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搜索

“我们家长这次是铁了心一定要让这个孩子换班!”

南京市某小学三年级某班的45名家长,交给该校校长一封联名信,誓要班上一名叫昊昊(化名)的学生换班或转学。家长们说,这个孩子“实在太调皮”,上课经常撕同学的书,随意吵闹,甚至跳绳跳舞,课外经常打架,有一次还把一个同班同学打得头破血流,最后甚至惊动了警察局,他们担心在未来几年,昊昊的“捣乱”会影响到自家孩子的正常学习……

为了表决心,在距离期末考试还有9天的时候,这个班上有一半学生在家长的“指挥下”集体缺课……

据报道,对于家长们的要求,校长坚决拒绝,并在接受采访时三度潸然泪下。她为让家长放弃让昊昊离开的要求,她甚至亲自到该班代课,希望通过提升班风,让其他学生和家长接受昊昊。她这样说道:

遇到什么问题我们学校积极地去面对、去解决,但拿孩子当作筹码、不让孩子到学校来上课,以此要挟学校让昊昊换班,我做不到。“不抛弃、不放弃不是我们学校说的漂亮话。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们遇到的问题孩子太多了,还有偷窃的,但我们不能去排斥他们,去孤立他们,这样会让他们更受到伤害。你们挤走了这个孩子,再来一个皮孩子,你们怎么办?继续挤走吗?

据悉,昊昊的父母均为出租车司机,父亲开白班,母亲开晚班,家里一共有三个孩子,他从小是“留守儿童”,由爷爷带大。他为什么要这样“邪恶”?只因为他缺爱。能使他遵守规则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给他真正的爱。

--------------------------

▋亚洲家长每天要说几百个“不”

每个人都会有淘气或小邪恶的时候,特别是小孩儿,他们从襁褓中解脱出来,终于可以到处跑到处玩了,于是喜欢碰碰这个,摸摸那个,偶尔还要做点恶作剧刷存在感……常常把家长气得直跺脚。对于孩子的“小邪恶”,很多家长往往是一发现就马上予以制止。

有调查显示,亚洲的父母通常每天对孩子说数百个“不”:不要动、不要戳、不要跑、不要哭、不要调皮……

但这些不绝于耳的“不”会切断孩子对周围环境的认知,甚至会使孩子变得呆头呆脑,摧毁孩子的潜质,它很容易形成孩子意识中的一部分,对孩子产生长久的抑制作用,所以“不”的使用,应该仅限于孩子的行为会带来危险,或者是会对他的性格产生不良影响的那方面。

还有的家长常说孩子“不懂规矩”、“没教养”。而守规矩、有教养恰是孩子由“自然人”向成熟的“社会人”转变所必需的,是人的社会化过程,而不懂规矩、没教养是伴随在这个过程中的。所以,在平时,我们不妨学着制造点释放孩子“小邪恶”的安全出口。

▋班级发行“偷懒币”

我的孩子逃逃,一年级的老师叫Mrs. Miller,这位老师在他们班上发行Miller money,当孩子们表现好的时候,老师便会奖励一些Miller money,如果攒够一定量的Miller money就可以让自己放肆一把了,比如,今天不做作业,早上不写日记,中午不去食堂吃饭,在教室里边吃边看电视等等。

这种神奇的Miller money给了孩子们一个偷懒、散漫的空间,让原本循规蹈矩的校园生活变得刺激而精彩,反正逃逃每次得到Miller money总是异常激动。

▋比赛奖励是朝老师脸上扣蛋糕

儿子参加的童子军,他们每年都有义卖爆米花筹款的活动,但让我没想到的是,卖得最多的孩子得到的奖励居然是——用蛋糕往team leader(成年人,一般是老师或者家长)脸上扣(他们叫throwing pies)。

扣蛋糕奖励很流行,是老师、校长常用的奖励方式。这和我们传统文化里的尊师重道简直格格不入!但却非常激励孩子们努力完成任务,也让童子军团队更增添了凝聚力,team leader并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领导,而是和他们并肩作战,可以一起玩闹的好哥们儿。

▋每天做一个小小的恶作剧

美国人为孩子们的“小邪恶”制造发泄出口的本事并非小打小闹,连学校也是全力配合的。

逃逃的学校每年都有奇装异服周,在这一周里,你可以想穿什么就穿什么,想怎么搞怪装坏都可以,比如周一穿两只不一样的袜子,周二把衣服反着穿,周三穿一些保护色的衣服,让老师发现不了你……

就连快到期末这段时间,学校也要和孩子们“闹腾”一下。也许国内孩子们这段时间都是很紧张的,因为得准备考试了,儿子学校却设置了“crazy 19 days”, 就是离放假还有19天,每天做一件crazy的事情,比如上课可以坐在桌子上,或者可以坐在教室任何一个角落,我一想起孩子们东一个西一个的散布在教室各种角落就觉得很搞笑。

这个“crazy 19 days”听起来荒唐至极,但也就是在这种宽松的环境中,孩子们能放下紧张、焦躁和不安,用更平常心的状态迎接考试,说不定会发挥得更好一些呢?

▋允许孩子的小邪恶,才能杜绝情绪的大爆发

有人问我,“熊孩子”淘气究竟是好还是不好呢?其实,这个问题不能简单地用好坏来回答,因为每个人都会有“小邪恶”、“小淘气”的一面,发明家爱迪生年幼时,看到母鸡孵小鸡,于是也用自己的肚子去孵小鸡,这种看起来有点“小捣蛋”、“小邪恶”的行为,正是爱迪生探索求知精神的体现。不可否认,人性中总有些“小邪恶”的东西,他们需要一个安全出口,就像糟糕的情绪需要大吼一声释放掉一样。

儿童心理学认为,正是因为好奇,孩子们才会做一些大人看来完全不能理解的事,例如看到闹钟会报时,就试图拆开来看;看到父亲刮胡子,也想跟着试一试……但同时,好奇是“知识之门”,是“萌生科学的幼芽”。因此,我们应该珍惜孩子的这份好奇心,宽容孩子小小的破坏行为,当然,最好就是给孩子制造一些“小邪恶”的安全出口,提供宽松、安全的环境,鼓励适当的离经叛道、参与各种尝试,支持孩子积极主动地去探索事物的奥秘。

对于儿童“经典诵读”该如何做,我有如下几条具体建议:

1、建议背诵内容。以唐诗、宋词、元曲为主的历代古典诗歌,清代车万育的《声律启蒙》或李渔的《笠翁对韵》,以及老子的《道德经》。

2、不建议背诵内容。四书五经、《弟子规》、《三字经》等,一是篇幅较长,不够朗朗上口,不容易背诵;二是其中有些价值观并不适应当代社会生活。这是个人偏好,若有的人喜欢这些,读一读背一背也是很好的。

3、几岁开始背诵?越早越好,但任何时候都不晚,从1岁到18岁都是背诵黄金期。

4、要背诵多少才好?能背多少背多少,不要在意背诵数量,不要做成任务,重在养成习惯和爱好,长年坚持(不必天天坚持)。从中感受中国语言的美,感受文字的韵律即可。当然,若统计数字能增加孩子的兴趣,适当做个统计也行。大约平均每年背三、四十首,到高中毕业能熟背三、四百首,孩子的传统文化功底及语言文字功底就很厉害了。

5、需要解释内容吗?能解释多少解释多少,不过度解释,尤其不胡乱解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现在不明白的,读得多了自然明白了。

6、关于选本。选择较权威的大出版社的版本比较可靠,至少没有错别字。可以多比较几个版本,感觉哪个选诗是你喜欢的,哪个版式看起来舒服,就选哪个。

7、背诵方式。家长最好以“共同的学习者”的身份和孩子一起诵读,而不要以教师、统计员或监考者的身份单方面对孩子提出要求。孩子的记忆力比家长好,家长可以背不下来,但至少要和孩子一起去诵读、品味。如果诵读的时光是亲子相处的美好时光,没有压力没有训斥,孩子肯定会喜欢上经典诵读的。

青音:武老师您好,今天我们来聊一聊一个不仅仅是我、我周围很多朋友都会经常说起的现象——现在一些做了妈妈的女人很了不得,从怀孕开始就特别宝贝自己。

我有一个朋友,她是台湾人,她之前怀孕的时候说:“我怀孕的时候去医院,看到很多的姑娘特别娇气自己,好像全家都很宝贝她,她觉得很不得了。同时我们能看到朋友圈中一群‘丧心病狂晒娃党’,其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是女性。”

好像女人一旦有了孩子,就非常骄傲、志得意满,觉得自己是人生赢家。那么为什么女人有了孩子之后会呈现出这种状态呢?

武志红:我们先来说说这其中较为合理的部分。做妈妈对女性来说是很重要的生物性能力,比如女人的子宫就是在为生孩子做准备,生了孩子就相当于完成了很重要的人生使命。这其中的满足感是可以理解的。

不知你是否听说过“多囊卵巢综合症”,这个会导致生育方面的一些困难,还有说法说,这样的疾病经常是和没有什么性生活、没有生孩子有关系。通常医生会认为当女人生孩子后,这个病的症状可能会得到极大的缓解。

所以我们会说,关于生殖器的部分,无论男人还是女人,如果不使用,它就会出问题。而关于生育方面,如果不去生育,似乎也会出现相关的问题。这是很深的本能的部分。

另外一部分是我所知道的是,对很多女性来讲,当她有了孩子她会有圆满感。这里的圆满感就是我们所说的,人活着需要连接——“我活在这个世界上,需要属于某一个人,同时有一个人也是完全属于我的,我们两个人合二为一。”

在心理学上,婴儿在六个月之前都处在这个阶段,叫做“共生期”,即“我完全属于你,你也完全属于我”。

而我认为,中国人普遍在这个阶段上出了很大的问题,人们没有得到满足,女性没有得到满足的程度更加严重一些。

当她们怀孕有了孩子,她这部分就得到了满足。孩子和她共生在一起,怀孕的时候便是“你就是我,我就是你,你就在我的身体里”。生下孩子之后,孩子也在追求“共生感”,所以妈妈的“共生感”会得到很大的满足。

因此,我认为这两个部分是相对合理的部分。

青音:从生物学的角度和心理的角度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可能还有另外一层含义。我们会发现有一些女性还是因为没有人生,所以只好生人,生了人之后,孩子的人生就成为了自己的人生。

也就是说她在生孩子之前是没有强烈价值感的,她没有发现自己对某个工作很感兴趣且做得很好,也没有发现自己的某个部分很出色、值得被称道和羡慕,她一直觉得自己是很平常的。

当她结婚之后,“突然”有了一个孩子,而这个孩子乖巧、漂亮,可以向外炫耀,于是孩子变成了自己非常骄傲的部分。

武志红:夸张地说,怀孕时孩子“寄生”在妈妈的肚子里,当孩子出生后,妈妈又“寄生”在孩子的人生里,而且这在中国很常见。比如在外国老师讲课时,包括我们在讲课时也会看到,有的人在做自我介绍时会说:“我是一个x岁孩子的妈妈。”

作为心理医生会很敏感地想到“那你是谁?”这其中有一个定语——因为有了孩子,我才存在,我是一个……的妈妈。而作为一个人、一个女人,是她被忽略的部分。

青音:我在很多妈妈微信群做互动时,经常提醒她们:“凡是那些微信头像是自己的宝宝、名字也是‘x宝妈’的女性,真的需要注意,你已经把自己的人生压在了孩子的身上,你已经没有了自己,永远都是孩子,总是为如何当一个好妈妈而焦虑。事实上,你若不做好自己,是无法成为好妈妈的。”

我们都说爱孩子,天经地义。父母爱孩子对于父母来说是非常美好的体验,也很伟大。但是我每次用到“伟大”的父爱、“伟大”的母爱这样的词时,都会有一个迟疑,我们学心理的都会知道,这个“伟大”的背后有可能藏着很可怕的东西。

比如说,有一次我在火车上经历过这样的事情。当时是在高铁的一等座车厢,坐在我旁边的一位女士,抱着一个八个月大的孩子往地上撒尿,第一次撒尿的时候我没有说什么,第二次的时候我很不满。

首先是因为这是高铁一等座。高铁一等座是一个非常干净的地方,过道上也没有站着人,敞亮洁净的卫生间只有几步远,为什么要让孩子在地上撒尿?

于是,我心里的小侠女就出来了,我说:“您能不能抱着您的孩子去卫生间?不能让孩子在地上撒尿。”这时候,孩子的妈妈的第一反应很有意思,她说:“你作为一个大人,怎么能和一个八个月的孩子计较?”

我当时就很奇怪,我心里想:“我不是跟你的孩子计较,是在跟你计较。”然后这个时候,她的丈夫就出现了,跳着脚和我吵:“我媳妇抱着孩子上厕所,要是摔骨折了、摔伤了,你赔钱啊?”

我当时就回答他:“你在你们家客厅也这么随便吗?为了担心去卫生间滑到,就随地小便啊?再怎么说,车厢是公共场所,你这一次次往地上撒尿合适吗?”

我觉得孩子很可怜,因为孩子不会说话。如果孩子会说话,Ta一定不会愿意妈妈就这么让他小便。这个女人的逻辑很奇怪,她很愤怒,她觉得“你又不是妈妈,你怎么知道一个妈妈的心?”

这种场景其实挺常见的,尤其是在公共场合,孩子不懂事的时候,大人往往不会去管孩子,总是会和管教孩子的另一个大人去吵架,意思是“我为了我的孩子去吵架”。

那个时候她真的表现得像一个强悍的“母兽”,已经不能称之为母亲。这一强悍的“母兽”在保护着自己的孩子,但这个背后是不是有对孩子过度的爱在其中?对母亲的这个身份有一点过度地骄傲了。

武志红:我先来解释一下我是怎么理解的。

你看她抱着一个小宝宝,让这个婴儿为所欲为,这个投射可以理解为“妈妈心里住着一个想要为所欲为的婴儿”,可能因为她儿时候没有被满足,或者满足过度,导致她现在卡在这个阶段,于是她就让自己的婴儿为所欲为,而这是个什么问题呢?

我觉得中国人的心理问题是,很多人的心理年龄都停留在六个月的水平,六个月之前是共生期,也就是“我就是我妈妈,妈妈就是我”,同时有另外一个心理是“全龄自恋”。

“全龄自恋”即“我就要为所欲为,日月星辰,整个宇宙都应该围着我转”。这个时候,爸爸妈妈都把自己的“为所欲为”投射到孩子身上,他们让自己的宝宝为所欲为,其实是他们想要为所欲为——我有了这个孩子,我想要Ta为所欲为,我就会觉得Ta很骄傲。我想这个感觉可能是这样来的。

青音:其实女人怀孕之后,她的心理也会发生一些变化。当她过度地投注在一个孩子身上,她并不觉得那是孩子,那是她自我的一个延伸。她为什么那么骄傲、那么志得意满,是因为她觉得有了孩子之后可以为所欲为,因为孩子就是最好的借口。

比如可以为了孩子不减肥、可以为了孩子不顾形象、可以为了孩子不去努力工作,当然她可能本来就没有努力地去工作,还可以为了孩子和老公去吵架。

以前没有孩子,她可能就是一个懦弱的人,不敢在公共场合为所欲为,但是现在她有了孩子,就有了一切充足的借口。

所以反思自己的话,为什么在有了孩子后会有这么骄傲的想法,那就希望你能好好反思一下,你真的是因为“爱孩子”吗?还是因为完全地满足自恋?

武志红:其实刚才讲的,女性要警惕自己是否处在一个可悲的位置上,因为过去中国就是生育文化、传宗接代,以家族的权力系统为主,女人只是外来人,女人实际上是被当作一个生育机器来对待的。

但是如果你也把自己当做一个生育机器来对待,你没把自己的人生过好,没去过一个独立的、自主的人生,当你生了孩子之后,尤其是在大家族中生了一个儿子,就会觉得自己了不起,其实这样很可悲。

这就是你接受了传统文化中“重男轻女”观念的影响,你也认同了自己就是个生育机器,这真的非常可悲。

青音:最后还想和所有的妈妈说一句,孩子是比照着你来活Ta自己的。所以,你要过好自己的日子,你过得越精彩,越有个性,越活出你人生的魅力来,你的孩子才能像你期待的样子成为一个成功的人。

妈妈们,请一起加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