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创意和独到见解的人,更易获得认可

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迟迅。我本科学医,后来弃医学了艺术,在美国普渡大学拿到了艺术与设计专业最高学位MFA。我当年被普渡的研究生院录取以后,就非常幸运地被破格任命为助教,拿到了全额奖学金,但是条件是要独立再教美国本科生的一门设计基础课。

现在回忆起来觉得非常不可思议,因为我在那之前完全是零基础。当时的系里的老师给我一个面试,来看看我是不是能教这个课。我记得那个系主任拿出了一张抽象的学生作品让我试着去讲究、去描述。他问我,你觉得这个画平衡吗?觉得视觉感觉怎么样?我说,挺平衡的、挺好的。

他就说,你觉得为什么平衡?我想了一下,突然想起来中国的《道德经》老子说的一句话叫“大者宜居下”。就是特别简单的一个道理,比如说海是最大的,所以江河溪水都是最后流到海里,海在最底下就最稳定。当时我的面试官老师听完以后,可能觉得,这个中国孩子还可以用东方的哲学思想来解释西方的抽象艺术,所以当场就决定让我去教这门课。

这件小事我现在回忆起来,一方面说明我真的非常幸运;另一方面也说明美国人真的不拘一格,他们可能就喜欢这种有独特见解,可以说是有创意或者有创新、有新意的一个解读方法。

▋一张纸、一支笔,防止人喝有毒的水:最受赞赏的创意竟然是这样的!

今天我和大家聊聊创意。我特别喜欢这个话题,为什么?我目前在美国大学教的几门课程里,我自己的最爱就是创意课。可是创意到底是什么?创意能教出来吗?

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有一个曾经是华盛顿大学的设计课上的一位老师,给学生三样东西,在一个空屋子里有一杯水、一张纸和一支笔。学生要解决的题目是要通过自己的点子来防止一个从屋外走进来的不知情的人来喝这杯水,这杯水是有毒的水。

不同的同学各尽所能,有的同学用文字写了一个大大的“NO”;有的同学用符号语言画了大大的一个叉;还有同学用图像画了骷髅,什么样的都有。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突然有一个同学就把这个笔掰折了,把纸团了,把这两样东西扔进杯子,泡在里边,这样一来,不会有人再去喝这杯水了。

老师对这位同学的做法大加赞赏,因为他用了一个前人完全没有用过的方法却非常有效解决了这个视觉的问题。

最简单来说,创意是做出以前完全没见过的想法或者作品,这个产品或者想法却能很聪明改善或者更好地解决一个具体问题。在美国学校里,我们大部分的项目都是叫“Learning by doing”(做中学),就通过实践的过程来学习,重在过程而不是最后的结果,因为会有很多结果。

而且我们会和学生说,首先,创意思维没有正确与错误的答案,只有不同的答案或者说更好的答案,就像筷子和叉子这两种被中西文化广为运用的吃饭的工具,都是非常棒的发明,但是你要说谁是对的、谁是错的,各有千秋。所以每次在创意课的第一节课我都会举很多例子鼓励学生想出跳出框框的一些做法。

▋在树上上课——创意训练应像独家“小炒”

我现在教书的学校在南加州,名字叫Laguna College of Art+Design,它在南加州一个非常美的海滨,这个海滨有差不多四五十个画廊,算是南加州的的艺术集中地。这个学校最大的特点就是小,可是我当时在选学校的时候,有几个选择,其中有位于纽约美国学生最多、最大的艺术学校,还有这间最小的学校,但我最终选择来了这间“小学校”。

第一、因为我觉得艺术和创意教育应该像独家小炒那样,应该每一个学生都因材施教。所以这个学校自由的学风和这个小巧玲珑的规模能实现我很多教学理念。

第二、我觉得这个学校本身也充满创意,当时我们还没有来这个学校之前,在纽约见到了这个学校的院长。当我面试别的学校的院长的时候,他们往往都是跟我干巴巴地报一些数字,说我们学校多少第一、多少学生、多少老师,我还清楚地记得这个学校的院长(叫Gary),他跟我说,“你知道吗?我们学校有时候就在树上上课”,我当时大吃一惊,以为他在开玩笑,后来我真正来到这个学校的时候,发现我们学校的后院就有一棵特别大的树。

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张照片,就是我们的学生在课间休息的时候坐在这棵树上,因为我们地处海边,所以坐在树上的时候气候非常好,有习习的海风,还能听各种鸟的叫声。在这样的艺术氛围里,很难做出难看的东西。所以非常启发人从自然界获取灵感、进行创造。

这张照片就是一个学生坐在树上等待上课。

下面一张照片是金钱豹,它也在我们学校这棵树上。大家别害怕,它不是野生的猛兽。是我们学校有一个叫“Animal Day”(动物日),我们会经常从好莱坞请来一些演电影的狮子、老虎各种动物放在这个后院的树上供学生来观察、写生。

它们有些是好莱坞的大明星,演过很多电影。当然这些狮子老虎也特别享受在这个校园里趴在树上晒太阳,比他们在演播厅里拍电影(都是乱七八糟的灯光、摄像机)来得舒服多了,所以我觉得它们也很开心。

为什么美国的纯艺术学院往往都叫“某学院of Art+Design”(艺术与设计学院)?它不是简简单单地说是艺术,并不把设计包含在艺术里面,而把它们俩并列在一起,其实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

我来简单概括一下:

第一、艺术更多是偏重于艺术家的自我表达,设计是偏重一个有效的甚至是高效的传达信息的功能。艺术有的时候可以是毫无功能的,设计绝对是要有功能性、要实用的。所以以前有些地方管设计叫“应用艺术”或者“工艺美术”,艺术是可以完全随心所欲、自由自在的。设计是有要科学性的、逻辑性的、需要研究的。

第二、艺术往往是制造一种难以言传的神秘感,比如说大家都知道《蒙娜丽莎的微笑》是公认的特别伟大的艺术品,我们看《蒙娜丽莎的微笑》的时候真是闹不清她是怎么回事,也许她刚刚干了什么坏事,它有一种很不确定的模棱两可的感觉。可是设计就往往不一样,它往往需要非常直截了当、非常直白的一种交流、快速有效的沟通方式。

▋创意思维训练是个系统:提出点子只是其中一个小环节

下面给大家看一个案例,这是几年前我们学校的一个班和NIKE公司合作了一个学生项目。当时校方的老师是由我们的系主任和我来完成教学。

NIKE派了三个他们的全球的艺术总监和我们的学生配合,我觉得这个公司是一个非常远识的公司。他们说,我们不需要你们帮我们设计一些运动衫等等传统的东西,我们需要你们年轻人去想象几年以后的一个未来的世界里、一个不存在的平台上我们用什么样的产品、什么样的方式去加强运动员和人们的之间的关系。

因为NIKE毕竟是做与运动相关的产品的,可是有趣的是我们艺术与设计学院的学生,包括在中国、美国都一样,全都是宅男宅女,我们都没有体验过什么运动的感觉。结果我们就和系主任商量一下,我们第一节课什么都没做,去橄榄球场打了一场橄榄球的比赛,让学生亲身去感受、体验、总结、发现,去发现我们到底为什么热爱运动?是因为荣誉感、团结还是各种胜利的喜悦、失败的悲伤的情感?我们在这里还缺了什么?缺的东西就是我们以后要设计出来、去改善、去提高的。

而且他们必须是设计一个未来的产品,所以我感觉这就是像设计一个未来的好莱坞电影里的一个场景中大家要用到的一个东西。然后学生用设计创新思维构思出这个想法以后,还要全方位地视觉化,把这个产品做出来,展示给NIKE的这些艺术总监们,让他们来评定。

我给大家分享几个例子,我们分了5个组,每个组做的东西都不一样。

有一组同学做了一个手机上的App,叫“数字化喝彩”,或者简单地说叫“电子鼓掌系统”。它的意义是什么?就是说你足不出户,不用去体育场,在家也可以有参与感地体验这个团结的力量、体验成功与失败的情感,去支持你的明星和队伍。

这个手机上的应用是当你在挥动手机鼓掌的时候,它就能和身边的朋友全都连接在一起,当有一定数量的粉丝同时在摇手机喝彩的时候,它可以和体育场的大屏幕连在一起,可以视觉化你们欢呼的热度。当超过更多数量的人,它们可以跟体育场内的烟花连在一起。同时他们也设计了很多周边的小游戏,比如说你支持中国队、他支持英国队,这两个国家的粉丝就可以进行一个拔河比赛,看谁的欢呼更热烈。

还有一个关于跑步的案例。大家都知道跑步对人的身体有好处,是一个健康的锻炼。可是很少有人能坚持,为什么?因为跑步是很枯燥无聊的一件事。所以另一组同学就设计了在谷歌眼镜上的一个应用,是当你跑步的时候,你的前方有一个目标,是一个小兔子,你就可以一直在追它。这些都是在一个虚拟的现实里在往上投影,所以你可以在户外跑,也可以在自己家的跑步机上跑,它会叠加兔子的形象。

还有一个功能是你可以联网,和你的朋友一起跑,哪怕你们身在不同的地方。还有一个小游戏是你在逃命,后面有一个吸血鬼在追你,其实美国的吸血鬼文化非常流行,我们学校甚至有一门课就是“吸血鬼文化”。为什么?吸血鬼现在变成好莱坞的票房保证,只要有吸血鬼出镜的任何片子一定程度上都是一个票房的保障。

这个项目做到结束的时候、做到期末的时候,NIKE公司就把大家请到了他们位于波特兰的总部,给他们的高层做报告。我们学校的位置在加州,还挺远的,他们看完这些汇报以后,觉得这些想法都太好了,这些学生做得太完美了,因为学生做出了整套的系统。

比如说谷歌眼镜,他们要把他的产品的模型在三维软件里做出来,还要设计它的相关的商标、包装设计,还要设计它全套的说明书,设计一段录像,自己拍一段录像去给人用视觉的方式解释它的功能。所以学生不单单想出一个想法,还做出了全套系统。

我在学校教视觉传达。视觉传达者也不仅仅是视觉传达,而是发明者和执行者。许多我们这个课上做的创意产品,NIKE已经决定在未来会用在下一届的奥运会上。这个项目其实是无中生有的一个项目,就是学生们通过完全亲身地去球场上体验,然后经过充分的调查研究、发现问题、提出方案、解决问题。这个在我看来就是美国创意思维教育的一个核心手段和方法。我很开心看到少年商学院的教学方法是Design Thinking设计思维,强调培养孩子们基于现实社会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简单实用的思维训练:推荐《六顶思考帽》

我们在美国做创新思维的项目的时候,经常会用到一个方法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个方法叫“六顶思考帽”。它是英国的一个学者叫爱德华·德·博诺博士开发的一种思维训练模式,或者说是一种全面思考的模式,它提供了一个平行思维的工具。

其实有点像换位思考或者是角色扮演,这个思维方式是我们将思考不同的方面分开,这样我们可以依次对问题的不同侧面给予足够的充分的考虑,有点像彩色打印机,每种颜色的墨分别印在纸上,但是最后再合在一起,最后得到一个彩色的全彩的效果。这个方法对于小孩来说有点太复杂,大家有兴趣可以去查一下,叫“六顶思考帽”(相关文章《每个父母都需要六顶“思考帽”》)。

在对孩子创意思维训练的辅助过程中,我觉得可能简化为三顶大概就够用了。

比如说黄色的帽子就代表阳光和乐观,代表积极的一面,就是要肯定孩子们做的特别优秀、特别好的、特别突出的一面;

绿色的是代表生命的颜色,充满勃勃生机,这个不需要以逻辑为基础,是可以跳出框框,以最大化创意的方面去鼓励他们以更有想像力的方式往那个方向推进;

黑色的帽子代表否定、谨慎、风险,也是代表缺点。如果你发现哪一点在这个想法里是一个弱点或者是不成立的,就要提出。

我们在学校讨论的时候,往往学生也比较客气,他们出于礼貌,不太愿意提反面意见,我们有时候就做三个颜色或者六个颜色的气球扔到空中,哪个颜色的气球丢到一个同学的头上,他就要根据这个颜色所代表的立场去进行思考、提出他自己的观点。

给大家简化一下这三顶帽子,其实就是正面意义的、反面意义的和更有创意的。“六顶思考帽”作为一个思维工具,已经被美、日、英、澳50多个国家和政府学校设为一个教学课程。微软、IBM、西门子很多特别大的公司都用它来提高他们的产品开发的效率和速度,是很值得推荐的一个给孩子们尝试的一种思维方式。(未完待续)

点击按钮,一键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