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搜索

想当年

当第一次有人跟我分享“请你向我道歉!”这个管教神器的时候,我如获至宝,心想:“原来还可以这样啊!我以前怎么没想到呢!太好了!”

回家后跃跃欲试!终于等来了一个我觉得恰如其分的机会,我温和而坚定地对阳阳说:“请你向我道歉!”我诚恳地盯着他的眼睛!

阳阳还沉浸在刚才的事件中,没有回过神来。我的一句话,让他更加困惑了,他愣愣地看着我,一言不发。

我蹲下身来,用我的双手抓住他的手臂,使他可以直视我,我更加诚恳地紧紧地盯着他的眼睛,越发温和而坚定地说:“你刚才打我,把我弄痛了,请你向我道歉!”

他可怜巴巴地垂下眼睛,默不作声,过了一会儿他低声说:“对不起,我向你道歉!”

哇,好有用啊!我的心里乐开了花!当然,我没得意忘形,我温和地微笑着,对阳阳说:“好的,我接受你的道歉,你可以去玩了~”

阳阳并没有像我一样微笑,而是低着头,迅速地从我的胳膊底下溜走了。

小试牛刀,就大获全胜啊!我既没有骂他打他责备他,也没有委屈自己,哈哈!育儿神器啊!我美滋滋地想。

后来

后来,这一招我越用越顺手,每次都能迅速搞定!而且我发现不仅适用于我和阳阳之间,还可以用来处理孩子间的纠纷呢! 比如,阳阳抢了别人的玩具,小朋友和其家长都不开心了,我立刻说:“阳阳,请你向小明道歉!”阳阳一道歉,我也跟着道歉,对方的家长都不好意思了,问题也不是问题了;临了,人家还夸我教子有方呢!

但等等,好像有点不对劲哎~ 哎呀,算了,育儿专家都说了,管用就是硬道理啊! 好吧。

直到有一天,我把阳阳的玩具弄坏了,然后熟悉而陌生的场景出现了,熟悉的是那些话语,陌生的是,居然这些是用在我身上的!

我还沉浸对阳阳的歉意中,想着自己太不小心了,居然把人家最喜欢的小车的轮子弄坏了。

我看到阳阳几乎是迫不及待地对我说:“请你向我道歉!”

我一愣,瞬间进入了分裂状态。脑子说,他是对的,我也是一直这样要求他的,我应该道歉!心里说:我知道我应该道歉,但我真的很不爽,很不爽!到底哪里不对劲!脑子说:先道歉吧,否则你前面的努力都白费了!心里说:不行,凭什么呀,我又不是故意的。

阳阳越发急迫地说:“请你向我道歉!请你向我道歉!你弄坏了我最喜欢的玩具!”

我语塞:“妈妈我~”

不由分说,阳阳又在念叨:“请你向我道歉!”

我匆忙回应到:“对不起,我向你道歉!”

阳阳居然不依不挠,他说:“但是,我不原谅你!因为这是我最喜欢的玩具!”

啊?等等,剧本不应该这么演的呀!

我定定神,继续诚恳地说:“我向你道歉,真的很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

阳阳说:“我不原谅你,我不原谅你!你赔,你赔~ 你是个坏妈妈,你弄坏了我的玩具~”

瞬间,我心里万马奔腾,在心里骂到:我KAO! 我都道歉了,还是个坏妈妈,你TMD太不识抬举了!

我再次进入分裂状态,一个声音说,无论怎样你都要温和而坚定要坚持,另一个声音说,我气死了,我要被气疯了!

后面的情节,脑补即知,一片混乱~

混乱过后,我开始反思,到底怎么回事?明明是一用就灵的育儿神器,怎么成了砸自己脚的石头?

老实说,当时我真没想明白。幸好,我还记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既然我不爽,那估计孩子也不爽,我不再对孩子说:“请你向我道歉!”

再后来

直到深入学习了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根基的P.E.T.父母效能训练的课程之后,我才终于了然到底是怎么回事。首先简单介绍下P.E.T.里独有的“问题归属权”的概念,P.E.T.的问题区不代表好坏对错,仅仅表示一种状态或状况,谁有强烈的情绪和感受,谁就处在问题区,谁就为问题负责。

来,我们试试看,用P.E.T.的方法如何处理。在以下的情景当中,戈登一下,谁在问题区?谁有强烈的情绪或感受?

1有可能双方都不在问题区。

场景:发生在妈妈和孩子之间。孩子打了妈妈,妈妈很痛,妈妈要求孩子向她道歉。孩子是不小心打的,妈妈也知道孩子是不小心的,痛是痛的。 

妈妈可以发表白性的我信息:哇,刚才那一下好痛啊!还好,现在不痛了。

(这样是不是很真实?)

孩子可能会说对不起;可能会过来看看摸摸刚才他打到的地方,哎呀,这里都红了,我的劲儿好大呀, 下次我会小心的。(这样是不是更自然更有爱,更有爱的流动?)

2有可能孩子处在问题区,妈妈不在问题区。

场景:孩子在搭积木,一直都搭不好,结果妈妈好心来帮忙了,但其实他不要妈妈的帮忙,于是他用打的方式来阻止妈妈。

妈妈可以倾听孩子:搭了这么久,都没搭好,好郁闷啊。你没让妈妈帮忙,妈妈直接帮你了,你就更不爽了!

妈妈可以表白:我才明白,我太着急想帮你了,而你想自己来。抱歉。

3有可能双方都在问题区。

还是上面2的例子,有的妈妈可能就有情绪了。

妈妈可以增加换挡的技巧。

比如,妈妈:现在我也很郁闷,一方面我知道自己太着急帮忙,打扰了你;另一方面,打得好重啊,痛得不行!

可能孩子的情绪温度会很高:每次都这样,说好了我自己来,你又来插手!烦不烦?!

妈妈倾听孩子:是哦,妈妈一再管不住自己,打扰到你了,你受不了了。

孩子:是啊,而且你答应的好好的,可就是做不到。

妈妈倾听孩子:我说到做不到,让你失望了。

孩子:哎,我也知道其实你不是故意的,你是忍不住。

沉默。

孩子:妈妈,我们一起来试试你说的快乐大法吧,看以后怎么可以避免我们俩都不爽,而是我们俩都开心!

妈妈发出肯定性我信息:哎呀,你先想到了!你这么说,我忽然觉得轻松了好多!我们赶紧开始吧!

4有可能孩子不在问题区,妈妈处在问题区。

场景:孩子和妈妈在游戏,孩子玩得尽兴,但出手很重,让妈妈很痛。妈妈可以表白加面质性我信息:我挺喜欢跟你玩这个游戏。不过你玩得嗨的时候,我就开始紧张,担心你打痛我。我纠结啊,又想好好陪你玩,又害怕无意中被打痛了。

邀请

有些朋友可能看到这里就头痛了,原本只要一句话就搞定的事情,到我这里变得这么复杂了,还要分各种情形,分别对待,心累啊!当妈的,真心不容易啊!的确如此。

我邀请大家看看这两种方式之间的区别。我喜欢用一句话来概括P.E.T.的沟通模式:那就是不越界、负责任、无伤害、一致性的沟通。

1 当我直接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的时候,我是否在越界?

我是否有N种预设:你是孩子你不知道该怎么办,我比你更知道该怎么办!因为是你错的,我对的,所以我有权决定你应该怎么做。

2 我们是否打乱了孩子成长的节奏?

当有矛盾冲突发生时,孩子需要有时间和空间去感受去理解去厘清,这个过程对孩子来说,就是进行情绪管理、人际交往的自我学习的过程,我们是否简单粗暴地打断了这个过程。

3 我们是否拿走了孩子独立自主处理问题的机会?

我们是否拿走了孩子为自己的情绪和时间负责任的机会?

当孩子从情绪中走出来时,会有自己的智慧有创意地解决问题。我们是否遏制了这种可能性和多样性?

4 道歉的意义何在?

1)当孩子有歉意时,他自己向我道歉 VS 我要求他向我道歉,孩子会更喜欢哪一种方式?哪一种方式会让他觉得他是自己的主人?哪一种方式会让他反而抗拒,不想道歉了。

2)如果孩子没有歉意,我非要他道歉,这是否流于形式?这是否让孩子无法做真实的自己?这是否让孩子无法内外一致地表达自己?

3)孩子发现用道歉的话语就可以得到原谅,他可能用道歉来做挡箭牌。我都道歉了,你还要怎样?通常,我会感到很郁闷,是的他道歉了,但是他没有诚意,他不是真心的,他在敷衍我,我依然心里很硌塞。

4)当孩子发现只要有道歉的话语就可以放过他,他有可能用道歉来做保护伞。曾经出现的案例是,孩子去打别的孩子,然后立刻道歉,一再如此,用道歉逃避责任。

学员分享

以下是来自学员开心妈妈的分享,她用了跟以往不同的方式来处理,没想到孩子的回应那样有爱有创意。愿我们都珍视孩子的这份与生俱来的爱的天赋。

孩子让我陪他画画,他让我帮他先画个爱心框架子,我画了,他闹了,告诉我爱心画倒了,边哭边开始用手打我,他打了我一拳,我躲开了,任他哭着,等他冷静一点,我平静地告诉他:开心,打是解决不了问题的,然后我走开了(自己确实也需要冷静,每次被打,心情很挫败也很懊恼),他一个人坐在那边继续哭。一会功夫,他拿着我刚才画的那张爱心框架子的画,来到我的面前,我一看,他填充了这张画,爱心中间还画了我的脸,他双手拿着画举到我的面前,表情很愉悦,但没说话,我接过画,问他,开心送给妈妈这张画是想向妈妈表达歉意吗?他点点头!

按照以往,他做错事情,伤害我,我会要求他向我道歉,后来和微微辣老师沟通,没必要执着这个。小孩因为屈服向你道歉,不一定是真心的,是威逼的结果,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如果孩子向人示好,道歉的方式很多种,不拘泥一种,只要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就值得鼓励!我还没来得及用P.E.T.事情就解决了,很顺利,前后没几分钟。

开心妈妈的更多感悟:从孩子身上发现很多的美,反过来,是孩子在教育我们!孩子是上天赐予我们最珍贵的礼物,好好珍惜它,呵护它,并且坚信,孩子永远是向光生长的,所以相信他们,因为他们本来就是天使!

近些年来,心理学在中国蔚然成风,人人都能喷几个心理学名词,都能说几套心理理论。好的方面是:人们开始关注自我感受、心理健康了。但也有不好的方面,那就是:心理学被滥用,许多人许多事被胡乱贴标签,一些理论被歪曲误解,错误地指导人们的生活。

中国人历来对舶来品、舶来文化大多有浓厚的兴趣。明清以后,波斯、西洋、美利坚文化随着商品、炮舰、机械、理性科学纷至沓来。租界是西方列强、亚洲日本展现自我文化的首要阵地,一些全新的生活方式、服饰、言行、唯美而精致的建筑让上海、天津、香港呈现出一片文化繁荣。在人类的角度,西方文化的侵入的确对中国人生活方式的变革与发展起到强大的催化作用。在国家角度,却是随着主权逐步丧失,中国人也失去了对本土哲学思想与文化传承的自我尊重。上世纪50-80年代,中国大陆对西方文化与生活方式采取了隔绝与否定,同时对本土文化传统、思想意识进行严厉的文化批判。只允许一种“社会主义”文化存在,让那时的中国呈现出一种畸形的自恋、自大与傲慢心理色彩。

8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建设与全面商业化,西方文化又成为了香饽饽,中国人在意识与文化领域逐步失去了平和、中庸与完整。金钱至上、唯利是图、奢侈品、精英思想滥觞、成功学横行霸道,败坏了国人的言行与操守,肢解了国人的亲情与伦理。但这不是西方文化的错,而是国人急功近利、断章取义、哗众取宠,同时又缺乏独立思考与批判力的结果。

 心理学的引入与西医有相似之处,好处当然要比坏处大得多。中医辩证与处方因人而已,因季节、地区、气候,人的虚实寒热而已,也因医师对医道的理解与经验而已。西医却是千人一面,在意同一性,忽视差异性,医道严格而标准,心理学也有同样的问题。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利用心理学,我在这里讨论几个心理学流行的观念,看看这些观点是否真的让你获益。

1. 孩子的问题都是家庭的问题?

这个观念的确改变了西方育儿的方式,培养出更为自信、独立、善良、诚实的几代人,对东方父母育儿有很大的帮助价值。问题出在东方育儿历来是以父母教导、安排为主,不那么主张给孩子自由空间,也不鼓励孩子个性完全的独立。人的自我不仅仅是自己,也包含着亲人与家庭。中国众多高僧大儒都有强烈的恋母情结,中国式育儿承载着家族的荣辱,这是孩子人格发展的主导动力。对大众来说,学习借鉴心理育儿是可取的,当麻烦出来简单的用“孩子的问题是家庭的问题”来解释就非常的不当。

很多心理医生不关心文化禁忌,缺乏敬畏心,中国毕竟是以孝廉为中心的伦理系统,把问题都归咎在父母身上多少显示出文化撕裂的暴力。最好的态度是过去父母没有错,今天我们来选择更有效的亲子方式。着眼当下做什么、或不做什么,而非竭力去找原因。换一个角度来想,人是社会的人,不仅仅是家庭的人,中国社会变化太快,亲子关系出现问题自然也应当。在多子女家庭,同一个父母,有的孩子发展好,有的孩子出问题,除了父母的问题应该存在多重的可能性。

2. 心理问题根植与早年的创伤?

中国古代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着眼于孩子的心性变化。心理学说,人的心理创伤是三岁以前的亲子经验造成的,注重的是父母养育的行为。这样的说法存在一种决定论思想,决定论与归因论是西方心理学两大致命缺陷,依照这样的观点,心理医生被局限在对人的成长经验刨根究底,却对人在社会的处境漠不关心。

心理学构词“创伤”着重早年生活事件带来的负性方面,中国文化视觉更彰显生活磨难给人带来的正性结果。“百炼成钢,不经一事、不长一智,家贫出孝子,国难见英雄,”类似的流行语在中国比比皆是。早年生活事件可能影响人在处事为人中的感受,最终构成人的个性特征。但价值的取舍,行为的目的,情绪的产生释放却是社会决定的。放眼自然界所有生物物种都是在各种灾难中挣扎幸存的,人为什么能排斥困苦。比较好的做法是用多重角度去解读生活事件给人带来的苦痛,不要仅仅用“创伤”去吓唬人。心理学的叙事言语构建国人的心理现实,很多创伤体验是在心理医生用创伤理论去回溯早年形成的心理情景。

3. 自我成长,每个人内心有一个长不大的小孩?

这是一个最奇葩的观念,把人记忆中早年那些难以忘怀、缠绕悱恻的不良感受看成需要彻底处理与解决的东西。经历了的事件与感受就是经历了,怎么可能把它拿走。今天我们改变了对那些事件的看法,不再流连在那些感受中,不是我们心中的小孩成长了,而是我们选择了新的态度。今天的你不是过去的你,今天我们不那么感受了,但那些让人心痛的感受依旧在人内心深处,它是你生命的一部分,难以或缺。

自我成长催生了很多商业培训,让少数人賺到了钱和名誉,却让更多的人失去了财富也失去了自我的完整。在我看来,自我是理论上存在,实际上不存在的东西,它更像是一种流动变化着的当下感受。人的自我体现在当下的同在关系中,因关系的不同而不同。在与培训师与同学同在的时候,你的自我感觉良好,回到家人与社会中良好感觉也就仅仅是感受过而已。

4. 心理越成熟,越健康的人越幸福?

当代心理学自喻为追求幸福的科学,遗憾的是美国有一个著名的对37位伟大的心理学大师的研究,结果显示36位大师承认一生是不幸福的,只有马斯洛声称自己拥有幸福的一生。问题当然不是心理学不好,而是心理学追求的目标与物质化社会对幸福的理解不同。心理越成熟的人对幸福的追求越少,这有点雷同于佛学中“人生即苦”。中国俗语说少年不看水浒,青年不读佛经。前者让人学坏,后者让人不思进取。今天学心理学的人日渐孤独,西方心理学大咖们历来喜欢印度瑜伽、禅修与西藏密宗,中国晚辈心理学家也热衷到庙堂打坐、静修、冥想。

其实,一个人自我完美以后就不需要世俗的关系与物欲了,他们可以自在满足。说实话,当今中外,成功人士大都心理不健康,越是怪胎活得更风生水起,自在逍遥。美国有一本书分析了一百年来几十位全球杰出人士,结论是他们大都人格不全,或多或少有严重的心理障碍。看看尼采、斯大林、霍金等等、以及中国马云,芙蓉姐姐,一定知道人不疯狂就是作死。想通过心理学获得自我圆满是可能的,想获得财富、成功、幸福是绝不可能,因为两者追求的目的不同。

5. 自杀都是心理疾病==抑郁症造成?

自杀从古当今都是人类也包含脊椎与哺乳动物死亡的一种方式,在人本关怀下“自杀一个都是多”成为人类对抗自杀的流行语。有一个奇怪的现象,越富裕的国家自杀率越高,而在不同种族、文化、生存环境下,某一地区、国家自杀率近一百年趋同。把自杀归结为抑郁的确是一个省力的事情,因为如此人们知道自己应该为自己或他人做点什么。在美国抗抑郁药进入我国以来,针对抑郁的诊断与用药已经泛滥成灾,抑郁与自杀多少有商业推广的嫌疑。

一个要强的老奶奶,因为跟邻居借鸡蛋,邻居认为少还了一个,上吊自杀了,是为了尊严。一个破产的富翁跳楼了,是为了家人能逃过沉重的债务,虽死犹荣。很多自杀是清醒状态下的图谋,而非抑郁压迫下的疯狂。“走投无路”是对自杀心境最好描述,但隐含的意义是社会缺乏善意,民众不够关怀。在中国抑郁药物滥用已经可以比美抗生素了,如果能够诊断中国人都是抑郁症,或者压力导致的情绪不良,唯一快乐的就只有药商了。其实,情绪如水,喜怒哀乐人之常态。人为什么不能抑郁,毕竟当今社会值得我们无条件快乐、舒心的事情真的很少。

6. 心理激励训练让人人都能成功?

这绝对是一句最煽情,也最误人子弟的口号。成功是不可复制的,中国不允许再有一个马云。激励技术似乎创造了一种可供操作的,致富与成功的流水线,但真正的杰出人士各具特色,不按常规出牌,也不按常情思考。在商业化的今天,中国社会雨后春笋般冒出很多的激励大师,他们知识修养浅薄平庸,却衣着光鲜,激情澎湃,旗下铁粉众多,为其摇旗呐喊。世界真正的商业大鳄,学界权威,金融霸主都非常的低调谦和,从不哗众取宠。

中国有所不同,中国地产业、商界暴发户们都喜欢人的眼球,经常在公众视线中高谈阔论,推销自己的成功之道,也推销自己的人生哲学,真应了中国一句老话:“无知者无畏”。我结识过几位激励大师,感觉是挂心理学羊头,买成功学的狗肉,拉西洋的虎皮,行敛财的行当。其实,西方没有激励培训,没有成功学,情商、财商、性商这些词根本不入流,在中国却大行其道。中国人口众多,资源严重缺乏,媒体却传播人人创业、人人成功,大吃大喝,豪宅香车。人人物欲高涨,难以满足,国家也难堪重负。成功学与美食节目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两大公害啊!

如果不是一个仁慈的命运在保护婴儿,不让他感觉到离开母体的恐惧的话,那么诞生的一刹那,婴儿就会感到极度的恐惧。但是婴儿在生后一段时间内同他出生以前并无多大的区别;他还是不能辨认物体,还不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以及他身体之外的世界的存在。他只有需要温暖和食物的要求,但却不会区别温暖、食物同给予温暖和食物的母亲。

母亲对婴儿来说就是温暖,就是食物,是婴儿感到满足和安全的快乐阶段。这一个阶段用弗洛伊德的概念就是自恋阶段。周围的现实,人和物体,凡是能引起婴儿身体内部的满足或失望的才会对他产生意义。

婴儿只能意识到他的内部要求;外部世界只有同他的需要有关的才是现实的,至于与他的要求无关的外部世界的好坏则没有任何意义。

如果孩子不断生长、发育,他就开始有能力接受事物的本来面目。母亲的乳房不再是惟一的食物来源。终于他能区别自己的渴、能喂饱肚子的乳汁、乳房和母亲。他开始知道其他物体有其自己的、与他无关的存在。在这个阶段孩子学会叫物体的名称,同时学习如何对待这些物体;他开始懂得火是热的,会烫人,木头是硬的,而且很沉,纸很轻能撕碎。他也开始学习同人打交道:他看到如果他吃东西,母亲就微笑;如果他哭泣,母亲就把他抱起来;如果他消化好,母亲就称赞他。

所有这些经历凝聚并互相补充成为一种体验:那就是我被人爱。我被人爱是因为我是母亲的孩子。我被人爱是因为我孤立无援。我被人爱是因为我长得可爱并能赢得别人的喜爱。简而言之就是我被人爱是因为我有被人爱的资本——更确切的表达是:我被人爱是因为我是我。母爱的体验是一种消极的体验。我什么也不做就可以赢得母亲的爱,因为母亲是无条件的,我只需要是母亲的孩子。母爱是一种祝福,是和平,不需要去赢得它,也不用为此付出努力。但无条件的母爱有其缺陷的一面。这种爱不仅不需要用努力去换取,而且也根本无法赢得。如果有母爱,就有祝福;没有母爱,生活就会变得空虚——而我却没有能力去唤起这种母爱。

大多数8岁到10岁的儿童他们的主要问题仍然是要被人爱,无条件地被人爱。8岁以下的儿童还不会爱,他对被爱的反应是感谢和高兴。儿童发展到这一阶段就会出现一个新的因素——一种新的感情,那就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唤起爱。孩子第一次感到要送给母亲(或父亲)一样东西——写一首诗、画一张画或者做别的东西。在他的生活中爱的观念——第一次从“被人爱”变成“爱别人”,变成“创造爱”。但从爱的最初阶段到爱的成熟阶段还会持续许多年。

进入少年时代的儿童最终会克服他的自我中心阶段,他人就不会再是实现个人愿望的工具,他人的要求同自己的要求同等重要——事实上也许更为重要。给比得更能使自己满足,更能使自己快乐,爱要比被爱更重要。通过爱他就从他的由自恋引起的孤独中解脱出来,他开始体验关心他人以及同他人的统一,另外他还能感觉到爱唤起爱的力量。他不再依赖于接受爱以及为了赢得爱必须使自己弱小、孤立无援、生病或者听话。天真的、孩童式的爱情遵循下列原则:“我爱,因为我被别人爱。“成熟的爱的原则是:“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不成熟的、幼稚的爱是”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而成熟的爱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

同爱的能力发展紧密有关的是爱的对象的发展。人生下来后的最初几个月和最初几年同母亲的关系最为密切。这种关系在人没出生以前就已经开始,那就是当怀孕的妇女和胎儿既是一体又是两体的时候。出生在某种意义上改变了这种状况,但决不是像看上去那样有很大的变化。在母体外生活的婴儿还几乎完成依赖于母亲。后来幼儿开始学走路、说话和认识世界,这时同母亲的关系就失去了一部分休戚相关的重要性,而同父亲的关系开始重要起来了。

为了理解这种变化,必须了解母爱和父爱性质上的根本区别。我们上面已经谈到过母爱。母爱就其本质来说是无条件的。母亲热爱新生儿,并不是因为孩子满足了她的什么特殊的愿望,符合她的想象,而是因为这是她生的孩子。(我在这里提到的母爱或者父爱都是指“理想典型”,也就是马克斯·韦伯提到了的或者荣格的方式爱孩子。我更多的是指在母亲和父亲身上体现的那种本质。)无条件母爱不仅是孩子,也是我们每个人最深的渴求。从另——个角度来看通过努力换取的爱往往会使人生疑。人们会想:也许我并没有给那个应该爱我的人带来快乐,也许会节外生枝——总而言之人们害怕这种爱会消失。此外靠努力换取的爱常常使人痛苦地感到:我之所以被人爱是因为我使对方快乐,而不是出于我自己的意愿——归根结底我不是被人爱,而是被人需要而已。鉴于这种情况,因此我们所有的人,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都牢牢地保留着对母爱的渴求,是不足为奇的。

同父亲的关系则完全不同。母亲是我们的故乡,是大自然、大地和海洋。而父亲不体现任何一种自然渊源。在最初几年内孩子同父亲几乎没有什么联系,在这个阶段父亲的作用几乎无法同母亲相比。父亲虽然不代表自然世界,却代表人类生存的另一个极端:即代表思想的世界,人所创造的法律、秩序和纪律等事物的世界。父亲是教育孩子,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的人。

同父亲作用紧密相关的是另一个同社会经济发展有关的作用,随着私有制以及财产由一个儿子继承的现象出现,父亲就对那个将来要继承他财产的人特别感兴趣。父亲总是挑选他认为最合适的儿子当继承人,也就是与他最相像,因而也是最值得他欢心的那个儿子。父爱是有条件的爱,父爱的原则是:“我爱你,因为你符合我的要求,因为你履行你的职责,因为你同我相像。”正如同无条件的母爱一样,有条件的父爱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消极的一面是父爱必须靠努力才能赢得,在辜负父亲期望的情况下,就会失去父爱。父爱的本质是:顺从是最大的道德,不顺从是最大的罪孽,不顺从者将会受到失去父爱的惩罚。父爱的积极一面也同样十分重要。因为父爱是有条件的,所以我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赢得这种爱。与母爱不同,父爱可以受我的控制和努力的支配。

父母对孩子的态度符合孩子的要求。婴儿无论从身体还是心理上都需要母亲的无条件的爱和关怀。在六岁左右孩子就需要父亲的权威和指引。母亲的作用是给予孩子一种生活上的安全感,而父亲的任务是指导孩子正视他将来会遇到的种种困难。一个好母亲是不会阻止孩子成长和不会鼓励孩子求援的。母亲应该相信生活,不应该惶恐不安并把她的这种情绪传染给孩子。她应该希望孩子独立并最终脱离自己。父爱应该受一定的原则支配并提出一定的要求,应该是宽容的、耐心的,不应该是咄咄逼人和专横的。父爱应该使孩子对自身的力量和能力产生越来越大的自信心,最后能使孩子成为自己的主人,从而能够脱离父亲的权威。

一个成熟的人最终能达到他既是自己的母亲,又是自己的父亲的高度。他发展了一个母亲的良知,又发展了一个父亲的良知。母亲的良知对他说:“你的任何罪孽,任何罪恶都不会使你失去我的爱和我对你的生命、你的幸福的祝福。”父亲的良知却说:“你做错了,你就不得不承担后果;最主要的是你必须改变自己,这样你才能得到我的爱。”成熟的人使自己同母亲和父亲的外部形象脱离,却在内心建立起这两个形象。同弗洛伊德的“超我”理论相反,人不是通过合并父亲和母亲,从而树立起这两个形象,而是把母亲的良知建筑在他自己爱的能力上,把父亲的良知建筑在自己的理智和判断力上。成熟的人既同母亲的良知,又同父亲的良知生活在一起,尽管两者看上去互为矛盾。如果一个人只发展父亲的良知,那他会变得严厉和没有人性;如果他只有母亲的良知,那他就有失去自我判断力的危险,就会阻碍自己和他人的发展。

人从同母亲的紧密关系发展到同父亲的紧密关系,最后达到综合,这就是人的灵魂健康和达到成熟的基础。

1、有的父母会恨自己的孩子。孩子对他们来说就是麻烦。

2、见不得小孩子开心的心态,几乎完全是出于嫉妒。

3、中国虽然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但中国的很多家庭还停留在奴隶制时代。

4、将爱的能力传递给自己的孩子,也许是父母能留给孩子的最珍贵的礼物。

有的父母的行为,不可以用“爱”来解释。

例如有的夫妻,他们之间没有什么爱,只不过是因为“到结婚年龄了”,于是服从了父母,找了一个“合适”,而并不是“爱”的人结婚。他们也不愿意要小孩,只不过是因为“该要小孩了”,所以才服从了父母的意愿,要了小孩。

对于他们来说,带了一个生命到这个世界上来,不是因为爱,而是因为要完成一个任务,所以他们自然也就不会去爱这个孩子。

但是孩子起初并不知道这一点。

父母对孩子的爱,永远无法与孩子对父母的爱相比。因为父母在孩子到来之前,在养育孩子之外,还有别的人生。孩子只是父母的人生的一部分。但是对于孩子来说,父母就是他们全部的人生,是他们的整个世界。

对孩子来说,世界是未知的,崭新的,奇妙的。孩子对待整个世界的态度,是恐惧、好奇和惊喜。孩子的喜怒形于色,不会掩盖自己的内心。孩子对母亲表露出的笑容,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物之一。

但是有些母亲并不会对孩子这样微笑。因为孩子对她们来说,仅仅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麻烦而已。

有人说,如果女孩子想要知道一个男人的脾气好不好,那就带他去餐厅吃饭,看他对服务员的态度如何。一个对待服务员的态度不好的男人不能交往,因为一个人对待弱者的态度,就是一个人对待别人最真实的态度。也许他现在不会这样对待你,但他总有一天会把这种态度用在你身上。

那么一个人对待自己幼年和童年的孩子的态度,就是他对待弱者的态度。这个年龄的孩子,没有你高,没有你壮,他懂的有限,甚至可能不太会说话。幼年和童年的孩子的生活完全依赖父母。他们在父母的面前是完全的弱者。而对于这样的一个弱者,有的父母表现出的却并不是爱,而是厌恶,甚至是嫉妒或者仇恨。

有的父母厌恶自己的孩子。因为他们起初并不想要孩子。在父母的花言巧语欺骗他们生了孩子之后,他们发现养育孩子对他们来说,是一个辛苦而完全没有乐趣的过程。许多父母都向孩子抱怨过养育的辛苦,并试图以此换取孩子的回报。

如果我是孩子,我会说:“你活该。又不是我要你把我生下来的。如果你被你的父母或公婆,威逼、胁迫或欺骗了而生下了我,那是你的问题,而不是我的责任。”

但是又有多少的孩子意识到了这一点呢?很少。他们中的大多数,还是在苦苦索求父母的爱。因为他们不相信父母真的不爱自己。他们总是想尽各种办法来证明父母爱自己,却一次一次地失望。即使意识到了这一点,大多数的孩子仍然会认为一定是自己想错了,而责备自己。而那些想通了的孩子,也没有几个敢对自己的父母说出这番话。

因为他们在内心无法接受父母厌恶自己这个事实。

有的父母不仅会厌恶自己的孩子,甚至会嫉妒他们。为什么呢?因为在这些父母自己还是孩子的时候,他们也没有得到过自己父母的爱。

人类的思维有一个特点,就是要想尽办法论证现实存在的情况的合理性。例如说古代的人不懂得天空为什么会打雷闪电,却又没有研究气象学的基本技术和知识,他们就发明了“雷公电母”的神话,以此来安慰自己。

一个没有得到过父母的爱的孩子,也会思考自己不受父母喜欢的理由。他们通常都不会认为这是父母的错。因为我刚才说的:他们对父母的爱非常深沉,父母就是他们的全部。他们不相信这是父母错了,只好把错误归结在自己身上:是自己不够可爱,是自己做的不够好,我不配得到父母的爱,所以父母才不爱我。

但是他们做了父母之后,在小孩子身上看到了“可爱”:他们发现自己竟然在爱自己的孩子!这种对孩子的爱,使得他们对自己的孩子产生了嫉妒:我哪一点比我的小孩子差?他凭什么会得到父母的爱?我小的时候为什么父母不爱我?

这种嫉妒心如此强烈,甚至盖过了对小孩子的爱。而且,因为一想到对小孩子的爱,就想起自己童年没有得到父母的爱,于是每一次见到小孩子的可爱,都会引起她强烈的妒火与愤怒。

我们经常见到那些见不得小孩子开心,孩子一开心,他的心里就不舒服的父母(或祖父母)。孩子一旦开心,他们就要去管孩子:不要这样,不要那样,这样危险,那样不好,你把这个弄脏了,我回家还要洗,你把那个弄坏了,我明天还要去买……仿佛孩子的开心是和她有仇的。

实际上有时候,换取孩子20分钟的开心的成本,不过就是多洗一件衣服而已。但是她一点点的成本也不想支付,哪怕不是手洗,而是洗衣机来洗,她都不乐意。这就不是成本可以解释的,而可以认为他们禁止小孩子快乐的心态,完全是出于嫉妒。

因为他们自己的童年没有得到父母的爱,所以回想起来并不开心。“我小的时候就不开心,我凭什么让你开心?”——他们虽然没有明着这样想,但是他们的行为却清晰地反映了这种心态的存在。

有的父母不但不会爱孩子,还会恨自己的孩子。因为孩子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场麻烦:

因为孩子占用了他们的时间;

因为孩子对他们来说是金钱上的无底洞;

因为孩子的可爱、快乐,甚至是独立思考,都让他们嫉妒;

因为孩子对他们来说并没有价值,除非孩子能够让自己脸上有光。如果孩子做不到这一点,他们就会恨孩子。

很多父母根本不在乎孩子是不是热爱并擅长学习,是不是有能力,有意愿考大学,是不是甘心在体制内混吃等死,是不是愿意年纪轻轻就结婚生子,他们仍然会要求孩子去考高中、考大学、考公务员,并且和一个“适合结婚”,却没有爱情的人结婚生娃。如果你做不到,他们就会恨你。

因为孩子只不过是他们炫耀的资本,或赚钱的工具。他们并没有把孩子当成应该被尊重的,独立的人。

我从去年开始提供电话咨询的服务。很多朋友向我征求过关于婚姻和人生方向的建议。在这些的咨询案例中,父母对子女的干涉、控制、羞辱,甚至是殴打,在中国的家庭之中非常的多。每一次我都感到中国虽然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但是中国的很多家庭还是停留在奴隶制时代。

这些奴隶式家庭长大的子女,小的时候没有得到父母的赞美、拥抱、宽容和爱,得到的只是冷漠、控制、嫉妒和嘲笑。他们大了,还要接受父母一边打你,一边还说爱你的强盗逻辑。我听过他们的故事,一遍一遍地对他们说:

爱是欣赏,是发自内心的赞美,是因为有你而感觉到内心的欢喜。

爱不是对你的贬低,不是对你的厌恶,不是因为有你而感觉到内心的痛苦。

爱就是爱。爱不是控制。控制是控制,而不是爱。

爱你的人想让你做你想做的事情。而控制你的人想让你做他想做的事情。

殴打就是殴打。殴打不是爱。爱你的人会疼你,而不会打你。

如果你意识到:你的父母从小没有爱过你。我会告诉你这很常见,中国大多数的家庭都是这样。这不是你的问题,你也不需要对此做任何努力。你只需要停止对父母索取爱,像戒毒一样戒掉这件事。

如果你因为童年没有得到过爱,而形成了不懂爱、不会爱的心灵阻碍,希望你能够改变自己。你可以找一个心智成熟的恋人帮助你,你也可以找一个导师来给你提供建议。

因为想要给予爱,而不是因为“年龄到了”而生育一个孩子。孩子不是你人生的工具,而是一个和你拥有同样尊严的,需要爱的人。

如果你小的时候没有得到父母的爱,所以你长大之后也不会接受、给予爱,并且将这种障碍带入了新的家庭,甚至生养了后代,请你尽快改变自己。孩子每一天都在成长,他不会等你成长之后再成长。

如果因为你的童年没有得到父母的爱而厌恶、嫉妒、仇恨你的小孩子,请你努力调整自己的心态。每个人都必须为自己的心灵负责,不该放任自己去伤害弱小。

请你照看好你的心灵。因为对你的爱人,你的孩子,你所有亲近的人来说,影响最大的不是你的外表,而是你的心灵空间。

学会体验爱,学会给予爱,并且将这种爱的能力传递给自己的孩子。这也许是父母能留给孩子的最珍贵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