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搜索

一朋友离婚,分得的钱只有走法律程序能分到的十分之一。之前了解到她请了最牛的律师,证据搜集齐全,所以很诧异结果何以如此。她解释说,因为看星盘和塔罗牌的不约而同地说此地不宜久留,将来自己的命运要比前夫好得多,尽早结束离开,去南方开始丰盛的新生活最好,包括她的心理咨询师似乎也有建议她好聚好散的道德倾向。所以她答应了前夫单方面提出的条件,马上签好离婚协议。

我说,算命的说尽早离开好,但是被你理解成“拿钱少好”。而那位心理咨询师,通过询问咨询中的细节,在我看来并没有任何道德倾向,只是想如实地看看这一切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但是被你理解成“争财产就是不够高尚”。

随口编了故事给她听。曾经有一个落魄的人,富翁给出两个选择,一是送给他两万元现金,二是送给他一辆豪车。这个落魄的人因为接触过身心灵课程,所以决定去看星盘和塔罗牌。星盘和塔罗牌大师都看到了未来,这个落魄人的气场撑不起百万豪车,若接受此车很可能车毁人亡;而两万元现金,却可以作为本钱,拿到南方去勤劳致富,重新开始丰盛的人生。

你说,落魄人会选择什么?

读大学的时候,我经常纠结一个问题:人生到底是自主选择还是被决定的。牛顿力学导向决定论,量子力学导向自主选择论(我是这么理解的)。两门学问都非常有道理,但我心里隐隐地有一股倔强:我要证明,我的命运我选择,我创造。可是命运的一次次轮回确实让人很崩溃,而且见识了越来越多“非主流学问”,八字、手相、面相、易经、星盘命盘、这个牌那个牌,它们都很神,很准。为了统一这些算命方法论,我得出一个大统一理论:一个人有什么样的心(或者说业力),就会配套在某个时刻,某对父母那里投胎,长出配套的面相和手相,连天上的星星也会配套摆个POSE——一切都是另外一切的隐喻,任何一个细节里都隐藏着整个宇宙的全息图像,从哪里入手算命都没问题,只要掌握一套解码方法,读得懂就成。包括心理学,也可以用来算命。我想在别人面前显摆的时候,就在脑中迅速经过一轮精神分析推理,同时用非常有穿透力的眼神直视对方几秒,最后一字一句讲出结论,等对方惊讶地张开嘴巴,问我怎么知道,我神秘一笑,说:“它就在那里,我看得见。”然后享受下对方的崇拜状……

回到这个离婚的朋友,她的命运到底是什么呢?更细致了解她的故事后,用心理学掐指一算,原来这是一个复仇的故事。第一步:挑选一个具有忘恩负义潜质的人,对他非常好,制造机会让他对不起自己。第二步:继续对他好,不惜牺牲自己甚至孩子,只为总有一天他会明白他如何地对不起自己。第三步:他跪着请求原谅,承诺加倍补偿,我压抑一生的委屈终得平冤昭雪,从此得到幸福和自由。所以,算命的说得对,她应该尽早了断关系。可事实是,离婚后她还是继续对前夫很好。

复仇故事三部曲前两步见得太多,惨烈和变态程度挑战人类想象极限。可惜我从未见过第三步实现。现实版的第三步大结局是:“好人”把自己周围的人都变成“恶人”,最终家破人散(“恶人”为逃避内疚全闪了),通常还附赠个癌症或者尿毒症。

又扯远了,一提到“好人”问题我就容易过度激动。回到主题:命运天定还是人定。佛法常讲“业力”。我的理解是,业力即命运,所以算命算的都是业力,业力体现在手相,八字,面相,行为等所有层面,从任何一个层面深入,都能认识自己的命运如何被业力驱使。但好消息是,人生还有“愿力”可为。什么是愿力?愿力首先是勇气,勇敢看清楚命运真相,看清楚我们为何轮回、如何轮回。业力真相得到充分尊重,觉照产生时,心转业消,人便可以自由地做出选择。也许选择不再做无谓地牺牲,也许选择继续为对方付出,但是背后不再隐藏凄惨的故事,只是单纯的愿力。觉照之下,任何选择都是完美的。

回到那个落魄人的两难选择。落魄人在看到未来之后,还可以按照自由意志选择吗?是的,落魄人可以充分重视塔罗牌和星盘带来的业力信息,深入觉察,自己的心缘何抗拒幸福,把自己推入落魄甚至自毁的境地,这背后是什么样的动机:羞耻感?罪恶感?内疚?恐惧?绝望?……一样样地抽丝剥茧。觉察越深,自由越广。心不再被无名的情绪牵扯,我便自由。自由即选择,一个个选择组成了愿力的人生。若我是落魄人,一定会不带恐惧地选择豪车,嘿嘿。

有朋友说,愿力的人生,太忽悠。在命运洪流中,尽量趋利避害,安稳过日子就不容易了。然而,业力即轮回。如果此生从未活出过自由意志,从未用愿力给世界创造一点点不同,那今生和过去生有区别吗?我真的活过吗?

婆婆半夜潜进卧室亲吻儿子,婆婆新婚之夜要和儿子睡一起,这些匪夷所思的事情背后,其实有着普遍而深刻的心理成因。

1、恋子情结是怎么来的?

夫妻关系是家庭的定海神针。如果夫妻关系不摆在家庭关系中的首位,必然出现各种扭曲的后果。中国传统奉行“父母为大”,父母的重要性大于妻子。女人则经常在婚姻关系中感觉自己不被老公重视,情感缺失,于是女人一旦生养孩子以后,作为“妈妈”,自然将情感寄托在儿子身上,“母凭子贵”。

这样,儿子在家庭关系中不再是单纯的小孩子,而是被母亲推上男人的位置。这种错位,一方面让儿子感觉自豪:“看我多重要,妈妈爱我胜过父亲”;另一方面,儿子不能安心做小孩,承担母亲对父亲的感情需要,内心不堪重负,心理学上称之为“被吞没”创伤。这种创伤会导致儿子成年后对女人的情感冷漠封闭,因为一对女人打开心就会重新体验到童年的沉重。如果儿子在和母亲的关系中学会讨好母亲、哄母亲,那么他可能看上去特别体贴关心女人,对女人温柔有加。但若一旦确立关系,定会发现,这样的男人恐惧真正的亲密,情感越来越封闭。

更可怕的是,这种情感错位,会让儿子陷入“乱伦焦虑”当中。乱伦焦虑不一定要真地发生乱伦事实,而是只要母亲把对父亲的情感寄托在儿子身上,粘着儿子,对儿子比对父亲更亲近,都会激发儿子的乱伦焦虑。乱伦焦虑,让儿子无法长成一个真正的男人,所以“妈宝男”通常缺乏男人味,个性软塌塌又封闭。而且,严重的乱伦焦虑会影响男性性功能,通常表现为在性功能上有不同程度的障碍。

当家庭中父亲做为一个丈夫的角色缺位,比如长期出差、早逝,或者父母关系非常冷漠、恶劣,父亲在情感上严重缺位时,母亲对儿子的占有欲、控制欲可能变得非常强,等同于母亲在和儿子恋爱。等儿子恋爱结婚,儿子的老婆反而相当于第三者。婆婆潜入卧室亲吻儿子,甚至新婚之夜霸占儿子,都是在向儿媳妇宣示自己“正室”的地位,让儿媳妇退居二房。

2、儿子为何不摆脱母亲的控制?

这样的乱伦情结,儿子也是受害者。那为何大多数“妈宝男”却不肯向妈妈宣布独立,还是要和妈妈纠缠在一起?儿子们意识上的原因大多是妈妈辛苦养大我不容易,孝顺是最基本的道德底线,我要补偿给妈妈幸福的晚年。这些意识上的理由若仔细推敲其实并不成立:谁的妈妈养大孩子都付出很多,给妈妈幸福晚年不一定非要住在一起。尤其是婆媳冲突很大,住在一起谁都不开心,何谈幸福一说?

那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妈宝男”心理尚未断奶。未断奶不是“妈宝男”不想断,而是婴幼儿时期得到的爱实在太少。婆婆看上去超级溺爱儿子,其实她不一定有真爱的能力。尤其在婴幼儿时期,母婴之间爱的链接可能非常少:有的是实际上的分离,比如早早断奶妈妈就去上班;也有妈妈一直在儿子身边,但是内心干枯、冷漠,和孩子没有情感呼应,孩子的感受依然是被抛弃。在心理咨询中,这样的来访者很多:全家就这么一个儿子,所有人都说他被溺爱长大,但儿子的真实感受是,自己是一个人长大的,内心非常孤寒。所以,“被吞没”创伤的背后,是更严重的“被抛弃”创伤,这是所有恐惧的根源。

内心孤寒的孩子,情感上一直卡在婴儿时期,渴望得到母亲全然地关注和爱。儿子稍微大一些,夫妻情感非常匮乏的母亲开始在物质照料上过度为儿子付出,整天和儿子粘在一起。儿子似乎又找到了婴儿时期缺失的母爱,像婴儿一样被照顾,连内裤都是妈妈洗,恨不得饭都喂到儿子嘴里。对被照顾的渴望,加上早期被抛弃的恐惧,儿子确实难以在情感上离开母亲,无法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独立走向新家庭。

3、这样的关系有解吗?

一方面是情感极度孤独的婆婆对儿子的占有欲,一方面是恐惧被抛弃的儿子对妈妈的依恋,二者合力,这种关系非常难破,除非“妈宝男”自己渴望自我认识、心理成长,愿意从病态纠缠的关系中走出来。不幸的是,觉得这种关系大有问题的通常是女人,男人很少认识到这是严重的心理问题。

如果女人嫁入这样的家庭,定会感觉很痛苦。最重要的是反思自己为何选择这样的男人。选择这种男人的女人,通常是童年被忽视,对得到爱和重视缺乏信心的女人。只有反思自己、自我成长,才能从关系中解脱出来,否则即使再婚,可能也是类似的轮回。

李雪:大家好,首先很感谢大家今天能够过来,我听说还有的是从外地飞过来,听到这个消息,我感觉受宠若惊。这是我第一次讲座,来讲亲子关系,当时他们想介绍我为亲子关系专家,我说不能这么说,我连孩子都没有,也很少跟孩子工作,我是一名心理咨询师,来访者大多是成年人。

去年10月份的时候,我上网看到了一些非常可怕的育儿观:我们自己想象孩子应该是什么样,然后再想象出对付孩子的办法。这是非常可怕的。

我讲座的风格很轻松,我随时讲,你们可以随时举手。大家就当做一场聊天会好了,我也要向在座的妈妈爸爸学习。

今天我讲的主题就是“亲子关系,比教育重要一万倍”。我其实想说的是教育根本不重要,亲子关系才重要。我们大家都听过“性格决定命运”,那什么决定性格呢?从心理学的角度说,我们童年遭遇的亲子关系会内化到孩子的心里,成为内在的关系模式,这一整套内在的关系模式形成了我们的性格,决定我们的命运。

佛教有一个词叫“轮回”。我们不说前世今生的轮回,今生本身就是一个轮回。童年的关系模式,与我们今天的事业,婚恋,亲子关系,有着丝丝入扣地对应,就像一个又一个轮回。这么说好像人生是决定论,实际上亲子关系决定的是我们人生的起点,就是佛教说的“业力”。我们人生的终点在哪里?当我们有“愿力”去自我认识的时候,无论你过去的业力起点在哪里,都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你可以自我认识;自我认识这个觉知的能量是最高频率的能量,决定了我们人生的终点。

母婴依恋关系奠定孩子的生命底色

我最初写亲子微博是因为在网上看到了很多可怕的亲子育儿观念,那些育儿经都是制造自闭症、精神分裂、人格障碍的好方法。这些东西最初是美国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约翰·华生发展出来的,在美国得到了惨痛的教训,现在已经没有人用了,我不知道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中国人在转载。

孩子在母体里的时候,感觉和母亲连在一体,同呼吸,共命运。一些严重病态的人,比如变态杀人狂,他们的心理发育水平卡在了全能自恋期。他们一出生就发现这个世界跟他想象的不一样,我饿了没奶吃,哭个半死没人搭理,这世界太可怕了,这个时期会累积巨大的愤怒,是未来伤害别人的根源,就像日本恐怖片《咒怨》一样。

婴儿期的无回应行为还会导致偏执分裂人格。比如有时候在微博上看到评论说“作为一个心理学家你居然还有心理问题”?我们会把自己想象出来的一个完美形象安在对方的身上,对方稍微有一点点言行和自己想象的不同,就会变得非常的愤怒,要么走开要么攻击。这样严重程度的人,完全不能看到真实的对方,活在自己的想象之中。

我们再说说“存在感”。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当你们不做事的时候,有的人眉头总是锁着的,有一种感觉,就是我感受不到我的存在。存在感必须在关系中产生,如果婴儿对妈妈笑,妈妈没有反应,婴儿就傻掉了。他会想,“我存在吗?妈妈存在吗?这个世界怎么了?”如果婴儿的各种反应得不到妈妈的回应,婴儿会活在一个感觉里:整个世界都是支离破碎的。

可能我们每个人多多少少地都有点焦虑,比如上厕所,就是不能老老实实上厕所,都会拿着手机在那儿玩。我有一些亿万富翁的朋友,我明白了他们为什么这么成功,就是永远不会停下来,永远在打电话,永远在忙碌,因为一旦停下来,就会触碰到可怕的不存在感,所以得把自己和某件事情捆绑在一起。这么勤奋,又有能力,当然没法不有钱。

我们来看一下这个视频。这个视频做的是一个心理学的实验,实验反映的是母亲和婴儿之间的关系。我们来看一下母亲和婴儿是怎么互动的,一个非常好的视频。(播放视频)

大家看到这个视频有什么感觉?我看到前半段的时候,母亲和婴儿“一唱一和”,亲密互动,那种喜悦的能量都使我忍不住要微笑。而后半段,母亲虽然陪在孩子身边,但孩子发出各种信号都无法引发母亲的回应,母亲始终固定的、漠然的表情。我看到这里心都揪起来,痛。

婴儿和母亲两个人有呼应,这就是幸福的存在感。包括我们谈恋爱,什么时候能够达到最甜蜜的感觉?就是两个人的能量合拍。怎么具有这种合拍的能力?这种能力真的很难通过后天学习,需要大量长期的自我觉察,才能一点点重建起来。如果我们有幸在幼时得到母亲的这种亲密回应,自然具有这种能力。当然,我们也不能苛责母亲,母亲的母亲,也可能就是这样无回应的。做妈妈无需完美,尽力就好。

母亲和孩子之间有几种回应类型?

第一种是共振呼应型,就是我们刚才看的视频。有一个精神病医生到精神病院实习,他看到两个病人聊得特别开心,其中一个人说英语,一个说俄语,他们互相听不懂对方说什么,但是聊得特别开心,这就是一种很好的共振呼应。跟婴儿说的话不管他听不听得懂,只要有呼应,就很好了。

我教给你们一些方法,怎么回应对方说话。比如说做推销,推销员说的话越少,其实客户越容易接受你。第一个方法就是重复对方话语中跟情感有关的词。比如说宝宝跟你说,“我很生气”,那妈妈可以回应说“妈妈看到了你生气了”,就是重复他说的话。比如客户跟你说“这个东西太贵了”,你就重复他说的话,“是,这个东西太贵了”。

有些男生追求女生,追了很久都追不到,可以用同样的方法。什么时候让女人心动,就是这个男人要看到她,回应她“我看到了”。重复对方表达出来的情绪或者你感受到的情绪,去确认它,彼此都会很幸福。别以为美女不容易追求。

第二种就是无回应。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做过一些噩梦,比如自己掉坑里了,或者是遇到其他的危险,呼喊“妈妈”,但是妈妈没有回应。这让孩子会感觉“我要死了我妈都不会来救我”。

我养了一只很可爱的猫,我跟我妈描述了半个小时,说这只猫有多可爱或是怎么样,讲完之后,我问我妈“刚才我跟你说了什么?”我妈惊讶地说“你说了猫吧”,我很汗。如果你想暂时封闭在自己的世界中,不愿意回应孩子,可以跟孩子说:“我知道你想跟妈妈互动,你的要求很好,但由于妈妈自己的原因,妈妈想自己待一会,这不是你的错。半个小时后妈妈再陪伴你好吗?”孩子的感受只要得到尊重,比成年人更通情达理。

第三种是无关反应。比如一个小孩子说“妈妈,我刚才看见了一只狗,好可爱的!”有的妈妈会说:“你作业写了没?”父母只关心孩子是否健康安全,这个狗有没有危害到安全。除了这些,我们觉得孩子其他的事情就没必要搭理了。

你知道世界上有多少女生们受困于自己的伴侣是超级宅男?比如说,“老公,我们去看电影吧?”老公回应:“不用了,网上有高清版下载。”因为这样的男人们在最初和妈妈的沟通中,经常得到无关反应,他在童年学到跟别人沟通是一种很愚蠢的事情,于是变得越来越冷漠自闭。同时他也可能会非常聪明,在自闭在自己的世界中的时候,思路很清晰,但他觉得跟别人聊天是很无聊的事情。

第四种情感逆转。“妈妈,这个小狗好可爱啊。” “报纸上刚报导一个人因为狂犬病死了!”等等类似这种反情感的话。孩子会感觉到自己的能量出去了,被活生生地拧回去。没有回应甚至情感逆转,会让婴儿产生巨大的愤怒。有一个电影《咒怨》,电影讲的就是婴儿没有得到回应的事情。当我们成年之后,我们不会记得这个愤怒,但是这个咒怨般的愤怒一直藏在心里,成年后会通过情感逆转表达出来。

孩子夜哭,因为需要你。

多少母亲纠结要不要夜奶的问题。很多医生说,孩子经常哭,睡不好,没有完整的睡觉会影响TA的大脑发育。如果孩子夜哭的时候经常没有回应,他的脑神经确实会发育,他发育的是偏执分裂,被迫害妄想的脑神经回路。你想要孩子身体发育成什么样子,不取决于孩子睡觉是否多,还是吃得够不够多,你和孩子的关系没问题了,孩子就没有问题了。

孩子吃手指的问题。为什么吃手指?有人研究发现胎儿在肚子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吃手指了。婴儿觉得把手举起来,然后还可以放进嘴里,他会非常喜悦,就像发现新大陆一样,是一项壮举。

孩子在1岁之前,探索世界的工具就是嘴巴,他会把所有的东西放到嘴里去试探。有的家长很紧张,其实孩子是非常非常小心的,处在全然的觉知当中,只要他们不被打扰,就不会有什么问题。成年人才经常是没有觉知的状态,磕磕碰碰。我们只要保证周边的环境安全卫生,就尽量让孩子们自由探索。

如果孩子在1岁之后,TA还要吃手指,那怎么办?答案还是:不作为,就让他吃。有可能是因为口欲期尚未探索够,有可能是通过吃手指弥补对母乳不够的缺憾。无论什么原因,我们只能深深地允许而不是制止。永远不要把孩子的任何问题看成“问题”,我们眼中的“问题”只是孩子发育中必不可少的呈现。

有一句话“人类一开口,上帝就发笑”。我们的语言建立在二元对立的符号系统中,任何一个词汇都在区别和比较,我们张口说话的时候,就形成了二元对立的逻辑思维系统。这个符号系统很重要,我们所有的表达能力都要建立在二元对立的逻辑思维系统上。但是想象力,创造力,艺术等来自一元的世界。

伟大的艺术家真正动笔的时候都是随心而动,那个是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有的孩子就是比别的孩子行动得晚,那是因为你的孩子有独特的特点,不要把他纠正成流水线产品,千篇一律,孩子所有的东西都需要我们去呵护,而不是去改变。

夜哭,很大的原因就是孩子感受不到妈妈的存在了。3岁之前孩子没有形成完整的客体稳定性,尤其是1岁前的孩子完全没有客体稳定性。为什么说不能亲子分离?1岁前孩子无人陪伴,自己待一天,孩子会觉得世界崩溃了,妈妈死了,我也不活了。尤其是孩子夜哭,是没有思维逻辑的过程,在他得不到回应的时候,整个世界都是破碎的、恐怖的。

孩子经常夜哭是因为感受不到妈妈的存在,那我们怎么增加这个存在感?可以通过一些练习。这些练习就是广义的催眠,我们跟孩子讲故事,讲了什么不重要,但是你讲的时候投入的神情,那种能量感、共振感会让孩子成长。  

比如《汤普森心理童话药书》这本书中会经常提到呼吸和放松,呼吸和放松是催眠最基本的基础。怎么增加亲子链接呢?我跟孩子链接的时候,我会试着跟TA一起呼吸,当然不是说你和TA的呼吸频率必须一致,而是节奏一致的,就像合唱一样,那种共振让我们感受到幸福。

在宝宝熟睡的时候,我们可以观察他的小肚子,一起一伏,练习和TA一起呼吸。音乐、呼吸练习都可以加强这种亲子链接。

孩子所有的“问题”都是我们自己的投射和焦虑,所以真正的爱就是“I see you”,我看到真实的你,而不是出于焦虑看到的我想象投射的你。

我们真的比孩子知道的多吗?

孩子吃零食,看电视,玩Ipad等很多问题困扰着家长,我们都以为自己知道对孩子怎么样是最好的。有一个妈妈,她希望她儿子十点睡觉,但是她儿子磨磨蹭蹭,喝牛奶,看报纸。因为有颈椎病,妈妈还要在睡前给儿子按摩颈椎。从10点到11点,这个妈妈从始至终处在焦虑中,因为妈妈认为孩子在10点之前睡觉是“正确”的。在这个正确的理念下,每一个过程,她都不能享受。给儿子按摩的时候,本来可以很美妙的亲子时光,也变成了焦虑。

她的儿子早上起来不叠被子,她说了很多年,孩子也不听,所以每天早上,家里的气氛都是不高兴,为了被子的问题,让一整个家庭每天早上醒来,就处在阴郁和较劲的气氛中,这真的值得吗?我们有多少人是活在焦虑中,就是因为现实跟我们想象的不一样。为什么说要信任,因为只有孩子自己才知道,什么对他是最好的。

大家看一下这个寓言。干旱时节,小树为自保把叶子蜷缩起来。园丁A看到表象理解本质,及时补水;园丁B什么也不管,小树熬到雨季也活下来了。园丁C学了很多知识,认为树叶伸展是健康的、正确的,所以不辞辛劳把叶子一片片掰开。

我们可以不懂得教育,我们不需要成为心理学家才能生孩子,但是我们要保持一颗谦卑的心:就是你永远不比孩子更知道什么对他来说是最好的。

我保留了一个很好的能力,能跟事物直接建立关系。我大学读的是物理学,一直在挑战最短时间通过考试的记录。我为什么有这个本领,不是我智商高,而是我的学习没有被管教过,没有被打扰过。这种能力绝对不是神奇的、天赋的,它就是本质的能力。

再说说结论式学习。我们已经对事物形成了非常多的结论,而且会把这个结论教给孩子。我爸爸对我很好的一点是,爸爸很少直接用拿结论吓唬我的方式教育我。我小时候跟他一起钉钉子、刨木头,这些看似危险的动作成了我童年有趣的回忆。微博上有人说看见卖西瓜的带着小孩,孩子拿着大西瓜刀飞速刨西瓜玩,就是伤不到自己。

孩子天然地处在觉知当中,他不会有事没事把自己弄伤了。比如小孩爱玩刀,我们可以跟他一起去摸刀,慢慢地去摸它,慢慢达到伤害的临界状态,让孩子自己去体验这种感觉。有过对刀子体验的孩子,外出时被绳子缠住,他才会寻找类似刀子的尖锐物品去割断绳子,这就是智力发展。

而只学习过“刀子很危险”这个结论的孩子,是没有能力自救的。只有我们体验过了,我们的智力才会发展。如果我们只是学到了一些结论,我们的智力没有发展,我们发展的是恐惧和制约。

我见过很多00后的小孩,都长这么高了,还不敢独自下楼梯。因为妈妈时刻处在焦虑当中,孩子觉得探索新世界是件很恐怖的事情,摸索新事物觉得危险,孩子从小学会了恐惧和制约。

小孩子吃糖的问题。如果不是孩子从小就缺爱或者被限制得太多,我没有见到孩子会主动吃糖吃到自己很难受。我给妈妈的建议就是放开你的限制。这是我自己体验到的,糖吃多了,会感觉不舒服。所以,孩子干吗要吃这么多糖呢?

真正的学习,来自孩子自身的体验。体验,是滋养生命的养料。你看到了,你体验到了,“我”才会存在,“我”才会发散生命的激情。

控制等于扼杀精神生命

你如果经常管他吃饭,他学习到“吃饭=痛苦”;你如果经常管他学习,他觉得“学习=痛苦”。我控制你,你的意志就不存在了,存在的就只有我的意志。若你经常向孩子控诉配偶,你的配偶就不会变好,而孩子会学习到“婚恋=痛苦”。你的控制欲伸向哪里,孩子一生就会感受到无穷无尽的痛苦。

多少人听过这句话:“你不让我管是吧?那好,我以后再也不管你了!”我多希望这句话成为真的,可是每次妈妈还要管我。如果你的孩子把家里搞得乱,可以给孩子划一个空间,他的空间想怎么弄就怎么弄,久而久之,他的空间就会好多了。

有很多小时候被冷漠对待的孩子就说:“我多希望我的爸爸妈妈管管我啊,我希望爸爸妈妈能够陪陪我。”我们若没有体验过无条件的爱,会误以为关系只有控制和冷漠两种。我和你要么是控制和被控制的关系,要么就是没有关系,这样就没有真正体验过“你存在,我也存在”。

什么是真爱?马丁·布伯《我与你》是这样描述的:“当我在关系中放下了所有的期待和设想,不再将你视为我的目标或实现目标的对象,我就可能在某一瞬间与全然的‘你’相遇,这就是上帝。”

规则从何而来?

很多家长问我,要不要给孩子定规矩。当时我想的是,法律说合同的主体是要有民事行为能力的平等的人,这样才能定合同。孩子不是一个独立的行为人,他不同意合同也无法换个父母,怎么能真正跟你讲契约精神?这是不合理条约。

真正的规则是怎么来的?比如今天听讲座的人,有的人来晚了,他即使想坐到前面来,也不会跟坐在前面的人说,“你起来,让我坐”。为什么大部分人不会这样做?因为这么做了你心里不高兴,我心里也不高兴。规则就是这么形成的:因为我能够感受到你的感受,我们都是人,我们都有同样的感受。

规则的意义就是维护双方的感受

有的妈妈问我,他的孩子都会刷牙了,还要她帮忙一起刷,这样会不会养成孩子不独立刷牙的坏习惯。我问她:“和孩子一起刷牙的过程中,你们的感受是什么?”她说:“都很开心啊!”我说:“这有什么问题吗?”

孩子如果学到“遵守规矩”等于“难受”,那他以后怎么自觉遵守这个规则呢?如果这个规则让孩子很开心,这就是一个很好的结果。规则就是这样产生的:两个人的感受都被照顾到,这个时候的“规则”就等于“舒服”,当没有人监管的时候,他还是会愿意遵守规则的。

规则只有在涉及两个人的感受的时候,它才有意义。我们说成功的人都特别地灵活,就是他们的规则是从感受中学习过来的,而不是从结论中学来的。真正的好习惯一定是他不受打扰的时候,内心自然生发出来的状态。有没有世俗认为的好习惯不重要,好的感受很重要。好的习惯一定是在好的感受的基础上才会保持下来,这种保持又不会变成一种僵化。

很多夫妻离婚就是因为一些琐事,各自认为的好习惯定义不同。比如我认为厕所盖应该放下来,他认为应该打开。我们为什么这么执着?就是我们从童年学习到,遵守规则的我才值得爱,若不遵守这些规则,父母会不高兴、冷漠甚至惩罚我们。于是这些规则内化成信念教条,见人就想往别人身上安,人际关系怎会处得好。

我们说“坏习惯”。坏习惯怎么办?还是什么都不做,你只能全然地去接纳它。

有一个来访者是一个初中生,她跟男朋友谈恋爱,学也不上,整夜泡酒吧甚至自残,双方父母千方百计要拆散这对冤家,都认定对方带坏了自己孩子。这个女孩已经做过很多很可怕的事情,但是她没有赌博,没有卖淫,没有吸毒。我问她为什么不做这些事情,她说:“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个人在乎我,为了他,我不会卖淫、吸毒。”

如果这个女孩和她的男朋友被硬生生地拆开,她很可能自杀。自杀就是因为没有人看见她。孩子的任何行为,如果我们想改正它,我保证100%的结果就是更糟糕;有可能这个问题是被你暂时掩盖住了,但是之后会有更可怕的事情发生。

有一个朋友要离婚。他说:“我过去所有的事情都是父母安排的,我想做一件父母没有安排的事情,那就是离婚。”他和太太其实不是没有感情,就是因为他被父母压制太久。

每一个乖孩子都很可怕,他们一生都在按父母的规矩做事,他们自认为是乖孩子,别人一定要爱他。当他们遇到巨大挫折,再乖也没人爱,乖的逻辑被冲击到崩塌,会发生很可怕的事情,比如“北京大兴灭门案”。

任何控制都会遭遇反弹,不管是多么“正确”的控制。爱不需要多复杂,真的是“我看见真实的你了”,这就是爱。

每一个顽固坏习惯的背后,都是匮乏爱的痛苦呐喊。

如果你的孩子存在一些坏习惯,你可以告诉他:“宝贝,你不管怎么样,都是我的孩子,我知道你的生命有自己的发展规律,我没有能力理解,但是我可以陪伴和看见。”

 每个灵魂降生到世界上,都有一个使命,这个使命不需要任何督促,只需要爱和自由,他自然就会体验。当我学得越多,我反而越谦卑,我真不知道什么对来访者来说是最好的,我只知道这个来访者是一个奇迹,我很高兴我可以陪伴见证这些奇迹。

物以类聚。我的朋友中也有不少人格障碍,尤其是边缘型人格障碍。就是这样一批人,他们还没有到要被关在精神病院的程度,但是破碎的自我就像一个神经病。就是这样一群人,一步一步在没有被打扰的环境下,慢慢地走到今天,他们现在很正常;因为受过太多苦,心里反而充满了理解和爱。

只要有爱和自由,所有人都会越来越好。父母不是老师,父母就是“看见”孩子的那个人。如果没有能力“看见”也没关系,至少不要打扰TA。

问答环节:孩子常见问题的心理原因

孩子常见的一些问题:厌食、咬指甲,扁桃体发炎。一般我们要很深地了解个案,才有可能了解全面。如果孩子害怕洗澡,你可以陪伴他,一步一步地去共振他的感受,当他每个感受都被确认之后,他就可以去尝试了,小孩子天生就是需要尝试新鲜的事物,那不是问题。

问:我的孩子5岁多了,但是很偏瘦,他不爱吃饭,只吃菜,我还是有点担心。

答:有可能是碳水化合物让他的供血量增加,他会难受。他自己的身体才知道吃什么是身体最需要的。

问:我的孩子3岁3个月,他不喜欢刷牙,不喜欢这个味道。这段时间不太愿意跟朋友玩。

答:现在我看来您的孩子没有问题,你可以带他去超市选牙膏,可以和他一起进行刷牙游戏。我们生命的体验是很丰盛的,我既要体验跟你一起玩,也要体验我自己的空间。

问:扁桃体发炎问题。我的孩子3岁了,一个月大概有1到2次。跟精神层面有关系吗?孩子在人群中害怕被人关注,不想别人看着他,怎么办?

答:扁桃体发炎通常是一些悲伤和愤怒被压抑了。爱和恨都是同样一个情感的通道,如果你不允许表达恨,你就只能把这个通道关闭,那么爱也就没有了。任何一个情感不管我们把它定位为“好的”或是“坏的”,只要让它自由地流动,都是好的。让他表达所有的情绪。你说小孩子怕人看到,我的推测是他想在自己内在空间的时候,家长会直接闯进去逗他玩,打扰了他。

问:关于吃的问题。如果生病了,不该吃一些东西,但是他就是要吃。

答:那你让他吃,不要限制。孩子的天性只要不被限制,什么问题都好解决。

孩子出了问题怎么办?讲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讲故事可以确认孩子内心的感受,讲故事避免了想直接改变孩子的感受。第一,全然地接纳和信任。第二,确认孩子的感受。第三,当你真地不再想改变TA,TA就自然变化了。

教育的本质,是父母的自我修行。我们对自己的觉察体验有多深,就会有多谦卑。看见孩子的前提,是看见自己。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不教育。如果你把全部的认知教给孩子,孩子最好也不会超过你了。我一个智力非常平常的人,为什么从小到大都被夸聪明;为什么我现在没有孩子,但是我可以做亲子的讲座,就是因为我跟事物建立关系的本领没有被打扰。

父母是孩子一切问题的根源,爱与自由是唯一的答案。

李天一两次惹大事,网民普遍声讨李双江老来得子,过度溺爱种下了祸根。“溺爱”,这个说法就像万金油,只要是有钱有权人家的孩子出了问题,国人便无需思考,直接贴上万用结论:“父母溺爱促成孩子犯罪”。

为什么中国人如此喜欢谈论“溺爱”?真正的原因是,中国普遍产假短,母婴关系质量低,婴儿最初对母爱的依恋处于匮乏甚至绝望状态。而且,在威权主义家长制中,孩子没有被尊为一个精神独立的存在,而是被当作父母的私有财产,如一张没有灵魂的白纸,任凭父母按照他们的想象来塑造和控制,孩子的尊严和自由得不到应有的尊重。我们的集体心理发育水平,对获得爱和尊重已相当绝望,所以看到别人爱护自己的孩子,立刻激发内心的痛苦,忍不住冲上去让所有人都掐灭心中爱的火焰。而李双江作为名人,尤其还有权贵背景,对孩子的包容和爱自然得到普遍责难。

 李双江自己在视频节目中说,梦鸽作为母亲对儿子很凶恶,视频中梦鸽也一直端坐,缺乏表情,缺乏真实细腻的情感反应。所以我们可以推测,梦鸽是个“严母”,而且是缺乏情感能力的“严母”。作为安全感最初的来源——母婴之间的依恋关系,对李天一而言,很可能非常匮乏。母婴依恋关系如何直接决定人一生的性格基调:是否有爱的能力,是否有同理心,能否对这个世界保持基本的善意和信任。若没有足够的爱做基础,13岁又被送出国导致亲子关系中断,李天一的心理基础健康水平堪忧。亲子依恋未得到满足,孩子内心会积压非常大的愤怒,而这个愤怒却不能指向父母:一是因为传统观念认为恨父母是不可接受的逆行;二是孩子自己也可能完全意识不到愤怒其实来自未能满足的亲子关系。这个积压的愤怒不能处理,就会转而指向外部世界,对外部世界充满敌意和愤怒;遇到挫折时,很可能在堕落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小区门口打人事件最初的起因是,对方车辆未打转向灯就转弯,让李天一“始料未及”,差点相撞,下车后从口角变成暴力伤人。很多人都有“路怒症”,就是平日还算温和的人,一旦开车脾气就大了,很容易骂别人不会开车,甚至有打人的冲动。这也是个很典型的心理问题,就是对“失控”的愤怒。人在驾车的时候,会很容易获得一种“掌控感”,即我完全掌控这辆车,我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指哪打哪的感觉。而别人的车辆不按照自己想象中的方式行使,打破了我“掌控一切”的幻觉。为什么打破这种幻觉会让某些人非常愤怒,甚至大打出手?答案还在母婴关系这里。婴儿最初也处在“全能自恋”的感觉中:我就是宇宙的中心,我想要什么都有——饿了妈妈就喂,哭了妈妈就抱,我对妈妈笑妈妈也对我笑。如果妈妈的情感呼应能力很差,甚至相信“哭声免疫法”(婴儿哭的时候不抱,等哭一会儿再抱,或者不哭的时候再抱,以养成婴儿不哭不闹的好习惯)这类坑爹的行为主义育儿法,则会给婴儿的心理造成难以弥合的创伤,使得孩子一生都在狂热追求绝对的掌控感,别人稍微不如我意就愤怒爆发。据说李天一在小区里很是嚣张,进出小区对保安很霸道,占道停车,经常口出狂言:“你知不知道我爸爸是谁?!”加上这次小区门口打人行为,可以看出,李天一在狂热追求这种感觉:我爸爸是李双江,我可以为所欲为,无所顾忌,我掌控一切。李天一的心理发育水平尚卡在“全能自恋期”。如此推测,梦鸽做为母亲,和孩子的情感呼应能力真的很差。

母亲和儿子之间爱的基础很差,还努力把儿子培养成一个“奇迹”,培养成自己想象中的样子,这种掌控,其实并非孩子本身的需要,而是母亲的掌控幻觉。孩子感受不到妈妈的爱,却感受到妈妈的巨大期待,这真是孩子生命难以承受之重,也是李天一后来越走越远的根本原因。真爱,永远是尊重对方本来的样子;否则,爱就变成一种争夺控制权的斗争。

很多网友说,李天一二次犯罪,就是因为李双江太纵容,第一次打人时若好好教训儿子,儿子就不会二次犯罪了。这其实是个很大的误区。犯罪要受到惩罚,这是社会的游戏规则;而家庭的规则,则是无条件的爱——我不同意你的行为,但我依然是你的父亲,依然爱你——这才是家庭存在的真正意义:一个人性化的爱的空间。很多死刑犯在酿下大错之前都犯过轻罪,之所以最后走向不归路,通常是因为得不到家庭的温暖,犯小错时就已经被家庭所不容、攻击、甚至彻底抛弃。所以,我的推测是,如果李双江在孩子犯错后,非常严厉地教训孩子,李天一现在可能发生更严重的事情。

这篇文章是对一位高中生来信的回应。

来信原文如下:

武老师:

您好!

高中我考入了全市最好的学校(高中部住校)。但我的分数进不了快班,我爸爸就瞒着我,托朋友把我编入了外县班。等到上网查看分班情况前,他才告诉我。他对我说外县班的人学习勤奋,风气又好,对我的学习好。当时,我觉得很惊讶、生气和伤心,为什么这么重要的事不和我商量,连提前说一声都没有。我爸爸说,怕告诉我,我会不同意,所以就先斩后奏了。

我哭了一场,非常伤心。我都16岁了,为什么我自己的事情不能由我自己做主,连知情权都被剥夺了。加上本来我对住校和进入一所新学校就比较担心,现在还要去外县班。没有认识的同学,大家的生活习惯、共同语言等都不同。就算外县班成绩好又怎么样,如果生活得不开心,不是也会影响学习吗?我觉得是否快乐是重要的。但是,爸爸只考虑我的学习,根本没有想过我的感受。

现在一年的高一学习就快结束了,与班里的同学相处得还不错。但是,我总是不能全身心投入学习,觉得学习动力不足,没有方向感,成绩比初中时退步了很多。虽然表面上我学习挺用功的,但是内心觉得很被动、迷惘,我不知道学习到底为了什么?我自己想要什么?或者,我在外县班学习好的话,爸爸就更有理由认为他是对的。而且,这些不是我自愿选择的,我没有动力主动地投入。快到高二分班了,现在我的成绩还是不上不下的,到时进不了快班,我担心,父母担心,又很烦。

武老师,您的文章我看过一些,也用来调整自己的心态,但是这次收效不大。我不知道怎样放下包袱,全身心投入学习。恳请您帮助我。

                                             一位迷惘的高中生 

                                                2009年5月2日

回应如下:

叛逆不是做自己

“叛逆”这个词,是家长发明出来的: “你不听我的,你就是‘叛逆’,你就是错的。”如果家长不妄图控制孩子,何谈“叛逆”呢?

孩子本自圆满,具有一切优秀的品质、完美的智慧。如果家长不控制孩子,只是给予孩子充分的爱,那孩子就会成长为他最完美的样子。如果家长要求孩子“听话”,要孩子去做A,必然同时给孩子心中种下-A的动力,本来完满的孩子就这样被分裂了。

有个笑话,说一个男人鼻青脸肿的去上班,原来是下楼的时候摔伤了。同事关切地问:“难道你太太没提醒你下楼梯要小心吗?”这摔伤的哥们一脸怨气:“正是因为她提醒了!”既然“小心下楼”是太太的意志,那老公觉得“不小心下楼”才是做自己,于是摔下楼去。这个笑话很夸张,但其实我们都经常做同样的事情。

好几位读者问我:“成为自己是根本动力,那我如何才能做自己呢?”我们天然地以为,如果做A是别人的意志,那-A就是自己的意志。其实,无论选择A还是-A,都没跳出被控制的轮回,都是个自动反应的程序机器。

爸爸擅做主张,瞒着你选择了外县班。你也觉察到了,真正让你愤怒的不是外县班合不合适自己,而是爸爸完全无视你的选择权。在外县班学习成绩好,是爸爸的意志,于是没动力学习、成绩一般般,就成了表达自己意志的方式。可是学习不好,就是做自己,就是你内心真正想要的结果吗?

真正的做自己、不受控制的人,是跳出A和-A的轮回,倾听内心深处声音的人。内在的智慧,内在的使命感,是最高的“善和爱”。如果我们连接到自己,便有能量跳出A和-A的低级轮回,不被情绪左右。倾听内在的声音,比如从练习单纯地处理问题开始。

“爸爸不尊重你→你愤怒→没有动力学习”,这是个三元关系,是情绪把三者纠结在一起。事情的起源,是爸爸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了你,你感觉愤怒,这是你和爸爸之间的事情。你没有动力学习,这又是另外一回事。把三元关系拆成“你和爸爸的关系”、“你和学习的关系”两个单纯的二元关系,就可以减少被情绪控制的机会。孩子和家长的关系是很不平等的,爸爸给你选择了外县班,可能你确实没法改变。觉察自己的愤怒,如果能表达,就向爸爸表达:“我不喜欢你这样不尊重我的自由意志,我希望为自己的人生做选择!”如果情况比较糟糕,表达可能遭受强烈的攻击、甚至暴力,那么沉默也许是更好的自我保护方式。沉默不等于压抑,我们可以对父母沉默,但是要对自己内心保持觉察,尊重自己的声音,尊重自己的愤怒,寻找适当的途径,比如和朋友谈心、自我对话等方式,尽量不要压抑自己。

处理完了和爸爸的关系,再来看和学习的关系。问问自己:我最想要什么呢?我想要什么样的学习成绩,想要考什么样的大学,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这时候,完全是你的选择,和爸爸没有关系。可能你愿意成绩好一些,而这正好符合了爸爸的希望,这只是一种巧合,就像鸟儿歌唱,你也正好希望听到,但鸟儿其实是为自己歌唱。

也许你的父母还会继续“替你”做很多决定,很多决定甚至还是无法改变的。我们能做的,只有在接受不可改变的现实基础上,看看自己还能做些什么真正想做的事,让别人的意志无法控制你的情绪。坚持这种最坚定、最温和又最有力的方式,你的父母一定会逐渐明白,他们是无法控制你的,甚至会欣赏和感激你的珍贵品质,因为在更大的“存在”层面上,人的灵性是相通的,都是热爱自由、真善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