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搜索

提出这个问题以后,很多家长都会说,《水浒传》作为四大名著之一,北京市中考考纲要求的读物,肯定要读啊!为什么王龙老师要有此一问呢?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我一直觉得《水浒传》别扭,读起来不像是其他作品那样酣畅淋漓,甚至有的时候都愿意把这本书放下,不愿多看一眼。细究起来,是其中有些内容让我感觉到恶心。我试举两例,大家一起感受一下:

1.这黑大汉直杀到江边来,身上血溅满身,兀自在江边杀人。百姓撞着的,都被他翻筋斗,都砍下江里去。晁盖便挺朴刀叫道:“不干百姓事,休只管伤人!”那汉那里来听叫唤,一斧一个,排头儿砍将去。

2.鲁达再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那醋钵儿大小拳头,看着这郑屠道:“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做镇关西。你是个卖肉的操刀屠户,狗一般的人,也叫做镇关西!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恰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

上面两段,前一个是李逵劫法场,后一个则是鲁智深拳打镇关西,全是著名的桥段,仔细读一读,便能品出两个字——戾气。而水浒中的戾气何止这点!人肉包子,投名状等等,无时不刻都在告诉大家,在水浒的世界中,暴力是第一位的,任何权利都应该屈从于暴力,而暴力没有边际,随时随地都可以使用。这是多么让人绝望的戾气啊!

有的人可能会说,老师,文学作品又不是中小学生行为规范,你看现在那么多文学作品,电影中都有暴力啊,难道看个哥斯拉我们就有破坏里啦?看个哈姆雷特我们就要和叔叔决斗啦?小题大做。

确实,文学理应包涵生活中的一切,包括暴力与戾气。但从文学生产过程来说,作者与读者态度的暧昧才应该是更值得我们关注的。

从作者的角度来看,《水浒传》并非是某个文学家一下子创作出来的,而是民间艺人们,尤其是说书的,根据历史事件,自己添油加醋改编出来的。而这里面就涉及到一个“民间叙事对抗”的问题,为了对抗官方权威,民间会自发的信任一些反权威的东西,比如官方说七月不会下雪,民间就会专门有七月飘雪的叙事;官方说人不可能刀枪不入,民间也会有异能人士的叙事。同样的,官方会让大家尽可能的儒雅文明,而水浒传则正好成为了儒雅的对抗者。也就意味着,作者不是像文学家一样,带着反思的心态在创作这些“坏角色”,而是打心眼儿里是喜欢这些坏角色。

同样是以暴力为创作题材,不同的初衷,就导致我们看水浒和看檀香刑拥有着不同的角度。而更糟糕的是,从水浒传诞生到现在几百年来,他的受众一直也是沿着这个思路来接受的。到现在主流思想也是认为这是“波澜壮阔的农民起义”,也没见谁批判的阅读水浒。生命?人性?这个重要么?英雄好汉们吃酒打仗,多么浪漫主义色彩啊!杀两个人又算得了什么!

说实话,我不喜欢这种叙事风格的水浒传,也不喜欢大家都喜欢“农民起义”的水浒。

PS.小时候看《小兵张嘎》,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个吃西瓜的胖翻译,那句经典台词“老子在城里下馆子都不花钱,吃你几个烂西瓜还要钱!”也是红遍大江南北。仔细想想,李逵和鲁智深在水浒里吃饭不给钱的时候,我们却想这是“大侠”风范,小小酒保也敢要钱,真是不知死活。两相对比,就知道水浒传到底在传递着些什么了。

新闻: 河南大学生孟瑞鹏勇救两落水女童后不幸溺亡,两个孩子的母亲目睹这一切之后,反称孟瑞鹏是自己落水。事后承认真相,说是自己家里穷,害怕担责任所以教女儿说谎。

这则新闻让我想起一个相反的故事。当一个人对遇到困境的陌生人出手相助,对方万分感谢,希望回报些什么,助人者说:“若今后你在遇到需要帮助的人的时候,也伸出援手,这就是对我最好的回报。”爱,于是就这样传递下去,源源不息。

按照这样温暖的结局,我们想像一下,孟瑞鹏舍命救人,失去一条生命,是很悲伤的事情。同时爱的力量,很有可能让两家人成为彼此温暖鼓励、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至交,让爱继续传递。可是因为诬陷,孟瑞鹏父母伤上加伤,被救者也担负了巨大内疚,也许两家人从此只要提到对方的名字,都满是伤痛。

类似的新闻并非个例,被救者跑掉,不为救人者作证的新闻屡屡皆是。为什么有些如此害怕感恩,难道仅仅因为贫困吗?为什么感恩二字,在很多人心里,并不意味着自然、美好的能量流动,而是充满了恐惧和沉重感?

1 感恩父母的孝道文化,让感恩二字变了味

感恩这个词,在中国早已变了味道。感恩的本意,是承认爱,并将爱继续传递扩散。而在中国,感恩这个词,常常和沉重、责任、负担联系在一起。

中国孝道最核心的理念之一,孩子要感恩父母。正是感恩父母的传统文化,让感恩这个词在中国变了味道。孔融说,父母于子女无恩。父母出于私欲,想要生养一个孩子,为什么反而成了孩子对父母有恩?好比我买了一辆心仪的车,然后对它各种擦洗保养,于是要求这辆车感恩我的保养之恩,岂不可笑?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就像一个黄金球,是向下传递的。父母将爱的黄金球传递给孩子,孩子再将其传递给下一代,生命因此源源不息,这是最健康的家族。而要求孩子反哺,则成了一个死循环,孩子的能量,要投注回原生家庭,不能向下传递,不能专心去发展自己的生命,创建自己的新世界。

最要命的是,要求孩子感恩自己的父母,往往是没有爱的能力的父母。宣称母爱最伟大的母亲,其实她的孩子,常常是在精神上的冷漠和暴力中长大。真正有充沛的爱给予孩子的父母,不会觉得自己是伟大的、付出的、需要被感恩的。反而会感恩孩子扩展了他们的生命,给他们带来各种神奇美妙的体验,经由孩子,父母享受到了爱的美妙滋味,我想,这是每个幸福父母的必然体验。

当一个人发自内心的感受到幸福快乐时,会忍不住想要感恩人或者大自然,不需要任何人教育和要求他如此。爱不是付出,爱是彼此之间流动的滋养。

为什么越不会爱的父母,越希望孩子感恩?因为没有爱的能力,为孩子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对自己的损耗。比如,如果心中充满爱,我们为爱人熨烫衣服,为孩子准备早餐,看着家人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是很快乐满足的事情。如果心中没有爱,做一点点事情,都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劳累沉重,不停地损耗自身能量。在这些沉重痛苦感受的驱使下,我们会期待对方要感恩自己,回报自己。

比如很多妈妈会对孩子抱怨:我这一身病,都是为你付出累出来的\我放弃了前途,都是为了你\我痛苦这么多年不离婚,就是为你有个完整家庭,你可得好好学习光宗耀祖,将来好孝顺我们。

可想而知,孩子听了这些话,会有多难受多沉重,恨不得剔骨还肉。父母生养了孩子,孩子就得为父母一辈子的不幸负责,这感恩二字,得有多可怕。如果孩子出生前有知,恐怕宁愿不生出来,也不愿意如此“感恩父母”吧。

感恩=要负责任,这个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已经扎根于每个中国人的潜意识,一旦被人给予比较大的帮助,立刻感受到难以承受之重。无意识反应通常是逃避,逃避不了甚至有可能反目成仇,这就是俗语说的,升米恩,斗米仇。

为什么会成仇呢?你给了我这么大的帮助,我得为此付多大责任来回报才行啊,而我没有能力背负这么大责任,我会内疚。而内疚是人们最不愿意承受的,为了防止内疚,只好攻击给予者,宣布他对我无恩,这样我就不用沉重内疚了。

2 感恩,可以是轻松美好的事情

恩还是仇,不在于给的多少,而在于给的心态。我自愿选择给予,我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不期待你给予回报,也不需要你感恩我。这样的给予,能量是轻松流动的,无论给多给少,都是爱。不期待感恩的给予,经常也会收获对方爱的回应。被给予的人心中也种下爱的种子,也许等某一天,它会开花结果,将爱继续散播出去。

所以,爱不是用来回报的,爱是用来传递的。当我们心中种下爱的种子,自然会对周围的一切感恩,感恩亲人朋友,甚至感恩整个宇宙。真正的感恩,是喜悦能量的传递,不是彼此纠缠的牺牲。

3 学会为自己的每一个选择负责

中国人的普遍心理发育水平,大多处在婴儿的共生期,尚未形成独立人格。共生的人,就像彼此纠缠的爬藤,每个人都不能独立的为自己做出选择。比如读书,不是为自己的求知欲,而是为了满足父母的希望;结婚,是父母要求的;生孩子,是为婆家生的。这种纠缠关系中,我们很容易要求别人自己的人生负责。

比如有的父母会一边帮孩子整理房间,一边抱怨孩子不知道体谅父母不懂得为父母分担。替孩子整理房间,是父母自己的选择,孩子并没有强迫父母这么做。而没有独立人格的父母,却要求孩子为自己行为背后的情绪负责,孩子怎么可能由心生出对父母的感恩?这样为孩子付出,孩子内心生出的,更多是对父母的恐惧和厌恶。等孩子长大之后,自然不愿意常回家看看,因为彼此纠缠共生的家族,实在太沉重了。

如果想要创造出爱的流动,我们得收回无意识的纠缠,收回要别人为自己情绪负责的婴儿心态,成为一个心理上的成年人,爱的感恩自然流经。

成年人选择做一件事情,仅仅是因为自己乐意,不图感恩回报,或者做之前把交换的价码说清楚,让对方有权力平等的做选择,这都是成年人的自我负责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