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击性是孩子原始生命力的表达,是活力的源泉。如果一个孩子在婴幼儿时期几乎没有呈现攻击性,这才是可怕的事情,说明生命力被某种不恰当的养育方式压抑了。

孩子出生之时,是不善不恶、混沌的一团能量。这团能量渴望伸展,触碰这个世界。比如婴幼儿大哭、挥舞手脚,就是在努力地向这个世界传递信号:我需要你,我要碰触你。这个时候,妈妈如何感知这个能量?是把婴儿的哭闹理解为对母亲的控制和吞噬,还是渴望爱的链接?

如果是前者,妈妈就会感觉自己被婴儿攻击了,可能会无力回应,甚至憎恨婴儿——婴儿的原始生命力被知觉为“坏的”。如果是后者,妈妈会充满爱意地回应婴儿,哪怕被婴儿抓咬,也用爱的眼神凝视他——那么,婴儿的原始生命力则被知觉为“受欢迎的、美好的”,整个生命受到祝福。

孩子在婴幼儿时期,对父母的爱越有信心,越会想尽办法干些“坏事儿”,比如抓咬父母、父母哄睡偏偏不睡等。在攻击过程中,婴儿会担心自己会不会把父母“玩坏了”,因为婴儿不知道自己的力气其实很小,伤害不了成年人。如果被攻击的父母表现得很“结实”,受攻击了也没事儿,照样以满满的爱回应婴儿,婴儿就会感到放心,很有安全感。这种安全感,也构筑了婴儿的自我意象:我伸展自己的能量,不会伤害别人,这个世界欢迎我尽情绽放自己,我是结实的,不会轻易受挫折伤害。

如果婴儿的原始生命力被母亲知觉为“美好”,那么随着心理的逐渐发育整合,孩子自然会用更顺畅、更易被社会接受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原始能量。比如进行体育运动、热情地帮助他人、有力量地捍卫自己的界限和利益、保持丰盛的创造力、该出手时不手软、用不含敌意而又坚定的智慧来处理冲突,等等。

如果婴儿的原始生命力被母亲知觉为“坏的”,孩子将会用越来越坏的方式来表达它。比如莫名其妙地攻击他人、该捍卫自己的时候又可能过于怯弱退缩、咬指甲咬到出血……这些都是原始生命力没有被母亲祝福的结果。中国男人普遍缺乏“男人味”,为啥呢?就是不敢伸展自己的原始活力,活得束手束脚,做事情中规中矩,自然没有雄性魅力。

没有被祝福的生命力,呈现出容易失控的攻击性。这其实并不是糟糕的结果,因为能攻击,代表着这个孩子依然渴望触碰世界,依然渴望修复链接,只是自己被拒绝的羞耻、恐惧等情绪控制,才使得攻击性的呈现形式不那么“合理”。

例如二战期间,英国政府组织战时儿童疏散工作,著名客体关系心理学家温尼科特(D. W. Winnicott)作为精神顾问,照料这些儿童的心理健康。在难熬的疏散过程中,他观察到有一群孩子呈现出“反社会行为”,比如偷窃、破坏、撒谎、争斗等;而有的孩子则表现得很顺从,似乎没有什么情绪问题。通常,人们以为轻松适应新环境的孩子心理更健康,但事实证明,那些顺从的孩子后来表现出长期的、更难以修复的心理问题。反而是攻击性强的孩子,在得到比较好的照料后,心理状态恢复如常。

为什么会如此?当环境突变,熟悉安全的环境断裂了,孩子感觉到被剥夺,内心无助,于是发展出反社会倾向的行为,这些行为是孩子在试图补偿自己被剥夺的、断裂的感觉,是在向养育者发出求救信号,期望被更好地对待。

有症状的儿童至少还相信环境有变好的可能性。而对于新环境过度顺从、轻松适应的儿童,则可能遭遇内心的绝望,不再相信环境会变好,觉得自己无法争取得到更好的对待。这样的孩子,心理问题自然更严重。

所以,父母面对孩子的攻击行为,切忌评判“你是错的”,而是尽可能允许孩子在家里主动地、有意识地表达释放自己的攻击性。如果攻击行为被严厉制止,可能发生的更糟糕的情况是攻击性转向自身。

攻击性转向自身,轻一些的表现如咬指甲等伤害自己的行为。如果一个孩子经常咬指甲,有一个特别简单的疗愈方法。妈妈可以对孩子说:“宝贝,你想咬指甲的时候就打妈妈。”这样,孩子转向自身的攻击性再次流动到母亲身上,只需要一两次,孩子就会停止咬指甲。

曾经有一个来访者,她孩子的指甲已经被咬得面目全非,经常流血。妈妈反思自己在孩子婴儿期的行为,向孩子道歉说:“对不起!宝贝儿,在你还是个小baby的时候,你有时候会打妈妈、抓妈妈,妈妈很生气,为此打过你几次,妈妈非常抱歉,对不起!”

孩子听了不停抽泣:“妈妈,我还那么小,你怎么能那样对我……”妈妈抱着孩子,一直说:“对不起,是妈妈有问题。如果以后想要咬指甲,你就打妈妈,妈妈承受得住,放心。” 孩子用力打了妈妈两回。有一次,孩子又抬起手,妈妈觉得自己要被打了,没想到孩子温柔地摸了摸妈妈的脸,妈妈透过指尖感受到孩子浓浓的爱意。从此以后,孩子再也没咬指甲了,跟妈妈的关系更加亲密。

攻击性转向自身,还有更严重的表现是重度抑郁自我封闭,最严重的还会导致自杀。这种情况就需要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了。

点击按钮,一键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