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搜索

▋有创意和独到见解的人,更易获得认可

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迟迅。我本科学医,后来弃医学了艺术,在美国普渡大学拿到了艺术与设计专业最高学位MFA。我当年被普渡的研究生院录取以后,就非常幸运地被破格任命为助教,拿到了全额奖学金,但是条件是要独立再教美国本科生的一门设计基础课。

现在回忆起来觉得非常不可思议,因为我在那之前完全是零基础。当时的系里的老师给我一个面试,来看看我是不是能教这个课。我记得那个系主任拿出了一张抽象的学生作品让我试着去讲究、去描述。他问我,你觉得这个画平衡吗?觉得视觉感觉怎么样?我说,挺平衡的、挺好的。

他就说,你觉得为什么平衡?我想了一下,突然想起来中国的《道德经》老子说的一句话叫“大者宜居下”。就是特别简单的一个道理,比如说海是最大的,所以江河溪水都是最后流到海里,海在最底下就最稳定。当时我的面试官老师听完以后,可能觉得,这个中国孩子还可以用东方的哲学思想来解释西方的抽象艺术,所以当场就决定让我去教这门课。

这件小事我现在回忆起来,一方面说明我真的非常幸运;另一方面也说明美国人真的不拘一格,他们可能就喜欢这种有独特见解,可以说是有创意或者有创新、有新意的一个解读方法。

▋一张纸、一支笔,防止人喝有毒的水:最受赞赏的创意竟然是这样的!

今天我和大家聊聊创意。我特别喜欢这个话题,为什么?我目前在美国大学教的几门课程里,我自己的最爱就是创意课。可是创意到底是什么?创意能教出来吗?

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有一个曾经是华盛顿大学的设计课上的一位老师,给学生三样东西,在一个空屋子里有一杯水、一张纸和一支笔。学生要解决的题目是要通过自己的点子来防止一个从屋外走进来的不知情的人来喝这杯水,这杯水是有毒的水。

不同的同学各尽所能,有的同学用文字写了一个大大的“NO”;有的同学用符号语言画了大大的一个叉;还有同学用图像画了骷髅,什么样的都有。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突然有一个同学就把这个笔掰折了,把纸团了,把这两样东西扔进杯子,泡在里边,这样一来,不会有人再去喝这杯水了。

老师对这位同学的做法大加赞赏,因为他用了一个前人完全没有用过的方法却非常有效解决了这个视觉的问题。

最简单来说,创意是做出以前完全没见过的想法或者作品,这个产品或者想法却能很聪明改善或者更好地解决一个具体问题。在美国学校里,我们大部分的项目都是叫“Learning by doing”(做中学),就通过实践的过程来学习,重在过程而不是最后的结果,因为会有很多结果。

而且我们会和学生说,首先,创意思维没有正确与错误的答案,只有不同的答案或者说更好的答案,就像筷子和叉子这两种被中西文化广为运用的吃饭的工具,都是非常棒的发明,但是你要说谁是对的、谁是错的,各有千秋。所以每次在创意课的第一节课我都会举很多例子鼓励学生想出跳出框框的一些做法。

▋在树上上课——创意训练应像独家“小炒”

我现在教书的学校在南加州,名字叫Laguna College of Art+Design,它在南加州一个非常美的海滨,这个海滨有差不多四五十个画廊,算是南加州的的艺术集中地。这个学校最大的特点就是小,可是我当时在选学校的时候,有几个选择,其中有位于纽约美国学生最多、最大的艺术学校,还有这间最小的学校,但我最终选择来了这间“小学校”。

第一、因为我觉得艺术和创意教育应该像独家小炒那样,应该每一个学生都因材施教。所以这个学校自由的学风和这个小巧玲珑的规模能实现我很多教学理念。

第二、我觉得这个学校本身也充满创意,当时我们还没有来这个学校之前,在纽约见到了这个学校的院长。当我面试别的学校的院长的时候,他们往往都是跟我干巴巴地报一些数字,说我们学校多少第一、多少学生、多少老师,我还清楚地记得这个学校的院长(叫Gary),他跟我说,“你知道吗?我们学校有时候就在树上上课”,我当时大吃一惊,以为他在开玩笑,后来我真正来到这个学校的时候,发现我们学校的后院就有一棵特别大的树。

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张照片,就是我们的学生在课间休息的时候坐在这棵树上,因为我们地处海边,所以坐在树上的时候气候非常好,有习习的海风,还能听各种鸟的叫声。在这样的艺术氛围里,很难做出难看的东西。所以非常启发人从自然界获取灵感、进行创造。

这张照片就是一个学生坐在树上等待上课。

下面一张照片是金钱豹,它也在我们学校这棵树上。大家别害怕,它不是野生的猛兽。是我们学校有一个叫“Animal Day”(动物日),我们会经常从好莱坞请来一些演电影的狮子、老虎各种动物放在这个后院的树上供学生来观察、写生。

它们有些是好莱坞的大明星,演过很多电影。当然这些狮子老虎也特别享受在这个校园里趴在树上晒太阳,比他们在演播厅里拍电影(都是乱七八糟的灯光、摄像机)来得舒服多了,所以我觉得它们也很开心。

为什么美国的纯艺术学院往往都叫“某学院of Art+Design”(艺术与设计学院)?它不是简简单单地说是艺术,并不把设计包含在艺术里面,而把它们俩并列在一起,其实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

我来简单概括一下:

第一、艺术更多是偏重于艺术家的自我表达,设计是偏重一个有效的甚至是高效的传达信息的功能。艺术有的时候可以是毫无功能的,设计绝对是要有功能性、要实用的。所以以前有些地方管设计叫“应用艺术”或者“工艺美术”,艺术是可以完全随心所欲、自由自在的。设计是有要科学性的、逻辑性的、需要研究的。

第二、艺术往往是制造一种难以言传的神秘感,比如说大家都知道《蒙娜丽莎的微笑》是公认的特别伟大的艺术品,我们看《蒙娜丽莎的微笑》的时候真是闹不清她是怎么回事,也许她刚刚干了什么坏事,它有一种很不确定的模棱两可的感觉。可是设计就往往不一样,它往往需要非常直截了当、非常直白的一种交流、快速有效的沟通方式。

▋创意思维训练是个系统:提出点子只是其中一个小环节

下面给大家看一个案例,这是几年前我们学校的一个班和NIKE公司合作了一个学生项目。当时校方的老师是由我们的系主任和我来完成教学。

NIKE派了三个他们的全球的艺术总监和我们的学生配合,我觉得这个公司是一个非常远识的公司。他们说,我们不需要你们帮我们设计一些运动衫等等传统的东西,我们需要你们年轻人去想象几年以后的一个未来的世界里、一个不存在的平台上我们用什么样的产品、什么样的方式去加强运动员和人们的之间的关系。

因为NIKE毕竟是做与运动相关的产品的,可是有趣的是我们艺术与设计学院的学生,包括在中国、美国都一样,全都是宅男宅女,我们都没有体验过什么运动的感觉。结果我们就和系主任商量一下,我们第一节课什么都没做,去橄榄球场打了一场橄榄球的比赛,让学生亲身去感受、体验、总结、发现,去发现我们到底为什么热爱运动?是因为荣誉感、团结还是各种胜利的喜悦、失败的悲伤的情感?我们在这里还缺了什么?缺的东西就是我们以后要设计出来、去改善、去提高的。

而且他们必须是设计一个未来的产品,所以我感觉这就是像设计一个未来的好莱坞电影里的一个场景中大家要用到的一个东西。然后学生用设计创新思维构思出这个想法以后,还要全方位地视觉化,把这个产品做出来,展示给NIKE的这些艺术总监们,让他们来评定。

我给大家分享几个例子,我们分了5个组,每个组做的东西都不一样。

有一组同学做了一个手机上的App,叫“数字化喝彩”,或者简单地说叫“电子鼓掌系统”。它的意义是什么?就是说你足不出户,不用去体育场,在家也可以有参与感地体验这个团结的力量、体验成功与失败的情感,去支持你的明星和队伍。

这个手机上的应用是当你在挥动手机鼓掌的时候,它就能和身边的朋友全都连接在一起,当有一定数量的粉丝同时在摇手机喝彩的时候,它可以和体育场的大屏幕连在一起,可以视觉化你们欢呼的热度。当超过更多数量的人,它们可以跟体育场内的烟花连在一起。同时他们也设计了很多周边的小游戏,比如说你支持中国队、他支持英国队,这两个国家的粉丝就可以进行一个拔河比赛,看谁的欢呼更热烈。

还有一个关于跑步的案例。大家都知道跑步对人的身体有好处,是一个健康的锻炼。可是很少有人能坚持,为什么?因为跑步是很枯燥无聊的一件事。所以另一组同学就设计了在谷歌眼镜上的一个应用,是当你跑步的时候,你的前方有一个目标,是一个小兔子,你就可以一直在追它。这些都是在一个虚拟的现实里在往上投影,所以你可以在户外跑,也可以在自己家的跑步机上跑,它会叠加兔子的形象。

还有一个功能是你可以联网,和你的朋友一起跑,哪怕你们身在不同的地方。还有一个小游戏是你在逃命,后面有一个吸血鬼在追你,其实美国的吸血鬼文化非常流行,我们学校甚至有一门课就是“吸血鬼文化”。为什么?吸血鬼现在变成好莱坞的票房保证,只要有吸血鬼出镜的任何片子一定程度上都是一个票房的保障。

这个项目做到结束的时候、做到期末的时候,NIKE公司就把大家请到了他们位于波特兰的总部,给他们的高层做报告。我们学校的位置在加州,还挺远的,他们看完这些汇报以后,觉得这些想法都太好了,这些学生做得太完美了,因为学生做出了整套的系统。

比如说谷歌眼镜,他们要把他的产品的模型在三维软件里做出来,还要设计它的相关的商标、包装设计,还要设计它全套的说明书,设计一段录像,自己拍一段录像去给人用视觉的方式解释它的功能。所以学生不单单想出一个想法,还做出了全套系统。

我在学校教视觉传达。视觉传达者也不仅仅是视觉传达,而是发明者和执行者。许多我们这个课上做的创意产品,NIKE已经决定在未来会用在下一届的奥运会上。这个项目其实是无中生有的一个项目,就是学生们通过完全亲身地去球场上体验,然后经过充分的调查研究、发现问题、提出方案、解决问题。这个在我看来就是美国创意思维教育的一个核心手段和方法。我很开心看到少年商学院的教学方法是Design Thinking设计思维,强调培养孩子们基于现实社会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简单实用的思维训练:推荐《六顶思考帽》

我们在美国做创新思维的项目的时候,经常会用到一个方法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个方法叫“六顶思考帽”。它是英国的一个学者叫爱德华·德·博诺博士开发的一种思维训练模式,或者说是一种全面思考的模式,它提供了一个平行思维的工具。

其实有点像换位思考或者是角色扮演,这个思维方式是我们将思考不同的方面分开,这样我们可以依次对问题的不同侧面给予足够的充分的考虑,有点像彩色打印机,每种颜色的墨分别印在纸上,但是最后再合在一起,最后得到一个彩色的全彩的效果。这个方法对于小孩来说有点太复杂,大家有兴趣可以去查一下,叫“六顶思考帽”(相关文章《每个父母都需要六顶“思考帽”》)。

在对孩子创意思维训练的辅助过程中,我觉得可能简化为三顶大概就够用了。

比如说黄色的帽子就代表阳光和乐观,代表积极的一面,就是要肯定孩子们做的特别优秀、特别好的、特别突出的一面;

绿色的是代表生命的颜色,充满勃勃生机,这个不需要以逻辑为基础,是可以跳出框框,以最大化创意的方面去鼓励他们以更有想像力的方式往那个方向推进;

黑色的帽子代表否定、谨慎、风险,也是代表缺点。如果你发现哪一点在这个想法里是一个弱点或者是不成立的,就要提出。

我们在学校讨论的时候,往往学生也比较客气,他们出于礼貌,不太愿意提反面意见,我们有时候就做三个颜色或者六个颜色的气球扔到空中,哪个颜色的气球丢到一个同学的头上,他就要根据这个颜色所代表的立场去进行思考、提出他自己的观点。

给大家简化一下这三顶帽子,其实就是正面意义的、反面意义的和更有创意的。“六顶思考帽”作为一个思维工具,已经被美、日、英、澳50多个国家和政府学校设为一个教学课程。微软、IBM、西门子很多特别大的公司都用它来提高他们的产品开发的效率和速度,是很值得推荐的一个给孩子们尝试的一种思维方式。(未完待续)

在我前半部分的分享中,我谈到了美国学校如何给孩子做系统而理性的创意思维训练的,概括起来有三点,一是引导孩子跳出思维框框,比如,我们面前有一杯有毒的水,如何避免别人喝它呢?可以在杯子上画个骷髅头,可以在杯子前放一句提示语,但最有创意的方法是——直接丢一个纸团进杯子里。

二是不仅要激发孩子提出创意,更要引导孩子评估创意、实现创意。下面,我将谈谈,在我们生活中,我们应如何激发孩子的设计素养——一种善于沉入生活、细致观察生活、积极改善生活的素养。

▋给孩子发现美的眼睛,从口含葡萄干2小时开始

有些家长知道我是学视觉传达设计的,就经常问我,如何培养观察力、如何让孩子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这个问题特别好,因为大自然和生活是一切灵感的源泉,创意或者是创意思维包含着方方面面的东西,它最基本的第一步就是去观察、去体验,但现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节奏都太快了,人已经没法慢下来去静静地看一棵树或者一片树叶的细节、去体会它方方面面、点点滴滴的美好。

我印象非常深的是在我们学校的油画系,我们有一位非常风趣的老师,是从法国来的,叫Michael Jacks,他在油画课的第一节课的时候发给每位同学一粒葡萄干,他要求学生把葡萄干含在嘴里,可是谁都不许咽下去,要含多长时间?要一直含到下课,那节课大概有两个小时,谁不小心咽下去了就要被请出教室,所以大家非常小心地含着这个葡萄干。

我前几天在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一个艺术学院的一个工作坊上也尝试给中国学生含一个葡萄干,让他们去体会这中间的层层的变化,当你含到了五分钟、十分钟、十五分钟、二十分钟的时候,你真的会觉得它比什么最高级的红酒、最好的茶变化还多,刚一入口是甘甘的,然后又一丁点甜味,然后慢慢那个甜味一丁点一丁点地渗透出来,直到在嘴里甜如蜜,同时口感也变得很软,葡萄干本身也涨大。

有的同学还把葡萄干含到了两个,这时候葡萄干的皮和里面的肉用舌头舔,它的机理也都是不一样的感觉。当你那么细腻、那么用心地去品味一个葡萄干的时候,如果你把这种过程拿来观察、体会、发现日常生活中的别的小东西、小物件,我想你的观察力会大大提高,说不定你会发现一些别人熟视无睹但从来没有看见的美好的东西。

▋学设计不为画好看的画,更为学会时刻关注生活

学艺术的学生往往需要掌握很多艺术的技巧、科技的技能,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设计师,但更重要的,还是内在的设计素养和创意思维——这两点,即使不是学艺术的孩子,也应该从小训练起。

视觉传达设计已经完全深入生活,有的时候我们觉得看上去完全没有设计的东西,看上去好像没有设计,很可能这个设计者就花了很多功夫去做调研、去调查、去研究、去反复论证、反复测试。

举个例子,比如说美国高速公路的路牌,美国公路界花了很多资金长年去研究,因为当司机比如说以80公里/时的时速经过这个路牌的时候,他的字的尺寸要多大、字的颜色和背景颜色要多大的对比关系,然后选用什么样的字体,这些字体每个字母和字母之间的空间关系都是设计师要精心考虑在内的,所以说这种设计的功能远远大于它的形式。

视觉设计也是一种特别普世的语言。比如说我们需要去上厕所,男厕所和女厕所之间的标识,他们往往会用不同的颜色、形象或者不同的指代他们的物品。比如说男生的就是烟斗,女生的就用裙子。还有的是用不同的上厕所的姿势来区分男厕所和女厕所。不管他们用什么样的形式,大多数的标识的目的都是要跨语言、跨文化,让不同国家的人看到这个标识的时候都会清晰地能分辨出哪一个是他们应该作出的正确的选择。

所以说设计创意是要实用、要有功能性的,它是可以跨语言、跨文化,也是有理有据、有理论支持,是一种科学和艺术的结合。有设计素养的人,往往更能时刻聚焦在生活一些不起眼的细枝末节上,想方设法让自己的日子、身边的人的日子,过得更精致、更舒适。

有的人会不会想到,现在到今天最大的这些基础设计还有最常规的标识已经被设计过了,我们生得太晚了,还有没有我们的余地再去设计新的?肯定有。其实就是咱们身边很多习以为常的小物品,就可以再重新设计、改善。

比如说日本的无印良品的艺术总监原研哉他就发起过一个叫“Redesign”(重新设计)的活动,他征集了一些设计师,就把身边每个人都用到的很小的物品,然后想想它们是不是已经完美了,是不是可以用另外一种思维方式去创造一个新的形式给他们一个崭新的样子。

比如说我记得见过他的活动里有一位设计师就重新设计了咱们厕所里用的卷纸,他的改动、改进非常巧妙,也非常小。这个纸还是原来的以圆形卷起来,只不过他把中间的硬纸壳的轴换成了一个方形的轴。这样有什么好处?当人们扯这个卫生纸的时候,那个卫生纸就不会一溜烟全都滑下来了。他利用这个中轴的方形的纸筒的转动,把卫生纸卷等分成合理的单位,这样就不会造成浪费了。

我觉得少年商学院的项目特别好,就是让青少年们、小朋友们去发现身边的大家耳熟能详、习以为常的一些小物品,想想能不能改善它、能不能重新设计它,让它变得更方便或者更美观。大家如果看到少年商学院以前的一些课程,我的印象里他们有重新设计一个银行的自动提款机,还有目前正在做的重新设计一家未来的书店。

▋设计这门语言,比英语的性价比还高

如果你的孩子喜欢画画或者喜欢动手做一些东西,其实这个是特别好的一个设计思维、形象思维或者设计语言的一个培养,是一个用脑的思维。我通过教了很多年以后,我觉得这个视觉传达之所以叫传达,大家学的真的像是一种语言,它是一种视觉语言,它有自己的词汇、语法和修辞。

就词汇来说,就像是英语里面的ABC、像唱歌的那个123。艺术与设计语言里的词汇就是点、线、面、色彩、灰阶和机理。把它们结合语法,语法就是7条:和谐、对比、平衡、动感、重点、比例、简化(精简)。当你把这些元素有机地、有逻辑地结合到一起的时候,你可以传达任何一个信息,也可以表达各式各样的情感,它整个就是一套思维的工具。

我说这个话其实也有根据,因为我一直对语言学也很感兴趣,有一次我在美国读了一本语言学的著作,它的前言的第一句话写的是“语言是一个思想的工具”。我当时很惊讶,说大家第一次语言是交流、是沟通、是表达的工具,为什么他说是思想的工具?我仔细想想还真是的,如果人没有这么丰富的语言去定义,有名词、形容词、副词这一层层的词去形容、去概括、去描述一个东西,人们不会想象得那么深入,人的思想也不会这样深刻。

我身边有几位朋友都是聪明绝顶的,有一位的名字叫罗永浩(就是现在做锤子手机的这位朋友),他非常聪明。我以前跟他聊,说为什么?他自己跟我说了一个解释,他从小是在一个双语家庭里长大的,他是朝鲜族的。所以他的母语里就包括两种语言,每种语言其实就是一个思考的思维方式。每种语言用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它在考虑问题上的优先级都是不一样的。

比如说就年月日来说,咱们汉语说“年月日”,英国英语就说“日月年”,美国是很折衷的“月日年”。如果你让孩子多学一门别的外语,只有那个国家的人能听懂。可是要是多学一种视觉语言、视觉的思维方式就大大地开阔了孩子们的眼界,也给他们多了一套表达方式。

我从去年开始经常回国,在北京大学中央美院等学校做一些教学的交流活动。其中我很乐意分享的一个项目就是如何教美国学生创意。其实通过中文的语言,修辞的一个方式教他们创意还挺好玩的。

我是教美国不懂中文的学生学中国的对联,然后他们学习对联的精妙的对称、对仗、相似、相反、平仄、押韵,的这些特性,用两张图的并置关系来做出一个视觉的对联,让他们要在形式上有这种相似和相反、对称和对比的关系。

通过很细致的观察,在内容上,这两个图之间又要有烘托、呼应,还要达到一个像电影蒙太奇那样的升华的效果。

▋科技只是工具,最重要是给孩子“人本”思维

之前有家长很关心科技、创意和创意思维的关系,我想大致可以简单地分成两个层次:

一方面是我们使用的工具,其实我本身就是一个大大的受益人。为什么这么说?

第一、我的本科是学医的,当时从学医转到学视觉传达设计,我不需要像达·芬奇练习画鸡蛋那样画三年鸡蛋,把鸡蛋画得非常逼真才能出师。当时的电脑软件就可以帮助我实现我脑子里想要的图像。可是这是好事,也是不好的事。我在美国教学的时候就很担心如果学生太依赖这些电脑,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设计师都被电脑、被机器人取代,那怎么办?

所以在我教的课上,往往我第一节课都大家说“你们现在学这个软件、用这个平台,也许在你们毕业的时候已经不复存在了,所以最重要的还是独特性、创新性,这些才是未来人类最宝贵的一个特质。

第二、就是平台,我们设计师设计的东西,以前都是杂志、报纸,都是纸媒。前几年已经变成大家都在电脑上看东西,到了这几年大家都在手机平台上看东西。过不了多久,大家都会在虚拟现实的空间里去浏览、阅读、感知这个世界。

所以在美国大学的本科学这些艺术和设计的同学,他们压力也挺大的,他们要不停地再去追赶这些新的软件、设计这些新的平台。这些恰恰是作为一个艺术与设计行业的人的魅力所在,因为我们在设计、在创造未来,去迎接这些挑战。

总结一下给孩子和家长们的忠告,要去充分地体验各种新的软件、新的平台,但与此同时不要忘了还是以人为本,不要仅仅是从软件、从App里去获得想法,要以人为本,从自己的内心去创造出新的想法、新的概念。

我每次从荷兰回到中国都很容易看到以下的情景:

年轻的家长带着四五岁的孩子出来聚会,孩子完全不理会在场的人,到处乱跑,大声喧哗,不少家长都会对我讪讪一笑:“我们现在也学欧美国家,让孩子自由发展,少点规矩,多点个性!”

有的孩子已经十三四岁了,在聚会场合,父母还得督促他们问候其他人。孩子完全不融入聚会的活动,自己玩手机,父母此时也会对我说:“我们家很民主的,用欧美素质教育的方式带孩子,多给孩子空间和自由,少干涉他。”

这种论调很让我困惑,从一个四五岁的孩子身上,我连基本的礼貌都没有看到;一个十三四的孩子连打招呼都还要父母教,都不具备一个正常的交流能力,谈何“素质”呢?

大家都知道荷兰是个开放自由,社会容忍度很高的国家,但自由不是你认为的自由。譬如,在幼龄教育里面首先教的是规矩以及对规则和权威的尊从。无论是对事还是对人,在没有尊重和相互理解的前提下,不提倡批判和反抗,更不会容忍散漫无礼。言论自由,也是要在没有歧视和对他人的人身及情感没有伤害的前提下。

▋荷兰老师不姑息无理的发泄情绪的孩子,而教不好孩子的妈妈也要“培训上岗”

在荷兰的幼儿园,如果一个小朋友不服从团队安排,不遵守公共场合的基本礼数,在被教育几次不改后,老师绝不会容忍,而会根据规定,让家长把孩子领回家,孩子要接受幼儿心理咨询师的评估和治疗。家长也必须配合,完成孩子能正常融入社会和团体的过程。有时候,家长自己也要接受培训。如果孩子不幸被确定为“问题儿童”,那就只能去收纳有行为和社交问题的孩子的特殊学校了。

我有个荷兰朋友有个四岁的儿子,上学前班的第一周,经常去毁坏其他小朋友搭好的积木,在公共场合到处乱窜,老师制止他,他就大哭跺脚,生气毁物。老师马上就叫家长来把孩子领走了。孩子妈带着孩子去幼儿心理师那里,在候诊的时候,孩子要吃摆在桌上的巧克力,妈妈对他说:“你只能吃一块哦!”他吃完了一块再去拿,妈妈就说:“你不能再拿了!”孩子不听照样拿了就吃。此后孩子依样连续拿了5块巧克力吃,妈妈也重复了5遍:“你不能再拿了!”,可是对孩子的行为完全没有影响力。这一切都被幼儿心理师看在眼里,一进诊室,医生马上建议妈妈和孩子一起接受治疗,因为她完全没有对孩子的控制力。

在进行了行为评估诊断后,医生更肯定了之前的建议,对孩子妈妈说:“一些当母亲的基本能力,你还不具备,所以必须要学习。就像会计和医生都要有执照一样,你要通过训练取得当母亲合理管教你孩子的资格。”第一次咨询,医生就严格的训练孩子要知道在一个场所的“领导者”是谁,并要服从;如果你自己是“领导者”,那么就要服从社会规则和法律。无理的发泄情绪和不满,不会被姑息。

▋孩子的社交素质,可以通过和大人平等的聊天里训练起来。

再说说孩子的社交素质。欧洲是一个非常重视社交礼仪和相互交流的地方。在一个家庭聚会里,孩子被教导要积极参与和融入交流,而当着大人的面不管不顾的玩手机是不被允许的。我先生是荷兰人,他家是个大家族,孩子众多,每次家庭聚会少则三十几号人,多则六十几号人,总要包个度假村或是大餐厅来搞活动。我们会给孩子们安排他们的活动空间和时间。可在绝大多数时间(比如吃饭,下午茶和家庭游戏时),孩子们都必须参与和亲人的互动。在他们的活动时间没到和大人没有允许之前,他们不能做自己的事情。

上次我先生表哥一家四口从美国回荷兰探亲,家庭聚会被安排在一个自助餐厅。聚会因为人多,一般的传统就是吃上一道菜,大家就换个位子,好去和坐得远的亲戚也能聊到天。为此,表哥的两个儿子,一个十岁,一个十四岁一开始就被父母打散坐在桌子的不同位置,都没挨着父母坐,让他们自己多和在荷兰的亲友自由交流。

十四岁的Brahim当晚想看美国队在世界杯的足球比赛,开席前就和他爸爸商量能否只吃半个小时的饭,球赛开始了就离席去餐厅的电视间看球,不参与聊天。他爸爸马上拒绝:“我也很想看比赛,可是大部分在这里的家人都更希望和我们聊天。你可以每隔十五分钟起身去看一下比分,两分钟内必须回来。”Brahim没有讨价还价,回到自己的位子上,还站起身给大家幽默的声明:“我在以后的三十分钟内,身心全是大家的,可是之后,我每十五分钟会去看一下美国足球队的赛况,如果谁对‘最强大的美国队’的比分感兴趣,举手,我负责给你们更新!”

我坐下来,对面刚好是十岁的弟弟Armin,还没等我开口呢,孩子说话了:“蔻蔻,你更喜欢用哪种语言交流?荷兰语还是英语?我知道你肯定更想说中文,可是抱歉我的中文只会说几个菜名。”接着我们用荷兰语交流,我本想顺着孩子聊聊体育什么的,可是姨妈、表舅和两个姨婆开始聊宗教发展变革对欧洲现在政体的影响,我怕Armin觉得无聊,可一看,他听得津津有味,时不时还提一两个问题,再讲讲美国的宗教情况,比我还能聊。最后,他还作结:“其实我觉得,宗教之间的教义有很多不同,为此也进行了很多战争,有善有恶。虽然我不信什么教,但我觉得任何的教义本质上都是让我们能有力量成为更好的人,我们自己能好一点,这个世界也会好一点。”

▋跨国婚姻中,中国妈妈为何总抱怨荷兰爸爸定的家规太多太严

后来我和表嫂聊天:“你们在美国住那么大的房子,你一个人侍候三个男的,家务一定很多很累吧?”她说:“前几年有点累,不过4年前,他俩一个六岁,一个十岁的时候,就好了。他们的衣服都是自己洗自己叠,每周一人打扫一天家里,一人做两顿晚餐,我和他们爸爸只在我们该负责家务的那天做一下,所以一点也不累,因为大家都在共同承担。”

可能大家不相信,我认识的拥有跨国婚姻和恋爱关系的朋友抱怨最多的就是荷兰人的家规太多太严。很多荷兰爸爸和中国妈妈吵架最多的就是,爸爸认为孩子应该关上电视专心和父母共进晚餐,孩子吃完饭没经过允许不能离席,孩子对父母不能有不恭的态度。而妈妈觉得吃个饭随意就好,家里那么多规矩干嘛,孩子有个气不跟我们撒跟谁撒啊。爸爸认为全家过圣诞节,就算圣诞前夜没睡好,也必须要早起吃家庭传统的圣诞早餐,妈妈则说让孩子多睡一会儿,吃个饭嘛,取消就算了,反正天天都要吃。欧美人的孩子,不是像中国人想象的那样是漫无边际的“自由”。

其实我们中国家庭也有很多有原则的教养方式,我自己就是从一个家教严格的家庭出来的,所以我的教养和荷兰的这些规矩不谋而合。其实这种教养,教导的是一种对形式感的尊重,也是对自律和公众责任感的培养。想想看,在一个社交场合,最重要的不就是一种恰到好处的自我约束力吗?而这种能力,就是从一点一滴,耳濡目染的家教和社会环境里学到的。

所以,如果你的孩子不具备一些基本的礼仪和约束力,不要再说“那是欧美的自由和素质”,因为这样的孩子在欧美肯定会被边缘化,无法受到欢迎。素质,不是欧美才有,一些价值观和素养是全球共通的。把放纵当自由,把任性当个性,这在任何地方都不是素质教育。

暑期期间,不要光忙着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和孩子聊聊天,关注其当下阶段心理的成长,是非常有必要——虽然“收藏”暂时可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要参加的比赛太多了,赢了还好,输了呢?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聊,每个孩子都会有自信心受挫甚至崩塌的时候,怎么帮孩子重建自信呢?这是每个父母都得解决的大命题,实际上是有章可循,或者说是一门“技术活”。

▋“没关系”,是一句没营养的安慰

儿子刚上学的时候,被老师评价为“自信心爆棚”的孩子。不管别人比他强多少,他总能想尽各种办法,用他那三寸不烂之舌把别人给比下去,为此,他没少受老师打压。可是他依然没心没肺,赢了输了、考得好与不好,从来不往心里去,转眼就忘了。

但一次运动会之后,我发现,不知不觉中,他学会在乎了。

那是一次接力赛,因为比他跑得快的同学太多,他很快就被淘汰了,当时他还报了另外两个项目,但报名时没和老师沟通好,导致老师没注意到,最后也没参加成。

照他以前的作风,这种事他肯定第二天就抛到脑后了,根本没工夫伤心难受。可是这一次,运动会当天我跟他一起在看台上当观众的时候,能明显感觉出他心情非常糟糕。

后来,我给他买了个小日记本,让他把自己的不开心写下来,也算帮他找了个发泄的出口。还记得他愤愤不平地在本子上写了大半页,还配了个火山爆发的图。

我想,这个挫折或多或少对他产生了一些影响。放假前,儿子有一次放学回家和我说,他们班那天评选各种“先进”称号,但是在评选之前,发生了一件“小事”——

老师问了个问题:有没有谁觉得自己什么也评不上的?

他举手了。但他不知道,自己举手到底对不对。

其实,除了像分猪肉一样分到的“阅读之星”的称号以外,他从来也没评上过什么奖,我们也从来没有谈论过评优这种事,更不用说评不上就会挨批评了。“举手到底对不对”——根本不是在揣摩我会不会批评他,而是,他对自己突然失去了把握,他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不是一无是处。

我知道,简单说一句“没关系”已经安慰不了他了,甚至可能让他觉得,我不了解他的处境才会如此轻描淡写。他希望我给他一个评价,他想知道,自己到底是怎样的。

▋“你觉得你自己是怎样的人呢?”

于是我问他,“为什么觉得自己那么差呢?是因为这学期被老师批评太多了,还是自己真的觉得自己很差?”

听到这个问题,他皱了皱眉,目光转向别处,支支吾吾半天也说不清楚。

我接着跟他说,“老师批评你,那是老师对你做出的评价,你对自己有没有做出评价呢?还是说老师认为你不好,你就觉得自己不好,老师觉得你好,你就觉得自己好呢?”

他扭头看着我,一副为难的表情。我明白这个绕口令一样的问题又显深奥了,可是也必须要硬着头皮解释到底才行。

我说,“数学老师可能不怎么喜欢你,可是英语老师很喜欢你,不是吗?”

他点点头。

“那么两个老师对你的评价不一样,你到底觉得哪个老师对呢?”我再问。

他又蒙了。

我继续说教,“一个人除了被别人评价,最重要是自己要给自己一个评价,别人说什么,都不如自己的自我认识重要。自己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评价以后,就不会太被别人的评价干扰动摇了。”

他懵懵懂懂地点点头。

“你能不能说说你觉得自己到底是怎样的人呢?”我问他。

这个问题听起来简单多了,他放松下来,说了一些自己的优点,比如乐于助人之类的,然后又说了一些对自己不满意的地方,比如觉得自己脾气有时候不好,成绩也不够理想……关于成绩,我们从来没有强调过什么,只是说只要努力了,考多少分都行。没想到他的“上进心”终于在此刻觉醒了,让我有些小意外。

我接着问他,“既然有对自己不满意的地方,有没有想着去做出改变,比如有没有找到自己可以学习的榜样?”

他想了想说,“XXX同学挺好的,脾气又好,学习又好。”

我说,“这不就简单了,你就以他为榜样,提高自己,把自己变成自己喜欢的样子就行了!”

说到这里,好像并没有直接回答他一开始想知道的自己举手那件事到底是对是错的问题,可是那都不重要了。

▋探寻“我是谁”的过程太痛苦了,但必要

我只想让他明白,作为一个社会人,我们每天都会面临来自别人的评价,我们既不能完全视而不见,又不能被此控制,所以最重要的是自省,自己对自己做出合理正确的评价。

然而,我是谁,我是怎样的人,这问题并不是那么容易回答,很多人可能终其一生也没有找到答案,就只能一直生活在别人的评价中,被别人的一句两句话而左右而牵制。

探寻“我是谁”的过程肯定不是轻松愉悦的,因为自省本身就是会带来压力的一件事情,它让人少了任性的借口,它也会促使一个人不断地做出改变,而任何改变都是多多少少会带来痛苦的。

但是即便如此,我仍然愿意跟他探讨这个自我评价的问题。看到他开始介意别人的看法,我感到欣喜,因为这说明他在成长;但是,不管这个过程有多辛苦,我还是更希望他自己能够找到“我是谁”的答案,一个既不妄自尊大又不妄自菲薄的答案,因为,那才是真正的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