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一两次惹大事,网民普遍声讨李双江老来得子,过度溺爱种下了祸根。“溺爱”,这个说法就像万金油,只要是有钱有权人家的孩子出了问题,国人便无需思考,直接贴上万用结论:“父母溺爱促成孩子犯罪”。
为什么中国人如此喜欢谈论“溺爱”?真正的原因是,中国普遍产假短,母婴关系质量低,婴儿最初对母爱的依恋处于匮乏甚至绝望状态。而且,在威权主义家长制中,孩子没有被尊为一个精神独立的存在,而是被当作父母的私有财产,如一张没有灵魂的白纸,任凭父母按照他们的想象来塑造和控制,孩子的尊严和自由得不到应有的尊重。我们的集体心理发育水平,对获得爱和尊重已相当绝望,所以看到别人爱护自己的孩子,立刻激发内心的痛苦,忍不住冲上去让所有人都掐灭心中爱的火焰。而李双江作为名人,尤其还有权贵背景,对孩子的包容和爱自然得到普遍责难。
李双江自己在视频节目中说,梦鸽作为母亲对儿子很凶恶,视频中梦鸽也一直端坐,缺乏表情,缺乏真实细腻的情感反应。所以我们可以推测,梦鸽是个“严母”,而且是缺乏情感能力的“严母”。作为安全感最初的来源——母婴之间的依恋关系,对李天一而言,很可能非常匮乏。母婴依恋关系如何直接决定人一生的性格基调:是否有爱的能力,是否有同理心,能否对这个世界保持基本的善意和信任。若没有足够的爱做基础,13岁又被送出国导致亲子关系中断,李天一的心理基础健康水平堪忧。亲子依恋未得到满足,孩子内心会积压非常大的愤怒,而这个愤怒却不能指向父母:一是因为传统观念认为恨父母是不可接受的逆行;二是孩子自己也可能完全意识不到愤怒其实来自未能满足的亲子关系。这个积压的愤怒不能处理,就会转而指向外部世界,对外部世界充满敌意和愤怒;遇到挫折时,很可能在堕落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小区门口打人事件最初的起因是,对方车辆未打转向灯就转弯,让李天一“始料未及”,差点相撞,下车后从口角变成暴力伤人。很多人都有“路怒症”,就是平日还算温和的人,一旦开车脾气就大了,很容易骂别人不会开车,甚至有打人的冲动。这也是个很典型的心理问题,就是对“失控”的愤怒。人在驾车的时候,会很容易获得一种“掌控感”,即我完全掌控这辆车,我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指哪打哪的感觉。而别人的车辆不按照自己想象中的方式行使,打破了我“掌控一切”的幻觉。为什么打破这种幻觉会让某些人非常愤怒,甚至大打出手?答案还在母婴关系这里。婴儿最初也处在“全能自恋”的感觉中:我就是宇宙的中心,我想要什么都有——饿了妈妈就喂,哭了妈妈就抱,我对妈妈笑妈妈也对我笑。如果妈妈的情感呼应能力很差,甚至相信“哭声免疫法”(婴儿哭的时候不抱,等哭一会儿再抱,或者不哭的时候再抱,以养成婴儿不哭不闹的好习惯)这类坑爹的行为主义育儿法,则会给婴儿的心理造成难以弥合的创伤,使得孩子一生都在狂热追求绝对的掌控感,别人稍微不如我意就愤怒爆发。据说李天一在小区里很是嚣张,进出小区对保安很霸道,占道停车,经常口出狂言:“你知不知道我爸爸是谁?!”加上这次小区门口打人行为,可以看出,李天一在狂热追求这种感觉:我爸爸是李双江,我可以为所欲为,无所顾忌,我掌控一切。李天一的心理发育水平尚卡在“全能自恋期”。如此推测,梦鸽做为母亲,和孩子的情感呼应能力真的很差。
母亲和儿子之间爱的基础很差,还努力把儿子培养成一个“奇迹”,培养成自己想象中的样子,这种掌控,其实并非孩子本身的需要,而是母亲的掌控幻觉。孩子感受不到妈妈的爱,却感受到妈妈的巨大期待,这真是孩子生命难以承受之重,也是李天一后来越走越远的根本原因。真爱,永远是尊重对方本来的样子;否则,爱就变成一种争夺控制权的斗争。
很多网友说,李天一二次犯罪,就是因为李双江太纵容,第一次打人时若好好教训儿子,儿子就不会二次犯罪了。这其实是个很大的误区。犯罪要受到惩罚,这是社会的游戏规则;而家庭的规则,则是无条件的爱——我不同意你的行为,但我依然是你的父亲,依然爱你——这才是家庭存在的真正意义:一个人性化的爱的空间。很多死刑犯在酿下大错之前都犯过轻罪,之所以最后走向不归路,通常是因为得不到家庭的温暖,犯小错时就已经被家庭所不容、攻击、甚至彻底抛弃。所以,我的推测是,如果李双江在孩子犯错后,非常严厉地教训孩子,李天一现在可能发生更严重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