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搜索

2008年10月4日,山西朔州二中一位年仅23岁的年轻教师郝旭东倒在了血泊中,杀他的是一个16岁的高一男生。

  事先,这个学生花65元买了3把刀带到学校,他还写下了300余字的“死亡笔记”,其中有这样的话:“我就是一个坏学生……我恨老师,更恨学校、恨社会……我要发泄,我要报复,我的人生毁在老师手上,我要杀老师。”

  看到这段话的时候,我惊呆了!为什么一个16岁的花季少年,对老师、对学校有那么大的仇恨!

  这样的例子有很多,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当然是多种多样的,我们不能全部归咎于教育,然而教育的缺失肯定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我只想追问,我们的教育怎么了?

  教育的终极目的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什么?是使人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态,有一颗善良的、充满爱的心,当然,还要有健康的身体。

  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有一个人说得特别好。这个人并不是以教育家著称的。他写了一篇文章《位育之道》,文章引了《中庸》里的几句话:“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他的意思是:教育就是要使每个人找到自己的位置,并在那儿得到充分的发展。所谓“安其所,遂其生”。也就是说,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个体的发展,是为了“人”的充分发展,不是为了做“工具”。说这话的人叫潘光旦,很多人大概知道这个人是个社会学家,但不知道他在教育方面有着深刻的思想,他是梁启超的学生,费孝通的老师。

  250年前法国教育家卢梭就明确说:“大自然希望孩子在以前像个孩子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子,他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会腐烂。”

  以上这些论述的共同点就是强调,在人的教育上,必须符合“天道”,让人符合天性地成长。

  前两年主流媒体一直在宣传“赢在起跑线上”。有一个6岁的孩子,写了两本书,当时几十家电视台在宣传他。上海电视台主持人谷永立来找我,我把两本书看了一下,真是吓了一大跳。这哪里是神童,这完全是在培养扭曲的人!在做节目时,我读了几段他的日记:

  今天做节目的有很多是中国名人,许多人跟我合影,想占我的便宜。

  我吃饭都是人家送上门来请我吃,谁都想巴结我。

  本来我的校服还蛮干净的,没想到拿到洗衣房里去洗,越洗越脏。我看那些洗衣服的人是不想干活了,也不想要工资了。

  整本日记不满两万字,但充满了嫉妒、仇恨、霸道……这哪里是教育,完全是的毒害一个孩子!更可怕的是,全国各地还请他做报告,媒体不断炒作。后来我在《文汇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起跑线上不要急于定输赢》。

  如今的教育急功近利、唯利是图,就是不考虑怎么育“人”,不考虑人性格的完善,不考虑人的成长规律,不考虑求真、求善、求美,把“人”丢了,“人”不见了。

  失去独立思考能力

  我参加过高考命题,也担任过多年的高考作文阅卷组组长。阅卷前,我们中心组的五个高考阅卷组负责人总要把卷子做一遍,几乎没有一道主观题大家的答案完全相同。有一次我们的答案竟奇迹般的完全一样,但打开命题人的标准答案一看,全错了。如果说连我们的答案都不对,又怎么要求学生呢?

  举个例子,上海考区某年出了这样一道题。

  请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送春  (朱弁)

  风烟节物眼中稀,三月人犹恋褚衣。结就客愁云片断,唤回乡梦雨霏微。小桃山下花初见,弱柳沙头絮未飞。把酒送春无别语,羡君才到便成归。

  问:这首诗通过什么和什么(用诗中的句子)写出了春天的什么?

  标准答案竟是:通过“花初见”和“絮未飞”写出了春天的“短暂”。

  试问:花刚刚开,柳絮还未飞,你怎么就知道春天短暂?

  其实这首诗,并非写春天的短暂,而是在写作者思乡——春天刚到就回去了,所以后面写道:“把酒送春无别语,羡君才到便成归。”这是羡春,是思乡!不是在写春天之短暂!

  如今的教育就是通过高考这个指挥棒,训练学生迎合出题人的意见、揣摩出题人的意图。美国当代教育家库姆斯说:“教育不该被迫在聪明的精神病患者与具有良好适应能力的笨蛋之间做出选择。”我们的教育正是如此。

  我们的学生已经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在那无止境的题海中,孩子们的学习乐趣被剥夺了,生活乐趣被剥夺了,独立的人格没有了,不会思考,只会人云亦云。

  教学好像流水线

  教学好像车间中的流水线,每一位不同学科的教师几乎都在干同一件事——锻铸、雕琢符合“标准”的零件。

  如今上课不读书,下课不看书,为了应付考试,几乎天天在分析,天天在做习题。讲语法、讲用法,言者谆谆,听者藐藐,一知半解,似懂非懂,唯独缺少真正的读书与学习,更缺乏探求真理的兴趣与愿望。

  江苏的王栋生老师收集了用同样一句话作开头的套文:那句话是“屈原向我们走来”。

  2004年江苏省的高考作文题目是“山的沉稳,水的灵动”,考生写道:“屈原向我们走来……他的爱国之情,像山一样沉稳……他的文思,像水一样灵动。”

  2005年江苏省的高考作文题是“凤头、猪肚、豹尾与人生的关系”,考生写道:“屈原向我们走来……帝高阳之苗裔,他的出生,正是这样一种凤头……当他举身跳入汨罗江时,他画出了人生的豹尾……”

  2006年江苏省的高考作文题是“人与路”,考生写道:“屈原向我们走来……他走的是一条什么样的路呢……”

  2007年江苏省的高考作文题是“怀想天空”,考生写道:“屈原向我们走来……他仰望着楚国的天空……”

  2008年江苏省的高考作文题是“好奇心”,考生写道:“屈原向我们走来……那是为什么?我感到好奇……”

  我们再看一看法国2008年的考题:

  文学类考生选择题(三选一)

  1.若有所悟是否就是对于思想桎梏的解脱?

  2.艺术品是否与其他物品一样属于现实?

  3.解释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有关“责任”的论述。

  理科学类考生选择题(三选一)

  1.欲望是否可以在现实中得到满足?

  2.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比较有什么意义?

  3.解释休谟在《道德原则研究》中有关“正义”的论述。

  经济社会类考生选择题(三选一)

  1.人们是否可以摆脱成见?

  2.我们可以从劳动中获取什么?

  3.解释尼采在《人性的,太人性的》中有关“德行”的论述。

  美国芝加哥大学的作文题:

  想象你是某两个著名人物的后代,谁是你的父母呢?他们将什么样的素质传给了你?

  新加坡高考作文题:

  科学提倡怀疑精神,宗教信仰镇压怀疑精神,你对此认可多少?

  对比一下,我们真是惭愧!这样的题目,没有读过许多书,没有独立的见解,是无论如何回答不出来的。

  冠以科学的名义

  在教育界,几乎年年有新的举措、新的理论,很多是打着科学的旗号来折腾。一会儿一期课改,一会儿二期课改,不知道什么时候又要来三期课改了。

  18世纪的法国哲学家拉·梅特里写过一本小册子《人是机器》,他在里面说:“事实上,所有别的注释家们直到现在只是把真理愈搞愈糊涂而已。”“人们只是由于滥用名词,才自以为说了许多不同的东西,实际上他只是在说一些不同的词或用不同的声音,并没有给这些词或声音任何真实的观念或区别。”

  依我之见,这20多年来几乎所有专家的理论其实也并没有为教育理论增加什么新东西,反而把问题越搞越糊涂,使其离真理更远。

  下面我想特别针对几个当今基础教育界流行的“科学”的观点剖析一下。

  1.关于减负问题。

  现在媒体上把“减负”叫得震天响。教育部门有规定,谁增加学生的负担,就按照一票否决制,不能评级。教育是复杂的事业,最忌笼统地提口号,搞一刀切。一方面教师不得不减少课时,另一方面为了提高所谓的成绩拼命加班加点,并且号召学生们去补课。这种政策是在号召大家做双面人,讲一套、做一套。

  2.关于死记硬背问题。

  打人文底子,是一定要背要记的,死记硬背可以内化为人文素养。语文学习的规律是“死去活来,先死后活”。

  为了提高人文素养,学生一定要阅读、背诵一些中国古代的诗文。我教学40年,深知拼命做习题与提高语文水平无关;而大量地阅读、背诵,大量地积累,语文水平自然提高了。韩愈云:“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

  3.关于传承与创新问题。

  我认为不要在中小学过分提倡创新,并不是说不要保护孩子们的灵性。恰恰相反,一些人打着科学的旗号,扼杀了孩子们的灵性。他们提出,对于学生的思想要正确引导,提倡写文章一定要有思想性。

  有个小学生写了这样一篇作文:

  星期天,我们去中山陵了。我看见后面一个孙中山像是站着的,再到里面,看见一个是躺着的。孙中山的脸都不一样,不知道为什么。我玩儿了一会儿,觉得没劲,就回家了。

  你看,多么有灵气!将来一定是研究问题的高手。可是老师说,要写有意义的事,要有思想性,不能看到什么写什么。

  过度强调科学主义的结果是,把自己所信奉的一套,都冠以科学的名义,把人的力量无限放大,以为自己无所不能,不按客观规律办事,毫无敬畏感。

  教学活动的技术化

  过分提倡科学主义的结果必然造成一切教学活动技术化、规范化,教学变成可批量操作的行为,凡事一刀切,什么都要量化。上课有固定的模式:复习几分钟,讲解几分钟,提问几次,用多媒体要占多少比例;老师批改作业几次,上面有没有批红,红的有多少。

  教学上的科学化与技术化实际上是同一个东西,一是形而上学的理论指导,一是形而下的机械操练,目的只有一个,试图找到“举一反三”的好办法。

  1889年美国教育心理学之父詹姆斯说过:“一些教育心理学家和专家都想把科学实验室里的东西拿到课堂里来试验。”他认为这不行,因为教室不是实验室,教室里面对的是人,所以要将科学原理转为教学经验“需要居间的力量”。“居间的力量”就是要有人能将理论融会贯通地用到实践中去,这个人既有理论修养又有实践能力。他批评当时的美国教育界有一种“科学化的冲动”,他说:“科学的冲动只会给教学带来混乱。”想一想就可以明白,你可以大致设定一个教学目标和计划,但课堂上学生会随心所欲地提出各类问题,而这些问题你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全部预测到的,怎么才能做到科学有效?你只能依靠教学中的智慧与艺术,依靠你的学识来处理这些问题。

  就这样,朝气蓬勃的少年成了俯首帖耳、谨小慎微、唯答案是从的学习的奴隶。就这样,独立的人格不见了,独立的思想不见了,自由的精神不见了,“人”不见了。更为可怕的是,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学生,养成了一种双重人格,他们知道该说什么,该做什么:当校长、老师大呼“素质教育”的时候,他们知道实际上要的是分数;当学校教育他们为人要忠诚讲诚信时,他们知道为人需乖巧,要找关系……杜威说:“我们在学校里课堂上进行‘关于道德的教育’,而整个社会整个成人阶层,对他们进行的才是真正的道德教育,前者在后者面前一文不值。”

前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欢乐颂”里,邱莹莹和安迪代表着天平的两端,而她们之间最大的差别,便是“果断”。

如果人做事总是犹豫不决,不论有多聪明,都很难成功。

选择困难症

“选择困难症”是一种心理障碍,患上这种病的直接后果为:不论做什么事,总是犹豫不决、颠来倒去,徘徊不定。不论你有多高的智商、情商,都会不知不觉地被犹豫不决和后悔制造的困境所惑,既难做大事业,也难以取得大成就。

机会就在你的观望和犹豫中一个个擦身而过。

雨奇七岁那年,有一天,她从小卖部回来对我说:“妈妈,我今天发现了一个新的问题。人有时候用大脑想事,有时用心想事。心和大脑想的不一样,它俩经常闹矛盾。大脑和心拧着。有时候,不知道该听谁的。”

“你这个想法是从哪儿来的?”

“今天,我在小卖部买东西,货架上有很多东西,心说多买几样吧。大脑说这要花很多钱。大脑舍不得花钱,可是心又一直鼓动我买吧,买吧。你猜最后怎么样?听大脑的,心埋怨我,顺从内心,大脑又不买账。因为大脑和心总想不到一块,所以,我在小卖店走来走去,最后什么也没买,结果大脑和心一起纠结。妈妈,能不能想一个办法,让大脑和心想到一块呢?”

我一边专心听雨奇讲,一边心里暗自高兴。7岁的孩子已发现了人会产生矛盾的现象,而且能分清大脑与心灵各有指令,互不相让,这种自我冲突给她带来烦恼,也让她开始寻找帮助。

于是,选择困难就从那一刻开始。

选择困难症的根源在童年

选择困难症"让许多青年无所适从,其根源在于童年时缺少选择和做决定的训练。

选择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而这种能力一岁左右就开始彰显。选择困难症是孩子心智发展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绝好的激活孩子选择智慧的机会。

选择困难来自内心的纠结。不光买东西时会这样,学习和做事,跟小朋友一起玩也经常会出现选择困难。

1-12岁是训练孩子自主选择的关键期,如果遇事让孩子自己做决定,并说出理由,就能轻而易举地激活孩子的选择智能。

如何训练孩子自主选择?

训练孩子的自主选择有很多方法,最实际也是最简单的一种,就是让孩子先从自主购物开始。

在购物过程中,孩子会遇到很多选择:只有十块钱,想买棒棒糖,也想吃巧克力该怎么办?或者是,想买汽车玩具,也想买一把玩具枪,该如何选择?

用有限的钱满足无限的欲望,必定遇到选择,有选择就有纠结,有纠结必有痛苦。

这时,家长就需要适时为孩子提出这三个问题:

1.如何孩子想买玩具,玩具钱该怎么“挣”?

通过劳动,如扫地、洗碗、浇花等等家务活来换取酬劳?

还是主动卖掉自己的旧玩具、旧衣服,通过这种环保又实际的做法来换取现金?

2.辛苦存的钱该怎么花呢?

买一堆玩具或零食把这笔钱挥霍掉?还是只买自己最喜欢、最想要的东西,把剩下的钱存起来呢?

我相信,孩子用着经过自己劳动所得的钱,是不会轻易挥霍掉的。

3.剩下来的钱该怎么管理呢?

是将钱存在枕头下面、抽屉里面,一动不动?

还是用这些钱作为“本金”,买一些彩纸、珠子或面粉、巧克力等,做一些小小的手工艺品或小饼干、小蛋糕利用休息时间到跳蚤市场上卖呢?

这些疑问和思考自然在头脑里安装了一个针对"钱"的专属信息处理器。

钱能激发孩子的潜能,也会带来各种问题人际关系、情感割舍、如何做决定等等。不论成人,还是孩子,遇到钱,必会遇到烦恼、冲突和选择。

选择游戏,让自主选择成为习惯

做事犹豫跟性格有关,最重要的是跟早期的训练有关。生活中天天都会遇到选择,只要父母留心训练孩子,选择能力就会提升。

在雨奇小的时候,我经常和智她做这样的游戏:

当你口袋里只有5元钱,你选择买一个玩具,还是选择买一套图画书?

当你受到打击挫折时,你是选择生气和愤怒,还是选择寻找帮助和支持的路径办法?

当你做错事时,你是抱怨别人,还是反省自己?

每次选择,我都要求雨奇说出选择的理由。

有一天,放学路上,我和雨奇一起做选择游戏:“咱们现在到家还要走三站地,你有三个选择,坐公共汽车、打出租车,或者是走着回家。你先选,但一定要说出选择的理由。”

雨奇问:“妈妈,你能告诉我,走着、坐公共汽车和打车各需要多长时间吗?”

“走着大约30分钟,坐公共汽车中间要停两站,最快大约要15分钟,求出租车最快要8分钟。”

“如果我急着回家做作业,我就选择坐出租车,但要花很多钱。走着回家最省钱,但时间太长。又省钱又省时间的就是坐公共汽车了。那我选择坐公共汽车吧。”

花一点时间和孩子做选择游戏,每个选择都一定让孩子说出其理由,这样可以调动孩子快速动脑思考,训练大脑快速自动构建选择模板:

分析:面对现状和有限的条件。

衡量: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

取舍:哪种方式更加省钱?

7岁的孩子在自主选择的过程中,大脑会自动运行一种分析程序,这个程序是孩子通过思考一步步构建的。如果不让孩子选择,就没有这一思考过程;如果没有这样的思考过程,大脑就无法构建选择的模板;如果大脑没有构建选择模板,决策时就容易掉进自我折磨和自相矛盾的陷阱。

孩子具备选择的智慧,不论孩子做出怎样的选择,最重要的是讲出选择的理由,这是游戏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因为讲理由的过程,自然帮助孩子完成了“心脑合一”的训练:

1.训练大脑高速运转,自动构建选择模板和立体思维网;

2.训练大脑筛选信息、比较和归纳整理的速度;

3.训练“心脑协调合一”的速度;

4.训练准确表达和果断决策的能力。

每个孩子都有选择能力,每个孩子都拥有选择的智慧。由于父母经常代替孩子选择,所以这种能力没有机会发挥。等孩子长大步入社会,面对多种选择时,才发现已经患上选择困难症。

爱后悔的人喜欢裹足不前,缺少冒险和挑战精神

爱后悔的人易患焦虑症和抑郁症

爱后悔的人经常和机遇失之交臂

让孩子学习自己做决定,一个人的选择能力,是在生活中训练出来的,而家庭是最好的课堂。

▋1、“读书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 ”

有个年轻人崇拜杨绛,高中毕业的时候给杨绛写了一封长信,表达自己的仰慕之情兼倾诉人生困惑,杨绛先生给他回信了。淡黄色的竖排红格信纸,毛笔字。除了寒暄和一些鼓励,其实只写了一句话,诚恳而不客气:“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关于读书,杨绛是这样比喻的:读书好比“隐身”地串门,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登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另请高明,和它对质。

  读书不是为了拿文凭或者发财,而是成为一个有温度懂情趣会思考的人。

  书虽然不能帮你解决所有问题,却能给你一个更好的视角。

  读书影响潜在,它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你的思考、逻辑、谈吐、与人共事等各个方面。

  读书多了,内心才不会决堤,是指人的情商积累和阅读有关。

  读书到了最后,是为了让我们更宽容地去理解这个世界有多复杂。

  读书,正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

  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

  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

是非对错的观念教育,从来不会让一个心生美好,反而给人生处处埋下冲突分裂的伏笔。让人心生美好的,只能是真正的爱。

  而且所有的是非对错,我们都要问问,这个标准从哪里来?你认为的对与错,就是真理吗?此时此刻的正确,换了一个场景,还一定正确吗?认为自己掌握评判天下是非对错的真理,是自恋。

  那么有人问了,我可以既给孩子爱,又教育孩子是非对错,那不是更好?不是的,教育是非对错跟爱是对立的。教育是非对错会损伤孩子的情商和生命力,会给孩子未来的人生中,埋下各种人际冲突的伏笔。

  例如一个幼儿园给孩子输入的是非对错观是:碰撞别人身体,需要道歉,这是礼貌的行为,不道歉则是粗鲁的举止。看到这里肯定有人说,这是多么好的规则,这个规则难道有错?那我们就来具体看看,这个好的规则,给孩子带了什么影响。

  开始的时候,一个妈妈也觉得幼儿园这样定规则很好,给她培养了懂礼貌的绅士儿子。有一次她带儿子出去玩,儿子跟一群不认识的孩子一起玩滑梯。过程中儿子不小心碰撞了对方身体,对方玩得正High,根本没在意这件事儿,而且跑远了。儿子变得非常着急,跟妈妈说:妈妈妈妈,我撞了他,我还没向他道歉呢,妈妈妈妈,这怎么办啊,直到回家后,儿子还在为没有道歉而耿耿于怀。这个孩子陷入自己的是非对错观中,害怕自己被贴上粗鲁的标签,以至于失去了对真实外部环境的观察能力:其实对方并不在意身体被碰撞。妈妈看着儿子这样,觉得好笑又心疼。

  孩子被灌输了这样的规则,同时幼儿园里大家都认同和遵守这个规则,于是儿子在幼儿园的人际关系就没有问题。可是换了一个环境,另外一群孩子嬉戏玩闹时,彼此之间有些碰撞,他们觉得没问题,甚至有的孩子之间就喜欢以身体碰撞的方式表达热情,双方都开心。

  那么信奉“身体碰撞后必须道歉”的孩子,如果跟彼此之间享受碰撞的孩子玩到一起,会发生什么?对方根本没在意被碰撞,自己却要追着道歉,这会让对方觉得很怪异。如果是对方碰撞了自己,对方没觉得这个碰撞是过度的,并不想要道歉,那么自己追着对方要求道歉,并且评价对方举止粗鲁,那么可能就会演变成冲突了,这个孩子逐渐被排斥。这个时候,情商因为“是非观”而不够用了。

  那么如果一个孩子不被教育这些规则,会发生什么?假如孩子是在爱和自由中长大,那么会有观察和感受周围环境的能力,同时又尊重自己的感受。例如到了一个对身体碰撞有禁忌的地方,那么他自然会学会避免碰撞,碰撞后要道歉。如果周围环境是对身体碰撞没有禁忌甚至欢迎的,那么他可以自由选择,是跟对方磕磕碰碰玩到一起,过程中体验这个度,过度了也许需要道歉,不过度就彼此笑笑接着玩;或者为避免身体碰撞给自己带来的不舒适,他也可以选择不参与可能发生碰撞的活动。对周围环境的感受能力,对其他人没有评判的平等心心,同时又尊重自己的感受,这就是高情商,是自由带来的智慧。

  再举个例子,我11岁的妹妹寒假跟我一起生活。我对她说,你是自由的,你自己的事情完全由你自己做主,你几点起床几点睡觉,写作业还是看电视,吃什么不吃什么,都由你自己做主,你不需要讨好我,只做你自己就好了。然后给她一些钱,她想买什么零食就买什么。楼下有家店做新鲜无防腐剂的面包,保质期只有三天。妹妹经常买,有一次买了放冰箱里,结果她忘记吃了。我看见3天前她买的面包原封不动的摆在冰箱里,我有些不满,然后一个念头跳出来,我要去教育妹妹:自己买的面包要记得及时吃,不要浪费。你们看,这是多么正确的是非观:珍惜食物不浪费。

  当我升起教育妹妹的念头时,我停顿了一会,去觉察自己。我觉察到,我内在产生了评判。没有及时吃掉面包的妹妹,被评判为错的。为什么我想要评判她,因为我自己从小就是被评判长大的。当我想要评判对方的时候,我已经远离了爱,进入了二元对立的分裂中。

  有了这个觉察,我重新回到爱中,对妹妹说:这个店的面包是新鲜无防腐剂的,不能久存,最多放三天。三天后的就不要吃了。妹妹愉快的表示知道了。我对她表述了一个事实,而没有丝毫的评判,于是我和她都开心。而且没过两天,我就忘记了自己买的一堆面包,妹妹还提醒我,姐姐这个面包过了三天,不能吃了。而她自己,再没忘记过及时吃面包。

  我们假设一下,假如妹妹长期被我评判:浪费食物是错误的。类似这样的是非观会深深写入她的潜意识,一个本来完整的她,被分裂成两个部分,对的部分和错的部分,她会恐惧自己错的那一部分,总想要评判和排斥自己错的那部分,活得不放松而且会控制不住的评判别人,给人际关系造成各种冲突,尤其在亲密关系中。

  很多夫妻吵架甚至离婚,都是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生活小事儿上,各自观念不同。例如生活中难免买错了东西浪费了钱,假如活在“浪费是错误的”是非观中,我们会无法忍受配偶浪费钱的行为,当对方出现这样的行为,跟对方产生争执,评判对方做错了。本来小事一桩,结果越吵越大,双方都认为自己是对的。这个对,就是各自的原生家庭中,被父母植入的“是非对错观”,当这些观念产生冲突时,双方都坚信自己是对的,矛盾难以调和。而且就算双方三观都一致,那么人就没有疏忽的时候吗?有了疏忽的时候,我是依然被对方爱,还是被评判,这直接决定婚姻的幸福与否。

  妹妹跟我生活一个月,我做到了零评判,她自己的事情零限制。来我这里之前,妹妹因为长期经受父母的各种创伤,一直有些低沉。这一个月里,她经常放声大笑,脸上充满喜悦。比如是否叠被子,是她自己的事情,我自然零要求。开始一段时间她不叠被子,后来她主动叠被子,叠被子的时候也放声大笑。我很好奇她笑什么,妹妹说,叠被子也是个游戏啊,我玩得很开心。

  听她这么说,我感叹一声,幸亏没有要求她叠被子,否则她一辈子恐怕都体会不到叠被子的快乐。

  想起我曾经的一个来访者,家里每天早晨都阴云密布,为什么呢?因为她的儿子起床后不肯叠被子,于是她每天因为这个事情跟儿子较劲,从小学较劲到高中,妈妈坚持叠被子是培养孩子正确的生活习惯,儿子坚持被子反正是要打开用的,不需要叠起来,每天早晨起来第一件事就是为这个事情斗气。于是一家三口人,因此数年如一日,坚持每天阴沉着脸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我问她,这是你想要的生活吗?为了控制欲的输赢之争,让家人永远呕着气开始一天的生活,永远不能享受一顿美好的三人早餐。

  妹妹寒假结束,临走的时候对我说:“姐姐,我之前的照片里,没有一张是发自内心的笑,我怀疑自己根本不会笑,现在我每天都笑得好开心。感谢你让我知道了快乐的滋味儿。”我觉得有些惭愧,其实对于她的快乐,我什么也没做,只是管好自己遵守界限,不侵犯她而已。

  对与错是最肤浅的看世界的方式,一旦评判对错,便不会再更深入的探索真相。当你已经评价一个人的行为是“错误的”,那么你还有什么好奇心和慈悲,去了解对方行为背后一层又一层的动力,去如实如是的看见对方呢。

  因为我给了妹妹零评判的环境,妹妹开始对很多人和事儿不再评判对错。而且看问题能够从更深入的层次去理解和洞察真相。有一次她对我说:姐姐,当我细细的品尝这颗糖,发现它的味道是不断变化的,开始是甜味,然后有些酸的味道,再后面还会些苦。我吃一颗糖都会有不同的感受,那么不同的人吃这颗糖更是会感觉不同。世界上各种各样的事情,哪里有谁的标准是对的,我们只能尊重每个人的不同,并且还可以试着理解对方为何如此。

  妹妹的妈妈经常抱怨婚姻不幸,妹妹跟我说:“妈妈总是怨恨爸爸的各种不好,各种道德错误,可婚姻是她自己选择的,爸爸一直都是那样的人,从来没变过,她却总是想要改变爸爸,不肯活在真相中,所以给自己自编自导自演了一场苦情戏,而且演了几十年没变过。我能看见真实的爸爸,我尊重他,同时我将来也不会选择爸爸这种男人做老公。”

  她处理自己人际关系的一些故事,我讲给朋友们听,朋友们都觉得不可思议,这么小的孩子,怎么会对别人如此有同理心,能够跳出来看问题,我们大人都很少有这样的智慧。我说我也没有这样的智慧,只是我从小鼓励她自由的做她自己,让她感受到就算全世界都在评判对错,至少我会坚定的不评判她的,给她自由。

  上士无德,下士执德。智慧,是自由的必然产物。最顶级的教育,是不教育任何是非对错观,只是爱着孩子,看见孩子。孩子自然产生海纳百川的容量,跳出是非对错深层次看问题的智慧,和对别人深深的爱和慈悲。