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样的父母造就怎样的孩子。
内心强大的父母,培养出来的孩子内心一定是强大的。胆小的父母,想培养一个胆子特别大的孩子,可能性不大。
所以,父母的个性特质,实际上影响了孩子的个性特质。
如果妈妈胆子特别小,总是担心,把外界所有的事情都当成是危险的。当孩子要出去的时候,你可能会告诫他:“孩子啊,出去一定要小心,外面的坏人很多,不要让坏人伤害到你。”
待在妈妈怀里的孩子长不大,他也没有太多的能力保护自己。慢慢地,他也变成了一个特别胆小的人。
父母对孩子的期待,我们也要理清,有些期待是合理的,有些期待是不合理的。
有一对父母,尤其是妈妈,特别希望女儿嫁给一个自己认可的好丈夫,但是女儿喜欢的是另一个男人。
因此,母女之间的矛盾非常大。
女儿已经28岁了,难道不会自己选择?
妈妈太强势了,一直在控制女儿,在女儿发出反抗的声音时,妈妈崩溃了。
妈妈对女儿的期待是什么?
寄生活幸福的希望到女儿身上。因为自己现在的婚姻生活并不如意,所以,妈妈要把这个愿望扔给女儿。
就像我的父亲一样,那时候他的成分不好,家庭受到牵连,上不了大学,参不了军。所以,内心中一直很憋屈,把他的心愿全部扔到我跟弟弟身上。
父亲的这个心愿虽然没有用语言表达出来,但在平时的教育中,他一直这样期待着。对我的要求很严格,严格到希望我成为一个完美的人。
不仅如此,他还希望我报考他喜欢的专业,从事一份他想做的工作。
这是父母对孩子的期待。
然而这是父母的期待,不是孩子的责任。
作为父母的我们,要孩子完成我们的期待,认为这是孩子的责任。这就在无意识间把孩子变成了父母的照顾者。
家庭结构中的每位成员都有自己的功能。
如果每个人的功能都是完善的,那么,家庭结构相对来说会比较好些。
有些孩子变成了父母,父母变成了孩子,这样的家庭结构是病态的,也是不健康的。
家族的传承对孩子的意义是什么?
有一些家族的传承,对孩子来说,或多或少有一些影响。比如,你的家族是书香门第,家族的书香气息会传递到孩子的骨子里去。
“三代成就富豪,三代成就绅士”也是类似的道理。
当然,家庭中糟糕的东西也会被传承下来,比如,暴力,冷漠。
我认为,能给孩子的生活带来积极意义的传承,可以继续传递下去。糟糕的东西,可以慢慢地去斩断它。
中国家庭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孝顺,很多妈妈明目张胆地要求孩子听话。
妈妈之所以敢这样做,因为这符合我们普世的价值观,也符合中国的家庭文化。
孝顺到底是什么?
既希望孩子听话,又希望孩子有自己的主张。可是,这样的可能性不大。
又要马儿跑的快,又不给马儿吃草,孩子怎么可能做到?
我一直认为,中国孝顺是一个比较糟粕的东西。
它的目的是为了父母和孩子不分离。
但实际上,孩子的成长是要完成很多次的分离的。
第一次分离是孩子从妈妈的子宫里出来,即母体分离。
第二次分离有点像断奶,从共生的状态变成独立的状态。
第三次分离是在孩子两三岁之后,开始有“我”的概念了,这时,孩子跟妈妈的分离更多。
孩子长到一定的年龄,要去幼儿园。很多孩子有分离焦虑,其实,分离焦虑不代表什么,每个孩子对于分离都会感到悲伤,很正常。
再一次的分离就是孩子完全独立的时候,也是我们所说的青春期。孩子的能力越来越强,对父母的需要越来越少。
最后的分离就是死亡了,对吧?
分离是一定会产生的。如果妈妈能接受跟孩子的分离,在分离的阶段给到孩子机会,这自然是利于孩子成长。
有时不是孩子不愿意离开,是妈妈离不开孩子。
原因是爸妈内心的恐惧,比如:我老了以后怎么办?会不会没人养我?
中国人的孝顺,更多来自于赡养方面。
孝顺文化中的糟粕是指什么?
第一,去人化
所谓的去人化是指,我们不会把更多的注意力关注到孩子的行为上,只是把孩子当成一个工具,主要关心的是父母自己的喜怒哀乐和情绪。
有的孩子哭了,妈妈大声说道:“哭什么哭,有什么好哭的?这点痛算什么?”
孩子说,“妈妈,我好痛,真的很痛。”
妈妈说,“没什么,一会儿就不痛了。”
这就是去人化,我们没给你孩子任何的机会去表达自己的感受。
其实,只要是人,就有感受,就有七情六欲。去人化就是把对方当成了没有情感的机器。
第二,工具化
工具化就是“为我所用”。
“儿子,你必须出人头地,不然我会很没面子。等你功成名就了,我就可以在别人那里显摆一下了。”
第三,极致的利己主义
很多妈妈经常说为孩子好,但真的是这样吗?
有时,很多孩子很坦率地说,“你千万别为我好,你还是为你自己好吧。”
事实上,每个人都是利己的。
但这种利己是在有限的程度范围内,不是去牺牲孩子的利益来完成你的利己主义,这样就麻烦了。
例如,孩子吃饱了饭,你硬塞给他,觉得孩子肯定没吃饱。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就要为了满足你,牺牲掉自己的利益,吃掉过量的晚饭。
很多厌食症的孩子,在幼年的时候强迫着塞下了很多东西,这就是打着“为你好”的幌子来满足自己的愿望。
有一些老年人带孩子特别担心,怕自己没带好会被子女挑剔,于是,给孩子穿很多很多衣服,吃很多很多东西,把孩子养得白白胖胖。
其实,在这种关系里也隐藏着我为你好,打着自我牺牲,但背后藏着极致的利己主义。
尽管我们内心有想要孩子帮我们实现的愿望,但还是会说,“我是父母,孩子必须孝顺父母,要听话”等等。
这是孝顺的糟粕。
3
说了这么多,只是想让大家思考一下,我们跟孩子之间的关系。
学会思考是学习的第一步。
没有谁是天生懂得如何做父母,也没有谁天生就是一个完美的人,我们要允许自己有试错的机会。
对孩子来说,给予他们试错的机会,正是他们发展自己能力的最重要的东西,
给大家留几个问题吧。
问题一,你心目中完美的孩子是怎样的?
问题二,完美的孩子对你意味着什么?
问题三,你的孩子是怎样满足你的期望的,当他们无能为力的时候,会用怎样的方式表现?
问题四,假如完美孩子不存在,你有怎样的感受?
当大家朝这四个问题去思考的时候,也许某些答案就出来了,这也是我们学习成长的过程。因为这些问题很少有人问自己。
我曾经说过:“孩子的问题一定是父母的问题”。
这句话虽然说的有点绝对,但是有依据。
因此,当我们对孩子有一些失望时,需要多反省自己,不是说,一定要孩子变成一个好孩子,让孩子来满足我,我就可以不用焦虑了。
如果很多父母能从这个角度来考虑问题,那么,很多问题就解决了。
父母可以这样想:孩子的问题,可能是我的问题。从我们自己身上去发现需要改变的地方,然后做出一些改变和调整。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这样,当你发生了改变,对面的那个人一定也会发生改变。这条定律不仅适用于夫妻关系,也适用于亲子关系,以及其他的各种关系。
很多老师的课程,讲的比较多的是技巧。
我觉得,如果没有能力,再好的工具也没办法利用起来。就像一个只有3岁的孩子,给他一个再精美的工具,他也不能很好地运用。
所以,工具运用的好不好,主要取决于使用工具的那个人。
我很少说工具的使用或技巧,更多的是希望父母们能自我反省,内心强大,爱孩子,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给予他们足够的陪伴。
当父母的能力越来越强,对孩子来说,就是幸福的源泉。
祝福每位父母都是学习型的好父母,给孩子在成长中提供多一些帮助和支持,少些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