、厌烦、退缩,但是它却不跑开,也不反击,就那样忍受着,像个受气小媳妇儿。为何大眼面对侵犯自己界限的行为,不能保护自己远离或者反击呢?

我开始反省自己,自己平日里经常出于对大眼的喜爱,直接去摸它抱它跟它玩,却看不见大眼自身的状态,比如它可能正在闭目养神,只想要自己呆着。是我经常侵犯它的界限,而我又是爱它的,所以大眼面对被侵犯,心里很困惑,无法做出有效反应。

想明白自己的问题之后,我跟大眼郑重道歉:对不起,我以前经常侵犯你,不管你的感受,是我伤害了你。从那以后,大眼主动跟我玩,我就热烈回应;如果是我主动跟大眼玩,我会先观察它的状态,到它注意到我,接受我,我才伸手触碰它。很神奇的,我的行为和信念改变,大眼的行为模式立刻改变,它再遇到不喜欢的人,就走开;如果对方追着它摸,它就先发出嘶嘶的声音警告,对方再听不见就挥舞爪子打对方,霸气十足。

2 .无论孩子跟你说什么,学会不评判的倾听

很多父母抱怨,孩子对自己不敞开心,啥话都不跟父母说,问也问不出。孩子天然渴望跟父母分享自己生活中的见闻感受,如果孩子对父母封闭,说明敞开的时候他受伤了。

比如女儿跟父母说,班里好几个男生喜欢我呢。父母立刻焦虑担心,开启教育模式:小小年纪,要专心学习,不要被这些事情分神,你得注意保护好自己。。。本来孩子想要跟父母分享自己的生活,被这样评价,当然关上心门,闭嘴为妙。如此下去,如果有一天,女儿真的在关系里受委屈被侵扰,自然也不会告诉父母。

聪明的父母,首先学会闭嘴,单纯的倾听,保持跟孩子之间开放的交流通道。即使有担心有焦虑,不要立刻转化成行动,去评价、教育孩子。而是继续观察,只要孩子活得开心,没有被伤害被侵犯,少男少女之间萌动的爱恋不就是世间最美好的情感流动吗,这些会内化成孩子人格中幸福美好的力量。

不被父母评价的孩子,能够保持自己天然的感受力,不会轻易被别人的说法所左右,有自己的主张,同时他也不会去评判别人招惹是非。这样的孩子,几乎不会被性侵者霸凌者选为下手对象。

很多父母在微博上留言说,自己践行爱和自由的养育方式,及时回应孩子的需求,痛快满足孩子的需要,不评价孩子,不教育孩子。结果养育出来的孩子活力四射,在同学中大受欢迎,对于那些经常欺辱、评价别人的同学,则是既不对抗也不接近,不会让自己陷入不舒服的关系里。这样的孩子,哪里可能被同学霸凌被老师性侵。

3.被父母痛快满足的孩子,不会轻易为诱惑所动

有个妈妈一向及时回应孩子的需求,能力范围内,都痛快满足孩子。一次自己孩子跟一群孩子玩,妈妈看到有个老奶奶接近他们说:走,到我们家玩去,我家有巧克力、薯片、可乐……随便吃随便喝。妈妈观察这帮孩子,有的孩子眼睛都直了,很犹豫要不要跟老奶奶走,而自己的孩子则很清晰的说:我不去你家,我家里什么零食都有,我要吃啥妈妈都会买给我。

看到自己孩子这么淡定,妈妈放心了:这孩子,太难被拐走了。而那些听到零食两个字眼睛就发直的孩子,这个妈妈也了解,都是平时被父母严格限制零食的孩子。这些孩子到自己家玩的时候,无法专心玩玩具,满脑子想的都是怎么能多吃一些零食;而自己孩子则对零食兴趣不大,吃一点点就够了,专心研究怎么把玩具玩出新花样来。

对于孩子来说,零食不只是满足生理需求的食物,更象征着爱,象征着父母是否愿意痛快满足自己。零食被无限满足的孩子,孩子确认自己配得到、能得到,确认了这份满足感,也就对零食兴趣不大,很难被诱惑。

长期遭受性侵的孩子,经常是被威胁恐吓的同时,外加些零钱零食诱惑。平时很少得到这些的孩子,自然更容易被欺骗。

我们经常评价一些女孩子不矜持,男人稍微给点小恩小惠就感动得不行,很容易献身。其实哪个女人不渴望被珍视呢,可是如果父母很不愿意满足自己,她没体验过什么是充分地被爱被珍视,只要男人稍微花言巧语的满足自己,就以为对方很爱自己,然后无以为报,只有献身。

总之,被爱灌注的孩子,自然生长不被评判的孩子,天然的就会去创造温暖有爱的关系,远离可能伤害自己的人。所以,为人父母,婴幼儿期看好孩子的安全,给孩子满满的爱,等他上学了,不用太担心焦虑,他自然会给自己创造安全舒适的关系圈。

爱,是“如他所是”,非“如我所愿”。

原来,人最深的羞耻,是耻于孤独。

于是乎,人活着所有的努力,都在否认孤独。

一个彼此没有滋养没有亲密的婚姻,不能离,因为至少枕边有个人;哪怕分居,只要结婚登记证上写着个人名,属于自己的法定伴侣,那么就可以自我欺骗:至少我还是有个关系兜底的。

谈一个自己并不投入其中的恋爱,寡淡无味也要谈;对方轻贱自己也要谈。这样至少在看电影时,旁边坐的人,是跟自己一起来的。走路时,有个人可以牵手,哪怕心与心的距离十万八千里。

但只要有个人在旁边,我们就可以继续幻想:我是有关系的,即使这个关系现在不好,我再努力努力,以后会好啊。

还有一类人,看上去似乎跟孤独达成了一致。他们的孤独显得如此高贵。在孤独中,他们了无牵挂,才华如泉涌,敏捷如猎豹,事业攻城略地,掌声总是围绕他们响起。孤独通常跟可怜在一起,但可怜全然与他们无关。

这些精英不以孤独为耻吗?是否以孤独为耻,看看这个人如果剥离了外在绚烂的一切,还能怡然自得吗?这一切拿得起,还放得下吗?

才华事业,是男人常见的否定孤独,幻想关系的春药。在他们的幻想中,只要自己拥有过人的能力,就可以被关注,获取关系。被同事、员工需要,被合作伙伴仰赖,被竞争对手关注,甚至在纳斯达克敲钟,被整个世界羡慕嫉妒恨。

亲密关系?哦,这个不是很重要,它存在就行了,看上去基本和谐就够了。毕竟我有那么多人的关注,那么多女人仰慕我。实在不行,换个人还能换到更好的呢。

男人的幻想,比女人的幻想通常更靠谱:事业上付出一切,功成名就被众人仰慕的概率还是蛮大。而感情中付出一切呢,嗯,被冷漠被抛弃被轻贱的概率也是蛮大的。

我曾经陷在一个极度痛苦的关系中8年,不断反思不断觉察不断成长改变自己,然并卵。8年中,我的人格已经获得了翻天覆地的成长,然而对关系的执着死磕却没有变化。

关系结束后,我曾体验过4天的觉醒,在无我的状态下,没有孤独不孤独,不悲不喜,无生无死,自在自洽。觉醒体验这颗极致的药,曾经让我误以为自己已经从分离幻象中解脱。然而半年后,我又陷入了孤独感的痛苦中,而且还因为了悟过不生不灭的本质,更加不想活了。

当然,也无法死,觉醒中我看到,自己的命运业力如此,我无法涅槃寂静,只能活着,熬下去。

有一天,我问自己,李雪,你能在一个人在孤独中存活下去吗?刚问完,突然发现这个问题逻辑有误。我能不能一个人在孤独中活下去?难道两个人我就不孤独了吗?是啊,这就是我纠缠了一辈子的妄想:我需要一个关系,我需要另外一个人,来救赎我的孤独。可事实上,迄今为止,我所有紧密的关系:妈妈,爸爸,8年的恋情,我一直都是孤独的!

身边有人,或者没有,事实都是一样的孤独。不同的是,身边有人,我有一个具体对象可以幻想关系,无论多痛苦多孤独,只要我坚持,幻想就可以继续。孤身一人,也要幻想,只是没有具体的幻想对象,更显凄凉而已。

原来,8年来,我死磕的不是这个关系这个人,而是,绝不要承认孤独的真相,誓死捍卫我的幻想!

而那些无力再捍卫幻想的人,大多像太宰治一样,感叹一句:生而为人,对不起。然后自杀了。生而为人,渴求关系却无论如何都得不到,这太羞耻了,对不起!

孤独,原来是比死亡还深的羞耻。

李雪,你能否就在这赤裸裸的孤独中活下去?啊,事实上,我一直都活在孤独中啊,我一直都活着啊,就这样活着,不再需要任何幻想的遮羞布。

终于,我不再抗争了,我不再跟孤独的真相较劲了,哈哈,就这样吧,就这样活着吧。瞬间,呼吸顺畅了很多,意识更多的回归了身体,竟体验到了类似觉醒状态的自在轻松,当然,程度远远不及,可是我依然好感恩。因为这样的体悟,不是觉醒直升机直飞山顶看到的风景,而是我作为人自己一步步往上爬的喜悦。

“太好说话,是一种缺点吗?”

后台有一个朋友说,她对自己的性格感到很苦恼。大体意思就是她心太软,不懂拒绝别人,总试图理解别人,却往往不讨好,反而让身边的人觉得软弱,没气场。她想改,可却又会质疑:做人何必要有强大气场呢?

其实,在熊爷看来,气场强势不代表强硬,更不代表难搞。一个人的气场,实质上是一种自尊与原则的体现。

比如:被上司要求加班却无可奈何;被父母干涉生活却无力反抗;面对亲友的不合理要求只能委曲求全;看不惯另一半的习惯或行为也只能默默忍受;甚至于不懂得如何和不熟悉人打交道等等。

会遇到这些问题,很可能是因为我们的气场里透露着:“他很好说话,他会接受的,他会动摇的。”

其实,很多时候这不是一种赞扬。因为,往深里思考,很容易就变成了 “其实,他很好欺负”。即使人们不自知,但潜意识里的认知却真实存在。

所以,今天熊爷想要分享一本书。这本书自1975年首次出版以来,全球销量累计逾千万册,是兰登书屋畅销四十年的经典,常年占据美国亚马逊心理自助书第一名。

它也是世界500强公司团购率排名第一的图书;乔布斯、克林顿、希拉里、奥普拉等气场强大的人都受过它的影响,并因此而改变了人生。

“如何不再过被动的人生?”书的中文译名叫《强势》。作者是世界级心理学大师,曼纽尔·J·史密斯。

他是美国最权威、最负盛名的心理学家,他在加州大学担任心理学教授,同时也是美国心理学会、精神生理学研究协会的会员。

他以本书内容为基础专门开设的课程,在全球引起过巨大轰动,并影响至今。当时前往聆听和学习这门课程的,除了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的学生外,还有高盛、摩根大通等世界500强企业员工和美国白宫智囊团、美国FBI以及多个国家的外交人员等。

“这本书揭示了每个人都试图‘操控’他人这一隐秘而无情的事实,并且教你学会如何在别人的‘操控’下成功逆转局面。这是一本真正能改变你一生的书。” 《纽约时报》给予了这本书巨大的赞誉。

因为在书中,史密斯教授分享了他和团队多年临床研究的成果。他说,只要与人打交道就一定会有矛盾,自人类诞生就如此。所以,解决矛盾的能力,是人与生俱来的本领。

而人类长期生存进化以来,留下了三种解决矛盾的能力:争斗、逃避、语言解决。

现代文明社会,争斗并不是日常生活的主角。因此,逃避和语言解决成为了常态。

或许,气场的不同,正因为,有人选择了逃避,而有人选择了语言解决。而所谓语言解决,更多的时候是一种人与人的交往时的态度和原则。

从这个角度来说,“太好说话的人”,其实是选择了逃避那些生活本应面对的矛盾。久而久之,他的身上就带有一种弱势的气场,成为一种恶性循环。

“一个人需要有属于自己的气场,他才能做独一无二的自己。”

所以,今天熊爷将和大家分享书中的10句“气场法则”,又被称作“你的十个当然的权利”,希望大家会喜欢。

你有权坚持自己

并对产生的一切后果负责

作者说:“你有权做自己的最终评判者”。这句话听上去是一个常识,然而在生活中大多数人都无法实践。因为人们往往忽略了这是一种权利,也是一种责任。

除了纪律场合之外(职场、学校等),只要后果你可以负责,大多数时候你都应该做自己。

比如:当父母要求你去稳定单位上班,你却想写作为生。你首先要能对后果负责,比如稳定交家用给父母,养活自己,不依赖他们;只要承担责任,你就自然有权利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能养活自己,不靠你们养,并准时交家用,所以我要当一个作家。”这样的气场,坚实而强大,没有人可以动摇。

在熊爷看来,反之,在一些需要共同承担结果责任的事上,我们没有资格说一个人做主。比如:夫妻共同财产的理财选择;工作团队成员的意见分歧。

这个时候,结果你并无法一人承担,那就无法你一人做主,你必须和所有责任承担者达成共识,这是所有人的权利,你不能侵犯。

否则,你的气场或许强硬但不强势;因为这只是一种孩子的任性,一种幼稚妄为的气场里,又如何得到别人的尊重呢?

坚持你喜欢的,不必解释

在生活当中,我们常常会碰到试图让我们解释的人。可是有些情况本不需要解释,因为它是个人的喜好而已。

作者分享了一个特别日常却又耐人寻味的例子。

当你买到不满意的商品,权利注明是可以无理由退货,于是你想退货;但当你要退货时,售货员会问你:“为什么你不喜欢这双鞋子呢?”

“这时候,我们其实无需向别人解释。”因为解释得越多,其实就是给对方越多的机会来反驳,而最终会把问题从“我不喜欢这双鞋子,我要退货”,引向“这个鞋子到底好不好”的争议漩涡,而忘记了此行的目的:退货。

结局很可能是,我们留下了那双不喜欢的鞋子。“坚持我们要做的,不必解释,这不是固执,而是对我们自己负责。”

其实,这点熊爷特别有感触。后台经常有人问:有个我不喜欢的人爱我,我不知道怎么办?要怎么和他解释?

你不需要和他解释。原因就是你不喜欢。否则,你们将会陷入奇怪的情感漩涡,而你也会为自己营造出烂人的气场。

你无需对任何人都负责

作者说,虽然人无恶意,但人都倾向自己的利益,所以有时候,有些人常常会无意识的试图操控我们,让我们负一些奇怪的责任,这些责任会对我们的自身利益造成损害,甚至会因为对方的误导,让我们产生内疚心理,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做错了什么。

他同样举了一个买东西的例子。

当我们想要就某件事向店员投诉时,有些店员会说:“您挡住其他顾客了,其他人也要买东西啊。”但其实,挡住顾客、让顾客等待的并不是我们,而是“店员没能及时解决我们的投诉”这件事,责任在店员,不是我们。

可是生活中,我们却常常因此真的怀疑是不是自己没公德心,反而变成了做错事的那一个。

“确实,我挡住了其他顾客。不过,我认为你们会很快处理好我的投诉,让我满意,否则他们就得等更久了。” 

作者的原意并不是让人们事事计较,而是举例让我们分清自己应该负的责任。因为,在熊爷看来,虚伪的人最宽容,揽上所有责任的人,不过是一种沉溺自我道德优人一等的自私。

因为,如果你投诉的这件事,事关你的爱人或孩子,那才是你真正的责任。烂好人,其实是一种不明事理的堕落,这样的气场,其实别人并不尊重。

你有权改变想法

“你当初可不是这么说的。”“你不是说你很喜欢做这件事吗?”“你变了。”

比如在职场上,当我们想要辞职的时候,老板常常会以用这句话来“胁迫”我们,让我们心里打退堂鼓,以“不然再试试看吧”、“过一段时间就好了”来掩盖内心真正的想法。

然而,一个人有权改变自己的想法,这既是合理的、也是正常的。

作为人类,没有人是一成不变、僵硬死板的。我们会改变想法,会选择更好的办法做事,自己想要做的也会变来变去。而我们的兴趣,也会随着情况不同和时间的推移而改变。

“我之前很喜欢,但我的想法改变了,现在我不喜欢了,所以您能让我辞职吗?”

大多数情况下,只要不破坏契约和君子协定,你就应该尊重自己的想法;当然,如果有这些条件的枷锁,你也应该付出自己应该付出的代价。

所以,让熊爷把问题引申到爱情上。一个人是有权利不再爱一个人的,但要说得明白,断得清楚。而作为另外一方,我们也必须明白,这个世界没有什么是不变的,若要天长地久,就必须跟上变化,两个人都不断成长,时时刻刻认真经营这段感情。

一句承诺,不是爱情的所有,只不过是爱情的开始。

当他要离开时,请反省自己是否真的做的足够;若你真的已经做得很好,那请释然,因为作为爱人他是王八蛋,但作为人,他有爱别人的权利。

人生坚定与洒脱的两种气场,都包含在这个故事里了。

你害怕的不是犯错,而是承担结果

人都会犯错,但犯错并不可怕;相反,犯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因为没有人是完美无缺的。当我们犯了错,只需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就事论事,并承担所犯错误的后果即可,而无需为此感到过度的内疚或焦虑。

作者以夫妻关系为例:当妻子在指责丈夫某件事没做好的时候,丈夫只需回答:“是我的错,下次一定多注意”。话虽简单,但不会引发更多的后续问题,而且表达出了很多意思:我的确犯了错,这一过错给你带来了麻烦,我并不害怕承认这一点。跟其他人一样,我也是会犯错的。

相反地,当你为一件事感到内疚,反而会让问题复杂化,会把一件小事上升到“你是不是对我有什么意见?”、“我们是不是三观不同?”、“我们是不是不合适?”等问题上来,这也是夫妻之间为什么会常常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引发激烈争吵的原因。

犯错不可怕,关键我们往往逃避承担结果,因为承担结果只有一点:去做,去改变,去行动。

“是我的错,我明天就改。”这样的男人,气场十足。当然,要真的改。

你有权说:“我不知道”

作者说,对于人们提出的问题,你有权说“我不知道”。很多情况下,你根本不必知道答案,因为没人能够知晓一切。

父母因为想要自己的儿子早点生孩子,便对孩子说:“什么样的儿子,会做出让自己的父母抱不到孙子的事来呢?” ;丈夫因为想要控制自己的妻子,便对妻子说:“要是大家都我行我素,你觉得这个国家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这时候,其实只需回答:“不知道啊,什么样的呢?”、“不知道啊,是什么样子的呢”?

因为,真的没有人知道这个答案。或许,这个问题本身就是没有价值。

然后,提问的人也要明白,如果你要表达观点,就直接。不要以这种天下大事的口气,来表达一件仅仅是你们之间的事。

一个人气场的强大,在于尊重自己也尊重别人的想法。借着大道理来增强气场,很多时候只会让对方更加轻视你。

“爸想抱孙子,你知道不?”

“知道。”

“那你为什么不生个孙子?”

“因为我不想生,这无法让我快乐。但能让你快乐,所以我纠结。”

“好吧,你再考虑下。”

要与人交往,但不要刻意讨好

作者说,不管你我如何做,总会有人不喜欢我们所做的,有人甚至还会因此受到感情的伤害。

因此,你的行为,并不是非得让他人喜欢或赞赏不可,你也无须因为自己 “不被喜欢”而焦虑。

比如许多人在别人提出要求、发出邀请时,似乎很难简单说一声“不”。我们都想当然地认为,对方被拒绝会感到不高兴,双方关系不容易维持下去。

但其实,靠着一味迎合的而存在的关系,向来很脆弱。

更重要的是,熊爷看来,与人交往大体无非两种,情或利。

因为说“不”而无法维系的,算不上情;而因为你的价值而存在的,才能算的上是互利关系,如果你的价值只有一味说“是”,那和出卖自己的交换本质上其实并没差别。

顺从得来的关系,也就根本不用谈什么气场了。

不要忘了自己的“因为”“所以”

在生活中,当你想要做出某个决定的时候,有些人往往会用“因为”“所以”的逻辑推理来试图主导你,劝你改变主意。

比如在大学里,指导教师会利用逻辑来操控学生选课,比如“选学这些课能够提早修满学分毕业”,而不去选择那些他们真正感兴趣的课。

“我因为想学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才考虑选修课的,所以我选自己想要。”这时候,学生只需明确自己想要的“因为”、“所以”,就能做出属于自己的判断。

是选感兴趣的课程,还是想提早毕业,明确自己的“因为”、“所以”,你能做出属于自己的判断,而在别人看来,你身上自然就环绕着属于你个人的气场。

熊爷自己的生活经验里,那些身上带有优柔寡断气场的人,往往是只做一件事,却有着多个“因为”、“所以”,他们忘了自己真正所要,过于贪心,被各种因素操控着,所以他们的生活也常常一团如麻。

明白什么是你真正想做的

“了解自己要什么,你才会有产生适合自己的气场。”为此,作者在书中提出了一个简易法则:将自己的所有行为归入“我想做的”、“我必须做的”或“我应当做的” 这3类当中去。

前两者是我们自愿的,后者则可以归入别人或社会试图主导我们的那部分。

比如,“每个月想要旅行一次”,这是“我想做的”;为此必须付出的努力是“要努力工作,以便支撑每个月去旅行一次的花费”,这是“我必须做的”。“我想做的”匹配“我必须做的”,你的生活在你的掌控之中,你能获得自由和快乐。

相反,如果你的想法只是“要努力工作,因为大家都在努力工作,我不努力工作岂不是游手好闲?”、“一个月旅行一次太奢侈了,我因为把这笔钱用在更加合理的地方,毕竟大家都是这么干的”,这便是是你强加给自己的,目的是为了应对自己在“能或不能做什么”这一点上的不安全感。

如果一个人的行为动机来源于“我应该做的”,他不仅不会快乐,而且即使得到了一些也无法满足,因为他并不明白他真正未被满足的需求是什么。

你有权说“我不理解”

“只要神才能真正的理解万物。”熊爷对此深信不疑。

正如作者说,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并非总能理解他人的意思或需求。我们并不是神,很难做到总是善解人意,总能一眼看穿别人在想什么。

然而在日常人际关系中,却有许多人觉得我们应当这样做。当有人把自己当神,有人希望别人是神的时候,痛苦当然产生。

持有这种观念的家人、同事、朋友,对彼此的伤害是可怕的。其实,即使如此亲近,因为不同的生活背景、经历背景,人与人都无法真正意义上去理解对方。

所以,不要试图让别人真正理解你,我们必须自我表达;也不要自以为是的以为你能彻底理解别人,我们必须更多的去关心和了解。

我们有权利说“我不理解”,我们也有义务“用一生去理解”那些我们真正关心的人。

一个气场强大而温柔的人,可能就是这个样子吧。

文章很长,但也很值得每个人一读。毕竟这10个原则在过去四十年,改变了无数人的生活。(因为中文译本和心理学教材的缘故,熊爷编写得也很吃力)

气场的强大,并不是攻击性;而是让每一个独一无二都绽放。

熊爷很喜欢作家冯骥才的一句话:“大风可以吹起一张白纸,却无法吹走一只蝴蝶,因为生命的力量在于不顺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