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学钢琴,刚开始是因为兴趣,但真要学好是很辛苦的,如果孩子不肯坚持,就会半途而废,如果在父母的逼迫下坚持下来了,虽然刚开始觉得很烦要逃避,但时间长了也喜欢上了,最后成功了也很感谢父母。那父母的逼迫到底是不是好的呢?”
最近被几个家长问到这个问题。
“逼迫”和“使用权威”是学习P.E.T.和无条件养育的家长们排斥的,但是电视里“钢琴神童”明晃晃的成功,似乎又是不可抗拒的吸引力。要不要狠下心去,用眼前的“强迫”去跟孩子一起忍到一个“守得云开见日出”的结局呢?
家长们苦苦思索左右为难,我的答案却脱口而出:“如果有什么事‘一定会成功’,那傻子才不会去做啊!”
无论是作为妈妈,还是亲子教育工作者,或者是任何一种身份,我都会毫不犹豫的作出这个选择。
可惜的是,世界上从来没有什么事,是“一定会成功”的。
很多时候,只是我们“期待它会成功”。
更多的时候,是我们“以为它会成功”。
当然,不仅仅是针对“学琴”,亲子教育中“为了孩子的前途”而逼迫他去做的事,都是一样的。
这个问题,其实是个伪命题,这里面有三个关键词,值得我们讨论:
1.“一定”。
2.“成功”。
3.“逼迫”。
我们先来看“一定”。
逼着孩子学琴,孩子一定会学好琴,最后取得“成功”。这个观念,可能比较多的是来自于几个已经取得“成功”的钢琴家,或者那些孩子考上外国名校的虎妈狼爸。
对于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焦点的这几个金字塔尖的人来说,他们用他们自己,证明了这个“成功”的“一定”性。
百分之百,无可争议。
目光稍稍下移,很多在金字塔中间的孩子,被父母带着学琴考级,向着塔尖准备冲刺。重复的练习,学业的压力,身体的辛苦,家长和孩子彼此安慰着:“再考一级就好了,考到十级就好了”。
然后呢?
钢琴老师问一个学琴8年,很有天赋准备考10级的孩子:“等通过10级以后想要做什么?”
那孩子一本正经地回答:“我想再也不用练琴了!”
这样的案例在网络上,新闻里,乃至生活中,比比皆是。很多学琴的孩子最想做的事就是把琴砸掉。他们跟那些大学毕业后撕书庆祝的学生们,也算是彼此知音。
他们中间,有多少个,会“成功”呢?
再往下看,挣扎在金字塔底端的,是为数众多的“琴童”们。他们中间,有人真的喜欢钢琴,为自己的爱好努力着。有些人的父母“真的喜欢钢琴”,他们为父母的期待努力着。一分钟一分钟的煎熬,一个音节一个音节的练习。那些亲子间的争执,命令,孩子留下的泪水和父母内疚的心疼,真的“一定”能换来期待中的“成功”么?
“最后的成功”虽然不一定,但是有些事情是“一定”的。
比如——现在彼此的煎熬和痛苦
再来讨论什么是“成功”。
成功是一个完美的词,它涵盖了人生所有欲求的满足。
可是现实中我们使用它的时候,都是从它的某一部分来定义的。
成功有很多种。
一种是社会性成功。
“功成名就”,也就是所谓的财富和名誉。
我们通常定义的成功,更多的是这一种。我并不清高,也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后能取得财富和名誉,这一点都不丢人。重要的是,我们希望孩子用什么方法来取得这些。
如果把“财富和名誉”设置为路径终点的话,学琴只是一条路,而且未必是最畅通的那一条。如果让我来选,我希望孩子能用他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达到这个目的。而孩子能够做出适合自己选择的依据,是充分的拓展视野,了解世界的多样性,了解自己的特质和爱好。
同时,很重要的一点是,放松,毫无压力的作出选择。
马云是学英语的,在创立阿里巴巴之前曾经当过7年的英语教师。看起来,这是个不小的浪费。
事实上,马云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曾经说过,他今天为业界称道的绝佳口才,正是在那段做老师的岁月中练就的,创业的人很需要“能说”,因为团队和投资人,都需要相信你做的事情是“正确”的。
同时,英语教学,也给了他机会,去接触国外的新鲜资讯,并最终在国人还不知互联网为何物的时候,选择它作为创业目标。
这些机会和能力,能靠“逼”出来么?
事实上,“成功”之后,是不是会真的快乐,也是一个疑问。搜狐创始人张朝阳说,“在成功之后,有一段时间,我很困惑。我得到了很多东西,其他人奋斗一辈子想要得到的东西,却突然发现,自己并没有因此而快乐。我不禁反问自己: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学琴的孩子,如果一直支撑着他们努力练习的最终目的就是日后的“财富和名誉”的话,这些更像是对小时候的辛苦的一种补偿。我们都知道,小时候的缺失其实是比较难以弥补的,而小时候受到的痛苦,会伴随我们一生。所以很多人终其一生努力奋斗的动力,并非为了追求幸福,而是补偿痛苦。他们像陀螺一样努力旋转着,辛苦的赚钱,却没时间花钱。
他们能感觉到丰收的喜悦么?
还有一种成功,是专业领域的成功。
对于学钢琴的人来说,成为“钢琴家”算是一种成功。所谓钢琴家,并非仅仅演奏,更是指创造出打动心灵的传世之作的人,比如——贝多芬。他的一生中,充斥着贫困,疾病,耳聋,失意,孤独,而这些都被他当做素材和动力,演绎成乐曲中激昂的音符。
“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让贝多芬发出这声怒吼的,是命运,更是他自己。
古今中外,所有的“音乐家”,“钢琴家”,所有的在自己领域取得骄人成就的人,无论贫富,无论顺境逆境,那些可歌可泣的斗志,都来自于心底的热爱。除了热爱,没有另外一种动力能带来如此巨大的精神力量。
还有一种成功,是“人生的成功”。
幸福,健康,美满。音乐作为陶冶情操,增加情趣,提升生活品质的元素,不可或缺的存在着。
但对于谋生来说,并非不可或缺。
这时候,音乐的意义得以回归它本来的样子。
它不是为了赚钱,不是为了成名,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不是为了满足父母的虚荣心,不是为了证明教育手段的正确,不是为了证明孩子聪明,不是为了逃避高考,不是为了生活体面,不是为了泡妞,不是为了弥补小时候的缺憾……
它是为了美。
无用之美。
意义重大的无用之美。
它是用来感受生活的。
当它让你流泪,不是因为练琴的辛苦和父母的逼迫,而是因为旋律的婉转婀娜。
当它让你喜悦,不是因为奖牌和奖金,而是因为听者从中感受到了生活之美。
如果你希望,孩子能真正感受到音乐带来的感动和享受,有一句话放在这里,有点煞风景:
让一个人厌恶一件事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不断强迫他去做。
说完了“成功”,我们再来看看“逼迫”。
其实,是的,“逼迫”是一个标签,一个负面的标签。
有一些“成功人士”承认自己小时候,是被父母逼迫着练琴,长大了之后,非常感谢父母。比如众所周知的郎朗。
郎朗的爸爸亲口承认自己逼着孩子学琴,而且“该严厉就严厉”。他辞职陪儿子去北京,为儿子赌上了一家人的生活与未来,曾经因为郎朗耽误了两个小时练琴的时间,逼他吞掉30片抗生素自杀。
郎朗在《千里之行,我的故事》里面,提到父亲对他说的话:“你要像活不过明天那样练琴……你是第一名,永远会是第一名。”
可以想象,一辈子背着“第一名”要求的人,是多么的如履薄冰。一旦有一天他不是“第一”了,人生仿佛都失败了。
而郎朗的成功,也是朗爸使用权威的成功佐证。
仔细看看朗爸的采访,有一些不一样的信息”:
1.“建议所有的孩子学琴要早一点开始,但是不要,想着必须怎么样,目的是启发他的兴趣,热爱音乐,热爱之后就会投入。有人说我比较严厉,该严厉严厉,弹到特别优美的曲子,要完全换一种感觉陪孩子,让孩子感觉到音乐的美感,这时候如果再严厉,让孩子感觉不到音乐的美妙,不就玩蛋了么?”
2.“我也是搞艺术的对他的前途是有估量的。周围有很多专家对他的评价,都证明他一定会成功。有才能的孩子能看出来,要不我也不会下这么大决心。郎朗3岁开始弹琴,弹到九岁时,他的钢琴水平相当于大学毕业。我知道他是一个天才演奏家。”
我们可以看到,在朗爸严厉的,逼迫的标签背后,是他对音乐,对儿子深深的理解。这也是他的“逼迫”能导致“成功”的原因。
都说是“玉不琢,不成器”,但是首先我们要确认,孩子在钢琴,或者说你给他选择的这个方面,的确是一块“玉”,而你雕琢的方式,是在不破坏这块玉的主体的情况下,因材施教,锦上添花。
很多家长告诉我,他们逼着孩子学琴,并非为了“金钱和名誉”,也不是出于虚荣,而是觉得孩子应该有韧性,有责任感,遇到困难不放弃,坚持到底。
是啊,我们的确看到很多孩子很聪明,能力也强,但是缺乏意志力,生活中遇到一点困难就容易放弃,所以总是难以“成功”。
这让家长们很无奈。
有没有什么人,是“意志力”的典范,让我们可以学习呢?
“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
革命者,可能是意志力最强的榜样了。
他们生存条件非常艰苦,可能得到的回报——革命胜利的喜悦,很多人终其一生都看不到。是什么支撑着他们能承受这些非人的痛苦的?
热爱,无它。
而叛徒呢?我想,甫志高最初参加革命的时候,也是因为热爱和信仰,而中途放弃的原因,是爱的程度还不够——至少,跟敌人的酷刑带来的恐惧相比,还不够多。
有一个说法:
“世界上其实根本没有努力这回事,所有为了理想付出的,都是因为热爱。而所谓的‘不够努力’,是因为不够热爱。”
说到价值观的传承,其实“逼迫”能带来的影响非常大——只不过都是反作用。
在临床咨询中,有的孩子有能力考试及格,却故意放弃。问原因,他答:“如果考试考好了,我爸妈会开心。但是他们天天唠叨我好好学习,我就不想学习好,不想让他们开心。”
讲一个故事:
比尔·盖茨的女儿从小就很喜欢挑战,从不轻易在困难面前退缩。她在采访中提到,在她在2岁时,自己练习穿鞋子,却怎么也穿不好时,她并没有沮丧,而是对妈妈说:
“妈妈,穿鞋子很困难喔,不过我最喜欢做困难的事情!”
为什么一个2岁小孩能如此积极?
难道仅仅因为她是比尔盖茨的女儿么?
事实上,每天比尔·盖茨先生和太太出门前都会和女儿讲:
爸爸妈妈今天又要去挑战自己,做困难的事情了,不过我们喜欢做困难的事情!困难让我们觉得非常有趣。
重复的次数多了,这就成为盖茨家族的一种价值观,传承下来。
所以,当你看到孩子遇到困难轻易放弃,很消极,或者厌烦的时候,可以问问自己,这是从哪里学来的?
如果家里经常有人抱怨:“烦死了!不可能!没办法!”的话,那需要为此负责的,就不是孩子。
和父母怎么做的相比,“怎么说的”简直微不足道。
有的时候,它更像是一个讽刺。
这篇文章有点长了,但是请你一定坚持下去。因为接下来我会说两个“八卦”——我是说,重点内容。
第一个是关于郎朗的新闻:
某媒体曾经做过一期郎朗和爸爸的互访,郎朗问爸爸: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儿媳妇?
郎爸答:一定要找个非常懂事的人,我和你妈为你付出了这么多,最后找一个不合适的媳妇,不是个败笔吗?
郎爸还有一句名言是:将来如果有了儿媳妇,她当然都得听我的。
你是我的,你的琴是我逼着练的,你的成功是我的,所以——你的媳妇,当然也得听我的。这个逻辑,在朗爸看来,铁板一块。
如果郎朗不小心找了个“不合适”的媳妇,那是朗爸的“人生败笔”。就这么简单。
看了这些话,我不知道你的感觉怎么样,对我来说,再大的“成功”我也不想要了,因为,不得不替别人活的人生,才是“失败”。
第二个“八卦”,是关于大提琴音乐家马友友的。他是古典乐坛的宠儿,也是最受争议的叛逆者。获得了15个格莱美大奖,却一直拒绝登上领奖台。
他四岁开始练大提琴,9岁进入正规音乐学院学习。却在17岁的时候,因为和同为大提琴演奏者,初恋女友吉儿的感情变故,从茱莉亚音乐学院辍学。
院长握着他的手不解地问:“为什么要让自己的音乐理想湮灭?”马友友回答很简单:“我觉得现在的自己没有资格继续做一个音乐人,我迷失了太久了。”
马友友放弃大提琴,考入哈佛,转修人类学。却在哈佛意外遇到学习数学的吉儿,
因为吉儿,马友友在四年后重拾大提琴,为吉儿举办了一场独奏音乐会。从此,两个人成为音乐伉俪,生儿育女,在马友友因为融入很多现代音乐而遭到传统音乐界的指责时,也是吉儿的支持,让他在困难中挺了过来。
神童如马友友,也会因为迷惑离开大提琴,又因为激情重新捡起琴弓。就像我们在面对困难时,有时也会选择先歇一歇,做个“SPA”,吃一顿大餐,然后再重新积聚力量,听从心的召唤,找回真爱(如果那真是真爱的话)。事实上,没有人生经历是浪费的。马友友在哈佛四年人类学的研究,对于他后来结合传统音乐和民族音乐,流行音乐的创造性演绎,是不可分割的。
这个时候,如果有人逼着你必须“迎难而上”,马不停蹄的时候,你会做出什么选择呢?
就像是,如果马友友在哈佛的四年中,他的艺术家双亲,用权威和(朗爸的)药片,逼迫他继续练习大提琴的话,他的人生会怎么样呢?
谁也不知道。
“如果明知道“逼着”孩子学钢琴一定会带来成功,那这么做到底对不对呢?”
这道题,并没有正确答案。
每个人都会做出自己的选择。
重要的是,你作出的选择,是为了孩子。
还是,
你以为是为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