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搜索

昨天去参加孩子幼儿园的家长会,很多家长讨论说,一看到自己的孩子哭就焦虑得不得了,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每天送孩子来学校,孩子赖床磨蹭的时候,自己就焦躁的不要不要的。自己情绪一上来,孩子的情绪也下不去。怎么办?

其实,我也遇到过这样的事情,那就先从自己开始说起吧。

 01 

有次因为外出工作了一周,很多事情堆积着待处理。那天早上,想着女儿可以早点起来,早点送她去学校,然后我就刻意早点开始我的工作。但是她就是不起床,尽管后面醒了,她还是不想起来。起初我还是有点耐心的,但看着时间越来越晚,大概从八点钟开始,一直拖到了九点多。

我开始有点小情绪了,想着反正迟到什么的也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她都醒了不想起床,那也由她自己决定吧。我就待在书房,想想开始安排今天的工作,但我进入不了工作的状态。看了会朋友圈,刷了下微博,纠结着今天的计划被打乱了。

“爸爸,快过来…”女儿在房间里大声的叫着我。我再次从书房走到房间,“你该起床了!”女儿没有回话,“已经很晚了,都九点多了,你不去学校了吗?”

女儿依然没有回复我。“好吧,我在外面等你”我又走去了书房。

几分钟,女儿又在喊我过去。

我开始有些焦虑的情绪,只想着快点送孩子去学校,好马上开始今天的工作,然而几番下来,我焦虑的情绪越来越强烈,甚至可能带有些不满,这次,我没有马上回应女儿,而是慢吞吞走到房门前。

我再次催促她该起床了去学校了,她选择回避我的话题,女儿可能是感受到了我的情绪,她也明显的有些情绪,没有和我说话。

我那时大概也觉察到自己当时的情绪不对,后来也就没再催促孩子,没多久,女儿便自己起床了,我陪她刷牙洗脸,然后送她去学校。

在路上,感受凉爽的风,我的情绪比刚刚好多了,我便蹲下来和女儿道歉。

“对不起,爸爸刚刚的情绪不好,这是爸爸自己的问题,需要我自己来承担。因为爸爸想着今天有好多工作,原本想到你今天会早点起床的,所以在你醒来的时候没有好好的陪着你,只想让你快点去学校。刚刚爸爸情绪不好的时候让你也觉得难受,是吗?”

女儿点了点头。

“这些是爸爸的情绪,和你没有关系,对不起,你可以原谅我吗?”

“可以!”女儿终于没再回避我的话。

“谢谢你!”我说。

“那我们可以去吃早餐了吗?爸爸。”女儿笑着对我说。这话风变得太快了,我自己还没有从自己的情绪中完全走出来。而孩子在我和她道歉,以及澄清了这件事情的经过和产生的情绪之后,她却已经释然了。

 02 

很多父母怕自己的孩子哭,孩子一哭,自己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如果我们可以认识到,那只是孩子的情绪表达的话,你允许他哭,允许他不开心的状态,允许他难受的状态,却可以在他旁边陪伴着他。

等孩子的这个状态结束之后,再向他了解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情就可以了。

但是,因为我们自己的情绪也没有得到过很好的接纳,我们往往也不允许孩子有情绪。

孩子之所以容易哭,是因为哭是一种情绪表达,孩子在哭泣的过程中,就把很多情绪释放出来了。但是,成年人已经不大会哭了,我们总认为哭是不好的,是软弱的、羞耻的,甚至哭也要偷偷的找个地方哭,因为担心自己的情绪不能被接纳。

因为父母自己的情绪都没有成长,所以,更不知道如何面对孩子的情绪。

不准孩子哭,不准不快乐,不能让孩子去体验自己的情绪,也不能鼓励孩子去表达自己的感受。我们的情绪没有学会成长,但是我们的年龄却慢慢的长大了,越大越被情绪牵着走。

我们因为自己焦虑,所以常常不断的催促孩子快点。

我们因为害怕难过,所以希望孩子在我们面前要表现的快乐。

我们因为害怕自己的情绪,所以不让孩子体验和感受真实的情绪流动。

也许孩子为了‘照顾’父母,会暂时的把情绪压下,或只呈现出父母想看到的一面。但压抑的情绪却一直在暗流涌动中。

而我们的情绪产生的时候,总是很容易的想要把这些情绪发散出去,好像要把情绪扔给对方,这样自己才能更舒服些。那些不能表达的情绪,我们就压着藏着,但它们还是在那里呀。所以,总会找个其他的方式再释放出来,用被动攻击的方式对付对方,双方的关系就会慢慢变得不再流动起来。

比如,我在情绪焦虑的状态之下催促女儿上学,女儿自然不想承接我的焦虑。她会刻意避开,或者她其实也有情绪了,但是孩子不能很好的表述出来,或者孩子还不具备把她的情绪表述出来的时候,孩子就会回避,或者其它的方式,比如用被动攻击(拖延)来回应父母的情绪。

 03 

相信很多人在孩提时期都遇到过,母亲因为一些小事生父亲的气,你想去哄妈妈开心,但无论怎么样对妈妈说话,妈妈也不理不睬,面色冷硬,让你体验一把冷暴力。

又或者,爸爸妈妈吵架打架,孩子很难受,想发挥自己的自恋去维护下家庭关系,谁知道爸爸妈妈分别把你拉进来玩“双打”。

父母之间的矛盾冲突,成年人的情绪,往往自己把握不住的时候,一转身就迁怒在孩子身上,让孩子去承接。

我们大部分成年人的情绪还处于没有长大的阶段,用武志红老师的话来说,大多数的成年人,心理上还是婴儿。所以,一言不合吵个架,爱情小船说翻就能翻,友谊巨轮说沉就能沉。

每个情绪没有长大的孩子,通常都是因为在成长的过程,本身就没有得到情绪的接纳。

甚至,为了自我保护,不得不回避自己的真实情绪;为了照顾父母的情绪,不得不建立了虚假的稳定感。于是,我们的自我,要么变得僵化不能自如的表达情感,要么变得像没有长大的父母一样,却经常在自己的孩子或伴侣面前崩溃。

曾在网络上看到一个女孩的吐槽,因为手机丢了,女孩很担心手机里面的银行账户、通讯资料泄漏等,着急的不得了,于是和男友诉说,希望男友可以安慰一下。

谁知道男友完全没有体会她的心情,而是告诉她,你以后不要丢三落四,下次出门的时候你该怎么做,重要信息该如何备份等等…。

女孩说,霎时间没有了和男友再继续说话下去的欲望,因为女孩的情绪没有被看见。而男友,其实是很可能潜意识已感受到了女孩的情绪,体会到了女友的焦虑,但是他没有办法,他也很焦虑,也不知道自己可以怎么样去承接这份焦虑。

所以,他只能用现实层面的事情,来回应女孩情绪层面的感受。

这也是很多伴侣之间争吵的因素。

我们害怕面对自己的情绪,更害怕面对对方的情绪,我们不知道怎么样处理,也不知道怎么样承接。我们害怕情绪的表达,更害怕情绪表达之后的对方的反应。情绪变得不可控,关系变得不流动。

 04 

孩子常常会比成年人更能接受当下,该生气的时候生气,该难过的时候难过,而事情结束之后又毫不掩饰对父母的依恋,这也正是孩子们的可爱之处。孩子更容易接受情绪的流动,更容易的从情绪中出来。同时,也容易因为我们对情绪的态度,而陷入情绪的困扰中。

那我们在面对孩子的情绪的时候,我们可以怎么做呢?

➤ 第一步,就是允许孩子的情绪,允许孩子有情绪的表达。

这是最简单的一步,却也是很不容易的一步,因为孩子情绪的出现,必然会引起自己的情绪出现。所以要记得觉察,哪些情绪是孩子的,哪些情绪是自己的。我们只有学会自己对自己的情绪埋单,孩子才会在我们身上学会为自己的情绪负责。

➤ 第二步,帮助孩子给他的情绪起名字。

情绪不可知的时候,情绪就像是不可控的。当情绪可以被接纳的时候,情绪就可以流畅地表达出来,引导和告诉孩子,他刚刚的情绪是什么,是愤怒、是难过、是失落、是开心…。

当孩子可以认识自己情绪的时候,孩子就会感受到,这是他生命中的一部分。

当孩子能够认识自己的情绪的时候,就能知道情绪背后有什么,而这常常也意味着,他对别人的情绪也能有觉知,孩子将会分辨出哪些可能是自己的情绪,哪些是父母的情绪,哪些情绪是不用他负责的。情绪就变成可控,关系也会变得更流动。

➤ 第三步,了解情绪背后的事件。

当孩子表达出感受之后,孩子的情绪已经缓和很多,接下来才是处理现实层面发生的事情。

同样的,对于我们我们都是情绪没长大的成年人而言,在面对自己或是在亲密关系中,也可以用这样方法去了解和认识自己的情绪。觉察哪些是自己的情绪,哪些是对方的情绪。

关系中的冲突与争吵,不是用来打败彼此。因为我们都希望对方,能够看到我们那份无法表达的感受。

千万不能再说的这句话就是:

“这个太贵了,咱们买不起!”

这句话不是在教给孩子接受现实、谨守本分、培养崇尚节俭的美德吗?怎么会让孩子穷一生呢?

坑惨孩子你还美德?美德个屁啊!

从心理学上讲,6岁前,贫穷意识一旦形成,就会深深深深深深的深植在孩子的潜意识深处,刻在骨子里,一生就再难摆脱了,从而决定了一生穷苦的命运。

这就是著名的“太贵效应”。而刮骨疗毒,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

我们先举几个生活中的例子,对比一下;然后再分析一下,这个心理效应为什么会影响一辈子?最后再说说,正确的应该怎么说?

第一个例子:大学宿舍里的两个同学,一个就是在这句话下长大的,成绩很好,平时却特抠门儿,舍不得多买一点东西,甚至在考研的时候,为了省下买真题的两三百块钱,他竟然花了两个月时间泡在图书馆里找资料。

可能有朋友会说,这没什么呀,节俭嘛,穷人家的孩子就应该这样。你往下看,他将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

考研结束,他的分数在边缘上,只能等调剂通知下来。按说,在这种时候,你得一刻不停地盯着,刷新页面,等待消息。可他没有电脑,也没有智能手机,就去自习室学习去了。

恰好那天下午两点出,调剂的信息出来了,而且让四点之前就必须把确认志愿信息发回去。等到他接到同学的通知,再去报名时,名额已满!机会没了!

他一个男孩子,大哭一场,埋怨给的时间太短,却没有想过:在那个关键的节点,时间远比金钱重要。

事后,同学们问他,怎么不买个电脑呢?有个智能手机刷刷信息也好啊。

他说:“爸妈从小就跟我说,太贵的东西,我们买不起,买了浪费钱。”

你看,他只要多花两百块钱买几套真题,也许就能多考几分,不必等调剂,或者买个手机随时刷新消息,就不会错过调剂信息。

这种人就是“穷怕了”。因为穷过,所以做什么事情都是先考虑钱的问题。哪里知道,越是手紧,越是钱紧。越是先考虑钱,越是丧失了赚更多钱的机会。

而另一个同学呢,同样也是来自贫困家庭,却并不把钱看得很重,而是敢于投资自己。那一年,他决定考北京电影学院,就把所有的钱都拿出来,去北影上了很贵的辅导班,坐火车来往于学校和北京十几次,然后一次考中。现在,他写一篇影评的稿费至少一千多。

很多人说向北影、中戏这种学校得是富家子弟才能上的,但是这个穷得很彻底的同学,硬是凭借一己之力,完成了自己的华丽转身。

想起马云的故事,17年前,在杭州的一个小房子里,马云对他的十八罗汉说:“我们要建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现在你们每人留一点吃饭的钱,将剩下的钱全部拿出来。”

再举一个例子:北京一哥们儿,快五十岁了,一直到现在都没买房,一直住在当初单位分的一套五十多平米的小房子里。他就是手特别紧的那种人,有了点钱就存银行里,还都是存死期那种。现在他孩子大了,想买房了,可他存的钱却早已贬值了,根本买不起了。一天到晚长吁短叹,盼着楼市早早崩盘。

被“太贵效应”控制的人,很难豁得出去,很难破釜沉舟,也就很难抓住机会。

“太贵效应”为什么能影响一生呢?

“这个太贵了,我们买不起”这句话,有两个判断,一个是前半句“太贵了”,第二个判断是后半句的“我们买不起”。重点不是前半句,而是后半句。

尤其是“我们”这个词,代表着一种自我定位。

“太贵效应”一旦深刻在骨子里,它就变成了一个限制性信念,它就时时刻刻控制着主人的情绪、思想和行动,不断的发出指令,告诉自己我不行我不行我不行,永远是这种自我限制的封闭思维模式。

然后,整个人整个人生就会把钱看得太重,就都会变得保守谨慎,成为一个风险厌恶者。

贫穷意识还会造成自卑,内向,孤独的低能量性格。他可能这么想:我买不起,他们买的起,我不如他们,我们不是一类人,从而把自己孤立起来。

不仅如此,贫穷思维还造就狭隘偏激的世界观,很容易仇富,对社会和他人不友好,也对自己认识不清,要不自暴自弃,要不自我膨胀,影响孩子将来的发展。

自我膨胀的表现就是传说中的暴发户,缺乏品味,拥有LV包的人却不知道LV的核心价值取向。暴买的心理是不理智的报复性消费,本质上不是享受,而是能力证明,穿一身名牌也很难真正的快乐和放松,内心很累。

那么,如果家里确实经济条件不宽裕,也不想养成孩子大手大脚的坏习惯,又要避免灌输“贫穷意识”,那正确的话应该怎么说呢?

老九建议,要表达这几个意思:

1、赞同孩子的选择;

2、理解孩子的心情;

3、永远支持孩子的决定;

4、让孩子学会担当,学会自我负责;

5、和孩子一起努力。

6、当孩子完成,要祝贺孩子。

7、适当时机,引导孩子总结经验教训,把体验得来的智慧固定在生命里。

可以这样说(目光真诚且坚定的看着孩子的眼睛,最好握着他的手,轻声但笃定):

孩子,这个东西真的很好,对你的学习和发展都很有帮助,你的眼光很赞哦!虽然它很贵,咱家里也不富余,但是爸妈仍然同意你买它。孩子,你要记住:有价值的好东西,你值得拥有,你一定要创造条件拥有它!爸妈都相信你能做到!来我们一起做一个计划吧,看怎样能尽快攒够钱,你需要爸妈什么帮助,爸妈虽然不会代替你,但爸妈一定全力支持你,一定会跟你一起努力的!

这里面的关键是相信孩子,相信孩子的关键是相信自己。

并且记住:摆脱贫困的方法就是学习,而不是抱怨,从各种事情、不同的人身上学习,学习别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这比考个高分重要的太多了!

你家的孩子是不是老不听话?那是因为你不会跟孩子说话,说的话不是太生硬,就是动机太不纯,被孩子火眼金睛瞬间识破,一开口就把天儿聊死了。

别急,老九有办法。今天给九友们讲一个很短很有意思的故事,咱们跟人家学一手。

话说,美国加州有位刚毕业的大学生,在冬季大征兵中依法被征,即将到最艰苦也是最危险的海军陆战队去服役。他自打收到这消息,就一直显得忧心忡忡。

在加州大学任教的爷爷见到孙子一副魂不守舍的模样儿,就跟他孙子有了下面这段特经典特智慧的对话,一起来观摩一下:

爷爷:“孩子啊,这没什么好担心的。到了海军陆战队,你将会有两个机会,一个是留在内勤部门,一个是分配到外勤部门。如果你分配到了内勤部门,就完全用不着去担惊受怕了。”

年轻人问爷爷:“那要是我被分配到了外勤部门呢?”

爷爷说:“那同样会有两个机会,一个是留在美国本土,另一个是分配到国外的军事基地。如果你被分配在美国本土,那又有什么好担心的。”

“那么,我若是被分配到了国外的基地呢?”

“那也还有两个机会,一个是被分配到和平而友善的国家,另一个是被分配到维和地区。如果把你分配到和平友善的国家,那也是件值得庆幸的好事。”

“爷爷,那要是我不幸被分配到维和地区呢?”

“那同样还有两个机会,一个是安全归来,另一个是不幸负伤。如果你能够安全归来,那担心岂不多余。”

“那要是不幸负伤了呢?”

爷爷说:“你同样拥有两个机会,一个是依然能够保全性命,另一个是完全救治无效。如果尚能保全性命,还担心它干什么呢。”

年轻人再问:“那要是完全救治无效怎么办?”

爷爷说:“还是有两个机会,一个是作为敢于冲锋陷阵的国家英雄而死,一个是唯唯诺诺躲在后面却不幸遇难。你当然会选择前者,既然会成为英雄,有什么好担心的。”

老九真是很赞这位爷爷的心态。这跟九型秀微信一直传达的理念一样:无论人生遇到什么样的际遇,都以积极心态面对,选择决定命运,而心态决定选择。

所为积极心态、正能量,就是不管遇到什么事,任何事情,都先别分好坏,而都理解为它是调整自己的信号,愿意、敢于、善于从任何挫折中汲取有助于自己成长的因素。因为,经验和教训都是智慧的来源。这样的人生,必然每时每刻都充满喜乐。

鸡汤喝完了,该上干货了:如何训练提高孩子的挫折商?

“挫折商”高的人抗挫折能力强。高挫折商者有四特征:高控制感,事情再糟糕也相信能掌控局势;内归因,倾向于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低延伸,不把挫败感延伸到其他领域;高耐力,不是瞎忍耐,而是建立在预见力之上。

要培养孩子的“挫折商”,请家长先从这四点入手提高咱自己的挫折商:一,孩子做得再差,也让孩子相信事情有转机;二,父母多做内归因,让孩子学习;三,孩子做错一件事就只是一件事,别搞得给天塌了一样,更要善于总结具体错在何处;四,积极预见孩子的美好未来而有耐力。

【附录】

其实,这份别出心裁的征兵广告出自于一位著名心理学家之手。征兵广告的内容如下: 

“来当兵吧!当兵其实并不可怕。应征入伍后你无非有两种可能:有战争或者没有战争,没有战争有啥可怕的?有战争后又有两种可能:上前线或者不上前线,不上前线有啥可怕的?上前线后又有两种可能:受伤或者不受伤,不受伤又有啥可怕的?受伤后又有两种可能:轻伤和重伤,轻伤有啥可怕的?重伤后又有两种可能:可以治好和治不好,可治好有啥可怕的?治不好更不可怕,因为你已经死了。” 

我们是朋友还是情侣?

我应该再进一步还是保持距离?

有些人很难忍受这样的不确定感,他们的浪漫关系只有存在或不存在两种状态。但对不确定容忍度高一些的人,则可能会更长时间处于一段暧昧的状态中。

处于暧昧之中的双方究竟是怎样一种心态?什么样的人更容易长期处于暧昧的关系之中?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亲密关系中的暧昧呢?我们今天就来谈一谈。

浪漫关系中的暧昧(Ambiguity)

 “Ambiguity”一词,维基百科定义为是一种意义的不确定性(uncertainty of meaning),这种不确定使得任何解读都存在可能性,而不存在确定的“有意义”或“无意义”。全有或全无都代表了某种确定,而只有介于全有和全无之间的各种可能性,才是“暧昧”。

 “Ambiguous Relationship” ,就是我们中文里常说的 “暧昧”——对彼此关系的内涵存在不确定(Draucker & Stephenson, 2012),不确定双方对彼此的感觉;不确定是否要进入一段亲密关系,做出承诺成为固定的伴侣;不确定是否要结束当前这种不明朗的关系状态,拒绝再和对方做出更多的互动。在大多数时候,暧昧都产生于 “承诺”与“拒绝”之间的矛盾。

暧昧中的承诺或拒绝,都仅仅是一种暗含的“倾向”,即处于暧昧中的人从来不主动公开地表明自己“会承诺”或“会拒绝”的立场。倾向于承诺的人,从未明确提出过自己的承诺,而只是在心中有这样的期许;倾向于拒绝的人也从没有给出明确的拒绝,而只是内心认为自己不愿/不会/不能和对方在一起。

暧昧与追求的区别,就在于是否有一方明确自己想要承诺,以及这种确定的立场是否通过各种信号传递出来。追求的一开始关系的表现可能接近暧昧。

我们通常看到的人在暧昧中的状态3种不同类型:

(1) 倾向于承诺

(2) 倾向于拒绝

(3) 自身的想法也不明确,在承诺和拒绝之间摇摆(最常见)

如果两个人都是第(1)种,这类暧昧关系常见于亲密关系的早期阶段,是双方靠近对方的过程;

如果有一方是第(1)种,另一方是第(2)或第(3)种,则前者往往时不时感到受挫(推进关系的愿望无法达成),又因为对方没有明确表明拒绝而不敢决断,感到“被困住”,最终产生对对方的愤怒情绪。

如果双方都是(2),这类暧昧关系往往以更明确的“浪漫关系的不存在”为结局。

而如果是(3)的状态,则会给暧昧关系带来最多的变数,却也是最常见的状态。

*暧昧关系的特点

1. 双方对于关系的期望常常存在差异

暧昧中的双方对于彼此的亲密程度、忠诚度以及责任义务(Obligation)的期望往往都存在差异(Draucker & Stephenson, 2012)。

倾向于承诺时,认为彼此应当更亲近,也更愿意花时间与对方相处,甚至在一些场合做出一些看似“宣誓主权”的行为。而倾向于拒绝时,则认为彼此应当保持适当的距离,自己也能够与其他人保持一定程度的亲近。

在忠诚度方面,倾向于承诺时,一方会希望自己是对方唯一的暧昧对象 (exclusive),在对方对他人做出一些暧昧的或是与自己同等亲近的举动时,便会感到愤怒、吃醋(jealousy)、甚至觉得对方背叛了自己。而倾向于拒绝时则认为,双方的关系并不存在承诺,因此也就并不排他,更不存在忠诚的问题。

人们对于伴侣总有许多责任义务的期待,例如伴侣之间,应该在另一半有困难的时候,及时提供支持。倾向于承诺的一方便会对暧昧关系中的另一方,也存在这种对伴侣的责任义务的期待,而倾向于拒绝的一方,则会认为这种妄加的义务毫无根据。

此外,对于关系期待的差异本身也是造成两人关系停留在暧昧中的原因之一。更确切的说,是双方对于不同期待的缺乏沟通,使得两人深陷于对对方的行为与期望的猜测之中。这种猜测很多时候是会阻碍双方做出实质性的举动,来促进彼此的关系走向更明确的阶段的。

2. 付出与索取的不平衡

当暧昧中的一方更倾向于承诺,而另一方更倾向于拒绝或处于摇摆中时,双方就有可能出现一种付出与索取的不平衡(Silentio, 2011; Stanley, 2014)。

更倾向于承诺的一方在关系中的配合度会更高,更愿意自发地为对方考虑。而由于暧昧关系没有责任义务的约定,他们的这些行为并不一定会获得回报。 

暧昧中会有哪些常见的表现

倾向于承诺时(Silentio, 2011):

1. 着迷(obsessed)。总是花很多时间在幻想两个人关系可能的进展,或者花费极大精力揣测对方的表现与想法。

2. 付出。对方总是忽近忽远,付出也许会让彼此的关系更近。同时,似乎自己在这段关系中,付出才是唯一确定和可以被自己控制的事情。

3.迂回地接近。比如,接近对方的好友,希望借他们的交谈让对方更多了解自己。

4.试探。会试探性地说出自己内心对承诺的渴望。但以并不严肃地方式,因此可以假装自己并没有公开表明过自己的立场,即使对方事后询问,也可以推诿。同时,也抱着一丝侥幸的心理,希望得到对方积极的回应。

倾向于拒绝时(Silentio, 2011):

1. 不排他。并不只和特定的某一个人保持着这种不确定的暧昧关系。

2. 模糊焦点。当事情超出了控制——对方表现出了更多的想要确定关系的意图时,便会尽力模糊焦点,比如以“我们都是很好的朋友”来临时界定双方的关系,甚至刻意疏远对方一段时间。

暧昧是一个系谱,承诺与拒绝是系谱的两端(两个极值),大部分人都在两端中来回摇摆,根据当时当刻所处的在系谱上的位置做出自己的行为情绪反应。而影响自己所处位置的因素很多,自己对对方所处位置的揣测也是其中重要的一个因素。

是什么让人们选择承受这种不确定感?

其实,暧昧中的双方都是这种不确定性的始作俑者,而他们中的任何一方都有各自的原因不愿打破这种不确定性或乐于享受这种不确定性。

1. 希望能保留更多的选择权

在Rusbult等人(1998)提出的亲密关系的承诺投入模型中指出,有更多可供选择对象(alternatives)的人,越少对一段关系做出承诺。类似的,人们有时候之所以不愿被一段确定的关系所束缚,也是因为希望能有机会接触更多可能的选择。

因此,不论是倾向于承诺还是倾向于拒绝的人,他们之所以不愿意公开表明自己的立场,就可能是因为害怕这种“确定”会导致一些选择权的丧失。明确承诺的人,会因此失去其他可能的选择;而明确拒绝的人,则会因此失去眼下的这个选择(被自己拒绝的人)。

2. 回避可能的“确定的痛苦”

有些人认为,身处一种不确定的暧昧关系之中,就能够逃避一个确定的状态可能带来的痛苦。

他们可能是害怕真正做出承诺。暧昧,就意味着两个人并未真正开始一段感情,没有所谓的开始,将来就不会有痛苦的结束(Stanley, 2014)。尽管事实可能是,暧昧关系也会因为对方态度改变而结束,丧失感和痛感其实在亲密关系中很难避免,不论是确定还是不确定。

他们也可能是害怕被拒绝。他们会认为自己的承诺等于将同意或不同意的主动权交给了对方,而自己则会陷入对“被拒绝”的恐惧与痛苦之中。那些曾经遭受过遗弃、虐待或背叛的人更害怕被拒绝,同时他们也更容易将对方的一些行为解读成是一种拒绝(Horney, 1937; Downey & Feldman, 1996)。

他们还可能是为了回避做出明确的拒绝。这不仅意味着一种可能性的消失,也意味着他们需要面对拒绝对方时尴尬或冲突的场面(Lindsay, 2015)。

同时,他们也害怕被承诺。对于有些人而言,确定的承诺关系,意味着双方都要做出更多的投入,而他们可能还没有为此做好准备。

另外,Cui和Fincham(2010)对于285人的纵向研究(longitudinal study)发现,父母离异的人对于亲密关系中的承诺抱有负面的态度,且对不做承诺的关系抱有更积极的态度。

3. 喜欢这种不确定性所包含的“游戏式张力”

关系中的不确定性,赋予了人们更多的想象空间。Norton,Frost和Ariely(2007)的研究发现,当我们对对方知之甚少时,我们会假定甚至是错误地假定(falsely assume)一些对方的特征来弥补这部分的空白。并且,我们所假定的这些特征,更可能是对双方关系有利的一些想象。

例如,在对对方没有更深入的了解时,我们通常会倾向于假定ta与自己有许许多多的共同点,人格特质、价值观、世界观等等(Byrne, 1971; Byrne, Clore, & Smeaton, 1986)。也就是说,两个人之间的不确定性(恰到好处的距离),会让我们始终对ta充满了美好的猜测和想象。

这种想象的空间,让我们渴望的关系动力能够有充分的空间去展现。一个渴望施受虐状态的人,会在暧昧关系中感受到高度的权力的角逐、征服和被征服、统治与被统治,尽管ta所感受到的东西很多来自自己对对方行为的揣测。

我们每个人头脑中都有一份关于亲密关系的“剧本”,有意思的是,很多时候当我们真正走近一个人,与真实完整的ta建立起持久的亲密关系,这份“剧本”的演绎反而会受限,不如不确定的关系中我们所能体会到的那么深刻。

同时,这种不确定性为热衷于分析他人一举一动的人提供了机会。有些人乐于从对方的行为举止中发觉其感情的线索,而暧昧满足了他们这种分析、侦查、抽丝剥茧似的乐趣。

因此,有些人着迷于这样的“游戏”,而并不愿意真正走入确定的亲密关系中。

关于暧昧关系的几点建议

在前文中我们提到了,暧昧是一个系谱,承诺与拒绝是系谱的两端(两个极值),大部分人都在两端中来回摇摆。通过你们双方在这段关系中大部分时候的行为表现,也许你可以感受到你们各自在这个系谱所处的大致位置(大多数时候稳定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我们无意对你们关系的走向有任何的干涉。仅有以下3个简单的意见与你们分享:

(1) 暧昧关系也是认识自己的好时机

我们对他人的揣测和想象高度体现着我们是谁、我们有哪些思维模式。暧昧关系会极大激活我们的幻想和揣测。当别人的行为可能有多种解读时,你是不是总是会倾向于从某一个角度解读它,为什么?你对别人是否有某种特定类型的幻想?是否有某些一以贯之的范式?你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是否有长此以往的想象?

类似这样的问题,其实能够触及到我们最核心的部分,哪些东西对我们来说是最有吸引力的,哪些是我们最恐惧的,什么最会激发我们强烈的情绪,等等,这些问题能够描绘出你具有怎样的人格结构。

(2) 暧昧关系是你练习承受不确定性的好时机

ta没有回我短信?Ta和那个人是什么关系?我刚才这样说ta会欣赏么?有时完全无法忍受暧昧,是一种不那么健康的表现。有些人用“撤离”,“先主动拒绝”来终结、排除关系中的所有暧昧因素。但就算是在一段已经确立的亲密关系中,不确定感也是不可避免,时不时会发生的。承受关系中的不确定,不以冲动的行为应对不确定感,对关系的持久稳定有关键的作用。

(3) 如果你总是只有一段接一段的暧昧关系,而无法进入确定的亲密关系,你可能需要反思你的动机和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