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搜索

“我学了很多育儿方法,觉得还是打,最管用。”

这是一个家长给我的留言。

我认为他说的是对的。

如果我们把“改变孩子的行为”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的话。打,的确是“立竿见影”的。

每个人都有趋利避害的本能。如果一个行为会带来可怕的后果,那就不会再做了。

前提是:打得动,打得赢。

每一个信奉“打,是最好用的育儿法”的家长,最后停止使用这个育儿方法的原因,大多不是主观上“良心发现”,而是最终,打,也不好用了。

因为:

打不动了,家长年纪大了。

打不赢了,经历过短暂的势均力敌,孩子最终总会在体力上超过父母。

打不到了,孩子离我们越来越远,平时有机会就躲起来,上大学故意挑个外地学校,见面都难。

可见,“打”这个育儿法,也是有有效期的。

毕竟暂时有用。

但是,每一个倡导“不惩罚,不奖励”的无条件育儿理念的老师,都一定会面对家长们的一个问题:“方法我用了,但是不管用,怎么办?”

通常这时候,我会让他巨细靡遗的描述当时“到底是怎么用的”,然后帮他找到使用这个方法的时候,一些不太准确,和有待提到的部分。

但是还是会有家长执着的问,“我把书上的话,原封不动的说给孩子,为什么他还是不改变呢?”

的确,即使我们有的时候做的如教科书般标准,也未必会有教科书上的效果。

“后来我气急了,还是像以前一样打了他一顿,这才算结束。”那位家长说。

说句题外话。

如果一个联系不多的中学同学,想跟你借钱,你觉得,什么是影响他能借到钱的最重要的因素?

如果他QQ上跟你说“哎,给我点钱花!我最近遇上点事儿。”

——你恐怕是不会借的吧,还会觉得他可能是个骗子。

如果他特意登门拜访,诚恳的告知遇到的困境,告诉你他是多么需要这些钱,并且承诺归还日期。

——你会更有可能会借钱给他吧。

这么看起来,借钱的时候,技巧和方法很重要。

那,如果是陌生人,特意登门拜访,诚恳的告知遇到的困境,告诉你……恐怕还没说到归还日期,你就要报警了。

再如果,是你亲生的闺蜜,在QQ上给你丢过来一句“哎,给我点钱花!我最近遇上点事儿。”你可能就会马上砸个电话过去,一方面确定信息的真实性,一方面关心一下,对方是不是遇到了什么困难。如果是真的需要,通常会痛快的借钱给她,还要嘱咐一句“需要帮忙就说话”。

那又如果(人生就是一个如果接着有一个如果),是你人生最恨的人,巴不得他家破人亡(矮马这太狠了,只是举个例子哈)的人,特意登门拜访,诚恳的告知遇到的困境,告诉你……恐怕还没说到归还日期,你就已经开心的不能自已了吧?

“有什么不开心,说出来让大家开心一下!”

这么看起来,技巧固然重要,但是如果关系不够好的话,技巧再好你也不会借。而如果关系很好,技巧和方法就不在话下了。

所以,你要不要借钱给别人,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是——关系。

不仅是借钱,我们人生中的事大多如此。

以前,我们总是以为,人生中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是“对不对”,“该不该”。

我们执着于“这件事应该怎么做”,“到底谁对,谁对就应该听谁的”。

于是我们的人生充满了困惑,那些自己明明是“对”的事件上,为什么没有得到支持。

其实不是。

如果关系足够好,小伙伴逃学让我帮忙跟老师请病假,我也会去做,虽然我知道这是“错”的。

如果刚刚跟同学打了一架,对方的钱包掉出口袋,我也不想去提醒他,虽然我知道这是“对”的。

如果关系足够好,即使是江洋大盗也有姑娘愿意生死相随亡命天涯。

如果我看对方不顺眼,就算是高富帅官二代有车有房海龟创业,也不会嫁。

如果贪官跟老婆关系足够好,坏事赃款都是两个人同分共享。

如果贪官居然被发现包了二奶,愤而转身举报的老婆屡见不鲜。

“感情”总是比是非和好坏重要。

因为我们是人。

亲子关系,同理。

我们一定都曾经因为喜欢一个人,所以想要成为他的样子。

也一定因为不喜欢什么人,所以即使知道他说的是对的,但就是不愿意按照他说的做。

亲子关系好的家庭里,孩子会很容易体谅父母的感受,理解自己的行为给父母带来的困难,因而去调整自己的行为;

亲子关系不好的家庭里,孩子会无视父母的需求,在反复要求下才勉强配合,对自己的行为作出调整;

在亲子关系很差的家庭里,孩子有时候甚至会故意做出让父母不开心的事。比如有些非常叛逆的孩子,因为知道如果自己学习成绩好,父母会开心,所以即使能完成试卷也故意写错,不让他们“得逞”。可以想见,孩子平时受到的压力多么大,才会有这么大的反弹力。

那么,如何获得更好的亲子关系呢?

这就涉及到第二重要的,技术和方法层面了。这也是很多育儿门派一直致力于帮助家长实现的。

1,不干涉属于孩子自己的事。

我清晰的记得,几年前在朋友家看到他批评孩子喝饮料的时候咬吸管的尖刻和严厉,并且因此惩罚孩子三个月不许喝饮料。七岁的孩子在客人们面前很没面子。但是我一直都想不明白,孩子喝饮料的时候咬吸管,到底对父母有什么影响的。同时,如果咬吸管会遭到如此严厉的批评,那么万一孩子真的做了“错”事,又需要多几倍的严厉,才能让他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呢?

诸如此类。

穿什么衣服,看哪部动画片,学什么课外班,跟谁恋爱,这些属于孩子自己的事情,家长把决定权还给孩子,是最大的尊重。

2,当孩子的行为阻碍你满足自己的需求,不指责,不批判。

当你回家已经很累了,孩子还缠着你玩。并不是因为他“不懂事,调皮”,而是因为他真的不知道你累了;

当孩子很晚都没开始写作业,别给他贴“拖拉,贪玩,不负责任”的标签,而是告诉他,因为你要确认他写完作业才能睡觉,所以他这么晚还没写作业,影响你休息了;

当孩子不想让幼儿园,别质问他“怎么这么麻烦,让人头疼死了”,而是告诉他,因为你要上班,所以他不上幼儿园你就没有办法去工作了。

总之,别轻易指责孩子,他所有看似“找麻烦”的举动,也不过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找到的解决方案而已。

你给孩子贴的所有负面的标签,或者被他内化,成为对自己的认知,然后潜移默化的成为你标签中的那个人。或者引发他强烈的抗拒,成为破坏亲子关系的地雷。

3,当孩子和你的需求发生冲突的时候,尝试去找到能让双方都满意的方法去解决。而不用权威手段逼迫对方。

当然,也没必要委屈自己。因为家长觉得不舒服,同样会影响亲子关系。

所谓“亲子关系好”,一定是你好我也好,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当我们能做到这些,我们跟孩子的关系一定不会太差。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提出的大多数要求,孩子也会更愿意实现。

所以,即使那些提倡“尊重孩子,爱和自由”的育儿方法,在某些事情上真的“不管用”,但是他们能够帮助我们增进亲子关系,让彼此多了尊重和理解,这就是最有意义的“管用”。

毕竟,我们和孩子之间的关系,

不是一城一池的输赢,一粥一饭的取舍,而是长期持续,终其一生的纠葛。

就像是,当我们想要借钱,我们跟对方的关系够好,同时又掌握了正确的表达技巧,那成功的概率就非常大了。

我们需要孩子做出改变的那些事件,正是两个独立平等的人之间,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请求对方帮忙。

不是自上而下的指责。

不是权威对庶民的命令。

不是领导对员工的批评。

只是“妈妈累了,想休息,不能陪你玩了。”只是“你把玩具扔在厨房里,影响妈妈做饭了,妈妈觉得很不方便”。只是“如果你不上幼儿园,妈妈就没法上班了,这让妈妈觉得有点着急。”

是的,为了满足我们自己切实的需求。

或者为了缓解我们对于孩子的担心和焦虑。

就像是,我们无论跟谁借了钱,迟早都要还一样。

我们曾经给予孩子的尊重或者蔑视,鼓励或者打击,爱或者恐惧,迟早,都会回到我们自己的身上。

最近我目睹了好几场育儿理念之间的争论。

通常在动物界,涉及到小崽的战争都很惨烈,所以我见到的也是如此

一次是在一个育儿分享会上

一位女儿即将从斯坦福大学毕业的爸爸,跟大家分享他的育儿经验,其中包括:多参加聚会,多培养兴趣,经常陪伴,尊重孩子的意见,不体罚,讲道理……等等,其中提到,因为孩子是在美国出生,所以习惯性的从出生的第一天就和父母分房睡。

果不其然,在互动环节,一位蒙氏教育的铁粉妈妈质疑“最新的亲密育儿理念中,和父母睡的孩子才有安全感”,并且询问这位爸爸,他的女儿是否缺乏安全感。

  这位女儿已经二十多岁的爸爸站在台上,顿时失去了安全感:“呃,我女儿的确有时候有点焦虑,不过我想,也许是青年人在这个时段的正常表现吧。”

  以我白羊座的性格,很想走上台去,先给这位爸爸擦擦汗,然后拉着蒙氏铁粉妈妈的手,跟她聊聊“从0岁到20岁,孩子经历的每一分每一秒,每一点滴的生活,都影响着她成为今天的样子,我们如何能把相隔几十年的两个单纯的点一一对应?

即使和孩子日日同睡,但是白天疏于陪伴或者粗暴强权,孩子一样没有安全感。又或者从一出生孩子就睡自己的房间,但是家长日日相伴,爱与自由,就像这位爸爸演讲中提到的其他育儿理念都做的非常好,孩子也许除了安全感之外,还能收获独立性。”

事实上,仅仅几年之前,中国还在流行美国人民的“科学育儿观念”——父母和孩子分房睡,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有多少妈妈为了执行这一“科学且正确”的育儿观,蹲在孩子的房间外面,痛苦的度过一个个漫漫长夜。孩子在门里哭,妈妈在门外哭,每个回合都持续得像一辈子那么长。即使听到孩子哭哑了嗓子,妈妈们也如邱少云般“心乱身不动”。

仿佛打开面前这扇儿童房的门,就是关上了孩子的独立之门。

 孩子长大是否独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可以确定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妈妈的焦虑,纠结,乃至自责,和严重的不安全感,都会毫无保留的传递给孩子。宝宝不仅在晚上得不到陪伴,而且在白天,得到的陪伴质量反而降低。

世易时移,现在,“新的研究成果”告诉我们,要跟孩子同房,乃至同床睡,才能培养孩子的安全感。于是,妈妈们心安理得的抱着奶娃上床——直到孩子四,五岁了,孩子还是不肯去自己的房间睡。

 于是,孩子不仅占领了本该属于爸爸的卧室,乃至床铺,更占据了一个家庭里本该属于爸爸的位置。

 我们都知道,在家庭中,“夫妻关系是第一位的”,很多孩子的心理问题,都是亲子关系凌驾于夫妻关系之上导致的。所以仿佛,放任孩子的需求,并不总是能带来真正的安全感。

那么,到底怎么做才是对的呢?

另外一次争论发生在微信妈妈群里

一位推崇“母乳喂养时间越长越好”的妈妈,义愤填膺的和其他妈妈讲述她看到一本中医养育的书,里面提到“母乳喂养最好在妈妈来月经的时候结束,因为乳汁中可能含有雌激素,会让女孩早熟,男孩胆小。在古代,来了月经的妈妈都会请奶妈帮忙喂奶,这也是这个行业诞生的原因。”

“这不是误人子弟么!”,那位妈妈很生气,“这会带来很多不好的影响,作为一名医生,她的知识怎么能不‘与时俱进’?”

如果知识都需要“与时俱进“的话,那么今天提倡的”母乳时间越长越好“,是不是有一天也会被更新的知识替换掉?那时候谁对我们的后悔负责?

说起母乳喂养,又是一个特别容易引发争执的“巴尔干火药桶“。提倡长期母乳的,很喜欢举出南怀瑾先生的例子,原文是这样的:” 南怀瑾直到7岁还吃奶,12岁前,他不爱吃饭,小病不断,结婚前还一直跟母亲睡。一次,南怀瑾和邻居孩子吵架,互骂脏话,父亲一气之下,把他推进门前小河沟里。”

话说,这其中的“一直跟母亲睡“,倒是可以应和前面那个妈妈关于‘和妈妈睡有安全感’的理念,不过后文爸爸对孩子的粗暴对待,与‘爱与自由’距离甚远,这安全感也算是就此抵消了。

南先生的确吃奶直到7岁,但是他能成就一代宗师,恐怕更多有赖于在他人生后87年间的学佛,闭关,读书,教学,翻译等诸多经历。

你我凡夫,即使吃奶到14岁,也未必能有他的二分之一。

作为一个14个月的男孩的妈妈,我还在喂奶,也打算“能喂多久喂多久“,但是我并不否认那位老中医说的”妈妈来月经后,乳汁中有雌激素“的可能性。古老的中国智慧和先进的西方科技,各有千秋,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

世界很大,知识很多,没有什么确定是唯一正确的真理。所以这世界上没有对错,只有选择。

也只有充分了解了利弊,自己做出选择的时候,才能不因为知识的“与时俱进“而怨天尤人。

育儿路漫漫,我们总希望有一个“唯一真理“,可以让我们无需思辨,笃定的执行即可,就像基督教的”唯一真神“,负责帮我们搞定一切。

但是我们面对的偏偏是中国佛教,告诉我们”众生是神,你就是神“.

于是皮球又被踢了回来,我们还是需要在各种理论之间,自己做选择。

“自己做选择“,

对于我们这“迷惘的一代”来说,

并不是一件熟悉的事。

我们的前半生

受制于刚刚从文革中缓过神的父母,“自由意志”是那场浩劫中最可怕的东西。在这块缺乏尊重和自由的贫瘠土地上,我们像一颗营养不良的树,战战兢兢的生长着。

我们的后半生

被风起云涌的改革大潮冲击得站立不稳,不断的调整自己的三观以期适应——哪怕只是理解——这个神奇的时代。妈妈教育我们的话仿佛她自己也做不到了,课本里学的知识却总是和看到的不一样。胸前飘着鲜艳的红领巾,唱着“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的我们,无论如何想不到,长大之后,报纸上会为“到底该不该扶起摔倒的老人”展开热烈的讨论。

  当上一代的知识无法传承,而从小受到的教育与现实格格不入的时候,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寻找我们能够认同的知识,以及能够认同我们的团体。

 恰到好处的,这时候西方的各种学问,被翻译成中文,汗牛充栋的出现在书店。

 可以说,我们这一代在挣脱了父母对我们的控制之后,大部分都是在“照书活”的。

 工作的时候,我们看《领导力》《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金字塔理论》,以期提高效率;

谈恋爱的时候,我们读《30岁前别结婚》《其实他没那么喜欢你》《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希望建立正确的爱情观;

社交的时候,我们用《假装的艺术》,把自己伪装成各个领域的知道分子;

遇到人生重大挫折的时候,我们看《与神对话》《正见》,希望找到几十年前还被视为“毒草”的人生信仰。

 一路走来,我们从各种书籍的你一言,我一语中,勉强拼凑出了能让自己生存下去的人生观。

 这个时候,我们有了孩子。

 我们不认同上一代父母的教育理念,因为他们“根本没有教育理念”,所以才把我们“迫害”成了今天这个自己都不喜欢的样子。更何况,今时今日与他们那个年代不同,世风日下压力大了危险多了污染更严重了。为了弥补自己小时候的“爱和自由”的缺失,一定不能再用我们父母的教育方式了。

 那么,到底应该怎么做呢?

 幸好,这个世界上从来都不缺专家。

 幸好,有很多“与时俱进”的育儿书,能教我们如何做妈妈。

 我们在喂奶的间隙,在孩子睡了之后的深夜,在陪孩子一天之后的身体酸痛中,依然很努力的去学习。  我们愿意按照西方的先进科学研究成果去养育孩子,也可以按照中国传统文化去教育孩子,但是绝对不能听从自己的内心去教育孩子,因为我们不相信自己有这个能力。

 我们一旦选定了追随一种理论,就义无反顾的奉之为圭臬,不容别人质疑,也不接受其他可能。因为正确答案只能有一个,我们从小就是这么被教育的。如果认可了另外的可能是“对”的,那么就说明我之前的做法是“错”的。

 我们去读书,去听课,去上工作坊,很用力的想要给到我们亲爱的宝宝那些我们错过的美好的东西。

但是很快就发现,我们给不出。

 因为我们从未被如此对待。

我们能从新教育中,学到尊重孩子的敏感期,放手让他探索世界,让他玩沙子玩泥巴让他把石子放进嘴巴满足口欲,但是当他玩了一天还不肯回家,眼看就要耽误书上说对孩子最重要的睡眠时间的时候,却不知道怎么去面对他的哭闹;

 我们能按照最先进的营养配比,购买最贵的烘焙用具给孩子做健康膳食,但是当他一口都不吃还扔到地上的时候,我们不知道该不该逼着他继续吃完——哪怕吃一口也行啊!

 我们遵从对孩子的尊重和爱,不用强权命令的方式去沟通,但是当其他家人与我们的观念不一致时,我们不知道如何去改变对方,有时候甚至彼此会发生激烈的争执,我们在家里越来越被孤立。

只有在内心真正尊重自己的人,才知道应该如何尊重孩子。

只有在生活中,恪守自己的界限,才知道如何给孩子设定界限。

只有对自己真正认可,爱上过这个看起来并不完美的自己,才知道怎么给孩子恰到好处的爱。

只有认为自己生活得幸福满足,才知道怎么给孩子指出一个通向幸福满足的方向。

很多时候,我们从未自信,自己是一个好妈妈。所以我们也从不相信,自己的孩子会是一个完美的孩子。

我们怀疑自己,怀疑孩子。

我们才是那个不安全感的来源。

怎么可能通过看一本教授怎么有安全感的书,

让一个没有安全感的妈妈培养出有安全感的孩子呢?

怎么说不重要,

孩子会学的,

是你怎么做。

怎么对孩子也不是最重要的,

孩子真正学会的,

是你怎么对待自己。

所以,你对自己好么?

是你希望你的孩子以后对待他自己的方式么?

每当我挣扎于育儿路上的矛盾时,就会想起我的婆婆。

  她培养出的我孩子的爸爸,事业有成,家庭幸福,是公认的好爸爸,好丈夫。德艺双馨,色艺俱佳。不仅如此,我婆婆的4个孩子,各个生活美满,对她孝顺之极。每每看到孩子们簇拥着妈妈,给她唱“烛光里的妈妈”,我都自愧不如,同时默默盼望自己老了之后,能有这般福报既是心满意足了。

  她是怎么做到的呢?

我婆婆是个普通的农村老太太。是每天都要下地干活,没有自来水,没有公交车的那种真正的农村。每天照顾四个孩子和我公公的生活起居,非但没有育儿理念可学,也没有学习的时间和精力。

她所做的一切,只是自己的本分。

对老公柔软,也会吵架,但是很少抱怨,从不唯我独尊。

对孩子慈爱,也打也骂,却放手让孩子做自己的决定。

对公婆孝顺,也有微词,却始终不曾逾越媳妇的本分。

她每天辛勤的操持家里家外,以实际行动,示范着女孩子们长大之后的形象,或者男孩子们应该找的媳妇的样子。

一切都顺其自然。

她很忙,所以没有时间去钻研育儿知识,这反而避免了用力过猛和教条主义的焦虑。

家里孩子很多,无法逐一安抚平衡,这反而给孩子们机会不受干扰的去学习如何在群体中相处。

她从不为孩子焦虑,反正家里都是农民,孩子喜欢上学就一直供下去,即使依旧做农民无所谓。这让孩子在完全没有压力的环境下长大,两个考上大学,四个孩子都搬离农村,有的在北京,有的在沈阳。

无为而治,是最好的“治”。

1

相信自己

 爱自己。接受自己的样子,认同自己的生活是幸福的。不焦虑,不遗憾,不纠结。相信言传身教的力量,相信自己即使仅仅是依照自己的内心行事,就一定可以成为一个好妈妈。

2

相信孩子

 相信孩子是完美的种子。自己可以对他产生影响,却不能决定他的命运。我们只是孩子的环境,不是他的上帝。相信每个人孩子都有自己的路要走,都有自己的命运,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所有的经历对孩子都是有意义的,都是为了他成为完美的样子。

如果说,在育儿理念上,存在“唯一的正确答案”的话,那么就是妈妈的成长和幸福。

能做到这两点,无论孩子有没有睡在你的身边,无论吃奶到几岁,一定都会成为一个优秀的孩子。

前几天朋友聚会,聊到情史。我扼腕自己“外表女汉子内心小清新”,两种品质都不错可惜内外颠倒。造化弄人,回顾逾四十年情路没有人追我,只有我追人。一路屡战屡败败了再战风尘仆仆行色匆匆。尘埃落定,喘息未定,还是有点不甘心呢。

   然后,几个朋友争先恐后的提醒我:“怎么没人追过你,上中学的时候,不是有个邻校男孩给你写过信,你都没理人家”。

  “上大学的时候,不是有个同学总是送你回家,你躲着人家后来连家都得偷偷了。”

  “刚工作的时候,有个比你小的男同事,早上带早点晚上买夜宵,还送一人高那么大的毛绒小狗。”

  “后来还有过一个大叔,给你买的那么多巧克力,你都不吃,后来让我们给分了。”

……

咦?

依稀仿佛好像大概似乎…….是有这些回事啊?

但是我为什么都不记得了呢?

别人的付出,也许曾经花费过他们的时间,经历,金钱和创意,但是仿佛在我的生命中只留下了浅浅的划痕,如果不是被提醒,不会出现在我的脑海中。

给我留下深刻记忆的,都是那些我曾经深深的被打动,处心积虑的去付出过的对象。哪怕是无言的结局,那些曾经有过的优美画面,也会在脑海中配上精致的镜框,郑重的挂在记忆的展览馆收藏。

而那些我打动了别人,所以“被”处心积虑付出的事件,起初是让我心花怒放的,但是一旦迅速判断出我对对方的兴趣指数很低,热度表就会自动断电,大脑存储相关记忆的硬盘停止工作。来信看了就忘了,零食吃了就拉了,躲得了就躲躲不了就跑。

因为深谙被“玩暧昧”的痛苦,没精力也没时间拉扯纠缠,所以赶快跟对方说清楚“对不起我们还是做朋友吧”,把双方痛苦的可能性扼杀在摇篮里。

还有几次用力过猛,对方还没表白心意就被我表白了“做朋友”,相当于孕早期流产,痛苦小,恢复快,不影响再次生育。

虽然我知道,他的那些亲手做了之后,抱着挤上小公共,地铁,然后再出现在我的办公桌上的小米粥,让他早起了一个小时;而他的那些来自各国的巧克力,都是托出差各地的朋友,同事一个一个带回来的;而他手写的那些情书,字透纸背,一定是抄了好几遍,才能一个错字都没有的。

但是,这些事件因为时间短,程度浅,给我留下的印象并不深。

因为他们不是被我邀请,

进入我的生活的。

因为他们的付出,与我没有交集。

我不曾参与那些困倦的早起,不曾见识那些托朋友买东西的叮嘱,也许还伴着揶揄的玩笑,也不曾体验晚上趁着爸妈睡去之后透着写信的深夜,所以,我不会与他们分享这些深情和悸动。

我曾经占有他们的生命,哪怕只是很小的一部分。而他们未曾占有我的。

而我,当然也曾经经历所有这些,只不过,是为了其他的人。我付出那些时间,精力,金钱努力的时候,脑子里是他们的喜好,他们的相貌,想象着他们见到这些礼物之后的表现。所以,即使并没有真正发生什么,他们曾经占有我的时间,头脑,经历和金钱。他们曾经占有我的生命,哪怕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所以我们不会对未曾邀请过而对我们付出的人,有太多的感觉。而对于我们曾经努力付出过的对象,无论对方怎么对待我们,却总是印象深刻,甚至有可能一往情深。

因为我们投入了感情,因为我们的生命有一刻,是为他们绽放的。

心理学家也曾经提出过一个研究成果:

“对你付出过的人倾向于再次帮助你,而你曾经付出过的人,却不一定”。

因为我们曾经帮助过的那个人,是出于主观上对他的欣赏和喜爱,以此“内因”为动力,还有可能再次为他付出。但是如果别人曾经帮助我们,那么我们在客观上欠了他的情,需要偿还,这个出于被动的“外因”,相比之下难免动力不足。

凡是我们曾经付出过的对象,因为是我们主动邀请他们进入我们的生命,他们曾经占有过我们的一部分 ,所以我们会倾向于对他更加关注。而那些在未经邀请的情况下主动对我们付出的对象,因为不曾占有过我们的生命,对我们没有触动,所以我们会再次拒绝他们的可能性更大。

中心思想来喽

靠“付出”去感动,打动,触动别人,以求收获爱,关注和尊重,是不现实的。

而如果对方能真正愿意对你“付出”,他就会因为被感动,打动,触动,所以产生对你的爱,关注和尊重。

你对我付出,是你的选择。

我要不要对你付出,我可以自己选择。

如果你对我好,我就要对你同样的付出。那这不是付出,是索取。

解释一下:

这里说的“付出”,是指一厢情愿的,未经对方邀请的,自以为“只要我对你好,你就一定会对我好”的那种用来交换,期待回报的付出。

比如,婚姻中,那个“我帮你做一切家务,照顾老人养活孩子洗衣服做饭包在我身上,你唯一要做的就是爱我们我难道还不够贤惠么”的妻子,她一定会培养出一个不爱她,不爱家的丈夫。因为她的老公没有机会对这个家庭付出,却被要求给予爱和关注。她以为“爱”能通过自己的辛苦付出“交换”而来。但是对方宁可用金钱,弥补自己的愧疚感。

只有经历过孩子生命的心痛,参与过家务辛苦的人,才会真正对这些发生感觉,产生感情,因为珍惜,所以继续付出。所以真爱一个男人,要允许他为你付出。当然不是指颐指气使的公主病患者,而是允许自己柔软下来,用示弱的方法,呈现不足,给男人一个机会去帮助自己爱的女人。

如果他钱少,那么可以允许自己哪怕只有一次,接受他贵重的礼物。如果他钱多,那就让他花时间,一起经历事情,在彼此的生命中占有更多的位置。

同样,家庭里,那些“我们为你做好一切你只需要读好书其他什么都不用管”的家长,未必会收获一枚读书好的孩子,但是一定会收获对家长不尊重,对生活没兴趣的孩子。

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家长用这样的方法培养出来的那些连袜子都要邮寄回国给妈妈洗的哈佛大学留学生,自杀,或者厌世的那么多。

因为除了学习,他们不曾真的生活过。他们不曾拥有学习之外的有意义的生命,所以生无可恋,因为这生活本身就滋味寡淡。

如果他们曾经品尝过贫困带来的饥饿之苦,品尝过恋爱失败带来的痛,辛勤劳作带来的身体的酸,被朋友出卖带来的愤,他们就能强烈的体会到身体饱暖的舒服,彼此关爱的幸福。

甜和苦,是对立的。

每天吃糖的人,不会知道什么叫做甜。

而让孩子吃苦的过程,就是让孩子跟“人生”发生交集的过程,让孩子对生命去付出,他才会真正热爱这份生命,珍惜它,尊重他,不轻易放弃他,而且对它持续的付出。

每一个生命,都是被邀请来到人世间的。我们对生活付出的越多,就有越多的感动,触动,真正被激活的生命力也越澎湃。

所以,别不舍得让孩子吃苦,每一次吃苦,他都会有机会尝到更多甜,从而爱上生活更多。

所以,“无私”的人不会得到真爱。只有自私到能接受别人对你付出的时候,你才会与付出者的人生发生更多交集,占领他更多的生命,从而收获他对你的爱。

你怎么定义自己的一生是悲剧还是喜剧?

有人说,如果顺利开心的时间长,那就是喜剧。如果悲惨难过的时间长,那就是悲剧。

是这样么?

换个问题。

你怎么定义一部电影是悲剧还是大团圆?

取决于主角顺利开心和悲惨难过的时间比较么?

话说,

《红楼梦》里贾宝玉前八十回都是风流快活贵公子,后四十回才“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为啥无可争议的被定性为爱情“悲剧”?

因为结局。

一部九十分钟的电影,即使前八十分钟都是苦大仇深受欺压,最后十分钟有个反转复仇,观众就觉得解气痛快,意气风发的走出电影院。如果反过来——前八十分钟浪漫唯美,最后把主人公所有一切都夺走——观众看完电影三天后都胸口憋闷喘不上来这口气。

人生亦如是。

可以说,最后10-20年,定下了整个人生的调子。

那么,晚年的生活质量受什么影响?

健康,财富,环境,社交…….非常多,但是,对于中国人来说,最重要的也许就是“天伦之乐”,也就是——

晚辈对你的态度。

膝下承欢,其乐融融,含饴弄孙,家和万事兴......仿佛一切苦难都成为了过眼云烟,有孩子们真挚的关心做背景音乐,闭上眼睛也能心无挂碍.......

如果是“膝下承欢,其乐融融,含饴弄孙,家和万事兴”的反义词呢?

你自己体会一下!

那么,孩子长大之后对待父母的态度,又取决于什么呢?

最重要的是两点:

1

你对待你孩子的方式

2

你对待你父母的方式

先来说第一点。

孩子对父母的态度,取决于孩子和父母的关系。孩子和父母的关系,最直接的影响因素就是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

说明一点,这里说的是“孩子对父母的态度”,而不是法律规定的赡养老人这种显而易见可以规范的权利义务。而是孩子和你之间,是不是有亲密的连接,彼此的关爱,深层的尊重。

我们看到的事实是,几乎所有在小的时候,曾经被家长用所谓的“权威”——也就是打,骂对待过的孩子,在青春期的时候都会表现出强烈的反抗。这就是所谓“叛逆”的由来。

其实,并非所有的孩子在青春期都会叛逆。叛逆更像是一种反作用力,曾经承受过的压力越大,反弹的力量也越大。而经历了没有压力的童年的孩子,在“青春期”会度过的自然流畅,一如以往。

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以权威,强迫的方式让孩子服从的时候,看起来,父母“赢”了战争,而孩子哭了一阵之后,生活归于平静。事情解决的不仅有效,而且高效,没有副作用。是很多父母最擅长的解决“孩子不听话”的方式。事实上,孩子在遭到父母强迫时,所有的委屈,愤怒,屈辱,无奈,伤心,等等这些负面情绪,都作为一种能量,被深深的压制在潜意识中。第二天,云开雾散,仿佛当事人都忘记了这件事,但是这些被压制的能量会随着孩子一起成长,在再次遇到类似情景时被激发,或者,在自己的身体成长到足够反抗父母的“强权”时,来一次大爆发。

随着孩子身体和思想的不断成熟,家长的逐渐衰落,形势发生了变化。

很多在孩子小的时候耀武扬威的家长,会在孩子成年之后,逐渐露出颓式,直至屈从于孩子日渐增长的“权威”,变成一枚驼背,弯腰,黯然神伤的孤单老人。

因为他们相信“谁更有力量,谁就能赢”,所以他们会打孩子。因为他们相信“谁掌握资源,谁就能赢”,所以他们以“断绝生活费,没收手机”为要挟,让孩子屈服。

在他们眼里,“有力量,有资源,就能赢”是一条真理。真理是永远不会变的,可惜,“力量和资源”的掌握者,会随着时间变化。

我们会看到,很多迷信权威的家长,老了之后气势很弱,甘于被孩子颐指气使。当初,他们认为当孩子没有力量和资源的时候,是不值得尊重的。所以他们也接受,当自己失去力量和资源的时候,也可以不被尊重。

风水轮流转

风水的确是轮流转的,但尊重不应该是。

自尊自爱是天赋人权,无论年龄大小,力气大小,手里是不是握着别人需要的生活资源。

家长和孩子之间,

犹如一场田忌赛马。

孩子小时,家长的能力和资源正是鼎盛时期。如果战争以此为标准,胜负分明。

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家长开始走下坡路。势均力敌。

当孩子长大,家长逐渐衰老。一泻千里,不战而败。

原来的“将军”变成了“战俘”。

而几十年前的“奴隶”,翻身做了主人。

以牺牲晚年的幸福为代价,去获取中年的一些满足。这真的得不偿失。在孩子小的时候使用强权去让孩子服从,会因此埋下叛逆乃至仇恨的种子,在几十年后尝到反弹的力量。

几乎所有在青春期叛逆强烈的孩子,小时候都挨过打。

但是,不是所有青春期叛逆的孩子,都会在家长老了之后恶劣待之。

有很多“浪子回头”的叛逆少年,随着成人,结婚,生子之后,幡然悔悟,体会到“舐犊情深”,回归家庭,对父母恭顺孝顺,颐养天年。

那是因为,影响孩子对待你态度的还有第二点——你对你父母的态度。

身教胜于言传。

当孩子看到你对你父母的态度,几十年来耳濡目染,这已经作为一种价值观融在血液里得到传承。当你们之间的力量相差的非常悬殊,他已经不需要用任何方式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不需要用事实告诉家长“我已经长大了,请尊重我”,不需要再矫枉过正的为自己争取决策权的时候,他会回归,按照家族传承的价值观尽孝。

但是这个时候,孩子错过了美好的童年,家长错过了和睦的中年,两代人在家长的老年和解,虽然美好,却还是令人遗憾的。

我们本来可以避免这样的情况,从孩子的童年开始,彼此尊重,平等友爱,一路和谐的走到人生的终点的。

“道理都明白,说起来很容易。谁不愿意开开心心解决问题,可是你不知道我家那个熊孩子,不打他一顿根本管不了他.......”

有多少人看到这里,脑子里出现这句话的?

“究竟怎么才能不打不骂的搞定孩子?”

这个问题要回答起来不是一句两句。你可以期待树妈以后的文章,或者线下的工作坊,读书会。

作为引子,在这里先说两点吧:

1

在使用权威之前,先分清楚,究竟是为了满足你的需求,还是孩子的?

“为你好”,而孩子却不理解,这是我们使用权威的最常见的理由。扪心自问,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孩子做到的,并不是孩子自己想要的。比如“不换上这件新衣服,就不带你去参加婚礼”,“不吃光碗里所有的饭,就不许出去玩”,“你要是再在地下爬,就打你的屁股”,“你今天必须下水学游泳,这有什么可怕的,哭多久都没用”。

所有这些,看起来是为了让孩子“更漂亮,更健康,更有规矩,学到更多本领”,但是在被你强迫的孩子的哭声后面,可能隐藏的是“我要参加婚礼时有面子,我辛苦做的饭倒掉好可惜,衣服弄脏了洗起来太麻烦,以及游泳课学费不能浪费,家长的话必须得到执行”。

小小的娃身上,其实担着爹娘大大的需求。

2

在使用权威之前,先弄清楚孩子的需求到底是什么。

孩子并不会反对父母,他反对的只是父母不理解他,强迫他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所以当你觉得他们胆大包天,不教训一下就不得了的时候,不妨先看看,孩子坚持的,到底是什么。

孩子坚持不肯穿你买的漂亮衣服,可能是因为这个颜色的衣服曾经被幼儿园的小朋友笑话过,她怕没面子;不肯吃饭碗里的饭,可能是没胃口,或者身体不舒服;即使已经会走路,但是偶尔和地面亲密接触一下,近距离看看蚂蚁搬家,除了需要洗衣服,他没影响到任何人;又或者,眼前这个荡漾的泳池,让他想起小朋友说过的某件可怕的事情,或者游泳教练曾经对他很不友善,所以这次无论如何不肯下水。

孩子总是有自己的理由的,他们需要的,是身边最亲爱的人的理解和支持。

孩子不会没有原因的与父母作对,除非他们实在无法配合父母的要求。

说起来,其实也并不复杂:尊重孩子的需求,允许他们做他们自己。

你曾经给过孩子多少尊重,这些尊重就会在孩子长大之后,回报在你的身上。

想要一个幸福的晚年,就请先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

事实上,如果孩子的童年是快乐的,家长一定也很快乐。

如果家长的晚年是幸福的,这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幸福。

“小孩学钢琴,刚开始是因为兴趣,但真要学好是很辛苦的,如果孩子不肯坚持,就会半途而废,如果在父母的逼迫下坚持下来了,虽然刚开始觉得很烦要逃避,但时间长了也喜欢上了,最后成功了也很感谢父母。那父母的逼迫到底是不是好的呢?”

最近被几个家长问到这个问题。

“逼迫”和“使用权威”是学习P.E.T.和无条件养育的家长们排斥的,但是电视里“钢琴神童”明晃晃的成功,似乎又是不可抗拒的吸引力。要不要狠下心去,用眼前的“强迫”去跟孩子一起忍到一个“守得云开见日出”的结局呢?

家长们苦苦思索左右为难,我的答案却脱口而出:“如果有什么事‘一定会成功’,那傻子才不会去做啊!”

无论是作为妈妈,还是亲子教育工作者,或者是任何一种身份,我都会毫不犹豫的作出这个选择。

可惜的是,世界上从来没有什么事,是“一定会成功”的。

很多时候,只是我们“期待它会成功”。

更多的时候,是我们“以为它会成功”。

当然,不仅仅是针对“学琴”,亲子教育中“为了孩子的前途”而逼迫他去做的事,都是一样的。

这个问题,其实是个伪命题,这里面有三个关键词,值得我们讨论:

1.“一定”。

2.“成功”。

3.“逼迫”。

我们先来看“一定”。

逼着孩子学琴,孩子一定会学好琴,最后取得“成功”。这个观念,可能比较多的是来自于几个已经取得“成功”的钢琴家,或者那些孩子考上外国名校的虎妈狼爸。

对于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焦点的这几个金字塔尖的人来说,他们用他们自己,证明了这个“成功”的“一定”性。

百分之百,无可争议。

目光稍稍下移,很多在金字塔中间的孩子,被父母带着学琴考级,向着塔尖准备冲刺。重复的练习,学业的压力,身体的辛苦,家长和孩子彼此安慰着:“再考一级就好了,考到十级就好了”。

然后呢?

钢琴老师问一个学琴8年,很有天赋准备考10级的孩子:“等通过10级以后想要做什么?”

那孩子一本正经地回答:“我想再也不用练琴了!”

 这样的案例在网络上,新闻里,乃至生活中,比比皆是。很多学琴的孩子最想做的事就是把琴砸掉。他们跟那些大学毕业后撕书庆祝的学生们,也算是彼此知音。

他们中间,有多少个,会“成功”呢?

再往下看,挣扎在金字塔底端的,是为数众多的“琴童”们。他们中间,有人真的喜欢钢琴,为自己的爱好努力着。有些人的父母“真的喜欢钢琴”,他们为父母的期待努力着。一分钟一分钟的煎熬,一个音节一个音节的练习。那些亲子间的争执,命令,孩子留下的泪水和父母内疚的心疼,真的“一定”能换来期待中的“成功”么?

“最后的成功”虽然不一定,但是有些事情是“一定”的。

比如——现在彼此的煎熬和痛苦 

再来讨论什么是“成功”。

成功是一个完美的词,它涵盖了人生所有欲求的满足。

可是现实中我们使用它的时候,都是从它的某一部分来定义的。

成功有很多种。

一种是社会性成功。

“功成名就”,也就是所谓的财富和名誉。

我们通常定义的成功,更多的是这一种。我并不清高,也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后能取得财富和名誉,这一点都不丢人。重要的是,我们希望孩子用什么方法来取得这些。

如果把“财富和名誉”设置为路径终点的话,学琴只是一条路,而且未必是最畅通的那一条。如果让我来选,我希望孩子能用他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达到这个目的。而孩子能够做出适合自己选择的依据,是充分的拓展视野,了解世界的多样性,了解自己的特质和爱好。

同时,很重要的一点是,放松,毫无压力的作出选择。

马云是学英语的,在创立阿里巴巴之前曾经当过7年的英语教师。看起来,这是个不小的浪费。

事实上,马云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曾经说过,他今天为业界称道的绝佳口才,正是在那段做老师的岁月中练就的,创业的人很需要“能说”,因为团队和投资人,都需要相信你做的事情是“正确”的。

同时,英语教学,也给了他机会,去接触国外的新鲜资讯,并最终在国人还不知互联网为何物的时候,选择它作为创业目标。

这些机会和能力,能靠“逼”出来么? 

事实上,“成功”之后,是不是会真的快乐,也是一个疑问。搜狐创始人张朝阳说,“在成功之后,有一段时间,我很困惑。我得到了很多东西,其他人奋斗一辈子想要得到的东西,却突然发现,自己并没有因此而快乐。我不禁反问自己: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学琴的孩子,如果一直支撑着他们努力练习的最终目的就是日后的“财富和名誉”的话,这些更像是对小时候的辛苦的一种补偿。我们都知道,小时候的缺失其实是比较难以弥补的,而小时候受到的痛苦,会伴随我们一生。所以很多人终其一生努力奋斗的动力,并非为了追求幸福,而是补偿痛苦。他们像陀螺一样努力旋转着,辛苦的赚钱,却没时间花钱。

他们能感觉到丰收的喜悦么?

还有一种成功,是专业领域的成功。

对于学钢琴的人来说,成为“钢琴家”算是一种成功。所谓钢琴家,并非仅仅演奏,更是指创造出打动心灵的传世之作的人,比如——贝多芬。他的一生中,充斥着贫困,疾病,耳聋,失意,孤独,而这些都被他当做素材和动力,演绎成乐曲中激昂的音符。

“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让贝多芬发出这声怒吼的,是命运,更是他自己。

古今中外,所有的“音乐家”,“钢琴家”,所有的在自己领域取得骄人成就的人,无论贫富,无论顺境逆境,那些可歌可泣的斗志,都来自于心底的热爱。除了热爱,没有另外一种动力能带来如此巨大的精神力量。

还有一种成功,是“人生的成功”。

幸福,健康,美满。音乐作为陶冶情操,增加情趣,提升生活品质的元素,不可或缺的存在着。

但对于谋生来说,并非不可或缺。

这时候,音乐的意义得以回归它本来的样子。

它不是为了赚钱,不是为了成名,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不是为了满足父母的虚荣心,不是为了证明教育手段的正确,不是为了证明孩子聪明,不是为了逃避高考,不是为了生活体面,不是为了泡妞,不是为了弥补小时候的缺憾……

它是为了美。

无用之美。

意义重大的无用之美。

它是用来感受生活的。

当它让你流泪,不是因为练琴的辛苦和父母的逼迫,而是因为旋律的婉转婀娜。

当它让你喜悦,不是因为奖牌和奖金,而是因为听者从中感受到了生活之美。

如果你希望,孩子能真正感受到音乐带来的感动和享受,有一句话放在这里,有点煞风景:

让一个人厌恶一件事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不断强迫他去做。

说完了“成功”,我们再来看看“逼迫”。

其实,是的,“逼迫”是一个标签,一个负面的标签。

有一些“成功人士”承认自己小时候,是被父母逼迫着练琴,长大了之后,非常感谢父母。比如众所周知的郎朗。

郎朗的爸爸亲口承认自己逼着孩子学琴,而且“该严厉就严厉”。他辞职陪儿子去北京,为儿子赌上了一家人的生活与未来,曾经因为郎朗耽误了两个小时练琴的时间,逼他吞掉30片抗生素自杀。

郎朗在《千里之行,我的故事》里面,提到父亲对他说的话:“你要像活不过明天那样练琴……你是第一名,永远会是第一名。”

可以想象,一辈子背着“第一名”要求的人,是多么的如履薄冰。一旦有一天他不是“第一”了,人生仿佛都失败了。

而郎朗的成功,也是朗爸使用权威的成功佐证。

仔细看看朗爸的采访,有一些不一样的信息”:

1.“建议所有的孩子学琴要早一点开始,但是不要,想着必须怎么样,目的是启发他的兴趣,热爱音乐,热爱之后就会投入。有人说我比较严厉,该严厉严厉,弹到特别优美的曲子,要完全换一种感觉陪孩子,让孩子感觉到音乐的美感,这时候如果再严厉,让孩子感觉不到音乐的美妙,不就玩蛋了么?”

2.“我也是搞艺术的对他的前途是有估量的。周围有很多专家对他的评价,都证明他一定会成功。有才能的孩子能看出来,要不我也不会下这么大决心。郎朗3岁开始弹琴,弹到九岁时,他的钢琴水平相当于大学毕业。我知道他是一个天才演奏家。”

我们可以看到,在朗爸严厉的,逼迫的标签背后,是他对音乐,对儿子深深的理解。这也是他的“逼迫”能导致“成功”的原因。

都说是“玉不琢,不成器”,但是首先我们要确认,孩子在钢琴,或者说你给他选择的这个方面,的确是一块“玉”,而你雕琢的方式,是在不破坏这块玉的主体的情况下,因材施教,锦上添花。

很多家长告诉我,他们逼着孩子学琴,并非为了“金钱和名誉”,也不是出于虚荣,而是觉得孩子应该有韧性,有责任感,遇到困难不放弃,坚持到底。

是啊,我们的确看到很多孩子很聪明,能力也强,但是缺乏意志力,生活中遇到一点困难就容易放弃,所以总是难以“成功”。

这让家长们很无奈。

有没有什么人,是“意志力”的典范,让我们可以学习呢?

“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

革命者,可能是意志力最强的榜样了。

他们生存条件非常艰苦,可能得到的回报——革命胜利的喜悦,很多人终其一生都看不到。是什么支撑着他们能承受这些非人的痛苦的?

热爱,无它。

而叛徒呢?我想,甫志高最初参加革命的时候,也是因为热爱和信仰,而中途放弃的原因,是爱的程度还不够——至少,跟敌人的酷刑带来的恐惧相比,还不够多。

有一个说法:

“世界上其实根本没有努力这回事,所有为了理想付出的,都是因为热爱。而所谓的‘不够努力’,是因为不够热爱。”

说到价值观的传承,其实“逼迫”能带来的影响非常大——只不过都是反作用。

在临床咨询中,有的孩子有能力考试及格,却故意放弃。问原因,他答:“如果考试考好了,我爸妈会开心。但是他们天天唠叨我好好学习,我就不想学习好,不想让他们开心。”

讲一个故事:

比尔·盖茨的女儿从小就很喜欢挑战,从不轻易在困难面前退缩。她在采访中提到,在她在2岁时,自己练习穿鞋子,却怎么也穿不好时,她并没有沮丧,而是对妈妈说:

“妈妈,穿鞋子很困难喔,不过我最喜欢做困难的事情!”

为什么一个2岁小孩能如此积极?

难道仅仅因为她是比尔盖茨的女儿么?

事实上,每天比尔·盖茨先生和太太出门前都会和女儿讲:

爸爸妈妈今天又要去挑战自己,做困难的事情了,不过我们喜欢做困难的事情!困难让我们觉得非常有趣。

重复的次数多了,这就成为盖茨家族的一种价值观,传承下来。

所以,当你看到孩子遇到困难轻易放弃,很消极,或者厌烦的时候,可以问问自己,这是从哪里学来的?

如果家里经常有人抱怨:“烦死了!不可能!没办法!”的话,那需要为此负责的,就不是孩子。

和父母怎么做的相比,“怎么说的”简直微不足道。

有的时候,它更像是一个讽刺。 

这篇文章有点长了,但是请你一定坚持下去。因为接下来我会说两个“八卦”——我是说,重点内容。

第一个是关于郎朗的新闻:

某媒体曾经做过一期郎朗和爸爸的互访,郎朗问爸爸: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儿媳妇?

郎爸答:一定要找个非常懂事的人,我和你妈为你付出了这么多,最后找一个不合适的媳妇,不是个败笔吗?

郎爸还有一句名言是:将来如果有了儿媳妇,她当然都得听我的。

你是我的,你的琴是我逼着练的,你的成功是我的,所以——你的媳妇,当然也得听我的。这个逻辑,在朗爸看来,铁板一块。

如果郎朗不小心找了个“不合适”的媳妇,那是朗爸的“人生败笔”。就这么简单。

看了这些话,我不知道你的感觉怎么样,对我来说,再大的“成功”我也不想要了,因为,不得不替别人活的人生,才是“失败”。

第二个“八卦”,是关于大提琴音乐家马友友的。他是古典乐坛的宠儿,也是最受争议的叛逆者。获得了15个格莱美大奖,却一直拒绝登上领奖台。

他四岁开始练大提琴,9岁进入正规音乐学院学习。却在17岁的时候,因为和同为大提琴演奏者,初恋女友吉儿的感情变故,从茱莉亚音乐学院辍学。

院长握着他的手不解地问:“为什么要让自己的音乐理想湮灭?”马友友回答很简单:“我觉得现在的自己没有资格继续做一个音乐人,我迷失了太久了。”

马友友放弃大提琴,考入哈佛,转修人类学。却在哈佛意外遇到学习数学的吉儿,

因为吉儿,马友友在四年后重拾大提琴,为吉儿举办了一场独奏音乐会。从此,两个人成为音乐伉俪,生儿育女,在马友友因为融入很多现代音乐而遭到传统音乐界的指责时,也是吉儿的支持,让他在困难中挺了过来。

神童如马友友,也会因为迷惑离开大提琴,又因为激情重新捡起琴弓。就像我们在面对困难时,有时也会选择先歇一歇,做个“SPA”,吃一顿大餐,然后再重新积聚力量,听从心的召唤,找回真爱(如果那真是真爱的话)。事实上,没有人生经历是浪费的。马友友在哈佛四年人类学的研究,对于他后来结合传统音乐和民族音乐,流行音乐的创造性演绎,是不可分割的。

这个时候,如果有人逼着你必须“迎难而上”,马不停蹄的时候,你会做出什么选择呢?

就像是,如果马友友在哈佛的四年中,他的艺术家双亲,用权威和(朗爸的)药片,逼迫他继续练习大提琴的话,他的人生会怎么样呢?

谁也不知道。

“如果明知道“逼着”孩子学钢琴一定会带来成功,那这么做到底对不对呢?”

这道题,并没有正确答案。

每个人都会做出自己的选择。

重要的是,你作出的选择,是为了孩子。

还是,

你以为是为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