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搜索

Manners make the man.

“教养造就人。”

前不久,一个朋友带孩子坐了趟游轮,回家后苦着脸在微信上向我抱怨说,再也不要带孩子坐游轮了,简直是个分分钟丑态必现的马戏团。

随便举个例子,游轮上的餐饮和点心都是自助的,每到用餐时间,整个餐厅就开始上演资源掠夺大战,用资源掠夺还不准确,因为食物明明就很充足。但是那些大妈们一个人要盛走三个人的食物、抱着小孙子插队、在餐盘里戳来戳去就是不让后面的人夹菜,而且浪费惊人。

很多乘客是一大家子出动的,他们的孩子们,每天在反面教材中浸泡式学习,熊孩子高声喧哗和乱跑没人管。

朋友很担心自己的孩子也会“学坏”,还问我,美国公共场合也有这么多熊孩子么?平时还真没刻意注意到这个问题,现在仔细回想了一下,这些年在美国公共场合遇到熊孩子的情况,还真是一只手就数得过来。

▋美国人极度强调“good manners”

美国是个非常重视教养的国家,在公共场合很少看到乱跑、喧哗的孩子,如果有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大人也会马上制止。

不仅不“熊”,美国孩子们还多给人留下“很有教养”的印象,这得益于美国家长从小教孩子good manners(良好的举止)的重要性,这不仅要求孩子守规矩,还得懂得尊重他人、懂得与人相处。

也许是因为太习惯美国孩子的懂礼貌,今天经朋友提醒,才仔细思考整理了美国孩子在待人接物方面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的优秀习惯,对应美国父母的7大家规,也许能给大家一些参考。

▋家规1:不压抑孩子表达欲,但一定要学会倾听

我经常陪孩子去社区的图书馆听绘本故事,有时一场故事会有二三十个孩子和家长参加,小小的图书馆显得很拥挤,但是孩子们都很安静,更不会看见有人在打闹。如果偶尔有孩子控制不住自己想说话,大人会把食指放在嘴上示意他们安静。

此外,美国家长还会教孩子打岔大人说话是不礼貌的,需要等大人说完后,再示意自己要发表意见。

我的一个美国朋友的两个孩子很好动,她为了不压抑孩子的表达欲、又不显得无礼,和孩子们约定,如果她在和其他大人交谈时,他们要是想打岔,就捏住妈妈的小指,作为他们的“暗号”。这样妈妈会创造机会让他们发言。

当然,不插嘴这一条在课堂上不适用,美国的课堂鼓励孩子们尽情发表自己的观点。

▋家规2:打喷嚏时,一定要挡住鼻子

在美国,小学入学后的第一堂行为礼貌课上,必定会教孩子们“cover your nose when you sneeze”(打喷嚏时用胳膊或者纸巾挡住鼻子),这是美国公共场合约定俗成的规矩。

我和孩子在公园玩的时候,如果有孩子打喷嚏或咳嗽,爸妈会立刻告诉他们要cover your nose,这样做是为了防止细菌的传播,也是一种礼貌。

5岁以上的孩子,在打完喷嚏后,家长还会教他们说一声”excuse me”, 意思是“抱歉”,能很好地体现出孩子的教养。

另外,在公共场合挖鼻孔,对着别人的脸打呵欠也属于不礼貌的行为。

▋家规3:Wait your turn

这是一个不太容易翻译的表达,中文意思是“得等到轮到你”。

前阵子天气热,我几乎每天下午都带孩子去社区的游泳池游泳。纽约的高温天,游泳池常常挤满了孩子,门口买冰淇淋的小哥生意也异常火爆。但孩子们都自觉排队,有时候队伍会绕草坪弯弯曲曲的排上十几米,但从来没有见过插队的孩子。

此外,在美国坐升降电梯,大家也会自动分开在两边等候,电梯来后等里面的人先下,外面的人再上去,很有秩序。进电梯后,站在门边的人会看一下后面还有没有要进来的人,如果有,会扶住门等他。最后门边的人还会主动问站在里面的人要去哪一层,帮忙按按钮。

▋家规4:进门后,帮后面的人扶住门

我表姐有一次旅游住酒店,端着一碗泡面往自己的房间走,走廊上的门是那种前后开的双扇门,一个男人走在前面,进门后潇洒的一放手,门弹回来把泡面全部打翻在她身上……这段恐怖经历让表姐一直对双扇门有阴影。

来美国后,我发现无论大人小孩都有一个很好的习惯,就是进门后,会帮后面的人扶住门,直到对方走过来自己扶住了门,再松开。第一次有人为我这样做的时候,我还吓了一跳,以为那个纹身肌肉男扶着门要找我什么麻烦,僵持几秒才发现大叔只是善意而已。

孩子在这种环境中耳濡目染,自然也会学会这样做。印象最深的一次是,逛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时,从洗手间出来,一个可能只有五六岁的小女孩,很卖力的帮我扶住门,还很礼貌说了句“after you(您先走)”,当时我都快被暖哭了。

▋家规5:只取所需,不要浪费

一个留学的朋友曾经告诉我,她母亲来美国探亲的时候,每次去超市都要拿很多很多塑料袋。多到什么程度呢,比如阿姨只买了三个苹果一盒鸡蛋,她会把苹果分成三个塑料袋装,说是拿回去装垃圾。其实他们家的垃圾少到两三天才需要倒一次。

朋友多次劝说无效。后来她毕业回国的时候,打开厨房的一个柜子,上百个没用过的塑料袋从里面滚落出来,让她的美国室友觉得非常不可思议。

Take one at a time——在美国的公共场合经常能听到这句话,意思是“一次只取一个”,在图书馆上艺术课,家长会对孩子说,一次请只拿一张纸,参加社区活动有免费点心,家长会告诉孩子一次只拿一个饼干,给后面来的人留一些。盲目占有,是一种病。

▋家规6:说话时正视对方的眼睛

据我的观察,大多数孩子说话时,并不会本能地去看着对方的眼睛,但美国人认为,说话时正视对方的眼睛,是有礼貌的表现。目光游移,会让人觉得讲话的人不自信、不能委以重任。

这一条,我个人意见是不必强求。因为各个国家的文化不同,有些东亚国家的文化里,甚至认为说话时盯着对方是不礼貌的。因此不必把它作为普世标准去要求孩子。

▋家规7:见到人先打招呼,受人恩惠书面表示感谢……

美国孩子们很小就要学一些基本的礼貌用语,这是美国人眼里良好教养的重要部分。

Please(请):这个词可能是美国孩子学会的第一个谦词,被家长孩子们称为magic word(有魔力的词)。记得一次去美国朋友家聚会,一个孩子想要桌上的糖果,她说Can I have a candy? 妈妈立刻在旁边提醒她,what’s the magic word? 孩子立刻明白她该说的是:Can I have a candy, please? 

Excuse Me(抱歉):在拥挤的地方,想要从别人身边挤过去,最常用的词就是Excuse Me. 如果你有急事,别人听到这句话都会自动为你让道,也不会显得无礼。

Sorry(对不起):学会道歉,是教养的另一个基本维度。美国家长常常告诉孩子们,一句sorry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冲突。自己做错了什么,及时表示抱歉,也是有风度和教养的表现。

Thank You(谢谢):美国人喜欢随时把谢谢挂在嘴边,和吃饭一样自然。美国家长从小就会教育孩子,无论别人举手之劳帮助了你什么,都应该得到一句谢谢。当然,表扬邻居老太太新买的口红颜色很漂亮,她也是满脸笑开花的来一句thank you,萌萌的。

不少美国学校专门有一门课,就叫做Learn Polite Words(学习礼貌用语),老师还会和孩子们专门做一个礼貌用语的展示板,随时提醒孩子们。

很多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课堂还会用一个小游戏训练孩子的教养,叫做Mr. Manners(礼貌先生),玩法很简单:父母或老师扮演Mr Manners,他们会分别讲一些礼貌和不礼貌的话,请孩子们去辨别哪些属于Good Manners(良好的举止)。

文章开篇朋友抱怨的大妈,也许是因为曾经处在一个资源极度匮乏的社会环境,才会不自觉的总想去插队、去掠夺、去占有。然而教养,才是好人脉的前提,也是孩子最重要的情商课之一。但愿在物质越来越丰富的今天,我们的孩子们都能学会尊重、学会等待、学会从容。

儿子上小学后,我和孩子妈去开家长会(美国家长会一般都是和老师一对一的),当时我就提了一个问题,“怎样可以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和学术成绩?”

老师回答,“当然是多增加阅读啦!”

一听阅读,我就乐了,我说,咱们家的阅读数量那绝对不少,什么I can read啊、the Piggie and Elephant啊、Dr Seuss啊 … 阅读量那绝对是杠杠的!

老师也笑了,说我们读的那些都是故事类的图书,如果想让孩子能更上一层楼,得让孩子多接触一些非故事类的图书呢,特别是Concept Book(概念类图书)。概念类图书对孩子的语言发展、学科学习十分重要,而且还能扩充他们的知识面,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一听Concept Book这个名字,我瞬间就很晕,这是个啥玩意啊?于是,老师吧啦吧啦给我普及了一下概念类图书的常识,然后说咱们硅谷这边的小学,一般要求多读一些这类图书,以增加孩子的知识和提高创造力。

▋家长过度重视故事图书,让知识传递不平衡

在我们社区的图书馆,儿童图书都是分为fiction(故事类)和non-fiction(非故事类)两大类,每次去图书馆,儿子第一时间就跑到故事类的书架下选书选的津津有味,而非故事类的书架他却是很少光顾。自从老师提出这个问题后,我也开始留心观察,发现其实不光是孩子,大部分孩子和家长也都是这样,每次借书,大伙手里捧的都是厚厚一摞故事类的图书。

为什么会这样不平衡呢?那是因为故事类的图书都有一个主角,而主角的角色发展就会引出一段故事,孩子读起来会非常津津有味,而家长和孩子讨论故事也很轻松,一个故事讲完,我们也会延伸出很多讨论的话题,比如发生了什么故事?谁做的对?你学到了什么?… 诸如此类的问题,让家长和孩子的互动性很强。

但是非故事类的图书读起来却远没有那么轻松,因为非故事类的图书包括概念类绘本、人物传记、艺术等等。特别是概念类图书,往往介绍的是一些数学、科学、历史方面的概念,没有故事情节,甚至还没有故事人物,远谈不上生动有趣。

孩子看了之后,如果没有家长恰当的引导,会觉得有点索然无味,而家长看了之后,感觉就是一个个的概念,也不知该如何和孩子聊才比较有趣。所以,这就形成了一种知识传递不均衡,家长过度注重故事类图书的误区。

▋概念类图书的3个类型及6个推荐

在说概念类图书重要性之前,我们先看看什么是概念类图书。引用两位儿童教育专家Frances Dowd和Donna Lyday的观点,概念类图书往往描述了一组物体,或者一些抽象的概念。

比如说描述汽车,概念类图书会着重讲汽车的构造,有车轮、有方向盘、有引擎等等,它注重的是讲解一个科学知识;而故事类图书则会将汽车拟人化(类似于汽车总动员),它注重的是讲述一个故事。

概念类图书一般分为下面几种:

1、数学类概念图书

推荐:My Path to Math系列书;Sides,Flips,and Turns

这类图书都是围绕数学一个个的主题展开,有的谈形状、有的谈逻辑规律、有的谈计算、有的谈数数,比如My Path to Math系列书就是这一类的代表。

身为一个理工男,我并不喜欢那种大而全的教科书,因为一旦教科书覆盖的知识点太多,它就很有可能每个点都不能讲解得太细,这就会造成孩子一知半解的情况发生。

因此,这种情况下选择一些数学专题类的图书就显得格外重要了,比如我给孩子讲图形移动,这就涵盖了平移、翻转、旋转、对称等好几个知识点,我用下面这本概念图书就可以将那些知识点分析得很透彻。

所以,如果想学好数学,选择合适的数学概念类图书,精读每个知识点会非常的重要!

2、科学类概念图书

推荐:Basher系列丛书;ME

科学的范畴很大,包括化学、物理、机械、天文统统都属于科学,这类图书往往是瞄准一个个小的领域来展开,比如Basher系列丛书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每本都在讲一个小知识点。

我们就给孩子借过很多Basher的书籍,小到分子、原子、元素周期表,大到太空、银河系、星球,这套书都有涉及。

另外还有一套叫做ME的科普书籍也是很赞,这套书自从1998年出版以后,一直在美国很流行,它用轻松的画面和语言给孩子讲解了测量、身体、时间、地图、家庭、太空的概念。

记得有一天带孩子体检,看到医院里挂的一个人体模型,孩子很兴奋地盯着模型给我指人体的各个器官。后来才知道,原来他这些知识积累都是从ME那套书里自己学到的。

所以,当接触了这类科学类图书后,孩子的知识面会极大的增加,同时接触的东西多了,他们的好奇心和创造力也会随之提高。有一天孩子读了一本关于风的概念绘本,他就突发奇想,寻思着能否做一个风向标来测一下风向,于是我们就用吸管、竹签、纸片做了一个,当风刮起的时候,这个箭头能帮我们指明风向。

3、历史地理类概念图书

推荐:All about Hawaii;Who was Leonardo da Vinci

这类图书往往是从历史或者地理的角度展开,讲一个历史人物或者一个地理知识,比如我们上次去夏威夷之前,就给孩子借了一堆关于夏威夷风土人情的图书。

有一次孩子要做关于达芬奇的一个项目,我们就给他借了介绍达芬奇的书。

这些图书能帮助孩子了解地理、接触历史,对他们自身的人文修养也是有极大的提高。

 ▋关键在于父母本身的耐心和知识面

概念类图书因为缺乏情节,所以比故事类图书难读的多,父母本身的耐心和知识面将决定了孩子对这本书理解的程度。

关于如何引导孩子读概念类图书,儿童教育专家Anat Ninio和Jerome Bruner特地提出了一个叫做Ritualized Dialogue(程式化对话) 的概念,它采用交互式的方式让父母和孩子互动起来,一共分为4个步骤。

“Look”:首先说一声“Look”,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What’s that?”:下面开始提问,这是什么?

 “It’s a ___”:这是孩子回答的时间。

 “YES”:当孩子给出答案后,父母再提供正面的反馈,经常加一些诸如“Good”、“Great”、“Awsome”之类的词语尤为必要。

孩子的语言能力有限,父母需要提供一个大的框架,让孩子在里面填词。随着孩子语言和思维能力的提高,父母就可以基于这个框架,多引导孩子一些问题。比如我给孩子读ME的Counting Time这一本书,有一页讲了分和秒的概念:

我打开计时器,让憨憨眨了下眼睛,给他计时,“Look,眨一下眼睛是几秒钟啊?”

孩子看了计时器,答,“1秒钟”

“如果我画一个图案需要1秒钟,你能数一数图中有几个图案吗?”

“One, two, three … ”,他挨个数下去,“一共60个!”

“Great!那就表示我画所有图案需要60秒”,我进一步延伸,“其实60秒又等于1分钟,你看是不是这样呢?”

我拿出钟和孩子一起计算秒针的跳动,以了解观察秒针和分钟的关系。

当孩子发现60秒到了后,分钟会增加1的时候,他激动地叫了起来,“Oh,真的呢,That’s cool!”

所以,和孩子共读概念类图书很考验父母的功力,如果想让孩子最大程度地理解绘本,我们需要做到三原则:

尽可能多地和孩子进行交互,多提问,多回答;

利用实验、视频等辅助手段,帮助孩子理解里面的知识点;

发挥创造力,进行知识点的延伸。

记得儿时上学,老班在劝我们多读书的时候,特别加了一句,“多读书,不是让你们多读小说,光读小说是进不了清华北大的”,其实现在想来还是有几分道理!知识的分布应该是均衡的,故事绘本要读,概念类绘本也要读,不是吗?

2007年,我离开范德堡大学,从美国田纳西州租了个搬家用的黄色卡车一路开到加州定居。一路颠簸,而我心情却难得的平静,看着车后面装着我几大箱书和论文和书,我欣慰于自己过去几年的选择,尽管我成了大家眼中的“第三种人”——女博士。

几个要好的朋友总是习惯性帮我盘点过去三十几年的经历,说有些不可思议——一个从小逃课、“为难”老师、不服从学校命令的“坏学生”,考上大学也就罢了,竟然还读了个(数学)教育学博士,而且是到美国读的!

我现在从事的是自己非常热爱的青少年创新教育的事业,担任少年商学院北美教研总监。回望我的成长经历,以及这些年观察和亲历中美教育,我最大的一点感触,那就是发现孩子的兴趣,和培养批判性思维, 是我们应该教给孩子的最重要的一课,但很遗憾家校和家庭里一般都很少教。

▋妈妈向老师“投诉”说我太爱玩

我的小学是在天津读的。整个小学期间,我没少逃课。逃去哪儿?其中一个根据地是小学里的图书室,在一个小小的阁楼里,管理员是一个短头发的老太太,不怎么说话。我很喜欢古诗词,喜欢看小说,到三年级,我已经把琼瑶小说读的差不多了,然后我就开始读武侠小说,最爱金庸和古龙。

“我很忙”在今天俨然成了孩子们的口头禅,但我的小学,花在学习上的时间真不多。那会儿国内各种补习班、培训班已经开始火起来了,但我放学后,该野的,照样野。还记得一年冬天,北方嘛,基本都滴水成冰了,放学后,我和我的小伙伴抓紧时间完成作业后就跑出去玩,一直到天全黑才舍得回家。大院里的水井坏了,水唰唰唰地往外喷,我们穿着大衣、裹着围巾就去打水仗,都浸湿了。

后来连我妈妈都看不下去了。 有段时间,妈妈估计是看我总比同学早回家,回家后也不刷题,要么翘脚看书,要么满大院找小伙伴玩,还着急了,跑到学校和老师“告状”(或者说“求救”),希望老师“别放纵我”。结果怎么着?老师听了压根不信,直对我妈说,“不可能,如果她像您说的那么轻松,是不可能有现在这样的成绩的。”

▋中学时的叛逆终让我学会勇敢说“不”

再后来,我妈就不管我了,其实她也管不住。从小我的叛逆,让我更多是在跟着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走,否则我就说“不”。

当然就像老师的不以为然一样,亏得我的成绩一直都保持在上游。其实现在想想,可以说这中间当然有天赋的因素——确实有些人天生擅长考高分。但另外两点同样重要,一是找准学习方法无疑比一味投入学习时间要有效得多,换句话说,年级前10名和年级前100名,对孩子未来的影响并没有太大差距。

第二,保持一个放松的心态、做自己爱做的事情,未必一定和学习成绩是冲突的。实际上读杂书,不也是一种学习,甚至是激发学习兴趣的一个渠道吗?如果要往前进一个名次,就得牺牲一些看好书、找小伙伴尽情玩的乐趣,到底哪个才值,孩子和大人的评估标准是不同的,但大人就一定是正确的吗?

我无疑是幸运的,因为我没遇上过魔鬼老师,硬生生 的要求纪律,统一,从众。现在回想,青少年时候的叛逆大多源自对于学校教育方式的不认同,而不是无条件接受。当年遇到的每一个“放纵”过我们的好老师让人记忆深刻,非常感激他们当年的宽容和理解。

后来我到北京上了大学,我才意识到,对不合理的事情坚决说不,是需要提前练习的,很多在我看来是最正常不过的事,但他人看来却显得太过。

现在想想,善于说“不”的人,骨子里都有股武侠人物的“任性”。什么是任性?不被未知的将来、不为他人的期许绑架。

我在美国读博士的时候,有一件事情至今让我印象深刻,我的一位男同学,他总是给人一种很急的感觉,修学分、发论文,他总是很赶,后来我们就劝他,不用那么急,他却说,自己要赶在当年秋天毕业,才能赶上美国高校和企业的秋季招聘,“我抓紧时间毕了业,就能到大学应聘当教授,就能马上开始工作啦!如果我等到明年,那我不就lose了一年吗?”

这个答案简直让我们匪夷所思,一年的时间,怎么可能丢了呢?它只能是这样过,或者那样过,仅此而已啊。我是爬山、瑜伽发烧友,这两个运动,一个在户外,闹腾,一个在室内,内敛,不是我人格分裂,而是这两种都能逼着我腾出脑子,只关注当下的风景。其实教育也当如是,让孩子学会关注现在的体验,才能练习自主规划未来,才能谈喜欢、不喜欢,不然就只有应该、不应该。

但话说回来,美国大部人还是比较能自得其乐的,兴趣大过天。我观察下来,觉得和他们从小的成长环境有关,在这里,大人不会给孩子太大的压力,很少听说“别人家的孩子”这种说法,他们更多地被鼓励自主选择,而不是被动接受别人的设定,成长空间要大得多。

▋批判性思维可能是中国教育最缺乏的东西

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顾名思义就是反思、反向性的思维。敢于质疑,不轻易对一个事情下结论。批判性思维被普遍确立为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目标之一。但其实上了大学才让学生学习批判性思维,已经晚了。换句话说,中美教育最大的差异,在我看来是美国人从家庭到学校到社会,润物无声培养孩子批判性思维的环境和土壤。

我的博士专业是数学教育学。我曾在公开课和大家分享过中美数学教育的一些异同。从TIMSS 这个组织做的全球普查可以看到,2011年60多个国家四年级小学生的数学成绩调查,其中可以看出,美国孩子的平均分是541分,而其他比美国成绩还高的国家,基本上都是亚洲学生:新加坡、韩国、香港、台北和日本。

我们再来看这个图表,在这个图表里面,上面这个柱形图代表的,是他们的成绩,下面的柱形图,代表小朋友自己有没有信心,在将来从事科学研究。

家长应该想象一下,应该是成绩比较好的小朋友越有信心,对吗?可是我们看这两个柱形图却截然相反。我们最右边的这一列,这是美国的小朋友的信心指数非常高,但他们是数学成绩最低的这几个国家之一。

(TIMSS 组织在2011年调查60多个国家四年级学生的数学成绩,高的基本是亚洲学生)

(同一份调查里,“对于将来有没有信心从事科学研究”一项,美国小朋友排名最前)

如果一句话来回答这个矛盾,那就是美国的数学教育,旨在培养孩子的数学性思维,而不是算术水平。在这个过程中,最注重的两种能力,是批判性思维和调查研究的能力。

少年商学院的数学思维体验课里提到过一个很好的案例,如果去街上买报纸,A报亭是每份报纸打7折,B报亭是买 一送一,请问你应该选择哪个报亭?

话题刚抛出的时候,很多孩子选了B。因为买 一送一是打5折。而A是7折,相比较之下B更划算。但很快有一些同学选了A。有同学则问:买一送一是送同样的报纸吗?买两份同样的报纸是不是浪费?

当我们看到有孩子这样提问的时候,心里是特别欣慰的。最有意思的是,有小同学后来拿这个选题去考自己的父母,父母一般也选B,然后小同学抛出上述疑问,他的妈妈回答说:你小子现在学会“羞辱”大人了哈!虽是一种玩笑话,但是我们看到,不马上下结论,而是不同维度的思考、提问、质疑,这样的能力,真的是我们的文化和教育是缺乏的,也非常值得教育工作者去努力深耕的。

所以我们常说,都说美国的中小学数学教育很“弱”,我觉得说法是有偏颇的,我认可的一种说法是:美国给不热爱数学的学生最基础的数学教育,而给热爱数学的天才最高水平的数学教育。说白了,我们到底是想培养非常有自信,但一个学习不是最好的小孩,还是说我们想要一个学习特别棒,但是对自己将来能不能从事科学研究没有信心的学霸呢?

▋永远不要低估你的孩子的潜能

美国人也曾就“读书无用论”在互联网上展开过激情讨论。我非常认同一位名为Thaddeus的科幻小学作家在网上就此话题发表的一段言论。简单来说,他觉得这个话题本身是个伪命题,核心不在于是否接受教育,而是如何接受教育:

“你必须认识到,不是教育,而是批判性地分析信息的能力,使你具有潜在优势。现代化的工作人员不一定在教育上高人一筹(尽管他的老板可能相信学历,特别是名校学历),但是一定要有突破定式的思维能力,一定要有批判性的思维方式,一定要有能力对事实进行了解、评判、收集、查验,要使用直觉,与他人合作,善于谈判和辩论。”

我非常认同这段话。因为我发现现在有非常多的家长,给孩子报太多太多的培训班,兴趣班,而且 因为花了钱,就希望老师讲得越多越好,如果老师在某节课上做个游戏,就会被指责“缺少干货”“孩子吃不饱”,我觉得这是家长非常一厢情愿的事情,但却又是那么地普遍。所以就拿数学思维的培养,让我给孩子的兴趣学习一些建议的话,我大体有三句话抛砖引玉:

第一,对孩子人格的尊重,自信力的鼓励。这一点听起来很虚,但非常重要。美国小朋友,有他们特别的文化优势。首先就是他们比较重视的,是对人的培养。家长不急匆匆地帮孩子做决定。

第二,对孩子学科兴趣情景兴趣的引导。如果孩子对数学有兴趣,千万不要上来就去他报什么奥数什么的,而是去寻找一些真正激发数学思维的项目制学习小组,让他的兴趣潜滋暗长。这个项目也有可能不是数学类的,可能是编程类的,也可能是从建筑中发现数学规律的等等,让孩子忘掉数学、而数学又无处不在,他才能更上层楼并段位不断提高。

第三,学以致用。就像上面买报纸7折还是买 一送一划算一样。这是一个最基本的批判性思维的一个测试。实际上,行胜于言。上面我说到,美国人非常注重培养孩子调查研究的能力,很简单,你可以拿50份报纸,让孩子到街上做一做卖报实验。这并不难,难的是家长鼓励孩子这样去做。

是的,以前的社会竞争,是比谁更聪明,掌握的知识更多,知识面更广。今天的竞争,完全变了,因为信息爆炸,所以核心点变成了,孩子是否从小就会学会,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中,去辨别真伪,去学会批判性思考,去找到正确或合理的方法,然后自己再去实践、验证,最后成为自己知识系统或是能力经验的一部分。

尽管说了这么多。但我还是要讲一句,一定要相信孩子的潜能。在少年商学院的日子里,我接触大量的中国家长和孩子,我们每天都被越来戴上多有创造力自信,和批判性思维以及热爱动手实践的孩子,和背后鼓励他们的家长所感动。任何事情都有一个过程,我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何况此时此刻,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手拿火把的人。

在斯坦福新生部待了10年,每年我都能遇到这样的学生:

抵达斯坦福已经好几天了,但托运来的行李箱却还躺在宿舍门外的走廊上,箱子又大又笨重,每个都需要两个人扛,新生们坐在一旁无计可施,后来,还是他们的妈妈从家里打电话向宿管员求助,才总算把它们弄到房间里去……

我在斯坦福任职时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年轻人更好地度过大学四年。但他们中有太多人,要么被迫顺着父母为他们规划好的路径走,要么事无巨细都需要父母帮助。我很为他们担心——既为他们个人,也为整个社会。如果下一代不能像真正的成年人那样做事,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呢?

每年我都会为斯坦福的新生家长作一次演讲,告诉他们当孩子进入大学,他们可以适当地放手了。2009年,在做了第8次这样的演讲后,我回到家,和家人一起吃饭,很自然地就开始为我10岁的儿子切肉。就是在那时,我突然意识到我为他和他8岁的妹妹代劳了很多他们自己能做的事。

之后,我开始思考怎样改变现状——怎样教他们,允许他们尝试,甚至强迫他们去做更多力所能及的事。我给他们安排任务,规定不完成就会怎样怎样。一开始很难,但是我很确定如果现在不这样做,等到他们18岁时就会变成束手无策的家伙。下面分享我给您的8个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

▋1. 给孩子自由玩耍的时间

Give Them Unstructured Time

一个日程表排得满满的孩子,没有时间和机会自由玩耍。即便能玩,也是父母根据未来需求设计好的。通常,父母会陪着他们玩,出点子,并密切注意孩子在玩的过程中是否有不当的表现。

然而,没有目的性的玩耍对孩子而言非常重要。尽量营造可以让孩子自由玩耍的空间和氛围。带孩子去公园时,与他们保持一定距离,你可以自己翻翻书,享受一段闲暇时光。当他和小伙伴发生争执时,不要急于插手,让他们自己去解决。

在确保基本安全的前提下,为孩子创造独立思考、冒险和个性养成的机会。在玩耍过程中有点磕碰很正常,准备好拥抱和邦迪,但不要时时刻刻在他们耳边唠叨“小心”、“慢点”。

为孩子提供可以激发想象力的玩具。一篮子散装的乐高积木比需要按步骤完成的乐高套装更能给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与玩具本身相比,孩子更喜欢玩具的包装盒,因为一个盒子可以变成船、雪橇、房子、床、堡垒、洞穴、舞台,甚至一座山。

▋2. 传授基本生活技能

Teach Life Skills

我们经常会出于对孩子的爱而帮他们代劳一些小事,比如早上叫醒他们、帮他们收拾书包、准备午餐等等。心理学家提醒家长,对于那些孩子已经有能力独立完成,或者基本能完成的事情,家长不要代劳。

基本生活技能的传授可以遵循以下四个步骤:

第一步,家长替孩子做;

第二步,家长和孩子一起做;

第三步,家长看着孩子做;

第四步,孩子独立完成。

如果我们习惯代劳,从第一步到第二步的进展就会被延迟,从第二步发展到第三步也会变得艰难,由此就可能永远无法实现第四步。

家庭教育网(Family Education Network)曾依据不同年龄阶段列过这样一个表:

2-3岁:开始学习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如收拾玩具、在大人的帮助下穿衣服、将换下的衣服放入脏衣篮中、就餐后清洗餐具、帮助布置餐桌、在大人帮助下洗脸刷牙。

4-5岁:记住自己的全名、地址和电话号码、知道怎么拨打紧急求助电话、扫地、收拾餐桌、喂养宠物、知道货币的面额和用法、无需帮助就能刷牙梳头洗脸、收拾衣物、将脏衣服放到清洗区、自己决定穿什么。

6-7岁:用不锋利的刀搅拌和切割食材、会做三明治之类的简单食物、帮着收拾日用杂物、清洗碗碟、独立洗浴、洗浴完后清理浴室。

8-9岁:折叠衣物、会简单的缝制、照管好自行车和轮滑鞋等室外活动器材、无需提醒就能注意个人卫生、正确使用扫帚和吸尘器、根据食谱做一顿简餐、列购物清单、计算找零、记录电话留言、给草坪浇水、倒垃圾。

10-13岁:独自一人在家、独自购物、换床单、使用洗衣机和烘干机、用几种食材做一顿晚餐、会用烤箱、会读标签、熨烫自己的衣物、学习使用基本工具、除草、照顾弟妹。

14-18岁:会为真空吸尘器更换集尘袋、清理炉灶、会为汽车加油、打气、换轮胎、能读懂药品说明书和服用剂量、找工作、做饭。

年轻的成年人:预约医生和牙医做常规检查、了解理财ABC、看得懂房屋和汽车租赁等简单的合同、及时给汽车加油和维修保养。

▋3. 教会孩子如何思考

Teach Them How to Think

未来,很多工作都会被机器所取代,而许多新产生的工种都需要思考,尤其是源自苏格拉底式连续发问的批判性思考。

为了让孩子学会思考,我们要试着与他们对话,同时抑制住自己想直接给出答案的冲动,以下是一些对话的范例:

学龄前儿童

普通版

孩子:蝴蝶!

家长:没错,是蝴蝶!这只蝴蝶是什么颜色的呀?

孩子:橘色和黑色。

家长:回答正确!你真聪明!

引导式

孩子:蝴蝶!

家长:哦,这只蝴蝶在干嘛?

孩子:在一朵花上,现在飞到另一朵花上去了。

家长:你觉得它们为什么会喜欢花呢?

孩子:因为花儿好看?

家长:也许是,你还能再想出另外一个理由吗?

小学生

普通版

家长:今天在学校过得怎么样?

孩子:还不错,但是我把书包落在学校了。

家长:哦,糟糕!我开车送你回去取吧。

这位家长没有教孩子如何去思考问题的解决办法,而是直接冲到前头把事情给解决了。因为没有体验到忘记带书包的后果,孩子以后还是会忘记。

引导式

家长:今天在学校过得怎么样?

孩子:还不错,但是我把书包落在学校了。

家长:哦,糟糕。

孩子:该怎么办呢?

家长:我也不知道。你觉得怎么办好呢?

孩子:我不知道!你能帮我开车回去取吗?

家长:恐怕不行,我下午还有很多事要做呢。你再想想其他办法?

孩子:我给朋友打个电话,问问今天的作业是什么。

家长:OK。

孩子:但是如果作业本在书包里就糟了。

家长:的确是。

孩子:或者我给老师发封邮件,告诉她我忘带包回家了,听听她的建议。

家长:这两个主意听着都不错。

初中生

普通版

家长:今天在学校过得怎么样?

孩子:还不错。

家长:西班牙语考得怎么样?

孩子:我得了A!

家长:太棒了!

引导式

家长:今天在学校过得怎么样?

孩子:还不错。

家长:你最喜欢什么课?

孩子:西班牙语。

家长:太棒了!为什么会喜欢西班牙语?

孩子:因为我每次都考得不错,作业也很简单,我从来都不会摸不着头脑。老师每次提问我都举手,当她叫到我,我就很开心。

家长:你为什么觉得自己擅长西班牙语呢?

孩子:当老师在解释某个词的时候,我能猜出词义。我知道接下来她会说什么,还可以解释给朋友听。

高中生

普通版

家长:今天在学校过得怎么样?

孩子:还不错。

家长:有些什么作业?

孩子:一大堆数学作业,一点化学作业,还有一篇英语作文要打草稿(重重地叹了口气)。

家长:你不是喜欢读《大鼻子情圣》吗?

孩子:我是喜欢读,但读和写是两码事。

家长:别这样,我知道你没问题的。只要想想西哈诺,然后……

孩子:妈妈,没那么简单啦。

家长:我知道。但是你那么聪明,要有信心才对。

孩子:我只想快点完成了事。

引导式

家长:今天在学校过得怎么样?

孩子:还不错。

家长:最喜欢什么?

孩子:我们在读英文版的《大鼻子情圣》。

家长:有意思吗?

孩子:我们在朗诵,我就演西哈诺。

家长:演下来感觉怎么样?

孩子:太酷了。

家长:为什么?

孩子:因为我喜欢他。

家长:那你为什么喜欢他呢?

孩子:我不知道,也许是因为他做的所有事情都是为了克里斯蒂安和罗珊。也许他不该那么做。

家长:是吗?他为什么要那样做?

▋4. 为努力工作做好准备

Prepare Them for Hard Work

要培养孩子努力工作的意识,家长要率先垂范,可以从让孩子帮忙做家务开始。下达任务时要给出明确的指令。如果孩子是第一次做,要讲清楚详细步骤,说完以后就放手让他们自己去摸索。

及时给予准确的反馈,不要夸大其词。一位在谷歌工作的朋友曾说,当她把建设性意见反馈给团队里的年轻人时,他们往往会不知所措,因为他们听惯了褒奖。

为了实现梦想,光有自信是不够的,孩子们需要脚踏实地去实践。

▋5. 让孩子自己规划人生

Let Them Chart Their Own Path

你长大后想干什么?你想学什么专业? ——这是大人们经常问孩子的问题。

我女儿Avery的托班老师曾把我拉到一边,高度评价了她的画作。我当时心里想的是:“的确画得不错,但是这对她上大学并没有什么帮助呀。”那时Avery才四岁,我的脑子里就已经有了她未来应该做什么的刻板想法。

到斯坦福工作后,我才发现自己的想法是错误的。很多学生向我抱怨,他们做的都是别人希望他们做的事,说到激动处甚至泪水涟涟。回家后,我的态度有了180°大转弯,我不再期望Avery和她哥哥成为某一种特定的人(医生、律师、教师、企业家,等等)。

▋6. 培养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

Normalize Struggle

有些家长一听说大学看重学生的韧性和抗挫折能力,就把孩子送去“吃苦夏令营”,却从没有仔细想过,孩子身上为何会缺失这些原本应该在童年时期就培养的品质。

我们可以出钱请老师辅导功课、提供升学指导,甚至亲自出马为孩子填写大学入学申请表,但抗挫折能力只能从真正的困难中获得,花钱买不来,也无法人为制造。

恰如其分地夸奖,而不要老是把“你真棒”“聪明”“做得真好”等挂在嘴上。避免以下7项假象:

你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

选你所爱;

你是独一无二的;

每个人都应该上大学;

你现在就可以拥有;

你一旦参与就已经成功了;

你能得到所有想得到的东西。

这些善意的谎言会让孩子在真正遭遇困难时情绪波动。家长应该如实告知孩子事情的真相。

▋7. 选择大学时不要只盯着那几所顶尖名校

Have a Wilder Mind-Set about Colleges

一位妈妈在与朋友聚会时抱怨,儿子在最近一次考试中只得了B。“你怎么考得这么差?照这成绩怎么去得了斯坦福?只能去亚利桑那州立了。要是去了那儿,可别指望我会帮你付学费。”

显然在她的心目中,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不怎么样,但其实该校培养富布莱特学者的数量位列全美Top10,创立了Kate Spade这个包袋品牌的Susan Cartsonis就毕业于该校。

很多人都无法判断什么样的学校适合我们的孩子,只是迷信于U. S. News上的大学排行榜。但这个排行榜通常只能说明高居榜首的学校录取率有多低,并不能说明该校与我们孩子的匹配度有多高。不妨多参考几个榜单,比如:

Fiske Guide to Colleges:由《纽约时报》前教育编辑Edward B. Fiske主编,Fiske先生对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主观评价。

America’s Best Colleges:Forbes出品,评价标准包括教育质量、学生体验、毕业生成就等。

“College Prowler”:Niche出品

The Princeton Review

Colleges That Change Lives

The Alumni Factor:一位企业家在发现U. S. New无法为他孩子的择校提供有效信息后创建的。

如今,我们时常会听到孩子这么说:“我会先申请耶鲁的ED,如果不行,再申哈佛、普林斯顿和斯坦福的RD。”这种想法忽视了不同学校之间学术特长和校园文化的差异,不过是想在“顶尖名校超级大乐透”中试试手气。理性对待名校的低录取率。私立高中大学申请委员会(ACCIS)主席Sam Moss说:

“如果你去申请那几所顶尖大学,得先明白,你和别人一样优秀,只是100个人里面会有95个被拒。那些被拒的看起来和被录取的一样优秀,被拒并不意味着失败。这就像买彩票,如果中了,我会很开心,但是不中也无妨。你还是可以在别的学校取得成功。”

▋8. 倾听孩子的心声

Listen to Them

2014年2月,我电话采访了安多弗菲利普斯中学(Phillips Academy)的升学顾问Anne Ferguson,她和她的同事刚刚启动新生的升学规划。

我们问十一年级的学生,提到大学,你会想到什么?

他们在纸上写下的词包括:SAT、压力、自由、独立、申请等。

然后我们问:“你最想对父母说的是什么?”

他们这么写:“我知道你们爱我,也知道你们想尽力帮我,但是你能往后退退吗?”

之后Anne又和家长们见了面,让他们写下最想和孩子说的话。如果她没有事先让家长们看孩子的卡片,家长们会写:加油!你要做得最好!我知道你对是否能进哈佛没有信心,但是不妨试一下。

如果她让家长们先看了卡片,家长们会写:你可以完全自己做主。我完全支持你……都是一些很暖心的话。但是一旦申请进入关键时期,家长们又变得焦虑和忧心忡忡,而他们的焦虑情绪也会传染给孩子。

在与孩子聊天时,他们经常会先说一个开头,试探我们的反应。如果你认真听,鼓励他们继续讲,才有可能听到一个完整的故事。你可以说出自己的想法,但不要因此驳斥他们的观点,交流时无需争论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